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非常喜愛玉石,早在新石器時代,祭祀神祇已開始使用玉禮器,地位崇高,然而古玉的斷代和鑑定是一門令收藏家頭疼不已又樂此不疲的深厚學問,無法像珠寶一樣以儀器即能分辨真偽,除了白玉外,被稱為「遺玉」的琥珀魅力更是席捲東西方,歷久不衰。
在《遇見玉:白玉鑑賞誌》和《中國琥珀賞玩誌》中,出生藝文世家,並於頂尖的帕森設計學院(Parsons)進修的鑑賞家楊惇傑將以數百件家傳珍藏提供鑑別、賞玩玉和琥珀的各項知識。
《遇見玉:白玉鑑賞誌》
傳說女媧煉五彩石補天,用剩的,隨手撒,其中一顆是賈寶玉的前身,其他的就成了各種玉石,等待有緣人發掘。這就是傳說中「玉」的來源。根據科學研究,中國人用玉的歷史可追溯至八千年前。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非常喜愛玉石,更常拿玉來象徵君子該有的德行。
但是,玉不同於珠寶,無法單純地用儀器來鑑定真偽,收藏家必須從各種客觀面向學習,才能培養精準的鑑定能力。本書作者從家傳珍品精選出一百件,提供鑑別、賞玩、學習玉的各項知識,還有收藏界的流變,以及目前市場上的收藏趨勢,並分享諸多難得的收藏故事與心得。本書重點:
《中國琥珀賞玩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這首唐詩名句中提及的「夜光杯」就是「琥珀」製成的。中國人使用琥珀的記載,東漢就有。漢成帝有名的皇后趙飛燕,就是睡在琥珀枕上。遼金時期,中國琥珀工藝發展臻至顛峰,由於國力鼎盛,西方諸國多所進貢,其中就有很多琥珀藝品。
琥珀是大自然奉獻的有機寶石,歷經千百萬年方能成形,宛如地球埋藏的時空膠囊,向為世人所珍愛。本書是第一本全面介紹中國琥珀的專書,收有最完整的文物紀錄,除了上述最珍貴的千年遼金琥珀瓔珞,還有最古老的漢代琥珀瑞獸,最龐大的清末琥珀方鼎,最美麗的牡丹琥珀帽花,最罕見的遼金春水秋山蜜蠟牌,最精巧的太師少師琥珀圓雕等等。並傳授如何鑑賞琥珀真偽的簡便方法。
作者資料
楊惇傑
生於台北藝文世家,父執輩皆為收藏家。自幼便經常出入古董文物店,隨著長輩在古物堆中尋寶,訓練辨識眼光及鑑賞能力,與玉器、牙角、琥珀等古玩雜項結下深厚因緣。負笈紐約市攻讀藝術相關科系,在人文薈萃的美學殿堂居住六年,並進入頂尖的帕森設計學院(Parsons)進修,中西文化交融下,碰撞出全新的藝術思維。抱持「藝術必須深入生活」的堅定信念,與友人成立了台灣第一間文創會所,渴望讓藝術收藏更貼近人心。著有《中國琥珀賞玩誌》。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