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香不息:追尋香氣的源頭,一個香氛專家穿越世界森林的非凡尋香紀實
-
離散的植物:原生、外來、入侵……環境歷史學家體察植物界的傳播與擴散,探尋邊界、家、遷移及歸屬的意義
-
觀賞果實種子大圖鑑:從都會到山區,從草本、藤本到木本,一眼識別 200 種最吸睛的果實種子
-
樹的微宇宙:樹木隱藏的微小線索如何揭開大自然的祕密
-
樹上看見的世界:攀樹人與老樹、巨木的空中相遇〔2024暢銷改版〕
-
AI底層真相:如何避免數位滲透的陰影
-
凝態物理:從半導體、磁浮列車到量子電腦,看穿隱藏在現代科技背後的混沌、秩序與魔法
-
連結:從石器時代到AI紀元
-
利未亞的禮物—生活中的非洲植物誌:給大人的植物學,來自非洲大陸的植物學啟蒙
-
我們為何會做夢:睡夢中的大腦如何激發創造力,以及更好地改善清醒時的生活
內容簡介
目錄
◎引言 粒線體:生命世界的地下統治者
◎第一部 有前途的怪物:真核細胞的起源
‧1. 演化大斷層
‧2. 追尋祖先
‧3. 氫假說
◎第二部 左右生命的力量:質子動力與生命起源
‧4. 呼吸作用的意義
‧5. 質子動力
‧6. 生命起源
◎第三部 內線交易:建立複雜性
‧7. 細菌為何如此單純
‧8. 為何粒線體能實現複雜性
◎第四部 冪次定律:尺寸與通達複雜性的斜坡
‧9. 生物學的冪次定律
‧10. 溫血革命
◎第五部 他殺還是自殺:動亂之中個體誕生
‧11. 體內的衝突
‧12. 建立個體
◎第六部 性別戰爭:史前人類與性別的本質
‧13. 性別不平等
‧14. 來自史前人類考古的性別啟示
‧15. 為什麼會有兩種性別
◎第七部 生命之鐘:為何最後粒線體會殺死我們
‧16. 粒線體老化理論
‧17. 自動校正機的死亡
‧18. 治療老化?
◎結語
◎詞彙表
◎延伸閱讀
◎中英對照表
導讀
■深度導讀
粒線體在生命中的重要角色
◎文/魏耀揮
尼克.連恩是英國著名的演化生化學者及享有盛名的科普作家,他曾於二○一○年以《生命的躍升》獲得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大獎,是最具影響力的一位當代科普作家。這本《能量、性、死亡:粒線體與我們的生命》是他在二○○五年的另一本饒富趣味、充滿科學探索與創新思維的鉅著。他博覽過去將近一個世紀以來與粒線體相關的研究論文,以嚴謹的態度加上犀利的文筆,寫了這一本非常有歷史觀和可讀性的科普專書。譯者的文筆非常平實、簡潔和洗鍊,對科學名詞的翻譯掌握自如,能夠忠於原作者的寫作風格,又真實傳達了書中的科學知識,以及作者對各個議題的洞見,非常難得,實在是一本值得一看再看的好書。
本書首先介紹粒線體的許多重要生物功能,並且思考粒線體賦予生命的意義。尼克.連恩從他最擅長的演化生物學觀點切入,探索粒線體在真核細胞生物及高等多細胞動物演化過程中的重要角色。他從古細菌的發現及其基因轉錄機制與真核細胞類似,來討論真核生物的演化;接著他闡述沒有粒線體的古原蟲在大約二十億年前,就因為沒有吞進會進行呼吸作用的古細菌,而和真核生物分開演化了。他也提出粒線體擁有它自己的基因體所代表的生物意義,並因為能夠進行呼吸作用提高生產能量的效率,而賦予高等生物結構複雜性。高等生物細胞中的粒線體並非單獨運作,而是以網絡結構有效地傳送能量貨幣ATP到需要能量的部位,這也讓多細胞生物得以逐漸演化出龐大而多元化的體型。
接著,尼克.連恩說明粒線體為何被稱為細胞的發電廠,闡述此一具有內膜與外膜的雙膜胞器如何在真核細胞中製造ATP:它運用內膜上的呼吸鏈傳遞來自 NADH 或 FADH2 的電子和質子,在此一過程中產生質子動力(proton motive force),以驅動 FoF1 ATPase 合成ATP。他也利用此一主題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彼得.米歇爾(Peter Mitchell)贏得一九七八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化學滲透理論(chemiosmotic theory)。然而,粒線體在傳遞電子的過程中會產生電子滲漏(electron leak),不但降低製造ATP的效率,也引發活性氧分子(reactive oxygen species)和自由基的產生,為生物體內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與氧化性傷害的主要來源,也會導致人類退化性疾病及老年相關的疾病。本書也提及哺乳動物的基礎代謝速率與體重的相關研究,其實這也跟動物壽命的長短有密切關係,其中的分子機制牽涉細胞中粒線體產生活性氧分子的速率。壽命較長的動物體內,粒線體產生的活性氧分子往往較壽命短的物種來得低,而活性氧分子與動物壽命長短之間的因果關係,已在飲食限制的研究中得到實證。然而,尼克.連恩對於哈曼(Denham Harman)在一九七二年提出的自由基老化理論非常不以為然,提出許多反駁的證據,也嚴厲批評食用抗氧化劑可以防止老化的說法。
本書也從演化的觀點探討粒線體基因為什麼仍然存在真核生物細胞中。粒線體是除了細胞核之外唯一擁有遺傳物質(粒線體DNA)的胞器,動物和人體內的不同細胞可以含有數百至數千個不等的粒線體,每一個粒線體通常有二至十個拷貝數的粒線體DNA,而且還可以進行DNA複製、基因轉錄及蛋白質合成,但是這些基因表現受到細胞核的控制—粒線體DNA複製、轉錄和轉譯等生化反應所需之各種酵素、蛋白質及調節因子,皆為細胞核中的基因所製造。因此,核DNA和粒線體DNA上許多基因的協合表現,對於合成正常功能的粒線體非常重要。因此,正常的細胞功能必須仰賴粒線體和細胞核之間密切的對話。由於粒線體DNA是缺乏組蛋白(histone)保護的裸露DNA分子,而且又暴露在不斷產生氧自由基的環境下,非常容易遭受氧化性破壞,再加上粒線體修補DNA損傷的功能不夠完備。因此,人體和哺乳動物細胞的粒線體DNA突變速率,大約是核DNA的數十倍之多,此等粒線體DNA特性是其功能隨年齡增加而逐漸衰退的原因之一。而且,由於粒線體DNA序列變異速率高,粒線體DNA定序已被考古學家用於追溯人類起源和演化關係的研究。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威爾遜教授的研究團隊,就是利用粒線體DNA序列變異分析,於一九八七年在《自然》期刊發表一篇經典論文,指出現代人類的祖先是一名非洲婦女(粒線體夏娃)。此外,粒線體DNA定序也被廣泛應用於親緣鑑定和犯罪現場生物跡證的科學鑑定。
尼克.連恩認為粒線體相關研究一直不太能引起科學研究者的興趣,一方面是因為生物能量學牽涉的向量生化學和熱力學很艱深難懂,而且近三十年來分子生物學的研究都著重在細胞核內基因的活動及調控。長期從事粒線體DNA研究的華勒斯(Douglas Wallace),深信粒線體DNA不應該被分子遺傳學研究者忽略,他和少數幾位研究粒線體疾病的醫師科學家歷經多年努力,終於在一九八八年底首度證實,粒線體DNA突變與一些人類疾病(例如萊氏遺傳性視神經病變)的致病有極為密切的關係,這才引起醫界和學術界對粒線體疾病的分子機制和遺傳學研究的重視。很重要的另一轉折是在九○年代中期,生物學家發現粒線體在細胞凋亡的過程扮演仲裁者和執行者的重要角色,這才了解粒線體不只掌管細胞的生存,也決定細胞的死亡。因此,《科學》期刊在一九九九年以封面故事邀請剛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的華勒斯寫一篇專文,介紹粒線體DNA突變和人類疾病與粒線體疾病動物模式的研究(Science 283:1482-1488)。
尼克.連恩更深一層探索細胞凋亡在演化上的意義,他從演化的觀點闡釋細胞凋亡對於生物個體間互相競爭和族群永續生存的重要性,凋亡在生物發育和維持個體之生理恆定有其積極的作用。研究人員透過顯微鏡觀察線蟲體內一千零九十個體細胞,發現在不同發育時期須分批進行細胞凋亡才能變為成蟲。動物或人體在發育過程中,若不能正常進行凋亡以清除不需要或遭破壞的細胞,會導致畸型、癌症、退化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等疾病。有一些抗癌藥物甚至是誘發癌細胞的凋亡而達到治療的目的。此後就帶動了一波非常活躍的粒線體醫學研究,確定凋亡是由一些粒線體內的蛋白質(例如細胞色素c)或酵素催化,而進行之程式性自殺死亡,其中扮演劊子手的酵素,都在其結構之特定區位帶有半胱胺酸(cysteine)。本書還特別指出,從粒線體釋放出來帶動細胞凋亡的所有蛋白質(包括細胞色素c),都是來自遠古時代的有氧共生細菌,尼克.連恩認為大部分的凋亡蛋白是因為粒線體的祖先被併吞而帶進真核生物,這也說明了凋亡是演化過程中被保留下來的重要生物功能。
本書也從演化生物學者的角度,對粒線體DNA的母系遺傳提出討論,作者看待這種獨特的單親遺傳的想法很發人深省,他認為卵細胞體積大,可以儲存最大量的粒線體,而且為了在細胞分裂過程讓細胞核與粒線體DNA的配對穩定,保障具有正確核苷酸序列之粒線體DNA能代代相傳,卵細胞會運用「粒線體瓶頸」這個特別的機制淨化,篩選出完整無瑕的粒線體,對於成功受孕及受精卵的正常發育有極為重要的貢獻。也正由於粒線體DNA是母系遺傳,有一些神經肌肉疾病是粒線體DNA突變所導致的疾病,最近過去二十餘年的研究,已發現超過一百種粒線體DNA突變造成的人類疾病,譬如萊氏遺傳性視神經病變就是母系遺傳的疾病,而且大約七成的病人是男性。
另一個重要的議題是:如何保證只有雌性生物的粒線體被遺傳下來?科學研究已證實雄性動物的粒線體及其DNA,在精卵受精後會被徹底排除在受精卵之外,即使闖入卵子,雄性粒線體也會被泛素化修飾(ubiquitination),終究難逃被分解的命運;而不同種類之雌性動物還有其他遺棄粒線體及其DNA的方式。本書也提到,有一些不孕症女性是因為她們的卵子細胞有粒線體缺陷(或含有粒線體DNA突變)。若將年輕健康女性卵細胞中的正常粒線體轉移到不孕症女性的卵細胞(此技術稱為卵質轉移),就可以受精發育,這種兩女一男合作生育嬰兒的技術,似乎可以解決一部分不孕症夫妻的問題,但是在醫學倫理上仍有其爭議,在美國及許多先進國家是被法律所禁止的醫療行為。
作者最後闡述粒線體在電子傳遞鏈滲漏的電子或氧自由基,可以造成人體細胞的氧化損傷,會導致退化性疾病或其他疾病。他也對提倡多年的粒線體老化理論提出自己的看法。他雖然接受粒線體DNA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發生變異或突變,但似乎不同意將老化完全歸因於粒線體DNA遭受氧化損傷及其經年累月的累積。我個人認為粒線體和細胞核的雙向調控失常,以及兩個基因體的DNA變異和基因表現異常,都和老化過程的身體機能衰退有關。本書最後列了許多「延伸閱讀」的一般書目及代表性的研究論文,建議有興趣深入了解特定主題的讀者,可以找來深入研讀,不但可增加對於該討論主題的了解,也可獲得學習的快樂和獨到的心得。
※
魏耀揮 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及馬偕醫學院校長,從事老化與粒線體疾病研究。二○
○二年與日韓二十餘位教授、醫師創立亞洲粒線體研究醫學會,並於二○○五至二○○八年間擔任理事長。二○○六年與國內學者和醫師成立台灣粒線體研究醫學會,致力推動粒線體醫學及相關研究。
序跋
引言 粒線體
隱匿的世界統治者
粒線體是個半公開的祕密。許多人因為不同的原因聽過它的名字。在報紙和部分教科書裡,它們被簡略地稱做「生物的發電廠」,是活細胞內的小小發電機,生產了我們生存所需的幾乎所有能量。單一細胞內通常有數百個或數千個粒線體,它們在此利用氧氣將食物徹底燃燒。它們如此迷你,十億個粒線體可以輕輕鬆鬆地裝進一粒沙大小的空間裡。生物演化出粒線體,就像是安裝了渦輪引擎,轟隆隆地轉動起來,隨時蓄勢待發。所有動物的體內(包括最懶散的那些),都至少有一些粒線體。即使是固著不動的植物和藻類,也利用它們來擴充光合作用所擷取的太陽能。
還有一些人則是對「粒線體夏娃」這個字眼比較熟悉。據信她是當代人類的共同祖先中,和我們最接近的一個,如果沿著母系血緣向前回溯我們的基因遺傳,由孩子回推到母親,再到外祖母,向未知的過往一路追蹤下去,就會找到她。藉由這種方法找到的那位最初的母親,粒線體夏娃,被認為曾生活在十七萬年前的非洲,因此也被稱做「非洲夏娃」。我們可以像這樣追溯遺傳上的祖先,是因為粒線體還保有小小一組自己的基因,粒線體的基因只會透過卵細胞,而不會透過精子傳給下一代。這意味著粒線體基因扮演了類似於母系姓氏的角色,使我們可以藉此回推母系的祖先,就像一些家族會追蹤著名人物的嫡傳後裔,如征服者威廉、諾亞或先知穆罕默德。雖然近來有人質疑其中的部分原理,但整體而言這個理論還是算數。當然,這項技術不只能幫我們尋找祖先,也能幫助我們釐清誰不是我們的祖先。根據粒線體基因分析,尼安德塔人和現代的智人沒有血緣關係,他們走向了滅絕之路,消失在歐洲大陸的邊緣。
粒線體也因為它在犯罪鑑識方面的用途而登上頭條,它們可以用於身分重建,不管對象是活人還是死屍,許多知名案件的調查都曾用到這個方法。此一技術同樣要動用到粒線體的那一小撮基因。俄羅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身分便是靠著比對其親族的粒線體基因而確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在柏林有一名十七歲的少女被從河中救起,她聲稱她是沙皇失散的女兒安娜塔西亞,之後她被送進了精神病院。一九八四年,在她過世之後,粒線體的分析駁斥了她的說法,長達七十年的爭論才終於落幕。此外還有一些更近期的例子,世貿中心的災難中,有許多遇害者的遺體無法辨識,最後是靠著粒線體基因鑑定他們的身分。這個方法也被用來區分海珊和他的一名替身。粒線體基因之所以這麼好用,有一部分要歸因於它的數量眾多。每個粒線體中,同樣的基因會有五到十組拷貝,而每一細胞內通常有數百個粒線體,所以在單一細胞中,同一個粒線體基因就會有數千份拷貝。在此同時,核基因只會有兩組拷貝,它們位在細胞的控制中心─細胞核內。因為上述的原因,一點粒線體基因都抽不到是很罕見的。加上我們和母親及母系親屬擁有同樣的粒線體基因,因此一旦抽到了粒線體基因,通常就意味著可以確認或推翻預設的親緣關係。
此外還有粒線體老化理論,這個理論主張,老化以及伴隨老化而來的疾病,其成因是一種人稱自由基的活性分子,而它們會在細胞正常行呼吸作用時從粒線體滲漏出來。粒線體並不是完全「防火花」的裝置。當它們利用氧氣燃燒食物時,溢散的自由基火花會破壞鄰近的構造,包括粒線體本身的基因,和距離更遠的細胞核基因。細胞內的基因每天大約會被自由基攻擊一萬到十萬次,具體來說就是每秒都會有基因遭到摧殘。這些損傷多半都可以輕鬆地被修復,然而頻繁的攻擊還是會造成不可逆的突變,永久性地更動基因序列,而這樣的突變會在一生當中不斷累積。受損嚴重的細胞陸續死亡,像這樣持續的耗損就是老化和退化性疾病背後的原因。許多殘酷的遺傳疾病也和自由基攻擊粒線體基因所造成的突變有關。這些疾病的遺傳模式通常很古怪,而且在每一代患者間的嚴重性也不一致,不過一般而言都會隨著年紀增長愈見惡化。粒線體遺傳疾病常會侵襲代謝旺盛的組織如肌肉組織和腦組織,導致癲癇、運動障礙、眼盲、耳聾和肌肉退化。
還有些人對粒線體的印象則來自一種頗具爭議性的不孕症療法:從捐贈者的健康卵細胞取出粒線體,移入不孕症婦女的卵細胞內。此一技術被稱為卵質轉移。當它在新聞界初次登場,英國一家報社刊登時為這個故事配上了一個趣味的標題:「兩女一男合產一子」。這個標題活靈活現地表現了技術的特徵,而且不完全是錯的,因為細胞核內的基因都來自「真正的」母親,有一部分的粒線體基因則來自「捐贈者」母親,所以嬰兒確實從兩個母親身上分別得到部分的遺傳物質。雖然有超過三十名看來健康的嬰兒透過這項技術誕生,但出於倫理以及實務上的考量,英國和美國後來便禁止了這項技術。
粒線體甚至曾出現在星際大戰電影裡,做為虛構的科學根據,用來解釋赫赫有名,與你同在的原力,這還觸怒了一些狂熱的影迷。在最早的幾部電影裡,原力被當做一種精神上的,或甚至是宗教上的存在來理解,但在後續的電影裡則說那是「迷地原蟲」所製造的產物。何謂迷地原蟲?一位絕地武士好心地解釋它是「顯微鏡層級的生命體,存在於每個生物細胞內。我們與之共生,並藉這種關係從彼此身上得到助益。如果沒有迷地原蟲,生命便不會存在,我們也沒有機會認識原力。」粒線體(Mitochondrium)和迷地原蟲(Midichlorian)在名稱和本質上的相似性難以忽視,而且看來創作者是有意如此的。粒線體的祖先是細菌,它們也以共生生物的身分住在我們的細胞內(共生生物是與他種生物共享互利關係的生物)。粒線體也像迷地原蟲一樣具有許多神奇的特質,它們甚至可以形成彼此溝通的分支網路。在一九七○年代,瑪格利斯提出了粒線體源自細菌的著名論點,一度也頗受爭議,但現今大部分生物學者都把它當做事實來接受了。
粒線體的這幾個面向,都是一般人可以透過報紙或是大眾文化了解的。還有另一些面向,雖然對大眾而言或許比較深奧,但近一二十年在科學家間相當著名。最重要的像是細胞凋亡,或稱計畫性細胞死亡,指的是細胞為了個體的整體利益而自殺,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大約從九○年代中期開始,研究人員發現,細胞凋亡並非像早先認為的那樣由細胞核內的基因所控制,而是由粒線體掌握控制權。其中的意涵在醫學研究上相當重要,因為,細胞在該凋亡時不凋亡,正是癌症的主要原因。如今,有許多研究人員已經不再將矛頭指向核內基因,改為針對粒線體下手。但是,這個主題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在癌症的狀況下,個別細胞會爭取自由,掙脫枷鎖,不再為整個生物體服務。在個體的早期演化時,要把這樣的枷鎖強加在細胞上是很困難的:試想,一個有能力自由生活的細胞,憑什麼要接受死刑判決來換取成為群體一員的權利?尤其是當它大可選擇脫離群體,再次獨自生活的時候?如果沒有計畫性細胞死亡,多細胞生物或許根本演化不出團結個別細胞的約束力。而計畫性細胞死亡又得仰賴粒線體,所以,如果沒有粒線體,多細胞生物可能也就不會存在。為免口說無憑,請讓我補充一點:所有多細胞的動物和植物真的都有粒線體,千真萬確。 現在,粒線體還在另一個圈子裡非常出名:真核細胞的起源。真核細胞是具有細胞核的複合型細胞,植物、動物、藻類和真菌都是由這類細胞所構成。真核(eukaryotic)指的是基因在細胞內的座位,其希臘文詞源意思是真的細胞核。但坦白說,這個命名是有缺陷的。事實上,真核細胞除了細胞核外還具備許多其他零碎雜物,比方說─粒線體。真核細胞最初是怎麼樣演化出來的?這是現今的當紅議題,一般的說法是,原始真核細胞逐步向現今的樣貌演化,然後有一天,它吞進一隻細菌,這細菌被囚禁了數代後變得完全依賴它而生,最終演化為粒線體。根據這個理論,我們的共同祖先會是種沒有粒線體的低等單細胞真核生物,是從原始真核細胞尚未捕捉到粒線體供其驅使之前的年代,所留下來的遺產。但如今,這十年來謹慎的遺傳分析結果顯示,所有的真核細胞似乎都擁有或曾經有過(但後來捨棄了)粒線體,這暗示了複雜細胞的起源和粒線體的起源是不可分割的:兩件事其實是同一件事。如果這是真的,那不只是多細胞生物的演化需要粒線體,就連構成多細胞生物的真核細胞,也需要粒線體在其起源中扮演重要角色。若上述為真,那就可以說,沒有粒線體,地球上就不會有細菌以外的生物了。
粒線體另一個比較祕而不宣的層面,和兩性間的差別有關,實際上,它是兩性世界的必要條件。眾所周知,性是個難解的課題:以性作為繁衍手段時,要有一對父母才能得到一個小孩,然而,複製或孤雌生殖只要母親就夠了;添加一個父親的形象不只冗贅,還會浪費空間和資源。更糟的是,性別一分為二意味著我們可以選擇的對象只有總人口數的一半,至少就以傳宗接代為前提的性來說是如此。就算不用傳宗接代,每個人都是同一個性別,或是有接近無限種性別也會比較好,「兩性」是最差的狀況。七○年代後期有人給這個謎提出了答案,這個解釋現在已經廣為科學家所接受,雖然一般大眾還沒有那麼清楚。這個答案和粒線體有關。我們必須區分出兩種性別,是因為必須要有一種性別專門將粒線體透過卵細胞傳遞下去,同時要有另一性別特化出不會將粒線體送出的精子。我在本書第六部會提出其解釋。
這幾條研究的方向,一起將粒線體重新拱上了它自五○年代後再未享受過的尊榮地位(彼時才剛發現它是細胞內能量的來源,供應細胞所需的幾乎所有精力)。頂尖期刊《科學》也出了點力,在一九九九年為粒線體貢獻出它的封面和大篇幅的內文,標題是《粒線體大翻身》。這段日子裡它之所以會被忽略,有兩個原因,其一是生物能學(研究粒線體產能的學門)被認為是一門困難而冷僻的學問。「別擔心,反正大家都不懂粒線體」,這句迴盪在講堂裡,令人安慰的細語可以生動地概括這個現象。第二個原因和分子遺傳學在二十世紀後半的強勢有關,《粒線體》一書的作者薛弗勒特別提到:「分子生物學家之所以忽略了粒線體,可能是因為粒線體基因被發現時,他們還沒有辦法察覺這有多深遠的涵義以及應用價值。必須要經過一段時間,累積了夠廣夠深的資料庫之後,才有辦法引導出值得投入的問題,主題包括人類學、生源論、疾病、演化等等。」
粒線體是個半公開的祕密,但畢竟還是個祕密。儘管它近來大大有名,實際上卻仍是一團謎。有許多重大的演化問題甚至都還沒有陳述,更遑論會有人在期刊中定期討論;幾個應運粒線體而成長的領域,往往只會很務實地被畫歸給它們的本科專家。比方說,粒線體產生能量所採用的機制,也就是泵送氫離子穿過膜(化學滲透),在所有生物,包括最原始的細菌體內都有發現。這樣的方法相當古怪。以某位評論者的話來說就是,「達爾文之後生物學界再沒出現過這麼違反直覺的想法,其程度直逼愛因斯坦、海森堡和薛丁格。」然而這個想法最終被證明是正確的,並且在一九七八年為米歇爾掙得一座諾貝爾獎。然而絕少有人問:為什麼如此奇特的產能方法會成為這麼多不同物種的骨幹?這個問題的答案向生命起源的幽暗之處拋出了一線光芒。這點我們之後將會看到。
還有一個有趣的問題很少被注意到:為什麼粒線體基因還持續存在?已知的文獻一路追蹤我們的祖先找到粒線體夏娃,利用粒線體基因拼湊物種間的關係,但卻不問粒線體基因為何存在。我們單純只是預設那是它的細菌祖先遺留下來的。或許吧,但問題是粒線體基因大可以整段轉移到核內。不同物種轉移到核內的基因並不相同,然而所有具粒線體的物種也都在其內部保留了完全相同的一組核心基因。這些基因有何特別之處?在接下來的章節裡我們將會披露最佳解答,也會解釋為何細菌永遠無法達到真核生物的複雜度。這說明了為什麼宇宙中其他地方的生命形式可能卡在細菌的窠臼裡,走不出去;為什麼我們或許並不孤單,但幾乎肯定會是寂寞的。
類似這樣的問題還很多,一些思考敏銳的人會在專門文獻中提及,但這對大部分的群眾並不會造成困擾。表面上看起來,這些問題似乎深奧到荒謬的程度,想必連最聰明的科學專家也不會想考慮這些問題。但若把這些問題全部合起來,它們的答案天衣無縫地解釋了演化的整個軌跡,從生命本身的起源,到複雜細胞和多細胞生命體的誕生,到大體型、性別以及溫血動物的演化,一直到老化衰退以及死亡。從解答裡浮現的這幅廣闊圖像,為我們帶來了嶄新的領悟─為什麼我們存在於此?是否我們是宇宙裡唯一的生物?我們為什麼會有個體性?為什麼我們要做愛?我們的根在哪裡?為什麼我們必須老化、必須死亡?─簡而言之,它們向我們訴說了生命的意義。口才出眾的歷史學家費南德薩姆斯托曾寫過:「故事有助於解釋故事本身;如果你知道事情如何發生,你會開始理解它們為何發生。」同樣的,在重建生命的故事時,「如何」和「為何」也密不可分。
我試圖將這本書的書寫對象設定為廣大的讀者群,或許你們沒有科學和生物學背景,但是如果要討論一些最新研究的影響和意義,我不免會使用一些專門術語,並且預設你們對細胞生物學有基本的了解。就算你們熟知這些詞彙,有些章節可能還是很有挑戰性,但我相信,為了科學的迷人之處,以及與那些觸及生命意義的未解問題奮力纏鬥,而後終於見到一線曙光時的興奮激動,費點力氣是值得的。在研究遠古(比方說百萬年前)發生的事件時,要得到明確的答案幾乎是不可能的。儘管如此,我們可以運用我們所知的一切(或是我們認為我們所知的一切)來縮小可能答案的範圍。線索就散布在生命的各個層面,有時出現在最不可思議的地方,正是因為要解讀這些提示,讀者必須對現代細胞生物學有所認識,也因此部分章節會顯得困難。這些線索讓我們能夠排除一些可能性,並專注於剩下的選項,這樣的做法師法自福爾摩斯。正如這位偵探所言:「當你排除不可能的選項後,剩下來的無論多麼難以置信,必定是事實真相。」雖然在演化的領域搬弄「不可能」這樣的字眼有點危險,但重建生命一路走來最可能採取的途徑,確實有種扮演偵探般的滿足感。希望我能把自己感受到的興奮透過書寫傳達給各位。
作者資料
尼克.連恩(Nick Lane)
生物學家、作家,倫敦大學學院演化生化學教授。他的研究主題為演化生化學及生物能量學,聚焦於生命的起源與複雜細胞的演化。他是倫敦大學學院粒線體研究學會的創始成員、倫敦大學學院生命起源和演化中心(CLOE)的聯合主任、英國皇家生物學會院士,在專業期刊發表的論文超過一百篇,連恩對於生化學和演化生物學的貢獻,在2015年更獲得英國生化學會獎肯定。除了在學術領域中獲獎無數,他也藉由寫作、電視、廣播等媒介,向大眾傳遞科普知識。 2010年,連恩以《生命的躍升》獲得科普書最高榮譽——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大獎,《能量、性、死亡》亦入圍上述大獎的決選名單,以及《泰晤士高等教育報》年度年輕科學作家的候選名單,同時也被《經濟學人》提名為年度好書;《生命之源》除了同樣被《經濟學人》提名,也是比爾・蓋茲的年度推薦書單。連恩現定居於倫敦,他的實驗室正在研究促使生命源起的化學條件,企圖重建當年的環境。關於更多資訊,請造訪他的個人網站:www.nick-lane.net 相關著作:《生命之核:主宰萬物生死的克氏循環》《能量、性、死亡:粒線體與我們的生命(15周年新版)》《能量、性、死亡:粒線體與我們的生命》《生命的躍升:40億年演化史上最重要的10個關鍵》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