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律師帶你看校園大小事: 老師和家長必知的44個霸凌防制和性平觀念指南
-
室內設計手繪製圖必學4【2024最新考題版】:術科詳解必勝全攻略
-
聖城大馬士革的滅絕與重生:1860年敘利亞大屠殺與現代中東的建立
-
黃金的傳奇史:拜金6000年,黃金如何統治我們的世界
-
黎智英傳:從億萬富翁,到中國最懼怕的批評者
-
為無聲者發聲:達賴喇嘛的七十年和平抗爭,守護西藏及其人民的自由與權利【首刷限定尊者扉頁印簽】
-
戰爭論圖解【經典新校版】
-
查無此史:哥倫布沒有發現新大陸?印度其實沒有咖哩?西班牙人沒有滅掉阿茲特克?深度尋訪歷史上最「偉大」的謊言與真實
-
看懂世界的1001個符號:解析標誌、神祕象徵、文化密碼與視覺隱喻的圖像指南
-
記憶之城:不一樣的京都
內容簡介
本書以戲曲及劇場研究為出發點,探索表演藝術與宗教儀式間的緊密關聯。在劇場的擬真幻相及祭典的天啟神召間,觀眾與信眾、演出者及祭祀者的角色,產生微妙交換;而一個社群的凝聚力量,由此一再接受洗禮。書中更以海外華人社會(如新加坡)為例,進一步思考劇場及宗教在飄洋過海後,對族群想像及實踐所帶來的新衝突。
作者資料
容世誠
廣東中山人,一九五七年生於香港,香港大學中文系文學士、哲學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專攻中國戲曲。曾任香港嶺南書院翻譯系兼任講師,現任教於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講授中國戲劇、明代社會與文化和中國文學史等課程。專研明代戲劇、中國儀式劇、三十年代粵曲粵劇,現致力於新加坡華族戲曲史的研究。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