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2025雙11|開場慶
目前位置:首頁 >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所有相遇,都是借來的時光
left
right
  • 新書尚未入庫
    貨到通知我
  • 所有相遇,都是借來的時光

  • 作者:彭樹君
  • 出版社:皇冠
  • 出版日期:2025-10-27
  • 定價:420元
  • 優惠價:83折 349元
  • ※本商品已最低價,恕不再打折
最近瀏覽商品

內容簡介

重要的永遠是認識自己,而不是期待別人。 暢銷書《終於來到不必討人喜歡的時候》 愛的覺悟故事版—— 作家彭樹君,4種不再外借的心境,25篇不復留戀的瞬間。 ▍那些你曾經以為的永恆, ▍其實借來的時光。 ▍那些相遇的故事, ▍終究也只是流過的風景。 過去已經過去 她想,人的一生不過就是一瞬之光,所有的愛憎不過都是光中的一粒微塵。 偶然與巧合 她希望不會再見了,也應該不會再見了。 如果不是同在一個軌道,還是各自運轉各自的星球就好。 放下就自由了 她可以拂袖而去的,當她成為主動離開而不是被動等待的人,誰還能遺棄她呢? 愛自己的覺悟 她已經很久都哭不出來了,但她真的需要大哭一場。 此時此刻,她只想找到一座山谷,對久違的自己大喊:「妳好嗎?」 相愛的時候,總以為那就是我們要的幸福,但愛有時會變成苦,快樂有時會變成悲傷。 而我們之所以失望痛苦,就是因為在借來的時光裡,誤以為得到了永遠。 彭樹君寫下25個愛裡轉醒的故事,故事裡的她們經歷不同的過去,曾經執著於某次相遇,再從千迴百轉中重獲自由,最後抵達更愛自己的覺悟。 而她們,也是我們。 也許我們都曾經期待一段關係可以長久,也許我們也都曾經希望有人可以給我們永遠的愛與溫柔,但我們終將明白,這世界上唯一的永遠就是沒有永遠,唯一不變的就是時時刻刻都在改變。能夠陪伴我們一生一世的,不是那些短暫的承諾,也不是誰的身影,而是在經歷許多快樂的、悲傷的、終於釋然的一瞬之後,更優雅也更美麗的自己。 ▍博客來、誠品、紀伊國屋年度暢銷書作者「彭樹君」2025年全新作品! 「這本書,我想寫給那些曾經被愛的光芒照亮,也曾經走過情感幽谷的人。寫給那些曾經在雷霆與暴雨中哭泣,也曾經在陽光與月光下微笑的人。寫給心裡有過千迴百轉,最後決定放手走花路的人。寫給願意對往事告別,心中依然有愛與溫柔的人。寫給無論經歷了什麼,靈魂永遠有光的人。正因為所有相遇都是借來的時光,我們才更需要清醒地活在當下,深刻地認識自己,也真正地愛自己。」──彭樹君 ▍人氣專欄「聽樹君說故事」,故事版《終於來到不必討人喜歡的時候》! 自《再愛的人也是別人》、《從今以後一個人住》後暌違五年,彭樹君最新系列作品《所有相遇,都是借來的時光》。從人氣專欄「聽樹君說故事」精選並集結成冊,文章結合動人的說故事文采,和《終於來到不必討人喜歡的時候》現代女性的精闢見解,帶給讀者衝擊價值觀的新時代思維! ▍4種不再外借的心境,25篇不復留戀的瞬間 輯一「過去已經過去」:〈棄貓效應〉、〈一場疫情與兩個人〉、〈愈來愈遠的月亮〉 輯二「偶然與巧合」:〈因為這樣的遇見〉、〈兩個躲雨的女人〉、〈離去的與留下的〉 輯三「放下就自由了」:〈明日來臨之前〉、〈失落的預感〉、〈飄洋過海的女子〉 輯四「愛自己的覺悟」:〈停滯的時間、〈鳥籠效應〉、〈從今以後〉

目錄

輯一 過去已經過去 棄貓效應 (貓一旦離開,是很難回來的。) 枉然記 (到一個她從沒來過的地方,為了赴一場不得不赴的約。) 一場疫情與兩個人 (那個曾經說愛她永生永世的人到哪裡去了?是外星人侵占了他的軀殼,把他的靈魂掉包了嗎?) 愈來愈遠的月亮 (連月亮都可能不再依戀地球,那麼她為何不能離開這段不被愛的關係呢?) 宅女 (對自己好一些,任性地活著吧!) 煙火 (是心的執著讓自己陷落在苦海之中,但那個讓自己感到崩壞的時刻早就過去了啊。) 夏日午後海邊 (不再等待別人改變她的未來,不再把自己託付給任何不確定的期待。) 輯二 偶然與巧合 因為這樣的遇見 (她曾經多次秘密造訪他的星球,他卻壓根不知道她的存在。) 風中之塵 (無論歡喜悲傷,到最後都是成住壞空,都是灰飛煙滅。) 兩個躲雨的女人 (因為抱持著這樣的受害者心態,所以人生成了一間一旦下雨,門窗就頻頻滲水的破房子。) 離去的與留下的 (他的離去是一個謎,像那則已讀不回的 LINE,她始終得不到答案。) 愛 (不必有以前,也無須有以後,真誠而無所求的愛在那個當下已經完成。) 秘密 (不僅他是她的秘密,她還知道了他的秘密,而且他的秘密也成為了她的秘密。) 輯三 放下就自由了 明日來臨之前 (再怎麼難過,一切都正在過去,最後也終將過去。) 桃花 (人生不是童話,不會有王子把妳從一團混亂之中拯救出來的。) 失落的預感 (為了別人而失落了自我,那並不會得到愛,只會得到一把砍在心上的斧頭。) 颶風 (傾覆的水如何收回來?裂成兩半的鏡子又如何回到平滑無痕的狀態?) 陌生人 (她不該是拯救者,但也不必是受害者。在這件事裡,她有權利不扮演任何角色。) 飄洋過海的女子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同樣都有飄洋過海而孤注一擲的女子。) 輯四 愛自己的覺悟 樹林裡的女人 (如果是愛,妳會覺得放鬆。如果是控制,妳只會感到緊繃。所以,和他在一起的時候,妳是放鬆還是緊繃呢?) 向遠山呼喊 (山總是在那裡的,只要自己願意,總是有辦法到達某一座山谷的。) 停滯的時間 (如果一直未完成某樣人生功課,宇宙就會安排相似的情狀發生,直到自己學會如何面對為止。) 鳥籠效應 (何必有鳥籠這種東西的存在呢?所有的鳥都應該自由飛翔。) 從今以後 (她要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一瞬 (也許這漫長又短暫的一生都不是真實的存在,只是她在載浮載沉的浪花裡做的一個夢。)

序跋

序 所有相遇,都是借來的時光 交出書稿的那天黃昏,我出門散步,邊走邊想著該給這本書什麼書名。忽然間,我看見遠方天空的雲朵正在一閃一閃地發光。 那是一種介於出現與消失之間的頻率。整片天空的雲層像是一盞盞的燈,此起彼落地點亮與熄滅,大約兩秒鐘就閃一次。每個閃爍都是倏忽即逝,卻又瞬間照亮了當下的天空。 這種美麗的天文現象有個專有名詞「雲間閃電」,通常發生在傍晚時分,我偶爾會遇見,看到時總覺得驚心動魄,目眩神迷。 此時正是典型的夏日晚間,乾燥,有風,十分舒適,但我知道,遠方那些發光的雲所在的地方,正在經歷一場雷霆與暴雨。 我駐足凝望,著迷地看著那一閃一閃的光,四下無人,天地之間好似只有自己的存在,而整個天空彷彿都在對我說話。 那些一閃即逝的光,每個一瞬都有如生命中的一場相遇,無論經歷了什麼,有過怎樣的悲歡,在宇宙時間裡都是如此短暫,只是一瞬之光。 這個當下,我的腦中也閃了一下,書名瞬間浮現: 所有相遇,都是借來的時光。 也是在這一刻,我心中明白,這場燦爛美麗的雲間閃電,是宇宙傳遞給我的訊息,是神秘的靈感,也是偶然與巧合的共時性。 * 就像這一閃一閃的光一樣,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無論好的壞的,都是短暫的。所有發生的事情,無論快樂的悲傷的,也都是會過去的。 而每一段關係開始的時候,我們卻總以為所有的美好都會長久,從未想到後來有一天一切都會改變,更沒有想到再後來竟會有結束的一天。 時過境遷驀然回首,才知道沒有什麼永遠不變。 人與人的關係,不過都是雲間的閃電,只能發生,不能永久,也無法真正擁有。我們能做的,只是經歷它,然後放它走。 也許我們都曾經期待一段關係可以長久,也許我們也都曾經希望有人可以給我們永遠的愛與溫柔,但我們終將明白,這世界上唯一的永遠就是沒有永遠,唯一不變的就是時時刻刻都在改變。 那些出現在我們生命中的人,也許只是在我們的心裡借住一段時間,而他們的出現與離去是為了讓我們學會真正的愛,學會不執著,學會告別與放手;那些過程是為了讓我們更認識自己,不再外求。 這就是這本書裡我想說的,人與人之間,都是一瞬之光。 那些你曾經以為的永恆,其實只是借來的時光 。那些相遇的故事,終究也只是流過的風景。 * 這裡的二十五則短篇小說,是皇冠雜誌「聽樹君說故事」專欄的集結。 本書分為四輯,分別是「過去的已經過去」、「偶然與巧合」、「放下就自由了」、「愛自己的覺悟」。我想藉由這些故事,把自己的心情、領悟、人生經驗和想說的話託付其中。 雖然這些故事的主角人物往往都有一個歷經千迴百轉而終至覺悟的情感過程,但愛情從來都不是我的作品主題,那其中的心路歷程才是真正重要的。情感的甜蜜與敗壞不過是一個了解自我的過程,我們不過是透過愛情的成住壞空而明白了自己的存在。 我們總是在關係裡學會成長,關於愛與被愛、理解與誤解、靠近與遠離……每一次相遇都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未竟的渴望與未解的課題。 遇見那個人,你以為遇見了光,但隨之而來的卻是雷擊與暴雨。愛有時會變成苦,快樂有時會變成悲傷。 然而人生走到某個階段,總會恍然大悟:沒有任何一段關係能填補我們內心真正的空缺,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有義務來完成我們未竟的自我。那些人那些事,不過都是生命中的浮光掠影。 每一場相遇都有期限,不是生離就是死別,而我們之所以失望痛苦,就是因為在借來的時光裡,誤以為得到了永遠。 於是最後我們也終將明白,是自己穿越了那些閃電和雷雨,然後才能與光相遇。 最後留下來的,從來不是別人,而是那個被覺悟照亮的自己。 每一次在關係中的破碎與成長,都是靈魂自我照明的契機。所有受過的傷,都是光的入口。 我想說的是,重要的永遠是認識自己,而不是期待別人。 是的,在一次次相遇與失去之間,我們漸漸學會與自己相處,也終於懂得先愛自己再愛別人。 從執著到鬆手,從情感依附到自我獨立,從期待他人到徹底明白只有自己才能承擔自己的人生,當我們不再把自我的價值寄託於任何一段關係,也不再企求任何一個人來完成自己的故事,才會有真正的自在與自由。 因為不再等待別人也不再期待永遠,所以開始看見自己的完整。其實你從來沒有失去誰,而是確定了自己的存在。 因此每一場相遇,歸結到最後都是與自己的相遇;所有的和解,也都是與自己的和解。 於是你所得到的領悟與清明將成為內在之光,而那些雷霆與暴雨已在遙遠的他方。 * 「聽樹君說故事」曾經是歷時八年的專欄,目前已集結成書的,分別是二○一九年出版的《再愛的人也是別人》,和二○二○年出版的《從今以後一個人住》,如今最後一本也將出版,我的內心充滿喜悅與感謝。 在整理這些稿件時,我彷彿也與過去的自己相遇了。 而從開始到最後,不變的是我的寫作初衷。 這本書,我想寫給那些曾經被愛的光芒照亮,也曾經走過情感幽谷的人。 寫給那些曾經在雷霆與暴雨中哭泣,也曾經在陽光與月光下微笑的人。 寫給心裡有過千迴百轉,最後決定放手走花路的人。 寫給願意對往事告別,心中依然有愛與溫柔的人。 寫給無論經歷了什麼,靈魂永遠有光的人。 正因為所有相遇都是借來的時光,我們才更需要清醒地活在當下,深刻地認識自己,也真正地愛自己。 無論未來還會有怎樣的故事,還會再遇到怎樣的別人,還會經歷怎樣的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我們終將明白,能夠陪伴我們一生一世的,不是那些短暫的承諾,也不是誰的身影,而是在經歷許多快樂的、悲傷的、終於釋然的一瞬之後,更優雅也更美麗的自己。

內文試閱

棄貓效應 【貓一旦離開,是很難回來的。】 * 「妳聽過棄貓效應嗎?」他問。 「什麼?」她沒聽懂。 「棄貓效應,就是說,如果養的貓不乖,故意把牠丟掉再撿回來,貓就乖了,因為牠擔心自己再被丟棄一次,所以從此以後就會從壞貓變成好貓。」 聽到這裡,她的臉色已經沉了下來,但他似乎並沒有發現,依然繼續往下說: 「這個效應要說的其實不是貓,而是人,意思就是,如果女朋友不夠溫柔,就假裝要和她分手,然後再與她復合,為了好好保護這段失而復得的情感,從此以後她就會百依百順。」 「提出這種說法的人一定不愛貓,不懂貓,也沒養過貓。若是對貓有一些些了解,就知道貓一旦離開是很難回來的,因為牠們在陌生的環境裡會很害怕,會躲藏起來,讓你根本找不到,而且貓也不像狗那樣會循著氣味找到回家的路。再說怎麼忍心把貓丟掉?就算假裝也不應該!流浪貓的平均壽命只有三歲,因為在外面有太多危險,也很難找到食物,尤其是家貓一旦變成流浪貓更是死路一條!牠們沒有適應外在生活的經驗,那就很像是把一個人從他安逸溫暖的床上忽然丟進槍林彈雨的戰場一樣,想想那是什麼感受吧!從戰場生還的人總有創傷症候群,就算丟失的貓能找得回來,心裡不是也會充滿陰影嗎?也許牠會變得很膽小很安靜,因為牠的心中充滿恐懼,如果那樣叫做乖,也太可憐了。」 她一口氣也沒喘地說下來,他還來不及回話,她又開口了: 「還有那是什麼鬼想法?女朋友不夠溫柔就假裝和她分手,然後她就會被嚇得從此很溫柔?感情是可以這樣靠著手段維持的嗎?提出這種說法的人不但不懂得愛貓,也不懂得愛人,而且還非常自我中心,非常傲慢愚蠢!」 在這番對話之前,她正在掃著一地的玻璃碎片,那是萌萌闖禍的結果。萌萌是一隻活潑的小貓,她常常都得為牠收拾殘局。 萌萌很可愛,但因為太好動,闖了太多禍,先前曾被領養人棄養過,所以在把萌萌接回來之前,中途之家的人曾經要她想清楚,是不是真的要接手這麼活潑的小貓?而她早已決定,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再把萌萌還給中途之家,她絕對不會遺棄牠!因此即使萌萌在這屋子裡飛簷走壁又奔來奔去,打翻了各種擺飾,造成了各種破壞,她都沒有任何怨言。她知道要給萌萌時間來適應她這個人類所布置出來的環境,牠不是故意闖禍的,只是順著貓性在活著罷了。 可是他常常看不下去,不懂她為什麼要這樣自找麻煩。他認為她花了太多的時間心力與金錢在一隻貓身上,真不知所為何來?兩人為了萌萌,先前已不止一次發生爭執,所以當他提到這個棄貓效應時,聽起來只是閒聊,但那其中說不定有試探的成分,讓她深感不悅。 「你這樣說,是在建議我丟棄萌萌嗎?你覺得牠打碎了我的水晶杯就是壞貓嗎?小貓像小孩一樣,需要耐心對待,你會因為一個小孩打碎杯子就故意把他趕出家門嗎?」 她看向陽臺,為了不要讓萌萌被一地尖利的碎片傷到,掃地之前她已先把牠安置在陽臺上,此刻的萌萌正專心地在陽光照耀的圈圈裡為自己理毛,看起來快樂悠閒。牠才三個月大,只是個孩子,有碧綠的大眼睛和白底虎斑的毛色,一臉稚嫩無辜,長得和她以前養過的那隻貓幼年時一模一樣,所以當她在貓咪中途之家看到牠的瞬間,她就知道這是她的貓,她將把牠帶回家。 他「唉」地一聲嘆了一口長氣,臉色頗為惱怒。「我只是隨便說說,別那麼認真好不好?妳怎麼老是為了一隻貓跟我吵架呢?」 她不再說話,繼續低頭掃地,心裡疑惑地想,真的嗎?他們之間的不快真的是因為萌萌嗎?還是兩人本來就個性不合,萌萌的來到只是突顯了不合的事實? * 兩人在一年前經過朋友介紹而認識,當時他對她一見傾心,追求得很殷勤,開門見山地表示希望能以結婚為前提而交往。她有些猶豫,因為雖然沒有不喜歡他,卻也沒有喜歡到心動的程度,但朋友勸她不要就這樣拒絕。 「給他一個機會吧,也許他沒有讓妳在第一時間就愛上,可是經過相處之後,說不定妳會確定他是個很好的終身伴侶。」 她把這番話聽進去了,在這之前,一段耗時十年轟轟烈烈但最後分手收場的情感已令她疲憊萬分,也許平淡的感情反而好。他相貌堂堂,儀表出眾,是個學者,在大學教書,雖然有著沙文主義的傾向,不過她覺得自己一定也有個性上的盲點,兩人若真的要在一起,就要彼此體諒才行。既然這段感情的培養是為了婚姻做準備,那麼婚姻需要的不就是包容嗎? 所以當他用命令式的語句對她說話,或是表現出男性優越感時,她就算感到輕微的不悅,也不會表現出來。 「我渴了,幫我倒一杯水。」 「歷史是 history,是男人創造的故事,女人則是故事中的花絮。」 「我很注重早餐,以後每天都要吃到妳親手做的早餐。」 「這種事交給男人就好,女人就別煩心了。」 如果不去細究這些話語背後的階級意識,和他的相處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當她決定要領養萌萌之後,彼此之間就充滿了各種爭執。 她的生活裡一直是有貓的,就像結束前面那段感情,休養生息一段時間之後,可以再接受與他的這段感情一樣,在她的前一隻貓因病去世之後,她也傷心了很長一段時間,終於可以再領養萌萌,這對她而言是接近重生的決定。可是他一點兒也不能明白為什麼要養貓?在他而言,對貓的愛是人類大腦裡的 bug,她在這方面的心理程式有重新設定的必要。 「若是一定要養寵物,養狗不好嗎?狗至少聽命於人,但貓要不要理妳還要看牠高興。貓比人還要高高在上,太荒唐了!」他不以為然地搖頭。 「可是我就是喜歡貓那種懶得理人的傲嬌姿態啊!」 「這種喜歡真的很奇怪。」 「你會覺得奇怪才奇怪呢。」 「妳以前很溫柔,現在也變成貓了。」他帶著揶揄的語氣說:「妳就像貓一樣地張牙舞爪。」 「那是你對貓的誤解。如果好好對待貓,貓都是友善和平的。」 無論如何,不顧他的反對,她還是把萌萌帶回來了。這裡是她的家,為什麼她不能和她喜歡的貓一起生活? * 「如果在我和這隻貓之間,妳只能選一個,妳會選誰?」 當她把碎片統統收拾乾淨,地板也抹好,並且打開陽臺的門讓萌萌進來時,他忽然問。 「啊?」她驚訝地看著他,一時不知如何回應。 他的表情看起來很嚴肅,並不像是在開玩笑。「對妳來說,我和萌萌,哪一個更重要?」 她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只能保持沉默。 「我可以和妳共度未來的人生,也許到妳八十歲的時候,我都還在妳身邊,但是這隻貓能活幾年?我願意給妳一個婚姻的承諾,讓妳幸福,但是這隻貓能給妳什麼保證?」他目光炯炯地盯著她。「所以,我再問一次,如果在我和牠之間二選一,妳會選誰?」 她垂下眼,依然沒有開口。 「我是一個男人,牠只是一隻貓,要這樣自我矮化讓妳選擇,我自己都覺得很難堪。而妳竟然不能回答,真的太傷我的自尊心了!這樣我要怎麼與妳共度人生呢?」 她還是低頭不語。他等了一段時間,沒有等到她的回答,就站起身來走了,大門在他身後「哐啷」一聲關上,而她的第一個反應是趕緊用視線搜尋,確定萌萌正在專心地玩著一只玩具鼠,沒有在他開門的同時溜出去,這才感到放心。自從有了萌萌之後,她對於門窗的開關都很小心翼翼,畢竟小貓總是充滿對外界的好奇心,若是一溜出去可能就回不來了。 然而在放心的同時,她的下一個念頭浮起:咦,他竟這樣走了?這意思是分手嗎? 他就真的這樣容不下一隻天真無邪三個月大的小貓?此時此刻,比起傷心難過,她更多的感覺是不可置信。 他無法接受她的貓,如果是因為對貓毛過敏,那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他只是因為不喜歡貓,就要剝奪她對貓的喜愛,這樣莫名的堅持,她不能明白。若是他對貓真的這麼憎惡,直接告訴她他不能繼續和她在一起,那麼她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他要把兩人之間走不下去的原因歸咎於她和她的貓,責備都是她的錯,這讓她心灰意冷。 他說過愛她,然而愛她卻不能接受她愛的貓,還逼她在他與貓之間二選一,這是什麼愛呢?「要聽我的話,我才能繼續愛妳」,如果這就是他愛的方式,如果她也屈從了,那麼日後一定還會有其他類似的狀況讓她必須不斷做選擇,她將不斷委屈自己來迎合他,雖然兩人相處需要包容,但無論如何都不需要為了對方而毀棄自我吧! 他走了,那就算了。這畢竟是一段她曾經寄託期望的感情,面臨結束她還是會感到難過,可是就這樣分開是好的,她不能再對兩人之間明顯的個性不合視而不見了。她願意祝福他遇到一個可以把他放在第一位的女人,但那個女人不會是她。 * 她以為結局就是這樣了,沒想到過了三天,她卻在上班時接到了他打來的電話。 「這幾天妳還好嗎?」他的語氣聽起來是真的關心。 「還好啊,你呢?」她平靜地回應。 他沉默了一會兒,說: 「我還是很想妳的,所以我們再重新開始吧。」 她沒有說話,心中悄悄浮起某種猜疑。 「希望我們都能珍惜這段失而復得的感情,好嗎?」 失而復得!她聽到了那個猜疑的關鍵字。所以他先前是假裝和她分手,為的是當她失而復得這段感情之後,會更溫柔,會對他百依百順?他真的相信那個棄貓效應,並且在她身上測試了嗎? 無論他是怎麼想的,結果都證明他想錯了,而且也完全不了解她。 「我不是說過了嗎?貓一旦離開,是很難回來的。」她輕聲說完這句話,然後掛斷了電話。 明日來臨之前 【再怎麼難過,一切都正在過去,最後也終將過去。】 她刻意在晚上九點左右回來,因為這時距離大人小孩入睡還有一段時間,不會太晚,哥哥一家肯定已經用完晚餐了,也不會太早。這個時間很安全,不至於打擾了人家的睡眠,也不太可能讓嫂嫂還要尷尬地招待自己入座吃飯。雖然這裡是自己從小住到大的家,卻已經不再是她隨時都可以回來的地方了。 站在門外,她遲疑了一會兒,終究還是按下了門鈴。 來開門的是哥哥。「忘了帶鑰匙?」他詫異地問。 她搖搖頭,含糊地敷衍了過去。其實鑰匙就在她的包包裡,但她覺得若是就這樣開門進屋,嫂嫂嘴上不會說,但心裡肯定介意。她最好表現得像個禮貌的客人,現在這裡的女主人畢竟是嫂嫂,她得顧及人家的感受。 嫂嫂聞聲而來,一臉燦笑。「哎呀,怎麼不早點過來一起吃飯?」 她一時不知如何回答,只好微笑不語,其實也不必回答,因為雙方心裡都明白這只是客套話。 「我準備了一些空箱子,妳應該用得上。」哥哥說。 「嗯,那我去看看。」 她也不知道在逃避什麼,匆匆向自己的房間走去。 一牆的衣服,一牆的書,書桌上散落著一些紙筆,楓木地板上散落著幾個抱枕,這裡和她上次回來的時候一樣沒變,變的是外面的世界,變的是自己的人生。她曾經以為不管外界再怎麼改變,至少還有這裡是永遠的避難所,然而這個房間很快也要不一樣了,即將不再屬於她。她看著堆在角落裡的幾個空箱子,心裡也空蕩蕩的。 門後探進一個紮著兩條辮子的小腦袋,那是哥哥的小女兒,今年剛剛進入小學的小青。她笑著招手呼喚小女孩進來。 「功課都做完了嗎?」 「今天在學校就做完了。」小青唱歌般地說:「姑姑我跟妳說喔,有時我會到這裡來畫畫耶,因為媽媽說這裡以後就是我的房間。」 嫂嫂這時忽然在門外高喊了起來,口氣嚴厲地要小青快去洗澡。小女孩不情願地走了。 她深吸了一口氣,把一些複雜的情緒壓下去,再度環視著眼前這個熟悉的空間。 搬進這裡的時候,她才六歲,比小青現在的年紀還要小一點兒,如今已是三十年過去,這個房間裡堆積著她的童年與少年,也堆積著所有從學生時代到搬去與他共同生活之前的一切,所以該從何整理起呢?那幾個紙箱要如何裝載這麼多年的歲月? 她還沒開始整理,就知道這將是一場徒勞無功的苦刑。她沒辦法把這一切裝箱打包帶進自己現在住的那個小套房的,那裡的空間太小了,她什麼都帶不過去。就像三個月前她離開那棟住了六年的房子時,也是什麼都帶不走一樣。 她忽然覺得這房間裡的空氣有點滯悶,急急地把窗推開。窗外是靜巷裡的黑夜,一盞路燈站在眼前的角落裡,散發著它自己孤獨的光芒。 這盞燈是什麼時候有的呢?大概就是從她認識他的時候開始的吧。或許更早之前它就在了,但她未曾留意,總之在她的記憶中,這盞路燈是和他一起存在的。 那年她二十歲,他是另一所大學的學生,某次校際聯誼之後,他送她回家。那時追求她的人很多,但他是最堅持的一個,總是站在那盞燈下等著她,等成一種恆定的姿勢,常常她拉開窗簾,就看見他站在那裡。 那些年她前前後後交了不少男朋友,而他始終在她的窗前守候,把自己也站成了一盞燈,溫暖,明亮,令人安心。再也沒有人可以那樣愛她了啊,很長的一段時間,她都是這麼想的。 二十五歲生日那天,她終於和他定了下來,那感覺像是過盡千帆,總算進入可以好好停泊的港口。之後她再也沒有對別人上過心。 三十歲時,兩人訂下婚約,買了房子住在一起,從此以後,人生的一切彷彿都落實了下來。 她相信和他之間將是一生一世了,雖然還不是法律上的夫妻,可是在心理上與實質上,他都是她唯一想要共度此生的伴侶。他們曾經說好,孩子來了就去辦結婚登記,可是孩子一直沒來,她覺得無所謂,兩人世界也很好,可是從今年年初開始,他漸漸心急了起來,希望她去檢查,去做試管,而她不想那樣,她希望順其自然,於是彼此有了爭執,有了冷戰,最後還有了雙方都失去理智的叫囂,怨恨的情緒隨著疫情的流行,在兩人之間迅速蔓延。 最讓她傷心的是,他甚至會口不擇言地攻擊她。 「妳以為妳還年輕嗎?拜託,妳已經是高齡產婦的年紀,再過幾年就要失去做為一個女人的價值了。」 她原本以為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可能物換星移,唯有他對待她將永遠不變,但在他數次對她說出令她瞠目結舌的殘酷話語並摔門揚長而去之後,她心裡明白,有些自己曾經深信不疑的已經悄悄改朝換代。 果然後來就有不只一個朋友告訴她,看見他與另一個女人在一起,其中一個朋友還拍了照片傳給她證實所言不假;照片背景在一間餐廳裡,他和一個看起來很年輕的女人緊緊挨著坐在一起,那女人正把什麼東西餵進他的嘴裡,兩人之間顯然甜蜜得化不開,所以也不會注意有人正在悄悄拍照存證。 她並沒有拿這張照片去質問他,沒那個必要了。她直接提出分手,而他沒有任何挽留。 三個月前,她把房子留給他,搬進一間城市邊緣的十坪小套房。聽說那個女人很快住進了她曾經與他共同的家,睡了她的床,取代了她原先的位子。雖然這在意料之中,她還是覺得心裡像是扎進了一根刺一樣難受。 當初購屋的時候登記的就是他的名字,所以並沒有需要過戶的問題,至於頭款與後來的每月貸款她都付了一部分,可是她已無心去計較與計算。對她來說,真正的失去是這份她曾經以為會天長地久的情感,以及與這段情感連結的青春和歲月,相較之下,其他損失都不算什麼了。 除了心痛之外,她也覺得能量耗盡,無底深淵般的疲憊。那種感覺像是被烈火燒過,被洪水沖過,生命中的一大部分就這樣離開了,留下來的只有一顆千瘡百孔的心。 在決定與他分開的時候,她曾經一度考慮先搬回老家再說,畢竟這兒還有她原來的房間。多年前父母先後去世,房子雖然由哥哥繼承,但父親臨終前交代過哥哥,要為她保留屬於她的房間。 「妹妹將來會有什麼樣的人生際遇還不知道,無論如何不要讓她流離失所。」每每想到父親那樣語重心長地叮囑哥哥一定要照顧她這個妹妹,她就不禁淚流滿面。 可是哥哥畢竟結了婚,有了孩子,兩個女兒也慢慢長大了,該有自己的房間了。 (未完待續)

作者資料

彭樹君

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 二十三歲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薔薇歲月》,至今共有近六十本著作,包括短篇小說集、小小說集、散文集、筆記書、電影小說、電視小說、人物採訪集,並以「朵朵」為筆名,出版《朵朵小語》系列。 寫作的養分來自於閱讀、音樂、電影、旅行、蒔花弄草、觀察人生百態,以及苦甜交織的生命本身。 文筆清麗細膩,對於種種人生況味往往深入幽微,尤其擅長描寫女性曲折情思,字裡行間總有溫柔撫慰的療癒光芒。 曾經主編報紙文學版面二十餘年,目前專事寫作,並開設「朵朵寫作坊」,將心靈與人生以書寫串聯。 有「彭樹君」與「朵朵小語」兩個臉書粉絲專頁,並有「朵朵寫作坊」臉書社團,以及「朵朵_彭樹君」Instagram專頁。

基本資料

作者:彭樹君 出版社:皇冠 書系:彭樹君作品集6 出版日期:2025-10-27 ISBN:9789573343585 城邦書號:A1300760 規格:平裝 / 黑白 / 28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