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日本百大經濟書第一名!
◆台灣第一本探討「人口減少經濟」的重要專著!
少子化、高齡化、人口外移,這些因素都將導至人口減少,市場不斷縮小,你該怎麼辦?
2005年,台灣生育率在世界排名中敬陪末座,每位婦女平均只生1.18個小孩。少子化隨之而來的,是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勞動人口銳減、勞動力不足,直接影響企業的生產力,也會連帶影響國家經濟。人口問題的嚴重後果,並非危言聳聽;人力即是國力,對於這議題,人人都無法置身事外。
經建會推估,2015年,台灣人口將開始減少;四十年後,相當於1.5倍台北市人口將會消失。日本及歐美等國家,早已面臨人口減少的問題。本書作者曾任日本大藏省主計官,為「人口減少問題」專家。面對人口結構的巨變,如何轉型成「小而富」的社會呢?
個人:改變新的生活型態,親自設計職涯,有計畫地分配工作與閒暇時間。
企業:實行組織瘦身,邁向消費主導型經濟,生產高附加價值產品。
政府:在養老金、公共支出、稅收等面向,必須走向「小政府」型態。
作者主張,只要為「經濟成長率最低時代」做好準備,理解「人口減少經濟」的結構,一定可以找出企業與社會、國家生存的方式。本書提供的新時代藍圖,將能協助解決迫在眼前的人口減少問題,導向光明的富裕未來。
【名家推薦】
◎「引進外勞是否可作為人口減少與高齡化問題的對策?自動化生產是否可以彌補人口老化所帶來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人口老化的現象在鄉鎮地區比較明顯嗎?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增稅是無可避免的途徑嗎?相信讀者在閱讀這本書後,對於人口老化的問題將更加瞭解,且身處於人口老化的社會裡,個人應如何應對將更能掌握。 」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吳中書
◎「這本書可說是迎接少子高齡化時代最珍貴的當代啟示錄,也是應該人手一冊的寶典!」
—日本文化觀察家 劉黎兒
延伸內容
人口減少,真有那麼糟嗎? ◎文/劉黎兒 (知名作家)
日本政府在二○○五年年底宣佈,日本已較預期提前成為「人口減少國家」。日本的人口開始自然減少,各界大為震驚,這意味著日本死亡人數比誕生嬰兒人數還要多。再加上至今為止,日本各種經濟社會概念都教導人「少子高齡化」是很恐怖的,象徵著國力衰退、國本動搖等,彷彿前景一片黑暗,世界末日來臨,輿論、政界每天都很緊張,紛紛討論少子化問題,甚至創設了「少子化大臣」,並編列一兆日圓的預算,至少先讓生產免費及充實保育設施等,想讓少子化煞車。但是,人口減少之後,真會那麼糟嗎? 二○○三年,日本女人的終生生育人數已經銳減為一‧二九人,日本如要維持現有人口,女人平均要生二‧○八人才行。從一九七五年女人只生二‧○○人之後,便已出現人口減少趨勢,日本少子化問題非但沒改善,還越來越嚴重。一九九六年小泉首相在當厚生大臣時的厚生白皮書有一個有趣的試算:「若出生率、死亡率以一九九六年為基準的話,日本人口將會如何?」當時出生率是一‧四三,人口當然會續減,而且在西元二一○○年時,原本一億三千萬的人口將會減至四千九百萬人,三○○○年時將剩五百人,而到三五○○年時將僅存一人!想來很奇妙,那僅剩的一人可以任意使用日本國土,不需要每天與人擠電車。但是人若真少到這種程度,也很恐怖呢! 最後一個人的孤獨感很恐怖。然而,執政者與強調擴張成長型經濟的學者擔心的是另一種恐怖,亦即人口減少的話,勞動人口也隨之減少,依此邏輯推理,則經濟成長率也不得不下降。老人將充斥整個社會,年金及醫療等社會保障費因而膨脹,因為要支撐這麼多老人的年輕人非常少,因此還在工作的勞動人口負擔非常重,而且老人所有的儲蓄減少,當然貢獻出來的稅收也不增加,國家財政也會越來越吃緊,眼前一片昏黑。 尤其日本現在已面臨急遽少子高齡化時代,人口倒金字塔化嚴重。目前每四人中就有一位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日本儼然已成了世界最高齡國。而且十四歲以下的兒童不到老人半數,扶養恐有中斷危機,社會保險制度都接近崩潰狀態。 少子高齡化的對策很重要,只是更重要的是,少子高齡化趨勢已經完全抵擋不住。不論日本或台灣,少子的原因是不婚、晚婚,而非不生。已婚者的生育率其實並無降低,而是不婚的人越來越多,才使生育率大為降低。不婚是比不生更為棘手的問題,不是單純補貼已婚者生育等就能解決的,津貼連治標都談不上。既然人口註定會減少,如何配合新時代來建立一個相稱的社會才是更重要的。不論悲觀或樂觀,人口減少時代必會來臨,因此需要新的智慧。 日本總人口數從二○○五年開始減少,如此下去,目前一億三千萬人口到了二○五○年時就會少於一億人,二一○○年則只剩五千萬人口;正好與南亞、非洲等國家人口暴增相反,二○三○年之後國際社會將會出現食糧與資源的爭奪戰。迎接一個混亂、動亂的時代,日本等於是不得不移轉為飽和、濃縮型社會,經濟等也必須從這樣的角度來重新評估,不能老以人口增加為經濟藍圖的基礎,必須改變想法。 人口真的開始減少,這是日本從江戶時代中期以來首次出現的現象,也是現代日本人首次經驗的變化。這樣的社會應該如何應對,才能過得豐裕滿足呢?面對如此新局面需要不同的想像力、嶄新的預測能力。日本雖然從小泉政府開始,逐漸朝向小政府努力,但出發點都只是為了紓解鉅額的財政赤字;全盤的經濟政策觀點裡還是非常欠缺因應「人口減少」的對策。 「人口減少」是未來半世紀最重要的經濟、政治、社會問題,不僅勞動力、社會保障,連婚姻生活、人生其實早就已經轉變,可是經濟學家都是上個世紀「人口增加」概念下的信仰者,僵硬死守經濟成長擴大觀,不敢正視「人口減少」時代,頂多想亡羊補牢,讓人口增加而已;然而,人口增加能解決現有的問題嗎?人口減少當然還有其他的活路,只要所有的假設、藍圖是採「人口減少」觀點來推行。 松谷明彥是日本,也是世界上關於「人口減少」經濟數一數二的專家,他很早之前便不斷提出呼籲,要縮小日本經濟規模。因為在二○三○年時,日本勞動人口比二○○○年少了兩成,因此經濟規模應該要縮小一五%左右。加上技術進步而提升生產力的話,經濟規模雖然縮小一五%(比人口減少二○%低些),可是每個人的收入增加、勞動負荷減少、工時減少、餘暇增加,生活將會更有餘裕,幸福感更高,而且不需要引進外籍勞工。事實上,如果日本和德國一樣勉強引進外籍勞工而想維持既有經濟規模,其實也不可能成功,結果必然會走上縮小規模之途,國民平均所得反而減少,而且外籍勞工帶給社會的負擔非常大,這是松谷近年來不斷主張的,其實不僅對日本適用,對台灣也適用。 不論哪個時代的執政者,都喜歡擴大經濟規模來充當自己的政績,可是事實上已證明行不通。除了留下許多財政赤字外,在少子高齡化時代,那樣的做法根本是飲鴆止渴。執政者即使還想提供毒品││不斷追加公共預算來刺激景氣等,暫時撫平國民不安的心,國民還是要有理智去拒絕這樣的執政者。松谷指出,應該要修改公共服務、縮小城鄉差距,以及追求個人生活模式的多樣化等。 因為多了「人口減少」的經濟觀點,在新的設計藍圖下,人才可能有各種選擇,有不工作的自由,也有免於過勞死的自由等等;才會領悟縮小與擴大經濟規模不過是數字騙人的魔術而已。這本書可以說是迎接少子高齡化時代最珍貴的當代啟示錄,也是應該人手一冊的寶典!
日本政府在二○○五年年底宣佈,日本已較預期提前成為「人口減少國家」。日本的人口開始自然減少,各界大為震驚,這意味著日本死亡人數比誕生嬰兒人數還要多。再加上至今為止,日本各種經濟社會概念都教導人「少子高齡化」是很恐怖的,象徵著國力衰退、國本動搖等,彷彿前景一片黑暗,世界末日來臨,輿論、政界每天都很緊張,紛紛討論少子化問題,甚至創設了「少子化大臣」,並編列一兆日圓的預算,至少先讓生產免費及充實保育設施等,想讓少子化煞車。但是,人口減少之後,真會那麼糟嗎? 二○○三年,日本女人的終生生育人數已經銳減為一‧二九人,日本如要維持現有人口,女人平均要生二‧○八人才行。從一九七五年女人只生二‧○○人之後,便已出現人口減少趨勢,日本少子化問題非但沒改善,還越來越嚴重。一九九六年小泉首相在當厚生大臣時的厚生白皮書有一個有趣的試算:「若出生率、死亡率以一九九六年為基準的話,日本人口將會如何?」當時出生率是一‧四三,人口當然會續減,而且在西元二一○○年時,原本一億三千萬的人口將會減至四千九百萬人,三○○○年時將剩五百人,而到三五○○年時將僅存一人!想來很奇妙,那僅剩的一人可以任意使用日本國土,不需要每天與人擠電車。但是人若真少到這種程度,也很恐怖呢! 最後一個人的孤獨感很恐怖。然而,執政者與強調擴張成長型經濟的學者擔心的是另一種恐怖,亦即人口減少的話,勞動人口也隨之減少,依此邏輯推理,則經濟成長率也不得不下降。老人將充斥整個社會,年金及醫療等社會保障費因而膨脹,因為要支撐這麼多老人的年輕人非常少,因此還在工作的勞動人口負擔非常重,而且老人所有的儲蓄減少,當然貢獻出來的稅收也不增加,國家財政也會越來越吃緊,眼前一片昏黑。 尤其日本現在已面臨急遽少子高齡化時代,人口倒金字塔化嚴重。目前每四人中就有一位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日本儼然已成了世界最高齡國。而且十四歲以下的兒童不到老人半數,扶養恐有中斷危機,社會保險制度都接近崩潰狀態。 少子高齡化的對策很重要,只是更重要的是,少子高齡化趨勢已經完全抵擋不住。不論日本或台灣,少子的原因是不婚、晚婚,而非不生。已婚者的生育率其實並無降低,而是不婚的人越來越多,才使生育率大為降低。不婚是比不生更為棘手的問題,不是單純補貼已婚者生育等就能解決的,津貼連治標都談不上。既然人口註定會減少,如何配合新時代來建立一個相稱的社會才是更重要的。不論悲觀或樂觀,人口減少時代必會來臨,因此需要新的智慧。 日本總人口數從二○○五年開始減少,如此下去,目前一億三千萬人口到了二○五○年時就會少於一億人,二一○○年則只剩五千萬人口;正好與南亞、非洲等國家人口暴增相反,二○三○年之後國際社會將會出現食糧與資源的爭奪戰。迎接一個混亂、動亂的時代,日本等於是不得不移轉為飽和、濃縮型社會,經濟等也必須從這樣的角度來重新評估,不能老以人口增加為經濟藍圖的基礎,必須改變想法。 人口真的開始減少,這是日本從江戶時代中期以來首次出現的現象,也是現代日本人首次經驗的變化。這樣的社會應該如何應對,才能過得豐裕滿足呢?面對如此新局面需要不同的想像力、嶄新的預測能力。日本雖然從小泉政府開始,逐漸朝向小政府努力,但出發點都只是為了紓解鉅額的財政赤字;全盤的經濟政策觀點裡還是非常欠缺因應「人口減少」的對策。 「人口減少」是未來半世紀最重要的經濟、政治、社會問題,不僅勞動力、社會保障,連婚姻生活、人生其實早就已經轉變,可是經濟學家都是上個世紀「人口增加」概念下的信仰者,僵硬死守經濟成長擴大觀,不敢正視「人口減少」時代,頂多想亡羊補牢,讓人口增加而已;然而,人口增加能解決現有的問題嗎?人口減少當然還有其他的活路,只要所有的假設、藍圖是採「人口減少」觀點來推行。 松谷明彥是日本,也是世界上關於「人口減少」經濟數一數二的專家,他很早之前便不斷提出呼籲,要縮小日本經濟規模。因為在二○三○年時,日本勞動人口比二○○○年少了兩成,因此經濟規模應該要縮小一五%左右。加上技術進步而提升生產力的話,經濟規模雖然縮小一五%(比人口減少二○%低些),可是每個人的收入增加、勞動負荷減少、工時減少、餘暇增加,生活將會更有餘裕,幸福感更高,而且不需要引進外籍勞工。事實上,如果日本和德國一樣勉強引進外籍勞工而想維持既有經濟規模,其實也不可能成功,結果必然會走上縮小規模之途,國民平均所得反而減少,而且外籍勞工帶給社會的負擔非常大,這是松谷近年來不斷主張的,其實不僅對日本適用,對台灣也適用。 不論哪個時代的執政者,都喜歡擴大經濟規模來充當自己的政績,可是事實上已證明行不通。除了留下許多財政赤字外,在少子高齡化時代,那樣的做法根本是飲鴆止渴。執政者即使還想提供毒品││不斷追加公共預算來刺激景氣等,暫時撫平國民不安的心,國民還是要有理智去拒絕這樣的執政者。松谷指出,應該要修改公共服務、縮小城鄉差距,以及追求個人生活模式的多樣化等。 因為多了「人口減少」的經濟觀點,在新的設計藍圖下,人才可能有各種選擇,有不工作的自由,也有免於過勞死的自由等等;才會領悟縮小與擴大經濟規模不過是數字騙人的魔術而已。這本書可以說是迎接少子高齡化時代最珍貴的當代啟示錄,也是應該人手一冊的寶典!
作者資料
松谷明彥
現任日本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教授。專長是總體經濟學、社會基盤學、財政學。1945年出生,大阪市人。東京大學經濟學部經濟學科畢業,2004年取得東京大學工學博士學位。曾擔任大藏省主計局主計官、大臣官房審議官。他已是日本當今最重要的「人口減少經濟」專家。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