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生活風格 > 飲食 > 食譜
物性飲食‧非吃不可與少吃為妙的全食物養生法【上冊】搞懂食物的個性和偏性,家常飲食也能勝過珍稀大補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物性飲食‧非吃不可與少吃為妙的全食物養生法【上冊】搞懂食物的個性和偏性,家常飲食也能勝過珍稀大補

  • 作者:紫林齋主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18-03-27
  • 定價:350元
  • 優惠價:9折 315元
  • 書虫VIP價:298元,贈紅利14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83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多吃蔬果好健康?多喝水真的沒事? 《太極米漿粥》作者最新重磅力作 天天吃的食物,就是漸近式補充身體的藥物! 善用食物物性不同之妙,養胃氣、護陽氣,不勞醫生開藥方。 千年來不敗的食養智慧,用本書無縫接軌! 破解中醫重要經典《神農本草經》隱藏的藥食同源之祕, 縱使我們不懂得怎麼用藥,但若能了解物性,也能增進健康。 囊括蔬、果、蕈菇、魚鮮、禽畜肉和加工食品,超過150種常見食物 吃對了,健康Reset! ※上冊內容為物性飲食的基礎理論和部分植物類食材的物性介紹。(詳見目錄) ●人有人性,食物當然也有「物性」 物性就是食物的個性,不過並非單純的中醫性味歸經之分,更不是西醫討論的營養成分,而是從食物的外形、味道、科別、生長環境、食用部位,甚至是從人工製造方式去了解:這口食物下肚,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什麼反應。 ●人體並不適合經常、大量的吃偏性太重的食物 健康的身體普遍存在溫熱的屬性,這是胃氣和陽氣充足的表現。而多數食物都有「偏性」,一旦人體吃進涼寒屬性或難以化消的食物,就需要透過大量的耗能,才能重新將身體功能維持於平衡狀態。因此,偏性較強的食物在入口前必要經過適當的配伍。如果經常大量的耗去陽氣來處理食物的重大偏性,身體便容易衰弱。 ●對人體而言,多吃肉比多吃菜更好 大多數植物類食物(葉菜水果)的偏性較強,因此大部分的中藥方劑是以植物入藥,正因為偏性比動物來得明顯,所以日常食用時要格外注意:量要佔少數為宜,調理的手法需要更講究。如同藥材組成方劑,對於比例、配伍的講究,是效果的關鍵所在。 動物五臟俱全,在五行上的均衡度、面對環境變化的耐受力、藏納養分的效果都比植物好,所以更適合我們在家常食用,做為加強營養攝取的主要來源。 ●藥食雖同源,但某些食物非得捨棄不吃,才有恢復、長保健康的機會 【絕對不沾的三種食物】蘋果、黑豆、白蘿蔔 一天一蘋果,醫師真的遠離你?!黑豆被視為健康食品,多多益善?蘿蔔益氣,但只喝一口白蘿蔔湯,就可能讓元氣報銷?就是有這麼些食物,偏性過於強烈,會讓身體的養分大量流失,能量無法透過食物留存於體內! ●搞懂物性和配伍烹調原則,廚房灶頭上就有救命良方 本書提供一套判斷物性的方法和配伍的原則,讓各種食材的偏性獲得修正。所以任何疾病在未達重症之前,若食物經過適當的配伍,酌量用之,就能取其用,綜其效,避其害。例如: 薑是回陽的絕佳良藥; 益人無數的太極米漿粥,來自尋常的大米與清水; 馬鈴薯帶皮烘烤,搭配大量油脂烹調,提高腸道機能; 青椒疏瀉肝的濕熱之氣,是少數生熟食皆好的蔬菜 …… 本書特色 1.傳承經典—— 此書為作者集《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之研究大成,還原古經方中醫的原本面貌,重新白話解譯「藥食同源」的定義,以及各種食物入口後對身體產生的反應。 2.解讀物性邏輯、食物配伍原則—— 多數的食物都有偏性,所以需合理食用。本書提供一套判斷物性的方法和配伍的原則,讓各種食材的偏性獲得修正。所以任何疾病在未達重症之前,若食物經過適當的配伍,酌量用之,就能取其用,綜其效,避其害。 3.討論的範圍以日常食用的、常接觸的食材為主—— 完整的生物個體,像是:豬、牛…… 生物的局部,像是:豬油、雞蛋…… 非生物,像是:海鹽、水…… 天然加工的混合物,像是:蜂蜜、冰淇淋…… 4.破除時興的飲食迷思—— 從物性來看現代飲食觀念會發現,很多都是可以再被討論的! 例如:糙米一定比精白米好嗎?植物油一定比動物油好嗎?吸菸對肺一定不好嗎?

目錄

寫在前面 第一章、什麼是物性 1.為什麼要談物性:哲學高度的差異 2.我所認識的物性 3.物性與「藥食同源」 4.物性與「歸經理論」 5.由「四性」推展至「物性」 6.致中和:以中和偏、以偏治偏、以偏害偏 第二章、物性的邏輯 1.五行、五臟與五味 2.基本特質:從色光談起 3.五行補充特質:判斷需綜合全面 4.陰陽簡論與升降 5.陰陽補充特質 大、小 高、矮 6.生物部位特性原則——植物 花、果 果:真果、假果 果:皮、肉、種 芽 枝、葉、莖、莖皮 根 7.生物部位特性原則——動物 皮、肉 ◎調理便利貼:鹽漬法 骨、臟 血、油脂 8.五行補用:真正的「上工治未病」的涵義 9.物性最終的微調方式:食材曰烹調,藥材曰炮製 第三章、物性介紹 介紹範例:本書使用說明 ◎植物類 【禾本科】 1.稻——附:粳米、秈米、蓬萊米、糙米、糯米、黑米、紫米(黑糯米)、麥芽糖 ◎調理便利貼:溫粉 2.小麥——附:麵包、饅頭、麵條 3.小米 4.薏仁——附:熟薏米、洋薏米 ◎調理便利貼:薏仁水 5.玉米——附:玉米筍 6.竹筍——附:竹茹、竹瀝 7.甘蔗——附:蔗糖、黑糖 8.鳳梨 【豆科】 1.大豆——附:黑豆、毛豆、豆芽、大豆黃卷、豆漿、豆花、豆腐、腐皮、豆干、味噌、醬油 2.紅豆——附:赤小豆 3.綠豆——附:綠豆仁、綠豆芽、冬粉 4.花生 ◎調理便利貼:花生豬蹄湯 5.葛——附:葛粉、葛根 【薔薇科】 1.桃——附:桃仁、桃梟 2.李 ◎調理便利貼:糖漬李子 3.梅——附:烏梅、青梅 4.杏——附:北杏、南杏、巴旦杏仁 5.蘋果 6.草莓 7.櫻桃 8.梨 9.枇杷 【十字花科】 1.青花菜 2.結球甘藍 3.蕪菁 4.白菜 5.蘿蔔 6.山葵 【葫蘆科】 1.西瓜——附:瓜子、瓜皮 2.冬瓜——附:冬瓜籽 3.甜瓜——附:瓜蒂 4.苦瓜 5.南瓜——附:南瓜籽 【百合科】 1.蔥——附:蔥白 2.蒜 3.洋蔥 4.蘆筍 5.韭菜——附:韭黃、韭菜花 6.薤

內文試閱

寫在前面 我的上一本書——《太極米漿粥:來自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靠白米就能重拾健康的本源療法》推出以來,受到很多朋友們的喜愛、討論以及實踐,甚至是肯定。做為一個中醫的獨立研究者,這是一件令我感到很安慰的事。最主要的部分在於:我所架構出來的對於「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的解讀方式,直接「以經解經」,與一般學界或者是大眾所熟知的,如仰賴「實驗數據」、「成分分析」、「臨床實證」等方法來研究之間有著不小的差異。而這樣子一套對於大眾來說屬於較為陌生的邏輯,可以受到一定程度的接納,進而實用於有緣朋友們的實際人生,並且有幸獲得信任,這代表我們對於在現代發揚老祖先的智慧,其實還存在著其他的可能性,萬不可畫地自限。欲還原古經方中醫的本來面貌,仿效其原本的研究、操作的方式來進行,或許更能貼近其核心真髓。 在《太極米漿粥》中,有很大的篇幅是說明我對於中醫角度解釋人體的生理、病理、醫理、藥理的想法。這些論述的內容雖然大幅度的偏離時下對中醫的認識,但是我認為卻更能貼合於我在實際操作時的體驗。我以為,透過交相比對《桂本》和《內經》,可以看到許多經典之中所呈現出來的哲理與邏輯,甚至可以看出許多在經典字裡行間所隱含的奧義。我之所以獨取精白的粳米做粥,摸索出《桂本》之中所謂「糜粥自養」,或是《內經》之中所謂「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等等,對於所提及的「糜粥」、「漿粥」這些食物較為清楚的輪廓,是因為我從經典之中學到:人,必須要有「胃氣」才能活,而「養胃氣」是把人的生理狀態穩定下來所必須做的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件工作,無論我們是在平時養生,或是病時療疾。《內經》所謂「五穀為養」,我從方劑與飲食入手了解中醫,自然體會到:我們怎麼吃喝,身體就會產生怎麼樣的反應。而天然的產物,透過適當的方式採集、修治,並且經過配伍與調理之後,就能夠產生力道大小不一的「恢復身體原本的機能」的力道。偏性小而力道較緩者,或云「養生」,偏性強而力道較峻者,或云「療疾」。所以古來所謂「藥食同源」,本來一物,應是做如此解釋。 從粳米品種的討論、選定精白米的考量,一直到調理的實際做法,在這些環節之中,朋友們除了紛紛關心「我這樣烹煮的結果是不是成功?」之外,對於藉由家常中喝粥所帶來的改變,認識到飲食之於身體調和的重要性之後,再進一步就是關心「我在日常之中還可以吃些什麼?該怎麼吃?」等切身問題。 因此,我再次受到時報出版編輯的邀約,繼續本著同樣對於《桂本》、《內經》、《本經》的解讀邏輯,循著陰陽五行的哲學觀點,把一些個人對於日常常見的食材的特質,做了一些觀察心得的描述分享,於是作成此書。希望讓有興趣隨著這樣的方式來認識中醫藥的朋友們,在自我學習的過程上能有些幫助,也希望這些個人的研究心得內容,可以更進一步的幫助更多朋友們的實際生活。 這本書的內容取向主要還是以家常食用的食材為主。一來,家常食用的食材才是我們容易接觸的物種。從這邊開始學習,因為與生活結合,所以容易「有感」,才容易將資訊與身體感結合起來。二來,依照我自己操作的經驗:就算是幾樣日常的食材,雖然分拆開來的時候,個別的性質都十分溫和,但是一旦經過適當的配伍與調理,其產生的綜合功效卻遠勝過我們一般所定義的「藥材」、「藥方」。我曾經用「蜂蜜」、「檸檬」、「綠茶」等材料,以特定的比例調和之後,處理了一位朋友眼部長了麥粒腫的小困擾,一個下午就沒事了。但是有另一位朋友在不明白使用與停用的時機之下,自以為「這些都是食材,應該很溫和,多用幾次也沒關係吧」,貿然的仿效,在短時間之內連續大量的使用,結果造成陽氣下陷,胸口悶重,耳部開始出現不適的現象,也幸好在我發現後立即制止,稍加調理,狀況也就解除了。 故事中問題的改善與惡化,都是半天、一天左右的時間過程而已,比一般人的服藥治療的速度還要快上許多倍。就好比是過去很受歡迎的一部影集《百戰天龍(MacGyver)》一般,清潔劑在你手上可能只會用來刷地板,但是在我的手上就可以合成爆裂物。既然可能「一吃就很有效」,在誤用之下,也很可能會變成「吃了馬上讓人病得很嚴重」,這可不是推說我們只是隨意推薦幾首「日常湯方、茶飲」就可以含糊帶過撇清的。介紹食材的時候,況且需要如此的小心提防,若是把介紹範圍包羅進藥材的時候,我們就更不能不正視這個誤用的可能性了。所以我們在本書裡所介紹的各種食材,可能會提及他的性質,以及比較適當的使用時機與分量,但是對於特定的配伍內容的操作,甚至是有些朋友很期待的「效果」的描述,可能就不會做太多的著墨,而已經提及的部分,也盡可能的挑選較為平和的組合。這一點,是必須要先向各位讀者朋友們說明,並且請求諒解的。 再來,我希望帶給大家的是一種「配伍上的原則」,也就是說,怎麼透過配伍的原則,讓各種食材的偏性獲得修正,可以提升補益的好處,增添食用的風味,也可以盡量避開負面的影響。就客觀的條件來說,每一種食材,隨著取得的來源不同、品種不同、產季不同、種植養殖的方法不同、加工的方法不同,都有可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差異,導致我們可能要酌情調整使用的分量。藥材使用的狀況尚且如此,其實做料理的時候亦然。只有掌握了原則,才便於拿捏加減的輕重如何,呈現出你所想要的風貌。另一方面則是,家常食用的食材已經不勝枚舉,我們在這書裡雖然盡可能的依照我個人的生活經驗來羅列,仍然不免出現大量的其他的日常食材成為遺珠的狀況。但是,倘若能夠掌握到原則與研究的方法,對於認識其他未及於介紹的常用食材來說,也勢必能產生一定的協助。換個角度來說:我透過研讀《桂本》和《本經》,整理出這些對於物性的研究方法和配伍的基本原則。在藥方之中能夠適用,在食譜之中當然也能夠適用。透過正確的認識,隨手取用物性合適的食材或者藥材,都能夠組合出當下所需要的效果,靈活悠遊於食、藥之間。所以對我來說,從來就不存在諸如「養生與治病須別論」、「食材與藥材要分開」的束縛與罣礙。 我曾經提出過「不針不灸不用藥」的想法,並非要各位朋友抗拒求醫或者用藥的協助,而是希望與更多的朋友們一同來認識我們的家常飲食的內容,主動關心自己每天入口的食物以及作息的方法,透過善用日常生活的資源來調養我們的身體,達到「保身長全」的效果,減少生活之中對醫藥資源的依賴,重新享有生命的美好,而更接近我所謂「經方化家常」的目標。 5.由「四性」推展至「物性」 在日常生活之中,歸經理論或許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較為陌生,但是所謂的「四性」應當是較為令人耳熟能詳的。像是我們常聽到的有「西瓜比較寒,要少吃」、「花生吃了很會上火,會長痘痘」之類的說法,通常就是應用了「四性」,也就是「寒、涼、溫、熱」性質的歸類法。 在後面物性介紹的篇章,當然也會把「四性」包含在物性的說明之中,但是我認為光是只介紹四性,並不能很充分的說明物性的完整內涵。甚至我們對於四性的定義,隨著不同的來源的說法,原本就在我們的生活聽聞之中,具有差異很大的分歧。我就聽說過有的朋友轉述,據說薑很冷,還說薑只能早上吃,晚上就不能吃,也有人傳說「夏吃蘿蔔冬吃薑」,然後又有人說,炒菜只要有放薑,就可以中和掉所有菜色的寒性,因此他自己也被搞得暈頭轉向,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認識。薑,無論是在《本經》或《桂本》之中,從來就沒有以上這些類似的說法或用法。這種「直接指稱,卻缺乏足夠的實證或是論述,抑或論述的立基薄弱,缺乏普遍性,也無法反覆驗證」的四性傳說,太多、太普遍了。如果要說為什麼我會寫這本書,除了我希望能夠完善我在《太極米漿粥》之中所使用,我對於中醫藥研讀的心得之外,另外一點,恐怕就是要對於這些五花八門、瓦玉集糅的四性說法,嘗試做一些爬梳。 四性在現下的論述之所以難,是因為我們本身對於「寒、涼、溫、熱」的定義,就缺乏一個標準來認識。與四性一同使用在《本經》之中的「五味」,相對來說的問題比較不大,因為通常我們對於味覺的感知,比較能夠找到一個最大公約數的描述。或說《本經》記載人參味甘,有的人會說自己吃了覺得微苦,但大致上也還無損於對基本物性的認識。不過應該絕少人會以「辛」來定位,更難有「鹹」的說法出現。再進一步來說,現代的儀器與技術已經足夠進步,可以嘗試對於人體的味覺做出某個程度的測定,雖然這樣的測定還不能準確的描述為何人體在不同的生理狀態下,對於同樣的食材或藥材,會產生不同的味覺上的反應,但至少總歸來說,通常在一定的範圍之下,也算是能夠客觀的進行描述。但是對於四性的寒、涼、溫、熱,先不說儀器的測定,光是在定義上面的說法,就各有論點。有的人認為四性是「溫度」,但是很明顯,這樣的說法不能完全解釋在實務上,寒性的藥材就算在經過煎煮之後,他的性質還是屬寒。否則所有藥湯一經煎煮,寒性不是去除就是削弱,真正碰到治病而需要用寒涼藥的性質時,又該怎麼處理才能保留其本性?這些論點如果不先進行準確的集約,恐怕連要設計儀器或是檢驗方式都有問題。 我認為,說到四性,提到寒熱,就必須一併提及在「六氣」:風、暑、濕、燥、寒、熱(請參考《太極米漿粥》P.94、260)之中的概念。 根據我的想法:所謂的「六氣」,是從對於各種現象的「三層剖析」再乘上「二極成對」所得來的歸納結果。日常常見的能量傳導而反應出熱的變化現象,包含:對流、傳導、輻射,而個別可以透過密度、濕度、溫度的三層剖析來觀測。密度的高低二極成對,決定出「風」與「暑」,濕度的高低二極成對,決定出「濕」與「燥」,溫度的高低二極成對,決定出「熱」與「寒」。但是我們要強調的是:對於溫度的定義,除了可以量測得到的熱能幅射之外,更進一步的定義,則可以說是「分子間的動能」。我們雖然不談分子等級的觀測或效應,但是我們可以知道:溫度的改變,並不只是單純的冷熱上的感受,更進一步的來說,他是揭示了「某種效能」的高或低。由此來定義我所謂的寒熱,主要就是「影響人體局部功能的加強或是衰減」的結果。能夠讓人體局部的功能向陽的方向加強,則是屬熱性,反之,若能夠讓人體局部的功能向陰的方向加強,就是屬寒性。 回來談人參,依《本經》記載,四性屬微寒。在《桂本》之中,我對於人參的解說,是其具有「以極少的胃氣就能快速增加肺中宗氣」的作用。肺中宗氣能讓身體向外輸送的能量在「打到頂,收到底」(請參考《太極米漿粥》P.52)之後而回收到體內,作用方向為入裡,屬陰,令肝系統向外疏瀉的力道受克制,但是又不那麼強烈,因此表述為「微寒」。但是人參在人體之中,卻能夠透過人體原本的「百脈朝肺」的效果,讓宗氣在所有經脈之中暢行,因此能夠「主補五臟」,同時還能夠具有「安精神」、「定魂魄」等效用。因此,就算把人參放在沸水之中煮上兩個小時,他的屬性還是一致,並不會受到攝氏溫度的影響而變化。如果只說人參微寒,這樣的說法並無法具體呈現他的作用,但如果用我的物性描述,則無論放入到《桂本》之中任何一則條文,都能夠快速、清楚、準確的理解人參的功效。當然,我們若是只單說某樣食材「寒」或「溫」,也並不能就此定義出這種食材屬於「非吃不可」或是要「少吃為妙」。 再說到乾薑,《本經》記載為味辛,性溫。在功效上,能夠「溫中」,甚至能夠「出汗」,這都是人體功能提高的表現,還說了「生者尤良」,表示生薑的效能會更顯著的不同。這麼清楚的定義,怎麼會有「寒涼」之類的可能?像這樣與《本經》的藥材性味的說法相左的表述,在坊間實在流傳得太多、太廣了,如果我們一一去反論的話,那再多的篇幅也不夠用。所以我們也只能以一家言的角度,說說自己的看法,請各位朋友們再自己多多參考與體會了。 從前面的引述之中,我們除了討論四性在《本經》裡的描述,我們還知道了:不只單獨描述食材與藥材的四性,更需要對於其「作用在人體的什麼局部或是功能」上,才可以更清楚的知道,所謂的四性的影響,究竟是「寒」了人體的什麼,又「熱」了人體的什麼。也就是:人體的功能,在什麼局部產生了什麼樣的加強或是衰減,我們才知道,當我們有什麼調理需求的時候,可以更精準的使用該項食材或者藥材。當然,這樣比較完整的描述,對於還不熟悉的朋友來說,剛開始接觸,很難直接連結到「究竟能不能吃」的結論。不過我們對於一項食材,除了極少數的,如粳米的精白米,是屬於絕對不必區分體質與時機,都能使用的材料,或者如我常提到的蘋果、黑豆、白蘿蔔,可以說沒有人體需要攝取的機會,除此之外的狀況,我們通常也很難「一刀切」式的,把一種食材或藥材直接劃成「能吃」或「不能吃」兩種。猛毒如附子、烏頭,卻也有救命於傾危之功。雖然「沒有不能吃的食物」這句話絕對有問題,但是適切的吃,怎麼樣又算是適切,如何能夠適切,這是我們之所以會在這邊做進一步論述的最主要的理由。 總結:「四性」雖然可以說是將六氣條件之一的「寒熱」觀念做進一步的推廣,再放進物性的描述總論,成為其中的一部分而已,但是其核心觀念仍為一致。寒熱的表層觀察結論為「溫度的高低」,深層的意義是「功能的升降」,衍生的意義則是「陰陽的屬性」。若是能夠清楚分辨這三層意義,那麼一碗放涼至室溫的生薑煮湯,以及一碗正在沸騰的白菜煮湯,究竟誰寒誰熱,就不難以區別了。 取出來的「健康食品」,就不在討論之列了。

作者資料

紫林齋主

本名林祥榮,13年前曾罹患膽結石,不定時炸裂的劇痛,讓他試過各種排石偏方,更一度想開刀把膽拿掉,後來因緣際會下他轉而尋求中醫的力量,從而發現失傳千年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的養生方法,成功自療。 05年開始於雅虎奇摩部落格留下學習《桂林古本》的心得。其時多以「IL」為筆名,在與網友交流,討論中醫藥研究問題的過程中,同樣看到許多朋友在自學之際,碰到與今日世道主流相左的矛盾之處,也看到許多一時流行的健康養生觀念,實在與古籍立論精神相去甚遠。在多位同道朋友的積極邀約與鼓勵之下,07年開設「中醫生活講座」,由最基本的陰陽、五行、六氣、生剋概念入門,徹底說明古籍中醫架構與今日世人所認知的差異,重新檢視今日的疾病預防與保健觀念。 創辦「紫林中醫」,目前往返兩岸進行演講和開課。 FB:www.facebook.com/vitacillin/ 全球論壇:www.vitacillin.com/

基本資料

作者:紫林齋主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8-03-27 ISBN:9789571373546 城邦書號:A2202251 規格:平裝 / 單色 / 272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