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2024超級感恩月
目前位置:首頁 > > 科普 > 其他
氣候文明史:改變世界的攻防八萬年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氣候文明史:改變世界的攻防八萬年

  • 作者:田家康(Yasushi Tange)
  • 出版社:臉譜
  • 出版日期:2012-09-03
  • 定價:350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1月26日止

內容簡介

原來氣候影響我們這麼大! 你知道嗎?地球兩端的羅馬跟東漢同時發生大動亂,居然都是氣候惹的禍! 氣候劇變,曾經讓全球人口只剩下不到萬人! 我們都讀過歷史,但卻從來不曾從「人」之外的角度來思考我們曾經走過的路。 這本書帶領你以全新的方式讀歷史,讓你通透「天」與「人」數萬年來的依存關係,給予你更巨觀的格局和眼光。 唯有全面地理解過去,才能更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 【精采內容】 ◎第一本從幕後主使者的觀點來剖析歷史的書。 每個人都讀過歷史,關於我們是怎麼從猩猩一步一步走成人類的樣子,關於哪個民族征服了天下而哪個國家自此滅亡,關於某個人革命性的某項發明或發現讓人類文明進展往前邁進一大步。然而,我們卻往往忽略了另一股比人類本身更強大的力量,這力量數萬年來無時無刻地影響著人類文明的演變歷程,在關鍵時刻宰制了每個人的命運。 這是第一本從「人」的視野跳脫出來,以「氣候」這個幕後主使者的觀點來探討人類文明的書,帶你深入了解「氣候變遷」以及「天」與「人」之間的緊密關係。 ◎從氣候的角度看文明發展的歷程,你會發現,人類文明和氣候變遷是如此密不可分…… .遠古時期,劇變的氣候曾經使全球人口數迅速銳減至萬人以下。 .乾旱和豪雨接連發生,使大型動物數量銳減、植物快速生長,鼠類激增,引發世紀大瘟疫。 一場災難性的大洪水,讓原本只存在於西亞的農耕文化散播到全世界。 .過去一萬年以來,氣候掌控了尼羅河流域的水位變化,同時也左右了埃及王朝的興衰──深受人民敬畏的埃及法老王神威,在一次次與預言相悖的氣候變動中失去地位,使古埃及自此走向衰亡。 .溫暖的天候造就了西漢蓬勃熱絡的絲路貿易,而寒冷的天候卻使東漢內憂外患不斷,終至滅亡。 ◎如今,人類文明和氣候變遷的角色正在翻轉…… 從古至今,氣候操縱了人類文明發展的速度、左右著何處應當豐饒而何處又注定貧瘠,人類在氣候時而冷面無情時而悲憫寬容這般反覆不定的面貌下,發展出和天地共存的生活態度。 時至今日,我們迅速發展的文明讓人類的角色從被動轉為主動,然而人類真的從氣候手中奪回主控權了嗎? 二氧化碳濃度達到六十萬年來的高峰,地表溫度逐年破紀錄地上升……在氣候驟變的今日,人人自危,擔心是否世界末日就在不遠處?此時,我們正需要這樣一本書,帶我們從頭檢視「氣候變遷」和「人類文明」悠悠數萬年以來,是如何相互影響、牽制。 氣候史學巨擘瓦勒斯.布羅克說:「歷史上,全球氣候從不是緩慢變遷,而是從平常狀態一口氣翻盤。」我們應當好好認識氣候的每一次「翻盤」,以對未來有更精確的掌握度,防患於未然。 【專業推薦】 ◎任立渝(TVBS氣象主播) ◎汪中和(中央研究院 地球科學研究所 研究員) ◎柳中明(中華低碳環境學會理事長) ◎翁叔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副教授) 【好評推薦】 「本書由八萬五千年前人類出非洲開始,介紹中東、歐洲與日本文明的發展。氣候劇變是人類遷移與戰爭的動力,以及本書的思維主軸。最終,當然是提出對當今氣候暖化趨勢的憂慮。全球現今是70億人口,2050年預期是90億,2100年可能達110億。同時,現在約50%人口集中在都市,2050年可能達70%,世紀末可能達到85%。個人近日提出創造海綿城市的概念,強調人類需努力改變環境,使得人與地球合作共存,才可能永續下去。」 ──中華低碳環境學會理事長 柳中明

目錄

第1部 黎明篇:氣候變遷孕育人類
◎第1章  人類與氣候變遷的第一戰
‧1 現代人類的「出非洲記」
‧2 多巴火山大爆發
     火山冬季引發的寒冷化 / 瓶頸效應與多巴突變理論
‧3 穿上衣服,挑戰寒冷時代

◎第2章  身處寒冷氣候之中
‧【1  末次冰期的氣候與人類生活】
末次冰期的地貌 / 北美大陸的巨大冰原與人類遷徙 / 末次冰期的氣溫與降雨量 / 人類在嚴酷自然環境中的生存方式
‧【2  劇烈的氣候變遷 】
驟變的氣溫:Dansgaard-Oeschger振盪與Heinrich事件 / 「冰河時代的孩子」
‧【3  末次冰期的日本列島】
日本在冰河時期的地形與氣候 / 日本人來自何方?
‧【4  大型哺乳動物滅絕的理由】
氣候變遷論與人類狩獵論 / 滅絕論戰的背景

◎第3章  末次冰期的結束與新仙女木(Younger Dryas)事件
‧【1  溫暖時代的開端 】
海平面上升:暖化始於南半球 / 歐洲大陸的生活型態改變
‧【2  冷冰冰的回馬槍:新仙女木事件】
地層花粉顯示三次氣溫降低 / 冰河理論創始人:路易˙阿加西 / 阿加西湖的潰堤 / 北大西洋洋流與溫鹽環流 / 海水溫度與鹽分濃度的細微平衡 / 新仙女木事件的各種假設
‧【3  農耕的發跡 】
農業無法輕易發展 / 農業由何而起? / 為何農業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北部? / 人類幾時開始馴養動物? / 中國的新發現與其中涵義

◎第4章  「漫漫長夏」的到來
‧【1  溫暖時代的來臨與其背景】
全新世的氣候最佳時期 / 暖化原因何在? / 地球軌道每數萬年有一個變動週期 / 蘇格蘭人的著眼點 / 塞爾維亞人漫長而孤獨的研究 / 北半球日照量增加與活躍的太陽活動 / 巨大冰原的消失
‧【2  陸地變臉與海平面上升 】
森林地帶北上,海岸線的變化 / 熱帶地區的季風強化與水蒸氣回饋 / 赤道無風帶與哈德理循環 / 「現代人」的誕生 / 繩文初期的日本氣候
‧【3  洪水傳說 】
諾亞方舟的大洪水真有其事? / 黑海大氾濫 / 黑海沿岸的農民到哪去了?

第2部 古代篇:氣候變遷孕育文明
◎第1章  漫漫長夏告終與古代文明興起
‧【1  北極振動與寒冷化開始 】
冰人證實了冰河擴展 / 聖嬰現象再起 /沃克與南方振盪 /畢雅尼與ENSO / 聖嬰現象的發生頻率升高,暖化就會增加?
‧【2  美索不達米亞的灌溉農業】
雨水農耕的死胡同與都市的形成 / 收穫倍數展現經濟實力
‧【3  北非沙漠化 】
翠綠撒哈拉的改變 / 在非洲大陸上遷徙的人們:往南,往東
‧【4  集體生活的代價 】
身高縮短 / 畜牧造成的傳染病 / 戰爭的起源

◎第2章  反覆寒冷化與突如其來的乾旱
‧【1  4200年前到4000年前:蘇美王朝與埃及古王國的衰亡 】
遭逢乾旱的美索不達米亞 / 開始出現食物禁忌 / 尼羅河三大水源 / 法老失勢
‧【2  3500年前到3000年前:地中海文明滅亡】
火山爆發是寒冷化原因之一? / 巨石陣的意義 / 沒有發現氣候變遷的邁錫尼文明 / 世界最早的大戰:西臺對埃及
‧【3  2800年前到2300年前:民族大遷徙】
氣溫降低:原因是太陽活動暫時衰退? / 邊境地區發生民族遷徙 / 寒冷時代的意義:社會與國家的重組,以及精神革命
‧【4  日本列島的情況:氣候變遷與繩文˙彌生時代 】
三內丸山遺跡的溫暖氣候 / 本州內陸的繩文中期文化 / 文化中心移往西日本:彌生派外來移民與水田農耕

◎第3章  羅馬興衰與時代背景
‧【1  深受暖化恩澤的羅馬 】
從葡萄酒產地觀察帝國擴張 / 地中海氣團北上 / 地中海式農業推廣與東西方交易活化 / 受惡劣天候阻絕的日耳曼地區 / 氣候惡化中的內憂外患
‧【2  東亞混亂】
東漢滅亡與倭國大亂 / 遺跡中的戰爭烙印 / 古墳時代的大量移民
‧【3  「神秘雲系」造成古代終結 】
全球文獻共同記載的大饑荒 / 氣溫驟降的原因何在? / 世界最早的瘟疫大流行 / 歷史又翻過一頁

第3部 中世紀˙近代篇:氣候變遷撼動歷史
◎第1章  中世紀溫暖期的繁榮
‧【1  發現溫暖時代 】
歐洲古文獻 / 世界各地的古代氣候 / 中世紀真的比現代更溫暖? / IPCC第四次評量報告中提到的中世紀溫暖期 / 1980年代之後比中世紀溫暖期更為溫暖
‧【2  歐洲人口增加與哥德式建築的奢華 】
不毛之地消失 / 歐洲人口增加 / 氣溫上升的光與影:從哥德式建築觀察經濟發展與內陸乾旱
‧【3  日本的情況:平安時代的國家文化發展與東日本勢力抬頭 】
觀櫻御宴所記載的櫻花花期 / 朝廷勢力北上 / 北海道東北部的鄂霍次克文化 / 西日本的酷暑與乾旱
‧【4  維京人移民格陵蘭】
紅髮艾瑞克的傳說 / 維京人到過北美大陸的哪裡? / 格陵蘭殖民發展史:出口貨品是海象牙

◎第2章  寒冷時代的來臨
‧【1  寒冷化的徵兆 】
天候變異:饑荒、瘟疫、戰爭 / 以苦難為題的宗教藝術 / 世界各地發現的寒冷化
‧【2 格陵蘭殖民地的困窘 】
貿易船隻消聲匿跡 / 殖民地的命運 / 依努義人的選擇:生存之道
‧【3  消失的太陽黑子 】
十九世紀天文學家的發現 / 二十世紀太陽物理學家的關注
‧【4  小冰期是什麼樣的時代?】
寒冷化原因何在? / IPCC第四次評量報告是否低估:寒冷化會造成氣候劇變

◎第3章  小冰期的氣候與歷史
‧【1  草原變大、冰河延伸:施波雷爾極小期(1450~1570年) 】
森林變成草原 / 風景畫中的小冰期 / 獵巫行動流行於阿爾卑斯以北地區 / 赤道無風帶位置改變的可能性 / 日本的情況:大量移民至東南亞
‧【2  北大西洋振盪與北極振盪 】
沃克的另一項發現 / 氣壓配置不同造成天候變化 / 北極振盪造成地區冷暖差異
‧【3  嚴重饑荒與農業革命:蒙德極小期(1645~1715年) 】
小冰期中最寒冷的時代 / 寒冷氣候改變了葡萄品種 / 歐洲人口減少 / 亞洲寒冷化與江戶時代饑荒 / 起源於荷蘭的農業革命 / 誰是真正的救世主? / 近代理性的誕生
‧【4  火山爆發頻繁與「無夏之年」:道爾頓極小期(1770~1830年)】
十八世紀的氣候變化劇烈 / 拉基火山、淺間山爆發與天明饑饉 / 為何法國大革命發生於1789年 / 1812年開始的極寒:「冰霜將軍」毀滅了拿破崙軍隊 / 坦博拉火山爆發與「無夏之年」 / 東北風造成天保饑饉:日本特有的異常氣候? / 愛爾蘭的馬鈴薯饑荒 / 小冰期何時結束?

終幕:與氣候變遷的交戰仍未停息
◎1  二十世紀的氣候
◎2 下個冰期何時來臨?
◎3  IPCC所預測的地球暖化:可預見的風險
◎4  氣候驟變的歷史:無法預測的不確定性
◎5  是否能夠適應氣候劇變?

文末解說一:如何調查過去的氣候
◎一  氣象觀測
◎二  古代文獻
◎三  樹木年輪
◎四  湖沼與海底的沉積物
      各種沉積物的特徵 / 氧的同位素
◎五 冰核
   冷凍在冰原中的古代氣候 / 南極大陸的科學競賽

文末解說二:氣候變遷如何發生
◎一  地表變化:大陸漂移、造山運動、深層海流
◎二  地球軌道參數變化
      地球軌道變動的三大原因 / 未完成的課題
◎三  太陽活動變化
      黑子週期 / 日照量變化的影響
◎四  火山活動
◎五  溫室效應氣體
   發現溫室效應 /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

序跋

前言


  氣候變遷會改變人類歷史?隨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地球逐漸暖化,二十一世紀的自然環境在人類手中改變,卻反而可能威脅到人類的生存。但人類與氣候變遷的拉鋸戰,並不是從二十世紀後半才開始的。人類演進史一直都在搖擺不定的氣候中運轉。

  本書將從八萬年前開始,沿著時間軸說明氣候變遷與人類歷史的關係。除了先人的研究成果之外,這三十年來,古氣候學研究有了長足的進步,進入二十一世紀又發現了不少新知,也將一併介紹。

  日本位於北半球中緯度,同時受到北極地區與熱帶地區的氣候影響,所以在討論氣候變遷的時候,日本人對自然環境變化的應對確實耐人尋味。以往歐美研究叢書對日本列島的氣候變遷與歷史影響少有著墨,本書也將多加介紹。

  二十世紀上半葉,美國地理學家艾茲瓦斯.杭亭頓(Ellsworth Huntington, 1876-1947)大膽假設,氣候與人類史有著密切關係。他根據自己參與中亞探險隊的經驗,於1907年出版了《亞洲的脈動》(The Pulse of Asia),認為氣候變遷正是推動游牧民族遷徙的動力。之後他擔任耶魯大學的地理學教授,於1914年發表名作《氣候與文明》(The Climatic Factor)

  「如果氣候變遷發生於歷史時代,必定會對人類造成影響。……歷史事件與氣候變遷的關係之密切,遠超乎我們想像。以往許多偉大民族的興亡,都與當時的氣候條件優劣成正比。」

  杭亭頓預言,往後的考古學證據與世界各地的調查資料,將會證明他的假設。

  可惜杭亭頓只是考察了中緯度先進國家與赤道附近國家的文明落差,提倡白種人與有色人種的能力差距,斷言歐洲最高文明的國家是英國與德國。因此二次大戰結束後,杭亭頓被認為是種族歧視主義者,他的學說也被評為不具科學性。

  在杭亭頓的主張中,人類不過是自然環境中的渺小存在,了解人類極限是對應氣候變遷的第一步。這符合現代思維。然而他對氣候與歷史的關係,解釋太過單純牽強,缺乏地質學證據,所以學界將他的學說稱為環境決定論,並認為一文不值。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英國氣候學家休伯特.蘭姆(Hubert Lamb, 1913-1997)於大戰結束後進一步強化了氣候與歷史的關係。蘭姆在二次大戰時任職於英國氣象局,卻收到命令要研究毒氣,他本著教友會成員的良知而拒絕,轉身投入氣候學世界,尤其是分析過去的氣候。

  蘭姆埋首查閱古文獻,推敲各時代的氣候。二次大戰之後,放射碳的年代測定法發明了,地層分析技術大幅邁進,對他的研究多有助益。他先出版了《氣候:現在、過去與未來》(Climate Present Past and Future, 1972),之後又出版集大成的《氣候、歷史與近代社會》(Climate, History and the Modern World, 1982),詳細論述冰河時期以來氣候與歷史的關係。

  在蘭姆那個時代,科學萬能主義正值巔峰。但他依然主張:「在這個科學技術進步的時代,人們似乎不願思考自然環境變化對眼前生活會有多大的影響。但我們的祖先經歷過饑荒與瘟疫,觀點截然不同……」。

  從1990年代以來,科學家透過海底沉積物、泥炭地層、南極與格陵蘭的冰原、山岳地帶的冰河等,作出前所未有的古氣候分析。日本的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安田喜憲先生,筑波大學榮譽教授吉野正敏先生,以及東京大學榮譽教授鈴木秀夫先生,都針對不同時代出版了價值不斐的參考書,重現當時氣候,考察過往歷史。

  文化人類學家布萊恩.費根(Brian Fagan)也發表了四本有關氣候與歷史的書籍(其中討論聖嬰現象的《聖嬰與文明興衰:洪水、饑饉與帝王》﹝Floods, Famines, and Emperors﹞沒有日文版)。文化人類學家費根並非氣候專家,所以大量參考了蘭姆的通史著作。他將蘭姆著作中的內容整理起來,用四本書訴說不同時代的暖化與寒化。他調查大量的古文獻與近代研究報告,運用自己的親身經驗與卓越想像力,將當時的人類生活描寫得栩栩如生。

  另一方面,英國科幻作家威廉.柏洛茲(William James Burroughs)也承繼了休伯特.蘭姆的大作,於2005年出版《史前時代的氣候變遷:混沌支配的終結》(Climate Change in Prehistory: The End of the Reign of Chaos)。柏洛茲在其他著作中,引用了休伯特.蘭姆的學說來說明氣候與文明的關係,並大為讚揚:「目前所有關於氣候變遷的著作內容,依然以該書為理想典範。」

  在考慮社會與歷史的演變時,想必不會只有我一人感到難以釋懷。為何民族要大舉遷徙?為何傑出人物光靠一己之力就能打造國家?為何在某個特定時期,全世界同時產生變化?

  我持有氣象預報員的證照,在了解整個地球的氣象系統、深入探討古氣候學的過程中,發現氣候變遷也是推動文明與歷史的關鍵之一。以往那些看似隔靴搔癢的歷史變化契機,加入了氣候因素之後,竟有如此大的改觀。更進一步來說,人類與氣候變遷的拉鋸戰絕對不僅是歷史。如我開頭所說,人為造成的地球暖化,將對未來社會造成重大影響。蘭姆大作的標題亦如是,氣候變遷與文明,是貫穿過去、現在、未來的大主題。

  本書將秉持杭亭頓的危機意識與蘭姆的觀點,概略說明氣候變遷在漫長時光中是如何改寫歷史。人類如何在不穩定的氣候中掙扎求生?在前一個冰河期結束之後的間冰期中,曾有五到六個氣候寒冷化的時代。溫暖化與寒冷化的轉變,究竟會如何撼動歷史?

  本書雖有《氣候文明史》如此懾人的標題,但並非專業書籍或研究論文。而是希望閱讀本書的各位讀者,日後在瀏覽世界史或日本史的時候,在電影電視上接觸到歷史主題的時候,甚至造訪海內外遺跡的時候,都能透過本書想起當時的氣候。這將是筆者最高的榮幸。

  本書之出版,要感謝力勸我提筆的日本廣播協會渡邊保之先生,在寫作過程中提供技術建議的慶應義塾高中教師松本直記先生。兩位既是氣象播報員,也是我的好友。另外,提供出版契機的日本經濟新聞社科學技術部編輯委員吉川和輝先生,以及熱心鼓勵我這寫作新手的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堀口祐介先生,實在惠我良多。我也由衷感謝二位。

內文試閱

第2部 古代篇:氣候變遷孕育文明
第3章 羅馬興衰與時代背景


  羅馬人的地中海生活型態擴張到全歐洲,是西元前二世紀到西元四世紀之間的事。甚至可以說這五、六百年的溫暖時期,打造了西歐社會延續至今的架構。羅馬受到溫暖時代的庇佑,創造了名為羅馬霸權和平(Pax Romana)的偉大帝國。最後依然因為寒冷時期到來而發生動亂。

  第2部最後一章,將針對西元前二世紀到西元六世紀討論以下話題:

.氣候變遷如何影響著羅馬帝國的興衰?
.羅馬陷入混亂時,東亞與日本的政治情勢如何?
.歷史從古代轉往中世紀的契機為何?

  本章要從氣候變遷的觀點探討大國興衰。分別君臨大洋東西的羅馬與東漢,在相同時期發生動亂,究竟代表什麼?

1   深受暖化恩澤的羅馬

從葡萄酒產地觀察帝國擴張

  法國亞爾薩斯地區與德國萊茵法爾茲(Rheinland-Pfalz)邦的特里亞區,分別位於兩國邊境上,都是聞名全球的白葡萄酒產地。當地位於北緯五十度,接近葡萄農業栽培的北限。而在如此高緯度地區栽種葡萄的,正是兩千年前稱霸地中海,越過阿爾卑斯山脈的羅馬人。

  西元前五十八年,凱撒大帝遠征將羅馬領土拓展到歐洲北部,直到西元四世紀日耳曼人大遷徙,萊茵河西岸日耳曼長城(Limes Germanicus)陷落為止,羅馬帝國統領歐洲西部到中部長達五百年。葡萄栽種地區擴大,與羅馬軍團遠征有著密切關聯。

  有關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的葡萄酒,根據古老紀錄記載,西元前五世紀從馬賽北上的希臘商人曾經將葡萄酒獻給凱爾特族長,大獲好評。羅馬人在政治上管轄了法國到不列顛島一帶,也將地中海生活型態推廣到阿爾卑斯山以北的殖民地。人們對於葡萄酒的大量需求,使得地中海產的葡萄酒不敷使用,於是將葡萄產地擴大到殖民地。

  當時葡萄酒釀造法也發生變化。以往都是依循古希臘做法,將葡萄放在陶器中發酵,但當時歐洲西部則改用釀啤酒的橡木桶。也就是現今最普及的工法。目前葡萄酒品酒會上,軟木塞與酒桶的香氣也納入評審項目中,因此現在的葡萄酒風味正是確立於羅馬領土擴張期。

地中海氣團北上

  葡萄栽培範圍擴大到歐洲北部,除了羅馬人的興趣、高度農業技術推廣之外,數百年的寒冷氣候結束,歐洲迎接溫暖時代,也是一大要因。美國環境學家卡洛爾.克拉姆雷專攻羅馬統治時代的氣候變遷。根據植被分布與當時的文獻內容,從兩千七百年前到兩千五百年前之間,歐洲北部的大陸性氣團南下至當今的德國南部、奧地利、捷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一帶,氣團所籠罩的區域乾燥且嚴寒。大陸性氣團甚至影響到義大利北部波河流域與希臘。另一方面,歐洲西北部的法國在大西洋氣團支配之下,氣候濕冷。但從西元前三百年開始,地中海氣團北上,歐洲南部絕大多數地區轉為夏天高溫乾燥、冬天降雨量多的地中海型氣候。很難以植被的差異來清楚區分氣候區。克拉姆雷推論,地中海氣團在法國一帶應該北上到勃艮地地區北部,在歐洲中部則北上到南斯拉夫,以及匈牙利平原到多瑙河下游一帶。

  阿爾卑斯冰帽從兩千八百年前開始擴張,直到兩千三百年前左右才開始消退。西元前二一八年,迦太基的漢尼拔為了攻打羅馬,率領象軍穿越剛開通的山口,來到義大利北部。另一方面,西元前一世紀換成凱撒大帝從南方穿越數個山口,號令整個高盧地區。歐洲北部從西元前三世紀開始轉為濕潤氣候,不時產生暴風雨。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西元前一二○年到西元前一一四年之間,歐洲北部發生的坎布里亞(Cimbria)洪災。記錄指出當時北海發生暴風雨,從丹麥到德國一帶海岸線後退,凱爾特人與日耳曼人被迫往南方遷徙。這代表北大西洋產生的低氣壓,移動路徑與之前不同。凱撒大帝的︽高盧戰記︾中也提到,航向不列顛島碰上暴風雨,必須靜待時機。

  羅馬興盛時期,歐洲東部山岳地帶很少積雪。證據就是在羅馬五賢君之一的圖拉真進攻達契亞(Dacia)時,曾在南斯拉夫與羅馬尼亞國境上的多瑙河流域鐵門峽,搭建了圖拉真橋。圖拉真橋從西元一○一年開始興建,由大馬士革建築師阿波羅多羅斯(Apollodorus of Damascus)花了五年才建造而成,是全長一一五三公尺、高二十七公尺的大橋。在受到日耳曼人侵略破壞之前,大橋使用了一百七十年之久。近代曾有人重建此橋,但數年一度的大雪年使得高地冰塊隨多瑙河流下,破壞橋樑,沒有新橋能夠如圖拉真大橋一般維持百年以上。

  根據推測,地中海南面的氣候也與現在不同。因天動說而聞名的克勞德烏斯.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記載了西元一二七年到一五一年間亞歷山卓的氣候。根據記錄,當時除了八月之外每月皆有降雨,七八月間酷暑難耐。這屬於亞熱帶氣候。目前亞歷山卓城只有冬季會下雨,夏季雖熱,地中海對面的歐洲大陸仍會吹來北風或西北風,有助降低氣溫。

  當時的海平面高度也可證實羅馬處於溫暖時代。亞德里亞海邊的拿坡里港遺跡顯示,西元前五世紀的海平面比現在要低一公尺。之後發生羅馬海進,海平面開始上升,西元四世紀的海平面則比目前稍高一些,因此羅馬共和時代的港口,如今大多長眠海中。 地中海式農業推廣與東西方交易活化

  於是我們了解,氣候暖化時代與羅馬興盛時代一致。溫暖氣候影響全歐洲的農業型態,例如北義大利也能栽種橄欖。原本羅馬人幾乎不吃肉,只吃小麥等穀物,而在凱撒大帝遠征時,每位士兵每天可領一公斤的糧食,其中小麥八百五十公克,豬油一百五十公克,內含乳酪二十公克左右。凱薩大帝直接在高盧、不列顛島等戰場當地徵收糧食。軍團愛吃的小麥,原本就是地中海氣候地區所栽培的作物。由於溫暖化時代來臨,可栽種地區擴展到北方,於是羅馬農業型態幾乎普及到全歐洲。

  西元一到二世紀,羅馬帝國城牆外的日耳曼地區也開始開墾森林,規畫小規模農地。一月平均氣溫一度的地區可以栽種燕麥,而一月平均氣溫零下六度的地區可以栽種單粒小麥。舉個極端的例子,由於葡萄園擴張到法國,帝國還曾經生產過多葡萄酒。西元一世紀後半期,羅馬皇帝多米提安努斯(Titus Flavius Domitianus)曾下令禁止阿爾卑斯山以北的殖民地生產葡萄酒。由於釀酒技術傳到英格蘭與德國,不列顛島於西元三世紀便能自行生產葡萄酒,減少從地中海進口的數量,直到西元二八○年,普羅布斯(Marcus Aurelius Probus)皇帝才廢止這項禁令。

  活躍的絲路交易,其實也是溫暖天氣的功勞。中國西漢武帝時代開始用心經營西域,直到東漢才完成連接羅馬與長安的貿易通道。貿易通道興起的原因,不僅是東西兩大國希望擴大物資交流。當時中亞降雨量增加,游牧民族生活品質提升,各地綠洲城市繼而有機會發展為中繼站。絲路交易從西元前一五○年左右持續到西元三○○年為止,活絡了四百年以上。

  之後東西貿易衰退,與寒冷化造成的內陸乾旱發生的時間恰巧重疊。受惡劣天候阻絕的日耳曼地區

  寒冷化與乾旱衍生出糧食危機,人民開始推翻執政者,或是民族遷徙的過程中發生衝突。我們已經看見氣候變遷,每五十年、一百年,或是數百年就會改寫一次歷史。但有少數情況下,僅僅數年的異常氣象,甚至單日的極端氣象,就能夠改寫歷史。尤其是戰爭這種在短時間內塑造未來社會型態的大事件發生時,極端氣象時常扮演著決定勝負的關鍵角色。這種情況稱為天候因素(Weather Factor),西元九年,羅馬帝國在條頓堡森林戰役(Schlacht im Teutoburger Wald)中慘敗給日耳曼人,就是一個例子。

  羅馬初代皇帝奧古斯都,曾命令日耳曼總督瓦魯斯(QuinctiliusVarus)率領三師團共兩萬人越過萊茵河,攻打日耳曼人住處。因為羅馬帝國想將國境延伸到萊茵河東邊的易北河。

  當羅馬軍團推進到德國西北部下薩克森省歐斯那布魯克(Osnabruck)郊區,凱路斯奇族王子阿米紐斯(Arminius)設下巧妙陷阱,將羅馬軍團引進森林之中。該年九月,羅馬行軍行列長達十五公里,前後軍令無法互相傳達。此時阿米紐斯已經率領一萬多人的兵力埋伏在森林中。根據卡西烏斯.迪奧(Cassius Dio)所著《羅馬史》第五十六卷記載,當時狂風暴雨,雷電交加,阿米紐斯利用此天候展開攻擊。羅馬士兵害怕雷電,陷入混亂,又加上森林戰使得羅馬軍團的弓箭與投石器毫無用武之地。結果瓦魯斯戰死,幾乎全軍覆沒。

  條頓堡森林戰役是歷史的轉淚點。之後數年羅馬軍團雖然曾跨過萊茵河,但提貝里烏斯(Tiberius Claudius Nero)僅於萊茵河西岸築起城牆,劃定羅馬帝國勢力範圍。一場偶然的雷雨畫出了拉丁文化圈,區分了德國與法國。條頓堡森林戰役就成了十九世紀以來德國民族主義的象徵。統一德國聯邦的俾斯麥首相,一八七五年於戰場附近的古騰堡建造了阿米紐斯像。

氣候惡化中的內憂外患

  到了西元二世紀,歐洲氣候逐漸寒冷化。上空氣團配置改變,地中海型氣候與北部的大陸型氣候,兩者之間的交界往南移動。以往鋒面位於丹麥到法國之間的歐洲大陸北緣,在當時可能南移到了義大利半島上空。首都羅馬原本就容易受到洪水侵襲,從最後一位五賢君奧理略(Marcus Aurelius)的時代開始,就已經不時發生天災。西元一六一年夏天,地中海周邊降下前所未有的大雨,天候變化造成小麥等農作物歉收,秋天又碰上台伯河氾濫,公共設施淹水。歷史記載馬克里努斯(Marcus Opellius Macrinus)在位的西元二一七年八月下旬,突然發生強烈雷陣雨,圓形競技場遭雷擊失火,古羅馬廣場(Foro Romano)也淹水。

  就氣象學來說,當歐洲內陸氣候寒冷化,包含裏海在內的中亞內陸也會面臨氣候乾燥化,降雨量減少。從二○五年到二九五年,挪威西部冰河擴張,裏海水位降低,亞洲內陸氣候乾燥化。這場乾旱不僅造成貿易通道沒落,也使得草原沙漠化,瓦解了游牧民族的生活依靠。

  而內陸氣候變化也造成了日耳曼人大遷徙。從二世紀後半期開始,日耳曼人便不斷嘗試突破萊茵河沿岸的城牆,企圖入侵羅馬領土,但他們並非與羅馬相鄰的民族。他們其實是哥德(Goth)族、布爾郡特族(Burgundians)、薩馬爾提亞(Sarmatia)族,原本住在北海附近,德國東北部地區,因為天候變遷才攜家帶眷往西南方移動。

  到了西元四世紀後半,歐洲東部出現馬上民族匈奴族,日耳曼系的哥德族、汪達爾
(Vandal)族家園被奪,只好越過萊茵河、多瑙河流入羅馬帝國。而當時的史學家馬賽里努斯(Ammianus Marcellinus)就點破了匈奴混亂的原因。原本位於蒙古高原的匈奴,有一部分往西方前進,越過哈薩克來到歐洲,被稱為Huns。杭亭頓於著作《亞洲的脈動》中認為,內陸乾燥化造成游牧民族彼此排擠,往鄰近外地移動,才發生匈奴西進。

  一般歷史教科書對羅馬帝國衰敗的解釋,主要是皇帝爭權,市民階級化,佃農制度擴大等內部原因,再加上蠻族入侵等外部原因。日耳曼人的壓力持續已久,只要內政踏實,日耳曼民族不可能侵門踏戶。但加上氣候變遷的因素之後,羅馬衰敗的原因其實變得非常清晰。

  無論如何,西元四世紀之後羅馬帝國周邊的民族遷徙愈來愈活躍,帝國必須傾全國之力抵抗日耳曼人入侵,同時包含首都羅馬在內的國內各地又遭受天災,地中海一帶農業歉收,經濟活動衰退也令人頭痛。觀察阿爾卑斯山麓策馬特(Zermatt)地區的樹木年輪,發現西元四世紀下半葉氣候仍算穩定,但到了四○○年至四一五年開始大幅變動,寒冷化跡象逐漸明顯。

  羅馬當時遭遇的內憂外患,是原本孕育國家的溫暖氣候,轉變為寒冷氣候所致。

作者資料

田家康(Yasushi Tange)

1959年生於神奈川縣,畢業於橫濱國立大學經濟學院,曾任農林中央金庫的農林水產金融部部長(森林部門責任部長),現職為農林漁業信用基金會的漁業部長。 田家 康先生同時為日本氣象學會會員、日本氣象預報協會東京分部長,其著作尚有『異常氣象改寫世界史』(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2011)等

基本資料

作者:田家康(Yasushi Tange) 譯者:歐凱寧 出版社:臉譜 書系:臉譜書房 出版日期:2012-09-03 ISBN:9789862352038 城邦書號:FS0023 規格:膠裝 / 單色 / 312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