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親子教養 > 童書 > 圖畫書
食物從哪裡來?(小學生必備食農教育飲食知識‧超過90個立體知識翻頁,彈指探訪食物的產地!)
left
right
  •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食物從哪裡來?(小學生必備食農教育飲食知識‧超過90個立體知識翻頁,彈指探訪食物的產地!)

  • 作者:艾蜜莉.波恩(Emily Bone)
  • 出版社:水滴文化
  • 出版日期:2017-06-06
  • 定價:580元
  • 優惠價:79折 458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7日止
  • 書虫VIP價:458元,贈紅利22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435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感謝祭2024城邦聯合書展特價5折起!

內容簡介

生態農場立體教室,開張! =最有趣、好玩的紙上田野立體探險= 懂得挑選好食物,為自己和地球打造健康未來! 立體圖解食物營養知識,帶領孩子從產地到餐桌, 從飲食到環境,探訪食物源頭與製程! 我們每天都要吃東西,但是食物是從哪裡來的呢? 是家裡的冰箱?巷口的菜市場或是生鮮超市? 世界各地的人們,吃的食物都相同嗎? 食物來到餐桌之前,它們原本又應該長得什麼模樣呢? 在經過許多人的分工合作下,我們才能 品嘗到食物、獲取營養,甚至享受美味! 邀請你一起拜訪食物的產地,認識食物、關心食物, 看看它們是怎麼來到餐桌上的吧! 本書特點 ★【最火熱的食農教育!】前美國第一夫人 蜜雪兒‧歐巴馬、英國校園食育推手 傑米‧奧利佛都在力推的「飲食知識」!中小學生必備的健康生活養成,認識食物也關懷地球,從小扎根! ★【超好玩的立體圖解!】超過90個立體知識翻頁,搭配系統性的豐富圖解說明,運用五感建構知識,瞭解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完整流程,一步步認識食物、關心食物,並擁有宏觀的飲食概念,讓學習生動又有趣! ★【名家學者熱情推薦!】獻給城市小農的最佳知識圖解!台大農藝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黃文達 專業審定、作家 番紅花 專文導讀、教育學者一致熱情推薦! ▌我們都是城市小農▐ 教育界熱情推薦! 李後榮 新北市萬里國小校長 邢小萍 臺北市永安國小校長 林玫伶 臺北市國語實驗國小校長 洪中明 新北市新泰國小校長 張信務 新北市昌平國小校長 郭瑞芬 臺北市萬福國小校長 蔣承志 新北市育英國小校長 (依姓名筆畫排序) ♦《食物從哪裡來?》這本書幫助孩子經由差異化的學習接觸,讓不同的孩子以慣用的感官,有效地認識每天吃的食物,從生成、製造、保鮮、運送到食用的完整流程,懂得愛惜食物,進而喜歡吃每種食物,配合各校推動食農教育的親身體驗,可謂相輔相成,效果加乘。──李後榮︱新北市萬里國小校長 ♦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真正的源頭要教會孩子了解!《食物從哪裡來?》透過這本立體知識翻翻書,讓孩子經由雙手操作,進一步增加食農教育的知識,真的是一本重要的好書。──邢小萍︱臺北市永安國小校長 ♦本書讓讀者知道,你吃進的食物,和各個產業息息相關,甚至可連結到全世界。每一個鏈接都牽涉到環境、土地、科技、運銷等因素,讀者可以透過生動有趣的圖文排版吸取新知,也可以用宏觀的視野,關心這條飲食輸送帶上的每個環節。──林玫伶︱臺北市國語實驗國小校長、兒童文學作家 ♦《食物從哪裡來?》圖解兒童小百科,這本書藉由有趣、生動、圖文並茂的方式,循序漸進的教導孩子認識食物從土地到餐桌的歷程,進而養成珍惜食物的素養,是一本非常適合在學校結合食農教育推動的工具書。──洪中明︱新北市新泰國小、食農教育示範中心學校校長 ♦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並搭配活潑豐富的圖解說明,能以孩子的觀點,一步步認識食物、關心食物,進而了解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完整流程,建立系統性的飲食概念。尤其透過充滿樂趣的立體翻頁,運用五感建構知識,讓學習生動又有趣,非常適合做為兒童飲食教育的入門書籍。──張信務︱新北市昌平國小、新北市食農教育示範學校校長 ♦都會區的孩子,一回家就有熱騰騰的飯菜,常常不知道吃的這些食物是從哪裡來。希望藉由這本食農教育的繪本書,讓孩子可以深入閱讀,瞭解食物的由來,並且珍惜所有的盤中物。──郭瑞芬︱臺北市萬福國小校長 ♦《食物哪裡來?》這本書太吸睛了,把食物的產地、來源、製作過程透過繪本呈現,對於只知餐桌美食的我們,提供快速認知的食物地圖,既是故事繪本,也是小百科的工具書,適合親子共讀的好書,值得熟讀與珍藏。──蔣承志︱新北市育英國小、食農教育南瓜特色學校校長

導讀

◎文/番紅花(作家)      這兩年可說是人類飲食書寫有史以來最蓬勃的年代吧,全世界的人們,每天樂於在IG和臉書分享自己的料理作品和餐廳小吃美食,走進書店,一本又一本細緻美麗的食譜書羅列成排,媽媽開始捲起袖子走進廚房為家人做便當準備晚餐,煮飯成為一種顯學。因此這一代孩子何其有幸,小小年紀就擁有著相當豐富、多元的飲食經驗,他們不僅吃滷肉飯,還吃拉麵、烏龍麵、壽司、義大利麵和披薩;他們不僅吃炒小白菜,還吃凱薩沙拉、筑前煮和焗烤奶油白菜;他們不僅吃白斬雞,還吃馬鈴薯燉肉、嫩煎羊排和生魚片。      孩子的飲食經驗百花齊放,但我常常想,光是為孩子煮飯,或是經常帶孩子外出品嘗美食,是不夠的,那是提供給孩子來自外部的飲食幸福,而讓孩子從源頭去認識農業文明的發展、食物的原始樣貌,才是讓孩子從根本去挖掘出飲食的樂趣。    ◆日常餐桌和菜市場的綿長延伸      因此,假日時帶孩子去逛農夫市集或菜市場,是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種呈現,孩子可透過實體的陳設,感受到四季嬗遞的不同蔬果輪番上陣,也能看到媽媽如何在攤位前指定雞的部位買回家料理。而閱讀飲食繪本也是重要的,一本好的繪本將帶給孩子無限寬廣的天空,所有在逛菜市場時所受到的侷限,都可以經由繪本而有了巨大綿長的延伸。這本由台大農藝學系副教授黃文達所審定的《食物從哪裡來》,即是幼兒和小學生的食農教育好讀物,透過有趣的立體翻頁和活潑豐富的圖解說明,讓孩子與日常餐桌和菜市場所見所聞交叉應證、表裡互用,這是一本值得在孩子書架上屹立十年的飲食小百科。      這本書為孩子建構全方位的飲食知識,以「通論」的形式,引導孩子去認識日常生活裡常見、基礎、重要的食物,立體翻頁的設計適當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並強化閱讀的樂趣。第一章即為孩子導覽【人類最常吃的食物】,內容囊括了小麥稻米玉米等穀物和馬鈴薯、木薯等根莖作物,並告訴孩子耕種的方法,當我們對於稻田的農作還停留在水牛、犁田機的印象,這本書卻也點出了美國以飛機來播撒水稻種子的企業化經營樣貌。      而當我們與孩子共讀到馬鈴薯開花即可採收的這一頁時,我不禁想起十年前的暑假,曾安排孩子到虎尾的馬鈴薯農田去採馬鈴薯……,「知而言再起而行」是最扎實的閱讀方式,這本書就給孩子「知」的入口,有了這份「知」,孩子面對餐桌會更有感有喜,下鄉時也更能驗證農食知識的樂趣。    ◆開啟孩子飲食的視野      通過主食澱粉類的篇章,接下來走進【牛奶和乳酪的天地】,孩子普遍喜愛各種乳製品,我常聽某些父母說發育中的孩子把牛乳當水喝,但牛奶、乳酪、優格是怎麼做的呢?想必孩子每天喝它們卻所知不多。作者隨後又帶孩子到【蔬果園】和【畜牧農場】,每一頁一再出現的立體翻頁是這麼的清晰簡要,順著讀、跳著讀都無妨。      我尤其喜歡【海洋篇】,我們身在海島卻懼怕海洋,我們有海鮮文化卻沒有海洋文化,我們的孩子經常吃魚蝦卻幾乎未見過整尾魚蝦,大海餵養我們但我們對大海的認識好少。這本書只用了兩頁就讓孩子了解魚貝甲殼類的不同、棲息地的生物差異、當代幾種主要的捕魚方式乃至海鮮製品的加工……,父母不必擔心不知從何教起,當您和孩子一起把這本小百科讀完,即可稱之為飲食小達人了。      最後,我也要鼓勵大小讀者隨著作者的圖文,一起動手在陽光充足的陽台邊種菜,只要準備好培養土和種子就隨時可以開始了,一邊種菜一邊聊聊書裡面所說亞洲名菜炸蟋蟀和炸蠍子,還有墨西哥人泰國人的螞蟻料理也是馳名世界。飲食的世界層層疊疊、故事無窮,除了用心讓孩子吃好東西,更別忘了開啟孩子飲食的視野,當孩子關心「食物從哪裡來」,從這本書裡獲得趣味與答案,他就是個有口福的、幸福的、有學問的、過著美好生活的孩子。

延伸內容

▌專家導讀▐ 番紅花|作家 這兩年可說是人類飲食書寫有史以來最蓬勃的年代吧,全世界的人們,每天樂於在IG和臉書分享自己的料理作品和餐廳小吃美食,走進書店,一本又一本細緻美麗的食譜書羅列成排,媽媽開始捲起袖子走進廚房為家人做便當準備晚餐,煮飯成為一種顯學。因此這一代孩子何其有幸,小小年紀就擁有著相當豐富、多元的飲食經驗,他們不僅吃滷肉飯,還吃拉麵、烏龍麵、壽司、義大利麵和披薩;他們不僅吃炒小白菜,還吃凱薩沙拉、筑前煮和焗烤奶油白菜;他們不僅吃白斬雞,還吃馬鈴薯燉肉、嫩煎羊排和生魚片。 孩子的飲食經驗百花齊放,但我常常想,光是為孩子煮飯,或是經常帶孩子外出品嘗美食,是不夠的,那是提供給孩子來自外部的飲食幸福,而讓孩子從源頭去認識農業文明的發展、食物的原始樣貌,才是讓孩子從根本去挖掘出飲食的樂趣。 ◆日常餐桌和菜市場的綿長延伸 因此,假日時帶孩子去逛農夫市集或菜市場,是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種呈現,孩子可透過實體的陳設,感受到四季嬗遞的不同蔬果輪番上陣,也能看到媽媽如何在攤位前指定雞的部位買回家料理。而閱讀飲食繪本也是重要的,一本好的繪本將帶給孩子無限寬廣的天空,所有在逛菜市場時所受到的侷限,都可以經由繪本而有了巨大綿長的延伸。這本由台大農藝學系副教授黃文達所審定的《食物從哪裡來》,即是幼兒和小學生的食農教育好讀物,透過有趣的立體翻頁和活潑豐富的圖解說明,讓孩子與日常餐桌和菜市場所見所聞交叉應證、表裡互用,這是一本值得在孩子書架上屹立十年的飲食小百科。 這本書為孩子建構全方位的飲食知識,以「通論」的形式,引導孩子去認識日常生活裡常見、基礎、重要的食物,立體翻頁的設計適當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並強化閱讀的樂趣。第一章即為孩子導覽【人類最常吃的食物】,內容囊括了小麥稻米玉米等穀物和馬鈴薯、木薯等根莖作物,並告訴孩子耕種的方法,當我們對於稻田的農作還停留在水牛、犁田機的印象,這本書卻也點出了美國以飛機來播撒水稻種子的企業化經營樣貌。 而當我們與孩子共讀到馬鈴薯開花即可採收的這一頁時,我不禁想起十年前的暑假,曾安排孩子到虎尾的馬鈴薯農田去採馬鈴薯……,「知而言再起而行」是最扎實的閱讀方式,這本書就給孩子「知」的入口,有了這份「知」,孩子面對餐桌會更有感有喜,下鄉時也更能驗證農食知識的樂趣。 ◆開啟孩子飲食的視野 通過主食澱粉類的篇章,接下來走進【牛奶和乳酪的天地】,孩子普遍喜愛各種乳製品,我常聽某些父母說發育中的孩子把牛乳當水喝,但牛奶、乳酪、優格是怎麼做的呢?想必孩子每天喝它們卻所知不多。作者隨後又帶孩子到【蔬果園】和【畜牧農場】,每一頁一再出現的立體翻頁是這麼的清晰簡要,順著讀、跳著讀都無妨。 我尤其喜歡【海洋篇】,我們身在海島卻懼怕海洋,我們有海鮮文化卻沒有海洋文化,我們的孩子經常吃魚蝦卻幾乎未見過整尾魚蝦,大海餵養我們但我們對大海的認識好少。這本書只用了兩頁就讓孩子了解魚貝甲殼類的不同、棲息地的生物差異、當代幾種主要的捕魚方式乃至海鮮製品的加工……,父母不必擔心不知從何教起,當您和孩子一起把這本小百科讀完,即可稱之為飲食小達人了。 最後,我也要鼓勵大小讀者隨著作者的圖文,一起動手在陽光充足的陽台邊種菜,只要準備好培養土和種子就隨時可以開始了,一邊種菜一邊聊聊書裡面所說亞洲名菜炸蟋蟀和炸蠍子,還有墨西哥人泰國人的螞蟻料理也是馳名世界。飲食的世界層層疊疊、故事無窮,除了用心讓孩子吃好東西,更別忘了開啟孩子飲食的視野,當孩子關心「食物從哪裡來」,從這本書裡獲得趣味與答案,他就是個有口福的、幸福的、有學問的、過著美好生活的孩子。

作者資料

艾蜜莉‧波恩 Emily Bone

Usborne資深編輯。 相關著作:《小翻頁大發現6:我的火車演進大發現(108課綱跨領域學習最佳讀物‧暢銷世界34國,小學生必讀立體百科)》

基本資料

作者:艾蜜莉.波恩(Emily Bone) 譯者:甘錫安 繪者:彼得.艾倫(Peter Allen) 出版社:水滴文化 書系:知識滴 出版日期:2017-06-06 ISBN:9789865730697 城邦書號:3DK004C 規格:方背硬皮精裝 / 全彩 / 16頁 / 21.7cm×28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