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科普 > 地球科學
大氣:萬物的起源
left
right
  • 不開放訂購不開放訂購

內容簡介

認識大氣科學的第一本書! 隨著全球氣候劇烈變化、生態環境面臨危機、冰山漸漸消融,大氣科學成為和我們最切身相關的學科。本書帶你一窺大氣科學研究的歷史和全貌,總覽你我必備的大氣基礎知識。 空氣不只讓我們呼吸,還發揮奇妙作用、轉變為觸摸得到的食物,若非如此,地球上的生物全都無法活命;大氣包覆地球,構成一席保溫毯;飄懸高空的金屬構成一面鏡子,無線電信號才得以反射傳遍世界;地球的外層大氣保護我們免受太陽閃燄摧殘,那種日面磁爆威力猛烈,把全世界的核子彈頭全部擺在一起都相形遜色。沃爾克以生花妙筆寫成這本著作,抽絲剝繭介紹地球層層大氣,講述發現氣層祕密的人物事跡。 一位浮誇的文藝復興義大利人,發現空氣出乎意料地沉重:好比卡內基音樂廳內所含空氣,重達三萬兩千公斤。 一位獨眼特技飛行家,發現空中有一股颶風般強勁的空氣洪流,在八公里高空洶湧奔騰。 一位貧困美國農夫,用乾草叉在穀倉門板上刻寫方程式,構思出暴風迴旋繞行的原因。 一位用意良善卻命運多舛的發明家,製造出奇妙的化學物質,結果險些把臭氧層給毀掉(他還構思出一個點子,把鉛擺進汽油)。 一位隱居鄉間,偏愛把腳趾甲塗成櫻桃紅色的數學奇才,設想出一項科技成果,讓鐵達尼號的乘客獲救生還。 《大氣:萬物的起源》是頌揚地球大氣的精彩著述,也是讀來不忍釋手的科普力作。

序跋

前言


一九六○年八月十六日上午七點

  約瑟夫.基廷格(Joe Kittinger)高懸在新墨西哥州上方三十多公里空中。十一分鐘過去了,他在吊艙裡面蓄勢待發。那是個開放式吊艙,掛在一顆龐大氦氣球底下緩慢旋轉。儘管太陽早就升起,周圍大氣依舊黝黑猶如午夜。遙望下方,地球的彎曲表面朝遠方延伸,構成一弧地平線,映襯漆黑太空、綻現一圈藍色光暈。

  這道光圈就是大氣,地球擁有最寶貴的禮贈。地球的璨藍色澤不是得自海洋,而是染自天空。凡是見過那道細膩光暈的太空人,返航之後都會告訴我們:他們不敢相信,那讓地球顯得多麼嬌弱,卻又無比美麗。
回到地表,沒有了那種崇高視角,大家往往等閒看待我們的大氣層。然而,空氣是宇宙間最奇妙的物質之一。單憑這道黯淡藍線,就讓地球從荒涼岩塊,轉變為充滿生命的世界。而且在地表和要命的太空環境之間,也唯有靠這道屏障,保障脆弱的地球生靈。

  基廷格卻越出了大氣保護圈。到了太空邊際高處,大氣十分稀薄,只要壓力衣失靈,不消幾分鐘他就會死亡。首先他的口水會冒泡,接著他的雙眼爆出、腹胃腫脹,最後血液也要開始沸騰。儘管他是美國空軍的試飛員,歷經種種凶險,然而這樣的危險處境卻也是有生以來第一遭。

  他獨自待在吊艙裡面,對這種險境瞭然於胸。他有種奇妙感受,那裡的近真空似乎觸摸得到,彷彿有層毒氣團團包裹。黑暗景象令人心驚,他遙望下方雲層屏幕,卻看不穿障壁也完全瞧不見家鄉,這更令他不安。他用無線電和地面管制站通訊。他說:「我上方的天空很不友善,人類永遠不可能征服太空。或許可以到那裡居住,但想要征服卻是永無指望。」

  他拖著腳步走向艙門,身負七十公斤重的保命裝備、儀器和攝影機,他的靴子略為伸出邊緣,在那裡站了一會兒。他雙腳下方十數公分處有塊標誌,上書「世上最高的階梯」。他從嚴密封合的頭盔裡吸了一口純氧。他說:「求主保守我,」接著便縱身躍下。

  剛開始基廷格並不覺得自己向下墜落,他見得到腳下遠方的暴風雲渦漩,卻看不出雲層逐漸接近。由於周圍的空氣十分稀薄,他聽不到聲音,感受不到風吹,也毫無其他線索足以顯示,他正在人類有史以來最凶險的環境中向下急墜。他在空中攤開四肢,心中湧現幾可算是祥和的感受。他飄浮在一片虛無的海上。
儘管那裡的環境危險,卻仍在保護他。太空中的無壓力情況並非唯一風險,那裡還有大半來自太陽的密集輻射,它們不斷轟擊。太陽每天都為地球帶來光和熱,讓我們能夠生活在這裡,但它也同時釋出彩虹頻譜致命的那端———X射線和紫外光。

  感謝我們的天空介入干預,這種輻射始終不會抵達地表。基廷格上方約八十公里處,少數空氣原子稀疏散布,它們發揮警戒哨的功能,負責攔截、吸收那批致命X射線。那批原子在這個過程中被撕扯擊碎,加熱到攝氏一千度。它們構成電離層,那層稀薄大氣的主導力量是電。那裡有龐然藍火從雷雨雲的頂部向上噴發,從地表卻見不到這種上下顛倒的雷霆閃電。來自太空的隕石在這裡灰飛煙滅、化為道道燦爛光芒,變成我們口中所說的流星。隕石帶來金屬在大氣中層層潑灑,從而使電流得以在地球上空四處飛竄。無線電廣播便由這處荷電表面反射,朝四面八方彈往全球各處。

  再往上看,基廷格上方的空氣還要面對更猛烈的攻勢,那種打擊力量稱為太陽風。來自太陽的荷電粒子噴流以極高速度朝地球射來,時速超過一百六十萬公里,還趁勢劫掠我們的大氣、把氣層向地球後方推湧構成一道尾跡,讓地球看來就像顆龐大的彗星。

  不過在此之前,太陽風必須先通過我們強固無雙的精銳防線:地球磁場。磁場拉動羅盤針指向北方,除了這項用途,我們在地表很少注意到它。但其實地球的彎拱磁場影響遠播,及於我們頭頂幾萬公里高空,磁場還迫使太陽風向四方繞道,就像水流受迫繞過船頭;基廷格上方遠處,道道磁性防護拱弧會導開太陽風,不致造成傷害。磁場防護十分周密,只有少數粒子漏網滲入兩極空域並與大氣對撞,帶來舞動極光,照耀南、北兩極。

  儘管如此,我們的防護大氣幾乎全都位於地表上方幾公里範圍,而基廷格進行那次劃時代高空縱躍之時,大氣也大半位於他的下方。墜落幾秒鐘後,他踢腿扭身面朝上方,這時就可以見到他那顆白色飽脹渾圓氣球,以極端高速朝暗空直射而去。基廷格知道,這只是個錯覺。氣球仍然在他躍出的位置緩緩飄浮。其實是他自己以接近聲速,由高空向下墜落。

  這時基廷格正翻滾穿越地球的另一道重要防護屏障:臭氧層。他的周圍散布一團無形氣體雲霧,所有溜過電離層的無形紫外線,全在這裡被吸收盡淨。臭氧是種奇妙的東西。地表附近的閃電和火星塞偶爾都會生成臭氧,它聞起來像電線失火,還會讓你氣噎。然而在上空高處,臭氧卻十分機敏又很容易再生。基廷格周圍的臭氧分子受紫外線轟擊分裂,接著便沈著重新構組。就像摩西遇見的著火樹叢,儘管烈燄不止,卻永遠不會燒毀。

  兩萬五千公尺、兩萬公尺,繼續往下。壓力危機解除,這時就算壓力衣出現破洞,基廷格的血液也不會沸騰蒸散到空中。不過他還要面對最後一項危機:他已經抵達這趟下墜歷程的最寒冷階段,到了那裡,溫度已經降到零下七十二度左右,他的壓力衣加熱裝置也成為最重要元件。

  接著就遇上雲層和氣流,基於種種跡象顯示基廷格終於逐漸接近老家了。一萬兩千公尺、一萬公尺,繼續往下。他就要下墜到聖母峰標高以下了。這時若有噴射機恰好飛經附近空域,就會看到一個身著古怪服裝的人,飛竄飆過窗口。他早先在吊艙見到的雲層,那時遮擋視線讓他見不到老家的屏障,現在便急速向他衝過來。儘管他知道雲朵只是一群觸摸不到的細小水滴,卻依舊蜷曲身體,雙腿上抬,下意識預備承受衝擊。他觸及雲朵那一剎那,降落傘同時開啟,這時他知道,自己可以活下去了。「四分鐘三十七秒自由下墜!」他對著語音記錄器發話,「啊~哇啊!」

  這時基廷格已經安全下墜到大氣的最低層:對流層。這裡的大氣,與其說是一道防護屏障,倒不如說是促成地球轉變的契機,這是一層濃密的空氣厚毯,還有氣流和氣候現象,為我們的行星帶來生命,也把地球轉化為可居之所。基廷格越過了極度乾旱的太空,這時雲朵染上片片濕氣在他的面罩上。空氣逐漸濃密,他可以感受到那種拉扯。這時天空已經充滿生命,只是他還見不到它們。隨風攀升的菌群黏附於雲霧微滴,在遠離家鄉的地方搜尋新的侵染對象。昆蟲一路飄盪前往新的覓食場所,而種子則飄向更肥沃的土壤。

  還有,謝天謝地,兩架搜救直升機就在附近盤旋。隨著地面迅速接近,基廷格持刀奮力切除他的重裝備套件好減輕著陸衝擊,然而最後一條管子,卻是怎麼切都切不斷,他放棄了,改打開頭盔護罩深吸一口新鮮空氣。空氣湧入他的肺部,氧氣躍過細胞膜進入血液細胞,讓它們轉呈帶了燦爛生機的血紅色澤。(其中有些氧氣則著手引發一場歷日曠久、從這輩子吸入第一口空氣開始,便延續不斷的狂躁歷程。這批無賴分子,還會繼續在基廷格臉上留下痕跡,拖累他的身體,持續我們所說的老化進程。)

  最後,經過了十三分四十秒飛行時間,基廷格跌撞摔入矮樹叢中,著陸地點位於新墨西哥州土拉羅沙(Tularosa)以西約四十三公里處。醫事、地勤人員、後援隊伍和媒體記者,紛紛湧出直升機,趕往他著陸的地點。他的面罩開啟,對眾人露出笑容。他說:「我很高興回來和大家重逢。」儘管沙漠景致實在稱不上蒼翠,但在這個曾經超越大氣層的人眼中,絲蘭和灌木艾卻是充滿生機。後來他還說:「我在十五分鐘之前到了太空邊緣,而現在就我看來,自己是身處伊甸園。」

  美國空軍上尉,約瑟夫.基廷格二世成為墜落地表生還的第一人。這項壯舉無人能及,他從太空邊陲出發,穿越稀薄空氣,進入濃密大氣並回返家園,彰顯出地球的若干非凡特色。太空幾乎近得觸摸得到。我們頭頂區區三十數公里以上,就是一片風險四伏的駭人環境,我們到了那裡就要被凍僵、燒焦,終至沸騰喪命。然而,我們的周遭大氣,卻提供那麼周延的防護,甚至讓我們對那些凶險都懵然無知。這就是基廷格那次飛行帶來的訊息,也是所有探測地球大氣的先驅人物留給我們的啟示:我們不只是住在大氣中。我們的生命都是拜它所賜。

內文試閱

南極天空


  南極洲在二十世紀五○年代還是個險峻的地方,但那裡的研究站,恐怕沒有幾處比英國南極調查署(British Antarctic Survey)設於郝利灣(Halley Bay)最偏遠的前哨站更為艱困險要。郝利灣基地設於一片冰架,和南極點相距約一千六百公里。那裡的溫度從未提昇超過冰點,冬季時還可能陡降低達攝氏零下四十六度。還有個更嚴重的問題,那就是風。強風狂嚎席捲平坦冰架,颺起積雪刮出陣陣雪暴,帶走大量體溫,還把第一批強悍小木屋掩埋到只露出屋頂圁。

  郝利灣的古老傳統在世界其他地區早就式微,然而在這裡卻依舊盛行。那裡的男人蓄留山羊鬍子,講的是只適用於南極的晦澀俚語和粗魯幽默。那裡有拉雪橇的狗群,極目四望只見一片平坦的荒涼雪地。那裡沒有溫柔,沒有安逸,也沒有女人圂。

  約瑟.法曼(Joe Farman)是個老派英國人,生性沈靜,常叼根菸斗。自一九五七年以來,他就在這處嚴峻前哨站主持研究。每年,在南半球春夏兩季,英國南極調查署的科學家便跋涉前往郝利灣,測量頭頂高空的臭氧含量。

  為什麼測量臭氧?為什麼去那裡?最早是想要利用臭氧動態來測繪上層大氣的氣流,到了二十世紀七○年代,莫利納和羅蘭的氯氟烴發現進一步刺激這項研究,提供了更多推力。不過沒關係,反正法曼遲早還是會做完研究。雖然測量有趣的大氣成分並留下長期紀錄,最後往往能發揮高度用途,但整理紀錄通常不是一件討好的工作,而整理的人通常無從曉得這時下的功夫到底能成就什麼。法曼做這項計畫沒有拿到很多錢,不過成本也沒那麼高,而且總是有充分志願人手來進行測量。

  一九八四年年初,法曼的撥款單位老闆來訪,又一次問他,為什麼那麼固執、堅持記錄那種冷門資料。法曼回答:「氯氟烴產業的規模很大,還有人寫文章說臭氧正在改變。所以只有坐在這裡不斷測量,才能看出臭氧是不是真的改變了。」他的老闆回答:「你這些測量結果只能留給後代。那你告訴我,後代對你能有什麼貢獻?」

  法曼關於氯氟烴的說詞有些不老實,有個祕密正在他心頭醞釀,他私藏這個機密已經三年。但是同一年稍後,他決定對外透露。剛開始法曼不怎麼相信這組經年累月記載的長串測量數值,它們顯得有些古怪。從冬季黑暗月份到陽光再次照耀之間,郝利灣的臭氧總是有些微變動。不過,從一九七七年開始,情況出現變化。每年在十月初春階段,臭氧會急遽減量。這種驟減情況一年年惡化。一九八三年,法曼依照常態趨勢預期臭氧含量應達三百單位,結果他所見讀數還不到兩百單位。

  剛開始,法曼和另外兩位同事都保持緘默。他們不想被世人當做傻子。過去五年期間,美國航太總署有一顆衛星持續對南極上空全面測量臭氧,也始終沒有注意到任何差錯。或許是法曼和他的團隊使用的儀器古怪,也或許是郝利灣本身就有點古怪。所以從一九八三到八四年那個季節,法曼運了一件新儀器到郝利灣。他還檢視了另一個英國研究站的紀錄,那個基地位於更偏北超過一千六百公里的阿根廷群島(Argentine Islands),根據這兩處研究站的資料可以確認郝利灣的紀錄正確無誤。這時每當南半球進入春天,臭氧都要消失百分之四十。天上有個破洞。

  當法曼看出這點,便把他的英國式審慎態度拋到九霄雲外。他和兩位同事合著一篇論文投遞到《自然》雜誌,在聖誕夜送達雜誌社,並於一九八五年五月刊出。莫利納和羅蘭的文章幾乎沒有激起絲毫即時效應,法曼卻掀起一場騷動。其中最感驚愕的是唐納德.希斯(Donald Heath)的研究團隊。希斯研究團隊隸屬航太總署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負責協調該署雨雲七號(Nimbus-7)衛星的臭氧測量任務。他們從資料看不出破洞。法曼團隊在講什麼啊?

  希斯團隊匆匆調出他們的資料重新核對。結果令他們羞赧難堪。按照資料回復程式的設計功能,所有亂真數值都會先被剔除,研究員檢視結果時根本看不到,這樣才不會受到惱人的測量誤差干擾。凡是落於一百八十以下的臭氧測量值,顯然都很荒謬,於是就這樣被倒進陰溝。衛星確實看到法曼的臭氧破洞,但因為他們熱心過頭的程式,研究人員什麼都沒看到。這時他們使用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三年的正確資料,看出南極上空出現了一個美國本土大小的破洞。就某些情況而言,臭氧含量還減至一百五十單位以下。

  希斯團隊學到一個地球大氣方面的重要教訓。就算你信心滿滿、自詡通曉空氣汪洋的運作方式,最好還是要有心理準備,你隨時有可能面對始料未及的情況埌。

  同時,臭氧研究學界方寸大亂。連莫利納和羅蘭的最悲觀論述都沒有料到這等極端慘況,還這麼快就應驗。沒有絲毫跡象顯示全球其他區域有這種破洞,所以這肯定和南極洲的極端環境有關。但那是什麼因素呢?

  全世界各大學的研究實驗室和咖啡區,討論焦點開始向南極平流層的第一項特點,也是最顯眼的特徵匯聚:那是地球上空最孤立的大氣區域。每年冬季四方風起,沿著那片冰封大陸邊緣吹襲,最後構成一圈巨大渦旋,氣牆區隔開南極空氣和偏北空域有微風吹拂的較暖大氣,南極空氣被這圈龐大旋風陷捕,溫度穩定下降、愈來愈冷。接下來,南極洲上空就出現了一個新式雲種。

  普通的雲都是由液態水滴構成,也得以在對流層幾乎所有高度形成。對流層是地球大氣的最底層,也就是我們體驗風霜雨雪的生活範圍。當你穿過這層大氣逐漸攀升,氣溫也穩定下降,一直到對流層最高處溫度降到最低點。超越這點,緊接著就是平流層。這裡有臭氧分子攔下陽光並暖化空氣,於是氣溫開始提昇。這兩層大氣之間的極冷點,會陷捕所有水汽並轉為雲朵、化為雨水落回地表。這是一道密不透水的屏障,就像一疋壯闊防水布延伸環繞全球,讓底層大氣保持濕潤,上層大氣則完全乾燥。因此平流層幾乎從不出現雲朵。

  然而,平流層仍有些許水分從底層滲漏上來,而且當氣溫夠低,水分會凝固成微細冰粒。南極平流層在冬季就會發生這種現象。

  這種雲朵很漂亮,散發鮑殼內側那種彩虹光澤,展現種種不該在天空見到的桃紅、紫色和璨藍色彩。到了春天,極地長夜過去,太陽重回天空,這時彷彿無中生有,冰粒在日出或日落時分憑空出現。其實,雲朵始終都在那裡,不過要等到太陽逆轉地平線的明暗兩側,才能勾勒出雲朵的身影,這時的陽光就像一盞聚光燈,以最後一道陡峭光束照耀雲層。接著,天空突然閃現光輝,就像灑滿了孔雀羽毛。早期探險家以細膩水彩創作來表現那種效果。他們全沒料到,後來那會變得多麼危險。

延伸內容

活靈活現的科學故事  ◎文/王國英(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專任教授)

  這本書讀起很舒服,將科學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呈現出來,並不會讓讀者覺得讀不下去或是枯燥乏味。我覺得這本書有趣的地方是作者將整個大氣(原文書名顧名思義)逐一介紹、按照時間序列的安排漸進鋪陳,從它所構成的氣體、人們是怎麼發現氣體開始,接著是歷來科學家利用這些氣體進而成就了更多、更深入的發現,甚至逼真的述說了科學家們的生平、個性。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似乎是,讀完了就相當於讀完整個求學生涯中的基礎物理化學!不過這本書很神奇的地方是它引人入勝,會讓讀者想了解更多、想讀的更細,顯然作者不但科學知識豐富,還有值得再三玩味的寫作風格,這本書可以推薦給想對大氣有基礎認知的讀者,或是全國的國高中學生。

  作者以開門見山法直接切入了我們大氣中,與我們最親近的氣體———空氣。她生動靈活的敘述,將文藝復興時期科學與大氣研究的初步發展,如莎士比亞筆下的舞台般精采呈現,以頑固任性的教會作為烘托,帶出科學家咬定青山的求知精神。接著戲劇性的一一描繪大氣及其組成分子,幾乎像是剝開層層洋蔥般的條理分明。作者這麼一講,讓讀者感受到科學並不是一個無生命跡象的匍伏動物,而是個風趣、多采多姿的生命體。

  除了傳達科學知識外,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也經由歷史故事提供讀者許多以古鑑今的生活課題,看了書以後,讓人感覺做事情要謹慎並考慮周到,不要陷害他人或是與人交惡,否則遲早都會得到報應;書裡提供許多值得省思的例子,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法國大革命期間的一位科學家拉瓦節(Antoine Lavoisier),他因為曾經拒絕了另一個科學家馬拉(Jean-Paul Marat)投過的一篇論述氧的習性的論文,而且阻止法國皇家學院給予馬拉認可,讓馬拉一直記恨在心,後來法革爆發,馬拉成為強勢份子,間接將當年駁回他論文的拉瓦節送上了斷頭台。不過另一方面,馬拉也為他的行為付出代價、下場淒慘,他在家裡的浴缸中被刺死,並成為膾炙人口的名畫「馬拉之死」的主角。

  書中介紹行星風帶的開場白讓人對畫面充滿想像,宣稱「發現新大陸」為其彪炳功績的哥倫布,其實是一位面色蒼白、頭髮有著雪亮色澤的義大利冒險家,作者帶著我們從伊比利半島出發,頂著疾勁的東風經過加納利群島、橫越大西洋,終於抵達了西印度群島,開啟科學家對地球氣候調適劑———風帶———的研究與開拓。你曾經想過嗎,沒有風的地球會是如何惡劣的環境?那樣子的地球將有一半凍在冰天雪地、一半悶在火爐中;赤道帶平均溫度會比現在整整高上十四度,而極區會比目前均溫少二十五度。這種煉獄般的環境還能孕育出人類,甚而創造輝煌、華麗且毀滅性的文明嗎?

  本書最大的特色是呈現了科學的連貫性,有因有果,許多研究發現奠定了後世研究的基礎。他還不斷提醒讀者地球的珍貴、地球的獨一無二,我們應該好好愛惜維護,藉由描述地球環境的多樣化而讓讀者切身感受到,每個人都應該珍惜人類獨有的資源。而這種觀念,除了普及大眾人人須知,更應該傳達給當今的各個當權人士,因為他們不僅影響力深遠,而且相較於一般人,他們的政策更容易決定地球上寶貴資源的存續。

令人崇敬的大氣與科學家們


◎文/陳泰然(國立台灣大學學術副校長、台大講座/大氣科學系特聘教授)

  筆者有幸,在本書中譯版問世之前就能先睹為快。日前商周出版徵詢是否可為本書寫些感想,因最近出國頻繁,擔心騰不出時間看,不能如期交卷耽誤出版時程,本來不敢答應,但本書係談及大氣,這是我三十多年來在台大教書、研究的專長領域,真想先看看這本書到底在寫些什麼?終於,我先看了。雖然書裡的人物很多都是過去在學校不同課程裡老師或課本曾經談的,但是本書針對眾多偉大科學家在解開大氣奧秘過程的細膩描述,特別是這些科學家的事跡和他們追求大氣真相的執著,使我內心有真正的感動。不僅如此,本書對每個人物的人格特質、思想、信仰及生活習慣之描寫可說淋漓盡致,對人物間之關係與異同科學見解相互影響之描述亦栩栩如生。作者對本書相關人事物故事的精密建構與妙筆生花的寫作技巧,帶動讀者有如科學家為揭開大氣奧秘的好奇心,一直想要知道故事的後續發展,讓人不忍釋手,是想一口氣看完的精彩科普著作。

  書中談及十七世紀義大利自然哲學家伽利略、數學家托里切利和世家子弟科學家波以耳,三位皆終生未婚,終其一生研究空氣的存在、空氣的重量、空氣的組成、空氣的壓力,並發現聲音傳播需有空氣、燃燒需有空氣等,諸多對空氣性質突破性的了解,對他們三人在空氣研究的歷史聯繫,以及對科學思考與實驗的細節過程描寫,實在引人入勝、令人著迷。對於生性好問的普里斯特利,雖然貧窮無錢買實驗設備而需靠有錢人賞賜,但其對真理與真相追尋的過程與精神,使他發現空氣組成的二氧化碳與氧氣以及意外製造出的笑氣,讓人肅然起敬。拉瓦節鍥而不捨的生物呼吸實驗,終於證明呼吸是種燃燒過程,是為了燃燒我們身體的燃料,並認識到人會老化、死亡也是氧造成的,這在十八世紀科學界是何等的震撼。

  書中處處充滿感人的故事,當談到貧困的美國農夫數學家佛雷爾對於氣流受地球轉動影響的突破性了解與偉大貢獻,而他卻是那麼的害羞與謙沖為懷。實際上,氣象裡的「白貝羅定律」實在應該稱為「佛雷爾效應」較為貼切,但因他的第一篇討論該問題之氣象論文卻發表在醫學雜誌,導致他的偉大貢獻較晚受到氣象界的認識,作者認為如今他的名字雖然較不為人所知,也依舊是美國歷來最了不起的科學家之一,筆者深有同感。過去在學校曾學過在大氣環流裡三胞環流模型,有個佛雷爾胞,看了本書使我對佛雷爾在氣象上的偉大貢獻與謙沖為懷的心胸產生莫名感動。

  馬可尼無線電報的偉大發明,除了使氣象訊息傳遞無遠弗屆,開創天氣預報的可能性之外,當鐵達尼號撞上冰山發出馬可尼轄下公司的標準緊急求救訊號,遠在地平面之外、距離四小時航程的喀爾巴阡號接到訊息,努力趕來營救,在四小時過後不久喀爾巴阡號真的來了,折疊救生挺上的七百一十二位乘員全部獲救,本書描寫這個求救與營救的故事,看來比鐵達尼號電影所能表達的更扣人心弦。此次船難總計一千五百多人喪生,馬可尼原本計畫搭乘該航次赴紐約,卻由於公事而推遲行程改搭盧西塔尼號,逃過一劫。當然,如果馬可尼及時搭上鐵達尼號,或許他也可能是透過自己公司發出自己發明的求救訊號而獲救的一員。
近年來有關全球大氣的熱門話題,諸如南極臭氧破洞、工業革命後二氧化碳急速增加和全球暖化議題,作者更是抽絲剝繭的把每一事件的細節與先後關係一一呈現,其中所涉及的諸多科學家的直覺、洞見及為了解與解決問題所投入的心血,更是扣人心弦。對於科技發展帶來對大氣環境長遠的負面衝擊,以及各國為了減低與舒緩衝擊所付出的代價,更是發人深省。

  作者治學態度嚴謹,所有人事物皆有所本、皆有出處,此為科學著作的普世要求,而人事物的呈現又能以有趣、動人的故事鋪陳,使本書具有科學的嚴謹性與正確性,亦具有科普書籍的知識性與動感性,也許您會和我一樣,想要先睹為快。

作者資料

嘉貝麗.沃爾克(Gabrielle Walker)

得獎科學作家,擁有劍橋大學化學博士學位,並曾多次出席BBC廣播節目現身說法。她是《自然》雜誌氣候變遷題材的編輯,《新科學家》雜誌的專題報導編輯,也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客座教授。她住在倫敦。

基本資料

作者:嘉貝麗.沃爾克(Gabrielle Walker) 譯者:蔡承志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科學新視野系列 出版日期:2008-08-14 ISBN:9789866571152 城邦書號:BU0084 規格:膠裝 / 單色 / 384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