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看懂投資本質:首度寫給投資人的理財專書
-
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
-
新創成長的關鍵:解開台灣新創企業從0到10億元的祕密
-
職場不是自助餐,哪能只挑你要的?「葳老闆」周品均的30道職場辣雞湯(限量菁英透明資料夾版)
-
十年後,你想成為怎樣的自己?哈佛商學院最振奮人心的人生經營課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全新完整譯本)【暢銷紀念版】
-
超前部署賺好股:報酬是靠耐心等待出來的,用16年獲利58倍
-
投資金律(新版):建立必勝投資組合的四大關鍵和十八堂必修課
-
大會計師教你看懂財報暢銷套書(《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經營本質》《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產業本質》《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看懂投資本質》三書)
-
記憶力,最強的商業技能!:教你做好「記憶管理」,精進學習力、理解力,讓工作和學習更高效
內容簡介
環境不是束縛,而是祝福。
別再說這城市太現實,它從不虧待堅持的人。
每一天,都有人因為Green,生活充滿了動力!
擅長以說故事手法,針對年輕人面臨的窘境提供建議。
白天是收服各大企業客戶的業務總監,晚上則配著威士忌寫文,
在「關鍵評論網」「天下獨立評論」「女人迷」擔任專欄作家,
Green以犀利的真實現象分析,為年輕人的困境發聲。
「沒有計畫的人,一定會被計畫掉。」
8年前,大家說他叛逆,因為他輟學就業;
8年後,那些曾經不看好他的人,卻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勇氣跟他一樣!
Green邀請大家一起想想:3年後的你,會是什麼模樣?
人生是由無數的選擇堆積出來的,
在面臨關鍵時刻,我們選擇的依據又該是什麼?
你一定問過自己:
大學畢業了,繼續念研究所還是就業?
薪水不錯,但熱情不見了,該換工作嗎?
熱愛工作,但繳完房租,所剩無幾,該堅持下去嗎?
留在北部工作,還是回家陪爸媽?
……
你會迷惘,因為你清楚知道,每個決定,都在選擇你未來的樣子。
You want it, you got it.
◎面對人生種種的問題,GREEN是怎麼想的?
早上被遲到、中午被客訴、晚上被分手,該想的是……
再糟,也不過就是人生的某個星期二。
決定第一份工作,該想的是……
忘記你的熱情與擅長的事,選一份可以賺到最多錢,同時聽到最多人生故事的工作。
安逸的時候,該想的是……
如果覺得自己還有一些可能,哪怕只是一點點的機率,都要去冒險。
對於不確定的未來,該想的是……
不能甘心。不甘心,是年輕時候最好的心態,也是成長的最大動力。
表現停滯不前時,該想的是……
會阻礙我們前進的,往往不是才能不足,而是干擾太多。
跳槽時,該想的是……
量化所有的參考指標,如果現在的工作在未來無法滿足你,那就跳槽吧。
【名人推薦】
作家 張國立 誠懇推薦!
目錄
前言
PART 1 人生就是不停地選擇與當責
01 做人生選擇時,該思考的第二件事
02 做人生選擇時,第一件重要的事
03 為什麼第一份工作要選擇保險業?
04 換位置就必須換腦袋,這是個沒有標準答案的社會
05人生導師就是在你迷惘時,提醒你繼續呼吸
PART 2 你該怎麼在這座城市定義自己
06 當自己人生的CEO
07 在這座城市,只有你能替自己下定義
08 去市府旁的沙灘冒險
09 不甘心,是種態度
10 出社會後最大的挑戰:不顧此失彼
PART 3這座城市的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
11 這座城市,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你
12 把所有專注都放在「我」
13 減少干擾
14 量化的能力
15 網路時代的思維大洗牌
16 四個重點,教你反客為主,面試自己未來的公司
17 最容易被忽略的兩個理財問題
PART 4 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你們會面臨到的掙扎
18 教練存在的價值
19 頂尖或榜樣
20 I had a bad day
21 你想怎麼被記得
22 給長輩的演講
23 年輕人其實不反商仇富
24 關於親情
25 一直在說再見的我們
PART 5 從台北看世界
26 「只要我能夠賺錢,在哪座城市都沒差」
27 到中國去迎接全世界
28 韓國人看台灣
29 開放的心
30 在外國學校老師眼中,創業跟數學一樣重要
後記
序跋
前言
六月的台北是炙熱、躁動的,我不耐地站在辦公室樓下的全家門口,等著快遞來收東西。他已經遲到五分鐘了,好在超商開門時的「叮咚」聲,伴隨著從店內吹出來的冷氣,讓我躁動的心情可以稍稍降溫。
這時,一位穿著長袖襯衫打著領帶的年輕人騎著摩托車過來,我從他胸前掛的牌子判斷他就是我正在等的快遞。他看上去年紀跟我差不多大,在簽收單子時我順口問了一句:「你穿著長袖襯衫不會很熱嗎?」
他滿臉笑容地回我說:「因為我是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出來兼差的啦!我是南部上來念書、工作的小孩,台北的生活費真的好高喔,我又希望可以早點還清學貸,所以就犧牲午睡的時間出來送送快遞,補貼一下。」
我想起了前幾天出版社寄給我的提案,以及我們見面時聊天的內容,他們希望我以專欄為延伸,為這個世代的年輕人發聲。
我很猶豫,尤其是我剛轉換到新的公司、新的產業,我希望盡可能地專心在工作上。另一方面是我已經在「關鍵評論網」與「天下獨立評論」有專欄了,我想說的話都在裡面。而且有許多比我優秀的人都陸陸續續開始寫書,我覺得「幫這個世代發聲」這種聽起來很偉大的事還輪不到我來做。
幾天後,我在半夜整理已經滿出來的書架,剛好瞥到一本我非常喜歡的書,他是由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所撰寫,陪我度過剛進入職場頭幾年很多迷惘、挫折的時光。
而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話是:「知識與經驗的分享,是我們回饋經驗的方式。」
我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如果寫一本「指導」大家的書只怕會誤導了社會大眾;但我也不想寫坊間那種全是自我安慰的心靈療癒書籍,過多的安慰而不面對事實,根本完全無法解決問題。
「如果是很多人在這個城市裡的故事呢?」我在心裡這樣想著。
隔天,我請圓神的專案企畫幫我跟編輯安排再一次會議,我想寫一本偏向商業及職場的書。
這本書有很多短篇故事,關於不同世代的人,聚在同一個城市裡,用著不同的角度,探討不同的事情。唯一相同的就是,他們都使盡全力地想讓未來的自己能夠撥雲見日,而且會被當下的自己給喜歡上、崇拜上。
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有點不切實際,我希望它是亞洲版《流動的饗宴》。
海明威在《流動的饗宴》裡寫他年少時期在巴黎那段生活的歲月,以及圍繞在他身邊的人們。這本書則是年輕人在台北生活的歲月,以及圍繞在他身邊的人們。
這本書的每篇故事,都是我親身經歷過的對話,或許場景及人物有變,但我嘗試著用鍵盤當畫筆,把對話當下的那個場景給畫出來。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當中,都經歷過、正在經歷,或是即將經歷各種形色的挫折,在挫折之後鋪天蓋地而來的就是無止盡的迷惘。
人生不是算術,這本書沒辦法給你們標準答案;但感性上來說,希望這本書能夠是你在迷惘時的養分。內文試閱
PART 1 你該怎麼在這座城市定義自己
02 做人生選擇時,第一件重要的事
相信大家一定都經歷過類似的情況:逛街的時候拿了兩件衣服,一件是商務型的黑色西裝上衣,而另一件是很具流行感的軍綠色夾克,但因為預算只能購買一件,所以在店家裡一直猶豫不決。
這個時候你會怎麼做選擇呢?
每個人的出發點都會不一樣,有些人會先買便宜的那件,有些人可能會考慮到平常上班都得穿著正式,所以優先購買西裝,有些人可能會因為週日要跟一個新認識的女生約會,所以先買較具流行感的夾克。
縱使我們的出發點不同,但我們背後考慮的事情其實是一樣的,那就是做這個選擇的「機會成本」,換句話說,做哪個選擇可能會對未來的自己有幫助。
回到最一開始的例子,假設我們能夠預見未來,知道買了那套西裝後,會因為潛在客戶跟我們穿了同牌子的西裝而打開話題,最後順利取得一筆不小的訂單,那就沒什麼好猶豫的了吧?
所以在做任何有關於人生的選擇時,第一個要先弄懂的是,未來的人生「大概」會發生什麼事。
之所以會說「大概」,是因為每個人的人生一定不會一樣,但基本上有一○%的人生軌跡會差不多。
***
我在大一下那年玩票性質的嘗試創業,一開始純粹是因為好玩,但是當我越來越投入,缺課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在大二面臨了重要的抉擇。
我那時候念的學校是私立大學,一學期學費大概要六萬元左右,也就是說一年的學費大概要十二萬,加生活費一年的花費大概落在二十萬左右。如果把大三大四都念完,那還需要約四十萬元的花費,或者說是投資。
***
那畢業之後會發生什麼事呢?
我念的是資管系,屏除掉我個人的喜好(我真的不適合一直坐在電腦前),畢業後如果馬上就業的話,一個月的薪水大約是三萬到三萬五千元。
而當時的我經過一段業務開發經驗的洗禮,我有自信能夠勝任一般的業務工作,而許多的業務工作做得好不好,基本上跟學歷無關,畢竟沒有一個科系叫做業務系,拿著高中學歷頂多是在面試的時候稍微吃一點點虧。
***
業務的薪水雖然一開始不高,但是加計業績獎金後超過三萬元並不困難。
所以我們如果以三年當成一個區間,那第一個情況會是:前兩年念書,收入是零,花費是四十萬元;第三年進入職場工作,假設起薪是三萬五千元,那整年的薪資是四十二萬元。也就是說,這三年的總獲利相加之下是二萬元。
第二個情況是:直接就業,第一年沒什麼經驗,薪水每月三萬,整年收入是三十六萬元;之後兩年因為第一年打下的基礎,薪水平均每個月三萬五,所以收入是八十四萬元。也就是說,這三年的總獲利是一百萬元。
***
讓我們把事情變得簡單一點,把所有外人的雜音、自己的喜好都拿掉,純粹就數字討論,三年獲利二萬跟一百萬,你會怎麼選?
當然,你可以反駁說你要顧及家人的感受、當業務的成功機率很低、你不喜歡跟人接觸、你念的是超好的大學畢業起薪會比較高……之類的理由。
***
大家一定在學校都有做過科學實驗,在實驗的時候往往都有實驗組跟所謂的對照組,而實驗組跟對照組通常只會有一個變因不一樣。例如說實驗組是想測試看看老鼠一個星期都不吃肉的身體變化,對照組就一定是老鼠在一個星期正常進食的身體變化,下一次的實驗會變成老鼠一個星期都只吃肉的身體變化,去對照一個星期都正常進食的身體變化。
這是因為所謂的好與不好,是經過比較之後才有意義,東西要比較,變因要越單一越好。
而我們的選擇是希望人生往比較好的方向發展,而不是比較差的,所以變因也要越單一越好。
***
或許會有人繼續問:「可是每個人的好與不好定義都不一樣,我怎麼知道哪樣的人生是我真心的覺得好,而且真心喜歡的?」
這個問題是造成我們在每個人生選擇的關鍵階段感到疑惑的最大原因,因為我們根本分不清楚哪樣子的人生是我真心覺得好?
是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八點都埋頭工作,拿到一份不錯的薪水?還是彈性的上班,薪水不高卻能保有自己的時間?又或是到海外的城市去見識更多的東西?
***
這時候讓我們再回到一開始的觀念,做人生選擇的第一件事是,弄懂未來的人生「大概」會發生什麼事。
而要弄懂未來的人生「大概」會發生什麼事,需要聽許多人的故事,吸收許多人的人生經驗,也需要自己親身經歷過很多歷程,包含第一次面試、第一次見到爸媽躺在病床上、第一次女友被比自己有社會經驗的人追走、第一次提案成功……等過程,我們才會有弄懂的能力。
簡單說,就像打麻將或打牌一樣,麻將或牌打久了大概就會有個「牌理」,我們就可以知道對方為什麼打這手牌,進而預測他下一手會打什麼牌,雖然不一定準確,但比瞎猜有依據多了。
那麼,當我們還沒有經歷過那麼多,而具有弄懂未來的人生「大概」會發生什麼事的能力以前,該怎麼做人生的抉擇呢?
***
前陣子我的公司參加一個展覽,在中午休息的時候我好奇地到附近的攤位晃晃,在某個攤位前,有位深邃大眼的女生拿問卷請我填寫,等填寫完問卷之後,她請我進入攤位體驗一下她們公司的產品。
在體驗的過程中,我們也開始閒聊起來,我感覺她很年輕,就隨口問說:「妳應該是實習生吧?」
她微微地露出虎牙,笑咪咪地回答我:「對啊,我現在是政大商學院的大三學生。因為我還不太確定自己畢業後想做什麼,所以想說先來實習看看。」
我一直覺得實習是很棒的事,實習可以讓在學學生們有真正的產業工作經驗,更重要的是可以認識一些在社會上打滾比較久的同事或是直屬上司,你可以從他們的經驗中學習到,工作的頭兩三年,你大概會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
通常我們面臨到的第一個抉擇就是,畢業後該做哪份工作?或是繼續念研究所?
我先快速說出我的結論—能夠越快進入就業市場越好,因為剛畢業的我們還不太有能力判斷該不該念研究所,或是該念什麼科系(除非能夠申請上該領域排名全球前二十的研究所,不然我都建議先工作再念)。
而在選擇工作上,我跟大家持的看法不一樣,我的看法是先忘記那些跟熱情有關的事,以及忘記那些我們認為自己擅長的事,去選擇一份盡可能讓我們能夠賺到最多錢,同時聽到最多人生故事的工作。
***
為什麼要選擇可以同時聽到最多人生故事的工作?因為那會讓你具備弄懂未來的人生「大概」會發生什麼事的能力。
而賺到最多錢的工作?這好像跟我們以往聽到的都不一樣耶!
我知道你的心裡正在這樣吶喊著。
***
首先,在台灣的教育制度下,學生真的能夠從學校中發現自己生命的熱情之所在?我對這件事情是持否定態度的,而除了像是會計、法律、醫療這種極為專業的科系,學校真的能夠讓你發現自己在哪方面特別有才能?我也不這麼認為。
你可能會說:「但是我有社團跟實習啊,我在社團的時候做了很多事,在實習的時候也學到好多東西。」
我同意,但是我們似乎忽略了兩件事:第一,當學生的時候,往往有家裡的經濟奧援;第二,社團或實習的時候,我們是帶著「學生」的標籤在做事,通常大家會對你多所禮讓,也不會對你犯的錯太計較,因為我們知道你還是「學生」。
但出了社會的正式工作後就不一樣了,有些人會離鄉背井工作,要開始負擔自己所有的生活費,而主管們也不再當你是來實習的「學生」,他們會當你是替公司完成任務的員工。
***
我身邊大部分的人,在出社會的三年內都會換工作,即使是最優秀頂尖的那群人也一樣,而原因通常是透過工作找到了人生真正的熱情,或是發現自己其實比較擅長做另外一份工作。
假設我們二十八歲的時候要換工作,那我們面臨的情況通常會有下面兩種:
第一種,通常我們在二十八歲的時候爸媽已經接近六十歲了,差不多也從職場退休,這代表著爸媽已經沒有收入了。剛出社會的時候,家裡可能或多或少還能伸出經濟的援手,但等爸媽退休後,我們就算不拿錢回家回饋父母,至少要做到能夠完全獨立。
更何況,爸媽在六十歲左右身體一定會開始走下坡,預料之外的醫療費可能會瞬間吃掉爸媽準備好的退休金。
第二種,通常二十八歲的時候我們也穩定了,不再是每個週末都要去夜店狂歡的年紀,那時的我們在週末可能只想到安靜的lounge bar跟朋友喝兩杯聊聊,然後趕最後一班捷運回家休息,或是根本累到直接租DVD回家在沙發上看到睡著。
穩定也就代表著可能準備進入人生的下個階段,即使每個人的時間點不一樣,但一般來說,在二十八歲的時候我們會開始收到同學的喜帖,然後想著:「那我呢?」
以上兩種情況不論只發生一種,或是同時發生,都會牽扯到一個很重大的因素,那就是當時的存款有多少。
以我自己為例,我在大公司待了四年多後,發現自己實在不喜歡大公司層層的組織架構,而且經過四年多的歷練,我相信科技的力量在未來會改變些什麼,我想要去參與其中。
所以我想加入科技新創公司,在編制小但行動快速的體制下工作。
乍聽之下這一切好像是順理成章,但我的情況是第一種跟第二種同時發生,我的父母在近幾年身體都有些狀況,我妹已經結婚生子,而我準備跟我超棒的女友結婚。
這時候如果戶頭沒有留著一些錢,那是不是很慘?
***
所以我建議第一份工作一定要把薪資當作非常優先考量的原因在於,你即使在第一份工作更認識了自己,能夠知道自己想要或是適合做什麼,但當時的你可能不一定有選擇的「餘地」了。
所以第一份工作能不能夠讓自己存到錢,非常重要,你戶頭的數字越多,你能夠做選擇的空間就越大。
另一方面,當第一份工作的薪水越高,萬一第二份工作的薪水即使被打折,通常也還能夠應付自己的日常生活開銷。
工作的前三年,就是好好累積自己的視野與存款,讓自己在下一個人生轉折有「能力」也有「餘地」。
PART 4 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你們會面臨到的掙扎
20 I had a bad day
「嘿,我真的覺得當時的我好蠢,為了這麼微不足道的事落淚。事情就跟你當初安慰我的一樣,根本很小,那天不過也就是人生中的某個星期二。」她邊講著,又露出了那天真的招牌笑容。
她是我一個很親近朋友的學妹,幾個月前的週末,我們在一間歐式的酒吧裡認識。她一邊喝著我覺得根本就是果汁的調酒,一邊興奮地跟我說她之後申請國外實習的計畫,就跟每個被壓抑了很久的傳統台灣孩子一樣,這是她第一次嘗試離開父母的視線,到那些以前只能在網路文章,或是電影裡看到的國度冒險,跟來自四面八方的人一起工作。在我們那次見面之後,我幫她看了履歷,給了她一些建議,也介紹了一些有類似經驗的人讓她去連絡。事情看似進展得很順利,但就在前幾天的下午,我接到了電話,她哭哭啼啼地告訴我她覺得自己在面試的時候表現得很糟,覺得很對不起我。我問她總共花了多久時間準備面試,她回答大概一個星期。我眉頭一皺,跟她說:「妳花的時間太少了,之前有幾篇網路上的文章在寫說國外的學生是如何準備實習,妳應該有看過,坦白說,如果妳不花上比他們多的時間準備,我不認為妳能夠用一個不是母語的語言很完整地在面試官前表達出自己。」她沒說話,只是語塞地「嗯」了一聲。我可以跟其他人一樣安慰她這一切都會沒事的,或許下一次面試會表現得更好,如果這可以讓她心裡好受一點,我很願意做這件事。
如果你跟她一樣已經準備去實習了,某種程度來說,這就是脫離保護傘的第一步,我想提醒一件事,要是面試不順利就很難過,覺得這根本是世界末日的話,那你就錯了,以後可能得不斷地面臨類似的挫折,而且打擊的力道會越來越重。這跟你選擇哪條路無關,你走哪條路,都會遇到越來越大的挫折。所以我想換種方式安慰你,若你覺得自己現在像是心臟被刺了一刀,在我看來那不過就是跌倒的皮肉傷而已。你每往前一天,就會傷得越重,你會骨折、會覺得越來越痛苦、會覺得自己當初為何選擇這條難走的路,但這跟你選哪條路真的無關。
我已經工作快五年了,每次跟朋友聚會時朋友問我工作壓力大嗎?我總是反問,有人活著是沒有壓力的嗎?有人問我最近過得開心嗎?我總是反問,你真的相信有人活著都是開心的?這些話聽起來好像有點負面,但我真正的意思是,接受挫折或是有關壓力的任何一切,因為這就跟喝水一樣,是你以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當你出了社會後,你的每天有大部分是由問題、挫折、壓力所組成。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I had a bad day. But I didn't take them home with me. I left them in a bar along the way home.」(我今天過得很糟,但我沒把壞情緒帶回家。它們被我留在酒吧裡了。)
當你面對壓力時,如果想打自己兩巴掌,那就打吧!如果想找個地方靜一靜,那就找間咖啡館在那裡盡情難過整個晚上,或是找間酒吧點杯喜歡的酒,直到店家打烊。相信我,這些情緒都會隨著時間過去,就感性上來說,那一天不過就是你人生中的某個星期二;就理性上來說,如果你要繼續進步,如果你要避免再遇到類似的問題,那就投入更多的努力!
有句我很喜歡的話可以跟你分享:「真正的勇者並不是無所畏懼,而是能夠帶著恐懼卻繼續前進」。
每個在NBA打球的超級巨星,身上都帶著很嚴重的傷,但他們每個晚上仍然盡全力地追求比賽的勝利,有次有個記者去訪問一個球星,問他說你每天帶著傷打球,難道不覺得很辛苦嗎?為什麼不等傷好了再重新上場?
那個球星一臉驚訝地看著那個記者,我猜他心裡一定在想,這小子是在跟我開玩笑嗎?但他還是回答了那個記者:「在這個聯盟裡有人是沒有帶著傷打球的嗎?我不這麼認為,我要做的事情就是去接受那些跟著我的傷痛,然後在每個晚上展現出最精湛的技巧,如此而已。」
如果你正遇到挫折或是感到害怕,不妨告訴自己,這就是每天的日常生活而已,如果你想當一個比一般人勇敢一點的人,那就繼續往你想要走的方向繼續前進。作者資料
Green
大一時在某個蹺課的早晨有了創業的想法(他現在回想,覺得當時更像是玩辦家家酒,而不是經營一間企業),總之,他就這麼栽進了創業與業務的世界。 討厭教育體制裡虛偽與應付的學習,連點名都懶得去,直接進學校圖書館找書試著解決創業遇到的問題。因為缺課太多被二一時,母親語重心長地說:「全世界有幾個輟學創業成功的人?不就比爾‧蓋茲?」他竟認真地回答:「那為什麼我不能成為第二個?」 結果就是,與母親三個月的冷戰。對了,賈伯斯跟祖克伯在那時候還不紅,不然他會說他要成為第四個。 第一份工作在壽險業很快拿到了百萬年薪跟不錯的職稱,帶領業務團隊屢創佳績,被譽為「最懂人心的七年級主管」。待了近五年後,因為個性喜跟流行,所以脫下西裝換上牛仔褲,現職為奧立科技公司業務總監,也同樣獲得許多大企業的青睞,為他們開發APP。 人生中第一份禮物是中國經典小說《水滸傳》,從此與各類小說結下不解之緣;工作與閱讀之餘也動筆用小說式的筆觸寫下關於商業、人生的種種。在「關鍵評論網」「天下獨立評論」「女人迷」都有留下筆跡。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