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離死之心
- 作者:竹慶本樂仁波切(Dzogchen Ponlop Rinpoche)
-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 出版日期:2010-01-19
- 定價:400元
- 優惠價:9折 360元
-
書虫VIP價:316元,贈紅利15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00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面對死亡,我們其實有機會選擇──
是做好準備以面對這生命中最不安的時刻,或是毫無準備?
從宗教的觀點來看,死亡並不是終點,而是另一趟心靈之旅的起點。當我們離開熟悉的地方時,並不表示會到很糟的地方去,我們有可能從一間平價旅館搬到七星級的豪華飯店,但也有可能會流落街頭,一切端視自己的業力和努力而定。
在穿越生死的旅途上,《離死之心》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指南。竹慶本樂仁波切在此書中以中陰的角度切入教導,展演出在世時所需要的精神修持,可以說,穿越與超越死亡的「秘密」,端賴於如何度過自己的人生。仁波切以清楚、親切的方式完整探討了六個中陰,鉅細靡遺帶領我們做好準備,以便能從中陰的各個階段善巧地運用心要,得以將死亡轉化為獲得證悟最具威力的機會。
目錄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 序
阿拉生嘎仁波切藏文 序
阿拉生嘎仁波切英文序
編輯手記
導言:與死神的賭局
一、 實相時刻
中陰法教
何謂中陰?
得自傳承的訊息
中陰的分類
中陰法教的淵源
六中陰根本偈
二、 純粹妄念:自然的生處中陰
顯相之舞
體現之心
修道三次第
聞的階段
思的階段
修的階段
為修行安立明確特定的發心
人生苦短
三、 喚醒夢中人:睡夢瑜伽
顯空不二
不淨夢與淨夢
從夢中醒來
夢與做夢者
四、 掌握心性:禪定中陰
禪定即中陰
觀禪
篤定解脫
牢記解脫之言
五、 消散中的實相:痛苦的臨終中陰
對此生的執著
五大收攝消融
臨終的修行
一切修行皆是頗瓦
六、 無我之旅:光明的法性中陰
探索新經驗
法身明光:無相明光
報身明光:有相明光
四種慧光
任運呈現的境象
以法性中陰為道
與法性中陰相關之界域
七、 生或不生:業報的投生中陰
化身明光
六道初現
投生的修持
金剛乘的修行之見
離死之心
編輯致謝
附錄一、《臨終智大乘經》
附錄二、證悟金剛歌
附錄三、竹慶本樂仁波切詩兩首
附錄四、回顧:前行法的目的
附錄五、收攝消融次第
附錄六、文武百尊
名詞解釋
延伸閱讀
那瀾陀菩提佛學中心資訊
序跋
【導言】與死神的賭局
本書是在重述幾世紀之前,偉大印度上師蓮花生大士的一小群弟子所聽到的故事。這位非凡上師的生平充滿了許多冒險事蹟與成就,更證得了最高的成就,即自心無垢、不壞之本性、剎那遣除所有的幻相,甚至是死亡的可怖幻相。據說蓮師是在一團虹光中從這個世界離去的,所留下的是許多彌足珍貴的教法和他的轉化歷程的描述,以利未來的弟子。雖然這則故事無絲毫改變,但任何聽聞它或將它牢記於心的人,卻可能會因此而有所改變;就像歷來所有的經典故事般,它帶你踏上了旅程,唯有如此,你才是主角,而結局也才掌握在你手中。
因此,你在這裡所看到的這則故事,是你自己的;這是我們身與心、生與死的故事,也是我們以人身而存在的一個不可否認的真理。雖然我們知道生命的真相和死亡的無可避免,但卻甚少正視這個事實;即便知道,我們的習性卻是衝動地轉過身去。儘管我們不想面對死亡或其所引發的恐懼,但逃避這個令人為難的真相並不會對我們有所幫助,到最後,事實真相還是會追上我們。如果我們生生世世都忽視死亡,那麼死亡就會以大驚奇的方式來臨,在臨終的床榻上,我們不會有時間學習如何應付這樣的情境,也沒有時間培養智慧與慈悲,好善巧地引領自己通過死亡的地域,屆時,我們便只能勉力面對任何所遭逢的處境——那可是一場真正的賭局。
我們為何要冒這種險呢?我們有機會選擇——我們可以做好準備以面對生命中最不安的時刻,或是毫無準備地遇上這樣的時刻。如果我們選擇直接直視死亡的真面目,那麼我們肯定可以將這個相遇轉化為甚深的體驗,而為我們的心靈之旅帶來不可言喻的利益;假如我們選擇去否認,那麼,當我們遇到死神時,我們將會像個天真的年輕人,帶著滿袋子現金走進一處深夜的賭窟,到了早上,我們變富有快樂的賭注會是多少?
不管我們準備與否,我們都會遇上死神。這位偉大的神祇是誰?祂凌駕我們的威力又是如何?這位引發諸多恐懼的傳奇人物,其實僅是無常與因果,或稱做「業」的擬人化而已。在佛教典籍中,這位「神祇」是無敵的,在祂的戲局中沒人能打敗祂——除了智慧的真正擁有者以外,智慧殺掉了殺手,清理好桌面、帶著獎品離開。
從遠古至今,許多文化都發展出口述與書寫文獻,其中饒富死亡和臨終的知識。在世界各地的智慧傳統中,有許多傳統都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使死亡體驗成為更有意義、更具威力的關鍵,以聯繫自身更深或更高層次的本性?近幾年來,「死亡和臨終」已成為一個熱門議題,而「死亡」本身也成為一種行話,然而,儘管似乎有些人樂意談論死亡,卻沒有人真正想要面對死亡,也沒有人想要置身於死亡正在發生的環境中。伍迪‧艾倫曾說:「我並不怕死去,只是當它發生時,我不想身歷其境而已。」這反映出二十一世紀世界中許多人的心態,我們其實全都在企圖逃避死亡。我們害怕聽到死亡或正視死亡,更遑論體驗死亡了,因為我們已塑造出一種負面和恐懼的死亡文化意象;我們相信死亡是我們所有一切的終點,是失去所珍惜的每件東西,而我們的恐懼也阻撓著我們去了解自身的故事——那一則終歸是再生與解脫的故事。
根據佛教的教法,事實是死亡與出生持續地不斷發生著。這種認知同樣也出現在基督教義中,聖保羅曾說道:「我每天都死去。」重點是去了解死亡是生命歷程的一部分,每個當下它都在發生,而不僅只是在生命結束之時。那麼,我們又如何學會在自己的生活中,認出這種緊隨著每一剎那而發生的死亡呢?
撇開我們對死亡的抽象概念不談,我們必須深入觀照自身的心靈和內心。這趟旅程需要我們去思惟死亡對個人的意義是什麼——不是從醫學或科技的角度,像是呼吸或是心跳的停止,也不是從信仰或文化傳統的觀點來看,反而是需要自詰:「從個人的、自身生命的體驗來說,死亡對我代表什麼?什麼是我對死亡最基本、發自內心的感覺?」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我們定義死亡的方式,有很大成分決定了自己會如何經歷死亡,但也會成為如何好好經歷死亡的指引。
依照佛教的洞見,為了死得好,一個人必須活得好;要死得好,唯有明白如何活得好才辦得到。是不是因為我們不知如何活得充實、活得好,才如此擔憂死亡呢?為了轉化我們對死亡的恐懼並克服恐懼,我們必須和死亡正面接觸,而不是去否認它,我們必須透過真正的深入思考來和死亡產生聯繫。我們必須用沉靜、清楚的心來思惟死亡的意象,而不是以迷信和謠言為基礎而營造出死亡意象的想法來看待它,我們必須確實地看到並赤裸裸地感受那種狀態。和死亡徹底晤面的方式,即是每日、每刻、每事都死去;我們的想法、我們的痛楚、我們的情緒、我們所愛的關係,甚至我們的喜悅,都死去。假如我們不每天死去,是無法真正面對死亡的!
從佛教的觀點看來,死亡不僅只是意味著到達終點,同時也代表到達出發點。死亡是一個改變的過程,終點既非正面也非負面,它就僅是一個事實或實相而已。當我們接受了出生的想法時,死亡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們一進入這個世界的入口,就伴隨著一張離開此世界的契約。所以,不管你在折磨時刻結束時,有鬆了一口氣的喟嘆,或是拼命希望一些好萊塢影片式的剎那可以永遠持續下去,每個時刻都會結束;無論結局是快樂或憂傷的,每個故事都有個結局。然而當一個剎那或是一個生命結束時,我們毫無爭辯的餘地,沒有任何斡旋的空間;而了知這個事實或實相,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和死亡接觸的方式。 究竟來說,我們所謂的「生命」只是一個持續的幻影,是每一個剎那的相續〔審校註:延續(持續)和相續的不同:「延續和持續」是同一個東西持續不斷存在著,但「相續」則是不同微細剎那環環相扣,而形成「看似持續」的狀態〕,或是種種想法、情緒和記憶的脈流,我們認為這些是自己的所有物,也因此一躍而存在,成為這個相續的所有者。但是,仔細觀察的話,我們會發現這個相續是如夢、似幻的,它並非是一種延續或具存的實體;它是由每個單一剎那所組成,這些剎那生起、消融、又生起,就像海裡的浪濤般,所以,這個「我」也在每個剎那生起和消融,並非是從這一刻又延續到下一刻。這一刻的「我」消融後,就不見了,下一刻的「我」生起時是全新的,這兩個「我」不能說是相同或不同,但它們卻被概念之心界定為一個單一、持續的自我:「對,這就是我……」
在這個遷流之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死亡的過程;瞬間念頭的消融、震顫情緒的消褪,我們知覺的快速變動——一個聲響、一個觸動出現、又旋即消失。但就在我們經驗到某個時刻結束的當下,我們也經驗到生的過程;對應著不斷改變的知覺,一個新世界又因新想法和五彩繽紛情緒的生起而誕生了,因此,一個剎那的結束也同時是再生的,就像唯有透過死亡,一個新事物才能出現一般。
恐懼死亡,就會讓我們看不到顯而易見的東西;擁有自我再生力量者,方是永恆的,而真實固定延續者,卻沒有創造的力量。若沒有生和死的遊戲,這個世界便會停滯不動,就像是用固定攝影機在人工造景室裡所拍出的電影場景般,鏡頭下所捕捉到的世界是固著不動的,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沒有任何東西改變;若沒有死亡和再生的持續遊戲,我們的生命就僅是僵化和無感的,其後果會是很悲慘的,因為根本沒有任何東西會改變。相反地,擁有這些時時刻刻的變化、被無常所加持,是多麼美好和清新!
如果我們是延續的、穿透不了變化和死亡,那麼,尋求某種超乎或存乎自外的東西,便會是毫無結果的,無論我們怎麼稱呼它——真主、造物主、神聖的奧義、聖境、或神的恩典,都永遠也找不到,而只會找到自心更多的投射罷了。只有藉著每天死去,我們才能真正跟自己的生命聯繫上;當我們仍執著於相信自身存在的延續性,卻以為自己可以找到生與死之間有意義的關連,那麼我們也只是活在自己所創造的虛構世界中罷了。
當這個相續的幻相到達終點時,即使只是短暫的一瞥,我們都會有機會瞥見那深藏於幻相之下的真相,這才是真正、常住的心之本性,與蓮師的本心與證量無二無別;這就是本覺、光明的智慧,由此自然任運地生起了一切萬象。這個智慧在凡夫狀態下是覺察不到的,因為它是超越概念的,因此,也超越了時間,即所謂「非生也非死」(birthless and deathless)。假如我們能連結上這樣的體驗,過去和未來就可被超越,我們自然會覺醒,而到達一個廣大粲然的世界。
當我們真正明白在每個結束裡也有著再生,就會開始放鬆,我們會對變化的過程敞開心胸,會覺得可以真正碰觸到實相,而不再畏懼死亡。由於了解到死亡和生命並非是分離的,這使得我們現在可以學習活得更好、更充實。從佛教的觀點看來,我們可以選擇:現在就開始主導自己的生、死故事,或是等待、對無常的訊息充耳不聞,直到死亡自己來開啟生死故事的序幕。既然我們都看重快樂的結局,為何還要選擇和死神博奕呢?
關於「死亡和臨終」的議題,古老的佛教智慧有太多可提供給我們現代社會。在這本書中,我將探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了解和應用這些沒有時空限制的法教,我希望這本書能以佛教金剛乘傳統的內在觀點,為大家澄清並洞察這些內容。祈願這些法教所體現的甚深智慧與真摯悲心,能快速遣除眾生的一切妄念幻相,並寬解他們最大的恐懼;祈願心之真實本性,這內在的佛性,指引我們所有的人,在生、死之道上皆安好無恙。
竹慶本樂仁波切,2006年10月7日
誌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之西方那瀾陀學院>
本書是在重述幾世紀之前,偉大印度上師蓮花生大士的一小群弟子所聽到的故事。這位非凡上師的生平充滿了許多冒險事蹟與成就,更證得了最高的成就,即自心無垢、不壞之本性、剎那遣除所有的幻相,甚至是死亡的可怖幻相。據說蓮師是在一團虹光中從這個世界離去的,所留下的是許多彌足珍貴的教法和他的轉化歷程的描述,以利未來的弟子。雖然這則故事無絲毫改變,但任何聽聞它或將它牢記於心的人,卻可能會因此而有所改變;就像歷來所有的經典故事般,它帶你踏上了旅程,唯有如此,你才是主角,而結局也才掌握在你手中。
因此,你在這裡所看到的這則故事,是你自己的;這是我們身與心、生與死的故事,也是我們以人身而存在的一個不可否認的真理。雖然我們知道生命的真相和死亡的無可避免,但卻甚少正視這個事實;即便知道,我們的習性卻是衝動地轉過身去。儘管我們不想面對死亡或其所引發的恐懼,但逃避這個令人為難的真相並不會對我們有所幫助,到最後,事實真相還是會追上我們。如果我們生生世世都忽視死亡,那麼死亡就會以大驚奇的方式來臨,在臨終的床榻上,我們不會有時間學習如何應付這樣的情境,也沒有時間培養智慧與慈悲,好善巧地引領自己通過死亡的地域,屆時,我們便只能勉力面對任何所遭逢的處境——那可是一場真正的賭局。
我們為何要冒這種險呢?我們有機會選擇——我們可以做好準備以面對生命中最不安的時刻,或是毫無準備地遇上這樣的時刻。如果我們選擇直接直視死亡的真面目,那麼我們肯定可以將這個相遇轉化為甚深的體驗,而為我們的心靈之旅帶來不可言喻的利益;假如我們選擇去否認,那麼,當我們遇到死神時,我們將會像個天真的年輕人,帶著滿袋子現金走進一處深夜的賭窟,到了早上,我們變富有快樂的賭注會是多少?
不管我們準備與否,我們都會遇上死神。這位偉大的神祇是誰?祂凌駕我們的威力又是如何?這位引發諸多恐懼的傳奇人物,其實僅是無常與因果,或稱做「業」的擬人化而已。在佛教典籍中,這位「神祇」是無敵的,在祂的戲局中沒人能打敗祂——除了智慧的真正擁有者以外,智慧殺掉了殺手,清理好桌面、帶著獎品離開。
從遠古至今,許多文化都發展出口述與書寫文獻,其中饒富死亡和臨終的知識。在世界各地的智慧傳統中,有許多傳統都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使死亡體驗成為更有意義、更具威力的關鍵,以聯繫自身更深或更高層次的本性?近幾年來,「死亡和臨終」已成為一個熱門議題,而「死亡」本身也成為一種行話,然而,儘管似乎有些人樂意談論死亡,卻沒有人真正想要面對死亡,也沒有人想要置身於死亡正在發生的環境中。伍迪‧艾倫曾說:「我並不怕死去,只是當它發生時,我不想身歷其境而已。」這反映出二十一世紀世界中許多人的心態,我們其實全都在企圖逃避死亡。我們害怕聽到死亡或正視死亡,更遑論體驗死亡了,因為我們已塑造出一種負面和恐懼的死亡文化意象;我們相信死亡是我們所有一切的終點,是失去所珍惜的每件東西,而我們的恐懼也阻撓著我們去了解自身的故事——那一則終歸是再生與解脫的故事。
根據佛教的教法,事實是死亡與出生持續地不斷發生著。這種認知同樣也出現在基督教義中,聖保羅曾說道:「我每天都死去。」重點是去了解死亡是生命歷程的一部分,每個當下它都在發生,而不僅只是在生命結束之時。那麼,我們又如何學會在自己的生活中,認出這種緊隨著每一剎那而發生的死亡呢?
撇開我們對死亡的抽象概念不談,我們必須深入觀照自身的心靈和內心。這趟旅程需要我們去思惟死亡對個人的意義是什麼——不是從醫學或科技的角度,像是呼吸或是心跳的停止,也不是從信仰或文化傳統的觀點來看,反而是需要自詰:「從個人的、自身生命的體驗來說,死亡對我代表什麼?什麼是我對死亡最基本、發自內心的感覺?」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我們定義死亡的方式,有很大成分決定了自己會如何經歷死亡,但也會成為如何好好經歷死亡的指引。
依照佛教的洞見,為了死得好,一個人必須活得好;要死得好,唯有明白如何活得好才辦得到。是不是因為我們不知如何活得充實、活得好,才如此擔憂死亡呢?為了轉化我們對死亡的恐懼並克服恐懼,我們必須和死亡正面接觸,而不是去否認它,我們必須透過真正的深入思考來和死亡產生聯繫。我們必須用沉靜、清楚的心來思惟死亡的意象,而不是以迷信和謠言為基礎而營造出死亡意象的想法來看待它,我們必須確實地看到並赤裸裸地感受那種狀態。和死亡徹底晤面的方式,即是每日、每刻、每事都死去;我們的想法、我們的痛楚、我們的情緒、我們所愛的關係,甚至我們的喜悅,都死去。假如我們不每天死去,是無法真正面對死亡的!
從佛教的觀點看來,死亡不僅只是意味著到達終點,同時也代表到達出發點。死亡是一個改變的過程,終點既非正面也非負面,它就僅是一個事實或實相而已。當我們接受了出生的想法時,死亡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們一進入這個世界的入口,就伴隨著一張離開此世界的契約。所以,不管你在折磨時刻結束時,有鬆了一口氣的喟嘆,或是拼命希望一些好萊塢影片式的剎那可以永遠持續下去,每個時刻都會結束;無論結局是快樂或憂傷的,每個故事都有個結局。然而當一個剎那或是一個生命結束時,我們毫無爭辯的餘地,沒有任何斡旋的空間;而了知這個事實或實相,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和死亡接觸的方式。 究竟來說,我們所謂的「生命」只是一個持續的幻影,是每一個剎那的相續〔審校註:延續(持續)和相續的不同:「延續和持續」是同一個東西持續不斷存在著,但「相續」則是不同微細剎那環環相扣,而形成「看似持續」的狀態〕,或是種種想法、情緒和記憶的脈流,我們認為這些是自己的所有物,也因此一躍而存在,成為這個相續的所有者。但是,仔細觀察的話,我們會發現這個相續是如夢、似幻的,它並非是一種延續或具存的實體;它是由每個單一剎那所組成,這些剎那生起、消融、又生起,就像海裡的浪濤般,所以,這個「我」也在每個剎那生起和消融,並非是從這一刻又延續到下一刻。這一刻的「我」消融後,就不見了,下一刻的「我」生起時是全新的,這兩個「我」不能說是相同或不同,但它們卻被概念之心界定為一個單一、持續的自我:「對,這就是我……」
在這個遷流之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死亡的過程;瞬間念頭的消融、震顫情緒的消褪,我們知覺的快速變動——一個聲響、一個觸動出現、又旋即消失。但就在我們經驗到某個時刻結束的當下,我們也經驗到生的過程;對應著不斷改變的知覺,一個新世界又因新想法和五彩繽紛情緒的生起而誕生了,因此,一個剎那的結束也同時是再生的,就像唯有透過死亡,一個新事物才能出現一般。
恐懼死亡,就會讓我們看不到顯而易見的東西;擁有自我再生力量者,方是永恆的,而真實固定延續者,卻沒有創造的力量。若沒有生和死的遊戲,這個世界便會停滯不動,就像是用固定攝影機在人工造景室裡所拍出的電影場景般,鏡頭下所捕捉到的世界是固著不動的,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沒有任何東西改變;若沒有死亡和再生的持續遊戲,我們的生命就僅是僵化和無感的,其後果會是很悲慘的,因為根本沒有任何東西會改變。相反地,擁有這些時時刻刻的變化、被無常所加持,是多麼美好和清新!
如果我們是延續的、穿透不了變化和死亡,那麼,尋求某種超乎或存乎自外的東西,便會是毫無結果的,無論我們怎麼稱呼它——真主、造物主、神聖的奧義、聖境、或神的恩典,都永遠也找不到,而只會找到自心更多的投射罷了。只有藉著每天死去,我們才能真正跟自己的生命聯繫上;當我們仍執著於相信自身存在的延續性,卻以為自己可以找到生與死之間有意義的關連,那麼我們也只是活在自己所創造的虛構世界中罷了。
當這個相續的幻相到達終點時,即使只是短暫的一瞥,我們都會有機會瞥見那深藏於幻相之下的真相,這才是真正、常住的心之本性,與蓮師的本心與證量無二無別;這就是本覺、光明的智慧,由此自然任運地生起了一切萬象。這個智慧在凡夫狀態下是覺察不到的,因為它是超越概念的,因此,也超越了時間,即所謂「非生也非死」(birthless and deathless)。假如我們能連結上這樣的體驗,過去和未來就可被超越,我們自然會覺醒,而到達一個廣大粲然的世界。
當我們真正明白在每個結束裡也有著再生,就會開始放鬆,我們會對變化的過程敞開心胸,會覺得可以真正碰觸到實相,而不再畏懼死亡。由於了解到死亡和生命並非是分離的,這使得我們現在可以學習活得更好、更充實。從佛教的觀點看來,我們可以選擇:現在就開始主導自己的生、死故事,或是等待、對無常的訊息充耳不聞,直到死亡自己來開啟生死故事的序幕。既然我們都看重快樂的結局,為何還要選擇和死神博奕呢?
關於「死亡和臨終」的議題,古老的佛教智慧有太多可提供給我們現代社會。在這本書中,我將探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了解和應用這些沒有時空限制的法教,我希望這本書能以佛教金剛乘傳統的內在觀點,為大家澄清並洞察這些內容。祈願這些法教所體現的甚深智慧與真摯悲心,能快速遣除眾生的一切妄念幻相,並寬解他們最大的恐懼;祈願心之真實本性,這內在的佛性,指引我們所有的人,在生、死之道上皆安好無恙。
竹慶本樂仁波切,2006年10月7日
誌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之西方那瀾陀學院>
內文試閱
第一章 實相時刻
每當我們啟程踏上一段漫長旅程時,就有種死亡和再生的感覺;我們所經歷的體驗,有著一種過渡的特質。當我們步出家門、掩上大門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將我們的人生置諸腦後,我們告別親友、熟悉的房間和習以為常的慣性;當我們爬進將載著我們前往機場的計程車時,可能會感覺到夾雜著興奮的後悔。當家的景象逐漸遠去時,我們同時有著傷感的別愁,和從一切桎梏中釋放出來的歡欣。我們離家愈遠,就愈把焦點擺在下個目的地上;我們愈少想到家,便愈多想到將往之處。我們開始看新地圖,開始想著將會在哪裡降落,想著新的人們、新的風俗和新的環境——新一批的體驗即將到來。
直到我們抵達目的地之前,我們都是在過渡之中——介於兩點之間。一個世界已然消失,彷彿昨晚的夢境,而下一個世界還未出現。在這個時空之中,有一種全然自由的感覺:遠離了身為日常之我的諸般瑣事,不被繫縛在幾乎是千篇一律的要求、日復一日的世界裡,而是有著一種新鮮感和對當下時刻的欣賞。同時,我們可能會經歷感覺恐怖或無立基點的時刻,因為我們已經進入未知的領域中,沒辦法確定下一刻會怎樣、自己又會被帶往何處。但是,當我們放鬆心情,不安全感就會消失,周遭環境也會變得友善和充滿支持。我們又再次在自己的世界裡怡然自得,可以帶著信心自然地前進。
然而,旅程並非永遠都會照計畫而行。假如我們是搭飛機旅行,航班可能會延遲或取消;假如我們是搭火車,天氣狀況可能會延誤行程;假如我們是在路上,一時之間,在交通壅塞的狀況下可能會突然爆胎,讓我們必須駛離主要的快速道路,前往小鎮的修車廠。因此,對可能發生的事未雨綢繆,是挺合理的。我們必須確定已帶著任何可能會派上用場的東西,必須知道我們的路線、沿路便捷的設施和服務據點,以及當地的風俗。然後我們大可放鬆心情,無入而不自得,這即是處在當下的體驗。
撒手人寰,在許多方面都滿像是進行一趟漫長之旅。在此,我們所進行的這趟旅程是一個心靈之旅。我們拋下了肉身、所愛的人們、所有的資產和這一生的所有經驗,朝向下一生邁進。我們在過渡之中,在兩個點之間;我們已經離開家,但還未抵達下一個目的地,我們既不是在過去、也不是在未來,我們就處於昨天和明天的夾縫之間。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就是當下,這是唯一一個我們所能置身的地方。
這個當下的體驗,即是藏傳佛教所謂的「中陰」或「中有」(bardo)。中陰或中有的字面意思即是「中間」,也可以被譯為是「中介」或「介於兩者之間」的狀態。所以,我們可以說,當我們處在任何兩個時刻或剎那之間的時候,即是在中陰的狀態裡;過去的時刻已經消失,未來的時刻還未出現。不管是下一個念頭或是下一生,在下一件事情出現之前,有一個純然敞開的空隙、一種此時(nowness)的感覺。這和我們的任何旅行是相同的,我們處於轉變之中——即便是下班從辦公室回家或是離開原本的家園搬到另一個州,也是這樣。如果我們留心這些轉變的話,如果我們可以在這些時刻對周遭環境保持警覺的話,那麼,在超越此生的中陰狀態時——這涵蓋了必經的臨終和死亡中陰之路,我們便較有可能對自己所處的環境具有覺察力,將會比較能掌控旅程,也能用清楚和穩定的心,來面對嶄新或具挑戰性的經歷。
當我們能全然地處在這些情境中,在死亡中陰中所遭遇到的經驗,就會變得單純和自然。我們會真的有能力做到放鬆自己、並放下希望和恐懼,我們會有足夠的心力對新的經驗保持好奇心,也可以學會了解我們自己,也就是了解到,在究竟上,最真實的自我,其實是超越我們對自我的有限概念的。在這個轉捩點上,藉由認出心的真實本性,我們便有機會超越概念,並將死亡的現象轉化為覺醒的體驗。
因此,就像我們為任何旅行做準備一樣,譬如打包衣物等等;為了我們最主要的下個旅程,即從這一生到下一生的路途,建議您最好也做好萬全的準備,而本書的主題,就是在探討這些準備工作。
中陰法教
根據藏傳佛教的法教,修行之道的精華可說就在於當下開始,也在於當下的結束。大量且詳盡探討修行之道的佛教哲學與禪修傳統,全都指向這個離戲純粹(simplicity)的狀態。這些體系中最著名且最刺激的,莫過於六種中陰的密乘法教了,特別是,這些法教描述了六種明確的存在狀態:三種與此生有關,三種則是關於死亡、死後和進入來生的經驗。綜觀六種中陰時,便能清楚看到其涵蓋了我們身為有情眾生的全部經驗範疇,生與死皆然。
六種中陰的法教以存在的所有狀態來指出自心的根本相續,從這個觀點看來,我們所稱的「生」和「死」僅只是概念而已——這些只是象徵或被歸類為「存在之相續狀態」的相對性命名,而這種存在的相續狀態其實是非生也非死的不壞覺性。無常——潮起潮落的現起與消融,描繪出我們能夠見、聽、聞、嚐、觸或思考的萬象;而這清淨本然之心,則含攝了所有的轉換,並超越了由二元分別概念所創造出的所有疆界。雖然我們可能會執著此生,並恐懼其終點,但是在所謂死亡之後,此心仍在;而且若有此心,便會有不間斷的幻化展現——無垠、明亮和持續地化現。
然而,這個理解到底只會是寬慰人的一個想法,或是會成為契入更深層次之智慧與究竟解脫的鎖鑰,端看我們自己。相對而言,只要我們尚未認證自心真正的本性,我們就不是自由解脫的;這個本性是空、明的智慧,它是原本清淨的覺性,是超越二元的覺醒狀態。
雖然我們從未和這個本性分離過,我們卻看不見它,看到的反而是我們所「認為」的自己,我們所相信的自己。我們所見的自我,是由念頭所杜撰出來的,因此我們看到的也是一個杜撰的世界,和夢境相似。然而,透過修行的法門培養出正念覺察和覺性,我們便開展出洞見,或般若,能直接見到心之本性;而在全然了悟這個本性的那個當下,我們的中陰旅程便結束了。經典上說,這種和全然徹悟產生聯繫的機會,在死亡之時和往生後的中陰狀態會大大增加,只要我們已經準備好和它相會。 何謂中陰?
六種中陰的系列法教,描述了我們在活著和死後,所經歷之各種覺知狀態的旅程。為了全盤了解並賞析下面章節中所介紹的這些中陰教法,先在最基礎的層面上檢視何謂中陰,會滿有用的。假如我們不知道其中所指出的狀態有何意義的話,這些教法就不可能產生真正的幫助。一開始,我們必須知道中陰的意義不只一個;其中一個是易於理解和認知的,也就是概念性或世俗相對層次的中陰;另一個是更為細微且更難以掌握的,也就是非概念性或勝義究竟層次的中陰,非概念性的中陰被認為是中陰經驗的精髓或真正本質。
對中陰的了解是有次第的,就像所有學識的累積一樣。這個了悟可能發生在自心放鬆、敞開的任何時刻裡;你可能是在看電視或吃飯時了悟到這個中陰的本性,而不是在鑽研一本書的字義時。不管它怎麼發生,你為了通達這個了知所展開的旅程,就是一條指引自己走向直接體驗自心的道路,它所導向的是一個超越念頭的清淨覺性體驗;你也將會一再一再聽到,這個清淨本心此刻就在你身上——比你的影子還更接近於你。
一旦我們開始了解何謂中陰之後,就能夠從這些包羅萬象的教法中受益。當我們開始運用教法於心,我們就是在為漫長的旅程做好準備,準備好在各式各樣且不時有挑釁的情境下,觸碰自心、認證自心、並掌控自心。所有佛教的修心,全都是為了這個目的,不管我們熟悉「中陰」這個字眼與否。
概念中陰與體性中陰
從某個觀點看來,中陰指的是一段特定時間內的經驗,有一個明顯的開頭、一種持續的感覺和清楚的終點。中間的時程可能會短得如彈指般,也可能會延續更久,比如生、死之間的時間延續,或出生到證悟之間。所以,中陰指的是經驗的某個時刻或剎那,不管這個時刻有多長。
在此我們可以這麼說,任何時刻或剎那的延續,都不是那個體驗本身,我們對於時間的感知是在這個體驗之外,隨後才發生的。舉例來說,我們頭痛時可能會說:「今天早上我頭痛,直到下午四點鐘才好。」當我們用一段可衡量的時間數量來標明頭痛時,這樣的標籤是概念化的;若從經驗性——感覺起來像什麼的觀點來看,其確實的延續時間再怎麼也不可能被界定出來。這即是為何佛法開示時常描述到,時間和空間是相對的現象,這和西方相對論的觀點極為吻合,好比愛因斯坦對時空關係的觀察。譬如,某個特定事件對某人來說轉眼即逝,但對另一個人來說,同樣的經驗卻似乎持續了一劫之久。因此,當我們用固定時間量的角度來看待中陰時,所看到的是一個相對的或概念化的中陰面向。舉例來說,當我們說「從出生到死亡」時,我們所談論的是概念之心所串連的一條「由許多片刻組成的長鏈」,然後又被概念心視為一個整體。
當我們從體性的角度來看待中陰時,看到的是究竟的、非概念性的中陰面向。體性中陰是在此時的體驗中,即在某個時刻消失和下個時刻現起之間的空檔中被覺察出來。這個體性不外乎就是自覺智慧(self-aware wisdom),亦即我們自心的根本本性。在大手印的法教中,這個心之本性被稱做「平常心」(ordinary mind),在大圓滿的法教中則被稱為「本覺」(rigpa),代表「純粹的覺性」或「裸然無遮的覺性」。這個智慧並不以實質的形式存在,而是以清淨覺性、以心之明光存在。當我們認不出這個本性時,我們是用一種會產生迷惑和痛苦的方式來感知世界的;當我們認出這個本性時,則能清楚、清明地感知這個世界,因而得以生起解脫的境界。 道上的岔路
某一刻消逝與下一刻現起之間的空隙體驗,以及那將決定我們未來方向並締造下一個經驗的「實相時刻」,兩者實是等量齊觀。西藏有句話說,我們每一剎那都處在岔路口。如果我們認出了自心本性,那麼,透過清晰的觀照,在我們面前現起的一切便是勝義諦、實相的顯影;假如我們認不出自心本性,選擇了另一條岔路,那麼由於染污的所見,任何在我們面前現起的便都是世俗諦迷妄的顯影。所以,中陰是一個關鍵的時刻,是我們旅程中一個重要的、決定性的轉捩點。
不管我們在岔路上選擇了哪一個方向,重要的是去了知,從究竟的角度來說,一切萬法都是我們自心本性的各種面向,萬法並不獨立存在於自心之外。經典上說,任何了悟這點的人,就不用再繼續經歷這六種中陰的輪迴,所有的中陰都自然地解脫了;而任何不能了悟這點的人,就必須繼續這個旅程。然而,我們也說,每個有情眾生都具備了這個裸然無遮的覺性,它自然具現在一切眾生的心續之中。
你並不需要完成任何前置作業,不需要任何特殊訓練,也不需要經過任何形式的宗教洗禮;你也不需要成為一位學者、一個偉大的禪修者、一位偉大的邏輯學家或哲學家,才能「體驗」到自心本性,因為我們當下心識的體性即是清淨覺性,是遠離所有諸如此類的標籤和概念的,無關乎哲學或宗教。我們擁有這個覺性與否是無庸置疑的,唯一的問題是,我們認出覺性了嗎?儘管我們都有機會這麼做,我們卻不斷地錯失這個當下。不過,還是有一些特定時機是較容易見到這個覺性的,當心緒很強烈時,這個機會似乎是最強大的。
如此強烈的心境出現在許多情境之下,有時是痛苦的,有時是愉悅的。我們可能會經歷到憤怒、妒忌或焦躁,我們也可能會覺得幸福、歡喜或大樂;無論是什麼心境,這些經驗增強到某個點時,就會讓我們了悟到赤裸無遮的覺性,而那即是所有這些體驗的本性,無論我們當下處在何種情境或狀態中。假如我們能夠只是看著自心,觀察念頭和情緒的生起,那麼對自心的了悟自會現起。如果現在你好像沒辦法做到,那就繼續看著自心,終有一天這個觀照便會一箭中的;不過,如果你不努力,那就不會有太大的希望可以了悟自心。
困頓於過去與未來
假如我們仔細檢視日常生活的經驗,就會知道自己甚少處在當下,反而常常是活在過去或未來。我們的經驗主要停留在概念的層次,因為我們總是迷失在念頭裡,一會兒想著過去的人生如何,下一會兒想著未來的人生會怎樣。
我們花掉大半的時間和精力在未來上,就為了完成那尚未成真的希望和夢想;這一切的辛苦,只是為了在未來的那個時刻,對未來的那個我有所裨益,卻都不是為了現在的我、此時此刻的「我」。「未來」總是在遙遠的某處,但從未進入「此時」的世界裡,好讓我們可以享受努力工作的成果。若是這樣的話,為何我們要努力得半死,像一部瘋狂的機器般呢?這彷彿是煮了一餐又一餐,卻從未真正吃過一盤菜似的,雖然我們是如此又飢又渴,但卻被恐懼所驅使,把食物和飲料貯存起來;我們把成瓶的汽水放在冰箱裡、把成罐的食物放在櫥櫃裡,卻從不吃喝,因為這些儲備是為了消解未來的飢渴之用。這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發生的事,我們總是為了未來而工作,這樣又怎能解決飢渴之苦和其所引發的恐懼呢?只要我們 還一直錯失當下,就根本不可能真正克服這些問題。
我們的另一個習氣是活在過去的奇幻世界裡,不斷地回想已逝的事件;要不是在享受重溫舊夢的快樂,就是對往事感到挫折。然而,過去已不在了,過去的那個我、我們的敵友、和真正的事件本身,都遠遠地逝去了。當我們試著重溫先前的經驗時,我們並不是真正在重歷同一事件,每次我們所回想的,都是稍有變異的經驗。為什麼?因為我們的心境老是不一樣,所以每次的回想都會不同,我們的經驗會受到稍早念頭的影響,也受到即將現起念頭的影響,因此,我們對過去的回憶必然會有所扭曲。我們無法再一次地經歷同一經驗,無論那個經驗被認為是美妙或恐怖的。
基於這些理由,我們說,只有在當下經驗的那一剎那中才能夠找到真理,而當下經驗總是瞬間即逝的,所以,為何我們要稱記憶是「過去」呢?每個念頭都是在當下產生的,我們現在所經歷的都是新的,並不是我們先前所經歷過的,而是我們當下時刻正在創造的。只是用神經質或迷戀的方式來重溫過去,對我們毫無幫助;但另一方面,假如我們能妥善地主導自己的經驗,用正念覺察和覺性來思維過去的事件,那麼我們就可能在這些行為中獲得某些洞見。假如這樣的思維能幫助我們從習氣中解脫出來,那麼這些記憶就有某些裨益。
然而,一般來說,我們若不知道對應或禪修心性的適當法門,那麼這些不斷冒出的往事回憶和對未來的投射就不會有太大的結果,因為我們從未處在當下,從未確實地見到實相或了悟中陰的真正本性。
每當我們啟程踏上一段漫長旅程時,就有種死亡和再生的感覺;我們所經歷的體驗,有著一種過渡的特質。當我們步出家門、掩上大門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將我們的人生置諸腦後,我們告別親友、熟悉的房間和習以為常的慣性;當我們爬進將載著我們前往機場的計程車時,可能會感覺到夾雜著興奮的後悔。當家的景象逐漸遠去時,我們同時有著傷感的別愁,和從一切桎梏中釋放出來的歡欣。我們離家愈遠,就愈把焦點擺在下個目的地上;我們愈少想到家,便愈多想到將往之處。我們開始看新地圖,開始想著將會在哪裡降落,想著新的人們、新的風俗和新的環境——新一批的體驗即將到來。
直到我們抵達目的地之前,我們都是在過渡之中——介於兩點之間。一個世界已然消失,彷彿昨晚的夢境,而下一個世界還未出現。在這個時空之中,有一種全然自由的感覺:遠離了身為日常之我的諸般瑣事,不被繫縛在幾乎是千篇一律的要求、日復一日的世界裡,而是有著一種新鮮感和對當下時刻的欣賞。同時,我們可能會經歷感覺恐怖或無立基點的時刻,因為我們已經進入未知的領域中,沒辦法確定下一刻會怎樣、自己又會被帶往何處。但是,當我們放鬆心情,不安全感就會消失,周遭環境也會變得友善和充滿支持。我們又再次在自己的世界裡怡然自得,可以帶著信心自然地前進。
然而,旅程並非永遠都會照計畫而行。假如我們是搭飛機旅行,航班可能會延遲或取消;假如我們是搭火車,天氣狀況可能會延誤行程;假如我們是在路上,一時之間,在交通壅塞的狀況下可能會突然爆胎,讓我們必須駛離主要的快速道路,前往小鎮的修車廠。因此,對可能發生的事未雨綢繆,是挺合理的。我們必須確定已帶著任何可能會派上用場的東西,必須知道我們的路線、沿路便捷的設施和服務據點,以及當地的風俗。然後我們大可放鬆心情,無入而不自得,這即是處在當下的體驗。
撒手人寰,在許多方面都滿像是進行一趟漫長之旅。在此,我們所進行的這趟旅程是一個心靈之旅。我們拋下了肉身、所愛的人們、所有的資產和這一生的所有經驗,朝向下一生邁進。我們在過渡之中,在兩個點之間;我們已經離開家,但還未抵達下一個目的地,我們既不是在過去、也不是在未來,我們就處於昨天和明天的夾縫之間。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就是當下,這是唯一一個我們所能置身的地方。
這個當下的體驗,即是藏傳佛教所謂的「中陰」或「中有」(bardo)。中陰或中有的字面意思即是「中間」,也可以被譯為是「中介」或「介於兩者之間」的狀態。所以,我們可以說,當我們處在任何兩個時刻或剎那之間的時候,即是在中陰的狀態裡;過去的時刻已經消失,未來的時刻還未出現。不管是下一個念頭或是下一生,在下一件事情出現之前,有一個純然敞開的空隙、一種此時(nowness)的感覺。這和我們的任何旅行是相同的,我們處於轉變之中——即便是下班從辦公室回家或是離開原本的家園搬到另一個州,也是這樣。如果我們留心這些轉變的話,如果我們可以在這些時刻對周遭環境保持警覺的話,那麼,在超越此生的中陰狀態時——這涵蓋了必經的臨終和死亡中陰之路,我們便較有可能對自己所處的環境具有覺察力,將會比較能掌控旅程,也能用清楚和穩定的心,來面對嶄新或具挑戰性的經歷。
當我們能全然地處在這些情境中,在死亡中陰中所遭遇到的經驗,就會變得單純和自然。我們會真的有能力做到放鬆自己、並放下希望和恐懼,我們會有足夠的心力對新的經驗保持好奇心,也可以學會了解我們自己,也就是了解到,在究竟上,最真實的自我,其實是超越我們對自我的有限概念的。在這個轉捩點上,藉由認出心的真實本性,我們便有機會超越概念,並將死亡的現象轉化為覺醒的體驗。
因此,就像我們為任何旅行做準備一樣,譬如打包衣物等等;為了我們最主要的下個旅程,即從這一生到下一生的路途,建議您最好也做好萬全的準備,而本書的主題,就是在探討這些準備工作。
中陰法教
根據藏傳佛教的法教,修行之道的精華可說就在於當下開始,也在於當下的結束。大量且詳盡探討修行之道的佛教哲學與禪修傳統,全都指向這個離戲純粹(simplicity)的狀態。這些體系中最著名且最刺激的,莫過於六種中陰的密乘法教了,特別是,這些法教描述了六種明確的存在狀態:三種與此生有關,三種則是關於死亡、死後和進入來生的經驗。綜觀六種中陰時,便能清楚看到其涵蓋了我們身為有情眾生的全部經驗範疇,生與死皆然。
六種中陰的法教以存在的所有狀態來指出自心的根本相續,從這個觀點看來,我們所稱的「生」和「死」僅只是概念而已——這些只是象徵或被歸類為「存在之相續狀態」的相對性命名,而這種存在的相續狀態其實是非生也非死的不壞覺性。無常——潮起潮落的現起與消融,描繪出我們能夠見、聽、聞、嚐、觸或思考的萬象;而這清淨本然之心,則含攝了所有的轉換,並超越了由二元分別概念所創造出的所有疆界。雖然我們可能會執著此生,並恐懼其終點,但是在所謂死亡之後,此心仍在;而且若有此心,便會有不間斷的幻化展現——無垠、明亮和持續地化現。
然而,這個理解到底只會是寬慰人的一個想法,或是會成為契入更深層次之智慧與究竟解脫的鎖鑰,端看我們自己。相對而言,只要我們尚未認證自心真正的本性,我們就不是自由解脫的;這個本性是空、明的智慧,它是原本清淨的覺性,是超越二元的覺醒狀態。
雖然我們從未和這個本性分離過,我們卻看不見它,看到的反而是我們所「認為」的自己,我們所相信的自己。我們所見的自我,是由念頭所杜撰出來的,因此我們看到的也是一個杜撰的世界,和夢境相似。然而,透過修行的法門培養出正念覺察和覺性,我們便開展出洞見,或般若,能直接見到心之本性;而在全然了悟這個本性的那個當下,我們的中陰旅程便結束了。經典上說,這種和全然徹悟產生聯繫的機會,在死亡之時和往生後的中陰狀態會大大增加,只要我們已經準備好和它相會。 何謂中陰?
六種中陰的系列法教,描述了我們在活著和死後,所經歷之各種覺知狀態的旅程。為了全盤了解並賞析下面章節中所介紹的這些中陰教法,先在最基礎的層面上檢視何謂中陰,會滿有用的。假如我們不知道其中所指出的狀態有何意義的話,這些教法就不可能產生真正的幫助。一開始,我們必須知道中陰的意義不只一個;其中一個是易於理解和認知的,也就是概念性或世俗相對層次的中陰;另一個是更為細微且更難以掌握的,也就是非概念性或勝義究竟層次的中陰,非概念性的中陰被認為是中陰經驗的精髓或真正本質。
對中陰的了解是有次第的,就像所有學識的累積一樣。這個了悟可能發生在自心放鬆、敞開的任何時刻裡;你可能是在看電視或吃飯時了悟到這個中陰的本性,而不是在鑽研一本書的字義時。不管它怎麼發生,你為了通達這個了知所展開的旅程,就是一條指引自己走向直接體驗自心的道路,它所導向的是一個超越念頭的清淨覺性體驗;你也將會一再一再聽到,這個清淨本心此刻就在你身上——比你的影子還更接近於你。
一旦我們開始了解何謂中陰之後,就能夠從這些包羅萬象的教法中受益。當我們開始運用教法於心,我們就是在為漫長的旅程做好準備,準備好在各式各樣且不時有挑釁的情境下,觸碰自心、認證自心、並掌控自心。所有佛教的修心,全都是為了這個目的,不管我們熟悉「中陰」這個字眼與否。
概念中陰與體性中陰
從某個觀點看來,中陰指的是一段特定時間內的經驗,有一個明顯的開頭、一種持續的感覺和清楚的終點。中間的時程可能會短得如彈指般,也可能會延續更久,比如生、死之間的時間延續,或出生到證悟之間。所以,中陰指的是經驗的某個時刻或剎那,不管這個時刻有多長。
在此我們可以這麼說,任何時刻或剎那的延續,都不是那個體驗本身,我們對於時間的感知是在這個體驗之外,隨後才發生的。舉例來說,我們頭痛時可能會說:「今天早上我頭痛,直到下午四點鐘才好。」當我們用一段可衡量的時間數量來標明頭痛時,這樣的標籤是概念化的;若從經驗性——感覺起來像什麼的觀點來看,其確實的延續時間再怎麼也不可能被界定出來。這即是為何佛法開示時常描述到,時間和空間是相對的現象,這和西方相對論的觀點極為吻合,好比愛因斯坦對時空關係的觀察。譬如,某個特定事件對某人來說轉眼即逝,但對另一個人來說,同樣的經驗卻似乎持續了一劫之久。因此,當我們用固定時間量的角度來看待中陰時,所看到的是一個相對的或概念化的中陰面向。舉例來說,當我們說「從出生到死亡」時,我們所談論的是概念之心所串連的一條「由許多片刻組成的長鏈」,然後又被概念心視為一個整體。
當我們從體性的角度來看待中陰時,看到的是究竟的、非概念性的中陰面向。體性中陰是在此時的體驗中,即在某個時刻消失和下個時刻現起之間的空檔中被覺察出來。這個體性不外乎就是自覺智慧(self-aware wisdom),亦即我們自心的根本本性。在大手印的法教中,這個心之本性被稱做「平常心」(ordinary mind),在大圓滿的法教中則被稱為「本覺」(rigpa),代表「純粹的覺性」或「裸然無遮的覺性」。這個智慧並不以實質的形式存在,而是以清淨覺性、以心之明光存在。當我們認不出這個本性時,我們是用一種會產生迷惑和痛苦的方式來感知世界的;當我們認出這個本性時,則能清楚、清明地感知這個世界,因而得以生起解脫的境界。 道上的岔路
某一刻消逝與下一刻現起之間的空隙體驗,以及那將決定我們未來方向並締造下一個經驗的「實相時刻」,兩者實是等量齊觀。西藏有句話說,我們每一剎那都處在岔路口。如果我們認出了自心本性,那麼,透過清晰的觀照,在我們面前現起的一切便是勝義諦、實相的顯影;假如我們認不出自心本性,選擇了另一條岔路,那麼由於染污的所見,任何在我們面前現起的便都是世俗諦迷妄的顯影。所以,中陰是一個關鍵的時刻,是我們旅程中一個重要的、決定性的轉捩點。
不管我們在岔路上選擇了哪一個方向,重要的是去了知,從究竟的角度來說,一切萬法都是我們自心本性的各種面向,萬法並不獨立存在於自心之外。經典上說,任何了悟這點的人,就不用再繼續經歷這六種中陰的輪迴,所有的中陰都自然地解脫了;而任何不能了悟這點的人,就必須繼續這個旅程。然而,我們也說,每個有情眾生都具備了這個裸然無遮的覺性,它自然具現在一切眾生的心續之中。
你並不需要完成任何前置作業,不需要任何特殊訓練,也不需要經過任何形式的宗教洗禮;你也不需要成為一位學者、一個偉大的禪修者、一位偉大的邏輯學家或哲學家,才能「體驗」到自心本性,因為我們當下心識的體性即是清淨覺性,是遠離所有諸如此類的標籤和概念的,無關乎哲學或宗教。我們擁有這個覺性與否是無庸置疑的,唯一的問題是,我們認出覺性了嗎?儘管我們都有機會這麼做,我們卻不斷地錯失這個當下。不過,還是有一些特定時機是較容易見到這個覺性的,當心緒很強烈時,這個機會似乎是最強大的。
如此強烈的心境出現在許多情境之下,有時是痛苦的,有時是愉悅的。我們可能會經歷到憤怒、妒忌或焦躁,我們也可能會覺得幸福、歡喜或大樂;無論是什麼心境,這些經驗增強到某個點時,就會讓我們了悟到赤裸無遮的覺性,而那即是所有這些體驗的本性,無論我們當下處在何種情境或狀態中。假如我們能夠只是看著自心,觀察念頭和情緒的生起,那麼對自心的了悟自會現起。如果現在你好像沒辦法做到,那就繼續看著自心,終有一天這個觀照便會一箭中的;不過,如果你不努力,那就不會有太大的希望可以了悟自心。
困頓於過去與未來
假如我們仔細檢視日常生活的經驗,就會知道自己甚少處在當下,反而常常是活在過去或未來。我們的經驗主要停留在概念的層次,因為我們總是迷失在念頭裡,一會兒想著過去的人生如何,下一會兒想著未來的人生會怎樣。
我們花掉大半的時間和精力在未來上,就為了完成那尚未成真的希望和夢想;這一切的辛苦,只是為了在未來的那個時刻,對未來的那個我有所裨益,卻都不是為了現在的我、此時此刻的「我」。「未來」總是在遙遠的某處,但從未進入「此時」的世界裡,好讓我們可以享受努力工作的成果。若是這樣的話,為何我們要努力得半死,像一部瘋狂的機器般呢?這彷彿是煮了一餐又一餐,卻從未真正吃過一盤菜似的,雖然我們是如此又飢又渴,但卻被恐懼所驅使,把食物和飲料貯存起來;我們把成瓶的汽水放在冰箱裡、把成罐的食物放在櫥櫃裡,卻從不吃喝,因為這些儲備是為了消解未來的飢渴之用。這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發生的事,我們總是為了未來而工作,這樣又怎能解決飢渴之苦和其所引發的恐懼呢?只要我們 還一直錯失當下,就根本不可能真正克服這些問題。
我們的另一個習氣是活在過去的奇幻世界裡,不斷地回想已逝的事件;要不是在享受重溫舊夢的快樂,就是對往事感到挫折。然而,過去已不在了,過去的那個我、我們的敵友、和真正的事件本身,都遠遠地逝去了。當我們試著重溫先前的經驗時,我們並不是真正在重歷同一事件,每次我們所回想的,都是稍有變異的經驗。為什麼?因為我們的心境老是不一樣,所以每次的回想都會不同,我們的經驗會受到稍早念頭的影響,也受到即將現起念頭的影響,因此,我們對過去的回憶必然會有所扭曲。我們無法再一次地經歷同一經驗,無論那個經驗被認為是美妙或恐怖的。
基於這些理由,我們說,只有在當下經驗的那一剎那中才能夠找到真理,而當下經驗總是瞬間即逝的,所以,為何我們要稱記憶是「過去」呢?每個念頭都是在當下產生的,我們現在所經歷的都是新的,並不是我們先前所經歷過的,而是我們當下時刻正在創造的。只是用神經質或迷戀的方式來重溫過去,對我們毫無幫助;但另一方面,假如我們能妥善地主導自己的經驗,用正念覺察和覺性來思維過去的事件,那麼我們就可能在這些行為中獲得某些洞見。假如這樣的思維能幫助我們從習氣中解脫出來,那麼這些記憶就有某些裨益。
然而,一般來說,我們若不知道對應或禪修心性的適當法門,那麼這些不斷冒出的往事回憶和對未來的投射就不會有太大的結果,因為我們從未處在當下,從未確實地見到實相或了悟中陰的真正本性。
作者資料
竹慶本樂仁波切(Dzogchen Ponlop)
竹慶本樂仁波切,是藏傳佛教寧瑪派與噶舉派當代最重要的學者與教育家之一,亦是一位成就者、書法家、視覺藝術家和詩人。仁波切也通曉西方文化和現代科技,他是那瀾陀菩提與正知國際傘狀組織許多網頁的主要設計師,也是《菩提》國際期刊雜誌的發行人。著有《狂野的覺醒》(2008,台灣明名文化出版)、《洞徹的智慧》(橡樹林文化將出版)等書。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