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科普 > 其他
自然怪咖生活週記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自然怪咖生活週記

  • 作者:黃一峯
  • 出版社:遠流出版
  • 出版日期:2015-02-01
  • 定價:350元
  • 優惠價:9折 315元
  • 書虫VIP價:298元,贈紅利14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83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從不馴於體制規範的怪咖小孩 到悠遊野地 走出自我人生路的自然觀察達人~ 作者從小是怪咖,不愛念書,但對自然生物充滿興趣與好奇。國中時因為數理成績不好,被分配到放牛班,所幸植物園裡的花草與生物,讓他在充滿挫折感的青春期得到些許療癒與修復。高中時,愛畫畫的他如願就讀復興商工美工科,從畢業製作中發現大自然的美麗與哀愁。當兵退伍之後,因緣際會下加入環保團體,正式開啟漫長的自我學習之路,終於從一個美術志工,逐步變身成為自然課程講師、自然觀察達人。 從本書一整年52則輕鬆有趣的生活週記,可以窺見作者「如何從一個都市的怪咖孩子,變成熱愛自然的觀察達人,進而走出自己獨特的人生道路」;而其母親的教養與引導方式,亦可提供跟他一樣背景的孩子以及父母參考。每篇週記還延伸出給「小怪咖」或「怪咖爸媽」的悄悄話,是作者設身處地從自我成長與親子教養兩種角度的貼心分享,並有自然觀察達人的私房祕技傳授,不可錯過。

目錄

第1週 會吹風的蟾蜍 第2週 我要吸在天花板上 第3週 夜半廁所傳怪聲 第4週 一背包的蟲子 第5週 愛上動物園的小怪咖 第6週 跟屁蟲上菜市場 第7週 我要孵蛋 第8週 龍蝦你們吃,殼留給我 第9週 養菜蟲寶寶 第10週 和白頭翁吵架 第11週 牛,牽到北京還是牛! 第12週 釣來的成就感 第13週 補習、補習還是補習 第14週 我的第一志願 第15週 壞孩子的詭計 第16週 遇見書店怪老闆 第17週 愛上自然博物館 第18週 叫我第一名 第19週 兒子,小心上新聞 第20週 數饅頭的日子 第21週 摸魚摸到大自然 第22週 大頭兵尋寶趣 第23週 活起來的標本 第24週 你是要拍電影齁 第25週 加入神祕組織 第26週 時速0.1公里 第27週 早點回來 第28週 是畫畫課還是觀察課 第29週 小朋友,吃飽再來 第30週 把腳印帶回家 第31週 這輩子最棒的自然課 第32週 陽台上的偷窺狂 第33週 改變一生的旅行 第34週 潑猴搶匪 第35週 這裡都是我的血親 第36週 不要在雨林裡放屁 第37週 在老師腳上尿尿 第38週 你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 第39週 森林怪聲音 第40週 賞鳥人的命運交響曲 第41週 想當生態攝影師嗎? 第42週 一晚只拍一種蛙 第43週 人怕蛇還是蛇怕人? 第44週 打電話給犀鳥 第45週 撿垃圾的怪咖 第46週 老媽發火了! 第47週 將野趣融入生活 第48週 連骨頭也在撿 第49週 「聞屎」工作者 第50週 城市「葉」生活 第51週 不自然的自然觀察 第52週 海角樂園

序跋

自序 向每個怪咖&怪咖爸媽致敬
  「他是個怪咖!」是從小至今媽媽介紹我的開場白,這句話無關褒貶,只是忠實描述我這個人。   我出生前三天,阿祖(外曾祖父)為了幫我取名字,抱著一大本命名古籍連續翻看了三天三夜,最後選定「一峯」這個名字,並交代家人「?」字上頭的山不能搬下來。隨著社會進步資訊e化之後,電腦卻常常打不出「?」字來,收到銀行或各個機關寄來的單據,上頭收件人都印著:黃一X;連送掛號信來的郵差都拉開嗓門喊:「黃一掛號!」還曾開玩笑地問我弟弟是不是叫做「黃二」……,因此我逐漸將「峯」改寫成「峰」,以避免那些奇奇怪怪的麻煩。   這次新書完稿時,我想起這個關於自己名字的故事,也很好奇阿祖為什麼交代山要壓在上頭?我又不是孫悟空!他好像以一個略顯怪誕的字和旁人無法知曉的古怪理由預知了我這怪咖小孩的人生軌跡。所以,雖然百思仍不得其解,我還是決定冒著名字再次被打成「黃一X」的風險,把「峰」回復成「峯」。   阿祖沒能看到的是,當別的孩子瘋玩電動玩具時,我已經顯露出小怪咖的特質,開始迷戀貝殼、種子;當其他年輕人在跑夜店、泡酒吧時,我卻在山野裡釣魚、拍蛙,沉浸在自然的奇幻之中……,這種異於一般人的興趣,相信是基因裡的天性使然;另一方面,也來自於成長氛圍的影響。   我從小在繁華的台北都市長大,和成長於南投山野間的媽媽有著截然不同的生命經驗,但這並不妨礙她為我創造各種接觸自然的機會,淺移默化的引領我成為一個對環境富有感知能力的人。找蟲子、觸摸苔蘚、聽蟋蟀唱歌……,面對有著漫天疑問的怪咖兒子,「試試看」是她最常給予的回應,甚至成年後還讓我試吃檳榔、抽菸。不過,在這些嘗試之前,她都會告訴我自己須承擔的風險,不做評判,也不給任何答案。在小怪咖的養成歲月中,她讓我在安全無虞的範圍裡,嘗試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也讓我看見人生不一樣的可能。   這些年我開始從事親子自然教育工作,尚未為人父母的我,不僅要帶領同樣在都市裡生活的孩子與父母,打開自身感官,去感受身邊的自然野趣;更要化身「孩子王」,搞定許多讓父母頭痛不已的小怪咖。看著這些孩子,我彷彿看見了那個滿腦怪念頭、充滿好奇心的自己。回想起成長過程的點滴,若不是有許許多多的包容和理解,小怪咖恐怕沒有機會化蛹為碟,成為創造美的設計工作者……,因此我決定將自己的故事寫出來與讀者們分享,如果你身邊也有個像我一樣的怪咖,請不要急著否定他──包容、肯定和鼓勵會有神奇的力量,能讓怪咖身上的「古怪」基因綻放出與別人不一樣的生命光彩。   僅以這本書向每個怪咖&怪咖父母們致敬!
他序 又一部值得期待的好書
◎文/張美蘭(小熊媽)(親職教育作家)   能夠看到我喜愛的作者出書,真是人生一大樂事。我認識黃一峯,是從多年前《自然野趣DIY》這本書開始的。   我在美國中西部鄉村居住時,最喜歡閱讀的一本書,就是從台灣帶來、黃一峯的《自然野趣DIY》;書中提到吳尊賢十多年前開設的「自然野趣」自然書屋,我也曾流連往返過。而以前在誠品企劃部工作時,為了籌畫自然類的書展,曾挑選許多書籍,唯獨對黃一峯的《自然野趣DIY》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除了作品本身讓人驚豔以外,作者的經歷也讓我既好奇、又佩服。   黃一峯以前的正職,是收入讓人超級稱羨的廣告設計師,但因為他熱愛大自然,後來只承接與自然相關的視覺設計工作──他不好好在廣告公司當設計師,卻出來承接非營利組織(NGO)預算極低的自然生態相關設計案,一路走來,他為了追求理想,背負著不務正業的罪名,卻創造出許多啟發人心的好作品。   國中時代,我就讀福和女中,每天放學都會經過復興商工(我最想讀卻沒機會讀)學校。據黃一峯描述,以前因為功課不好,被編到放牛班,但是他沒有自暴自棄,憑著對大自然的熱愛,愛畫畫的他,如願讀了復興商工這所作育無數美術專才的好學校……,我相信他之所以能成為擅長以攝影、插畫、視覺設計等專長技術的藝術工作者,這所學校給他的灌溉,必定不少。不過我也相信:因為對於大自然的熱愛,讓他有源源不斷的創新作品,應該還是最主要的因素。   《自然怪咖生活週記》這本書讀起來很有意思,作者把小時候如何成為「自然怪咖」的回憶,用老照片、新照片與插畫、文字巧妙的結合,讓內容變得十分有趣卻又賞心悅目!書中有一段提到國小老師要他養蠶寶寶,他卻養了菜園裡的綠色菜蟲;更妙的是當菜蟲沒葉子吃時,他轉而向媽媽求助,媽媽卻以為是蠶寶寶吃壞了肚子而變成綠色,換媽媽臉色發綠的直呼: 「天啊!你給牠們吃了什麼東西?」 最後,這位小自然怪咖順利的解開謎題:原來這些綠色菜蟲,就是後來我們常見的紋白蝶!這段紀錄我深有共鳴,因為小熊在學校種菜時,也觀察了學校菜園的綠色菜蟲,最後發現紋白蝶就是這樣來的……(也許未來的自然怪咖在我家也有一位?)   本書也提到母親對黃一峯深刻的影響。小時候他在睡覺前問過母親:   「蚊子可以吸在天花板上?我為何不行呢?」   就他的說法,一般正常的母親可能是在孩子頭上呼個巴掌,要孩子快去睡覺,少說廢話!但是他的母親卻說:   「你可以觀察看看為什麼牠可以黏在天花板上不掉下來!」   就是這一句話,開啟了他以後數十年的自然觀察之路。   我曾看過黃一峯感謝母親的文字:   我的母親更是支持我創作的原動力。多年來,從小教導我愛護自然的她,不但要忍受著外界對我的種種冷嘲熱諷與誤解,還要忍耐兒子成天在野外亂跑,不時撿一堆亂七八糟的自然物回家。雖然如此,我的母親還是不斷鼓勵我,甚至不厭其煩的協助我整理、收集這些自然物。今天能將這幾年「玩自然」的經驗集結成冊與讀者分享,我的母親是最大的功臣……   這段話,應該要與所有的台灣父母分享,因為我看到不少的台灣父母(不論在美國還是台灣),其實對孩子接觸大自然或撿拾大自然物品這些事,都會有某些程度的警告與限制──他們認為玩沙會弄髒身體、碰自然裡的東西會有細菌與病毒等;與歐美的父母比起來,我們的孩子在野外打滾、自由玩耍的比例,真的是少了許多。   其實,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也是我們最後回歸的所在,我十分認同作者母親的教養方式與態度,也謝謝她因此產生這麼一位優秀的台灣自然觀察作家!   小熊們與我都看了黃一峯的《自然野趣DIY》、《自然觀察達人養成術》,我相信他們一定也會很喜歡《自然怪咖生活週記》,在此鄭重推薦給所有的父母們,可別錯過了這本值得親子共賞的好書!

內文試閱

兒子,小心上新聞
  小阿姨有天一大早就來家裡按門鈴,打開門就看到她端著一口超大湯鍋站在門口,阿姨指指鍋子說:「這兩隻你要不要?」「兩隻?」我一臉狐疑地掀開鍋蓋,看到鍋底有兩隻大牛蛙睜大眼睛盯著我,牠們眼神透露出「要跳了」的訊息,我嚇了一跳連忙迅速的蓋上鍋蓋,鍋子裡馬上傳來一陣跳躍撞擊鍋蓋的聲音。   這兩隻牛蛙是小阿姨的南部朋友送來給她補身體的,看到牠們活跳跳的,阿姨決定先把牠們放到冰箱裡冰昏再來處理。沒料到過了一夜,把裝著牠們的鍋子從冰箱裡拿出來,沒幾分鐘鍋子就開始發出乒乒乓乓的聲響,嚇得她乾脆把牠們都送來給我。其實,愛蛙的我剛收下牠們之後也有些不知所措,因為牠們的個頭比手掌還大,而我從來也沒接觸過這樣的龐然大物。   趕緊開家庭會議跟家人商量著如何處理牠們,「我下不了手,別叫我煮!」我的大廚老媽首先發難。「但不煮牠們這兩個美國籍的外來傢伙、又不能野放……那……就得養了!」在幾番談判之後,夾帶著大妹極度抗議聲中,我還是把兩隻大難不死的美國蛙直接野放進浴室那鮮少使用的浴缸裡。   看到這裡,你一定會問,浴缸沒加蓋,牠們不會逃跑嗎?說也奇怪,從牠們被放入浴缸那天起就都乖乖的待在浴室裡,除了有一次跳到洗臉檯上、兩次跑到馬桶裡以外!就在牠們靜靜住下來的第二天半夜,廁所突然發出了「哞-哞-哞-哞-」的洪亮聲響;加上廁所回音,聲音大得把媽媽嚇得大敲我房門,開燈一看,原來是那隻個子較小的正在「開演唱會」。那晚,我終於明白牠們為何叫做「牛」蛙了!   其實這兩隻牛蛙被送來那天,樣子還挺悽慘的,嘴巴(吻端)都撞破皮了,所以剛來的一個多星期,我每天都得幫牠們上碘酒以防止傷口發炎,不過這點痛卻無法阻止其中一隻蛙唱情歌,那肯定是雄蛙了,而另外一隻呢?牠是母的,我也是那天才發現的。   既然剛好一對,雄蛙又不時在半夜頻送秋波,在牠們來我家的第二週,我放學後準備要洗澡,卻發現浴缸裡布滿了「珍珠粉圓」,我一時還覺得是有人惡作劇,因為數量實在太多了,不知該如何是好,急忙打電話向研究兩爬的朋友求救。友人在電話那頭一副不可思議的問我:「是什麼蛙下蛋?」我回答:「牛蛙!」電話那頭有些竊笑著跟我說:「兩個選擇,一是等他們孵化,你會得到一、二千隻的蝌蚪,但你要養到死;二是用熱水燙熟牠們,千萬不能直接排到水管裡。」「記得,絕對不能排出去!」掛電話前還又特別交代了一次。當然,我很不忍心的選了第二,開了熱水,把整浴缸的卵全部都燙熟!   我立即選擇讓卵無法孵化的原因,是因為牛蛙吃東西實在太嚇人,這兩個原籍美國的老外不但個頭高大、而且胃口極佳,一次要吃掉我去水族館花費新台幣一百元買的四兩朱文錦(日本金魚品種之一)!當時還在念書的我餵了牠們三次,花費就讓我有些吃不消,後來是請媽媽去市場買菜時,跟賣魚的小販買他們不要的下雜魚回來餵食。不過牠們只吃「會動的」食物,因此我每次都得用手把那些魚在他們眼前晃動,牠們才肯捕食。雖然如此,大胃王的牠們每次還是都得吞下兩條十五公分左右的魚才會停止,還好在牠們吞下兩條魚之後,可以十天左右都不用進食,不然我想我依然會破產。   就這樣,牠們夫妻倆就定居在我家的浴缸,除了偶爾妹妹會叫我去馬桶把牠們撈出來以外,大也相安無事。直到有一天,我下課回來,把脫下的襪子甩一甩準備放入浴缸旁的洗衣籃裡,突然那隻母牛蛙從浴缸裡一躍而上,而且不偏不倚的咬住我手上的黑襪子,我提著牠大叫:「媽,你看!」老媽跑到浴室看了一眼,先是一愣,然後瘋狂的大笑說:「兒子,家裡只有你一個男生……」「所以?」我狐疑的看了媽媽一眼,「所以,下次洗澡,請離浴缸遠一點,因為被牛蛙咬到××,一定會上新聞的!」媽媽語重心長的跟我說。   這對牛蛙,一直在我家待了好久,最後終老死去。但自從那次之後我每次洗澡,都離浴缸很遠……。   給小怪咖的話:   牛蛙原產於美洲,在台灣是外來種,因此如果要飼養牠們,必須要養牠們一輩子。看到牠們連我的襪子都不放過了吧!其實牠們只要遇上體型比牠們小一些的生物,像蛙類、魚類甚至鳥類、老鼠等都有可能成為牠們的食物,所以可不要出於愛心將牠們野放,如此就是給牠們捕食本土生物的機會。尤其本土的蛙類體型都不大,遇上牠就像小蜥蜴遇上大暴龍一樣可怕,台北的大屯山自然公園原本蛙類生態相當豐富,也一度因為有人放生牛蛙,而造成生態浩劫。   所以喜歡養東西的你們,在要養任何生物之前都得三思而後行,尤其是牛蛙和牛蛙蝌蚪都不要嘗試飼養,萬一不小心養了,也要負責任的養到牠終老!其實到野外觀察蛙類,好玩又不用花時間照顧與清理,不更是一舉兩得嗎?
養菜蟲寶寶
  春天,又到了養「蠶」的季節。開學沒多久,就看到好多小朋友捧著一個一個小盒子,這個從我小時候就有的課程,經過三十幾年還是沒有變,應該也是大家共同的童年記憶吧!   自然課老師要大家養蠶寶寶的用意,其實是要學生學習觀察昆蟲的生態--從零點幾公分的小黑蟲,慢慢變成又白又胖的大蟲,再吐絲結繭把自己包起來,最後羽化成蛾的過程。一開始,我也覺得很新奇而興致勃勃,但當全班同學都人手一盒養著那些白胖蟲子,並且天天發愁去哪裡找桑葉的時候,我這怪咖孩子已經開始對這「一窩蜂」式的集體活動感到厭煩。因為家裡附近就有桑樹,所以我養的蠶寶寶營養相當充足,很快的已經養完一輪;也就是看過蠶寶寶從幼體到成體再變成蛾的全生活史,再加上原本一直期待會從那圓圓的繭羽化出「厲害」的蛾來,沒想到卻是一隻隻肚子大大、翅膀短短還不太會飛的蛾,說真的,小小心靈還是感到有些失落……。   所以,我開始對蠶寶寶以外的毛蟲世界產生了好奇,因此趁著下課時四處搜尋,憑藉著記憶,我在大禮堂前兩個巨大金色花台裡找到了好多條綠色的毛蟲。那蟲子身上沒有很多毛,看起來就像綠色的蠶寶寶一樣,樣子也不太可怕,所以當下決定要偷偷養牠們。那時候我也搞不清楚牠們到底吃些什麼?每天就摘著花台裡植物的葉子給牠們吃,不料幾天之後,葉子都被我摘光光,我只好拿著牠們去向媽媽求助。   當我打開裝蟲子的盒子那一剎那,媽媽叫了一聲:「你給牠們吃了什麼?怎麼變成這樣?」她大吃一驚,以為蠶寶寶中毒了,全部都變成了綠色。我趕緊跟她解釋這不是蠶寶寶,是我在學校花圃裡頭抓到的蟲,她才回過神說:「這是菜蟲呀!」覺得又好氣、又好笑的她,趕緊到廚房拿了包心菜葉給我餵牠們吃。   就這樣,這堆綠菜蟲寶寶在怪咖母子的協力照養下,馬上變得肥肥胖胖,才沒幾天,就不見蹤影,我以為牠們都逃走了,後來在盒子的角落找到一個個小小褐色的「蛹」,每個大約只有1.5公分,那大小跟蠶寶寶的「繭」根本是天壤之別。我每天都期待著破蛹而出的牠會變成什麼樣子,直到某天上學前,我終於看到一隻纖細美麗的白色蝴蝶站在裂開的蛹上,果然和圓胖的蠶寶寶很不一樣啊!仔細觀察才知道,菜蟲寶寶變出來的,就是我常在公園花圃前看到飛舞採蜜的蝴蝶啊!「紋白蝶」的名字是我翻了很多書才知道的。   最後,我還是應自然老師要求,乖乖的交了蠶寶寶飼養觀察作業。但除了作業以外,我也將這一段菜蟲寶寶觀察記,寫在自然作業裡,雖然沒有得到老師的青睞,但這特殊的觀察經驗卻遠比制式的作業來得精彩有趣呀!   給怪咖爸媽的話:   小學自然課常常要孩子飼養蠶寶寶以觀察其生活史,但也因此侷限了孩子的觀察與探索,家長和老師不妨帶著孩子飼養更多生活周遭常見的毛蟲、金龜子、蟋蟀、螳螂之類的昆蟲,讓孩子觀察到更多樣且豐富的昆蟲生態;並在觀察過後,讓牠們可以回歸大自然。家中如果不方便飼養這些生物,不妨帶著孩子到住處附近的花圃、公園尋找,並利用每天上下課路過時去探訪牠們,也是觀察各種昆蟲的生活方式與變化喔!
改變一生的旅行
  如果有一場旅行堅持了十幾年,去的都是相似的地方,那還算不算是旅行?我的這場旅行應該還在進行中。翻開那本使用頻繁的護照,厚厚一疊馬來西亞簽證就是這十幾年來的印記,說迷戀也好,是依戀也罷,從2000年第一次前進婆羅洲雨林開始,我就愛上了這片土地。   一直難以忘記第一次進入婆羅洲雨林的場景--有著大板根的大樹旁,兩隻大野豬正在打鬥,還不停發出「吼-吼-」的叫聲;樹上成群的長尾獼猴卻自顧自的理毛、打盹;我興奮的沿著草地往前走去,還驚嚇到一條小蛇--這是我初次見到「野性婆羅洲」的印象。   那時,對於沒出過國的我來說一切都是那麼新鮮,尤其熱帶雨林的生物多樣性更是讓人驚豔,許多事物都超乎我的經驗值,像台灣野外常見的植物菝契,葉子頂多一個拳頭大,但到了婆羅洲,菝契葉子竟然變得比臉還大;台灣森林裡的植物長有刺不稀奇,婆羅洲雨林裡卻有好多植物莖上的刺都像縫衣針那麼大,看得我心驚膽顫。除了許多令人驚訝的大型生物,「小」也是特點之一,如1公分大的侏儒紅蜻蜓、只比鉛筆筆尖大一些的青蛙等……,這些縮小版的生物也都深藏在雨林深處。不只有「超大」或「特小」的生物,雨林裡的物種還比「怪」呢,像頂著大頭盔的犀鳥、鼻子超大的長鼻猴、背上有著人臉花紋的人面椿象……,這些猶如卡通影片裡編造出來的生物都在這裡生活著。這片雨林不只是地球的生命寶庫,更是我心中的奇幻世界啊!   光看描述,不要以為前進雨林是那麼地美好,事實上,除了美麗又特殊的動物以外,各種吸血的蚊子、螞蝗也隨時隨地的準備拜訪你,而潮濕悶熱的環境讓人一動就直冒汗,全身溼溼黏黏得也相當不好受。因此,要在這個地方拍照和工作,還得要有相當的毅力才行!   第一次從婆羅洲雨林回到家中,我整個人彷彿陷入了雨林的魔咒,瘋狂的愛上雨林,我開始找尋與這片土地相關的資料和影片,想對這裡更加了解;晚上睡前還常拿出在雨林夜晚錄的蟲鳴蛙叫來聆聽,趕走失眠。對雨林與其說是愛,更像是一種對雨林的信仰。   這短短八天的旅程裡,我看到好多一起參與此次旅行的前輩們,極力地遊說嚮導揚耀站出來守護家鄉岌岌可危的雨林。旅程的最後一晚,被大家感動的他終於首肯籌備成立「砂勞越荒野保護協會」,這個承諾,也為這趟充滿驚奇的旅程增添色彩。這次的雨林之旅讓我領悟到︰只要有心,每個人都能用自己的專長為生活的土地做一點事。這感悟開啟了我人生的另一個方向,決定投入「自然設計工作」,只接跟自然生態相關的設計案,用我的設計觀點為美麗的大自然發聲,讓更多人愛護自然--一直到現在,這個想法我仍然堅持著。   十幾年前那趟雨林之旅,是改變我一生的旅行;而這趟旅行,我還是會繼續走下去……。   給怪咖爸媽的話:   婆羅洲是世界第三大島,分別隸屬馬來西亞、汶萊與印尼三個國家。位在赤道上的這個島,終年高溫炎熱,每年4月到10月是旱季,11月到來年3月是雨季。雖然炎熱,但降雨相對豐富,年雨量可達4,000公釐左右,平日濕度高達75%,降雨時濕度高達95%,相當潮濕。這裡是地球上生物最豐富的地方之一,它有著豐富的生態系統,也是地球上重要的基因寶庫,據科學家推算,婆羅洲雨林目前被發現的物種大約只是這個大島的三分之一,還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物種,尚待人們去發掘與研究,所以如果有機會造訪這裡,不妨睜大雙眼努力做自然觀察,也許你也有機會發現新物種喔。

延伸內容

自然怪咖的豐富饗宴
◎文/范欽慧(生態作家)   幾年前在一個無意的機會下,我被一間餐廳所吸引,我注意到門口總是放著一本菜市場的魚類圖鑑,會貼心翻到今日所準備的食材那頁,讓上門饕客都有機會上一堂生態解說課。後來有機會跟老闆娘、也就是廚師本人聊天,才發現她拿手絕活,也就是「煮魚」。而且對於料理工作,她可是有一套自創哲學,除了講究採買的貨源外,也嚴守保鮮的流程,排放儲藏的方式……;更奇特的是,她還搜集魚的耳石,這是我見過最怪異的行徑,我曾經看過那滿滿一罐的白色骨骼,晃晃蕩蕩的被置放在一個玻璃瓶罐中──這位大廚,始終抱持著一種高度的研究精神。在我眼中簡直是一位民間科學家,而讓人喜愛的不僅是她的手藝,更是背後那種龜毛講究的性格,總是帶給人一份安心與信任──而她,就是黃一峯的媽媽。   我是成為一峯媽媽的主顧之後,才有機會認識黃一峯這號「自然怪咖」,說實在的,當你有機會認識源頭時,似乎就對全局多了一份清晰與掌握,正所謂「有其母必有其子」,我對黃媽媽所建構的印象與觀察,都讓我從一峯的身上獲得某種驗證與理解。母親的確是一峯最初、也是最重要的老師,也是影響他最深的人,這也是為什麼在幾乎所有一峯的著作裡面,都可以看到黃媽媽的影子。   關於一峯的童年記憶,我都已經在各種茶餘飯後的閒聊嗑牙中,獲得了第一手的報導,因為是黃媽媽親自的口述,我似乎也多了一種長輩情節,好像是我看著一峯長大似的,對於那一張張老照片中的圓臉小男孩,有一種母愛的投射,總覺得那個古靈精怪、又滿腦子古怪想法的小皮蛋就是我兒子。   但是仔細想想,我跟一峯差不了幾歲,我們的童年也重疊了某些共同的記憶與空間,算來我只能是他的大姊姊。回過神來,那個在我跟黃媽媽口中又愛又嫌的猴囝仔,其實已經是人稱自然藝術大師的才子。跟我在自然圈子所認識的一些朋友一樣,一峯人生的路徑,其實是靠著自己「玩」出來的──雖說是玩,其實是帶著那麼一點辛酸。   我記得一峯曾經告訴過我一個故事,他的國中生涯是在植物園旁邊的明星國中所度過,當時的他被列為「放牛」咖,每天上課只能對著窗外的植物園射紙飛機,滿心期待自己能飛出這段青澀苦悶的歲月,明明是內心敏感纖細的孩子,卻飽受升學制度的考驗與煎熬。其實在我看來,這段「想飛」的記憶,正在帶給他某種磨練,因為「挫折」往往能激發意志力,並深化自己的感受力,所有藝術的天分,已經在他心中逐漸醞釀,並等待喚醒。   高中階段,一峯找到了對「自然創作」的喜愛,剛開始這條路走得踉蹌,也不確定。但是幾年下來,隨著一峯 的作品屢創佳績,加上事業版圖越做越大時,他又回過頭來,仔細的整理自己成長的檔案,讓我似乎看到了一個成熟長大的黃一峯,正對著心中的小男孩以及陪著他走過歲月軌跡的家人與朋友,獻上最深情的祝福與感謝──那些種種上演過的片段,不僅成了他生命的印記,也成為帶給自己與其他人的某種力量。   我必須說,黃一峯真的很怪咖,他喜歡用叉子吃水餃配番茄醬,也喜歡吃炸麵線……,但是當我在嫌他怪時,也曾偷偷學他的怪吃法,事後證明「還蠻好吃的」。這就是怪咖的行徑,也是一種藝術家的表徵,他們勇於當自己,忠於自己的喜好與品味,就會成為某種先驅者,當然,也不乏「追尋者」,因為創意料理,才能讓人「一吃成主顧」。我非常榮幸,總是能享受到一峯跟黃媽媽為大家端上的精彩大餐,除了帶來滿滿的驚喜外,我相信你也會樂在其中。

作者資料

黃一峯

金鼎獎最佳美術設計、最佳圖書雙料得主。 成長於繁華的都市,卻擁有一雙善於發現自然野趣的眼睛。 集寫作、繪畫、攝影、藝術設計、空間視覺設計等多重創作人身份於一身,專注於將自然素材作為創作元素,以美學觀點將枯燥的科學記錄方法轉化成活潑的自然創作。現為自然野趣工作室創辦人,野性中國WILD CHINA講師、IBE影像生物多樣性調查所顧問、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顧問。著有《自然野趣DIY》、《婆羅洲雨林野瘋狂》、《自然觀察達人養成術》、《自然怪咖生活週記》、《鳥類不簡單》等。

基本資料

作者:黃一峯 出版社:遠流出版 書系:生活館-Taiwan Style 出版日期:2015-02-01 ISBN:9789573275671 城邦書號:A1200645 規格:平裝 / 單色 / 216頁 / 19cm×26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