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2025年中慶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心靈成長
你經歷的一切,皆是通往療癒的道路
  • 新書尚未入庫
    貨到通知我
  • 你經歷的一切,皆是通往療癒的道路

  • 作者:瑪麗.歐麥莉(Mary O’Malley)
  • 出版社:高寶
  • 出版日期:2025-07-23
  • 定價:460元
  • 優惠價:79折 363元
  • 書虫VIP價:363元,贈紅利18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44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全球讀者口耳相傳的療癒經典,靈性導師瑪麗.歐麥莉代表作,陪你走過迷惘與不安,回到當下的安適與自由。 ★長銷逾10年,Amazon 4.6星、Goodreads 4.4星,讀者讚譽:「療癒心靈的寶藏」。 ★《與神對話》作者尼爾.唐納.沃許 專文推薦:「瑪麗是這個時代最傑出的導師。沒有人比她更擅長告訴我們,如何將生命中最艱難的時刻,轉化為最美好的禮物。」 ★《當下的力量》作者艾克哈特.托勒:「感謝瑪麗對人類意識進化的貢獻。」 允許一切發生,學會信任與接納,此刻,就是蛻變的開始。 你有過這樣的時刻嗎?明明已經盡力了,心裡還是不踏實;努力追趕進度、掌控情緒,讓自己更好,卻還是有個聲音一直提醒你:還不夠好。 於是,生活變成不停修正與追求的過程,彷彿只有變得完美,才配擁有「理想人生」。但走著走著,你卻越來越不認識自己,也越來越難活在當下。 瑪麗.歐麥莉曾經深陷漫長的混亂與低潮,直到她學會不再逃避、不再對抗,才重新活出最真實的自己。 經過數十年的實踐並陪伴無數人走出低潮後,瑪麗精心整理出十階段的療癒指引,透過溫柔的語句與具體的練習,幫助我們鬆開頭腦的慣性反應,重新與當下建立連結。 你不需要完美的時機,也不需要更好。當你願意停下來,就會發現:幸福始終與你同在。 放下頭腦的劇本,讓真實的自己浮現 痛苦不是錯誤,而是來自生命的訊息 用好奇代替控制,就能敞開面對當下 真正的療癒,來自願意接納所有處境 當你專注當下,生命自然會為你展開 〔10階段療癒地圖〕 01辨認說書人:發現內在的聲音,學會不再被牽著走。 02記起內在安好:學會放下緊繃與控制,重新與生命連結。 03穿越恐懼迷宮:看見恐懼背後的故事,不再逃避與抗拒。 04你並不孤單:不再相信自己孤立無援,與智慧同在。 05轉向好奇之路:停止控制與評斷,敞開內心迎接當下。 06與身體重新相遇:透過感官與呼吸,照見內心深處的訊息。 07打開胸口的大門:學會用心去回應,讓愛與接納帶來療癒。 08釋放內在能量:協助情緒流動,讓壓抑的能量有出口。 09信任生命安排:明白一切經驗都是邀請,都是為你而來。 10實踐內在歸屬:四個行動回到當下,活出生命的節奏。 【書中金句】 你渴望的一切,以及你真正的本質,其實始終就在此時此地。 當你學會用心去感受,而不是用頭腦去分析,你的生命體驗將截然不同。 你並不是獨自走在生命的路上,只是你一直以為如此。 生命自有安排,你可以安心地敞開自己,順應生命的流動。 真正的蛻變,只會在「接納與傾聽」的氛圍中發生。 當我們願意安住於當下,被壓抑的能量才有空間開始流動。 【各界療癒推薦】 小魚媽│星黛拉能量水晶療癒師 李欣頻│作家 李家雯(海蒂)│諮商心理師 陳嘉堡│《量子轉念引導技術系統》創始人、《量子轉念的效應》系列作者 馮云│創業家、作家、導演 歐拉│我是歐拉地球揚升大師學院創辦人 謝宜珍│作家、身心靈講師、豐盛生活諮詢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 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目錄

推薦序 前言 蛻變從此開始/如何充分使用這本書 第1章 一切都好;真的,一切都很好 對「更好」的迷思 內在的幸福草原 喋喋不休的說書人 重新打開你的心扉 充滿同理的好奇心 阻礙即是道路 章節重點 憶起練習.第一週 第2章 重新認識內在的草原 內在草原的特質 章節重點 憶起練習.第二週 第3章 恐懼,往往沒有想像中可怕 童年與恐懼 心智塑造出的小我 童年塑造出的小我 童年恐懼的延續 恐懼的代價 我們的共同經驗 重新認識恐懼 恐懼的出口 恐懼與內心的關係 無須害怕恐懼 章節重點 憶起練習.第三週 第4章 你不孤單 使我們分離的咒語 「神」是什麼? 祈求援助 提問的力量 章節重點 憶起練習.第四週 第5章 好奇心的療癒力 學會覺察 對「修正」一切上癮 好奇心:放下修正的執念 無須感到羞恥 無須感到害怕 身體是你的朋友 章節重點 憶起練習.第五週 第6章 直觸生命 轉向自己 身體的智慧 提升好奇心 困境 困境中的寶藏 改變你和不適的關係 五個偉大的老師 章節重點 憶起練習.第六週 第7章 接納一切 用心對待自己 萬物渴望一顆心 我看見你了 一步步轉向自己 真正的傾聽 深化傾聽 開闢你的路徑 章節重點 憶起練習.第七週 第8章 一切安好,駐足當下吧 四個覺醒工具 逐漸覺醒 章節重點 憶起練習.第八週 第9章 生命為你而在 覺察六階段 信任的本質 你的故事 信任生命 回應能力帶來的喜悅 章節重點 憶起練習.第九週 第10章 心之歌 四種接納心態 活出你的心 信任療癒的過程 章節重點 憶起練習.第十週 結論 為生命而覺醒 附錄 八個核心咒語以及變化形 致謝

序跋

前言 蛻變從此開始 我誠摯地邀請你,踏上這一生中最重要的旅程:重新與自我建立真誠的連結,並與生命建立充滿信任的連結。這趟旅程會向你證明,無論人生發生什麼事,幸福感總會一路相伴。 如果你和大多數人一樣,那你只能偶爾瞥見這份幸福。這可能是因為你的內心深信自己「還不夠好」,或者深信只要「修正」自己或生活,就「有資格」得到渴望的平靜與快樂。於是,你把生活變成持續進行中的計畫,總是為了欲望、金錢、人際關係和健康苦苦掙扎。比起得到平靜與快樂,你很可能總是感到隱約的不安,而這種情緒時不時會爆發,讓你陷入混亂。最後,你的生活由一場等待你體驗的冒險,變成一連串必須解決的問題。如果誠實面對自己,你就會發現這種「修正」從未換來平靜、幸福或放鬆。 我也曾在這種掙扎的狀態中生活了很多年,所以能切身體會「修正模式」帶來的深刻痛苦與悲傷。那時的我很難控制自己,有時甚至萌生自殺的念頭,覺得自己毫無價值。大多數時候,我都感到隱約的不安,並且經常演變成恐懼、絕望和廣泛焦慮。這些感受會以各種形式出現,比如內心反覆掙扎、胃部劇烈痙攣,還有因為強烈渴望逃離生活而引發的嚴重頭痛。我的體重暴增,用酒精把食物沖下肚,並吞下任何能取得的藥物。 我認為自己是有缺陷的,因此試圖擺脫我不喜歡的部分,並緊抓著我喜歡的部分。但每個部分似乎都有自己的生命,總是在我不希望它們出現時浮現,並在我希望它們停留時消失。我也拚命去理解這一切,卻只感到無止境的困惑。 直到我懂得傾聽自己,才重新敞開心扉。我不再總是陷入「修正模式」,而是學會真誠面對自己。我放下批判、修正、排斥以及「拚命想理解」的念頭,讓自己進入更自由、更包容的心境。我學會無論處境好壞都活在當下,也學會在內心深處接納自己,即使是那些無法接受、難以面對的部分。 慢慢地,如同晨光驅散黑暗,我找回了自己。我也學會全心投入這場偉大的生命旅程,不僅是日常意義上的生活,還有每個人和每件事之中展現並流動的智慧進程。我不再一味追求創造更好的生活,而是全然面對現實。 揮別長久的不安之後,我開始感受到更多快樂、信任與愛。我的脆弱完全消失了嗎?並非如此。這些感受永遠是我的一部分。脆弱是人類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重新回到平靜、快樂與愛的大門。現在,這些脆弱安放在我內心的遼闊空間。當生命的驚滔駭浪再次喚醒這些脆弱時,它們不再主宰一切,而是使我的心更加敞開。 我告訴你這些,是為了讓你知道,我在書中分享的內容都來自真實經歷。生命並沒有讓我迷失在黑暗深淵中,而是向我展示了從封閉與掙扎走向豐盛與幸福的道路。自從三十多年前我開始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以來,已經引導了數千人踏上回歸自我與生命的旅程,而他們每一位也都反過來幫助我把回歸生命的道路看得更清楚。 在這本書裡,我邀請你踏上重回平靜與幸福的旅程。你將在旅途中學會如何看透「掙扎遊戲」,真切體驗全然活著的喜悅。掙扎就像厚厚的雲層,裡面滿是各種故事,讓你與天生的喜悅和平靜失去連結,而你從小到大都被教導要相信這些故事。掙扎雜揉著恐懼和批評,讓你對悲傷、憤怒、孤獨與絕望毫無招架之力,陷入其中的你不僅要跨越難關,連紅燈秒數、衣服上的汙漬或鼻子的形狀等小事都看不順眼。不過,你將練習擺脫對掙扎的毒性依賴,鬆開長久深信不疑的枷鎖,並接納和放下這些痛苦。你也將學會脫離掙扎帶來的恐懼、渴望、暴躁和悲傷,不再依賴那些衝動或與人爭執,而是讓一切輕盈地成為雲煙,因為你知道不論什麼時候,即使生活的某個部分出現問題,也撼動不了整體的平靜。 你也將學會誠實地面對自己,把自己的所有部分都安放在內心,即便那些不討喜、不可愛的部分也不例外。你不再是生命挑戰的受害者,而是能從中收獲隨之而來的寶藏。你將發現生命並非一連串隨機事件,而是專為你展開的旅程。你生命中的每一件事,尤其是那些挑戰,都是為你量身打造,好讓你看清自己內心編織的掙扎故事。你會明白自己所經歷的一切,其實都是通往療癒的道路。你將停止與挑戰對抗,並學會傾聽它們,讓它們引領你回到自己的心。 最後,你將重新學會再次向生命敞開心扉,就在此時此刻,無論身在何處,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能感到安適自在。這段旅程中的每一個體驗,都會給予你足夠的安全感,讓你有勇氣全然投入這場名為生命的偉大冒險,不再追求生命「應該要有的模樣」,而是坦然接受它的真實面貌。這正是你內心深處的渴望:與生命建立親密的連結。你渴望在當下全然迎接生命的禮物,而不是與它對抗。你渴望放下那種不斷嘗試、抵抗和不停評價自己「做得如何」的習慣,讓自己真正放鬆地融入生命,體驗全然投入與活在當下的喜悅。 神話學家與作者喬瑟夫. 坎伯(Joseph Campbell)在其著作《神話的力量》(The Power of Myth)說道,「有人說,我們都在尋找生命的意義。但我不認為這是我們真正在尋找的。我認為我們真正在尋找的,是那種活著的體驗,好讓我們在純粹的物質層面上的生命經驗,能夠與我們內心最深處、最真實的存在產生共鳴,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活著的喜悅。最終,這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 坎伯所說的正是這本書的核心:邀請你全然體驗生命,再次感受活著的喜悅,也就是與當下的連結。 本書一共分成十個章節。第一章會說明你的掙扎是如何變成厚厚的雲朵,最終將你籠罩,使你看不見自己內在與生俱來、本然安好的「草原」,也看不見與生命的真實連結。你還會認識不斷編織故事的「說書人」,並學習運用充滿同理的好奇心(compassionate curiosity)讓其安靜下來。第二章會進一步探索草原的特質。第三章會探討讓說書人喋喋不休的核心動力:恐懼。你會發現自己其實有能力看透它編造的各種故事。到了第四章,你將邁出重要的一步,明白這段蛻變旅程並不需要你孤軍奮戰,只要願意尋求,就能獲得幫助。 有了前四章的基礎,第五章會探索對當下經驗保持好奇的力量,第六章則會引導你將這份好奇心的力量融入日常生活中。第七章會談論你內心的療癒力,而在第八章,你將運用這份療癒力,去觸碰內在最深層的堅持與防衛。 到了第九章,你將重新連結自己與生俱來的信任之心。而在第十章,我們會把這一路所探索的內容,總結成四個指引,幫助你從容面對生命帶來的一切。當你抵達本書尾聲,你會發現書中所探討的內容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如何充分使用這本書 明白本書想要傳遞的概念固然重要,但要真正體驗到「全然活著」的狀態,還必須親身去經歷這些內容。你可能對於向生命敞開心扉還存有抗拒,雖然這是我們內心深處最深的渴望,但這同時也令人感到害怕。我會分享兩種方式來協助你穿越這些抗拒,並與文字背後更深層的真理連結。 首先,在每一章中,我都會邀請你暫停片刻,與當下所提供的內容建立連結。這能讓你放下掙扎,敞開自己去迎接此時此刻的生命,將注意力浸入內在體驗之河,讓生命匯流其中。你可以先停留在理解文字的層面,這本身也是重要的階段。但總有一天,我們會準備好超越純粹理解,真正去體驗文字的深意。你無須費力思考那是什麼,只要發現自己能放下掙扎的遊戲,與當下的生命重新連結即可。 其次,我在書中設計了為期十週的內在練習,讓你能夠真正去體驗每一章所帶來的內容。這個練習放在各章最後的「憶起」單元。我取名為「憶起」,是因為書中所提供的一切,其實你早已知曉,只是暫時遺忘而已。「憶起」同時也有「重新結合」的意義:我們不再視自己為被分裂、切割開來的一部分,而是重新發現生命的完整性,以及自己作為其中必要一環的意義。當我們越能清除那些掙扎的故事,就越能重新結合,並把自己放回生命的浩瀚長河中。 每一章結尾都會提供一則「憶起宣言」,它凝聚各章節所探討內容的精華。這些宣言來自你內在那個超越掙扎的部分,能幫助你在日常生活中隨時與自己所學到的智慧重新連結。你可以把這些語句寫在便利貼上,貼在生活空間的不同角落;也可以將它們與你每天反覆做的某個動作連結起來,例如上廁所或接電話。你甚至可以在有意識地呼吸時,把它當作一種內在肯定語來使用。 這些宣言也能幫助你更認識那個時不時與內在產生衝突、「掙扎的自我」。你可以留意自己的心什麼時候敞開接受這些語句,又在什麼時候產生抗拒。請記住:當你對某些語句提出疑問時,那不過是「掙扎的自我」正在說話。 如果當週的宣言對你沒有太大共鳴,不妨問問自己:這一章節哪些部分最觸動我?把你的感受濃縮成一句話,作為接下來這一週的宣言。我也鼓勵你每天保留一些獨處的時間,練習看見、聽見自己的內在體驗,而不是又一次被掙扎的遊戲誘惑。我把這樣的練習稱為「憶起時光」。透過這些片刻,我邀請你把每章所探索的內容帶入當下的親身經驗中。 這乍聽之下很像冥想,但從傳統意義上來看,這並不完全符合冥想的定義。你不需要強求發生什麼事,也不需要努力讓自己進入更好的狀態或改變當下。你真正要做的,是訓練自己的注意力肌肉。有了這份注意力,你就能對正在發生的事情保持好奇,學會與當下經驗建立新連結,而不再把它視為問題。當你的注意力與當下經驗真正連結時,你會超越內在那片掙扎的雲層,重新找回自在、平靜與幸福。 「憶起時光」能讓你更深入認識自己的心智。如果你和大多數人一樣,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心智有時候會在練習中掙扎。它會想要把練習做對,然後再評價自己做得怎麼樣;它常常會感到無聊,或者乾脆放空。很多人覺得自己所謂的「冥想」總以失敗告終,正是因為我們總是試著把冥想「做好」。但是,如果你明白在每日的「憶起時光」出現的任何狀態,都是當下所需要的,以及當你能夠保有好奇心,就已經脫離掙扎的遊戲,這份體驗將全然不同。 每週的第一天,我建議你先仔細閱讀當週「憶起時光」的指引,然後閉上眼睛,開始探索。指引後面也會提供一個簡短版本,方便你在接下來的每一天練習。 許多人發現,越早在一天之中練習與自己建立連結,越能為這一天定下基調。如果你無法在一大早進行,也請找到適合自己的時段,定期進行每週的「憶起時光」。 同時,你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隨時花一兩分鐘的時間,好奇地感受自己正在經歷什麼。就像之前提到的「憶起宣言」,將這份好奇與你每天重複做的事連結在一起,例如吃飯、上廁所或接電話,都很有幫助。 我設計的練習以十週為一個週期,你可以用七天的時間,好好連結每一章的核心發現,並體驗它們在你生命中的迴響。不過我也鼓勵你按照自己的節奏前進,無論是想在某一章停留數週,還是想一週探索兩章都沒問題。雖然這些練習能讓你更深刻地吸收書中的智慧,但如果你暫時不想進行,也請尊重自己的感受。你仍然會從書中得到你需要的部分。信任自己,並在適合的時候敞開自己,迎接這些練習。儘管確實有一條從「經營生命」到「成為生命本身」的路,但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表達方式。最重要的是,去吸收那些真正與你共鳴的部分,其他的就讓它們順其自然。 我們這段共同旅程的核心,是打開你內在被封閉的部分,讓一直被困在「掙扎的自我」中的能量得以釋放,讓你重新認識全然活著的喜悅。其實,幸福就在當下。你不需要去追尋它,也不需要修正自己才能感受到它,甚至不必改變生活中的任何事情。當你學會鬆開「掙扎的自我」,與生俱來的幸福感就會顯現。 我想代表生活在這顆藍綠色美麗星球上的每個人,感謝你願意踏上回歸生命的旅程。當你在幸福草原中發現並活出真實的自己時,你的生活將被徹底改變。當你的生活產生變化,也會影響往後遇見或甚至只是想到的每一個人。當你擺脫掙扎的枷鎖,就能夠真實地活在當下,擁抱生命的壯麗與神祕,散發出幸福的光芒。當一個人懂得如何活在當下,自然會成為一種邀請,鼓勵周遭的每一個人放下對掙扎的執著,重新回到全然投入當下生命的喜悅裡。為了所有眾生的療癒,生命正在引領你回到內在的安好。 你準備好踏上從掙扎走向幸福的旅程了嗎?如果準備好了,讓我們一起出發吧。

延伸內容

「瑪麗是這個時代最傑出的導師。沒有人比她更擅長告訴我們,如何將生命中最艱難的時刻,轉化為最美好的禮物。」 ──尼爾.唐納.沃許,《與神對話》作者 「這些教導幫助你敞開心門,迎向生命的奧祕,帶來自由、喜悅與輕盈。」 ──傑克.康菲爾德,靈磐禪修中心創辦人、《踏上心靈幽徑》作者 「瑪麗的話語為所有渴望超越自我設限、走向心靈自由的人,指引了療癒的道路。」 ──雪倫.薩爾茲堡,內觀學社共同創辦人、《靜心冥想的練習》作者 「瑪麗.歐麥莉的智慧具有深刻的轉化力量……引領你學會放下,並信任生命的流動。」 ──塔拉.布萊克 博士,《全然接納這樣的我》作者 「瑪麗的話語簡潔實用,卻蘊藏驚人深意,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能為人帶來希望。」 ──傑夫.福斯特,《不再試著修補生命》作者

作者資料

瑪麗.歐麥莉 Mary O’Malley 華盛頓州柯克蘭市執業的諮商師、作家、講者。致力於引導人們培養好奇、慈悲與信任的態度,並學習帶著覺察與包容,與生命中所經歷的一切同在。 1970年代初期,她經歷了一次深刻的內在覺醒,洞見心智的掙扎只是幻覺,並首次與「清醒地活著」的喜悅和奇蹟連結。從那時起,她便致力於引導人們走向療癒與創造力的源頭,也就是:真實地活在當下。她創辦的機構「覺醒」(Awakening),發展出一套轉化性的引導方式,幫助我們看見並轉化那些阻礙人們真實活著的內在模式。 1980年代,她開始在全球廣泛授課、帶領靜修與深度療癒團體,持續透過一對一諮商與小組共修,陪伴人們經歷「活著本身就是奇蹟」的轉變。她的教學風格溫柔專注,擅長整合知識、技巧與洞見,以簡單直接的方式觸及人心。 著有《你經歷的一切,皆是通往療癒的道路》、《屬於生命》(Belonging to Life)、《強迫行為蘊藏的禮物》(The Gift of Our Compulsions)、《覺醒的魔法森林》(The Magical Forest of Awakening)等書,亦出版八套音頻課程與一套影像課程。 如欲了解更多內容,歡迎前往maryomalley.com

基本資料

作者:瑪麗.歐麥莉(Mary O’Malley) 譯者:陳宜婕 出版社:高寶 書系:AM 心覺醒 出版日期:2025-07-23 ISBN:9786264022811 城邦書號:A52A1386 規格:平裝 / 單色 / 40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