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草木真情──故宮詩畫裡的植物學
-
量子科技誕生:雷射、奈米機器人、量子電腦的祕密,與費曼、霍金等大科學家一起認識原子研究的新發展(漫畫量子力學系列完結篇•韓國好評科學漫畫)
-
原子能大進展:歐本海默、波耳怎麼發明原子彈?核分裂、原子爐如何產生巨大能量……看見核能發展的關鍵時刻(漫畫量子力學4•韓國好評科學漫畫)
-
「科學史漫畫年表:改變未來的100項發明與發現」系列(共2冊):(上冊)宇宙・生命・知識篇+(下冊)發明・社會・生活篇
-
鹿角蕨日記簿:栽培與觀賞
-
打造苔蘚微景觀:生態瓶、苔球、盆栽與苔蘚牆的手作療癒時光
-
水耕盆栽超好養:無土不招蟲,加水就能活,輕鬆打造室內綠意〔2025暢銷改版〕
-
在異星的天空下:從土星上仰望星環、在星雲裡看星塵縹緲、墜入黑洞前最後一次凝望宇宙——你的第一本太空旅遊導覽手冊
-
麵包有可能是負三個嗎?用最有趣的方式認識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數學觀念、應用與啟發
-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樹:從種子到古樹,探索自然界長壽之謎的朝聖之旅
最近瀏覽商品
-
綠野仙蹤外一章
-
呼叫幸福的晨間習慣
-
江戶時代的生活智慧:飲食‧節氣‧養生‧娛樂‧防災,從圖解漫畫中感受江戶文化的生活樂趣!
-
142種超好玩的親子畫畫BOOK:開啟孩子的觀察力,30秒畫出可愛小世界
-
《肚臍是隻貓》首刷限定特仕版:內含喵星人收藏書盒+2017年CD盒桌曆+聖誕貓PVC夾鏈袋+貓奴之愛記事本等6大超值贈禮!
-
午夜的佩拉皇宮:近代伊斯坦堡的誕生
-
大師解構再升級!77款網路人氣、名店經典麵包全書:解構業界網路、名店人氣麵包配方!大師愛用品牌、麵粉配比全揭露,讓麵包更美味、更好操作!
-
神奇顫掌功:白雁教你微幅振動自救術,3分鐘氣通、除病根、氣癒百病!
-
漫步中山道:宿場六十九次的今昔風華之旅
-
作家論:三島由紀夫文學評論傑作選
內容簡介
為什麼,台灣的平均年雨量是世界各國平均值的2.6倍
但是,每人每年的可分配水量卻只有世界平均值的八分之一?
為什麼,颱風登陸後總是會造成山崩、地滑、土石流等災情?
為什麼,在追求觀光產業的成長,卻沒有對「遊憩承載量」進行規劃?
台灣在快速經濟成長的背後,面臨了眾多的環境破壞與災害。而每一次災害的發生,都會造成社會經濟的重大損失。未來台灣還能有多少的環境資源,可以讓現在的我們揮霍,來換取GDP的增長?
本書挑選十個類型各異、影響深遠的環境議題,包括山坡地開發、洪水災害、都市發展、水資源開發與利用、觀光發展、海岸侵蝕、河川污染、河川保育、國土利用及海埔地開發。這十個地理議題都曾經深深衝擊台灣的環境與社會,有些雖然沒有持續發生,而讓國人逐漸淡忘。但實際上,引發這些議題的原因與影響並沒有消失。仍結結實實存在台灣這況土地上 需要我們不斷去關心
本書依循著「發現問題」、「理解問題」、「尋求答案」、「提出對策」的模式,提供反省與思考的途徑。期待這些地理議題能廣受國人的持續關注、與探究研討,為「永續台灣」一起努力!
目錄
作者序
第一章緒論
.台灣的地理特性
.台灣地理議題的基本元素
第二章國土復育:過度開發的中、高海拔山區
.台灣高山的國土定位
.台灣高山的開發史
.主要的開發種類
.高山的災害型態
.原住民保留地的爭議
.不同本位的高山政策
第三章山坡地開發:與山爭地的台北都會區
.山坡地開發的爭議
.台北盆地的山坡地開發
.台北盆地主要山坡地開發區位
第四章天然災害:多災多難的中部山區
.台灣的災害類型
.颱風災害
.災區的整治
第五章河川生態:消耗殆盡河川生態
.台灣的河川資源
.台灣河川的棲地現況
.河流的功能與角色
.河流的生態環境與危機
.河川生態的保育
第六章溪流資源:亟待保護的荖濃溪
.荖濃溪的觀光資源
.荖濃溪的永續發展策略
.河川的砂石資源
第七章水資源利用:供水吃緊的翡翠、石門水庫
.台灣水資源概況
.台灣北部的水資源
.翡翠、石門水庫的環境危機
.水庫的永續經營
第八章河川汙染:嚴重污染的高屏溪流域
.台灣的河川汙染
.高屏溪流域的特性
.高屏溪流域的水量與水質監測
.高屏溪流域的水資源管理
第九章海岸開發:形貌丕變的西海岸
.台灣西海岸的自然資源
.台灣西海岸的自然資源.日中戰爭帶來的餃子
.台灣西海岸的永續發展策略
第十章水資源利用:急速後退的東海岸
.台灣的海岸特性與侵蝕問題
.台灣海岸侵蝕災情
.東海岸的後退因素與對策
第十一章離島觀光:載舟亦覆舟的離島綠島觀光
.台灣的觀光資源
.綠島的觀光與環境衝擊
.綠島的永續發展策略
作者資料
林俊全
英國倫敦大學地理學博士,現任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早期主要從事有關邊坡沖蝕的研究,近年則發展至災害方面,主要研究邊坡沖蝕、集水區沖蝕、環境監測等課題,希望對台灣這片土地的永續發展進一分心力。目前更提倡國土監測的概念,以因應全球變遷的各項環境議題。 另一方面,過去二十年來致力於提倡地景保育、推動地質公園的經營與管理工作,希望能喚起國人對生態棲地與地景保育的關注。推動的工作包括定期調訓政府部門有關承辦人員,出版地景保育通訊半年刊達三十一期,同時有多項海報等宣導成果。長年努力下來,已經讓地景保育的課題納入高中地理課程,希望能透過教育,向下扎根,讓更多國人認識、並重視地景保育的觀念。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