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哲學
論幸福:「現代蘇格拉底」哲學家阿蘭的教導,成為自己的思想者,在各種環境中保持快樂的藝術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論幸福:「現代蘇格拉底」哲學家阿蘭的教導,成為自己的思想者,在各種環境中保持快樂的藝術

  • 作者:阿蘭(Alain)楊凱麟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16-08-02
  • 定價:320元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就像草莓有草莓的味道, 生命的味道,就是幸福。」 哲學經典名作(法文直譯本)、世界三大幸福論之一 影響整個法國當代思潮──哲學家阿蘭最重要的隨筆集 《幸福論》共有九十三篇隨筆。 阿蘭引經據典或用生活周遭的實例,從不同角度詮釋這人人渴求的「幸福」主題。 阿蘭的思慮嚴密、風格清新,他常用具體而創新的意象來抓住讀者的注意力或提出他的論點。這些意象往往來自日常生活,像是一根別針、哭鬧的孩子或是在田裡休息的農夫。除了這些引人入勝的詩意意象,他也用擲地有聲的遣詞用字來闡述他的思想,包括大量使用格言。他將思想視為工具,有了這種工具,我們可以掌握現實,並且有尊嚴的過生活。 懊悔是第二次犯錯。 「在時間的道路上,人們既無法掉頭,也無法在同一條路上走過兩次。我堅信一個性格堅強的人,他會提醒自己身在何方、面對什麼樣的事實,以及什麼是無法挽回的,這使得他能夠離開此處,前往未來。要做到這點並不容易,必須透過小事來不斷自我訓練;否則,激情便猶如關在籠子裡的獅子,牠可以在欄杆前徘徊數小時之久,彷彿總是希望當牠在此處找不到出口時,是因為還沒有把另一邊找清楚的緣故。簡而言之,這種因為緬懷過去所造成的憂愁,不僅毫無益處,甚至有害。因為它會導致我們徒勞地去反省、尋找。斯賓諾沙說懊悔是第二次犯錯。」(摘自第五十八篇「關於絕望」) 阿蘭探討的議題往往相當複雜,然而他有系統的表達他的思想, 字裡行間亦不帶哲學用語或晦澀的隱語,每一篇都呈現了一種幸福的面向, 一種我們能自己創造的幸福。 他教我們敞開心胸,「原諒自己其實是願意原諒別人的首要條件。相反地,不稍節制的懊悔,相形之下往往是在擴大別人的過錯」;他教我們堅強意志,「命運是變動的,一彈指就會創出一個新的世界。菲薄之力也會引發無盡的後果」;他教我們相處之道,「愈是真摯與珍貴的情感,也就愈缺少不了禮貌」;他鼓勵採取行動,「人們常說自己總是錯過幸福。對於免費的幸福而言,此話不假,因為免費的幸福根本不存在。而人們自己創造的幸福,從不會讓人失望。因為幸福就是學習,而人們永遠在學習」…… 每週讀上一到兩則,便能逐步體會, 我們是怎麼成為使自己幸福或不幸之人。 【本書特色】 ◎ 阿蘭是活躍於十九至二十世紀的法國哲學家,有現代蘇格拉底之稱。《Propos sur le Bonheur》是阿蘭於高中教授哲學的四十年當中,為報紙所撰寫的專欄文章集結之一,也是他隨筆集中最重要的一本。 ◎ 本書極具經典地位:與羅素(Bertrand Russell)及卡爾.希爾提(Carl Hilty)的《幸福論》並稱「世界三大幸福論」;法國一流傳記作家安德烈.莫洛亞(André Maurois)譽為世界上最美的書之一。 ◎ 每篇文末皆附有該篇之重點精華,由哲學博士楊凱麟教授親自摘要。 ◎ 法國高中哲學課指定必讀當代哲學家之一。 【聯合推薦】 哲學新媒體(Philosophy Medium) 梁家瑜/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祕書長 吳豐維/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 杜白/台北市中心動物醫院院長、《動物生死書》作者 【讀者讚譽】 ◎這些隨筆就像是小小的寶石般值得被細讀、深思……其中最大的困難,莫過於嘗試去實踐它們。隨著阿蘭的思考,一切顯得如此簡單明確。他不譁眾取寵,而僅是向我們傳達他的反省。他以一種不令人生厭的哲學方式教導我們。每則隨筆都極為簡短、清晰,有時甚至很詼諧。是一本值得放在身邊,每天讀上一點的好書。 ◎阿蘭的「隨筆」系列歷經長達數十年的反覆再版,絕對是二十世紀作家的書寫當中,最睿智也最值得為人所借鏡的作品之一。這位專精於古代經典的思想家使我們能正確地理解行動的哲學,其中也不乏對抽象智慧的思考。每個人都應該隨身攜帶一本阿蘭的隨筆集。 ◎阿蘭給予我們的是一本激勵人心之作。在你悲傷之際,這本書能鼓舞你。幸福就在我們之中,只消懂得如何去認識幸福。 ◎一本有趣非凡之作,值得一讀再讀,無論是完整或片段的重讀。一本從任何角度來看都屬於經典的作品。 ◎這本書是我十七歲時,法文老師介紹給我的,一本直到你八十四歲都還能從中重新發現幸福的作品。 ◎讓人省思「幸福」一詞的精采絕倫且空前未有之作。幸福就是去珍惜每日每刻的行動。 ◎令人永生難忘之作。即便是歷經戰爭之作,阿蘭的書寫卻未顯得嚴酷,讓我們深刻體認到人的處境以及我們的社會及問題。一條不可或缺的沉思之路。 ◎我第一次買的《論幸福》送人了,所以我又買了第二本。重讀此書的愉悅絲毫未減,這便是一種真正的幸福!

目錄

譯者序 獻詞 1. 布賽法勒 2. 惱火 3. 憂傷的瑪麗 4. 精神耗弱 5. 悒鬱 6. 激情 7. 恐懼即病 8. 關於想像 9. 思想的病 10. 阿爾岡 11. 醫學 12. 微笑 13. 意外 14. 慘劇 15. 論死亡 16. 姿態 17. 體操 18. 祈禱 19. 打呵欠的藝術 20. 脾氣 21. 個性 22. 命中註定 23. 預知的靈魂 24. 我們的未來 25. 預告 26. 赫拉克勒斯 27. 意願 28. 人各有志 29. 關於宿命 30. 別絕望 31. 在大草地上 32. 鄰近所致的激情 33. 家庭裡 34. 關心 35. 家的和睦 36. 關於私生活 37. 伴侶 38. 煩悶 39. 速度 40. 賭博 41. 希望 42. 採取行動 43. 行動者 44. 第歐根尼 45. 利己主義者 46. 無聊至極的國王 47. 亞里斯多德 48. 農人的快樂 49. 勞動 50. 作品 51. 眺望遠方 52. 旅行 53. 尖刀舞 54. 大放厥辭 55. 抱怨 56. 激情的雄辯 57. 關於絕望 58. 關於憐憫 59. 他人的痛苦 60. 安慰 61. 紀念死者 62. 瞎攪和 63. 在雨中 64. 躁動 65. 愛比克泰德 66. 斯多噶主義 67. 認識你自己 68. 樂觀主義 69. 鬆綁 70. 耐心 71. 善意 72. 辱罵 73. 好脾氣 74. 一種治療 75. 精神保健 76. 母乳的禮讚 77. 友誼 78. 關於優柔寡斷 79. 典禮 80. 新年快樂 81. 祈願 82. 禮貌 83. 處世之道 84. 讓人開心 85. 柏拉圖醫生 86. 健康的藝術 87. 勝利 88. 詩人 89. 幸福是美德 90. 幸福是如此慷慨 91. 保持快樂的藝術 92. 關於保持快樂的義務 93. 應當發誓

序跋

譯者序
◎文/潘怡帆(巴黎第十大學哲學博士)      哲學家阿蘭(一八六八-一九五一)是思想的行動者。他承繼了笛卡兒的哲學思辨,然而從行事風格來看,他則是接近蘇格拉底的思想者。這意謂著,比起建構一個足以容納整個宇宙的知識體系,他更在意思想運動的不斷啟動;比起關心存有起源的問題,他更樂意探尋人該如何生活的問題。這都是哲學思想的重要關懷,而阿蘭選擇了付諸行動,這一方面呼應他的生命養成,另一方面也實證了他所謂教育的意義。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閱讀二十世紀初的作品或許有些不合時宜的疙瘩,如同散落在本書篇章裡,時而可見的馴馬、駕馬車、蒸汽火車等,除了時光逆流的倒轉感,也有觀念老舊的嫌疑。事實上,在哲思學習的過程裡從來不乏如此疑慮。身處於光影搖晃二十一世紀的我們(讀者)是否仍有必要學習柏拉圖、尼采、老莊、儒家等古典思想?倘若每一種新的哲學都是對過去既有思想的批判與改良,最經濟的法則難道不正是挑最新出爐的想法來讀即可?這種對知識內容的去蕪存菁或許是哲學與科學間的最大區別。對科學而言,求真求新是根本信念;哲學做為眾學門之本,除了涵納這兩個特點之外,更涉及一種思想技術的鍛鍊。與其給人一條魚,不如教人學會用釣竿;與其給人一套道理,不如教人學會自己釐清道理;學會如何思考是哲學最基進的價值,這也是何以在任何時代裡哲學都不可能過時的原因。哲學的內容做為一種知識論,或許有汰舊換新的必要性;但它做為促發思考的運動,卻是使人有必要一再回溯各個哲學家思想脈絡的原因。我們應當認識的是如何思考,而非孰記思想的知識,而這也是阿蘭與其作品所帶給我們最核心的啟示:以思想啟動思考。      來自飼育名種馬(佩爾什馬)的民族與獸醫之子的成長背景,阿蘭的教育從不僅止於紙上的閱讀。他的書寫裡一再出現動物的譬喻及體察,例如「動物沒有脾氣」(第十二篇)、「像馬車夫駕馭馬匹一樣控制情緒」(第五十三篇)、「動物完全受制於即將來臨的暴風雨控制」、「動物不會多想」(第六十六篇)等,在在說明他的日常不乏與動物接觸的真實經驗。這種身體力行的認識隨著閱歷的增加,逐步轉化成對各種生理探究的興趣與要求直接行動的「實事求是」態度。比方說,他認為藝術家可以透過身體操演熟練的運動(鋼琴家靈巧的手指運動)去掃除、戰勝恐懼(第十七篇),而想像則可能會倍增人的痛苦(第九篇);阿蘭的想法極其實事求是,因為他的觀點總是根據不同個案的內部結構來論證,總是針對糾結處境的實際化解,好比透過農人的勞動說明快樂源自於積極爭取、透過失眠來說明放任思想的危險等等,這使得他的道理往往深入淺出、切中核心,然而,這種與個案同步的思維卻也為他帶來最大的危機,思想因此出現不一致性。      隨著個案間的差異,阿蘭的論述經常也跟著改變。例如在不同的情況下,他有時會推崇想像,認為它有益於治癒憂傷,但他有時也貶抑想像,認為只會加重憂傷(第五篇、十三篇);他在某些章節中指出戰爭對人類安寧的摧毀性,可是卻又在其他文章裡分析戰爭如何為人帶來平靜(第七十九、九十二篇)。但阿蘭從來不是一個態度曖昧的思想者,相反地,從他的書寫當中,讀者總是能夠立即感受到他明快、果決的判斷力。他每每提出不同觀點所致使的矛盾,而現實、具體的事件總是一次性與不可能重複的,因此所有面對生活處境的方法都應該因時制宜,因此必然無法一以貫之,誠如他所言:「無所事事雖是所有惡習的溫床,這同一張床卻也養育了所有的美德。」(第四十三篇)同一種主張可能會酌情之別而導致好壞兩面的結果;人在窮極無聊的時候可能會無事生事、挑釁造反的行惡,但是什麼都不做的人也同樣阻斷了行惡與暴力的可能,因為他的思想不受身體運動的干擾,從而避免了一味行動的後果。阿蘭的這番道理說明,強調應當時刻採取行動的他並非天真到毫無注意伴隨即起行動而來的不思考之惡。他從不認為有「一言以蔽之」的道理,這促使他大量書寫不同的事件與針對各個事件的不同看法,然而,在這些論述之間彼此不同調的矛盾從未使他放棄依據個案提出該勇於行動,或該克制行為的各種堅持。他隨著不同事件而搖擺的態度,最終會如同他反戰又參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爭議行徑,使自己成為自己的頭號大敵。在每一篇隨筆中,阿蘭的論點都顯得如此鏗鏘有力,但或許正因為他總是言之鑿鑿,才更凸顯了他思路上的前後不一。當讀者已然被上一篇文章裡的阿蘭說服的時候,該如何繼續面對下一篇書寫裡的那位顯然已更換立場的阿蘭?偏偏作者的驟變,從來不只是對同一種觀點的幾經反省後的修正、微調,就如同他始終反戰,也始終承認、面對那個曾經參戰過的自己一樣,那就是兩種,甚至兩種以上的想法、態度。這種堅決的語調與姿態最終促使他成為自己思想上的最大背反與爭議。      不成系統的論述造成了阿蘭哲學思想上的最大困難,這也是任何企圖繼承、構造其思想的追隨者、研究者們的最深隱憂。因為一旦脫離了他所描述的實際場景,阿蘭那曾看似強而有力的各種觀點便會開始搖晃,且顯得立論薄弱。多重可能的選擇反而會招致人的無所適從,這使得事事堅持變成一種難以捉摸的毫無堅持,實事求是其實可能是無跡可尋的毫無表態。於是,遵循阿蘭的思想從看似簡單卻變成最困難之事,因為只要處境不同,處置方法便無法被沿用。誠如他所說:「現實的災難不會重演。」(第九篇)阿蘭對個案講究實際介入的態度使得他在置身困境之時,與其推測困境的成因,他更在意如何解決眼下的問題。由此發展出來的酌情處置擴大了他論述的龐雜,各種細節上的差異因此無法被忽視、也無法被歸納成具有一致性的體系。即便在本書中的〈布賽法勒〉,阿蘭用「找別針」隱喻「事出有因」與「尋找原因」的重要性。然而,他的「尋找原因」仍是目的導向的,也就是為了「解決」問題,而非一種對理論、根源上的「起因」探究。這也是為什麼他不討論思想與憂鬱之間的抽象關聯,卻實際地提出身體運動的「處方」來解決憂鬱的問題。由此看來,阿蘭的「原因」做為解決方案(處方)中的之一,總是指向一種具體、可描述、可想像的情況,好比焦躁與睡不飽有關、暴力與恐懼有關;其目的在於解決、消除,而非進一步的探究、複雜化以便形成理論體系中的環節。因此,看似不斷透過論述來解答疑難雜症的阿蘭,一旦逃離了他筆墨下的描述,似乎什麼也未曾解決。然而,這樣不一致、搖擺的思想也許正是阿蘭的哲學中最精采、最核心之處,也是他將自己徹底置於傳統倫理學之外的根本姿態。      表面上,阿蘭針對人的各種處境、生活展開討論,這使得他所具體提出的處世之道很容易被視作倫理學準則。然而,無論是從他本人的書寫或原著編者的說明裡,都再三重申著他與倫理學之間的不同。即便阿蘭大量地討論幸福、教育、道德等生活議題,他的論述仍然有別於倫理學。因為相較於倫理學的系統性思想和指導生活態度與行為的準則,阿蘭提供的是無法被遵循的守則,或者更正確的講,他透過無法被按表操課的法則,以便促使思想運動。在阿蘭的文章裡,確實可以找到許多行為的準則與建議,然而這些建議與觀點往往會隨著他所描述的不同時空場景,產生自相矛盾與相互抵消的結果,這使得他的眾多「處方」變得無效。而這種無效或許意謂著另一層意思:照本宣科的重複與教條是不可能的。脫離阿蘭所描述的框架即失效的建議說明著,他的論述並非一種應當被遵循的刻板守則,他的解決方案不是為了被如法炮製、重演,而是為了促發思想運動。誠如他所說:「我的一番道理全是詭辯,卻深合我意;這些經常也是能一棒敲醒我智性的清明。」(第六篇)「合意的詭辯」與「能敲醒智性的保持清明」說明了阿蘭的重點顯然不在於真相的追查,或解套方式的提供,而在於如何維持一種智性的清明狀態。阿蘭所考慮的是如何培養自我反思及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簡言之,如何成為一個思想者。因為再大量的書寫也無法涵蓋世間所有困頓,與其提供永遠不足的藥方,不如使人成為自己的醫生,學會以思想自我療癒。如此,讀者得以明白,阿蘭的每個篇章都是關於如何思考的展演,而非必須被簡單遵照的童子軍信條。如此,讀者得以理解,阿蘭論述之間的矛盾不是邏輯上的缺失、有欠周延,而是使思想總是能夠另起爐灶、重新啟動的思想運動。在這樣的考慮之下,阿蘭說:「同樣的想法不要重複兩次。」(第七十五篇)任何現成的、已經完成的想法都不會是永恆不變的解答,因為世界總是無時不刻地處於變動之中。套用已知的思想(答案)只是反射動作,其實是不思考,而非重新經歷思想運動的正在思考中。也正是因為如此,已經成形的想法才具備其重要性。它做為思想的起點,做為必要差異的在場,是為了促使新的思想運動展開與新的思想誕生。阿蘭強調不可能重複同樣的想法,因為每一次的思想都將重新啟動一個新的思想運動,這是思想活體的在場,而非被陳腔爛調奴役的不思考。      這種展現思想運動的思考,無疑地為阿蘭的讀者指出笛卡兒的思想如何通抵蘇格拉底哲學行動的實際道路。笛卡兒在其著作《方法論》(Discours de la méthode)的序言裡提到,「我所談的方法只對我自己有效,我的書寫也從來不是為了教给大眾一種方法,並且以為人人皆必須遵從這種方式才得以正確地運用自己的理性;而是要告訴大眾,我是如何運用我自己的理性。」論述如果具有揭示真理的能力,絕非因為論述的內容本身就是真理,論述的建構過程正在於創造一個能夠開啟、辯證真理的思想活動。在這個不斷思考、建構的過程中,才可能逐步使想法、觀點朝向真理。這是何以笛卡兒認為重點在於「如何運用理性」,他向大家展示的,其實是理性思考的行動如何實際發生,而不是某種特定的研究或思想方法。因為方法可能被推翻,可能隨著時代演進推陳出新,但只要擁有思考的能力,人便可以自己展開各種方法的串連,甚至更新思想方法。因此,書寫與閱讀各種思考方法的目的在於建構自身的一套想法,以返回蘇格拉底的思想做為一種行動的自我實踐。這便是二十世紀的阿蘭如何重返古典希臘的哲學教育路徑,也是閱讀阿蘭的不二法門:成為自己的思想者。

內文試閱

47 亞里斯多德(Aristote)
     愉快的根源來自於積極的去做,而非消極的承受。但是,因為人們只消把糖放進嘴裡,什麼都不做等糖融化,就能得到小小的歡愉,使得許多人便想依樣畫葫蘆地品嘗幸福,最後卻無不感到失望。倘若人們只是聽音樂而不自己歌唱,那麼從音樂中所能得到的歡愉也就有限。有個聰明人說,他用喉嚨欣賞音樂,而不是用耳朵。同樣地,觀賞美麗的畫作也是一種靜態的歡愉,而假使人們不自己去畫畫,也不自己去造出一整個系列的創作,這往往不足以讓人忘卻一切的煩憂。不要僅止於欣賞,而是要起身去追求、去得到。去戲院裡當觀眾的人會比他想像的更容易感到無聊。想要避免無聊,就得要開創或至少要表演,而表演也算是一種創造。大家都還記得社交場合裡的那些餘興節目,每個表演者都玩得興高采烈。我還記得自己專注於準備木偶戲表演的那幾個星期有多開心;要強調的是,我自己用小刀把樹根雕刻成木偶劇裡的一個個人物,像是老婦人、天真的少女、軍官、放高利貸者,然後再請人為這些木偶裁製衣服。我不曉得觀眾會有什麼樣的想法,他們當然有權評論,只是這種透過評論所獲得的快樂的程度有限。不過,如果批評者能創造點什麼,他們還是能從中獲得一些樂趣。打牌的人不斷發明新招數,並且因此改變牌局裡的那些僵固套路。別去問一個不會玩遊戲的人是否喜歡遊戲。政治一點也不無聊,只要人們懂得它的遊戲規則。不過,遊戲規則是需要學習的。而天下的事情無非就是如此,快樂需要學習。      人們常說自己總是錯過幸福。對於免費的幸福而言,此話不假,因為免費的幸福根本不存在。而人們自己創造的幸福,從不會讓人失望。因為幸福就是學習,而人們永遠在學習。人們知道的愈多,就愈能去學習。當拉丁文專家很快樂,因為學海無涯,而學得愈深,得到的快樂愈大。當音樂家的快樂也是如此。亞里斯多德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能在音樂中自得其樂的人是真正的音樂家,而能在政治中自得其樂的人是真正的政治家。他說,「快樂是力量的標誌」。這句話使我們擺脫了教條,並以追求絕對價值的方式銘記於心;而如果人們想理解這位曠世奇才,這位生命中曾歷經過無數次的無效攻擊的天才,那麼,就應當從這句話著手。真正進步的標誌是懂得從行動中獲得樂趣。這使得人們明白工作是唯一美妙的事情,並且有了它就足以使人生富足。我指的是自願的工作,它既是力量的泉源也是結果。讓我再次強調,不要消極承受,而是要積極採取行動。      大家都見過建築工人如何利用閒暇時間為自己蓋一間小屋。應該去看看他們是怎麼挑選每塊石頭的。所有的工作中都有類似的樂趣,因為職人總在開創與學習。然而,若是失去了對這種價值的追尋,機械式的工作只會導致無趣。當職人無法參與創造,而只能一再重複相同的工作,不能擁有他工作的成果,並且以此去學習更多的東西時,便會在社會中造成很大的動盪。相反地,依循時序漸進而作,且每一個勞作都是使下一個勞作順遂的保證,這便是農人的幸福。我指的是擁有自主權,並為自己耕作的農夫。然而,由於有人抱持著能獲得免費幸福的錯誤想法,這使得需要用辛勞換來的幸福引人非議。如同第歐根尼所說,天下最美之事莫過於辛勞;假使人們不能從這個矛盾中取得真正的理解,則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而倘若反省這個矛盾也是一種辛勞,那麼人們就能從中獲取快樂。      ◎人們常說自己總是錯過幸福。對於免費的幸福而言,此話不假,因為免費的幸福根本不存在。而人們自己創造的幸福,從不會讓人失望。   
53尖刀舞(La danse des poignards)
     眾人皆知斯多噶學派哲學家們的精神威力。他們研究仇恨、嫉妒、恐懼、絕望的各種激情,並窮究其原理,這使得他們可以像車夫駕馭馬匹一樣的控制激情。      在他們的諸多推論之中,有個道理我很喜歡,也不只一次讓我覺得受用無比,那就是對於過去和未來的看法。按照他們的說法:「我們只需要承擔現在。無論過去或未來都無法把我們壓垮,因為它們一個已不復存在了,而另一個則尚未存在。」      這話說得很對。過去和未來只存在於我們的思考當中。它們是看法,而非事實。我們很努力地去製造一些對過去的遺憾和對未來的恐懼來折磨自己。我曾見過一個雜技藝人,他拿出為數不少的尖刀,一邊把它們逐一往上堆疊,一邊保持平衡,就像他的前額上長出一棵嚇人的尖刀樹。而我們不斷地堆疊、承受自己的遺憾和恐懼,這種行為跟那涉險的藝人並無二致。與其僅承擔一分鐘,我們選擇承擔一小時;與其僅背負一小時,我們選擇背負一整天、十天、幾個月、幾年。一個患有腿疾的人想著他昨日腳上所受的苦,想著他一直以來所受的苦,還想到明日也得繼續這樣受苦,他想著這樣痛苦的一生唉聲嘆氣。智慧在這裡顯然幫不上什麼忙,因為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消除得了眼前的痛苦。然而,若此處所涉及的是一種心靈上的痛苦,那麼當人們再也不去遺憾過去和設想未來,這樣的痛苦還會剩下多少?      有個失戀的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滿腦子都在構思那些殘酷的復仇計畫。假使他不再回首過去與瞻望未來,他的悲傷又會剩下多少呢?被一個挫折咬囓著心的野心家,若非再三地回想過去的不順遂和幻想未來的波折,他又能上哪兒去找他的痛苦呢?老想著過去或未來,就像神話裡推巨石的薛西弗斯(Sisyphe) ,永無止盡地受苦。      我想對所有以這種方式折磨自己的人說:想想現在,想想你那不斷從這一分鐘延續到下一分鐘的生命,想想每一分鐘都會跟著前一分鐘而來。這意謂著你能像你現在所是的樣子活著,因為你正活著呢。而你會說,未來使你害怕。其實你不知所云。未來的事從來不會是你所預料的那樣。至於你此刻的受苦,正因為它如此的強烈,可想而知,它必然會慢慢消褪。一切都在變化,一切都會過去的。這句格言常使我們覺得哀傷,幸好它至少偶爾也能發揮安慰我們的作用。      ◎過去和未來只存在於我們的思考當中。它們是看法,而非事實。我們很努力地去製造一些對過去的遺憾和對未來的恐懼來折磨自己。   
57關於絕望(Du désespoir)
     有人說:「一個無賴不會為了一點點小事就尋短。」一個正直者因為自覺喪失了名譽,便選擇自殺,並使得他認為會瞧不起自己的人,為了痛失他而流淚。這種事曾經有過,未來也會繼續發生。這樁慘劇會深深地銘刻在我們的記憶深處,而我想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會讓一個通常懂得克制自己的激情,以理性和公正自我要求的人免不了被另外一些激情所攻陷,最後導致自己一敗塗地。我還想知道人該如何對抗絕望。      判斷情勢、提出難題、尋找答案、發現無解、無從著手,同樣的想法如旋轉木馬般原地打轉。你說,像這類的事情就能把人整慘,可見聰明才智也會傷害我們。不,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應當打從一開始就避免犯下這種錯誤。人們有諸多想不通的問題,然而,這從來也不是個大問題。一個顧問、理財專員、法官可以斬釘截鐵地斷定某件事毫無希望,或者根本不下任何判斷,而他們照吃、照睡,絲毫不構成任何問題。我們在亂無頭緒的想法裡所受到的傷害,並非來自於這般混亂的想法本身,而是我們不願接受這種混亂,並且試圖抗爭。或者不妨說,這是因為我們希望事情不是它現在的樣子。我認為在所有的激情活動中,存在著一種對無可挽回的反抗。譬如說,某人為了愛人的愚蠢、愛慕虛榮、冷酷而感覺深受其苦,這是由於他執意希望她不是現在的性格。同樣地,當人們很清楚自己無可避免會破產時,激情讓他仍懷抱一絲希望,並且在某種程度上命令大腦反覆思索此事的來龍去脈,以便找到另一條能從這個免不了的結局裡岔出去的道路。然而,路已走完,人們就站在道路所指向之處。在時間的道路上,人們既無法掉頭,也無法在同一條路上走過兩次。我堅信一個性格堅強的人,他會提醒自己身在何方、面對什麼樣的事實,以及什麼是無法挽回的,這使得他能夠離開此處,前往未來。要做到這點並不容易,必須透過小事來不斷自我訓練;否則,激情便猶如關在籠子裡的獅子,牠可以在欄杆前徘徊數小時之久,彷彿總是希望當牠在此處找不到出口時,是因為還沒有把另一邊找清楚的緣故。簡而言之,這種因為緬懷過去所造成的憂愁,不僅毫無益處,甚至有害。因為它會導致我們徒勞地去反省、尋找。斯賓諾沙說懊悔是第二次犯錯。      假使那憂愁的人曾讀過斯賓諾沙,他會說:「若我是憂愁的,我便無法總是保持快活;這和我的脾氣、疲勞程度、年紀和當時的天氣都有關。」敢情好。      請你這樣告訴自己,嚴肅的這麼說。把悲傷都趕回它們真正的原因之中。我認為這會像是雲被風所吹散般,為你驅除所有沉重的想法。大地滿載痛苦,可天空始終晴朗。因此,總還有勝算的。當你把憂愁趕進體內時,你的思想就彷若被好好地清理過了一般。或者你不妨這樣說,思想給悲傷添上了翅膀,放任痛苦飛翔;然而我的思想,一旦它能夠瞄準目標,我會折斷這雙翅膀,讓痛苦只能在地表匍匐前進。它總是在我的腳邊,卻再也無法擋住我的視線。只不過,壞就壞在我們總是情願讓痛苦乘風高飛。      ◎思想給悲傷添上了翅膀,放任痛苦飛翔;然而我的思想一旦能夠瞄準目標,我會折斷這雙翅膀,讓痛苦只能在地表匍匐前進,再也無法擋住我的視線。只不過,壞就壞在我們總是情願讓痛苦乘風高飛。   
87勝利(Victoires)
     當一個人開始尋找幸福時,就已經註定找不到它了。這並不奇怪。因為幸福不是櫥窗裡的物件,供你挑選、付費、帶走。倘若你沒眼花,你帶回家的紅衣或藍衣就跟它們被擺在櫥窗裡時,是一模一樣的。然而,幸福只有被你緊抓在手裡時才是幸福。倘若你在自己之外的整個世界去找尋它,你絕不會找到看起來像是幸福的東西。總而言之,幸福無法被理論化或推測,只能被當下擁有。當幸福狀似在未來裡,想清楚點,那是因為你已經擁有幸福了。希望讓人快樂無比。      詩人往往不擅長解釋事物。這我可以理解,因為他們有一大堆的音節和押韻要去調和,最後當然只能說一些了無新意的話。詩人說幸福就在遠方的未來裡閃閃發光,而當人們握住它的時候,它卻變得平淡無奇。因此,幸福就好像想抓住彩虹或留住手心的泉水一樣,遙不可及。但這只是很粗略的講法。除了透過話語之外,幸福是無法被追尋的。而讓那些在自己周圍尋找幸福的人尤其感到失望的是,他們無法對會帶來幸福的事情產生渴望。例如打橋牌,我一點感覺也沒有,因為我根本不知道要怎麼玩。或者拳擊、劍擊也是一樣的。同樣地,必須先克服一點困難,才可能學會享受音樂。閱讀也是必須要有一點勇氣才能讀進巴爾札克的作品,因為開頭總是有點無聊。懶惰的讀者舉止往往相當有趣,隨手翻翻讀個幾行,便把書給扔了。閱讀的幸福是如此難以預料,就連長年的讀者也每每會為此感到驚奇。科學的遠景索然無味,應當身歷其境才會愛上科學。不過起頭的時候,需要強迫一下自己,也總是需要一再克服困難。規律的工作會迎來一個接著一個的勝利,這無疑就是幸福的公式。在一個集體的行動當中,像是玩牌、搞音樂、打仗,往往會產生強烈的幸福感。      不過,也有獨自品嘗的幸福,它們也帶有同樣的印記:行動、工作、勝利。守財奴與收藏家的幸福就屬這類,何況他們本來就很像。奇怪的是,守財奴往往被當作惡習,藏古金幣者尤其如此,而把琺瑯、象牙、繪畫、稀有書籍陳列在櫥窗裡的卻反倒被讚揚?人們譏諷守財奴不願拿金子去兌換其他享樂,卻不知道那些藏書癖者也怕把書弄髒了,而根本不讀書。事實上,這種幸福和所有的幸福一樣,都不可能從遠處去體會。我不集郵,因此我無法體會集郵收藏者的趣味。同樣地,拳擊手熱愛拳擊,獵人熱愛狩獵,政治家熱愛政治。人們在自由的行動中感覺快樂無比,在遵守自己所定下的規矩裡感到快樂無比。一言以蔽之,無論是踢足球或者科學研究,紀律的要求會使人快樂。在外人眼中,這些要求不僅一點都不好玩,甚至討人厭。然幸福的獎賞只通往那些不意圖尋找它的人。      ◎幸福只有被你緊抓在手裡時才是幸福。倘若你在自己之外的整個世界去找尋它,你絕不會找到看起來像是幸福的東西。

作者資料

阿蘭(Alain)

原名埃米爾.沙爾捷(Émile Chartier),以筆名聞名於世。笛卡兒學派追隨者。出生於佩爾什的莫爾塔涅,父親是獸醫,母親為擅長飼養馬匹的佩爾什人,這些背景促使他認為,應當透過根本的生理健康及各種衝動情緒去體認人的本質,並由此要求人的自我管理。 從洛里昂到盧昂,再到巴黎,擔任高中哲學教師40年(1892-1933),廣受學子愛戴。阿蘭的學生,同時也是著名小說家、傳記家安德烈.莫洛亞(André Maurois)譽為「現代的蘇格拉底」。 對政治的熱情以及對黨派的痛恨,使其成為報社的專欄作家,以自創的隨筆(propos)體裁,於《盧昂快報》(1906-1914)、《自由論壇》(1921-1936)發表文章。做為人文主義者,他積極反戰;身為愛國者,他為服從義務而參戰(1914),在戰場上見證情緒所導致的致命性,並由此尋覓人類受困於情緒的原因,這也成為他一系列作品的初始,並逐步形成一個創新且歷久不衰的哲學計畫。1951年獲頒「法國國家文學大獎」(Grand Prix national de Littérature),為此獎第一位受獎者。 主要作品有《論哲學家》、《論政治》、《論教育》、《美術體系》、《觀念與年紀》、《諸神》等書。 相關著作:《論哲學家:「現代蘇格拉底」哲學家阿蘭的引領,前往一場智者與哲人的盛會》《論教育:「現代蘇格拉底」哲學家阿蘭的經驗談,既是啟蒙兒童的提示,也是重新認識自我的雙向思考》《論幸福:「現代蘇格拉底」哲學家阿蘭的教導,成為自己的思想者,在各種環境中保持快樂的藝術》

楊凱麟

一九六八年生,嘉義人。 巴黎第八大學哲學場域與轉型研究所博士,研究文學、藝術與當代法國思想,曾獲《中央日報》海外小說獎。旅居法國十年,返台後鍾情古老的物件,嘗試重新尋獲台灣生活的美好質地。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兼院長。 著有《分裂分析傅柯》、《祖父的六抽小櫃:與台灣老東西相處的真實感動》、《書寫與影像:法國思想,在地實踐》、《虛構集:哲學工作筆記》,譯有《德勒茲論傅柯》、《消失的美學》、《德勒茲─存有的喧囂》、《傅柯考》(合譯)等書。 相關著作:《論教育:「現代蘇格拉底」哲學家阿蘭的經驗談,既是啟蒙兒童的提示,也是重新認識自我的雙向思考》《論幸福:「現代蘇格拉底」哲學家阿蘭的教導,成為自己的思想者,在各種環境中保持快樂的藝術》《祖父的六抽小櫃:與台灣老東西相處的真實感動》

基本資料

作者:阿蘭(Alain)楊凱麟 譯者:潘怡帆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6-08-02 ISBN:9789863443650 城邦書號:RV1097 規格:平裝 / 單色 / 272頁 / 13cm×19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