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
我是對的!為什麼我不快樂?:終結煩煩惱惱的幸福密碼
-
佛洛伊德與為什麼鴨(首刷限量附贈佛洛伊德吊飾):原來我可以不用那麼好,我的感受很重要
-
放下一點點也可以,不執著的活法:你放下的,終將以更好的樣子回到你身邊
-
如果明天是生命的最後一天:人生不用完美,只求不留遺憾!打造富足心靈的36堂課,找到獨一無二的幸福
-
多巴胺國度實踐篇: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的實務指南
-
祈蹟日記:神奇的禱告力,在心靈花園與神對話
-
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
-
How to Love:圖解戀愛關係與心情的非典型指南
-
別讓每件事都煩到你: 看漫畫學禪智慧,讓你工作、生活、人際無憂一身輕
-
鬆柔歌訣──虛實步.頭目搣.詩生活
內容簡介
「操勞半生,這次我只為自己而活。」
──獻給每位在婚姻抉擇、母職困境與個人成長當中徘徊的女性。
蘇敏,一名普通的女性,在原生家庭中被迫放棄自己的學業養家,在婚姻中受盡丈夫的精神與肢體暴力,56歲時,她做了一個在許多人看來「瘋狂」的決定——她收拾行李,開著一輛小車,離開待了大半輩子的家,開啟一場沒有終點的旅行。沒有豪華的露營車,沒有詳細的計畫,只有帳篷、一點存款,還有對自由的渴望。
「女人這輩子不就是這樣嗎?」這句話,她聽了半輩子。她的日子被婚姻的冷漠填滿,被家庭的責任壓得喘不過氣,忍耐、遷就、付出,直到她意識到,自己已經快要消失在這場生活裡了。
於是,她決定逃走。
這趟旅程,不僅改變了她自己,也引發無數女性的共鳴。她一路將影片上傳到網路上,在網路上爆紅,獲得上百萬人的關注,並在2024年入選BBC巾幗百名(100 Women),她的經歷更被改編成電影《出走的決心》。
普通中年婦女形象的蘇敏,有著質樸卻又堅定的靈魂,走過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歲月,她在旅途中隨意脫口而出的每句話都讓人彷彿被擊中了內心深處。
˙「這場蓄謀已久的逃離,我準備了兩年。」
˙「在我的56年人生裡,『尊重』只是個遙遠的詞。」
˙「這個家,沒有我的位置,只有我的義務。」
˙「女人總是被教育要忍,要讓,要顧全大局,但沒有人告訴我們,如果這個大局從來沒有我們的位置,該怎麼辦?」
˙「我不是勇敢,我只是沒辦法繼續忍受麻木的自己。」
˙「我以為出來旅行是逃離,後來才發現,這是一場重生。」
˙「帳篷裡的夜,沒有鼾聲,沒有責罵,只有我自己的呼吸,這才是生活該有的樣子吧。」
˙「如果你現在很累,覺得自己一輩子就這樣了,請記住——人生不只有一種選擇。」
˙「這條路上,我並不孤單,因為我終於與自己站在了一起。」
★★ 隨書附贈女兒的一封信〈媽媽,請為自己而活〉★★
你的女兒看著你的委屈,感受著你盡力不讓她過和自己一樣的人生,她現在長大了,也有孩子了,希望你也能過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好。
目錄
序:每一位女性都有權利追求自己的幸福與夢想
出逃
黎明/出逃/夜幕
童年和救贖
格桑花/童年/憂鬱症/第一場雨/帳篷
婚姻的牆
結合/圍牆/家庭/沉默
鬆綁
舊友/同學會/愛情和麵包/失誤
在路上
在路上/外婆/越界/意外
生活間隙中的自我矛盾
一朝被蛇咬/金錢/遷就/旅行團/骨子裡的我/心中的日月
時光無法抹淨
不能為了面子,最後失去裡子/禁忌/分歧/好朋友/蘇敏、沉沉、老楊和我
越過山川
獨自安好/出山的路也是進山的路/勇氣/大陸與海/新年,新的希望
後記
女兒給媽媽的一封信──媽媽,請為自己而活
序跋
每一位女性都有權利追求自己的幸福與夢想
在時代的洪流裡,關於女性的故事總能承載特殊的意義,蘇敏的故事同樣如此。
在她56歲的那一年,蘇敏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自我選擇,獨自一人駕駛著她的小車,踏上了一段未知的旅程。
出發那一刻,她倉皇逃離,生活了半輩子的城市在後照鏡裡次第模糊,直至消失。在當時,她只認為那是一次短暫的出逃。如今看來,這更多是一次身體上的遷徙,也是一場心靈的覺醒之旅。它讓我們重新審視了中年女性在新時代中的位置與價值。
蘇敏的故事始於一個平淡無奇的早晨。作為一名「舊時代」的中年婦女,她的生活被丈夫、女兒、外孫填滿。擠壓了半輩子的時光後,蘇敏在某一天突然意識到,這樣繁雜的日常,讓她自己越來越沒有言語的聲音和去處,可那些曾經在夢裡出現過的場景,隨著年歲的增長一天比一天濃烈起來。
誰都沒有設想到最後的結果,包括蘇敏自己。往往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就會因由生命中一個瞬間的決定發生轉移。或許,她的日子就是一場賭局,代替在生活裡匍匐掙扎的每一個人,向命運吐了一次口水 。而在這個屋簷下的所有人已經對這世間無盡的波折、委屈憤怒了。
半生之前,蘇敏對自己的未來總是感到迷茫。在一個傳統中年婦女的認知裡,做好賢妻良母就是本職,她從未問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只是機械地過著每一天。但旅途中,她開始反思自己的過去,那些畫面如同一幀幀幻燈片閃在腦海裡,那個時刻,她嘗試著思考什麼是自己真正熱愛的。同時增加的還有她不得不訓練獨立思考和行動的能力,她不僅要面對陌生的環境和未知的挑戰,還要學會獨立處理各種突發情況。每當遇到困難時,她都會告訴自己:「我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種獨立性讓她開始向外界發出更多的聲音,而這每一次改變都是她陣痛後的一次新生。
這一路,她遇到了很多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們,聽到了許多動人的故事。這些經歷開始一點點不著痕跡地影響著她,她開始主動與陌生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故事,也傾聽別人的心聲。這種開放的心態使她的人際關係變得更加和諧,也讓她在社會中更加自在。
蘇敏的故事不僅僅是個人的成長史,更是對當代社會中年女性形象的一次有力重塑。長期以來,中年女性往往被社會賦予了太多的角色定位,如母親、妻子等,而她們自身的需求和願望卻常常被忽視。然而,蘇敏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年齡不是追求夢想的障礙,而是積累智慧與勇氣的助力。她越來越頻繁地開始鼓勵所有女性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無論這個夢想何時萌芽,都不應該放棄去實現它的機會。
蘇敏的自駕之旅仍在繼續,她帶給我們的啟示也遠遠沒有停止。這早已不是一次物理意義上的旅行,它是關於心靈深處的探索。在這個變幻的新時代,每一位女性都有權利追求自己的幸福與夢想。
蘇敏的故事就像一盞燈塔,點亮了前方的道路,讓那些即使此刻身在黑暗隧洞裡的人,也能摸索到一絲微光。在這個自我救贖的路上,蘇敏找回了本有的自己,也向世界展示了女性骨血裡的烈火般的力量。無論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只要有勇氣面對內心的呼喚,終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
卓夕琳
內文試閱
1.黎明
2020年9月24日,農曆八月初八。
56歲的蘇敏,離家出走了。她開著一輛小Polo,拖著一頂帳篷,帶著一張沒有多少錢的提款卡,走得堅決。
「最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我要開始新生活。」蘇敏站在家門口,對送行的女兒說。
「尊重你的選擇。」女兒面向她。
蘇敏想要的尊重,不是女兒口中簡單的幾個字。在蘇敏過去56年的生命和30多年的婚姻圍城中,尊重只存在於生活的幻想裡,當有一天泡泡被戳破,她也就衣不蔽體了。
這場蓄謀已久的逃離,蘇敏準備了兩年。離開那天,秋分時節剛過,北半球的白晝時間,漸次縮短,華北平原的天,清晨6點就已透亮。早就醒來的蘇敏,看到天亮了才坐起身子,將被子疊得稜角分明,端端正正放在枕頭上,像是在軍營裡一樣。蘇敏躡手躡腳地從床上爬下來,生怕動作幅度過大,驚醒了睡在下鋪的丈夫,引來氣受。
而丈夫此刻的鼾聲告訴蘇敏,他根本未受影響。
「這樣的日子終於要結束了。」蘇敏鬆了一口氣,從上鋪下來後,她站在門口看著丈夫,臉上讀不出情緒,看了有5分鐘才走出臥室。
為一家人準備早飯是蘇敏做了半輩子的事。小時候為弟弟們準備,後來為丈夫、女兒準備,現在還多了女婿和外孫們。
「今天的早飯方便,包好的餃子,煮一煮就能吃。」蘇敏在鍋子裡添滿水後打開冰箱門,從冷凍庫裡拿出兩袋餃子。
「上車餃子,下車麵。」遵循北方傳統,曉得今天要出門,餃子第一天下午蘇敏就包好了。
本來計畫昨天就出門的蘇敏,硬生生被女兒按住。
「初七不出門,初八不回家,明天再走。」不知道女兒是刻意的,還是捨不得,真到了分開的關頭,竟有些不願放手。
蘇敏拗不過女兒,多一天少一天,倒也無妨。要走的決心早已下定,也不是一兩句話就可以扭轉的。
吃完早飯後,蘇敏沒有去洗碗,而是抓緊時間盥洗。等一切都準備完畢,也才花了十來分鐘。她去臥室瞧了瞧兩個外孫,孩子們還在睡,蘇敏不自覺伸出的手,又縮了回來。
「我走了,免得一會兒孩子醒了,又鬧,就不好走了。」蘇敏從孩子房裡出來,順手把門輕輕合上。
「也好,不然一會尖峰時間,出城會塞車。」女婿看著不說話的妻子,趕緊回答。
「注意安全啊,媽,有事記得打電話。」女兒杜曉陽似乎意識到母親真的要走,這才一遍遍補充道。
「放心吧,我沒事,看好孩子們。」蘇敏拿起放在沙發上的黑色包包,它曾是自己帶孩子時用的媽媽包,現在褪去了這份職責。
用最快的速度穿上一雙紅色運動鞋,蘇敏一腳踏出門外,「咚」的一聲把門閉上。
「再多一會,就更捨不得,趕緊走、趕緊走吧。」蘇敏一邊下樓一邊說服自己,她沒有刻意去等電梯,擔心如果自己停下來往回看的時間太長,會失去前進的勇氣。
自始至終,丈夫老杜都沒有走出臥室。或許他還沒有醒來,又或許他早已醒來,只是並不在意。
蘇敏把車開出地下停車場,看著後照鏡裡追出來的女兒,有些哽咽。她定了定神,用力踩了一腳油門,把車開出了社區的大門。
混進主要道路的車流,蘇敏還是碰到了尖峰時間。從來沒有經歷過尖峰時間的她,有些激動,眉毛壓不住地往上翹,嘴角也呈弧線上揚。
「總算體驗了一次女婿上班的感覺,這不是滿好的嗎?」蘇敏羨慕女婿開車上班,更羨慕他可以時常出差。有一次聽說女婿要坐火車出差,蘇敏說自己最大的心願就是出差。
她這個心願,讓女婿哭笑不得,一直說:「媽媽的心願太恐怖了。」
耗費了1個小時,蘇敏才擠上出城的快速道路。「往南走」是她唯一的規劃。出城後的蘇敏,越開越快。她奪回了本就屬於自己的小車,這部白色小Polo,因為自身長時間處於帶孩子的身分中,讓丈夫不分緣由地霸占。而現在,蘇敏終於不用有絲毫顧慮,完全掌控了這部車的支配權。
「出門在外,天氣越來越冷,我想去溫暖的地方,睡帳篷也不怕凍著。」這是自己第一次自駕旅行,一個人、一部車、一頂帳篷,蘇敏這樣的打算,合情合理。
不走高速公路,少收費,是蘇敏設定導航路線的偏好。
「精打細算,才能在外面待得久。」
「走高速公路,一個月退休金都不夠跑到成都。」蘇敏心裡明白,自己每月那2380塊錢的退休金,就是全部的旅行資金,她要精打細算的用。
此刻,駛出城外的蘇敏,終於為自己的生活擠開了一道裂縫。
她知道自己自由了。
作者資料
蘇敏 1964年生,2020年9月在網路上上傳了自己離家自駕旅行的影片後開始走紅,引起現象級關注、各大媒體報導,萬千讀者產生共鳴。 卓夕琳 本書執筆作者,曾任財經新聞記者,現為獨立撰稿人。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