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的呼喚
- 作者:羅勃.蓋布瑞斯(J.K.羅琳)(Robert Galbraith)
- 出版社:皇冠
- 出版日期:2013-12-30
- 定價:399元
- 優惠價:9折 359元
-
書虫VIP價:359元,贈紅利17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41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J.K.羅琳化身羅勃‧蓋布瑞斯
推出第一本犯罪小說!
一位美麗的模特兒墜樓身亡。
他們都認為這是她迷失於成名遊戲的必然後果,
只有他卻深信:
沒有一種死亡,是理所當然……
她美得令人屏息,身為全世界曝光率最高的名模,身價破億。但是現在,她死了。所有的證據都顯示她是自殺,所有的輿論都認為這是一個生活混亂的拜金女理所當然的下場。
他是落魄的私家偵探,才剛被女友拋棄,家當只有四個紙箱,就連偵探事務所也瀕臨破產。當他把露拉之死當作只是遲早會冷卻的八卦新聞時,露拉的哥哥約翰卻找上了他。約翰認為妹妹的死另有隱情,聘請史崔克找出真正的兇手。
為了拯救財務危機,史崔克硬著頭皮接下了這個案子。但當他逐一探訪露拉的親友,蒐集各方證詞,一個真正的露拉終於重現在他的眼前:她揮金如土,但卻又同情弱勢。她多愁善感,但脾氣火爆。她既是天使,也是魔鬼。
隨著愈益深入案情,史崔克也陷入幽暗的回憶,那是他不願回想起的過往創傷。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露拉的瘋狂、混亂和墮落將會招來什麼。只有他深信,當所有的人都認為露拉「該死」,是這樣的惡意,掩飾了兇手的惡行……
《杜鵑的呼喚》是J.K.羅琳以筆名「羅勃‧蓋布瑞斯」所寫的第一部犯罪小說,也是私家偵探柯莫藍.史崔克的初登場之作。全書從倫敦梅菲爾的上流住宅,一路來到東區的地下酒吧,再到喧囂擾攘的蘇活區,不僅文筆優雅、情節引人,更充滿著獨特的懸疑氛圍,也難怪甫一出版,即飽受各界讚譽!
【來自各界的最高讚譽】
◎九把刀(作家)
◎小野(作家)
◎甘耀明(作家)
◎郝譽翔(中正大學台文所教授)
◎御我(作家)
◎詹宏志(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
◎蔡康永(主持人、作家)
◎蔡淑臻(演員)
◎膝關節 (影評人)
「她的犯罪小說處女作說明了她能拋棄魔法,卻依舊充滿魔力!」
──週日泰晤士報
「就目前來說,忘記羅勃‧蓋布瑞斯的真實身分或許是最好的,這本書本身就是一部非常棒的作品!」
──獨立報
「明顯充滿古典小說優點的現代小說……驚人地新鮮有趣!我希望這是系列的開端,而且持續得夠久,讓《哈利波特》的風行也顯得有如曇花一現。」──電訊日報
「《杜鵑的呼喚》的魅力並不仰賴羅琳以往的成績,而是得完全歸功於她,她創造了一個真的很棒的系列。史崔克會回來的!」
──標準晚報
「對於她首度投入犯罪小說就有如此成績,應該不會讓人感到驚訝……引人入勝、技巧出眾的推理小說!不出所料的優秀傑作!」
──週日鏡報
「文字優美、情節出色……這是一本既吸引人、又充滿原創性,而且樂趣無窮的超棒讀物……拜託,請給我們更多柯莫藍‧史崔克的故事!」
──每日快訊報
「偶爾會出現這樣的私家偵探,在一瞬間就能擄獲大眾的想像力。現在,這本書大概會做得更加出色!」
──每日郵報
「娛樂性十足的作品!……他刻劃了吸引力十足的偵探角色史崔克,肯定會成為後續多本續集的領銜明星……敘事以懸疑的步調持續推進,更重要的是,史崔克與他的助理蘿蘋組成了一個完美的團隊(就像蝙蝠俠和羅賓、《龍紋身的女孩》裡的莎蘭德和布隆維斯特),讓讀者對接下來的冒險感到萬分期待!」
──紐約時報
「每次我放下這本書,就想要讀更多。書中飽含生動的描述與躍然紙上的角色,我真愛死這本書了!」
──作家/彼得.詹姆斯
「柯莫藍‧史崔克是令人驚異的創作人物,我等不及他下次出場了!史崔克是如此瞬間吸引目光,真難想像這是一本處女作,我希望未來會有更多史崔克的冒險故事出版。這本處女作文字優美,塑造了這些年來我所見過最獨特,也最具說服力的偵探!」
──作家/馬克.畢利漢
「這本犯罪小說處女作一如它書中的英雄,既頑強又充滿企圖心。《杜鵑的呼喚》層層剝開社會中光鮮亮麗的上層階級,即使它探索的是人心的黑暗深處。一部引人入勝的作品,出自值得繼續觀察的作者之手!」
──英國「夏姆斯獎」得主/麥可.庫柏
「《杜鵑的呼喚》讓我想起最初愛上犯罪小說的緣由!」
──《人魚之歌》作者/薇兒.麥克德米
「這是我讀過最好的犯罪小說之一!」
──作家/艾莉克斯.格雷
「引人入勝、筆法精巧、充滿氣氛的懸疑小說,再加上極具魅力的英雄──從前軍人轉為私探的柯莫藍‧史崔克,這是一本才華洋溢的創作!」
──週日商業郵報
「充滿大量的轉折與娛樂,這部處女作保證能把讀者耍得團團轉,而且像著魔般全心投入!」
──圖書館期刊
「機智、曲折的懸疑小說……《杜鵑的呼喚》充滿大師級的情節安排!」
──克里夫蘭平原商報
「這本處女作結合了複雜、令人信服的偵探,以及同樣塑造出色、不太靠得住的助手,再加上難解的犯罪案件……讀者會希望看到更多這個令人難忘的偵探組合的故事。」
──出版家週刊
「讓人徹底拜服……天堂般的搭檔,我迫不及待想要看系列的下一本了!」──《故事》雜誌
「今年至今出現最具魅力的英國偵探……驚人成熟的處女作!」
──《每日郵報》網站
「這本處女作一推出即引人入勝,偵探以決心面對棘手狀況,而非陳腔濫調的自我毀滅,加上可愛的搭檔,對辦案的熱情感染人心。」
──《書單》雜誌
「羅琳是傑出至極的說故事好手……情節緊密相扣!」
──衛報
「驚人地新鮮有趣!」
──電訊日報
「一部迷人的偵探小說!」
──彭博新聞社
「情節緊密相扣!」
──衛報
「閃閃發亮的處女作,背景設在模特兒、饒舌歌手、時尚設計師、吸毒者與非法走私的世界。」
──週日泰晤士報
內文試閱
受盛名之累的他很不快樂 ——魯休斯˙阿克齊烏斯,《泰勒法斯》
嘈雜的街道彷彿蒼蠅發出嗡嗡的聲音,一大群攝影師都擠在警方豎立的路障後面,他們架好長鏡頭攝影機鵠守著,從他們口中呼出的氣如蒸汽般冉冉上昇,雪花不斷飄落在他們的帽子和肩膀,戴手套的手指不時擦拭鏡片。現場斷斷續續傳出按下快門的聲音,守候的人群在漫長等待之際仍不忘對路中央的白色帆布篷、帆布篷後面高大的紅磚公寓入口,以及屍體墜落的頂樓陽台拍照。
擠得水洩不通的狗仔攝影師後面停著幾部頂上架設巨型衛星天線的白色箱型車。許多記者對著鏡頭說話,有些還操著外國語。戴耳機的音效師也在一旁徘徊。錄影空檔之際,記者們頻頻頓腳,雙手捧著從幾條街外一家生意熱絡的咖啡屋買來的大杯熱騰騰咖啡暖手。為了填補空檔時間,戴毛線帽的攝影記者也拍了那些狗仔隊的背影、公寓陽台,以及遮蓋屍體的帳篷,然後再重新調整角度,拍下這一向安靜、被白雪覆蓋的梅菲爾街的混亂全景場面:包括街道兩旁鑲白色石柱的閃亮黑色大門,以及門前修剪齊整的灌木盆景。梅菲爾街十八號的大門被警方用膠帶圍起來,從外面可以瞥見門內的大廳有警官,其中有幾位還是穿白衣的鑑識專家。
電視台已連續播報了數小時這條意外的新聞,人潮逐漸聚攏在街道兩端,但是被更多員警擋住不讓靠近;他們有些是刻意過來看熱鬧的,有些則是在上班途中路過,停下來看一眼。還有許多人把手機舉得高高的,拍了幾張照片才離開現場。有個年輕人不知道哪一個陽台才是案發的現場,索性每層樓的陽台都給拍一張,儘管中間那層陽台陳列著一排矮樹叢——三棵枝葉茂盛、整齊修剪成球形的灌木——幾乎沒有立足的空間。
一群少女買了鮮花,被攝影機捕捉到她們將鮮花交給員警的鏡頭。那個警察仍不確定應該把花放在什麼地方,只好頗不自在地暫時擱在警車後面,他知道相機鏡頭一直在捕捉他們的每一個動作。
全天候播出的新聞台派出的記者在現場連續不斷的播報,針對少數幾個他們已知的事實作種種臆測。
「大約今天凌晨兩點左右從她的頂樓公寓……警方接到大樓警衛通知……」
「目前不知道她墜樓時是否獨自在家……」
「……警方已派員進入大樓,將進行徹底的搜查。」
寒冷的燈光照亮帳篷內部,兩名男子蹲在屍體旁,總算準備將屍體移入運屍袋。她頭上的血微微滲入雪中,她的臉腫脹變形,一隻眼微閉,另一隻張開的眼皮現出裡面一點呆滯的眼白。她身上穿的縫綴亮片的上衣在微微搖曳的燈光下閃爍,給人一種不安的錯覺,彷彿她又開始呼吸,或收縮肌肉準備起身。雪花猶如指尖輕輕撥動琴弦般紛紛落在頭頂的帆布上。
「救護車在哪裡?」
偵緝隊督察羅伊˙卡佛的脾氣越來越大,他有個中廣身材,一張臉紅得像醃過的鹹牛肉,上衣腋下經常看得見一圈汗漬,後力不繼的耐性早在幾個鐘頭前便磨光了。他在現場的時間幾乎和那具屍體一樣久;他的一雙腿早已凍得發麻,尤其是餓得腦袋發昏。
「救護車再兩分鐘就到了,」偵緝隊隊長艾瑞克˙華道非必要地回答他的上司。他一邊走進帳篷,一邊對著貼在耳邊的手機說:「騰出空間讓它進來。」
卡佛哼了一聲,他確信華道因為現場來了許多攝影記者而顯得意氣昂揚,因此他的脾氣更壞了。華道有一張稚氣而英俊的臉,波浪狀的褐髮上沾著雪花,卡佛相信他剛才一定在帳篷外接受那些人的採訪。
「等屍體移走後,那一票人就會離開了。」華道說,仍然望著那些拿攝影機的人。
「如果我們一直把這個地方當作他媽的謀殺現場,他們是不會走的。」卡佛粗聲說道。
華道沒有回應這個無須多言的指責,卡佛無論如何都會發脾氣。
「這個可憐的女人跳樓自殺,現場沒有別人,你們所謂的目擊者又把她自己吸得茫茫——」
「救護車來了。」華道說。卡佛不悅地看著他又一溜煙離開帳篷,在鏡頭的注視下等待救護車抵達。
這起意外事故把政治、戰爭,以及災難新聞都擠開了,而且每次播報必然帶出這位已故婦女的照片。照片中的她有一張完美無瑕的臉,以及凹凸有致的曼妙身材。不出幾個小時,寥寥幾個已知的事實已如病毒般蔓延開來:死者與她同為名人的男友在公開場合發生爭執,她獨自一個人回家,有人聽見爭吵的聲音,然後她墜樓身亡……
死者的男友躲進一家康復中心,但警方的態度仍不明朗;死者生前最後一個晚上與她在一起的人都被一一調查;數以千計報紙專欄都在評論這起意外;電視新聞馬拉松似的連續不斷播報;連那個信誓旦旦宣稱聽見死者墜樓前曾二度與人爭吵的女人也短暫出了名,她的小照和死去的美女照片同時出現在螢幕上。
然而,令觀眾大失所望的是,這個目擊者後來被證實是說謊,並且,她也躲進了康復中心,於是著名的主嫌便呼之欲出了,如同天氣預報小屋中的男、女人偶,非此即彼,決不會同時出現一樣。
因此最後的結論是自殺。人們在短暫的驚詫之餘,又出現一個證據薄弱的傳聞。報導說她的心態不平衡,情緒不穩定,不能適應她的自由開放與她的美貌為她撒下的超級明星的羅網;說她周旋於以非法手段取得不義之財這類人的社交圈中自甘墮落;說她腐敗的新生活使她原本就脆弱的人格迷失。她變成一則充滿幸災樂禍的道德新聞,由是許多專欄作家都產生伊卡洛斯(Icarus)的錯覺,自以為是《偵探》雜誌所開的特別專欄。
後來,這陣熱潮終於逐漸失去新鮮度,甚至連記者也找不出內情可報導,因為已經說太多了……
「模特兒自殺身亡」的消息佔據了報紙的各大版面,當這陣八卦熱潮快要冷卻時,一名不平凡的男子卻才正準備要查清楚這場看來像「自殺」的懸疑案件,而他要找的從來就不是兇手,而是真相……
作者資料
羅勃.蓋布瑞斯(J.K.羅琳)(Robert Galbraith)
羅勃.蓋布瑞斯是《哈利波特》系列、《臨時空缺》暢銷作家J.K.羅琳的化身。因為對閱讀犯罪小說的熱愛,她選擇自行創作,希望寫作出真實可信的作品。 以羅勃.蓋布瑞斯的筆名發表,本意是希望能以作品本身的優點接受公評,也希望能將蓋布瑞斯打造為備受推崇的犯罪小說品牌。 羅琳以蓋布瑞斯之名發表的作品,廣受書評家與犯罪小說迷喜愛,柯莫藍.史崔克系列的前三本書《杜鵑的呼喚》、《抽絲剝繭》、《邪惡事業》不但在英國以及全世界都成為暢銷書,並已改編為電視劇《倫敦神探》,由勃朗特影視製作公司製作。 儘管蓋布瑞斯的真實身分已眾所皆知,羅琳還是會繼續以這個筆名創作犯罪小說,以保持與其他作品的區別,讀者也將從柯莫藍.史崔克系列獲得獨樹一幟的樂趣。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