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掙扎的帝國:氣候、經濟、社會與探源南海的元明史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掙扎的帝國:氣候、經濟、社會與探源南海的元明史

  • 作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16-03-29
  • 定價:550元

內容簡介

卜正民主編哈佛大學《帝制中國歷史》叢書, 其中親自執筆的《掙扎的帝國》可說是他最重要的元明研究著作。 從氣候遽變的觀點出發,探討元明帝國的發展與興衰。 蒙古人在一二七○年代席捲中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進程。這個歷時一千五百多年造就的儒家帝國,突然之間進入了異族統治階段。中國未來的模樣,在元朝於一二七九年一統天下之後,不再是從前的面貌。四個世紀之後,另一批來自塞外草原的入侵者取代了明朝,展開另一段外族統治。《掙扎的帝國》探索中國在這兩次戲劇性的外族入侵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並以此為背景,呈現出中國第一個連貫的生態歷史。卜正民此番探討中國專制、社會複雜性和商業化,並特別關注中國朝代的成立和南海經濟,是繼《維梅爾的帽子》之後,另一扛鼎力作。 【名家推薦】 這是一部十三到十七世紀之間中國歷史的清晰概觀上乘之作。卜正民以優雅的文筆、嫻熟的技巧,運用故事和奇聞軼事,闡明歷史的發展趨勢。 ——戴彼得(Peter Ditmanson)(牛津大學教授) 一部快節奏而引人入勝的元明兩代歷史,人們會一讀再讀,樂在其中。 ——鮑德威(Divid D. Buck),(知名歷史學家,《加拿大歷史學報》(Canadian Journal of History)) 這是一部雅俗共賞、學術界和通俗讀者都會感興趣的罕見作品。流暢可讀的行文與引人入勝的說書敘事,加上對於整體歷史的強調,讓任何程度的學生都更加能夠理解……。《掙扎的帝國》是當今中國史研究最重要的權威學者所寫,對元明兩朝歷史的宏觀研究之作。 ——王文生,(夏威夷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世界史學報》(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目錄

第一章 龍蹤 第二章 規模 第三章 九劫 第四章 大汗與皇帝 第五章 經濟與生態 第六章 家庭 第七章 信仰 第八章 物事 第九章 南海 第十章 崩潰 結語 附錄 參考書目

導讀

緒論
  從十二世紀中葉,到十七世紀中葉,中國歷經了兩個朝代。頭一個朝代是元朝,建立於一二七一年,開國君主卻不是漢人,而是世界的征服者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大汗。第二個朝代是明朝,建立於一三六八年,開國皇帝是聰明絕頂卻又暴虐殘忍的朱元璋。明朝在一六四四年,被東北草原上的另一個征服者滿洲人所滅。這本書要說的,就是這些朝代的故事。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這四個世紀的歷史,西元一三六八年是一個關鍵年代,因為在這一年,朱元璋這個起自本土的反抗軍政權,推翻了民怨載道的蒙古人,重新光復了所謂「故土」,建立起漢人的朝代。海外的歷史學者同樣也將一三六八年看作是一個重要的年分,不過,這是因為這一年代表著近世帝國的開端,以及中國邁向現代世界這條漫漫長路的起點。在這本書裡,一三六八年同樣也扮演了一個角色,不過這個角色卻有所不同:這一年在本書中,不是中國史演進的關鍵年分,而是兩個時段的連結點。建立大明的這場起事,固然結束了蒙古人在中國一個世紀的統治,但也使得蒙古所帶來的影響,在往後的幾個世紀裡持續傳承下去。元朝和明朝這兩個朝代,共同建立起帝制中國的專制統治,以家庭作為延伸擴展的基點,重組了中國的社會,並且改造了中國人的價值觀念,以求加速商業財富的集中。   把中國在十三到十七世紀的變遷,描繪成一幅連貫的歷史場景,並不是我在寫作這本書時所設想的初衷。我在一開始時,認定蒙古人從一二七一到一三六八年的統治時期,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歷史斷代;這個時代,和明朝光復故土之後,帶領中國走至如今的道路截然兩分:外來變成本土、蒙古改為漢人、黑轉為白。或者,在當時,我是這麼以為的。「元朝和明朝可能同樣屬於一個單一時代的組成部分」這個想法,則來自於一個完全沒有意料到的層面。我在閱讀四種主要史料(分別是官修正史、《明實錄》、地方官府修纂,記載各地民情事物的地方志,以及一般文集)的過程裡,開始注意到這些材料裡反覆提及的自然災害:饑荒、洪水、乾旱、龍捲風、蝗蟲,甚至龍現身釀災。當我收集這些材料出處,並且按照時間先後將它們排列順序以後,我發現這兩個朝代可以組成一個完整的時期,這個時期很巧合的和氣候史學者在世界其他地區所做的研究,有若合符節之處,它的名稱,是小冰河時代(Little Ice Age)。   原來是溫暖、潮濕的世界,此時變得寒冷而乾燥。當這樣的變遷發生時,中國就和歐洲一樣,有許多事物都隨著氣候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國家與社會各自增強其力量,並且朝兩極分化。各經濟體之間產生連結,而且朝商業化發展。人們因此被迫想出新的方式,解釋發生在他們周圍,以及他們身上的改變,以求能讓蘊含在他們生活裡的新措施得到正當性,並且合理化他們為了生活所採取的行為模式。整個世界變得息息相關,中國,自然也不能例外。   生活在元朝和明朝的人,沒辦法用前述的方式來了解這些變化。這是因為,他們通常都是猝然遭逢改變,而當這些改變發生的時候,又屬於災難性質。為了替這些偶然發生的事件找出一個模式,在第三章裡,我發現九種劫難(slough,和「絞刑架」〔bough〕押同韻),每隔三到七年的時間,就會隨著極度惡劣的氣候,以及大規模的人禍,而降臨世間。這些劫難並沒能改變元明歷史的發展進程,但是它們和其他因素一樣,極大程度、強而有力的塑造、決定了生活在這兩個朝代裡許多人的記憶和人生。   受到反常氣候的蹂躪、近海水域則飽經外來商客持續的侵擾,有些人傾向死守過往的先例以作為今日的引導。又有些人將先例擺在一旁,發想出建構世界的新方法,以求能得到一席之地。這就是為什麼,元明兩代會有如此之多的混亂與衝突爭論的原因。   為了要掌握這個時代的脈動與變化,我盡可能的透過故事、圖畫和當時人們的意見,來敘述這段歷史。這麼做並不困難,因為在這個時期的帝制中國,有一項事情和早前的時代不同,那就是當時的人有為數眾多的報導文字留存下來,有待我們去搜尋發現;它們當中大部分是有意為之,若干是無意間所為。目擊事件者很少能看到事情的全貌,可是他們的描述豐富了事件的細節,讓相隔這麼久遠的過往,可以栩栩如生的呈現在我們的面前。他們的想法,不盡然和我們的相符,但是我們能夠意識到他們的喜悅,以及他們的恐慌。   本書應該從他們的恐慌開篇:在那個時候,有龍在他們的世界裡現蹤。

內文試閱

第一章 龍蹤
  在元代第一次於人間現蹤,發生在一二九二年。那是本朝建立後的第二十二年,也是開國皇帝忽必烈汗(一二一五至一二九四)駕崩前兩年。龍在太湖邊顯現蹤跡,太湖水域位於長江下游三角洲的腹心地帶,像是心臟一樣,從交叉縱橫的河流與運河渠道裡幫浦著水流,沖積沉澱在南京(明代的頭一個京師)到沿海的港口上海這一片廣闊地區。當龍在天上現蹤的時候,便會引來一場大洪水,將聚集太湖外圍的良田盡皆淹沒。 眾多田畝便因此成為沼澤泥濘的荒地。   本朝第二次有龍現蹤的紀錄,就發生在隔年。龍現蹤於成山(Chen Mountain),此處地方雖名為山,卻是一處距離太湖東南方七十五公里的平緩山丘。成山有座奉祀龍王的廟宇,時間可以追溯到宋代。這座龍王廟以「行宮」為名,行宮一詞,通常用作帝王出巡駐蹕之地的稱呼,而既然龍王和皇帝一樣,在國內也有許多巡遊時的居所,便以此為名。這座廟宇早因年久失修,而傾頹荒廢,地方縣令決定將其重新修葺,以求龍王庇祐,能降下甘霖,施恩澤給乾涸焦渴的本縣。在現場的畫師們見證了龍現蹤的一刻:其時為一二九三年八月二十五日,中午之前,雷聲閃電交錯,突然起一陣疾風,宣告龍跡現蹤,而且不只一條龍,龍王和其幼子俱現蹤跡。這對龍父子在空中翻騰,對下面充滿怖畏的畫師們顯現身影,然後搖頭擺尾,隱沒在雲端裡。不久之後,一陣大雨便簌然降至,結束了這個地區為期兩年的乾旱。   忽必烈汗在隔年駕崩。三年之後,龍王父子在成山上空戲劇性現蹤的這一幕,被一場鄱陽湖上空的暴風雨裡的群龍所掀起的騷亂給掩蓋了。鄱陽湖是長江流域中,僅次於太湖的湖泊。群龍在湖上翻騰,激起鄱陽湖的波濤,造成洪水氾濫,為害外圍的府縣。   接下來的四十二年,群龍銷聲匿跡,沒有再被人們看見。直到一三三九年七月二十九日,當日,一條駭人的龍襲向沿海省份福建的一處內陸山村。猛烈的傾盆暴雨損壞八百戶民宅,沖毀超過一千三百公頃的田地。十年之後,在長江三角洲,五條龍自雲端突然迸衝而出,吸取海上水氣,滔滔不絕的在空中噴灑。自此之後,在一三五一到一三六七年這十七年之間,龍現蹤七次。在元朝統治的最後一年,龍現蹤兩次。頭一次,時間是七月初九,地點在大都(今北京)。一條龍從前皇太子的寢宮中一口井裡,伴隨著閃電而躍踴而出,然後騰空而去。稍後,同樣是那日早晨,這條龍被人看見,棲在鄰近佛寺的一株槐樹上;那棵槐樹的樹皮,之後被發現有抓痕,並隨即枯萎。龍的第二次現蹤,出現在一個月後,地點在山東的龍山,此處被看作是祈雨的靈驗處所。在八月時的一場暴雨當中,龍在山巔現蹤。 龍騰空而去,留下一方巨石,自山巔滾落,進入民間傳說之中。八個月以後,忽必烈大汗的眾多玄孫裡的一位(譯按,即妥懽帖睦爾,明朝贈順帝諡號),被迫放棄大元皇帝的稱號,遁回蒙古高原。異族軍事占領的時期,就此宣告結束。 真龍天子   蒙古人治下的漢人臣民在詮釋這些奇怪事件時,沒有任何困難。他們眼看著元朝統治的最後十七年裡,人們不斷見到這類情形連續出現,而同時亂民又在各個地方揭竿而起,於是知道龍降世乃是上天示警的徵兆,宣告元朝覆滅的日子已經不遠了。在一位散文作家的筆下,記錄了一條白龍在一三五五年八月十日、發生於長江下游三角洲的一次旋風裡現身,他事後回憶當時觀察所見:「凡龍所過處,荊棘寒煙,衰草野鄰。」這必定是在接下來的歲月裡,當內戰降臨在長江下游河口時,景觀受到摧殘的景象。他接著哀嘆道:「視昔時之繁華,如一夢也。」 十三年後的一三六八年,朱元璋(一三二八至一三九八)自遍布華中的反抗運動當中崛起。用傳統制式語彙來形容這位即將登基稱帝的人,他「如龍飛騰」,建立起大明王朝。   朱元璋和忽必烈汗一樣(他崇敬忽必烈為偉大的征服者),想要按照自己的意志打造這個世界。這兩人各自建立的王朝,加起來長達四個世紀;在元、明兩代這四百年的時間裡,他們對形塑中國,以及將來會成為何等樣貌,所造成的影響,之後中國歷史上沒有任何一位政治人物能與之相比,這個紀錄直到二十世紀時,毛澤東奮力搏殺得到天下後,才被打破。忽必烈的野心是征服東亞。朱元璋對於疆域的企圖,在規模上顯得遜色不少。不過他內心真正在意的,是將這塊他從蒙古人手中奪取的滿目瘡痍國度,改變為一個道家理念之下的烏托邦,但是這所有一切很快就變形走樣,成為一個法令森嚴的勞改集中營。今日的中國人根據朱元璋身後的諡號,稱他為太祖高皇帝;通常,「太祖」是對朝代創建者的尊榮敬稱。這不是他在世時為人所知的名字,所以我根據習慣,在提起他的時候,或是直接稱他的名字朱元璋,或是稱他的年號:洪武。每一位皇帝在即位時都會頒行自己的年號,以傳達在位者過往的成就,或是對將來的意圖;「洪武」提醒朱元璋的臣民,當今皇帝在軍事上的諸般偉業。   早在朱元璋成為洪武皇帝以前,他就敏銳的注意到有龍突然在元朝的寰宇內現蹤這件事。馴服這些龍,是他充滿隱喻性質的任務,而朱元璋可不是那種會輕易放過這種象徵意義的人。他的第一次機會來得很早:在一三五四年的秋天,也就是他的王朝肇建之前十四年。當時,他正在金陵以西的地方,率兵逆長江而上作戰。一場乾旱已經降臨在這個地方。此地父老告訴他,在附近的沼澤地裡,不時可以看見一條龍在此現蹤。父老請求他向龍求禱,以阻擋一場全面的劫難。「時信而往禱之,」朱元璋在多年後寫道:「期日以三,後果答我所求」,天降甘霖。在歡慶謝雨的祭典上,朱元璋讚譽這條龍「不傷而不溢,功天地,澤下民,效靈於我」──這正是他盼望臣民們有朝一日對他說的話。「今也龍聽天命,神鬼既知。」前述話裡提及「天命」──這是王朝興衰的準則──正是他意圖成為天子的明確宣言。朱元璋以下面這首詩結束祭典,在詩中表面上描述的是龍,但實際上卻很像是作者對自身的寫照:   威則塞宇;   潛則無形。   神龍治水,   寰宇清寧。   現在,真龍天子坐上皇帝寶座,群龍便照預計行事:牠們的蹤影消失在人世間。除了洪武元年夏季,有一群蛟龍於鄱陽湖上的暴風雨中再次現身以外,洪武皇帝在位期間,不再有龍現蹤。他確實是真龍天子。

作者資料

卜正民(Timothy Brook)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教授,曾任英國牛津大學邵逸夫漢學講座教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歷史系教授等。主要研究明代社會文化史、全球史。 著述包括榮獲美國漢學界最高學術榮譽列文森獎的《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已有中文版的《通敵:二戰中國的日本特務與地方菁英》、《維梅爾的帽子》、《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香料貿易、佚失的海圖與南中國海》等。另編有《鴉片政權》、《民族的構建:亞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認同》及一套六冊的《帝制中國歷史》等著作。二○○五年獲加拿大歷史協會頒發歷史學弗朗索瓦.澤維爾.加諾獎章,二○○六年獲頒古根漢學術獎。

基本資料

作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 譯者:廖彥博 出版社:麥田 書系:歷史選書 出版日期:2016-03-29 ISBN:9789863443377 城邦書號:RH3062 規格:平裝 / 單色 / 48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