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藝術設計 > 電影
憂鬱星期天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引起網路熱烈討論的自殺聖曲,是何等魔音,讓聽者願意捨棄生命? 納粹傷痕電影中,最哀婉動人的電影《狂琴難了》,改編自納粹傷痕文學中,最詼諧戲謔的小說《憂鬱星期天》。如果你看過這部淒美浪漫電影,聽過這段美妙樂音,這次,當然不能錯過導演的謬思──原著小說《憂鬱星期天》。 《憂鬱星期天》, 1930年由匈牙利作曲家Rezso Seress寫出的一首動人樂曲。在納粹當道的二次大戰期間,世局動盪,人心惶惶,許多人在聽了這首淒美樂曲,不禁動了輕生念頭,同時選在星期日自殺。這股自殺風潮,從匈牙利開始蔓延至歐洲、大西洋彼岸,約造成一百四十人自殺,最後遭到匈牙利、英國等地禁播。成了著名的自殺聖樂。 尼克.巴科夫(Nick Barkow)以這首《憂鬱星期天》為創作靈感,撰寫成小說。德國導演洛夫‧史巴(Rolf Schubel)則根據此書,改編成一部淒美動人的電影《狂琴難了》,1999年出品。 困在不斷向前的時代巨輪中,人要如何找到出路?匈牙利布達佩斯,一個懂得享受人生樂趣的國度,在這裡的人以此衡量生命的價值。當痛恨樂趣、只愛義務和秩序的納粹執政者駛進這個城市時,布達佩斯人只能坐以待斃?懂得生活樂趣的人在痛恨樂趣、只愛義務和秩序的執政者面前,真的永遠是輸家?查波先生代表了唯美主義者,友善的享受主義和人文主義者。魏克隊長則是完全不同典型,他是個有野心抓住機會就向上爬的小市民。在國家主義橫行的時代,魏克隊長占了上風。從這兩個人的衝突中我們可以看到百年來兩個典型的原則。 《狂琴難了》導演洛夫‧史巴:「書中交織的苦難、諷刺、還有幽默讓我印象深刻。我覺得非常不像德國人的小說,這是一本很重要的小說,但是一點也不沉重。」作者以一個熱中美食的餐廳老闆為中心,以幽默戲謔的口吻,寫出大時代的悲喜。或許可以這麼說,作者以電影《美麗人生》的戲謔手法,重現了《辛德勒的名單》的沉重命題。

作者資料

尼克.巴科夫(Nick Barkow)

一九二八年生於柏林。長年任職駐外特派記者,曾旅居倫敦、紐約、東京,及非洲與歐洲。對匈牙利這一個熱愛生活卻又深深抑鬱的小國十分著迷,特別是《憂鬱星期天》的故事,和其背後的因緣。此外也涉獵德國文學史的各項研究。

基本資料

作者:尼克.巴科夫(Nick Barkow) 出版社:麥田 書系:電影小說 出版日期:2006-10-31 ISBN:9789861731599 城邦書號:RN9012 規格:膠裝 / 單色 / 25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