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藝術設計 > 建築/空間設計
與普立茲克獎建築大師的對話
left
right
  •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內容簡介

◆35位得獎者的著名建築作品,全書超過700張的精彩圖片 全球第一本收錄最齊全、歷年普立茲克獎得主介紹最完整保存版 一本引起建築設計界討論與目光的重要鉅作! 熱愛建築的設計者案頭上必備的經典作。 「文字啟動了設計。」──雷姆‧庫哈斯 「建築最令我驚訝的,就和其他技術一樣,是一項案件在建好的狀態時有一種生命,但是在書寫或者繪圖中的狀態時,又有另一種生命。」──阿道‧羅西 尚‧努維勒(Jean Nouvel)談到電影與建築的相似點。羅伯‧范裘利(Robert Venturi)說他「向加油站學習,也向博羅米尼和沙爾特大教堂學習。」詹姆士‧史德林(James Stirling)說建築要「為城市帶來贈禮」。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在他們的作品中,尋求達到某種暫時性,並尋找著「創意原則」。這些說法,皆取自於這本包羅萬象的文集中所蘊藏的豐富思想、希望與啟發。在本書中,建築師的聲音優於常見的評論者與學者。在此,堪稱全球建築界佼佼者的三十五名普立茲克獎得主,親自告訴我們關於他們作品的三兩事,以及原因何在。此外,他們也回答這些問題:建築師的意念為何?為什麼建築物會採取特定的形式,或使用某些材料?是否有何景觀考量?城市帶來了什麼限制?而建築師開始想像一件作品時,如何思考身為大眾的我們? 本書是第一本記錄著普立茲克獎得主,在建築領域曾說過的話與寫過的文章。而他們的說法還搭配著精選建築作品為例,全書超過七百張照片,成果相當耀眼。 在本書中,建築師依照時間順序排列,從最接近今天的二○一○年開始,依序回溯到一九七九年第一位普立茲克獎桂冠得主、有話直說的老將強森(「建築就是藝術,別無其他」。)每章介紹約四到六項重要建築案件,整體來看,則代表著我們生活的多元性;這些案件包括學校與圖書館、博物館、法院、宗教建築、企業總部、住宅、市民中心、商店、機場、法院、體育館與飯店。我們在書中,藉由各種訪談、演說與寫作的摘要,和建築師一起看建築,並有幸由他們帶領,進入他們多半相當私人的思想領域。正如本書的原文書名已清楚指出,這是普立茲克獎得主的「親身說法」。 普立茲克獎桂冠得主在二十世紀末與二十一世紀的前十年,共同打造了我們的建築環境。在本書中可看見他們談到自己最在乎的是什麼,例如光線、材料與永續性,以及他們崇拜著誰、又推崇哪些建築物。整體而言,正如備受同行推崇的約恩‧烏松(Jørn Utzon)所說:「總之,你會與建築物的使用者建立起關係。」在書中,建築師以直接、熱情的方式,向每一個人訴說我們的建築世界。 普立茲克獎小介紹: 普立茲克獎是全球名聲最為卓越的建築獎,每年由專家所組成的獨立評審團,將獎項頒發給在世建築師,其宗旨為:「所表揚的在世建築師,其建築作品能展現出天分、遠見與奉獻等優點,並透過建築藝術,對人類與建築環境持續帶來重大貢獻。」普立茲克獎是在1979年,由普立茲克家族透過凱悅基金會而成立。 【本書重點】 ◎ 建築師的理念是什麼? ◎ 有怎樣的景觀考量? ◎ 城市帶來了什麼樣的限制? ◎ 建築物要採取怎樣的特定形式或材料? ◎ 如何讓建築、環境與人類之間建立完美的連結? 【名家推薦】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李清志 ◎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吳光庭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系主任 阮慶岳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徐明松 ◎成大建築系主任 鄭泰昇 ◎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助理教授、交大建築所兼任助理教授、Little People Architects發起人 謝宗哲 【好評推薦】 ◎「普立茲克獎建築大師們,猶如一個個頭上頂著光環的天使,閱讀他們的思想與設計,可以讓我們的內心也逐漸明亮起來!」──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李清志 ◎「這是一本極易引發感覺的書,我們總是可以在創作者那隻字片語中讀到設計的核心題旨:「熱情」,乃至「沉溺」。創作是一個人與外面世界關係的揭示,對敏感的作者來說是一個可怕裸露自身的過程,所以為什麼會是「熱情」或「沉溺」。本書可以讀到創作者的聲音,書中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建築師自己描繪自己作品的創作理念,談他們作品與城市、歷史、場所、材料等等的對話,談他們對什麼是表徵時代建築的看法,可惜「隻字片語」的推薦語對我們這種愛說話的評論家著實不過癮。」──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徐明松 ◎「『建築』對於一般大眾而言,或許只是工程營造下的建造物(Building),甚或是作為資本積累物件的房產(real estate)來被看待。然而對於充滿熱情與理想的建築師們而言,建築則化身為一種人與環境交往的策略、生活場域的構築與集體記憶的創造、而提升到了藝術以至於文明的境界與層次。誠如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宗旨:『……其建築作品能展現出天分、遠見與奉獻等優點,並透過建築藝術,對人類與建築環境持續帶來重大貢獻。』這些大師們所創造的建築不僅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更是存在於地球上所無可取代的記憶。透過這本書,於是我們彷彿得以傾聽他們當面熱情述說的,在建築路上所經歷的點點滴滴。」──交大建築所兼任助理教授、Little People Architects發起人、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助理教授 謝宗哲

目錄

◎2010 妹島和世+西澤立衛 KAZUYO SEIJIMA + RYUE NISHIZAMA
◎2009 彼得‧祖姆托 PETER ZUMTHOR
◎2008 尚‧努維勒 JEAN NOUVEL
◎2007 理查‧羅傑斯  RICHARD ROGERS
◎2006 保羅‧曼德斯‧達羅查  PAULO MENDES DA ROCHA
◎2005 湯姆‧梅恩 THOM MAYNE
◎2004 札哈‧哈蒂 ZAHA HADID
◎2003 約恩‧烏松 JØRN UTZON
◎2002 格蘭‧穆卡特 GLENN MURCUTT
◎2001 賈克‧赫佐格與皮耶‧德穆隆 JACQUES HERZOG & PIERRE DE MEURON
◎2000 雷姆‧庫哈斯 REM KOOLHAAS
◎1999 諾曼‧佛斯特  NORMAN FOSTER
◎1998 倫佐‧皮亞諾 RENZO PIANO
◎1997 斯維爾‧費恩 SVERRE FEHN
◎1996 拉菲爾‧莫內歐  RAFAEL MONEO
◎1995 安藤忠雄  TADAO ANDO
◎1994 克利斯堤安‧德波贊巴克 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1993 楨文彥  FUMIHIKO MAKI
◎1992 阿爾瓦羅‧西薩  ALVARO SIZA
◎1991 羅伯‧范裘利 ROBERT VENTURI
◎1990 阿道‧羅西 ALDO ROSSI
◎1989 法蘭克‧蓋瑞  FRANK O. GEHRY
◎1988 哥登‧班夏夫特 GORDON BUNSHAFT
◎1988 奧斯卡‧尼梅耶 OSCAR NIEMEYER
◎1987 丹下健三 KENZO TANGE
◎1986 哥特佛萊德‧波姆 GOTTFRIED BÖHM
◎1985 漢斯‧豪萊 HANS HOLLEIN
◎1984 理查‧邁爾 RICHARD MEIER
◎1983 貝聿銘  I.M. PEI
◎1982 凱文‧羅奇 KEVIN ROCHE
◎1981 詹姆士‧史特靈 JAMES STIRLING
◎1980 路易斯‧巴拉岡  LUIS BARRAGÁN
◎1979 菲利普‧強森  PHILIP JOHNSON

序跋

序言 Introduction


◎文/如絲‧佩塔森、翁甄舜華博士

  建築,是當代文化的核心。我們會在日常住所、旅途上或研究過程中,看見傑出的當代建築物,它們的實體建築特色深深吸引住我們。然而,我們有好多不了解的事。先舉幾個例子:建築師的意念為何?為什麼建築物會採取特定的形式,或使用某些材料?是否有考量景觀?城市帶來了什麼限制?而建築師開始想像一件作品時,又如何考量身為大眾的我們?

  這不是一本常見的建築書。建築文章大多從評論者、學者或記者的眼光來撰寫。但本書是從「建築師」的眼光出發,透過望遠鏡的另一端來觀看,由建築師親自向我們闡釋。更精準地說,是由三十五名普立茲克獎得主,針對其建築作品,分享他們的觀念、夢想、哲學、靈感與受到的影響。局外人在此靜默下來,我們傾聽的反而是創作者本身的聲音。如此的成果令人大開眼界。整體而言,建築師往往有熱情的思想與語言。例如建築師詩人彼得‧祖姆托(Peter Zumthor,2009),他能將石頭變得和一部情色藝術電影一樣誘人。在談到瑞士瓦爾斯(Vals)的溫泉浴場時,他曾寫道:「龐大而寧靜的巨石,應該要保留原樣,如此我們才能感受到石頭的存在,石頭也才能對我們的身體發揮影響。」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1989)在談到自己的建築與最知名的作品時,說法與祖姆托洽成對比。蓋瑞提及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時說:「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把建築物蓋起來。」也表示:「說到底,我的作品是我的,不是評論者的。」或如湯姆‧梅恩(Thom Mayne,2005)曾強調:「實境的音樂」。此外,建築有強烈的個人色彩,對於建築的情感特質,或許路易斯‧巴拉岡(Luis Barragán,1980)說得最簡要,也最豪邁:「我的建築有自傳色彩。」現在來看每一位建築師的作品,會發現自己好像是特別幸運的圈內人,以建築師本身的眼光看待建築。

  本書介紹的建築師不僅影響深遠,是建築界的佼佼者,更是普立茲克獎得主,堪稱世上最優秀的建築師。在二十世紀末與二十一世紀的前十年,他們共同形塑了建築界、建築史與我們的建築環境。每年頒發的普立茲克獎,向來有建築諾貝爾獎的美名,因為它和諾貝爾獎一樣,有公開的提名過程及獨立評審團。普立茲克獎是1979年,才由芝加哥普立茲克家族,以凱悅基金會(Hyatt Foundation)的名義成立。雖然獎項的歷史並不悠久,但是影響深遠龐大。該獎的宗旨是:「表揚一位在世建築師,他的作品能展現出天份、遠見與奉獻等優點,並透過建築藝術,對人類與建築環境持續帶來重大貢獻。」獎項並非頒給一件特定的建築作品,而是著眼於建築師職業生涯累積的卓越成就。從1979年第一屆得主菲利普‧強森(Philip Johnson),到2010年的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他們的建築成就都令人敬佩且影響強大。

  我們決定把焦點放在建築師談自己的作品時,之所以會選上普立茲克獎得主,原因不僅是過去三十年來,他們在國際間打造出既優秀且豐富多樣的當代建築,更因為對廣大讀者而言,他們的名字多半至少耳熟能詳,卓越的成就早已超越封閉的建築圈。許多重要地標的影響無遠弗屆,例如貝聿銘為巴黎羅浮宮打造的玻璃金字塔;諾曼‧佛斯特(Norman Foster)對於承載歷史意義的柏林國會大廈,提出深刻的回應;約恩‧烏松(Jørn Utzon)的雪梨歌劇院如樂曲般優美;赫佐格與德穆隆(Herzog & de Meuron)的北京國家體育場成就非凡;丹下健三的廣島和平紀念館備受尊崇;凱文‧羅奇(Kevin Roche)紐約大都會美術館增建,更是歷久彌新。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成就可以繼續列下去。建築師的手法、興趣與所在地的差異雖大,但每一位都是強者,擁有千錘百鍊的哲學,並對建築實務高度專注,這就是聯結他們的共同要素。從這些得獎者的作品,我們得以看到隨時間推移反映出的品味變化軌跡。

  在研究之初,我們最早的其中一項疑問是:建築師是否能堅持到底,也就是想法與執行能否銜接起來?換言之,建築師是否言行一致?雖然常聽人說作品最能表明一切,但我們要反問:「那麼他們說的話呢?能告訴我們什麼?」

  建築師在本書依照時間順序排列,從最接近今天的2010年開始,依序回溯到1979年第一位普立茲克獎桂冠得主、有話直說的老將菲利普‧強森(他曾說:「我不認為意識形態和建築有何關聯……你瞧,我沒有信念,卻有品味。」)每章介紹約四到六件主要建築作品,這些重要作品不僅令人景仰,能從中看出每位建築師整體作品特色,也能說明他們對建築領域的貢獻。這些精挑細選的建案,展現出建築師所有作品的深度與豐富性,而整體來看,代表我們生活、興趣與需求的多元性;這些建案包括學校、宗教建築、商店、機場、博物館、法院、體育館和運動場、企業總部、住宅、大使館、紀念館、溫泉浴場、圖書館、飯店、銀行與墓園。不過在本書中,我們是和建築師本人一起看建築作品,他們在我們耳邊訴說,引導著我們,讓我們有幸進入通常相當私密的個人思想領域,這些資料從各種來源收集而來,包括訪談、演講與著作。正如本書的原文書名清楚指出,這是普立茲克獎得主的「親身說法」。

  建築師們對於種種議題,都有許多話要說,首先是過去三十年來最重要的議題,包括物質性(materiality)、區域性(regionalism)與永續性(sustainability)。的確,當代最迫切的議題之一,就是生態建築的實踐及永續技術的運用。格蘭‧穆卡特(Glenn Murcutt,2002)、理查‧羅傑斯(Richard Rogers,2007)與諾曼‧佛斯特(1999),皆是將永續技術融入其建築核心的佼佼者,為執業建築師與社會建立新的標準。舉例來說,穆卡特是生態建築的領導者與教師,他率先探索「能適應氣候的建築」等概念,也向我們證明,要實踐永續建築,不一定非得講究高科技,事實上,反倒應該重視道德及平凡簡單的事物。

  隨著研究進行,也發現了更多驚喜。例如電影猶如觀看人類處境的透鏡,其重要性影響了阿道‧羅西(Aldo Rossi,1990)、赫佐格與德穆隆(2001)與克利斯堤安‧德波贊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1994)。正如尚‧努維勒(Jean Nouvel,2009)所言:「這兩個領域有許多重疊之處。」關於運用電腦或其他數位技術、建築軟體來做設計,包括AutoCAD及Rhino、3D Studio Max與Maya等三度空間模型工具,許多得獎者也發表正反兩面的看法(哈蒂贊成、烏松反對、蓋瑞勉強同意)。從德波贊巴克到已故的詹姆士‧史特靈(James Stirling,1981)等建築師的例子,我們明白知道建築從來不是獨立存在,而是深受環境脈絡影響,無論是都會或自然的脈絡。城市和自然都是需要重視的參與角色(業主也是,但不那麼顯眼)。阿道‧羅西曾寫道:「對城市的知識,不僅讓我們理解建築,更能讓身為建築師的我們,設計建築。」凱文‧羅奇與槇文彦(1993)兩人都在提倡公共服務與更高福祉的價值,而史特靈談到建築師時,曾表示:「無論打造的是一間房間、一棟建築或一座城鎮,建築師責無旁貸,必須藉由他所造就的環境品質,提升人類的性靈。」建築師的性格,會以令人驚喜的方式浮現,最明顯的就是哥登‧班夏夫特(Gordon Bunshaft,1988)。眾所周知,他甚少談論自己的建築過程與理論等話題,曾經直接表明:「我寧願由建築為我發言。」然而到了八十歲時,班夏夫特卻在貝蒂‧布倫(Betty Blum)訪談時說:「我年紀大了,接下來十年,就讓我好好追憶往事吧!」談到耶魯大學的貝尼克古籍善本圖書館(Beinecke Rare Book & Manuscript Library),班夏夫特回憶道:「曾有女士們寫信告訴我,她們一看見貝尼克圖書館就打哆嗦。」梅恩則是清楚表示,他絕對會避免淪為變成明星建築師,或被貼上標籤。

  另一個建築師之間常提到的話題,是受惠於現代大師的程度。舉例而言,安藤忠雄(1995)、丹下健三(1987)與斯維爾‧費恩(Sverre Fehn,1997),皆曾提到瑞士建築師柯比意(Le Corbusier,1887—1965)有重要的影響。另一位影響深遠的人物,則是德國建築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此外還有路易斯‧康(Louis Kahn,1901—1974)、華特‧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而在普立茲克桂冠得主中,大家常常提到約恩‧烏松(2003)是建築師成為地方政治犧牲品的例子,然而他對雪梨歌劇院的願景,堪稱現代最了不起的建築設計之一。

  你會在這些建築師當中看到流行創造者、宣言倡始人,還有知識份子。他們發揮奇特的影響力,除了打造建築,也把精力奉獻給學術界與文化體制。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 2000)、拉菲爾‧莫內歐(Rafael Moneo,1996)、羅伯‧范裘利(Robert Venturi,1991)、阿道‧羅西與詹姆士‧史特靈,都是建築師兼理論家。他們的建築、著作與教學,影響好幾個世代的年輕建築師。正如湯姆‧梅恩所言,他想進入「虛擬的版圖——亦即學生的心智領域」。

  自從2000年以來,普立茲克獎的一項重大變化是出現女性得獎人。2004年,札哈‧哈蒂(Zaha Hadid)成為第一位女性桂冠得主,而在2010年,妹島和世與男性夥伴合組的SANAA,也抱回大獎。建築界向來由男性主導,雖然今天執業的女性建築師不少,但是能領導自己事務所的女性,比例卻低得出奇。正如妹島所言:「大家總以為只有男人才做大型案件,但我認為這是因為過去建築界的女性不夠多。」與眾不同的哈蒂更直率:「如果我是男人,他們就不會稱我為女伶。」

  那麼,建築與藝術的交會點何在?包括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1998)在內的許多建築師認為,建築固然是一種藝術,但是材料、結構與功能方面的考量,使之獨樹一格。相對地,菲利普‧強森認為這是沒什麼好辯論的問題:「建築是藝術,別無其他。」

  關於編輯體例方面,我們在全書中盡量不去更動引文,希望能保留自然的節奏與句法,如此讀者最能直接感受建築師精彩多元的一面。為了保持全書的一致性,我們採用美式拼字與標點,必要時修正明顯的錯誤。

  身為如此龐大的作品集編輯,我們將兩種不同的建築觀點結合起來,以求達到令人滿意的成果。茹絲‧佩塔森(Ruth Peltason)是一名編輯與作家,擁有多年藝術與圖文書的編輯經驗,包括前普立茲克獎董事比爾‧雷西(Bill Lacy)的《當代百大建築師》(100 Contemporary Architects)。翁甄舜華博士(Grace Ong-Yan, Ph.D.)則是建築史學者、教師與建築師,專長為現代與當代建築。我們認為一同合作更能拓展讀者群,吸引更多有興趣的讀者。

  雖然我們的能力與興趣不同,但是在編纂過程中皆受到感動,獲益良多。每位建築師透過自己的言辭,讓我們更能欣賞他們作品。但願本書能為有興趣的讀者,提供嶄新的意義與想法,讓打造優秀建築的過程更上層樓,更具人性。

作者資料

如絲‧佩塔森(Ruth Peltason)

如絲‧佩塔森(Ruth Peltason)是一名編輯與作家,並經營「訂製之書」(Bespoke Book)編輯工作室,專門開發、編輯與撰寫設計文化藝術書籍。她的案件多元,包括《設計研究:將現代生活帶進美國住家的商店》(Design Research: The Store that Brought Modern Living to American Homes)、《創意時間之書:三十三年來的紐約市公共藝術》(Creative Time: The Book, 33 Years of Public Art in New York City),及《活珠寶:大自然的傑作》(Living Jewels: Masterpiece from Nature)。 她曾擔任亞伯拉罕出版公司(Abrams)的設計與生活風格書籍主管與資深編輯。佩塔森現居紐約。

翁甄舜華(Grace Ong-Yan)

翁甄舜華博士(Grace Ong-Yan, Ph.D)是建築師、建築史學者、教師與作家,專精於歐美現代與當代建築。除了曾在兩位普立茲克獎得主的事務所任職之外,也在多所大學與機構任教,包括帕森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普瑞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耶魯大學、巴爾德研究所(Bard Graduate Center)與巴恩斯基金會(Barnes Foundation)。

基本資料

作者:如絲‧佩塔森(Ruth Peltason)翁甄舜華(Grace Ong-Yan) 譯者:呂亦欣 出版社:馬可孛羅 書系:Act 出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9866319266 城邦書號:MA0025 規格:精裝 / 全彩 / 376頁 / 24.7cm×28.6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