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紅、成癮、愛馬仕:一位英國教授的社群媒體臥底觀察
-
英雄也有這一面:不要問,很可怕!華盛頓拔黑奴牙齒做假牙?愛迪生跟鬼講電話?33個讓你睡不好的歷史顫慄真相
-
律師帶你看校園大小事: 老師和家長必知的44個霸凌防制和性平觀念指南
-
厭女的資格:父權體制如何形塑出理所當然的不正義?【時代前行暢銷新版】
-
東亞大競逐1860-1910:中日俄三國環伺下的朝鮮半島,塑造現代東亞權力版圖的另一場大博弈
-
國文課遇見日本文化:大唐末茶到抹茶、湯泉賜浴到泡湯、桃花源裡有神社,從經典古文到日本文化,翻轉你對國學的想像!
-
她物誌:100件微妙日常物件裡不為人知的女性史
-
哲學論述
-
口袋沒你想得那麼簡單:從功能配件到文化象徵,小小口袋如何裝進性別、權力與身體政治
-
野史未必假:傳言不會憑空出現,真相往往藏於其中
內容簡介
作者資料
林良
一九二四年出生於福建廈門。常以「子敏」筆名寫散文,以「林良」本名為孩子寫作。畢業於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系國語科、私立淡江大學英國語文學系。著有散文集《小太陽》等多種,兒童文學論文集《淺語的藝術》、《純真的境界》等四冊,兒童文學創作及翻譯二百餘冊。 獲中山文藝創作獎、國家文藝獎特別貢獻獎、行政院新聞局終身成就金鼎獎等榮譽。目前已從國語日報董事長工作崗位上退休,在家從事寫作。 二○一二年,榮獲國家文藝獎終身成就獎。
羅伯英潘(Robert Ingpen)
羅伯英潘從小就是個喜歡觀察事物、用畫筆記錄世界的小孩。7歲時畫下他的第一幅插畫《彼得潘》,為他日後的創作奠基。19歲到墨爾本學院學習藝術及書籍插圖,但他不滿足於上課依樣畫葫蘆的填鴨教學。22歲進入澳洲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學習科學家思考方式,改變他對插畫的認知,思考要如何像科學家一般,嚴謹創作插畫藝術。他向科學家看齊,梳理文字脈絡、統整資料來源,像做實驗般創作,透過鉛筆,把腦中源源不絕的創意,轉印到紙本上,如同導演掌控鏡頭,創造畫面的節奏及韻律,讓讀者的眼睛,隨著圖像滲透故事的核心。 羅伯英潘對創作十分要求,他認為每部作品都要達到一定水準,要比平庸高一兩個層次,朝精采邁進。嚴苛的自我要求,讓他在50歲獲得「國際安徒生大獎」的殊榮。羅伯英潘的每一本著作,都傳達極為深刻的議題,透過會自己說故事的插圖,一次次向我們證明,他將抽象概念圖像化的功力。羅伯英潘以容易理解的具體畫面和生活事件,搭配明晰的文字,讓讀者體會人生的哲理,從而實踐生命的價值。
基本資料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