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屈原《離騷》
蒼天無淚,身歸汨羅;詩魂不滅,萬古流芳!
為了追求理想,雖九死而不悔!
◆以屈原為主角的年度大戲《思美人》磅礡首映!
◆端午節也是詩人節!
◆中國第一個浪漫主義的愛國詩人,戰國時代最偉大的政治家、蘇東坡最崇拜的文學家!
七雄崛起,屈原深愛的楚國被敵國鐵騎蹂躪,他的憂心、忠心,有誰讀懂?
歷史上最濃重的一筆!與楚懷王間不可不說的君臣反目,與張儀鬥智鬥狠的政治角力,屈原一心所思的美人又是誰?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
【內容介紹】
.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春秋戰國時期,賢能之士多半遊走天下尋求君王賞識,但屈原身為楚國貴族,以血統為傲,一生忠於家國。大楚曾是七雄第二強國,最終卻因秦國鐵騎踏碎山河,憤於無力回天而投身汨羅江……
.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
清流若是不希望被濁水同化,就只能離開。縱然一心為國,但屈原的政治生涯並不順利。從三閭大夫到官至左徒,身為楚懷王近臣,他曾有過一段君臣相得、暢放政治理想的好時光,卻敵不過奸后饞臣,被貶謫流放,輾轉成為遺世的清波。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追求真理,他從不惜生死;面對不公,他總直接反擊!但屈原對政治時局的無奈以及奸臣誤國的憂傷,終究沒有傳達到楚懷王心底;他將愁緒化為文字,創建了《楚辭》,開啟愛國詩人的浪漫文學篇章。一首〈離騷〉訴哀思,千古同嘆息。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戰亂頻仍,民不聊生,群雄爭霸的年代,百姓命如草芥,眼看楚國由盛而衰,君王欲振乏力,遠離政治中樞的屈原最終只能臨江一嘆。愛國詩人、政治家、忠臣,關於屈子的風骨,每年端午都會被重新提起……
【文學家評價】
.蘇軾:「吾文終其身企慕而不能及萬一者,惟屈子一人耳。」
.梁啟超:「屈原腦中,含有兩種矛盾元素:一種是極高寒的理想,一種是極熱烈的情感。」
.郭沫若:「偉大的愛國詩人……一顆閃耀在『群星麗天的時代』,『尤其有異彩的一等明星』。」
內文試閱
「世人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人生需要擁有這般高貴而堅毅的態度,才能不被世俗迷住心智,清醒地傲立於世。在紛繁塵世,風浪時有之,誘惑時有之,但若能一直昂首挺胸,始終高傲地面對世間滄海桑田,才是真的可貴。
屈原便是這樣的人。當他的信仰破滅,內心曾經建築的精神世界全部坍塌,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徹底放逐之路,帶著滿腔的悲憤投身汨羅,還未實現的理想和抱負就這樣葬於江水深處。這本身就是一種大無畏的殉道精神,是貴族精神的最典型代表。
屈原的詩作不是專門為寫詩而產生的,他的行吟完全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詩歌只不過是他寄託精神的一種方式而已。因此,世人紀念屈原,並不是把他作為詩人來紀念的,而是紀念一位楚國的愛國主義者,紀念一種真正的高貴品質,崇尚一種高雅的愛國精神。
然而任何信仰和精神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這是深埋在內心深處最潛移默化的存在,是從血脈之中流淌出來的傳承和發展。屈原不僅僅是精神上的貴族,他本身便是貴族。
屈原在《離騷》開篇就宣揚自己族源出生的高貴,這並非只在強調血統,更重要的是宣揚人格品位的高貴和承傳有序,自珍自重,也證明了身世顯赫的他血液之中流淌著一種不輕易屈服的驕傲和自豪。
根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記載,屈原出生在楚國貴族家庭,跟楚王同姓。
因為楚國王族姓「羋」,楚王以熊為氏。作為跟楚王同宗同族之人,屈原的「屈」也應該只是氏,他同樣姓「羋」。
一句「帝高陽之苗裔兮」,足以讓後人推斷出屈原的出身。高陽氏就是上古帝王顓頊,也是黃帝的孫子。楚國人認為,高陽氏就是楚國的始祖,每一任楚王,都為自己是高陽帝的後裔而驕傲。
顓頊的後裔中,子孫最繁盛的是重黎一支,出現了八姓氏族。也就是說,這八個姓都是顓頊的後裔,這八個姓的氏族相繼有七姓氏族在國與國的征戰中被滅掉,只剩下季連一支被保存並延續了下來。
這一支高陽氏的後裔來到了黃河流域,並漸漸壯大起來,到了鬻熊這一代,又帶領族人離開黃河流域,遷移到長江流域,在那裡繁衍生息。
周王賜予鬻熊子爵的身份,將楚地作為他的封地。當時,楚地還是一片荒蠻之地,而楚國後來的豐功偉業,就從開墾這片荒蠻之地開始。
然而,作為「帝高陽之血脈」的屈原,為何在兒時過著與普通百姓並無二致的生活呢?
戰亂不斷、生活一片混亂、商人、門客崛起的春秋戰國,等級森嚴的貴族制度土崩瓦解。姓氏制度早已經不復往日模樣,開始不再是專屬於貴族的象徵,而是普及到平民百姓中。
一些大商人、政客、門客為了改變地位積極地為自己冠上了「姓」。物以稀為貴,姓氏因此逐漸普遍,屈原的貴族身份也就模糊了起來。在《急就篇》中便可以得知:相對於先秦時期只有30個左右的姓氏,到漢代則出現了單姓127個、複姓3個,增加了整整三倍。
屈原在《惜誦》裡寫道:「忽忘身之貧賤」,可見在屈原出生之後他的家族在經濟和聲望上已經沒落。但貴族終究是貴族,對於屈原而言,這是一種流淌在血液中和骨髓中的基因、本性和姿態,並不受經濟條件的影響。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這是屈原對自己生辰年歲的自傳式描述。而屈原到底出生於何時何地,我們已經無從考證。
但是從屈原的詩句中,後人可以判斷出他大致生活的年代,約西元前四世紀中期到西元前三世紀初。
這個生於正月庚寅日的男嬰,似乎從出生之日便昭示了他的與眾不同與特立獨行。在春秋戰國時期,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天開於子,地辟於醜,人生於寅」,而屈原則生於寅年寅月寅日。
家人對於屈原的誕生欣喜不已,《離騷》中曾這樣描述:「皇攬揆余於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正則」意思是正其禮儀法則;「靈均」則是神田的意思。父親伯庸因為屈原與眾不同的誕生之日對他寄予美好祝願。
這是基於某種對於天命的致敬,更是作為一個父親最美好的祝願。而屈原在日後的成長中也不負眾望,成了父親所希望的那般:正直聰穎,具有「內美」。
從幼年時期,屈原的貴族特質便開始嶄露頭角。有這樣一個故事:在某個明媚燦爛的夏日午後,屈原穿著母親一針一線縫好的新鞋子,心情愉悅地在大街上遊蕩。跟所有的孩子一樣,小屈原對於新衣新鞋同樣有著渴望和小小的虛榮心。
看著自己雪白的綁鞋帶和色彩鮮豔的新鞋子,他的心情無比愉悅。一直低頭看著新鞋子的屈原,發現路上有許多灑落的米粒。
在戰亂頻發、民不聊生的時代,糧食關乎每個家庭的生計,斷然不可能有人故意丟棄,一定是不小心灑落的。
於是,屈原順著米粒灑落的痕跡一路向前追尋,他看到一位步履蹣跚、背著米袋的老奶奶,而這位老奶奶的米袋上有一個小窟窿,米袋裡的米正順著窟窿不斷地向外漏出。
屈原一邊幫忙撿起那些漏掉的米粒,一邊急切地呼喊老人家:「婆婆,您的米袋漏了。」在屈原的提醒下,老奶奶發現了自己米袋漏了,她顯得慌張無措,不知道該如何將米帶回家。
聰敏的小屈原立即想到了辦法,他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漂亮乾淨的綁鞋帶解了下來,幫老奶奶綁在米袋的窟窿上,並且用自己幼小的身軀扛起了米袋,一路扛到老奶奶家。
在送米去老奶奶家的過程中,屈原跟老奶奶一路攀談,他瞭解到老奶奶的兒子正在為了楚國駐守邊疆,便對老奶奶說:「您的兒子正在為了國家效力,以後就把我當作您的兒子,讓我替他來盡孝心吧!」
此時的屈原不過是一個從未走出過秭歸這片土地的孩童,但卻早已有了身為楚國貴族、身為這個國家主人的擔當。他願意為國家分擔憂慮,以保衛祖國的邊疆戰士為榮,並且說出這番看似純真稚嫩,實則擲地有聲的承諾。
從老奶奶家離開,屈原的鞋帶早已經因為綁米袋變得皺皺巴巴了,但是他比剛剛穿上新鞋的時候更加開心,因為於他而言,這是他用自己幼小的身軀為百姓、為國家奉獻。
一年後,屈原的家鄉遭遇大旱,讓原本就不富裕的村莊陷入了更大的絕望。到處都是逃荒的村民和饑腸轆轆的百姓。小屈原看著鄉鄰們面黃肌瘦的面容內心痛苦不已。
但是尚且年幼的他可以做的事情太少了。畢竟這個「楚國貴族」已經不復昔日顯貴,雖然不至於捉襟見肘,但也不過是僅夠自保罷了。
這是一種無比尷尬的境地,沒有什麼比心有餘而力不足更讓人揪心的了。屈原依然沒有放棄,他想到一個辦法:將自己家的米倉和門前的石洞打通,讓米順著這個小通道一點點流淌出來,就仿佛這石洞中可以湧出米一樣。
這無疑已經是年幼的屈原能夠想到的最好的方法了。如此這般既不用直接送米給鄉親們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又可以瞞著家人去幫助鄉鄰。
在屈原的有意引導下,鄉親們很快發現了屈原家門口這個可以流出米的石洞,開始絡繹不絕地來這裡裝米。雖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但是也給處於絕望中的人們帶來了一絲希望。
人們不知道為何石洞裡會流淌出米來,便將這天大的好事歸結為上天的恩賜,認為這是天上的神仙看到了他們的疾苦和呼喚,來拯救他們的。
屈原的父親一開始並沒有發現這個神奇的石洞跟自己家有關,但是也已經有所察覺。直到他發現自家米倉的米越來越少,便開始圍著米倉觀察,才發現自家米倉有一個洞往外漏米。
知子莫若父,屈父立即想到這是小兒子搞的鬼,於是找到屈原詢問究竟。屈原忐忑不安,害怕會受到父親的責難。但事情並非如他所想,屈父絲毫沒有怪罪他,還語重心長地與屈原講道理。他告訴兒子,希望幫助鄉鄰的出發點沒錯,但是這並不是長久之計。如果真的心懷蒼生,希望造福百姓,就必須讓自己擁有能夠幫助他們脫離困境的能力和形成更大影響的權力。
屈父用這件小事表達了對兒子的期盼和希望兒子入仕的願望。聰明的屈原讀懂了父親的意思,也明白眼下的方法不過只是暫緩之計,挽救百姓、拯救國家,必須要擁有更強大的力量,他立志為此而努力。
身為屈家的第二個兒子,屈原自降生之日起便背負著一種不必言說的使命。雖然家族已經在一代代的變遷中逐漸沒落,但楚國貴族那種驕傲和高貴的血液,仍在他身上流淌。
屈原的家族在秭歸是一個特殊的存在。雖然在山野之中居住,但屈家完全不同于世代務農的尋常百姓之家,而是對子女們的學習和教育極為重視,堅持讓屈原接受良好的教育。
然而, 命運卻不肯眷顧這個衰落的貴族家庭,反而給予了最為沉重的打擊。屈家的第一個兒子(屈原的哥哥)身患殘疾,在當時的社會連入仕為官的基本條件都不符合。於是,屈原就成為了背負整個家族興衰、實現父親期望的唯一人選。
幼年時的屈原或許尚未意識到自己身上背負了這麼一份滿載著家族願景的沉甸甸的期盼,但他對楚國大地懷揣著戀戀深情,希望能夠為國家效力。
在別的孩子還在滿山追逐嬉戲,喜歡上山下河打鬧的日子裡,屈原早已經在書海裡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方獨特世界。
但他熱愛的並不是死板乏味的教科書,而是充滿趣味和藝術色彩的民歌民謠。這些由普通勞動人民創造出的民歌、民謠給了他很深的觸動,也讓他在心靈深處萌發了文學的火種。
學堂之上,屈原會認真地聽先生的諄諄教誨。在學堂之外,他花費了更多的時間閱讀民謠,有時是在放學的路上,有時是在山坡田野之中。總之,一切能夠閱讀的地點和時間他都不曾放過,後來他更是尋到了自己一生閱讀的樂土。
一天又一天,屈原回家的時間越來越晚,母親無比擔心兒子的動向,經常一到飯點就派姐姐去尋找屈原。甚至有一次還驚動了鄉鄰。
那一日,屈原在山中讀書忘記了時間,看著夜幕降臨、天色變暗,母親坐立不安,只得去央求鄉鄰一起出動尋找屈原。但是在山上呼喊了很久屈原的名字,都沒有見到小屈原的蹤影。大家失望而歸後,卻看到屈原就在家中,在微黃的燈光下溫習。
於是大家詢問屈原到底去了何處,但是他始終微笑不語,無論大人如何詢問他都不願分享自己的秘密。
屈原小心翼翼地守著自己的小秘密。但意想不到的是,最終還是被姐姐發現了。
為了搞清楚行徑古怪的弟弟的去向,姐姐特地到學堂附近蹲守,然後一路尾隨弟弟,想看看是什麼事務牽絆住屈原的腳步。
一路悄悄跟隨屈原到山腳下,轉眼即找不到弟弟的蹤跡了。一時間姐姐焦急無比,在大山裡大聲呼喊屈原的名字。找來找去才發現自己這個嗜書如癡的弟弟竟然躲在一個大溶洞中讀書。如同往常一般,善解人意的姐姐選擇再次支持弟弟的決定,並幫他隱瞞了下來。
這個溶洞在後山之中,隱藏在一片山林之後,順著山邊清澈的小溪一路行走便能夠找到它的蹤跡。
洞內泉水叮咚、微風習習,確實是適合讀書的好地方,石洞內密佈著造型奇特的鐘乳岩,順著岩石水流一直往下滴,發出「滴答滴答」的聲響,偶爾還能聽到遠處樹林中鳥獸的鳴叫。這仿如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成為了幼年屈原的樂園。而屈原便是在這裡從小藤包中一本本拿出自己的書籍,盡情地閱讀起來。在《巫風》、《喪歌》、《斷尾虎》、《小腳神》……中領略變幻的世界和無窮的詩意。
無論世界如何改變,屈原都沉浸在自己的這片小天地中。
時光會給予努力最好的回報,多年風吹雨打也毫不退縮地苦讀,在岩洞中度過的孤獨而又愉快的時光,最終都成了屈原文學路上無可估量的財富。
三年的時間,屈原從年幼孩童成長為挺拔的青年。三年裡,他讀完了一本又一本來自民間的智慧篇章,305篇《詩經》被銘刻在他的心上,成為他日後創作「楚辭」最好的才思源泉。
多年後,當屈原功成名就,這個曾經賜予他力量和快樂的山洞也被賦予了一種神奇的色彩。甚至還引申出了一些美麗的傳說。家鄉的人們為了紀念他小時候苦讀勤學的精神,將他曾經埋頭苦讀的山洞取名為「讀書洞」。
千百年來,當詩人已經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永恆,「讀書洞」仍然以特殊的方式告訴著人們他曾經刻苦學習的痕跡。
在屈原的故鄉,每當皎潔的月夜,流水叮咚、山風陣陣,「讀書洞」總是傳來低沉而微妙的音響,如泣如訴、聲聲入耳,仿佛詩人當年的吟唱。
可以說,書籍和生活是屈原靈感和創作的源泉。他喜歡跟山野之中樵夫、漁女、農婦、市井小販交談,樵夫、獵戶、漁翁、蠶女、巫師、廟祝……所有人都是他收集民間歌謠的創作素材,他認真記下這些寶貴的民間財富,然後回到小石洞中進行整理。
汗水澆花豔,勤奮出天才,功夫不負苦心人,屈原吸收了大量民間文學的營養,就「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創造出了對後世文學有深遠影響的騷體詩,最終成為一代文豪。
從沒有人刻意督促屈原讀書,一切都源於他的自律以及對報效楚國的渴望。
這一天天的堅持,磨煉著屈原的意志,強大著屈原的內心,也豐富著他的人生。偉大的文學造詣就在潛移默化中漸漸生根,一種叫作才華的果實,在無形中漸漸飽滿成形。這也奠定了屈原成為一名偉大的愛國詩人的基礎。
作者資料
喬小主
資深撰稿人,一個遊走於現代生活中帶着桃花源氣質的女人,自幼喜歡古典文學,愛善、愛美,戀月、戀茶、戀花,專注於中國歷史文化的研究與寫作,對歷史有着深厚的情感,筆力深厚,見解獨到,願以虔誠的筆墨重現歷史精彩時刻。 相關著作 《羋月傳:千古第一太后(全)》
注意事項
- 購買尖端、小光點出版品,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