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逐跡佛陀:巴利古籍所載的佛陀生平
-
廁所裡的哲學課:每天14分鐘,跟著蘇格拉底、笛卡兒、尼采等13位世界哲人,秒懂100個最經典的哲學思維【二版】
-
正念的奇蹟
-
AI世代:從政治哲學反思人工智慧的衝擊
-
記憶的社會框架(百年經典首次繁中引進、法文直譯,收錄專文導讀及生平年表)
-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淡泊一點也無妨,活出快意人生的99個禪練習!
-
哲學直播室:德國公民啟蒙哲學讀本, 與柏拉圖、康德、亞里斯多德等大師對談,解構18大經典哲學思想
-
世界來過台灣:從荷蘭、美國、西班牙、大清、日本到中華民國,一覽他們來過台灣的足跡,解鎖課本沒有教的歷史彩蛋!
-
建築的面龐the Face of Architecture:現代主義之後的立面設計
-
TIPS!吉田誠治插畫描繪技巧提升教學手冊
內容簡介
《中國設計史》是一本以全新視角,全面而有系統地研究中國設計的起源、生長、發展和演變的重要學術專著。作者從現代設計的理念,來重新認識和梳理中國造物藝術的歷史;研究的視角新穎獨到,研究的物件則遍及中國自人類起源以來所創作和使用的器物、織物、建築、傢俱、印刷、室內環境、交通工具,直至近現代的平面設計、商業設計等;論據扎實,自成體系,且資料充分,圖片豐富,具有較高的學術性和可讀性,乃中國工藝美術和設計界不可或缺的理論工具入門。
目錄
〈推薦序〉 ◎張道一
緒論
■ 第一章 原始時代的設計(距今約兩百五十萬年至四千多年前)
第一節 人類起源與設計起源
第二節 原始工具的功能與造型設計
第三節 裝飾的萌芽
第四節 原始陶器設計
一、原始陶器産生和一器多用功能
二、成型工藝對陶器設計的影響
三、三維空間的原始塑造
四、裝飾設計的原始風采
五、設計風格和創造意義
第五節 原始圖形文字設計
第六節 原始織物、服飾和居住環境設計 ■ 第二章 青銅時代的設計(夏、商、西周時期 約西元前兩千一百年至西元前770年)
第一節 「百工」制度──古代設計發展的重要契機
第二節 青銅器設計
一、宗教化和倫理化的功能內容
二、個性化和系列化的造型設計
三、成型工藝及對造型發展的影響
四、神異化和秩序化的裝飾設計
五、時代精神和設計風格
第三節 圖形文字設計
第四節 陶器設計和原始瓷器的産生
第五節 早期漆器和織物、服裝
第六節 《周易》的卦象構成及其設計思想
一、「制器尚象」的設計思想
二、道器統一的設計思想
三、文質統一的設計思想 ■ 第三章 革新時代的設計(春秋戰國時期 約西元前770至前221年)
第一節 時代變革對設計的影響
第二節 青銅器設計
一、實用化、系列化、整體化造型設計
二、成型工藝的發展和創新
三、表現時代精神的裝飾設計
四、實用新産品──銅燈、銅鏡的設計
第三節 漆器設計
一、從模仿到創造的形態設計
二、神奇浪漫的裝飾設計
三、功能合理、整體配套的漆器包裝
第四節 織物和服飾設計
一、織物設計
二、服飾設計
第五節 交通工具設計
第六節 家具設計
第七節 先秦時期的設計思想
一、先秦諸子的設計觀
二、《考工記》及其設計思想 ■ 第四章 封建制上升時期設計的高度發展(秦漢時期 西元前221至西元220年)
第一節 手工業迅速發展對設計的促進
第二節 青銅器設計
一、實用和審美相結合的器具設計
二、銅鏡設計
三、青銅産品設計家――丁緩
第三節 燈具設計
一、功能合理
二、結構科學
三、造型生動
四、裝飾富麗
第四節 漆器設計
一、造型設計的成熟、規範
二、分工細密的工藝流程
三、裝飾設計手法的多樣化
四、精緻、靈巧的漆器包裝
第五節 織物和服飾設計
一、織物裝飾設計
二、服飾設計
第六節 陶器設計與瓷器的發明創造
第七節 交通工具設計
第八節 家具設計與室內設計
第九節 漢字的設計與應用
第十節 早期的書籍裝幀設計 ■ 第五章 設計的多元與融會(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時期 西元220至960年)
第一節 從亂世到强盛時代的手工業與設計
第二節 陶瓷設計
一、實用舞臺的新主角――瓷器
二、瓷器的造型設計
三、瓷器的裝飾設計
四、陶明器設計――唐三彩
第三節 織物和服飾設計
一、織物裝飾設計
二、「陵陽公樣」及設計家――竇師倫
三、服飾設計
第四節 金屬産品設計
一、金銀器設計
二、銅鏡設計
第五節 漆器設計
第六節 玻璃器設計
第七節 家具設計與室內設計
第八節 平面之變――印刷術發明和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一、雕版印刷的發明
二、書籍裝幀設計 ■ 第六章 設計走向成熟、走向市場(宋、遼、金、元時期 西元960至1368年)
第一節 手工業、商業和科學技術高度發展對設計的影響
第二節 實用瓷器藝術設計的典範――宋瓷
一、著名的瓷窑及其系列瓷器産品
二、形神兼備的造型語言
三、冰肌玉骨的裝飾情趣
四、簡潔淡雅的設計風格
第三節 遼、金的陶瓷設計
第四節 元代瓷器設計
一、青花瓷的産生和發展
二、青花瓷的造型和裝飾設計
第五節 織物和服飾設計
一、宋代織物裝飾設計
二、元代織物裝飾設計
三、服飾設計
第六節 漆器設計
一、實用漆器設計
二、雕漆――漆器功能轉化的産物
第七節 金屬産品設計
一、宋代金銀器設計
二、遼金元金銀器設計
三、銅鏡設計的商品化及衰落
第八節 科學和藝術相結合的産品設計
第九節 家具設計與室內裝飾
一、高型家具設計的定型化
二、《營造法式》與室內設計
第十節 平面設計迅速發展
一、商標和廣告設計
二、宋體字的産生和印刷招貼畫的出現
三、書籍裝幀設計 ■ 第七章 中國古代設計的集大成(明清時期 上 西元1368年至十七世紀)
第一節 手工業生産繁榮鼎盛與傳統藝術設計顛峰
第二節 陶瓷設計
一、豐富多彩的瓷器品種
二、瓷器造型設計的多樣化與系列化
三、五彩繽紛的瓷器裝飾設計
四、紫砂陶設計
第三節 古代家具設計的經典之作――明式家具
一、明式家具的形成和發展
二、明式家具的造型與結構設計
三、明式家具的裝飾設計
四、明式家具的設計風格及其意義
四節 室內環境的設計思想與設計成就
一、計成的設計思想
二、文震亨的設計思想
三、李漁的設計思想
四、室內設計的新成就
第五節 織物和服飾設計
一、織物裝飾設計
二、服飾設計
第六節 漆器設計與《髹飾錄》
第七節 平面設計的進一步發展
一、印刷技術的成熟對平面設計的促進
二、綫裝之美――書籍裝幀設計
第八節 總結古代設計全面成就的巨著――《天工開物》 ■ 第八章 技藝的極致與設計的衰退(明清時期 下 十七世紀至1840年)
第一節 封建社會沒落時期的藝術設計
第二節 陶瓷設計的成就與失誤
第三節 織物和服飾設計
一、宮廷織物裝飾設計
二、民間織物裝飾設計
三、服飾設計
第四節 家具和室內設計
一、清式家具的形成
二、清式家具設計的風格特點
三、清式家具設計的得與失
四、室內環境設計
第五節 平面設計
一、廣告設計
二、包裝設計
三、書籍裝幀設計 ■ 第九章 步履維艱的近代設計(清末民國時期 西元1840至1949年)
第一節 近代中國社會與近代設計的特點
第二節 西方近代文化、科學的傳播和工業技術的引進
第三節 近代設計的艱難起步與發展
第四節 近代廣告設計
一、廣告形式
二、廣告機構和廣告設計家
三、廣告設計特色
第五節 近代書籍裝幀設計
第六節 近代設計教育 後記
作者
主要參考書目
第一節 人類起源與設計起源
第二節 原始工具的功能與造型設計
第三節 裝飾的萌芽
第四節 原始陶器設計
一、原始陶器産生和一器多用功能
二、成型工藝對陶器設計的影響
三、三維空間的原始塑造
四、裝飾設計的原始風采
五、設計風格和創造意義
第五節 原始圖形文字設計
第六節 原始織物、服飾和居住環境設計 ■ 第二章 青銅時代的設計(夏、商、西周時期 約西元前兩千一百年至西元前770年)
第一節 「百工」制度──古代設計發展的重要契機
第二節 青銅器設計
一、宗教化和倫理化的功能內容
二、個性化和系列化的造型設計
三、成型工藝及對造型發展的影響
四、神異化和秩序化的裝飾設計
五、時代精神和設計風格
第三節 圖形文字設計
第四節 陶器設計和原始瓷器的産生
第五節 早期漆器和織物、服裝
第六節 《周易》的卦象構成及其設計思想
一、「制器尚象」的設計思想
二、道器統一的設計思想
三、文質統一的設計思想 ■ 第三章 革新時代的設計(春秋戰國時期 約西元前770至前221年)
第一節 時代變革對設計的影響
第二節 青銅器設計
一、實用化、系列化、整體化造型設計
二、成型工藝的發展和創新
三、表現時代精神的裝飾設計
四、實用新産品──銅燈、銅鏡的設計
第三節 漆器設計
一、從模仿到創造的形態設計
二、神奇浪漫的裝飾設計
三、功能合理、整體配套的漆器包裝
第四節 織物和服飾設計
一、織物設計
二、服飾設計
第五節 交通工具設計
第六節 家具設計
第七節 先秦時期的設計思想
一、先秦諸子的設計觀
二、《考工記》及其設計思想 ■ 第四章 封建制上升時期設計的高度發展(秦漢時期 西元前221至西元220年)
第一節 手工業迅速發展對設計的促進
第二節 青銅器設計
一、實用和審美相結合的器具設計
二、銅鏡設計
三、青銅産品設計家――丁緩
第三節 燈具設計
一、功能合理
二、結構科學
三、造型生動
四、裝飾富麗
第四節 漆器設計
一、造型設計的成熟、規範
二、分工細密的工藝流程
三、裝飾設計手法的多樣化
四、精緻、靈巧的漆器包裝
第五節 織物和服飾設計
一、織物裝飾設計
二、服飾設計
第六節 陶器設計與瓷器的發明創造
第七節 交通工具設計
第八節 家具設計與室內設計
第九節 漢字的設計與應用
第十節 早期的書籍裝幀設計 ■ 第五章 設計的多元與融會(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時期 西元220至960年)
第一節 從亂世到强盛時代的手工業與設計
第二節 陶瓷設計
一、實用舞臺的新主角――瓷器
二、瓷器的造型設計
三、瓷器的裝飾設計
四、陶明器設計――唐三彩
第三節 織物和服飾設計
一、織物裝飾設計
二、「陵陽公樣」及設計家――竇師倫
三、服飾設計
第四節 金屬産品設計
一、金銀器設計
二、銅鏡設計
第五節 漆器設計
第六節 玻璃器設計
第七節 家具設計與室內設計
第八節 平面之變――印刷術發明和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一、雕版印刷的發明
二、書籍裝幀設計 ■ 第六章 設計走向成熟、走向市場(宋、遼、金、元時期 西元960至1368年)
第一節 手工業、商業和科學技術高度發展對設計的影響
第二節 實用瓷器藝術設計的典範――宋瓷
一、著名的瓷窑及其系列瓷器産品
二、形神兼備的造型語言
三、冰肌玉骨的裝飾情趣
四、簡潔淡雅的設計風格
第三節 遼、金的陶瓷設計
第四節 元代瓷器設計
一、青花瓷的産生和發展
二、青花瓷的造型和裝飾設計
第五節 織物和服飾設計
一、宋代織物裝飾設計
二、元代織物裝飾設計
三、服飾設計
第六節 漆器設計
一、實用漆器設計
二、雕漆――漆器功能轉化的産物
第七節 金屬産品設計
一、宋代金銀器設計
二、遼金元金銀器設計
三、銅鏡設計的商品化及衰落
第八節 科學和藝術相結合的産品設計
第九節 家具設計與室內裝飾
一、高型家具設計的定型化
二、《營造法式》與室內設計
第十節 平面設計迅速發展
一、商標和廣告設計
二、宋體字的産生和印刷招貼畫的出現
三、書籍裝幀設計 ■ 第七章 中國古代設計的集大成(明清時期 上 西元1368年至十七世紀)
第一節 手工業生産繁榮鼎盛與傳統藝術設計顛峰
第二節 陶瓷設計
一、豐富多彩的瓷器品種
二、瓷器造型設計的多樣化與系列化
三、五彩繽紛的瓷器裝飾設計
四、紫砂陶設計
第三節 古代家具設計的經典之作――明式家具
一、明式家具的形成和發展
二、明式家具的造型與結構設計
三、明式家具的裝飾設計
四、明式家具的設計風格及其意義
四節 室內環境的設計思想與設計成就
一、計成的設計思想
二、文震亨的設計思想
三、李漁的設計思想
四、室內設計的新成就
第五節 織物和服飾設計
一、織物裝飾設計
二、服飾設計
第六節 漆器設計與《髹飾錄》
第七節 平面設計的進一步發展
一、印刷技術的成熟對平面設計的促進
二、綫裝之美――書籍裝幀設計
第八節 總結古代設計全面成就的巨著――《天工開物》 ■ 第八章 技藝的極致與設計的衰退(明清時期 下 十七世紀至1840年)
第一節 封建社會沒落時期的藝術設計
第二節 陶瓷設計的成就與失誤
第三節 織物和服飾設計
一、宮廷織物裝飾設計
二、民間織物裝飾設計
三、服飾設計
第四節 家具和室內設計
一、清式家具的形成
二、清式家具設計的風格特點
三、清式家具設計的得與失
四、室內環境設計
第五節 平面設計
一、廣告設計
二、包裝設計
三、書籍裝幀設計 ■ 第九章 步履維艱的近代設計(清末民國時期 西元1840至1949年)
第一節 近代中國社會與近代設計的特點
第二節 西方近代文化、科學的傳播和工業技術的引進
第三節 近代設計的艱難起步與發展
第四節 近代廣告設計
一、廣告形式
二、廣告機構和廣告設計家
三、廣告設計特色
第五節 近代書籍裝幀設計
第六節 近代設計教育 後記
作者
主要參考書目
內文試閱
緒論
一、中國設計史研究的主要課題
學習設計,要瞭解設計的歷史,這是一個普通的常識。然而,中國當代設計教育卻有一個令人困惑的現象,那就是設計歷史和理論的教育,要大大落後於設計技法的傳授。近二十年來,全國許多藝術院校和綜合大學、師範院校,相繼成立了工業設計、裝潢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服裝設計等現代設計的專業,開設了許多現代設計的實踐課程,但在設計歷史和理論教學課程上,顯得十分缺乏。近幾年來,有的藝術設計院校率先開設了設計概論、設計美學、工業設計史等課程,也有這樣的教材和著作出版,但尚不見有中國設計史的課程設置和相關的專著、教材出版。
與設計史相關的是工藝美術史。就我們所知,自從二十世紀八○年代初期第一本《中國工藝美術簡史》問世以後,到目前為止,中國出版的中國工藝美術史專著,已經有了近十個不同的版本。應該說,這些專著的出版有著積極的意義。尤其是王家樹先生和田自秉先生撰寫的《中國工藝美術史》,是全國許多設計院校、系、專業開設的工藝美術史論課程的主要教材,在中國工藝美術歷史和理論的教學和研究領域,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如今,隨著中國設計教育的發展,對中國設計史的研究和相關課程的設置,已經是十分必要和十分緊迫。
那麼,我們現在撰寫的這本《中國設計史》和以往的「中國工藝美術史」,有些什麼不同?也就是說,《中國設計史》研究的主要課題是什麼?
以往的工藝美術概念,是非常廣泛,且又是非常含混、模糊的。儘管陳之佛先生早在1929年的《東方雜誌》上就撰文指出:「就美術工藝的本質上考察起來,美術工藝品決不是和古董品同類的。……工藝品是藝術和工業兩者要素的結合,以人類生活的向上為目的,所以工藝是適應人類日常生活的要素──『實用』之中,同時又和『藝術』的作用融洽抱合的一種工業活動。」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似乎總是把工藝美術理解為用傳統手工製作的,以裝飾性、欣賞性為主的工藝品;某些工藝美術史書,也總是對陳設欣賞性的工藝品大加描述,而且多從古董欣賞的角度來加以讚美和評價。這樣,容易誤導許多從事現代設計的人們(包括設計專業的學生),認為中國古代只有手工藝,沒有設計。只要一談起設計,言必稱西方。
其實,儘管「設計」這個概念是在現代才逐漸明確起來,但設計的歷史絕不是現代才從西方開始的。中國古代有著悠久的手工業發展史,中國古代也有著燦爛輝煌的手工業設計史。如果我們擺脫長期以來對工藝美術片面的看法和模糊的觀念,站在設計藝術學的角度來看,就會發現,在中國漫長的手工業活動的發展歷程中,湧現了許多實用和審美相結合的優秀設計作品,取得過十分卓越的設計成就。
《中國設計史》所要研究的主要課題,既有每個時代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實用產品(在古代就是手工業產品),包括各種生活器皿、日常用具、交通工具、服飾用品等,從功能設計、造型設計、裝飾設計、色彩設計以及材料和製作工藝等方面進行考證、分析和研究,也有對中國古代平面設計(如圖形符號、字體、商標、包裝、廣告設計和書籍裝幀設計等)和室內環境設計的介紹和研究。同時,對中國古代的設計思想,一些時代出現的影響較大的藝術設計家和有關藝術設計的典籍,也作一些概括性的介紹和闡釋。
中國設計史所要研究的東西很多,涉及的範圍較廣。這樣,在研究過程中,會出現中國設計史所研究的內容,和以往中國工藝美術史中涉及的材料有一些相重合的現象,但這不等於說中國設計史就相同于中國工藝美術史。筆者認為,中國設計史與以往的中國工藝美術史,在內容上既有聯繫,又有很大的區別。其中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前者側重於設計,而後者側重於工藝。
設計史研究的主要物件,是各個時代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具有實用價值和創造價值的各種設計作品。實用性和創造性,是評價一個時代藝術設計的主要標準。如原始陶器,從設計藝術學的意義上來說,是原始時期最具有創造性的造物藝術活動。尤其是原始陶器的功能與形態,是設計史研究的重點。而工藝美術史一般把重點放在原始彩陶(其實這只是原始陶器中的一部分)的裝飾紋樣上。對青銅器的研究也是如此。從設計的角度來說,戰國和漢代的青銅器功能突出,設計感強,具有創造性的價值,這一時期應是青銅器設計的最輝煌時期。而工藝美術史則把重點放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的青銅器(多談青銅器的裝飾紋樣)。有的工藝美術史還把戰國時期的青銅器說成是「迴光返照」。對於工藝美術史中渲染較多的以陳設欣賞性為主的工藝品(如玉器、各種雕刻品、景泰藍、宣德爐等),不在設計史研究之列。而平面設計,工藝美術史一般都不涉及,但卻是設計史研究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中國古代的圖形、徽標和漢字設計、包裝廣告設計、書籍裝幀設計,豐富多彩,凝聚著非凡的設計智慧,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國設計史一份寶貴的遺產。至於近代的設計,與傳統工藝美術的分野已經逐漸清晰,無疑是中國設計史研究的重要內容。儘管中國近代設計是比較落後的,但回顧和總結這一段歷史,對於推動和促進現代設計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至於二十世紀後半葉以來的設計,將在另一本《中國當代設計史》中作專門的研究。
延伸內容
〈推薦序〉 ◎文/張道一
中國的手工藝素稱發達,不但源遠流長,而且技藝精湛,一代一代的能工巧匠創造了人間的瑰寶。春秋末期的《考工記》總結出三十多個工種,不僅代表著人類造物活動的最高水準,也是一部最早的技術和設計的偉大著作。
從「百工之藝」到「工藝美術」,這條路走了三千多年。人們在製造物品的同時,不但鍛鍊了手的靈活,也促進了大腦的發展。然而,自從蒸汽機和電氣的發明在西方掀起了世界性的技術革命之後,人的思維創造也由「經驗型」轉向了「實驗型」。於是,由設想到實驗,一系列新的發明產生了,可是中國仍然依靠緩慢的經驗積累,出現了步履維艱的局面。
英國科學史學家李約瑟博士潛心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史達半個世紀,寫出了一部輝煌的巨著—七卷本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他以充分的史料證明,在古代,直到明朝的末期,世界上差不多所有的發明都是中國人領先的。換句話說,只是從十七世紀起中國的科學技術才走了下坡路。人們尋找落後的原因,便出現了一個值得研究的「李約瑟猜想」。
科學技術的應用性是很明顯的,但思維也是一種科學,而且對實踐能起指導的作用。圍繞著衣、食、住、行這些明顯的方面,只有科學技術與藝術的結合才能製造出完美的東西。所謂「實用」和「美觀」的統一,早在數千年前的古人就作出了很大的成就,並一直為此而努力。新石器時代的原始居民,在生活簡陋貧乏的情況下造出了精美的彩陶。有一種依河邊打水的尖底瓶,易於沉水,系繩偏下,便於灌水,而灌水後又不至太滿,設計得非常實用合理。這種器物當時叫什麼名字已不知道,到孔子時只知叫「欹器」,是置於帝王座右的「宥坐」,帶有鑒戒的意義,連孔夫子也沒有見過。後來孔子在魯桓公的家廟中看到了這種欹器,經守廟人介紹後,他說:「吾聞宥坐之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由此可見,從最初的造物為用到賦予一定的寓意,說明了物質與精神的相互關係。所謂「設計」,它的核心也就是處理好這種關係。
商周時代的青銅器是具有代表性的。那渾厚的造型,嚴謹的紋飾,莊重的藝術效果,雖然是一些酒器、食器和禮器,確也襯托出當時使用者的高貴,以至把鼎作為國家的象徵。如果我們從科技和藝術的角度去審視這些東西,不論是合金冶煉技術、鑄造工藝還是設計藝術,都堪稱一流,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
就這樣,一代一代的能工巧匠,不斷地研究新工藝, 不斷地發現新材料,不斷地創造新形式,積累起一部輝煌的造物藝術史。它們是工藝美術的藝術表現,又體現著科學技術的水準,然而總的來說仍是手工業時代的產物。
科學技術和工業生產的進步很快。隨著機器生產的出現,緊接著便是自動化、電子化和數碼化,現在已進入高科技的時代。從造物的角度看,也形成了一種新的分工,即設計與製造的區別。設計為製造提供依據,製造使設計得以實現。在商品社會的市場經濟機制下,設計有許多種,主要有技術設計、藝術設計和行銷設計,這三種設計是相互關聯、互為作用的。所謂「藝術設計」,即圍繞著一件產品的設想和創意,在技術設計的基礎上所進行的一系列實際工作,諸如塑造產品的形象,研究產品的使用便捷,以及裝飾、色調等外觀素質。因為有了明確的分工,藝術設計也就形成了獨立的職業,並建立其相關的學科。從表面看,這是一門新型的學科,然而就其性質而言,它與過去手工業時代的工藝美術是相通的,所不同的是與現代工業生產緊密結合,不像手工業是將設計與製造統一在工匠的手上。
從歷史唯物論的觀點看,歲月流逝所積澱下來的遺留,像一條長鏈,是割不掉、斷不開的。過去的工藝美術史與現在的設計藝術史,主要是研究角度的轉換。也就是說,前者是著重於工藝製作,後者是著重於設計創意,更突出了藝術的性質,貼近了文化。在具體內容上兩者當然也有一些差別,設計藝術的內涵要開闊一些,並有利於借鑒歷史和通向未來。
中國的設計藝術學是門新興的學科,在有關的歷史、理論和審美等方面還有待於深入探討和學術積累。當前高等學校的藝術設計專業已經成為熱門,可是在理論研究方面還是較為薄弱。因為在這方面要求付出的很多,然而收益不大,這就需要有人心甘情願地下工夫、作奉獻。在為數不多的研究者之中,高豐便是其中的一個。
二十多年來,高豐潛心於此,孜孜以求,頗有意義的是,這期間正是處在中國從工藝美術到設計藝術的轉換期。也就是說,他不僅深刻瞭解了兩方面的教學,並且有切身的體驗和比較,這是非常難得也是非常珍貴的。從工藝美術到設計藝術,從設計實踐到設計理論,從大學本科、碩士到博士,他都經歷了。人說「十年寒窗」,他已經兩倍於十年;人說「十年鑄劍」,他的這本《中國設計史》也超過了十年。我很讚賞高豐的這種敬業精神和治學態度,並欣慰地敬告讀者:一個誠實的人,做著誠實的學問,寫了誠實的書。
(本文作者為中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並擔任中國東南大學藝術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作者資料
高豐
1956年出生,海南省文昌市人; 1983年畢業於無錫輕工業學院(現江南大學)工業設計專業; 1986年南京藝術學院中國工藝美術歷史和理論專業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 1986年至1988年,在南京藝術學院設計系任教; 1988年至1998年,在海南大學藝術學院任教,任藝術設計系主任、副教授; 1997年9月至11月,曾應邀到加拿大里賈納大學視覺藝術系和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進行訪問和講學; 1998年考取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博士研究生; 2001年獲設計藝術學博士學位。 現為北京工商大學傳播與藝術學院副教授,並擔任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理事、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委員會委員、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協會專家委員會中國地區委員會委員等職。 迄今為止已出版《中國燈具簡史》《中國器物藝術論》《美的造物──藝術設計歷史與理論文集》等數本學術著作,在全國各級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三十多篇。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