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親子教養 > 教養/育兒
美感日常:練習和孩子一起在生活中找美、賞美、玩美、品味美!
left
right
  • 庫存 > 10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美感日常:練習和孩子一起在生活中找美、賞美、玩美、品味美!

  • 作者:江清淵
  • 出版社:新手父母
  • 出版日期:2017-12-26
  • 定價:499元
  • 優惠價:79折 394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7日止
  • 書虫VIP價:394元,贈紅利19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74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感謝祭2024城邦聯合書展特價5折起!

內容簡介

有美學的意識,生活才有意思! 陪孩子一起體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將會發現與藝術的距離,那麼近。 29個教養故事&29組生活練習。譜出美力無限的美日練習曲 .每個孩子都是畢卡索  .挖掘巷弄裡的小祕密 .大賣場的秩序動線美  .河濱單騎的捕風捉影 .人際互動的剛好美學  .輕旅行串起美麗時空 .家人放閃的超強凝聚  .養寵物的生命美學觀 【美的觀念連結美的教養】  美學就像一棵大樹,根幹穩紮才能枝葉繁茂。  觀念是藝術的種苗,只要基礎深厚,未來便能一片蒼鬱。 【平凡日常的美麗境界】  藝術源自於生活,時時刻刻都充滿美感,  喚醒親子審美力,用心感受平凡日子中的不凡之美。 【看勝利女神的翅膀】  孩子的媽是我們家的勝利女神。她的亮麗與獨特,  是我的驕傲,更是孩子自信與勇敢的來源。 【踏上旅程的探索行動】  天地自然萬物,能帶來無限的新奇與樂趣,  用心去觀察,勇敢付諸行動,放膽展開旅程吧! 【好宅的居家美學觀】  誰說宅男宅女不好,這搞不好是愛家的表現。  家人之間的相處模式,偶爾也需要美學來滋潤。 。三個孩子這樣說他們的美感日常。 簡單點說,就是充實自己,充實生活,充實家人與朋友的眼界與思維,而不是躲在網路裡,忽略現實風景。發現不曾注意的奧妙真理,看見自己有多大的可能性,並懂得欣賞完美與試著接受那些不完美。 ——江林澐(作者大女兒。畢業於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 我的表現始終不怎麼突出。還好爸爸在我沒自信時不斷地鼓勵我,讓我覺得自己好像沒有那麼糟。在我覺得自己選擇錯誤時教我用不一樣的角度看待事情,讓我漸漸發現每件事都有存在的意義,都有美與憂愁。 ——江澐溱(作者二女兒。畢業於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 藝術聽起來似乎虛幻,卻無聲無息落實在我的生活中。爸爸認為一個人如果不懂「美」,就很難提升內涵或生活品質,更無法品味周圍環境裡的一切。美是我家的教養方式,像呼吸一樣自然,教會我如何看待周遭事物,如何體驗生活美好,如何獨自享受孤獨的愜意。 ——江澐澂(作者小兒子。就讀於師範大學美術系) 。玩 美 推 薦。 成定瑜(鯨魚畫室負責人)/江澐濬(江尚儒美術館副館長)/吳孟玲(華得聯合法律事務所負責人、學生家長)/俞美蓮(日式威廉髮藝集團造型藝術總監)/許雲翔(中華平面設計協會理事)

目錄

PART ONE 美的觀念連結美的教養 1能畫畫就是一種幸福 2每個孩子都可以是畢卡索 3誘發購買衝動的賣場擺設 4市場勞動者的美麗身影 5看見老街的風華與滄桑 6探索居家附近的公園之美 PART TWO 平凡日常的美麗境界 1遊走夜市的微幸福 2透過收藏來看造型美學 3把家人生日看成大日子 4音樂激起的心靈漣漪 5現實與虛擬交織的電影世界 6籌辦孩子的個人小畫展 7吃出來的親子橋梁 PART THREE 看勝利女神的翅膀 1菜市場夫人的獨特品味 2從過動到運動的小男生 3黑社會老大的接送術 4家人放閃的超強凝聚力 5大葉高島屋的幸福曲調 PART FOUR 踏上旅程的探索行動 1搭捷運是孩子的練膽初階班 2挖掘巷弄裡的小祕密 3在最高學府看見最高藝術 4令人著迷的單車巡禮 5輕旅行串起的美麗時空 6放空才能描繪眼前世界 7守護鄉里的藝術與力量 PART FIVE 好宅的居家美學觀 1心態好哉在哪都像住豪宅 2家人是一生的情人 3全家泡湯的機會教育 4養寵物的生命美學觀 結語 美的存在意義與練習

延伸內容

【推薦序一】挾美學以令瘋狂
◎文/許雲翔(風野藝術協會理事長、中華平面設計協會理事)   國中時的我,因為同學進步神速,跟著同學到畫室參觀。從此,就與「風野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依稀記得參觀當天,老師就要我跟著同學一起隨意的畫畫看,下課前還提醒我隔天要記得來上課。我支支吾吾,不知道怎麼開口告訴老師「我家沒錢繳學費」。   沒想到,老師透過各種管道找到我父親,然後我順利到畫室上課了。很久之後才曉得,原來老師只酌收極為低廉的學費。直到高中念了「復興商工」,為了五花八門的作業與大大小小的校內外競賽,放學後,幾乎都是在畫室度過,例假日也不例外。畫室幾乎成了我第二個家。   這段期間,我開了人生中第一場個展,展覽主題為「色盲畫者」。我真的是色盲。那時引起參觀民眾好奇心,紛紛跑來詢問「色盲要怎麼畫圖」。其實,是因為畫室老師的耐心與用心,讓我逐漸接受了自己的缺陷,不再為此感到自卑,提起畫筆,自然而然就畫下去了。在畫室學的不只是怎麼畫畫,還學會了:認識自己、面對自己、接受自己。   高中畢業後,因為工作關係,我學了景觀雕塑的設計與製作,退伍後,回到校園學了視覺設計、廣播電視、電影等,這都是因為在「風野藝術」的教育方向下,我學會了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才能成就這些專業,即便跳脫了本科系,依然能順利過關斬將。   在「風野藝術」學到的是十八般武藝,江老師給予的不只是術科的指導,還有人生方向的引導,這是我在各領域的藝術工作都能一通百通的最主要原因。這本書寫的是老師面對生活的態度,更是享受生活的方法。享受的前提並不是多完美多誘人的外在環境,而是最純淨最適合當下的心境。美的事物數都數不完,有心的人才能看得見,才懂得去體會。
【推薦序二】美學開了一扇魔法的門
◎文/俞美蓮(日式威廉髮藝集團造型藝術總監、教育技術師資總負責人)   進入美髮業的那一天起,我便立志成為髮型設計師,至今已超過三十四個年頭。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傻傻地做、認真地學,這股傻勁也讓我傻出了滿滿的大平臺,傻出了一片的機會。髮型教學也讓我走入藝術造型的世界,進而感受沉浸在藝術之中的幸福感。身為造型藝術總監的二十八年,年年帶領髮型設計師團隊到日本Tony、Guy學府與澳洲等國觀摩,學然後知不足。   來到風野藝術畫室,為的是提升自己美學的素養和紓解工作上的壓力。風野藝術是一個無壓力的學習空間,讓我走入一個藝術的魔法之門,成為一個可以揮灑自己腦子裡最夢幻、最浪漫的情感天地。每每來到畫室上課,我的心情雖然興奮卻顯得平靜,因而可以盡情享受繪畫時的美妙時光,江老師對美學的修持,從他與他的孩子、他的學生的相處互動中,就可以看見。我看到的是,藝術的美學原來就來自於生活的態度與觀念。   記得第一次走進畫室,映入眼簾的就是江老師的畫作,藍綠灰階的色調中,讓人感受到裡頭充滿了故事、充滿了生命、愛與自由,原來藝術離我並沒有那麼遠。在和三個開朗、活潑、聰明又善解人意的小老師(他的兩個女兒和兒子)後,便更加確定,我是真的選對地方了。   學畫的時候,欣賞他與孩子間的互動,開放中不失堅定的原則,就像江老師給我的作畫方向,他總是耳提面命地說「大方向要對,小細節可以慢慢經營」,他想傳遞給學生的很簡單,希望我們在畫畫時,不要一味追求「像」,而是要了解整個作品的結構、個性、內涵等。畫出自己的風格,比像不像,來得更重要。   這就像他對孩子的教育一般,三個孩子各自有自己的想法與個性,但愛家的中心思想皆然。我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更加能感同身受。江老師真的是個非常值得學習的人,不僅是他對於藝術的專業與用心,還有對於生活美感的氛圍營造,都有助於美的教養練習。
【推薦序三】繞路遇見最美的風景
◎文/吳孟玲(華得聯合法律事務所負責人、學生家長)   民國七十五年的我,每天都會經過巷子裡的風野畫室,裡面常擠滿了穿制服的學生在畫畫。但始終覺得這與我似乎沒有什麼關聯,尤其後來搬離永和。怎知道三十年之後,有那麼一天我會進入這個教室,與江老師有了連結。   我的大女兒從小對繪畫有興趣,也有不少人讚許她的才華。但因為大人覺得「興趣不能當飯吃」,就沒有往科班送,甚至一直刻意忽略女兒內心的聲音。她在讀國二時,勇敢說出想法「我不考高中,想要念美工科」,全家都持反對意見。我想當孩子的啦啦隊,但在又有傳統價值觀的包袱,對我而言,實在拉扯。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回到永和、經過風野畫室。當時,只是替女兒找資訊,就在門口遇見了一位白髮蒼蒼、留著鬍子的性格男人。相談之下,才知道原來他就是畫室創辦人江清淵老師。在數十分鐘的交談,他告訴我什麼是美學,什麼是美術教育,也告訴我學藝術的孩子創造力的無限可能。要我暫時放下原有價值觀,因為學藝術對孩子的未來職涯絕對加分。   因為江老師的一席話,我似乎在渺茫中看見希望的燈火。先是說服了自己,回家後還積極與先生溝通。於是,孩子如願朝進入第一志願復興美工邁進,也開始了在風野畫室的生活。原本,我以為畫室只是讓提供孩子學畫的場所,也以為畫室裡的老師只是在教導孩子繪畫的技巧而已。但透過孩子的分享發現,老師還會規範他們生活常規,關心他們的生活作息,在意他們說話的方式。我與老師溝通時,更知道江老師對孩子的觀察非常精準,對孩子的規劃更是全面性的。這位江老師不只是畫畫老師,更是孩子的人生導師。在這裡不只是學技巧,而是學一種態度,對生活的態度,對美的態度。   有人讚賞我對孩子的開明,但我認為是孩子用生命撞開大人封閉的思想和觀點。與其為孩子下指導棋,強勢安排他的人生,不如允許孩子繞路,每條路都有獨特的風光和收獲,這將成為孩子人生精采的一頁。   技巧或許會與時更替,但對的態度可以幫助孩子走得久遠。感謝江老師給了孩子一生可以帶著走的才能與美學態度。透過這本書,我相信有更多的父母,能了解我所說的每一個感激。
【推薦序四】藝術的柔化讓叛逆找到光
◎文/成定瑜(鯨魚畫室負責人、典賞藝術中心負責人)   國三那年,我來到手足情畫室,與江老師首次見面。他跟我既定的藝術家形象有點不同,不是走長髮長鬍子的頹廢風,而是在嚴肅中帶點高傲的瀟灑氣質。永遠記得當時江老師用相當堅定的眼神看著我,對我說「同學,藝術是一條不歸路,你確定要走這一條路嗎?」這句話讓我顫抖了一下,馬上啟動大腦的緊急思考備戰模式。「對!我要走這條路!」我是這樣回答的。就這樣,開始我的藝術人生。   從小我就喜愛塗鴉,但僅僅為日常抒發,隨意手繪幾筆,來畫室上課之前,可以說是從未接受過正統的繪畫訓練。江老師與他的太太林老師就是我的啟蒙老師,也是將紮實素描功力傳授於我的師長。在習畫的日子裡,他們兩位老師總是給我最充分的指導、鼓勵與關心。在這裡,我不僅僅是學到很多的藝術的觀念與作畫的技巧,也慢慢地清楚自己未來的志向,並更確立自己的人生規劃。我想,這一切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寶藏。   我在人生最叛逆的時刻,走到了手足情畫室。江老師夫婦用耐心與用心感化了渾身是刺的我,並帶領我進入了藝術圈。最重要的是,他們透過鼓勵讓我重新建立了自我的信心。江老師對我們的期許,不只是在藝術的領域中發光發熱,也希望我們這些子弟兵,將來能自己開畫室,將藝術的種子傳承下去,這句話聽在我的耳裡,也放在我的心裡,更成為我未來的目標。   因為藝術,我遇到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位女人。他與我讀同一所大學,同樣是美術系的學生。我們相愛相戀,並與我一起攜手築夢。結成連理後,我們從名字裡各取一個字的諧音,成立了「鯨魚畫室」,開始投入美術教育工作。效仿江老師與林老師夫婦的教育精神,傳承藝術。   畫室歷經辛勤耕耘,經營日趨穩定,我重拾畫筆努力創作,也獲得業界許多肯定,繼續朝著藝術這條的不歸路邁進,我想,我走對了這條路。這本書的出版正如江老師始終的堅持,即使他現在被稱為大師,仍然認為藝術必須融入生活,在生活中看見美的存在,就活出藝術人生了。
【推薦序五】美學的態度就是生活的態度
◎文/江澐濬(雅雯藝術種子基金會藝術總監、江尚儒美術館副館長)   江清淵是我的叔叔。我大概算是叔叔的第一個小孩。從小父母離異,我在親戚間流轉,童年裡的記憶是在叔叔的畫室裡度過的。叔叔當時才二十幾出頭,嬸嬸還是他的女朋友。即使後來結婚了,叔叔還是經常帶我出遊。有次,去埔心牧場玩,我不小心失足落水,全身都溼淋淋的。身旁的一位陌生阿姨對著嬸嬸說「帶孩子出門,怎麼沒記得帶替換的衣物」。當時,還沒當媽媽的嬸嬸,因為我的關係,已經開始承擔母親的責任了。  謹慎細心的嬸嬸與樂觀睿智的叔叔相輔相成,時常將現實雜亂與藝術美感巧妙連結,處處體現美的神奇。在藝術上對美的執著與追尋,反映了人對現實世界的理解邏輯。無形中便能自然運用美學涵養,開啟美的雙眼,探索周遭美的事物,並將他們對美的體悟,傳承給三個孩子和畫室學生。   這大概是生活在今日,這個物質層面極為充裕、享受,卻苦無方式彌補精神或心靈層面,留著許多空白或缺憾的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的態度。   我常感到疑惑。人的生活好像一直在食衣住行育樂中,交雜著解不開的俗世鎖鏈和人際糾葛,剩下的只有疲累與煩惱而呈現空虛的狀態。其實,生活不需要如此繁雜不堪,生命不見得只剩下喧囂。同樣處於繁忙交錯的現代生活,叔嬸在辛勞之餘,卻能用平靜欣賞的角度與熱情真誠的態度來面對。清澈的雙眼看著混濁的紅塵起伏,記錄著被人遺忘的美好、關注沒人關心的弱勢、發掘不被看見的美感。他們真真實實地享受著當下。   嬸嬸雖然過世了,但她留下的「雅雯藝術種子基金會」把她對生命的美感體會傳承下去。這本書則是叔叔講述他拉拔三個孩子成長,融合美學教育的故事。讀完之後,就能明白美學態度就在好好生活。點點滴滴都是人們對生命的一種選擇。願此書能夠將美感的領悟,傳遞給每個有心向美的父母,進而美化親子間的關係。
【孩子說一】美學生活,永遠不嫌晚
◎文/江林澐(作者大女兒。畢業於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   小孩是父母的綜合版,這是絕對的。說實在,我的記憶力普普通通,三、五年前的事有些模糊,生活的瑣碎都不太記得,很多做過的事或去過的地方,如果沒有留下照片,我還真的是忘了大半。但我知道種種經歷,養成了現在的我。我和父母或許沒有全然相同,但言行舉止大多似曾相識。   記得國小開學第一天,媽媽牽著我上學,告訴我今天以後要自己走路上學。那時覺得怎麼別人爸媽都天天陪,還幫忙拿書包,而我就要自己獨立,真是不公平,甚至懷疑自己不是他們親生的。不光這件事,我爸媽還有很多「奇怪規定」,像是大路不走要繞小路、看完電影要發表意見等,小時覺得莫名,長大才驚覺影響很大,這讓我養成美學式思考、獨立做事的性格,對於我參加社團活動或與人交際有很多幫助。更讓我提前認知「人生很多的時候都得自己單獨面對」,但也知道,不管在外面怎麼樣,發生什麼事,只要回到家,就會有人願意聆聽,就算是不如意之事,說出來也輕鬆許多。   資訊產品的普及,讓很多人在閒暇之餘,就躲在螢幕後面,在與社會保持距離的同時,似乎又與大眾脫不了連結。美學生活則恰好相反。簡單點說,就是充實自己,充實生活,充實家人與朋友的眼界與思維,而不是躲在網路裡,忽略現實的風景。走出去,會發現不曾注意的奧妙真理,然後能看見自己有多大的可能性,並懂得欣賞完美與試著接受那些不完美。好比媽媽驟世,我深感遺憾和不捨,陷在不快情緒裡將近一年,但總會理出頭緒來。尤其想到自己出生在溫暖家庭,有愛我的家人,可以一起面對一起解決一起走過時。   大概很難遇到我爸這種人:對學生比對自己孩子還好的人(幾乎每週都有學生找他談心)、對於教育有那麼多熱情(像朋友又像家長般關心學生、不吝指導)、對美學生活這麼落實(無論走到哪,看到好風景想紀錄,用文字或畫筆或相機)。關於「美」這件事,他是如此熱衷與堅持,這就是我那無可救藥的老爸。   這本書寫的是我家大小事,他居然要拿出來和別人分享,還要我寫序,我起先真的不願意。後來想想,我們這些由他教養的孩子,雖然不到頂尖優秀,至少也勇於做自己,堅持走在喜歡的路途上。各位讀者看了這本書,確實可以得到一些練習美學生活的方法,但不見得照單全收,從中找到適合自己家庭的模式,便能朝著美好生活邁進。
【孩子說二】陪我哭陪我笑的生活美學
◎文/江澐溱(作者二女兒。畢業於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   我的父母永遠是同進同出,不是在家裡,就是在工作室。從小就看著他們怎麼待人處世、指導學生。忙碌之餘,我們家庭生活也很精彩,一起出遊機會很多,每月都有可以慶祝的節日,可以說是充滿溫馨與歡樂。還記得國中小上課,講到臺灣地理歷史,老師總愛問「誰有去過」,每次我總是班上有舉手的那個。   我是個問題小孩,對很多事都充滿疑問,好比選高中還選高職的猶豫、高二選組與大學科系的徬徨等,似乎不論什麼決定,我老是遲疑不決,深怕選擇錯誤而後悔,於是和爸媽討論成為一種習慣,他們會協助我分析事情的好壞,但把決定權留給我,讓我學會承擔後果,並接受它發生的意義。   因為媽媽的溫柔,讓我一度有著成為一個家庭主婦的夢想。即使媽媽說這個角色最難做好,我還是覺得自己應該可以勝任,只要我願意努力。那時戀愛ING的我,超級期待能成為初戀男友的另一半。記得有次和男友大吵,哭的很悲傷,是媽媽牽著我的手,分享了她的想法與經歷。雖然最後無緣與男友繼續走下去,但那場戀愛讓我成長許多。最重要的是母親陪我一起走過這段青澀的愛戀。   爸爸和我們這三個孩子的相處,雖然很多時候像是朋友,但仍存有父親的威嚴。當我們遭遇困難,他總會先給我們一個大大的擁抱,這個擁抱傳達很多說不出口的愛與安慰。爸爸工作很忙,但他會在我們每一個孩子畢業時,獨力帶我們去畢業旅行。帶我們吃美食,也講地方故事與民情,更讓我們看見人生態度。   我的表現始終不怎麼突出。還好爸爸會在我沒自信時不斷地鼓勵我,讓我覺得自己好像沒有那麼的糟。在我覺得自己選擇錯誤時教我看待事情的角度,而我也漸漸發現每件事都有存在的意義,每件事都有美與憂愁。   其實,我知道自己和爸爸媽媽有很多地方很像,雖然表現的方式不太一樣,但我潛意識裡仍希望,自己能擁有母親的優雅、美麗與堅韌,還有爸爸的堅強、樂天與勇敢。生在這個家庭,我的生活裡美學相伴,美學素養陪我哭、陪我笑,陪著我們一起活著,讓我們活在充滿愛與美的環境裡,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孩子說三】孤獨的美感訓練讓我堅強勇敢
◎文/江澐澂(作者小兒子。就讀於師範大學美術系)   我是一個早產兒。在媽媽肚子裡時,因臍帶繞頸緊急剖腹,出生體重還不到二千克,在保溫箱住了足足一個月。爸爸總說:「你是讓媽媽流過最多淚的男人。」我從小就生活在藝術裡,不論是什麼事情,都脫離不了美學。父母認為一個人如果不懂「美」,就很難提升個人內涵或生活品質,更無法品味周圍環境裡的一切。藝術聽起來似乎虛幻,但我回頭認真想,它已無聲無息落實在我的生活中。美其實是我們家的教養方式,透過藝術發聲,像呼吸一樣自然不過。教導我如何去看待周遭事物,如何體驗生活中的美好,如何獨自享受孤獨的愜意。   我父親對我的要求相當另類而嚴格。在我幼稚園時就要練習一個人睡覺,父親告訴我「是時候該長大了」。起初我膽怯無比,怕鬼又怕黑的我,一到上床時間就嚎啕大哭,但哭不掉父親的堅持,他要我學著獨立,而不是只想依靠他人。媽媽心疼我,知道我怕黑,不只陪我讀童書,還買了個小夜燈給我,好讓我在黑夜裡找到光亮,不再那麼害怕黑暗。   大概因為我是男孩子,爸爸對我的嚴格多過兩個姐姐。我與父親間的對話不多,但我知道父親始終支持我做自己想做的事,他認為生活就是要多嘗試磨練,並告訴我「自己的人生要自己負責,必要時,不要忘了還有爸爸可以商量」。於是,我做了所有想做的事,我玩音樂、打籃球、網球、羽球、繪畫塗鴉、設計壁報、迷遊戲打怪等。還和兩個姐姐組成「Triplex」三人一起唱歌表演。   在所有繪畫中,我最喜歡寫生,把當下的所見所聞畫下來,紀錄了生活中的感受。寫生很自由很瀟灑,恣意揮灑畫筆,跟我所追求的自由很像。父親常利用假日陪我一同旅行寫生,這拉近了我跟父親的感情。媽媽過世後,家庭少了母親的角色,但父親卻努力扮演那個撫慰與溫暖的角色,他試圖彌補少了媽媽的缺陷。我開始知道爸爸有和藹的一面,沒有想像中的嚴肅可怕。我們父子倆的環島旅行,他傳達了不少人生觀點,希望我能好好待人處世,內方外圓,保持初衷。   對我來說,我的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父親,對於能和他一起分享生活,一起旅行,一起寫生畫圖,是我這輩子莫大的榮幸。他把美與藝術變成生活中的一部分,讓我與姐姐更能親近與接受,這本書是他在美感教養層面的分享與心得,將帶領每個讀者進入美麗境界。

作者資料

江清淵

1981年首創新北雙和區第一家專業畫室,指導學生超過五千人,學員從三到九十三歲皆有。提倡雅俗共賞的美學,經常受邀到各學校或機關團體演講,傳播美學的種子。 重視美學教育,認為美感能豐富心靈、增加親子話題與互動,是取用不盡的無形資產,更送孩子的永恆財富。因此,自詡為藝術教育工作者,努力營造美感生活,使家庭浸染在藝術的氛圍裡。 耳濡目染之下,三個孩子都往藝術領域發展。大女兒從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畢業後,開始在畫室授課。二女兒成為姐姐的學妹,小兒子則為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學生。 【學經歷】 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雅雯藝術種子基金會創辦人/風野藝術協會創會理事長/雙和美展創始委員/一之鄉、李奇茂美術教育館、北海岸藝術協會、惠好人文藝術空間等顧問/中和庄藝文推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和社區大學藝術講師/多次受邀擔任金朱雀獎、COPIC等重大藝術賽事評審。

基本資料

作者:江清淵 出版社:新手父母 書系:學習力 出版日期:2017-12-26 ISBN:9789865752583 城邦書號:SG0025 規格:平裝 / 部分彩色 / 240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