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焦慮的意義:寫給所有飽受不安所苦、尋求憂慮本質與人生意義的人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
小書店大繪集:意想不到的空間,都能變成個性書店!44家日本獨立書店、私人圖書館、讀書咖啡廳等閱讀空間測繪觀察
-
取消文化:從啟蒙的興起到網路公審,失控的言論自由如何成為當代民主與政治上的困境?
-
如果你想道歉,隨時都可以來──「佐世保小六女童殺人事件」背後,那些大人無法回答的問題
-
記憶台灣1:從生活文化、教育信仰,看見台灣多元視角的每一幕
-
一億總下流?——老害、少子化、多死社會……老人國日本的社會難題與國家危機
-
迪士尼夢想之書【中英雙語,典藏語錄書】
-
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錄
-
人類大歷史:知識漫畫3 歷史主宰
內容簡介
在鐘錶世界裡,一隻錶只要有了陀飛輪(Tourbillon)結構,則可擁有上百萬的身價,對許多鐘錶愛好者而言,擁有一隻陀飛輪錶款是他們的夢想,但陀飛輪這個功能往往也是人們最不瞭解的結構,本書將為各位介紹,究竟陀飛輪具有何種神奇魅力,讓眾多錶迷為之傾倒。
高精確度是鐘錶發展幾百年以來,製錶師們共同追求的目標之一,為了這項永無止盡的追求,製錶師們紛紛發明幾項功能,以完成他們的夢想,其中,以陀飛輪最負盛名。陀飛輪自1795年為製錶大師亞伯拉罕 路易.寶璣(Abraham-Louis Breguet)所發明,開啟了這兩百多年來,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發展歷史。
陀飛輪裝置能處於歷久不衰之地位,歸納其因,寶璣大師那充滿法國上流貴族的絢麗背景、手工製作的困難度、轉動時的視覺效果、甚至是行銷手法的炒作等,都是造成陀飛輪腕錶蓬勃發展的原因。
通常寶璣大師的結構被稱為第一代、傳統式或寶璣是陀飛輪,後來又陸續衍生出三金橋陀飛輪、卡羅素陀飛輪、偏心式陀飛輪。而1927年由德國製錶大師Alfred Helwig所創至的浮動陀飛輪(或稱飛行陀飛輪Flying Tourbillon)則一般稱為第二代陀飛輪,自此以後,隨著腕表的流行,陀飛輪有如百花齊放般有多種不同型式問世。
這一本陀飛輪腕錶賞,將娓娓道來陀飛輪的歷史,並精細介紹陀飛輪的精妙瑰麗世界。書中也特別收錄了完整品牌的陀飛輪錶款。
作者資料
城邦國際名表
由城邦國際名表雜誌總編輯郭峻彰先生領導之下,城邦國際名表以專業製作與專業內容兩大方向為主軸,具備國際觀與實際賞玩的精闢論述,為愛錶人士,玩家以及業界人士,提供最豐富完整的腕錶資訊,以滿族收藏,購買,研究,銷售腕錶的各方需求。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