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藝術設計 > 其他藝術
開啟創作自信之旅:走在創作的路上難免害怕,只有不放棄的人才能不斷成長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內容簡介

一個成功的創作者,就是能夠持續創作的人。 這是專門寫給創作者的生存指南, 教你如何面對、克服種種恐懼,在創作的路上找到方向。 每一位創作者的書架上都應該有一本! 要真正走上創作這條路,你就要知道…… 你的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 你的自由意志強過宿命; 你的選擇比機運重要; 最重要的是,你要找到自己的創作。 每個人心中都有創作的慾望,創作的形式也有很多種:繪畫、攝影、寫作、歌唱、跳舞……,你的創作為自己和這個世界帶來令人驚喜的變化。但是如果有一天,你想以自己的創作為業,恐懼就來敲門了。 害怕自己其實沒有才華;害怕自己其實根本不知道在做什麼;害怕別人都比較厲害;害怕專家的評價太低;害怕觀眾不喜歡自己的作品……總而言之,就是害怕失敗。 創作是一場冒險, 拋開恐懼,擁抱種種不確定, 相信自己,堅持下去的人才能收穫甜美的果實。 其實這些恐懼都與創作無關,這本書要告訴你,才華不是創作的必備要素,一直執著別人的成就多高對你毫無益處,而且別人對作品的評價也不應該是你創作的動力。創作者會有這些恐懼很正常,但如果因此而放棄創作,終究做不出什麼成果。這是專門寫給創作者的生存指南,教你如何面對、克服種種恐懼,在創作的路上堅持下去。一個成功的創作者,說穿了,就是能夠持續創作的人。 ◎暢銷逾20年的創作勵志經典,長銷熱賣30萬冊◎ 這本書自1993年出版以來,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也缺少媒體的強力曝光,但是就憑著口碑相傳,初版便賣出18萬本,2001年重新再版後,累積銷量更高達30萬本,海外版權也售出法文、俄文、日文、韓文、西班牙文,以及義大利文等多種版本,都受到讀者熱烈迴響,可以說已經成為當代的創作勵志經典,2011年也被藝術設計網站BrainPicking選為永恆經典第一名。 ◎不管是什麼領域的創作都需要這樣的啟發◎ 「我不會稱自己為藝術家,25年來,我在一間大型教學醫院急診室工作,已經將近35年沒有碰過低音提琴或大提琴,也不再提筆寫過一首詩。8個月前,我開始寫信給朋友,逐漸回想起過去寫作的樂趣,可是寫了半年就『碰壁』了。後來看了這本書,我又能重拾寫作,不管在工作上或生活上都獲益匪淺。我也許寫不出偉大傑出的小說,也沒辦法寫出什麼值得出版的書,但我的生活品質卻有很大改善,感謝這本書讓我無所畏懼。」 ——美國讀者John Farrin ◎誠實告訴你創作時會面臨的恐懼◎ 「我是一名視覺藝術家,我從來沒有讀過一本書,如此直白告訴讀者在現實世界中創作是什麼感覺。許多媒體,尤其是勵志作家,總喜歡告訴讀者他們愛聽的話:『做自己喜歡的事,自然就能得到回報。』結果只是讓讀者抱持著不切實際的幻想,但這兩位作者坦誠剖析創作這回事,指出生存之道便是了解自己、了解創作對自己的意義。如果你燃起放棄創作的衝動,這本小書或許能幫助你重新檢視自己,重又燃起一股新的創作慾。」 ——美國讀者christine davis

目錄

第一部分 一、問題的本質 幾個假設 二、創作與恐懼 願景與執行 想像力 材料 不確定性 三、對自我的恐懼 假裝 才華 完美 毀滅 魔法 期望 四、對他人的恐懼 理解 接受 認可 五、找尋自己的創作 準則 第二部分 六、看看外面的世界 常見問題 共通點 創作議題 競爭 深入了解體系 七、學界 教師的問題 學生的問題 創作書籍 八、概念的世界 想法與技巧 工藝 新作 創意 習慣 創作與科學 自我指涉 隱喻 九、人聲 問題 常數 人聲 關於本書

序跋

  這本書談的是創作,就是創作大眾藝術,大眾藝術的意思就是:莫札特以外的人創作出來的作品,畢竟,創作很少出自像莫札特這樣的天才之手,其實從數據來看,本來就沒有這種人。天才可能是百年難得一見,但是好的作品卻經常出現。   創作是常見、私密的人類活動,充滿各種伴隨努力而來的風險和報酬。創作者面臨的困難並非遠在天邊或轟轟烈烈,這些問題普遍存在,而且你我都很熟悉。   因此,這本書專為你我而寫。筆者皆為現職的創作者,每天努力解決在現實世界中創作所面臨的困難。本書所提出的觀察皆來自個人經驗,比起創作欣賞者的興趣所在,本書所談的和創作者的需求較為相關。本書講的是坐在工作室或教室裡,面對機械轉輪或琴鍵、盯著畫架或相機,試圖完成必須完成的作品,是什麼感覺;如何將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把自由意志看得比素命還重要、把選擇看得比機遇重要;以及,如何找到自己的創作。 關於本書   既然你都在讀了,顯然這本書最後有寫完,不過要描述這個過程很困難。最直截了當的說法應該是寫得很慢,畢竟這是七年中,前前後後反反覆覆修改草稿後的最後一章了。然而對我們來說,這個成書速度很自然。我們早就是舊識了,所以合作非常愉快,寫作變成一項工具,讓我們釐清平常聊天時就在討論的議題。   偶爾,當進度真的太過緩慢的時候,我們試著想像合著作者一起工作的作法,以此來鞭策進度:排定時程,選定題材,甚至開會時還用上錄音機,把一長串對話中稍縱即逝的想法記錄下來。但就像其他完美的理論一樣,這種作法也行不通。最後這本書能完成,靠的還是老方法:個別挪出時間,一字一句斟酌,一次寫下一個想法,一點一滴累積起來。   就像很多書籍一樣,這本書也希望闡述創作有哪些熟悉的風險,愈詳盡愈好。儘管我們當朋友很久了,也常常討論本書探究的議題,但事實證明我們各自的強項並不相似,反而彼此互補,因此最後的分工水到渠成,再適合不過了。事實上我們從來沒有事先協調過分工。一陣摸索後,我們漸漸習慣這種合作模式,已經滿意的地方就不再修改,以免弄巧成拙。我們不聚在一起工作,而是分頭進行,各自著墨自己最有共鳴的議題。然而,創作者很少討論這個議題,我們真的不曉得我們兩個人的觀點、盲點;願意假裝沒看見的特質加總起來,而且還不完全吻合,到底和其他合著的作品像不像。

內文試閱

三、對自我的恐懼
  假裝      創作者害怕自己只是假裝在創作,不難想見,這正是懷疑自己是否具備創作能力的下場。畢竟你比其他人都清楚,自己的作品中哪些是偶發的結果,更別說那些受到他人啟發的創作元素了。有些創作概念甚至不是你的本意,但觀眾看的時候就會逕自這樣解讀作品。如此一來,你很容易就會覺得,自己好像只是做著創作時該做的事,你只是在假裝。大家很容易就會以為,真正的創作者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因此這些人跟你不同,他們有資格自我感覺良好、對自己的作品感到滿意。      害怕自己不是真的創作者,會讓你因此低估了自己作品的價值。      當你的創作不太順利、沒有意外的驚喜、第六感不管用時,這種恐懼就會愈來愈嚴重。如果你認為創作只可能出自天才之手,經歷這種低潮時,只會讓你更加堅信自己不適合走創作的道路。      但是先別急著放棄創作、轉而去找份正職,先仔細想想創作這回事,創作和欣賞都需要持續投入精力,而且是投入很多精力。在創作者感到脆弱的時候,「天才」的迷思讓創作者有藉口放棄創作,讓欣賞者有藉口不再試著了解作品。      究竟創作是什麼?      同時,繼續創作的人往往對自己的作品相當敏感,敏感到有點危險的地步。如果你覺得這不是問題,試試看依據直覺創作,或不按計畫創作,同時保有自覺,衡量每種作法的效果,看看你對作品會有什麼反應。反身創作愈來愈普遍,也就是向內探索,以自己為主題的創作,也許某種程度上,這個現象顯示創作者試著將創作的困難轉成對自己有利的元素。「關於創作的作品」催生了一支批評學派,奠基於無庸置疑但狹隘的假設:透過作品,創作者不斷「重新定義」藝術。這種作法將「創作是什麼」視為正統、嚴肅,甚至棘手的議題,但是卻鮮少花力氣去思考究竟創作是什麼。      不過,儘管你覺得自己只是假裝當個創作者,你並沒有辦法假裝在創作。試試看,看你能不能假裝在寫故事,同時真的寫出故事來?不可能。也許策展人不想展覽你的作品、出版社不想發行你的作品,但跟你是不是真正的創作者,這根本是兩碼子事。藉由大量創作出不怎麼樣的作品,慢慢去蕪存菁,也剔除跟你風格不符的作品,然後創作出好的作品。   這就是反饋,也是了解自身創作理念最直接的方法。這也是盡本分,畢竟你起了創作的念頭,總得有人把你的事情做完,而你就是最容易找到的人選。      才華      所謂才華,說白了,就是「信手拈來」。所以遲早你一定會碰到無法信手拈來的時候,這個時候……啊!你的恐懼成真了!      錯了。依據定義,不管你有多少才華,你所擁有的正是你創作出最佳作品所需要的才華。擔心自己到底有多少才華,可能是世界上最浪費心神的事了,但這也許是最常見的恐懼,即使是成就斐然的創作者也會有這種恐懼。      創作不是非得要才華洋溢的人才能完成      假如才華真的是先決條件,那麼作品的品質愈高,應該創作起來愈容易才對。唉,但是命運很少如此順遂。少數創作者很早就有成熟的創作理念,創作起來從容不迫,但大部分的人都兢兢業業培養創作技巧,有時產量可觀,有時缺乏靈感;有時起錯頭,有時脫離正軌;有時還要不斷大修方向、更換主題及創作媒介。有些人可能因為天賦異秉,起步較快,但如果缺乏努力的方向或目標,光有才華也是幫助有限。世界上有許多人才華洋溢,有時簡直耀眼得令人難以忽略,但這些人卻從來不創作。一旦如此,即使這個人再有才華,我們很快也漠不關心了。      況且,才華頂多是不變的常數,只仰賴才華的人若不努力發展,很快就會在達到頂峰之後走下坡,不久就變得默默無名了。天才的案例再度凸顯這個事實,報紙喜歡報導五歲音樂神童舉辦獨奏音樂會的故事,但你很少聽到他們成為下一個莫札特。重點是,不管莫札特一開始有多少天賦,他不斷學習磨練自己的作品,因此能精益求精,就這一點來說,莫札特跟我們沒什麼不同。創作者藉由加強技巧或學習新技巧而不斷進步;藉由學習創作,從中學習而不斷進步。他們全心投入自己嘔心瀝血的創作,所以如果你問:「那為什麼我創作這麼困難?」也許答案就是:「因為創作本來就很困難!」你最終要在乎的是你創作出什麼,而不是創作是難是易。      才華是陷阱,也是錯覺。到頭來,講到才華不外乎這幾個實際的問題:誰在乎?誰曉得?有差嗎?而答案就是:沒人在乎。沒人曉得。根本沒差。   完美      如果你認為好作品就是完美傑作,問題就大了。創作出自人類之手,人人都會犯錯,因此創作當然會出錯。這個三段論表示,你的作品一定有缺陷,無可避免。為什麼?因為你是人,也只有具備種種缺點的人類會創作。沒有這些缺陷的話,不曉得你會變成什麼樣子?但顯然非我族類。      儘管如此,許多創作者以及前創作者,依然相信創作就是要做出完美無暇的作品,卻沒有察覺這個條件讓許多既有的作品頓時也稱不上作品了。的確,提出與此條件完全相反的原則顯得合理多了:瑕疵不只是創作中常見的元素,很可能還是必要的組成要素。安塞爾‧亞當斯從來不會把要求精確變成要求完美,他時常想起一句古老的諺語:「至善者,善之敵。」意指一味追求完美的人,最後反而無法進步。亞當斯認為,如果他要等到畫面中所有細節都完美,才肯按下快門,最後可能一張相片也拍不出來。      要求完美只會癱瘓創作      亞當斯說得很對:要求完美只會癱瘓創作。這個模式不難想見:你在創作過程中發現錯誤,就改變作品發展方向,導向想像中完美的樣子,你愈是緊緊抓著自己能做的事不放,不願冒險與探索,最後卻可能和心中想做的作品愈來愈背道而馳。既然不做不錯,你就不斷找理由拖延。你認為作品一定要完美,於是慢慢說服自己,認為無法創作出完美的作品,而你也確實做不到。既然做不出自己要的作品,你遲早會放棄。人生中有許多不合理又諷刺的事,其中之一就是儘管事無完美,卻只有這個模式本身完美無瑕,這是個完美的死亡漩渦:你誤導了創作方向,停滯拖延,最後放棄。      要求完美等於是否認了正常的普世人性,好像沒有人性你會過得比較好似的。但是人性特質正是你創作的泉源,你需要它來幫助你完成作品,而完美主義反而讓你失去這股助力。若想持續創作,就必須意識到,完美本身就是一個有瑕疵的概念,很矛盾吧?對愛因斯坦來說,即使是看似完美的數學概念也擺脫不了他觀察到的現象:「只要是和現實有關的數學定理,就不準;只要數學定理準了,就和現實無關。」達爾文認為,在一個變動的世界中,如果一個世代完美的生存策略變成後代子孫的負擔,演化就開始了。   你下一件作品的靈感就藏在這件作品的不完美當中,這些缺陷(如果你現在會為此深感沮喪的話,也可稱之為錯誤)是寶貴、可靠、客觀的嚮導,不會對你指指點點,而會引導你重新思考或進一步創作。正是這種理想與現實的互動,讓你的創作得以在現實世界中立足,讓你的創作及世界都變得更有意義。      期望      期望存在於因與果之間,也存在於對自我的恐懼與對他人的恐懼之間。期望是大腦進階的功能(我們大腦的新皮質如此謙虛自稱),讓我們能結合想像與實際估算,但是其中的平衡相當微妙:太傾向一邊,你的腦袋會充斥著不切實際的幻想;太過偏向另一邊,你會一輩子都在擬定「代辦事項」。      更糟的是,期望很容易變成幻想。在最近的作家工作坊中,講師用盡心力把討論重點放在寫作技巧上(認為參加者的技巧仍有待學習),但是作家同樣花了大把功夫將焦點轉移到版稅、電影拍攝權,和續集上(認為自己已經寫好作品,只有待出版)。      得知一小部分的現實狀況,加上樂觀的想法,還不明朗的期望就會在你耳邊私語,跟你說作品會大紅大紫、創作會變得容易、作品會自己完成。的確,有時候會突然靈光乍現,作品真的會自己完成。因此,創作者很容易會有不切實際的期待,可能是因為情感的需求、幾次奇蹟降臨的經驗,或希望奇蹟再次發生。很可惜,奠基於幻覺之上的期望,往往只會帶來幻滅而已。      創作者應該要把期望寄託在下一件作品上      反過來說,奠基於作品本身的期望是創作者擁有的最佳利器。創作下一件作品時,你應該要知道的事,就在上件作品裡;要了解使用的材料,最好就是從上次使用這個材料的經驗中學習;學會執行最好的方法就是執行;想瞭解自己最喜歡什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從上次接觸的經驗中學習。你的作品就是你的創作指導手冊:包山包海、無所不包的創作參考書,沒有第二本了,而且這是你專屬的指導手冊,裡面的建議只對你有用。你的作品上到處寫著你的名字,只有你知道如何創作出這樣的作品;你的作品會說出你的創作方法、你的紀律、你的優缺點、你的習慣作法、你接受新事物的意願。   你應該要學的課題就在你的作品中,只要仔細端詳自己的作品就能找到,不帶成見、不帶要求或恐懼、不抱著希望、不抱著感性的期待;問問你的作品需要什麼,而不是你需要什麼。接著拋開恐懼,仔細傾聽,就像好父母傾聽孩子的需求一般仔細傾聽。      四、對他人的恐懼      當我們與自己在乎的想法與創作材料建立起親密關係時,即使我們無意埋頭創作,作品仍會油然而生。這個時候我們容不下其他人,也許理當如此,畢竟創作很少需要籌組委員會開會才完成。      儘管其他人的反應不該對創作者造成困擾,但實際上經常帶來困擾。當我們將別人的優先考量與自己的混為一談,問題就來了。我們時時刻刻惦記著他人的評語,有的是真的評論,有的則是想像出來的,總之一直有聲音在耳邊絮絮叨叨。有些評語你記憶猶新,有些是你預想的,每個聲音都急著評論我們的作品。      理解      如果創作時隨心所欲,其他人可能無法理解你的作品,至少不是馬上就能理解,能夠理解的人也不多。當筆者在電腦上鍵入這個問題:「什麼行得通?」筆者腦海中浮現一個有趣的模式:我用負片攝影之後,每次都會拖延大概五年左右,再將負片沖洗出來販售。事實上,筆者有一件作品,一開始是為了研究評論才會沖洗出來,當時是想說明這張「新」作品已經開始顯露疲態了,想不到現在卻大受歡迎。      表演藝術家會當面得到即時評論,因此面臨額外的恐懼。比如芭蕾舞劇《春之祭》(Rite of Spring)當初在巴黎首演進行到一半時,樂團指揮遭到一連串爛水果的轟炸;或美國搖滾民謠歌手巴布‧狄倫(Bob Dylan,1941–)第一次以電吉他現場演奏時,被攆下台。難怪創作者常常鬱鬱寡歡,總覺得自己的作品正在走下坡:無論何時,舊作總是比較吸引人、比較容易理解。      這可不妙,畢竟希望大眾理解你的作品是基本需求,這表示你和周遭其他人有共同的人性。風險很可怕:創作有你專屬風格的作品時,等於是賦予觀眾拒絕理解的權力,也就無法獲得你希冀的共鳴;你讓觀眾有權力說:「你跟我們不一樣;你很怪;你是瘋子。」   相反地,如果因為害怕他人無法理解自己的作品,而改變創作,會讓你變得依賴觀眾。最單純、但也最致命的情況就是,你的想法慢慢變少,變得只想得到你認為觀眾可以想到的東西,以致作品紆尊降貴、狂妄自滿,或兩者皆然。更糟的是,在改變的過程中,你放棄了自己最崇高的創作願景。      接受      對創作者來說,講到接受,得先從一個簡單又揮之不去的問題談起:作品完成後大家會認為這是一件創作嗎?這個問題很基本,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還記得小時候操場上可怕的挑隊員儀式吧,挑選壘球隊隊員時,你如果不是別人的首選當然很難過,但如果別人連選都不選你,不如死了算了。      如果說,創作者需要大眾的接納,就是希望其他人能把你的作品當成創作,隨之而來的恐懼就是,別人認為你的作品只是勞作、興趣、裝飾……或什麼都不是。      即使是批評,也比忽略好      一九三七年,博蒙特‧紐霍爾(Beaumont Newhall,1908–1993)撰寫第一本詳細介紹攝影史的書籍,書名非常合乎邏輯,就叫《攝影史》(The History of Photography),他挑出一些攝影師,讚揚或批評其作品。結果最受傷的不是紐霍爾抨擊的那些攝影師,而是那些他完全忽略的人。一般人覺得,就算是遭到批評,至少還算是「攝影史」的一部分,如果連提都沒提,就代表這個人完全不存在!      有些才華洋溢的「圈外人」,要經過數十年,他們早年的作品才開始受到認可,一點也不誇張。上述例子比較極端,但是給大家的警告還是管用:接受和認可是他人所握有的權力,這些人可能是朋友、同學、策展人……或是你選擇的創作媒介權威史學家。      有時候,希望別人接納自己作品的需求,可能正巧跟自己創作的需求相互衝突,其實這兩件事都非常合理:你想創作出有自己風格的作品,也想要別人接納你的作品。      其實要解釋這個現象很簡單:無論何時,外界總是比較支持他們已經了解的作品,也就是那些已經存在一個世代,或一個世紀之久的藝術品。表達嶄新想法的創作有時候連糟糕的作品也稱不上,因為大眾根本不認為那是創作。   俄國作曲家史特拉文斯基的《火鳥》(Firebird),現在看來是二十世紀旋律最悠揚豐富的交響樂曲,但當初首演時,觀眾覺得根本就是噪音,完全不協調。美國攝影師羅伯‧法蘭克(Robert Frank,1924–)的作品《美國人》(The Americans),現在看來是美國攝影史上劃時代的巨作,但當初剛出版時,媒體及社會大眾無法理解當中黑暗又堅毅的理念,因此根本完全忽視其存在。      這種傳統很令人沮喪:例如身為紀實攝影先驅的法國攝影師尤金‧阿傑(Eugene Atget,1857–1927),以及紐約街頭攝影之父威基(Weegee,本名亞瑟‧費里格Arthur Fellig,1899–1968)等創作者,都因為作品不見容於傳統,因此創作生涯的大半時光都遭到忽視。      新手可以從創作傳統中學習,累積經驗,豐富未來的創作      創作者面臨的兩難很清楚:要不就是冒著不被接受的風險探索新題材;要不就是跟隨前人創作的腳步,以尋求大眾的認可。不用說,如果主要目的是尋求大眾支持,那麼第二種作法絕對是一帖良藥。只要做出看起來像樣的作品,自然就會受到大眾接納。      但令人驚訝的是,這有時也是件好事,至少新手一定得花點時間整理創作的重點,而且很多時候也能因此受惠。從學術和技術上看來,熟悉創作傳統是明智之舉,如此才能避免花上好幾輩子做白工。可是一旦容許自己這麼做,將會引來更大的風險,創作者需要擔心的不是無法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而是沒有新把戲,讓未來的創作更為豐富。      認可      接受和認可的差異很細微,但兩者迥然不同。接受意指其他人認為你的作品真有那麼一回事;認可意指大家喜歡你的作品。      常見的情況是魚與熊掌無法兼得。美國插畫家諾曼‧洛克威爾(Norman Rockwell,1894–1978)在他有生之年,作品廣為大眾喜愛,但評論家就不怎麼支持。一、兩個世代以前,大眾普遍認為美國肖像畫家約翰‧辛格‧薩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1856–1925)畫得很好,但基於各種理由,他的作品稱不上藝術。反過來說,有些電影和戲劇雖然受到批評家大力讚賞,但票房卻是一片慘澹。   這種分歧確實存在,但是否有害無益就有待商榷了。接受和認可顯然都和觀眾有關,在一個健全的環境中,好的作品應該受到認可,如果只有你認可自己的作品,顯然社會出了問題。這個論點聽起來很明白,但社會並不是一致的整體,而是蘊含了許多種環境,有些壓抑創作者的發展,有些則是支持。愈挫愈勇的創作者覺得作品遭到否定不是問題,但對其他創作者而言,持續的打擊與挫折有負面影響。這些創作者要生存,就要找到一個鼓勵創作的環境,讓自己的作品受到重視才行。      觀眾或同儕的認可其實與你的創作無關      在支持創作的環境中,常常都是在創作圈內,接受和認可往往變得密不可分,甚至難以辨認其差異。這群精挑細選出來的觀眾採用什麼標準?美國藝術家愛德華‧如雪(Edward Ruscha,1937–)說的很好:「要不就是創作者,要不就資質平庸。」美國幽默作家詹姆斯‧瑟伯(James Thurber,1894–1961)也觀察到:「沒有什麼叫好創作、壞創作,創作就是創作,而且他媽的有夠少!」      這裡的教訓很簡單:尋求認可等於賦予觀眾過多的權力,風險很高,即便是尋求同儕認可也是如此。更糟的是,往往觀眾也沒有立場表示認同或不認同最重要的議題:你的創作究竟有沒有進步。他們可以評論自己看到成品受到什麼感動,或有哪些挑戰、娛樂效果,但他們不清楚你的創作過程,也沒興趣知道。獲得觀眾認可不是你的首要之務,真正重要的,是你和作品之間的溝通。

作者資料

大衛.貝爾斯(David Bayles)

除了專業攝影師的工作外,也開設工作坊。大學與研究所唸的是社會學,但是他無法忘懷對攝影的熱情,於是決定放棄研究所學業。他與泰德‧奧蘭德是多年好友,兩人合著本書,多年來成為鼓舞從事藝術創作者最重要的書籍。

泰德.奧蘭德(Ted Orland)

藝術生涯始於插畫藝術,後來成為知名攝影師安塞爾‧亞當斯的助理,讓他的藝術創作更多元。目前致力於教學、寫作與攝影,開設與藝術相關的工作坊,除了本書,也編有多本作品集。

基本資料

作者:大衛.貝爾斯(David Bayles)泰德.奧蘭德(Ted Orland) 譯者:許琬翔 出版社:遠流出版 書系:創藝館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9573274636 城邦書號:A1200568 規格:平裝 / 全彩 / 192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