分類排行
-
性公民權:「知情同意中,曖昧不明的性界線到底是誰界定的?」哥大里程碑研究,剖析性侵害與權力、階級、空間交錯的社會性因素
-
她物誌:100件微妙日常物件裡不為人知的女性史
-
如果你想道歉,隨時都可以來──「佐世保小六女童殺人事件」背後,那些大人無法回答的問題
-
小書店大繪集:意想不到的空間,都能變成個性書店!44家日本獨立書店、私人圖書館、讀書咖啡廳等閱讀空間測繪觀察
-
生命的尋路人(附彩頁經典重出):古老智慧對現代生命困境的回應
-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與地方創生:以藝術重生的產廢之島,見證負面遺產如何成為居民的希望之海!
-
焦慮的意義:寫給所有飽受不安所苦、尋求憂慮本質與人生意義的人
-
服從權威(原著出版50週年紀念版):有多少罪惡,假服從之名而行?
-
藏傳密續的真相:轉欲望為智慧大樂道
-
幻象:偽真實的預製時代(出版六十年媒體批判經典,第一次授權全球繁體中文版)
內容簡介
台灣建築的時代演變代表著物質與精神的進展軌跡。
但在呈現以上台灣城鄉建築時代變化上,台灣影像紀錄並不平均。首先,清代的影像本來就十分稀有,只能依靠日本殖民時期的影像資料,但日本時代是以宣傳日本殖民建設為主要攝影目的,因此主要內容是殖民官署以及殖民的城市風貌,對於大部分台灣人的老建築物,只是附帶地輕描淡寫,對於鄉村台灣人居住情況,其紀錄幾乎是零。因此,技術上我們除了充分運用日本官方和半官方的影像資料外,也盡量補充民間和外國的紀錄,尤其是已經消失的清代建築以及台灣人的城鄉住宅,讓這本畫冊更能夠完整地反映百年台灣城鄉建築變化的風貌。
作者資料
徐宗懋圖文館
徐宗懋,《中國時報》二十年新聞工作經歷,主要採訪國際和大陸新聞。二○○○年成立台灣文史工作室「徐宗懋圖文館」,專門收藏和編輯歷史圖片,出版歷史影像書籍,以及舉辦相關展覽,致力於中華歷史文化傳播教育工作。由於認識到歷史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並倡議新的歷史影像的革命,堅持藉由歷史原件的蒐集,呈現讀者最高畫質的視覺知識饗宴。 相關著作:《歲月臺灣(3):南部的陽光》《晚清臺灣:臺灣歷史影像數位彩色復原精選 首部曲》《十月革命:宣傳版畫與國際報導精選》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