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性公民權:「知情同意中,曖昧不明的性界線到底是誰界定的?」哥大里程碑研究,剖析性侵害與權力、階級、空間交錯的社會性因素
-
她物誌:100件微妙日常物件裡不為人知的女性史
-
如果你想道歉,隨時都可以來──「佐世保小六女童殺人事件」背後,那些大人無法回答的問題
-
小書店大繪集:意想不到的空間,都能變成個性書店!44家日本獨立書店、私人圖書館、讀書咖啡廳等閱讀空間測繪觀察
-
生命的尋路人(附彩頁經典重出):古老智慧對現代生命困境的回應
-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與地方創生:以藝術重生的產廢之島,見證負面遺產如何成為居民的希望之海!
-
藏傳密續的真相:轉欲望為智慧大樂道
-
焦慮的意義:寫給所有飽受不安所苦、尋求憂慮本質與人生意義的人
-
服從權威(原著出版50週年紀念版):有多少罪惡,假服從之名而行?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內容簡介
棒球,台灣歷史最久、影響最廣泛的國民運動,自西元一八九五年日本把這項運動的種籽灑在台灣以後,就和台灣結下了不解之緣。從認為棒球只是狂揮亂舞的可笑活動,到建國中學成立第一支棒球隊,到嘉農棒球隊打進日本甲子園冠軍賽,憑藉著棒球這種團體運動,台灣逐漸踏入了現代社會。
棒球不僅成為台灣步入現代社會的精神基礎,也是台灣人共同的記憶與認同。從七○年代紅葉隊以木棒和石頭起家,棒球伴隨著台灣的經濟起飛,一路打進世界盃,贏得三冠王。沒有人會忘記,一九六九年,金龍少棒獲得冠軍的那一夜,深夜巷弄內的歡聲雷動。
八○年代職棒成立,許多新的棒球明星相繼出現,但當年從少棒到成棒,和台灣一起長大的郭源治、黃平洋、趙士強……卻依然是台灣人內心深處永遠不會遺忘的原鄉。
本書從日據時代棒球的推展開始,描述六○年代台灣棒球艱難的起步,七○年代紅葉少棒和金龍少棒的走向國際,到八○年代職棒的成立和興衰,詳細記述台灣棒球一百年來的發展歷史。無論就史料上或觀點上來說,這都是一本難能可貴的著作。
◆本書是第一本完整詳細記錄台灣棒球發展史的著作。
◆收錄兩百多幀台灣棒球的珍貴影像資料。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