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文化研究
芭樂人類學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內容簡介

2009年, 一群人類學家,成立台灣第一個學術共筆網站, 在網路種下第一顆芭樂開始,芭樂力從此爆發。 帶動學術部落格的興起, (例如:「巷仔口社會學」、「歷史學柑仔店」、「菜市場政治學」等,) 成為學術人與社會接軌的新模式。 什麼是芭樂力呢? 芭樂力是種「白目的透視力」,能直指沒穿衣服的國王。 @芭樂果語: 多數台灣人會唸成Bala,是種熱帶水果。因多籽,故不能拜神,難登大雅之堂。蘋果可以拿來送禮,但沒人會送Bala當禮物。Bala富含維生素,自用得宜,但要當心,以免「食bala放銃子」。政治場合不能出現Bala,因為芭樂票,就是空頭支票,雖然在鬼島見怪不怪。宴會辦桌,綠洲bala汁特殊的人工甜味,則是座上賓的共同記憶。 @什麼是芭樂人類學? 人類學擅長從日常經驗出發,開展多重視角的對話,以求更全貌地理解地方與世界。但是有趣又深刻的心得,若只對學院發表就太可惜了。於是,2009年,台灣人類學家在網路開設第一個學術部落格,將人類學推向社會大眾,又因為擔心「俗擱有力」的人類學太過直接,讀者會招架不住,所以用有點不正經的態度,直指事物的核心。 你可能會覺得人類學不就是研究人的學科嘛?所以擅長觀察人類行為的人類學家,出現在《決定未來的十種人》名單裡,自然不覺得奇怪,對企業來說,行銷人才需要的正是對人性的理解。但事實上,真正的人類學是門多疑的學問,擅長提出問題,切換觀點,而非給個斬釘截鐵的答案。 人類學如何展現懷疑態度呢?例如,當經濟學家說這樣種稻可以增加年生產量,大大改善當地的生活水準時,人類學家很可能在旁邊嘀咕著「稻種發下去,搞不好肥了當地的庄頭」。當社會學家說地方派系是寄生在既有的政治結構裡,尋找利益的共生,人類學家又暗暗咕噥著:「搞不好地方派系維持了地方上群體競爭的張力,讓地方人活得帶勁…」。當某位村長在廟會裡忙得汗流浹背,虔誠禱告時,人類學家暗暗揣想他是誰的樁腳,他如何分配宗教虔誠和政治利益在內心的份量?當全球知名的環保人士到世界各地宣揚環境正義理念時,人類學家開始注意他的「聽眾」的屬性,暗暗猜測在這樣的場合真正交流的是什麼? 這次,人類學家不在廚房裡用料理安撫人生,也不在大賣場分析消費者心理學,而是遍地開花,在國會、網路、黑社會、農地、南方島嶼、夜店、工廠……蹲點伏擊,共同特色就是挺著芭樂精神,照看人間,真正的人類學就在「芭樂人類學」。 《芭樂人類學》精選共筆網站31篇人類學式生活探察,分為「芭樂人生」、「飄洋過海的芭樂」、「芭樂歌」、「芭樂票」和「芭樂的異想世界」五個單元,從你我共通的生活經驗,用人類學視角吃芭樂、看芭樂。套句人類學大師李維史陀的名言:「好吃,又好思!」(good to eat, and good to think)

目錄

導論 「好吃,又好思」的芭樂人類學(郭佩宜) part1 芭樂人生 1.1從菜市場到廚房——一種日常生活的「微物論」(林秀幸) 1.2人類學家的餐桌:蝸牛、野菜與cekiw(羅素玫) 1.3八卦,不簡單!(郭佩宜) 1.4黑道人類學(講古) 1.5「夜店咖」,性/情慾解放為了抵達真愛?(彭仁郁) 1.6金融風暴與鬧鬼的工廠(方怡潔) 1.7當人類學家「進入」大專山地服務團(邱韻芳) 1.8「真命天子」與「買不起的風水」(宋世祥) part 2 飄洋過海的芭樂 2.1進入田野,「使命必達」(潘美玲) 2.2Z縣的聖誕節(陳伯楨) 2.3「傳統」可以外包嗎?(陳玉苹) 2.4馬來西亞天鵝城華人的「大中國主義」(徐雨村) 2.5韓劇裡的泡菜戰爭(何撒娜) 2.6人,是怎麼死的(趙恩潔) part 3 芭樂歌 3.1為什麼胎教要聽莫札特?(呂心純) 3.2「時間都停了,他們都回來了」:高雄市移動卡拉OK(劉正元) 3.3曼德拉的身影,非洲音樂地景的啟應(胡正恆、林子晴) 3.4饒舌、革命與伊斯蘭(林浩立) 3.5誰和你一起牽手跳舞?:人類學者的一門舞蹈課(趙綺芳) part 4 芭樂票 4.1「政治的隱喻」更政治——當修辭做為方法(林秀幸) 4.2大聲民主(莊雅仲) 4.3我所遇到的那些離散人群(陳伯楨) 4.4死刑戰爭(容邵武) 4.5橘色夜空下的社運記事(呂欣怡) 4.6災難是一面照妖鏡(郭佩宜) part 5 芭樂的異想世界 5.1台灣vs.香港。雙城記!一個故事?(容邵武) 5.2自由市場與個人自由的兩難情愫(鄭瑋寧) 5.3關於一個社會的想像:全新的帢塔胡予克社會(江芝華) 5.4家,安身寓居的所在?(鄭瑋寧) 5.5農業活動背後的環境倫理(李宜澤) 5.6重返土地,是最基進的革命(蔡晏霖)

內文試閱

【篇名】「好吃,又好思」的芭樂人類學
  無論走到哪裡,人類學家以及人類系的學生最怕被問的一句話,大概都是:「什麼是人類學?」     如果只有電梯裡巧遇那短暫幾樓層的時間,或許可以回答:「人類學基本上就是研究人類的學科」——這好像等於什麼都沒說嘛,那麼再補上一句:「從人的演化、生物性的面向,到當代充滿文化差異的現象,都是人類學研究的範疇。」對方必然還是似懂非懂,不過目的地到了,彼此可以禮貌地結束對話,分道揚鑣。然而如果場景是大夥兒聚餐的餐桌,或是遇上隨口找話聊的髮型設計師,彼此得相處一段時間,剛剛的簡答後就不免陷入尷尬——要追問下去嗎?萬一被追問,要如何白話地解釋?說真的,略知皮毛的時候,還比較容易根據教科書下定義,講得信心滿滿;人類學念得越久,越了解這學科多重與不斷轉變的樣貌之後,要給個有誠意不敷衍、簡短卻精準周延的回答,就覺得有點困擾了。   人類學家會覺得解釋什麼是人類學有點困難,其實源於這學科擅長提出問題、質疑概念、切換觀點,而非給個斬釘截鐵的答案。我的好友(也是本書作者之一)林秀幸曾生動地形容:      【引文】當經濟學家說這樣種稻可以增加年生產量,大大改善當地的生活水準時,人類學家很可能在旁邊嘀咕著:「稻種發下去,搞不好肥了當地的頭人。」當社會學家說地方派系是寄生在既有的政治結構裡,尋找利益的共生,人類學家又暗暗咕噥著:「話雖如此,但搞不好地方派系維持了地方上群體競爭的張力,讓地方人活得帶勁……」當某位村長在廟會裡忙得汗流浹背,虔誠禱告時,人類學家暗暗揣想他是誰的樁腳,他如何分配宗教虔誠和政治利益在內心的分量?當全球知名的環保人士到世界各地宣揚環境正義理念時,人類學家開始注意他的「聽眾」屬性,暗暗猜測在這樣的場合真正交流的是什麼?   這樣讀者了解人類學是什麼了吧?(還是在心中OS:香蕉你個芭樂!)   因為職業病作祟,逛書店時我總忍不住會巡視書架上是否有標示「人類學」的格子——市面上人類學的書湊不了一整櫃,如果能看到任何一格貼上這三個字,就會有「這書店真不錯」的驚喜。然而每每細看,哪些書被擺放到「人類學」分類下,就開始失望,裡面往往夾雜了許多在我看來根本不是人類學的書(最常見的是以某某古文明為題,但正確性要大打折扣的那些)。近年在封面印上「人類學」三個字(無論是標題或是文宣)的書出現頻率增高了,我總是興致勃勃地翻閱,然後無奈地放下:這根本不是人類學的書啊,作者也不是人類學家……(有趣的是,它們之後也不會被擺放到「人類學」那一格,反而回歸更切題的財經、旅遊、飲食書區。)     「人類學」似乎是個冷門學科,卻又是新興的熱門關鍵字,許多跨界領域很喜歡引用,近年來設計和商管界也開始聘用人類學家,在《決定未來的十種人》(The Ten Faces of Innovation)中,「觀察人類行為的人類學家」居然還名列榜首!如果有讀者對人類學感到好奇,除了枯燥的教科書,和這些零星的再詮釋,有沒有能夠更貼近它的作品?有沒有一本由專業人類學者書寫、平易近人、以實際研究經驗和台灣熟悉的現象為例,深入淺出地說明人類學概念的書?   這是我們出版「芭樂人類學」這本書的目的。本書將帶領讀者一窺人類學的面貌,並以人類學家的視角觀看世界,將理所當然視為問號的起點,從剩菜、夜店、聖誕節,到饒舌、卡拉OK與call-in節目,揭露日常與平凡背後的非常與不凡。書中也透過人類學理論,分析死刑爭議、災難管理、自由貿易、土地正義等台灣社會面臨的難題。   【小標】「人類學」與「芭樂」合體?!   人類學的特色在於藉由田野工作,探索文化的內在邏輯與在地觀點,兼顧細膩的日常與鉅觀的結構之間的連結,透過現象的脈絡化、多重視角的對話、以及跨域的比較,更全貌地理解地方與世界。聽起來很嚴肅?但世界趴趴走的人類學,其實充滿了驚奇意外與稀奇古怪,和人類學家聊天總是妙趣橫生、別樹一格。如何才能擺脫枯燥的學術論文,把人類學的洞見傳達給讀者?   「芭樂人類學」於焉誕生。二○○九年暑假的尾聲,在一次聚會中,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感於人類學在社會上能見度太低,提議開啟一個共筆部落格,透過大眾人類學的書寫,把這門學科的滋味與更多人分享;透過對當下社會議題的評論,貢獻人類學的獨特觀點。要取什麼名字呢?在一番腦力激盪之後,某個已經不可考的人隨口講了「芭樂」,立即獲得無異議通過。為什麼這種水果能擄獲大家的心?   有人說芭樂(又名番石榴)是「番」又「不番」的水果,平價又耐吃。芭樂源自中南美,卻隨人群流動傳到世界各地,甚至出現在地化品種,既外來又本土。芭樂是常民的、大眾的、多品種的,恰好符合我們試圖展現的人類學特質。「芭樂」一詞讓人聯想到「芭樂票」或「芭樂歌」,不太正經、有點俗爛、隱含澀趣味。總之芭樂有神祕的魅力,套句法國人類學者李維史陀的名言:「好吃,又好思。」(good to eat, and good to think)「芭樂人類學」即是「俗擱有力」的人類學!   說實話,這些都是事後諸葛,在共同構思出「芭樂人類學」的當下,其實沒那麼多學問,只是跟著感覺走,命名故事本身就很「芭樂」!然而一旦命名,名字本身就產生了力量,在後續的書寫中,「芭樂」一詞逐漸在台灣的人類學界被賦予了新的意義。「芭樂」藉由水果的隱喻,有時指涉某種文章、某些人類學家,有時又指涉某種風格;有時是名詞(這真是芭樂的好題材),有時是形容詞(這篇文章實在太芭樂了啊),甚至是動詞(你芭樂了嗎?)。而芭樂人類學也和芭樂越來越類似,既世界又在地的主題,貼近庶民生活,無論是黃色小鴨、女僕咖啡、泡沫紅茶、星座面相,還是選舉、教科書、太陽花,人類學家都有話說。和水果芭樂一樣,芭樂人類學文風多樣,有的搞笑、有的感性,還可依照「消化難度」區分為「硬芭樂」和「軟芭樂」。   「芭樂人類學」(guava anthropology)這以台灣青壯年人類學家為主的共筆部落格,於二○○九年十一月創立。從初始十來個寫手逐步成長,目前已有六十多位參與,作者們多半是在大學任教或在中研院任職的人類學相關領域學者,有些則是新科博士。「芭樂人類學」是台灣第一個學術共筆部落格,開創了新的書寫風潮與形式,帶動了近兩年如「巷仔口社會學」、「歷史學柑仔店」、「菜市場政治學」等學術部落格的興起,成為學術人與社會接軌的新模式。「芭樂人類學」開張至今六年,累積三百多則芭樂文;本書自部落格節選三十一篇精采文字,重新改寫編輯。   【小標】芭樂,要怎麼吃?   本書從人類學觀點探索日常生活、文化況味、社會張力、與世界百態。全書分為五個單元,逐步探索人類學的特色。   首先是「芭樂人生」。人類學家最擅長從日常生活的柴米油鹽和小確幸中參出一番道理,洞悉文化的潛規則,讀出另一個層次的故事。無論是買菜煮飯、享好料也吃剩菜,還是八卦嚼舌、與黑道同台、到夜店「交友」、遇到工廠鬧鬼,或者到偏鄉當志工、結婚生子,之後為陰宅陽宅看個風水——這些生活中稀鬆平常的事情,卻是人類學家最擅長觀察分析的主題。在這單元中,人類學家化身日常生活偵探,隨時就在你身邊,將習以為常、視而不察日常生活切片,揭露其中多重層次的糾葛,挖掘深層的意義——這不是小題大做,拿著放大鏡找題目,而是因為文化構築於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逐步內化到我們的身體裡面,唯有透過對日常生活的分析,才能梳理出來。   芭樂從南美來到台灣,可謂「飄洋過海的芭樂」,人類學家也有芭樂這種全球走透透、探索世界的精神。人類學從異文化研究起家,游移跨界,整個地球都是人類學家的田野地。有趣的是,當人類學家談「世界觀」時,看的往往不是歐美,本單元中幾位芭樂人類學者將敘說他們在印度、中國、馬來西亞、帛琉、韓國、以及印尼的奇遇。隨芭樂人類學家出田野,讀者會發現做研究不只是請客吃飯,更不是空降做個訪談問卷,得要會十八般武藝,包括跑快遞、過荒唐的耶誕節、參加喪禮、種芋頭、唱KTV,和看電視吃泡菜。更重要的是,如何超越「異國風情」、「奇風異俗」的刻板印象,進入在地的視角;在過程中,透過對照與比較,更能夠看見自己。   談到芭樂就免不了要聊聊「芭樂歌」。芭樂歌曲調重複,歌詞老梗,多半被歸類為不登大雅之堂、缺乏深度的糜糜之音。然而芭樂歌的特色在於曲風琅琅上口,一個不小心就「繞樑三日」,揮之不去,因此是大眾排行榜上的常客,不同世代共享不同的芭樂歌,恰是反映文化差異的一面鏡子。其實這些身邊熟悉的弦律,正是以庶民文化隱而未顯、有聲有色的一面為基底。音樂與舞蹈是社會文化的回音,從多樣性的音聲地景——胎教音樂、饒舌歌、卡拉OK的愛拚才會贏,亦或南非的科拉琴——人類學家可以聽到隱藏的音符,觀微知著,本單元示範芭樂歌可以如何換個方式「聽」。俗話說「嘴巴說一套,但身體很誠實」,文化在習而不察的狀態下雕塑了我們的肢體慣習;人類學強調親身體驗的研究方式,透過實作,開啟感知與思考。在此單元中除了音樂展演議題,也呈現人類學的研究超乎個體、連結到更大的整體,從情感到結構,從文化遭逢到權力關係,從家庭到全球。   每逢選舉,政客總是漫天開支票來騙選票,但多半都是「芭樂票」。政治可不是政客或政治系、法律系的專利,對於時事、政策爭議、風險管理、權力關係,人類學自有一套不同於一般時論的見解。無論是在地政治、選舉現象,還是社會運動,在「芭樂票」的單元中,人類學家進行從地方到全球的政治除魅。人類學家發的「政治文」不侷限於狹隘的政治,更全貌地著力於不同範疇之間的糾葛,因此政治脫離不了宗教、環境也脫離不了政治。此外,人類學研究特別強調貼近行動者的內在觀點,因此鄉民應報觀的想法,瘋政論節目call-in的民眾觀點,人類學家都虛心聆聽,而受芭樂票之害最深的底層弱勢村民的故事,也需要被書寫。   人類學有實證研究的面向,但也十分重視人們對事物的詮釋、現象的意義,以及懷抱的價值觀,和對世界的想像。這種切入途徑與其他學科有所差異,以經濟為例,人類學家眼中的經濟即是生活,是一種價值觀選擇,是對理想生活的想像,無法被一堆專家和專業名詞定義與壟斷,也無法與其他社會層面切割。本書最後一個單元「芭樂的異想世界」中,面對新時代的挑戰,人類學家如何分析問題背後的預設——無論是資本、貿易、土地、生命、國家彼此間串起來的意義之網,或不同行動者的社會想像差異,以及權力關係。同時,透過對文化多樣性的理解,人類學家忍不住探究主流之外的另類可能——讓想像力飛,協力思考台灣未來的出路。   【小標】芭樂園夥伴的共做實驗   人類學知識有許多特點,無論是在地觀點、文化的厚度、全貌觀、比較研究等,人類學的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連結,從地方到全球的諸多議題,人類學都可提供分析的視野,思考解決的方向。此外田野工作和民族誌等人類學方法論也常被其他學科借用(或是誤用、挪用)。有這麼多好東西,絕大多數學者都認同人類學要面向大眾,發揮社會影響力,然而大眾人類學的書寫卻不常見。最主要的原因是學院派精英主義的影響,認為學者應該只要專心做研究、寫學術文章就好;在學術體制的運作框架下,大眾人類學的作品不計入「績效」,對學術聲譽也沒有幫助,甚至被貼上「不務正業」的標籤。即便是對大眾書寫採取開放態度,願意嘗試的人類學家也往往不適應書寫方式的轉換。此外,人類學家傾向全貌地關照問題,了解其複雜性和多重觀點,擔心大眾書寫容易把問題單一化、本質化、去脈絡化,因此往往需要更大篇幅來交代前因後果,也無法如一般時事評論般反應快速。   「芭樂人類學」企圖挑戰、甚至翻轉這樣的框架限制,透過新世代的群體力量,一同書寫大眾版的人類學,做為人類學公共性的一種途徑。這是反思後的實踐,透過群體的合作,在過程中創造友善的學術環境,形成良性的循環,讓更多人能加入共做行列。幾年來,許多作者發現這項行動得到非常好的回饋——畢竟相對於束諸高閣的學院論文,芭樂文能觸及的讀者數量是千倍甚至萬倍!另一方面,芭樂人類學不只是人類學家將知識轉譯,單向地對大眾進行知識傳播,而是雙向的過程:寫手們琢磨該如何清晰地表達理論概念,而採用的新文體形式,對學科知識性質不可避免地產生微妙的轉化效應;同時間,芭樂作者們需要時時挖掘題材,而非侷限於原本的研究田野。於是,人類學者們看待台灣社會當下現象與問題的眼睛被磨利了,芭樂推著學者離開象牙塔,對於學術知識體系與台灣當代位置的思索,也在學術界帶來反思和轉變。芭樂人類學未必是對體制「截然的反抗」,而是一種另類卻可以並行的道路的試探。芭樂人類學的出現不是否定學術書寫的價值,而是希望藉由不同的實踐途徑,為人類學注入活水,邁入更寬廣、多元、自由、平等的世界。   本書是二十六位芭樂農友的協力之作,其中林秀幸與鄭瑋寧在策畫期間提供了許多想法。感謝六年來參與芭樂人類學的寫手們,貢獻文章之外還每年掏腰包認股維持網站營運,礙於篇幅與書籍主題,有些一起耕作芭樂園的農友的文章,這次無法收錄,歡迎讀者到部落格閱讀他們精采的文字:日宏煜(Umin Itei)、王舒俐、司黛蕊(Teri Silvio)、石岱崙(Darryl Sterk)、邱斯嘉、林文玲、林圭偵、林秀嫚、林怡潔、林益仁、林徐達、林開世、林靖修、李威宜、柯朝欽、洪廣冀、洪馨蘭、施永德(D.J. Hatfield)、高信傑、高雅寧、徐斯儉、陳文德、陳怡君、陳建源、許馨文、張雯勤、張藝鴻、傅可恩(Kerim Friedman)、彭榮邦、葉秀燕、楊政賢、蔣斌、蔡政良、鄧湘漪、劉子愷、劉紹華、劉璧榛、譚昌國、羅永清。   此外要特別感謝張藝鴻,以數位型態書寫、每週固定上架的點子是他率先提議。藝鴻負責芭樂人類學網站的建立、改版、與日常維護,六年來默默無償付出,是芭樂人類學背後重要的支柱。另外也謝謝巧玲和德齡兩位編輯的慧眼與協力。   由於這本書源自美好的合作,是許多人類學者為了公共的目的無償地甘願做、歡喜做,因此作者群也決議將版稅回歸初衷,除做為芭樂人類學網站後續營運經費,將設立相關獎助,鼓勵新生代加入耕耘大眾人類學的行列。   最後,我們要將這本書獻給親愛的夥伴陳伯楨。伯楨是芭樂人類學共同創始人之一,他以「芭樂貓」為筆名,共書寫了十四篇芭樂文,本書收錄了其中兩篇。他熱情幽默,近兩、三年擔任值班小編,許多文章都是他上稿貼文貼圖,協助維持芭樂園的運作。伯楨於今年暑假驟然離開了人世,謹以此書紀念他,一位永遠的芭樂人類學家。   郭佩宜 二○一五年九月於南港

作者資料

郭佩宜......等人

主編  郭佩宜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作者群 郭佩宜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林秀幸 交通大學客家學院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羅素玫 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 彭仁郁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方怡潔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邱韻芳 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宋世祥 中山大學企管系博士後研究員 潘美玲 交通大學客家學院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陳伯楨 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陳玉苹 台灣大學人類學博士 徐雨村 交通大學客家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何撒娜 東吳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趙恩潔 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呂心純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劉正元 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副教授 胡正恆 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助理教授 林子晴 國立臺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林浩立 匹茲堡大學人類學博士 趙綺芳 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副教授 莊雅仲 交通大學客家學院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容邵武 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呂欣怡 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鄭瑋寧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江芝華 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 李宜澤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蔡晏霖 交通大學客家學院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基本資料

作者:郭佩宜......等人 出版社:左岸文化 書系:左岸人類學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9865727277 城邦書號:A0400058 規格:平裝 / 單色 / 33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