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什麼是「我」?
長大的我,找到一所棲身之處了嗎?
我想,對寫作、對文學,我還是相信的。唯一因長大而不同的地方在於相信的方式變了:我用懷疑來相信。因為相信,所以敢大膽懷疑;因為知道無論怎樣懷疑,也不會改變相信。
我相信寫作,因為寫作就是我的懷疑。
當我這樣想的時候,我發現那是唯一沒有懷疑自己的事。
——盛浩偉
最冷靜也最炙人的細密自剖。
盛浩偉拆解距離與孤獨,
抽生出另一個自己,凝視眼前的「我」,
以及這個需要反覆被懷疑和抵抗的世界。
他是國小三年級下課,獨自在教室角落畫畫的男孩;他是成年後不斷質疑自己,奔忙中撐起的易脆骨架。作者筆下各種模樣的「我」,讓時光塑形、記憶、丟失,在種種成長痠痛中縫補自己的身影:踏上跑步機,看見操場上被老師懲罰的懊喪青春;從口中蛀牙鑿開的大洞,掉進深黝童年,父子爭吵、決絕、割裂,無法用糖果填塞的傷,終於抽去神經,沒有疼痛。
二○一四年三月十八日,他在立法院待了一夜;縱然身處陌生人當中,卻鮮少感到孤獨,前提只因:我們都在這裡。亦或耳邊響起童年舉起食指相對的玩笑話,「我要和你絕交喔。」長大終究如魁儡懸絲般「啪!」地斷線。經歷過那麼多眼淚、別離,他以為自己依然倔強,以為早已鍛鍊出「沒有什麼是不能失去」的心態了……混溶各種面貌,凝縮不同時空、物事成為「我」,作者透過往復詰問感受存在,在傷害和被傷害之間,刮除人情迤邐的血漬與碎石。
沒有答案,沒有終點,
我們仍需不斷不斷回應,
並以肉身實踐。
盛浩偉的文字理性節制,看似纖敏如針的書寫,總在刺穿什麼的同時,留下銘心的溫柔。本書輯一【名為我之物】透過深刻自我對話與辨證,理解生而為我各種狀態的存在。輯二【朋友的工作】自「我」往外輻射擴延至他人,從細節處描寫那些恨與愛,距離、期待與失望。輯三【ㄇㄨˇ ㄩˇ】則溯尋母土,並寫下投身社運中,自己的心緒種種;輯四【夢的痕跡】記錄了留學仙台時的見聞與所思所感;輯五【(另一座)城市周記】則透過觀點獨特的東京記事,書寫自我與異地城市的交融與碰撞。
【本書特色】
◎陳芳明主編,新時代散文書系——「Essay時代」推薦作家!
◎備受期待文壇新星,屢獲文學獎作家盛浩偉首本散文集。
◎徘徊於「我」的種種構築與傾覆,以散文袒露真心,任懷疑穿刺孤獨。收錄二○一二年時報文學獎首獎作品〈沒有疼痛〉。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陳芳明 主編
朱宥勳 專文推薦
阿盛、紀大偉、柯裕棻、陳栢青、黃崇凱
「等待那麼久之後,終於可以看到如此透明、如此誠實、如此揭露的自我描述。在他文字中漫步時,我好像在一位年輕人的心室裡察覺脈搏的跳動。他擁有火燙的靈魂,也具備了干涉世界的勇氣。」
——陳芳明
「盛浩偉有趣的地方在於不閃避,不曖昧,每一個句子必有資訊,幾乎沒有純粹為了修辭或美學而存在的空洞描述。『名為我之物』當然不只是及於個人而已。那是把「我」放進生活,放進親族,放進朋友,放進家鄉,放進(肉身有限可及)的世界裡。」
——朱宥勳
目錄
「Essay時代」前言
【主編序】一個不怕「我」的作家 /陳芳明
【推薦序】可以名狀吧──讀盛浩偉《名為我之物》 /朱宥勳
輯一:名為我之物
名為「我」之物
Run For Your Life
給XX之歌:B-side
終於報完帳了
少算一點
失眠
記仇
壞話
輯二:朋友的工作
朋友的工作
那些關於絕交的事
吾師
給XX之歌:A-side
回聲
對鎚
買玉蘭
滑手機
沒有疼痛
輯三:ㄇㄨˇ ㄩˇ
ㄇㄨˇ ㄩˇ
我所記得的開始
後話
凝聚的方式
輯四:夢的痕跡
夢的痕跡
仙台記事四則
唐吉訶德
蘋果的滋味
廁所的故事
黑夜之後
輯五:(另一座)城市周記
橋上的風景
三鷹車站隨想
日暮里日暮
吉祥寺吉祥
外から内へ
餘裕
錯遞的瓶中信
阿奇毛
始發
助教T
代跋:我的懷疑
後記
內文試閱
名為「我」之物
「我」,是什麼呢?
你還記得,小學三年級的某堂下課,畫面是如此清晰:三樓的教室,瑩亮的燈管,黑板上黃白紅三色交錯的線條,滿是塗鴉與刻痕的木桌椅。下課鐘響,同學迅速奔出,沒多久,教室裡人影已稀稀落落。你窩在角落,右手邊,閉著的下半部窗戶,毛玻璃透映著走廊上嬉鬧玩樂的模糊人影,而開著的上半部,則能望見晴朗無雲的青空。你仍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從抽屜拿出一疊潔白的計算紙,正要畫圖。你那時下課一向畫圖,自顧自地畫圖,不為誰,不為什麼,拿鉛筆塗來抹去,拿橡皮擦左磨右擦,完成後自己鑑賞,心滿意足,便把紙張撕了揉成一團丟棄。自畫自讚,自成獨立循環,毋須他人參與;而你也隱隱約約地知道,如果有他人參與,自己可能就無法那麼誠實地表現自己,面對自己。那天也是這樣的,你窩著,提筆,正醞釀著心裡那些將要畫出的,一個抬頭,望見毛玻璃的映象與上面那片青空,這莫名的疑問便如閃電轟進你的心底。
「我」,是什麼呢?
年幼的你,雖然感到困惑,但還無法用準確的言辭表達這困惑究竟是什麼,只有那毫無來由的閃電留下了一片焦黑的痕跡。當時,你沒有深入多想,只是照常畫你的圖,做你想做的事,日子一天天過去,你就這樣慢慢長大。那個疑問的痕跡,大多時候都被忽略,但每一次不經意想起,卻又愈加清晰。國中一堂國文課上,進行到空檔,老師聊起日常瑣事,突然問全班:「有同學思考過『死亡』這件事嗎?」聲音落下,竟觸動思緒,你想起那個問題——「我」,是什麼呢?——腦海遂迅速描繪起一連串圖像:十年後的「我」、二十年後的「我」、三十年後的「我」,一直到臨終的「我」,乃至死後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我」與死亡;「我」的死亡。你發現無法揣想自己的死亡,因為在思路的前方擋著一堵厚牆,一堵由恐懼、由懊悔、由無奈與寂寞,由種種茫然情緒所砌成的厚牆,阻止你繼續往下想。你發現,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你被強烈地吸附在「我」這個實體的身上,所以才害怕,害怕「我」一旦消失,你也會消失;可你同時又有好強烈的欲望,想要脫離「我」,想要知道「我」消失以後,這個世界會怎樣繼續下去。但,你不就是「我」,而「我」不就是你嗎?你跟「我」如何可能分離?
你不敢再往下想了。
不過,一回頭,卻把早先的疑問看得更明瞭了些。
「我」,是什麼呢?
你發覺的是,「我」有許多記號,例如姓名、年齡、血型、出生年月日乃至時分秒與星座,以及身高、體重、膚色、三圍、穿衣尺寸、鞋子大小、個性及嗜好興趣,等等等等;除此之外,「我」也有一些故事:在哪裡出生、在何處長大、與誰交好、和誰交惡、努力過什麼事情且成功、追求過什麼事情而失敗、因著什麼感到歡欣、為了什麼垂頭喪志、替誰做了些什麼、誰替「我」做了些什麼……凡此種種,都讓你,還有其他人,得以指認出「我」。但,你最大的疑問是,這些個別的記號,都不是「我」;這些記號的總和,也未必就等於「我」。「我」只不過是這些記號的擁有者罷了。你最大的疑問是,若像剝洋蔥一般,將這些記號一片一片剝除,包含這具實在的身體,那麼,最終,在核心裡剩下的那個「我」,是什麼呢?又為什麼「我」非得是,且只能是「我」呢?
「我」以外就不是「我」嗎?——這是廢話。可你仍舊禁不住想問:「我」以外就不是「我」、不能是「我」嗎?「我」非得有界線不可嗎?你沒有答案。至今仍沒有答案。即便你曾經在小說,或戲劇,或電影,或動畫或漫畫裡,瞥見和這個疑問相似的身影。讓你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那個獨自盯著電視機的深夜。不開燈的客廳,為避免吵醒家人而調到接近靜音的音量,螢幕上駕駛著巨大機器人的少年啟動了神祕的扳機,讓全人類合為一體。那一刻,同樣是少年的你不禁感動於世界上居然有人和你思考著這麼私密而又相似的問題:「我」是什麼?「我」可不可以不只是「我」?——但是感動就只是感動,而不是答案。你也沒有沉浸在感動裡太久,因為關上電視以後,現實裡立刻就有各種來自他人的要求和目標立在你的面前,作業,考試,好成績,符合期望的優良舉止,逼著你費盡心神,彷彿孤注一擲,只為達到那些他人的標準而活。久而久之,你不再在某些時刻,認真地思考這個問題;你漸漸明瞭到這個世界的規則並不允許人們對太多事情抱有疑問。你只是接受,接受你以「我」的身分生活,行動,攫取更多記號,得到他人的認可。
你開始把「我」,當成一件物品,來使用。
這是你在學校生活裡,從各種教訓和實踐裡慢慢練就的技能。你知道要讓「我」在什麼時候,做什麼動作,就能引起他人的什麼反應。這時候該說些什麼炒熱氣氛,你就讓「我」說該說的,以贏得滿堂歡笑;你知道這時候讓「我」擺出喪氣的表情,就能得到安慰,得到你所渴求的安慰。跟著規則走,跟著人群走,學會分辨什麼是表面和實際,在對的氣氛下扮演對的角色。你也記得,大致就是在你逐漸了解如何操作「我」的那段時期,網路變得愈來愈普及,一步步滲進生活裡,於是你也開始懂得利用這種新型態的工具來更巧妙地操縱著「我」。如今,你已無比嫻熟,這件事情也已更加容易:寂寞的時候,在公開的版面寫些心情小語以得到關心,想滿足虛榮的時候,就貼張光影到位的照片以得到他人欣羨的言語;用詞激動一點的時候,便會引來大批同陣線同立場的人群附和,而事情講得和緩些的時候,看起來就有模有樣,頭頭是道,縱然那可能都是些空話。
這兩三年來,你愈來愈能掌握如何使用「我」,清楚在哪裡可以釋放什麼、何處不能表露什麼,在網路上與在日常生活裡皆然。面對外界的舞台,還有那不被看見的後台,兩者的界線於你而言,愈加明晰。你也還記得那一次,和久未見的朋友相聚用餐,餐桌上談天說笑,你竟不禁覺得自己漸漸的視點從舞台轉到了後台,你彷彿靈魂出竅般,靜靜地躲在後台,看著舞台上「我」和他的一舉一動,以及一來一往背後的各種意圖:這個人在客套,你就讓「我」說些客套話敷衍回去;這個人想與你進一步示好,你就讓「我」表現得親切一些笑容多一些;這個人似乎對你感冒,那你就讓「我」與他相敬如賓,互不兩犯。你知道他人正意圖著什麼,意圖著話語背後那無法明說的期待,而你只是選擇回應這份期待,或否。
這便是技能熟練的結果。你開始注意到你和「我」的距離;你也認為別人和你一樣,都躲在背後操控著不同的「我」,以此獲取那些真正希冀之物。
但是,你卻又隱約覺得——甚至擔心——這樣下去,你和「我」,會愈離愈遠。
熟練這項技能也給你帶來更多的苦惱,苦惱在於有時候你明明覺得自己離得夠遠了、看得清清楚楚了,卻依舊只能眼睜睜看著一切發生,無力插手。你當然無法控制他人,可在某些時刻,也無法控制自己、無法控制住「我」。「我」在發怒的時候,你正在後面對著這份怒氣發怒,氣自己為什麼不能寬心不能釋懷,但仍束手無策;「我」在失意的時候,你明明知道所有心理問題的根源,可想通了,仍然無法令「我」提振精神。你並不因為站得比較遠,就做得比較好。你仍忍不住嫉妒,忍不住狂喜,忍不住憂鬱,忍不住以「我」來否定他人,又忍不住在無數個夜晚暗自悔恨,悔恨你怎麼把「我」的人生過得一團糟。
你就這樣眼睜睜看著「我」,依舊犬儒,依舊與人齟齬,依舊有諸多失敗,依舊在有意無意間傷害他人,或被他人傷害。
「我」,是什麼呢?
讀書時瞥見「物我兩忘」這個詞,你驚覺,難道,物應該是物,我應該是我,因為物不是我,我不是物,始能兩忘——可你怎麼就把「我」變成了物呢?可是,可是你竟又始終覺得「我」並不能代表你,你並不完全是「我」。你為之焦慮,不安,甚至拚命翻閱字典,直到發現「我」的原義。
造字之初,「我」字本為象形,象兵器之形。
所以,「我」,是什麼?「我」自古,就是兵器,是一把活生生的兵器。你得學著如何跟「我」相處,以便每日揮舞;且不只是你,人人也都憑自己的招法,使著自己的兵器。於是你與「我」,離得太遠,無以防身,靠得太近,則斲喪自己。你揮舞著「我」,他揮舞著「我」,人人揮舞著「我」;就在與其他的「我」一回又一回的過招裡,你們彼此撞擊,產生火花,發出尖銳的聲音;時而他人承受「我」,時而「我」承受他人,互相磨損,而「我」,從鋒利,變得滯鈍……
「我」到底是物,抑或不是物?又為什麼古代漢字的使用者,會把武器的「我」,假借為人稱的「我」呢?答案,或許只不過是音聲偶然地與這個字的形象連結在一起罷了,毫無意義,但也或許,正是這個偶然太精準地透露了殘酷的,人間的真相。
但你沒有答案。你抗拒答案。
你寧願繼續懷抱著困惑——「我」,是什麼呢?——彷彿這樣,你就還有轉圜,還可以在某些時刻透過這份困惑,任意地,回到國小三年級的那個下課。那個玻璃透著模糊人影,也看得到青空的時光;那個自己做些什麼都可以對自己感到心滿意足的時光;那個對一切都還沒看得那麼清楚、舞台與後台還沒有建立,而尚可誠實面對自己的時光。
那個你還是「我」,而「我」還是你的時光。
——你時常用「我」的腦袋,這麼希望著。
ㄇㄨˇ ㄩˇ
小時候的自己,一定想不到如今竟會對「台灣」有那麼一點在乎;畢竟,從前甚至是有所怨懟。
記得國中小學時,常有兩種情況令我困窘,其一,是同學假期閒暇,多半都會回鄉與親族團聚,與堂表兄弟姊妹相處玩樂;而我,生活範圍大致不脫台北內幾處,也由於家庭關係而與父系疏遠,至於母系,則人數較少,更少同輩,雖稱不上疏遠,卻也總覺得缺了些什麼。是以每每聽到同學談論返鄉經驗,我總感到欣羨,然後是一種陌生與匱乏。其二,則是與朋友對話中出現台語。有時只是單詞,有時則是流利數句,但這些都令我自卑並覺得有隔,只因我會聽(當然也不是全部)不會說,且曾經幾次嘗試回以台語,都被嘲笑不標準、「臭奶呆」。
無鄉可回,無話可說——那時曾有段時間,好強烈這樣感覺,特別是在開始接近青春、開始有些叛逆、開始出現更複雜的家庭與人際與情感問題之際。
沒有歸屬感,被排除在外,也就不太想關心這裡的一切。
剛好,母親酷愛日本,家裡電視轉開往往是日本節目,於是關心也就這樣從小被慢慢帶往遠方,投向一個陌生的國度。小說書籍讀日本的,卡通漫畫戲劇綜藝節目看日本的,音樂也聽日本的;久之,又覺得自己和同學格格不入,對他們關心的台灣音樂、藝人、連續劇、流行,完全插不上話。當然,身邊不是完全沒有類似喜好的朋友,但聊天相處,往往還是察覺其中微妙差異——「對遠方的憧憬幻想」,與「對本地的毫無眷戀」,兩者即便有相同結果,卻終究是不同的。
「想到那邊去」,與「想從這裡逃」,我毋寧更接近後者。
大學選擇了日文系,也有這樣深層的原因。即便跟人解釋時通常找些表面理由搪塞,例如選校不選系、想留在台北、不想再考指考云云;畢竟,連「三類組男生不考理工科而要讀文科」這種問題都難以理解了,又怎能奢望問問題的人真能了解些什麼呢?
想從這裡逃。
但逃去哪裡其實無所謂,只不過剛好在各種因緣之下,成了日本。
後來也真的得到交換留學機會,去了一趟日本,待在仙台;更巧合同年後來碰上東北大地震——這是另一段故事了。只不過這次經驗裡,反倒激起了心中「鄉」的輪廓。
那是某次研究室辦休閒活動,與兩個同學聊天,一位說道,「我知道台灣,台灣產很多香蕉。」另一位說,「還有很多椰子。」兩人神情認真,又對我抱以待客熱情,一點沒有開玩笑的意思,我遂也只好敷衍回應,心中卻不禁大吼:台灣才不是只有香蕉和椰子——但,台灣有什麼,竟一時說不出口。一來,是因理解不足,二來,又深怕不夠精準、不得要領或有誤——對方可是只認識台灣香蕉與台灣椰子的日本人哪。
大概也就是這麼一件小小的事情,這麼一瞬間小小的慚愧,真的打開了缺口。其實在那之前,大學時期碰上野草莓運動,讀了些論述,加上身邊一些在學生自治界或是鑽研在地文化的朋友,於是漸漸耳濡目染,起了關懷台灣的心——可這「關懷」也就僅止於「關懷」,是消極的,頂多不再如過往那麼怨懟,卻並未真實化為行動,去探索與理解;或者該說,當然不是一無所知,卻總覺得這些所知只是零散浮泛、虛無飄渺,東一點西一點,沒有被整合在一起、整合成具體的「台灣」。
缺口打開以後,態度也變得積極了起來。回台灣後,研究所決心改變方向,從日本文學轉回台灣文學;而那段時間也有愈來愈多倡議與運動,愈來愈多論述與筆戰戰場,各種對台灣歷史的、土地的、文化的認知遂隨之層疊累積,或者是從中汲取,或者是將過往知識整理並重組,或者是發現不懂而自行找書找資料研究;總之慢慢地,對這些知識也產生了體感,覺得和自己有切身關聯,甚至就身在其中——
可是,卻也有了另一種格格不入。
從前只覺得一切問題是個人的,因為家庭關係,因為人際,因為感到孤獨;現在知道那是結構的,緣自族群,緣自政治,緣自歷史的錯綜與傷痕。
可是個人的層次再怎麼難過或許還能保有一點點自在,結構的枷鎖卻不是說卸下就能卸下。從前,至少在撐不下去的時候能在生命經驗中發掘自己的可憐,來說服自己感情用事仍算正當;現在,則必須時時刻刻維繫理智的倫理自我審判,提醒自己那可憐不過是可惡的既得利益化身,彷彿背負原罪。
是的,我也許,曾是孤獨的人,卻也同時是外省人,台北人,不會說台語的人。
從前是前者,不想以這裡為家;現在是後三者,但在反省過黨國統治下各種不公不義的歷史以及對台灣的傷害之後,似乎又不夠格自以為這裡是家——
可是很神奇地,這個外省作家或眷村文學裡常見的主題在我身上其實並未太糾結;因為個人的問題和結構的問題本就不能互相約分或抵銷,且個人際遇之因可能源自於昔日族群所作所為之果,再怎麼說合理的溝通都該是同一方的大我小我相互反省,而非直覺地就把矛頭指向他者群體並訴諸感情。
自我負罪的意識不是問題;真正令我覺得格格不入的是,我能夠接受自己同時具有可憐與可惡,但我的家人——我僅存的,血緣意義上的家人——未必能夠。
他們覺得過往的可憐實在太甚,故現在那些被批判為可惡的既得之利益只是合情合理的補償;而且,在得知老一輩的流亡故事之後,得知他們在抗日中喪失親人、在抗共中差點喪失性命,我同樣能理解他們的不能夠。
因為理解,所以懂得隱藏自己在外的言論,懂得偽裝自己支持的假象,懂得對那些忍無可忍的言論寬容;卻也因隱藏與偽裝與寬容而疏遠,因疏遠而覺得格格不入。
對誰都很難袒露,只在我心裡默默衝突。
可一直壓抑,總有一天要爆發的。
就在三一八期間,三二三占領行政院那晚,我接到在現場被警察打的朋友的電話,因而在宿舍情緒崩潰,引來宿舍管理員關心,更聯絡家人。那時,全然控制不住心中衝突已久的情緒,就這樣向母親身上爆發。
被哭喊所覆蓋的早晨。
其實,事過境遷,如今也忘記到底說過些什麼,不過從此確實改變了母親看待各種社會議題的立場——儘管,我明瞭那是以巨大的傷痕為代價,而且至今仍尚未痊癒。
那代價太大了。
代價太大,付不起第二次。
但母親以外的家人呢?
不曉得。
不曉得。
現在也沒有答案。
只是,我仍在做著各種微小的嘗試。去台灣的更多地方走走看看,試著更常開口說台語,更努力和母親相處;關注更多身邊的議題,理解更多與這裡相關的事情,找到更穩固的歸屬感,即便我曾經有強烈的念頭想要逃離。我還在學著與自己的匱乏與孤獨搏鬥,還在學著不要太過憐憫自己並且堅強,還在學著別輕易放下對自己的反省,學著克制內心突發的尖銳,學著更溫柔的體諒與同理,還有很多無法被化約敘述的複雜的事。
學著去理解這些事情都很難而且可能無法達成,但仍繼續去學。
或許這就是學著活在這裡的方法。延伸內容
◆編輯推薦——本篇收錄於第595期城邦讀饗報,立即閱讀更多內容!GO
◎文/麥田編輯 張桓瑋
作者在書中拋下如斯詰問,穿刺生命裡種種孤獨蒙昧的片刻。早已享譽文壇的盛浩偉,在首本自剖散文集《名為我之物》中,沒有割骨剜肉的搧情,而選擇以冷靜纖敏視角層層剝解內裡,並透過生活人情碰撞、社運記事現場縫補自己的身影。翻讀文稿過程中,時常泛起欲淚的情緒,許久沒見到如此純粹真摯的散文,擱下修辭技法,以內斂到幾近白描的文字奉獻一顆熱燙真心。與友人絕交剎那、父子割裂瞬間、在跑步機上凝視過往醜陋肥胖.......或深或淺的物事在他筆下具現為炙人場景;我私心認為,盛浩偉最高明之處,在於他總能從最細微的地方,抽拉出生而為人的脆弱,希望一切變得更好、卻又那樣無能為力的自己。
「你就這樣眼睜睜看著『我』,依舊犬儒,依舊與人齟齬,依舊有諸多失敗,依舊在有意無意間傷害他人,或被他人傷害。」或許,這正是所有人一再逃避,卻又深深愛著的那個現世,那個「我」。
立即訂閱城邦讀饗報!GO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