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勵志故事
台客劇場的人生實驗室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台客劇場的人生實驗室

  • 作者:林冠廷
  • 出版社:圓神
  • 出版日期:2018-09-01
  • 定價:350元
  • 優惠價:9折 315元
  • 書虫VIP價:315元,贈紅利15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99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41萬粉絲追蹤,最有態度的「台客」林冠廷,引爆你對人生的熱情! ——「我的愛地球行動_______」寫下屬於自己的宣言,大聲地告訴全世界你的行動承諾! ——透明防水設計,讓你可以貼在安全帽、環保杯、筆記本……不怕風吹雨淋,愛貼哪,就貼哪! ——給你滿滿的大!貼!紙! 14×10cm的設計,讓你寫好寫滿貼滿! 一週不使用網路、體驗72小時街友生活、淨街淨灘、用GPS追蹤天燈……「實驗室行動」正在全台發酵,挑戰你的好奇心與行動力! 就算失敗,都好過沒嘗試! 我的人生,實驗中! 台客劇場導演林冠廷因為好奇天津街有多少菸蒂,於是捲起衣袖,撿了滿滿一罐菸蒂後開啟了自主環保行動;因為想要改善父親的糖尿病,所以開始嘗試生酮飲食;因為想釐清自己為什麼對街友也有些莫名的偏見,所以決定到台北車站當一晚的街友,後來和街友產生令人印象深刻的互動。 對林冠廷來說,人生就如同一個實驗室,他所做的每一個嘗試並沒有正確答案,但他不害怕結果好壞,因為有實驗,才知道對自己而言,什麼才是真正的成功或失敗。即便可能跌跤或失誤,但仍收穫了無限經驗。只要立意是好的,那就挺直腰桿,欣然承擔每一個實驗的結果,再拾起勇氣嘗試下一個選擇! 還在躊躇不前嗎?跟著「台客」的腳步,勇敢地踏進你的人生實驗室吧! 各界推薦 網路創作者 100種理想 影音部落客 HowHow 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巫彥德 時尚老人 林經甫 YouTube創作者 阿滴 網路演員 脖子 RE-THINK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創辦人 黃之揚 主持人/演員 焦糖陳嘉行 網路創作者 壹加壹 Illy and Lean 環保小尖兵 廣告小妹 知名作家/哈佛心理學專家 劉軒 情侶插畫家 賴賴&織織 熱血推薦 各界推薦 改變世界,從願意改變自己開始;改變自己,從勇敢實驗生命出發。 我們推薦書、推薦林導,更推薦那讓他不斷願意改變自己的耶穌。——網路創作者 100種理想 台客劇場林冠廷導演是我很崇拜的創作者。永遠堅持自己的理想,不譁眾取寵、不落入俗套地用他的方式說故事給觀眾。希望大家聽完台客劇場的故事,也能有些啟發,並去創造自己的故事。——影音部落客 HowHow 對土地與人深切的關懷,一個又一個充滿好奇與探索的行動,想成為用行動帶來改變的人,一定不能錯過。——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巫彥德 每個父親對自己的孩子都有期待,但從林導小時候開始,我們父子的對話一直是平等開放的,像是朋友,無所不談,經常是鼓勵不設限。他用自己的興趣和方式,勇於表達對社會人事物的關懷思考,並且身體實踐力行。曾有報導以「跨世代的網紅力量」來形容林導和我,各自以網路影片創造的影響,但或許名氣不重要,然而我卻看見了他散發的正向影響力,甚至帶來美好改變,是我這位驕傲父親所樂見的。——時尚老人 林經甫 在數位世代裡,網路影響著生活,社會越混亂,越需要使命感的存在,很開心有冠廷的出現,他的影片,影響了我的生活、我的思維、我的態度。這本書在告訴大家,很多事情都可以靠別人教你,唯有「成功」,必須靠你自己走,走出一個屬於你的生活態度。——網路演員 脖子 滑著手機螢幕或按著電腦鍵盤抱怨批評台灣很容易,也幾乎是大部分台灣人的日常習慣。我總想問這些朋友:「然後呢?」 罵得再有文采或按讚、分享數達到新高後,問題不會因此解決,總得有人付出行動實踐,才有改善的可能。 《台客劇場的人生實驗室》就是林冠廷導演身體力行直接挑戰問題,希望從自己開始讓台灣更好。台灣承載的困境,無法僅靠一位救世主、一個政黨、一個政府就能得到救贖,得靠每一個人願意改變想法,團結聯合起來才有可能。——主持人/演員 焦糖陳嘉行 每每見到我崇拜的林冠廷大叔,為找出社會問題的根源,身體力行親自實踐,於是我想:「不然我也來試試?」原來實驗室精神,是會傳染的。在看完大叔的淨灘影片後,前幾日我在澎湖的海邊,不自覺地會去留意垃圾多不多、提醒自己與朋友務必把垃圾帶走。只想說,謝謝大叔(抱)。——環保小尖兵 廣告小妹 之前,我很喜歡看林冠廷導演拍的《台客劇場》每一部影片都會讓人看過之後令人深思。 現在,我很開心能看到他出書,不僅多一些了解他的機會,更是讓他用文字的力量去影響更多的人關注環保,關注一些我們人性的「軟肋」等等議題。 人生就像是一個實驗室,做的每一個嘗試並沒有正確答案,唯獨自己走過,才會知道什麼是成功,希望藉由這本書,可以帶領更多的人一起行動!——知名作家/哈佛心理學專家 劉軒 很久以前就看過台客的影片,最早的印象就是質感很好、節奏很棒、台客很帥還有住得很近而已。 直到一次去沙崙外拍,驚覺台北居然有這麼乾淨的沙灘,才知道這是多方淨灘的成果。之後我們便迫不及待參加了花東的淨灘,也如願跟本人聊上幾句。 台灣最不缺的就是動一張嘴,鍵盤愛動物、鍵盤愛地球、鍵盤愛台灣,卻不知道自己永遠在實踐者的足跡後,享受著樹蔭。 敬那些汗、那些用心,敬實踐者的足跡。——情侶插畫家 賴賴&織織

目錄

推薦序 為晦暗未明的世代,照出一條可走的路 黃之揚 各界推薦 自序 一起走進不按牌理出牌的人生實驗室 第一章 人生該往哪走? 第二章 他們給我的生命教育 第三章 意外的人生轉折路 第四章 與塑膠的愛恨情仇 第五章 街友,其實和你我都一樣 第六章 用愛終結無緣社會 第七章 傳統營養學要不要update一下? 第八章 行動吧!找回美麗的福爾摩沙 第九章 地球人,動起來! 結語

序跋

【推薦序】為晦暗未明的世代,照出一條可走的路 黃之揚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的專注力都渙散。在海量的資訊當中,多的都是過眼雲煙,少的是從此改變。什麼時候,有一個事件讓你停下來、好好思考、然後改變了你?   台客導演Alex就有這個力量。   我們的組織RE-THINK一直號召淨灘,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號召超過兩萬人參與環保行動。行動中,我們也常問參與者:「你們是怎麼知道我們的?」偶爾,就會有參與者說:「我是看到台客劇場認識你們的。」   Alex一開始拍攝了我們的淨灘行動,之後自己也開始號召淨灘,他的粉絲、其他YouTuber們都熱烈響應。網路世代中,從線上到線下要走過一條漫長的路,要粉絲們看你的內容、按按讚或分享都相對容易,但要在大家看後,喜歡、認同,甚至以行動回應你、與你面對面,這就相對困難了。   從淨灘、電音淨灘到淨街,Alex不斷實驗用飄在雲端的社群媒體,創造出一次次接地氣的社群互動。背後有什麼成功的原因呢?除了專業技術外,我想是因為真誠,也是我一直最喜歡導演的地方。   從一開始的想法,到實際的行動,無論成功或失敗,他都坦然跟所有粉絲掏心掏肺,甚至示弱、承認錯誤也無妨(像是「活動臨時改地點,差點挫屎」之類的,大剌剌講出來我也是佩服啦)。在多少影片中,他也都叨叨絮絮,把他相信的價值用好理解的方式講出。   社群網站的特性是內容不斷後浪推前浪,很多議題都風靡一時後便被世界遠遠拋諸腦後,而且更迭的速度越來越快。然而,台客劇場一次次創造的內容並非船過水無痕,影響力產生漣漪,幾位更年輕的人也受影響加入YouTuber行列,金魚腦、白昆禾等也都用自己敘述的風格、傳遞更多想法,許多學生也開始模仿導演的環保生活,甚至回到學校、班上影響同儕。   「欸你要不要去國外?台灣環境不好,年輕人還是出去闖闖吧!」我未滿三十歲,偶爾還是有人會這麼問我。   我想這是在這茫然的世代中,很多年輕人卡關的問題。是啊,我們這個世代,看到越來越多台灣世代性的問題:社會資源分配不均、低薪機會少、政治鬥爭內耗、無法再漠視的環境議題等。   積累出的問題,難免讓年輕人覺得台灣的未來沒什麼值得期待,不如享受眼下的小確幸吧。   但是,到底是台灣真的那麼不好,還是她的好沒有被拿出來大肆鳴放?那些在惦惦愛台灣的人、那些嶄新的商業模式和創新設計、那些正在改變社會,同時不但沒窮死還能賺錢的人們,這些都是走出來的路、都是需要被下個世代看見的模式。   包含台客在內,我們需要更多人,創造、傳遞更多台灣的好故事、新文化,為這個晦暗未明的世代,照出一條可走的路。   (本文作者為RE-THINK 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創辦人)
【自序】一起走進不按牌理出牌的人生實驗室
  常常有年輕人問我:要如何成為一個YouTuber?   這問題總讓我很難一下子就回答出來。為什麼?如果你想創作,隨時都可以成為YouTuber;如果你想出名,那麼YouTuber只是管道之一,你不一定要像我走這條路。至於為什麼我會走上這條路?坦白說,我幾乎是誤打誤撞的。多年前,我還夢想留在好萊塢成為大導演時,根本還沒有YouTuber這種職業—如果這也算是一種職業的話。   我在美國念書,離開學校後繼續在美國闖蕩很多年,沒弄出什麼成果,you know,身處異鄉,再加上有時候聽到人家分不清楚「Thailand」與「Taiwan」也會覺得沮喪,所以,其實我是帶著挫敗的感覺回到台灣。   回台後,也做過廣告、拍過一點東西,但始終沒有真正做出自己覺得多了不起的東西,用華人的價值觀來看,我年過四十,根本還沒闖出什麼名堂。   可能很多人以為像我這種從小就待在國外、接受美式教育的人,人生一定很順利、很精采,好像很容易就能混生活,但我的人生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樣順利,這樣講,你可能會覺得詫異:如果我不順利,還有誰順利?要嘛是我在開玩笑,再不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畢竟我爸曾是還算有分量的醫生,而我兩歲就去美國,一路都接受美式教育,現在拍片拍成網紅,似乎讓某些年輕人覺得很羨慕(當然我也常被罵),這還不夠順利嗎?   其實我想說的是,華人總是習慣在既有的單一標準下來檢視一個人,包括出身如何、教育程度怎樣、是不是有成就、社會地位高或低等,然而,我們什麼時候真正放下這些條件來好好認識一個人,包括認識自己?如果沒有這些狹隘的標準,那我們又如何評估自己成功或失敗?   父親是醫生,在他的年代,當醫生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但我對當醫生一點興趣也沒有,所以很早就告訴他,我不想當醫生。   Okay,我爸算是開明也能尊重我的選擇,不想當醫生沒關係,那我要幹嘛?當時我對建築有興趣,所以跑去念建築,念著念著發現內容跟我想的差很多,很多住屋都醜醜的,而且因為跟人沒有關係,所以住在裡面感覺冰冰冷冷的,我才知道我想做的是跟人有關的事,是要有溫度的,於是我轉念視覺藝術,這一念下去,覺得影像太有意思了,因此燃起我的電影夢。雖然到目前為止,我的「成就」就像文章一開頭跟大家告白的那樣,還沒有很了不起的作品,但是我想人生就是一個實驗室,在認識自己的路上不斷探索各種可能性,因此一定會有失敗、錯誤、不如意,但人生本來就是一直在這實驗過程中摸索出自己的一條路,不是嗎?   我爸很愛台灣,在他的年代,知識分子都充滿熱情地投入社會運動,他們希望藉由大家的力量,一起讓社會更好,正好他又很擅長溝通協調與動員組織,所以不管是社會運動或者社區營造,他都有一群夥伴,有目標、有計畫地去實踐。但到了我這年紀,社會氣氛加上我的個性,以「台客劇場」頻道來說,一開始只是從很個人的角度,並抱著想要認識家鄉的心情來創作,可能也跟我離鄉背井多年有關,因此小小的我,談不上任何環保意識或改造社會這麼偉大的使命。不瞞大家,在淨灘系列拍攝前,我也是塑膠杯、寶特瓶不離手啊!拍攝淨灘,一開始只是為了拍攝RE-THINK的Daniel,認識了淨灘後才好奇展開行動,之後的效應完全不是我原先所能設想的。   七十二小時的街友體驗,也是發自我很粗淺的疑問:為什麼有人會這麼弱勢,連家都沒有?我的淨灘伙伴楊峻傑就是一個讓我很震撼的例子。   不知道大家是否想過:當這些街友還不是街友以前,原本是什麼樣子?峻傑跟爸爸在街頭流浪過整整一年,而峻傑的父親原本是企業主,公司還有來自國際市場的訂單,家境比小康還要好,但就是會有這麼令人意外的一天,他們成了無家可歸的人,得露宿街頭。是不是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淪為街友?如果是,那我們又憑什麼歧視這群人?他們應該被理解、同理。但我也是經歷這一段拍攝後,才更加理解他們的處境,這件事也讓我感受到絕對不是成為三天街友體驗過後就結束,接下來,我還想做點什麼,這三天的體驗,或許才是開始而已。   「你敢不敢挑戰台北市最多菸蒂的一條街」是二○一六年的實驗,算是早期作品,我沒想到這部影片不僅在網路上獲得很大的迴響,而且還真的被政府官員當成一回事,後來我也真的跟柯P一起淨街了!不僅天津街設置菸灰缸,當然網友們給我很多激盪與回饋意見,才有了後續一系列的淨街影片創作。   到目前為止,我的作品最受爭議的應該是生酮飲食吧!會想親身進行低醣飲食實驗是因為老爸的糖尿病,老爸自己就是醫生,對我的實驗沒有太多質疑,但他不停地提醒我,製作影片時一定要跟觀眾提醒:「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就要跟醫生配合討論,不要自己貿然進行實驗。」我的著眼點不是宣稱我有多專業可以取代醫生,只是希望透過實驗,對現在的醫學觀念提出一些可能的迷思與疑問。   現代人重視健康,各種媒體每天都有大量訊息出現,仔細閱讀這些資訊後,會發現這些內容常常是自相矛盾,一下子說飽和脂肪好,一下子說不好;一會兒說咖啡好,一會兒說不好,連被奉為養生的地瓜現在也有質疑聲音出現。究竟誰說的才是對的?我相信這不只是我有困惑,而是讀這本書的你與看過我影片的每一位朋友都有的疑問,所以我才想用自己來做實驗,親身體驗感受會更確切。   看過我影片的朋友們大概會知道我的風格,我總是露臉當主角(連老婆、小孩都無法避掉鏡頭,小孩已經慢慢懂事,向我宣告未來不再入鏡),這不是愛現,而是為了落實並實踐。我認為,現在很多人的生活對於大環境充滿無力感,很容易就批評政府或者別人,當然,政府做得好不好,可以用客觀標準來檢視,但除了抱怨政府之外,我們是不是還能有什麼作為,從自己改變起?如果我們連一點行動都無法展現,就只剩下抱怨,那麼,這對個人人生與社會,並沒有太多的意義。   當然,若你現在問我,我做這些事情的意義是什麼?目標又是什麼?我一樣無法用三言兩語回答你。很多理解或者看見,總在行動後才會更加清楚明白,我唯一可以跟大家確定的是:把人生當成一個實驗室,一點都不會有事!所謂的成功,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道理,只有你自己走過,才會知道什麼是成功,什麼是你人生真正的意義。     歡迎你跟我一起走進不按牌理出牌的人生實驗室!

內文試閱

  第一章 人生該往哪走?      專注在自己的世界      「請問你對台灣教育有什麼看法?」      「你是怎麼知道自己要當YouTuber?」      這是我這幾年在演講或接受採訪時最常被問到的兩個問題。      起初,面對第一個問題時,我都會很誠實地告訴對方:「我沒辦法評論,也不了解台灣教育問題,因為我不曾在這個環境中接受教育。」      我兩歲去美國,中間一度回到台灣,但也是在台北美國學校受教育,接著再回美國念書,直到完成大學學業後回台灣。我一直都不太在意別人怎麼看我,比較專注在自己的世界裡,因此,當有這樣的問題冒出來時,我完全不知道這會是一個問題。      當被問多了,從別人口中聽到我怎樣開放,或者我怎樣不同,慢慢地我才知道原來我的思考方式跟很多人不太一樣,我也開始觀察並試圖了解,才明白這問題背後應該是跟我個人受教育的歷程與台灣多數人不一樣而觸發。      大家看到我有比較開放的態度,會自動判斷是否跟我接受的「美式教育」有關,然而我覺得應該跟父母親的教養與價值觀最有關連,然後才是跟美式教育組合後產生的變化。      活到老,學到老的「初學者心態」      為什麼這樣說?台灣的朋友們真的不要以為美式教育有多開放,因為美國校園裡的「上學模式」跟台灣沒什麼兩樣,同樣都是一位老師在講台上面對數十位學生,老師單向授課是主要的形式。只不過,美國環境本來就允許更多的個人意識展現,自由觀念也從小就深植在生活中,因此孩子能夠展現自我,而非像東方社會「群體先於個人」是主流價值觀。      雖然我們現在看起來好像每個人都有自由,也能夠暢所欲言,可是我們彼此也都知道現實生活中做很多決定時,都要考慮到父母親的感受,包括選念系所、選擇工作、選擇配偶等。      回想在美國求學的生活,比較多的記憶不是課堂,而是同學、玩滑板、去朋友家玩,腦海裡的老師早就成了一張張像印象派的臉,模模糊糊。      教育是什麼?真的已經想不起來我在學校都在幹嘛,所以你若真的問我「怎樣的教育比較好?」我滿贊成自學或者是蒙特梭利的教育方式,目前我就是把孩子送到蒙特梭利的幼兒園上學,希望培養他的自主性並開發潛能。      我的教育歷程,可沒這種自發性的學習環境,跟在台灣的你一樣,也是老師在上、同學在下,但是,我在中學遇到了一位老師,他啟蒙了我非常多的思考關鍵,甚至影響我許多價值觀。記得有一次,他一上課,就把課本扔在地上,問我們:      「歷史是什麼?」      我們都嚇傻了,答不上話。      「歷史都是謊言!」老師很認真地思考這件事。      歷史怎麼會是謊言?這問題,我相信對現在的台灣讀者來說,都不會太驚嚇,因為我們經過政黨輪替,民主政治發展也有很長的時間,大家對於歷史的看法,也越來越多元,但是在我那個年代加上中學老師這樣講,可是讓學生耳目一新又有一點刺耳的感覺。      另一位影響我的人是教藝術的老師。      藝術老師不斷強調「Personal is universal and be stupid.」,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要我們真的去當笨蛋,而是要把自己放在一種謙虛不知的狀態裡,如果我們把自己當成專家,以為什麼都懂,那才是真的 stupid,老師談的就是「初學者心態」這種概念,換句話說,人無論多厲害,都要抱著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這樣才能學得更多、學得更快。      真正的專家,始終會保有初學者心態,才能不斷更新自己的節奏與步伐。      不要害怕失敗,持續嘗試就對了!      至於常被問到的第二個問題:「你是如何知道自己要當YouTuber?」      答案是:如果不是原本的計畫失敗,我從來也沒想到自己會成為YouTuber!      剛回台灣找工作時,我進入廣告圈。      我很喜歡創意方面的工作,一心希望成為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但是最終我被炒魷魚了,因為貢獻度不夠,廣告生涯從此宣告「謝謝再聯絡」。你們看,我是不是也滿慘的?被老闆炒,而且是被認為表現不佳,要說很丟臉,的確沒面子,但如果我陷入挫敗的情緒中而爬不起來,那就意味著我真的承認自己是個很失敗的人,因此,失業後,我很積極地抱著自己的作品去找工作、投履歷。      這大概是十年前的事,那時工作已經很難找了,尤其我們這一行,我比不上剛入社會的年輕人便宜,也不是功成名就,值得老闆花大錢請的創意人,我等於走進高不成、低不就的「曖昧階段」,我想應該有不少讀者朋友都經歷過這狀態或正在經歷這階段。      整整失業一年,後來透過朋友引薦,我認識了「攝影時尚教父」林炳存,他是很多大咖藝人的御用攝影師,非常厲害,但即使他有今天的地位,對工作仍然抱著熱情與專業的精神,這也呼應了我前面提到的「初學者心態」。      我跟著大哥工作七、八年,每天都充滿挑戰,但也很有成就感,因此奠定了影像美學與技術的基礎,後來大哥告訴我:「你自己可以獨立了!」      於是,我的人生第二次宣告離開舒適圈。      要出來靠自己,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自由工作者,聽起來很自由,很多年輕人都很嚮往,但如果案源不穩呢?加上我有小孩要養,這可是讓人很緊張的事。      起初,因為我才剛離開廣告圈,自然把接案目標鎖定在拍廣告。      我拍過四星彩、啤酒廣告,提案給廣告公司時,都以「不夠專業」被打槍。      哎!即使心中明白主會引領我,但是遇到這些不順遂,我還是免不了深感挫敗。幸好,正值我人生低潮時,網路跟微電影開始蓬勃發展,沒有預算、拍不了專業廣告的困境,在網路影片都可以獲得解決,讓我擺脫沒案可接的困境。怎麼說?      我打造自己的頻道與平台,建立自己的品牌,一步一步走過來,現在要和我合作的業主,前提是知道我的風格,於是就會有「品牌合作」的概念,不再是我「服務」客戶的關係,這樣一來,我的創意就能夠獲得發揮,不會受限於業主的單方面考量。      這過程當然也是一路摸索、跌跌撞撞,才會有今天的模樣,但是我可以很確定的是:失敗真的不可怕也不可恥,哪怕你被別人否定,但是只要你願意繼續嘗試,一定會走出自己的路。      信心不是天生的,靈感也非憑空而來      失敗,絕對不是你的專利,也不是我的,這邊要跟大家分享另一個曾經面臨人生重大挫敗的人的故事—世界排名第七的羽球好手周天成。      別以為排名第七是理所當然的事,或是認為周天成有天賦,輕而易舉就可以登上世界體壇舞台,都錯了!      我曾跟著他度過一整天,深入了解一名運動員的日常作息後,打從心底讚嘆運動選手的意志力真的超強,如果不是這份堅定,成功不容易到手。      周天成的父母親很喜歡打羽球,在他幼稚園時也帶他一塊兒打,意外發現這小子很有天分,決定好好開發他的潛力,於是周天成加入小學的羽球隊,就這麼一路打到國小高年級,比賽成績都很優異,有一回,周媽媽問他:「要不要換跑道,改打網球?」周天成回答:「不要啊!我都已經打到全國冠軍,幹嘛換?」從此以後,周媽媽再也沒第二句話,周天成的羽球路就這麼走下去。      「為什麼當時媽媽會希望你改打網球?」我問。      「因為網球獎金比較多啊!」周天成笑著說母親這務實的考量。      但是,小小的周天成的內心完全不因為媽媽或者獎金所動,他似乎很早就知道自己要走的路,這對很多人來說,並不是容易的事,為何周天成可以?      「我從很小的時候就立志要當選手、打奧運,這是我自己的目標,爸媽看到我從小就有目標,也很高興,他們對我沒有過多的干涉,老師也對我很包容,不會要求我的成績,而我自己也很自然地不會去和別人比較國語、數學,只專心打我的球。」      這是周天成一直以來的專注,他甚至沒有「Plan B」。      Plan B的意思是在原定計畫之外的第二個選擇、第二條路,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有備案的習慣,就工作上來說,這也是縝密的表現。可是在周天成的人生裡,根本沒有這個詞,即使他在一年之後遭逢十連敗,可以說是一打就輸。這樣還能繼續嗎?不退下嗎?      周天成不是不能轉換跑道,而是他根本沒想過「Plan B」這件事,因此輸了,就繼續努力,就是這麼簡單。      每次他去演講時,聽眾問他:「為什麼可以這麼有自信不用 Plan B?」周天成說,三天不練球、五天不練球,然後出去比賽,你會有信心嗎?當然沒有信心,因此「信心是持續練習累積出來的,而且要發展出自己的特色。」      這一點我很同意他說的,就像我也曾經每天練習拋出十個點子,往往就在發想第八個、第九個、第十個點子時,腦子會有一種擠不出來的爆炸感,這很像在運動或者做重訓時,身體快抵達終點時面臨崩潰臨界點的那種感覺,創意需要練習,也是一種腦力的訓練,久而久之,時間點到了,靈感就會「掉」下來,這絕非憑空而來的。      用行動證明自己的選擇      周天成的故事這兩集影片上線後,引起很多學生族群的共鳴。有一回,我去桃園家扶中心演講時,就有同學跟我分享他的經驗。      這位同學也讀體育系,大學以前也是被壓著讀書,父母親與環境就是不斷用一般的標準來要求他,但是他自己明白運動才是他的最愛,上了大學以後,他對於教練與救護員的角色有更多認識,也更加喜愛,因而慢慢將人生往這方向調整,希望把所學的知識跟更多人分享。      我聽了這位同學的歷程後,很有感觸。      其實我也是被媽媽一路帶著走並接受傳統教育的模式,即使人在美國,父母親對小孩還是會有所期待,這一點,我跟周天成一樣比較幸運,我們的父母親都不太會限制我們發展自己喜歡的事。      舉例來說,我阿公、我爸是醫生,當然他們第一個期待就是我當醫生,繼承衣缽,但我很早就表明對行醫沒有興趣,我爸就不再多說。      此外,我爸基於愛台灣的熱情,收藏很多戲偶,數量多到足以讓他打造一座頗具規模的博物館1,他也曾經希望我傳承他的熱情,但我對戲偶沒興趣,他也不再勉強我。      周天成的父母親對他當然也有所期待,但是他也會主動溝通,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用行動證明自己的選擇與決定。      自己的路,要自己走出來      不管是周天成還是我,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父母親對子女有期待是很自然的事,為人子女其實不用太抗拒,但是我們可以為自己做的事,就是不放棄溝通與踏實付出,久而久之,我相信父母親都會慢慢看到你的堅持是值得被肯定的。      從另一方面來說,父母親也不用太擔心小孩的未來與前途,如果沒有長遠且通盤思考孩子的人生該怎麼走,一味地聚焦升學,擔心小孩上不了好學校,這樣只會把人生過得很狹隘,而且可能原本有的天賦才華也會因此被埋沒。      就像原本我們的世界充滿了各種水果與花草樹木,但是卻因為目光短淺且太強調競爭比較,把世界變得全都是蘋果、全都是櫻花,多元繽紛只剩下一元樣貌,這樣一來,原本好吃的蘋果、美麗的櫻花,都會讓人心生厭膩。      我很贊成小孩的功課不要太多,多出來的時間就是去玩,去探索自己真正的喜好,越早開始嘗試了解自己,對人生的茫然就會越少。      畢竟,這是自己的人生,得要自己面對,縱使此刻看起來好像擺脫不了來自父母親的壓力,那麼只要想想五十歲的自己,還是要這麼害怕父母嗎?抑或只是拿父母當自己逃避人生抉擇的藉口?這樣答案就很明確了。      請你先相信自己,別怕向父母親表達自己的志趣,也不要害怕路上遭遇的失敗。人生該往哪走,你才是自己的領航者,唯有你願意為自己承擔時,才能走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周天成的實驗室語錄      相信自己      失敗後再次挑戰      證明你的實力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真實的信心來自苦練      給自己清楚的目標      培養強項勝過功課好      發現自己的強項      第九章 地球人,動起來!      從墾丁春吶到貢寮海洋音樂祭,我想很多朋友可能都會不自覺地把海灘音樂活動跟髒亂連結在一起,這不能怪大家,因為是事實,往往音樂祭熱熱鬧鬧結束後,沙灘上都是垃圾。      很喜歡電音的我,也因此思考著:難道不能在海邊輕鬆愉快的氣氛下,欣賞音樂,又維持乾淨的環境嗎?      當然還是老話一句:我不是一開始就自詡為環保努力,而是生活中有太多問號,引發著我想一一解決心中的困惑,然後就走上今天的方向。      當然也一路,更加認識台灣這片土地的美。      第一次號召的淨灘行動      回想我二○一六年第一次號召朋友們來沙崙淨灘時,因為沒經驗,所以很緊張,當時氣象預報說天氣不太好,萬一下雨可能無法順利進行。      結果當天一早,我住處的車庫出了問題,車開不出來,這下可好,萬一遲到,被網友以為我揪團揪一揪落跑,成了詐騙集團首腦,那還得了?於是我三步併作兩步,急急忙忙奔上捷運和小黃,希望在最短時間內抵達集合地點。      一到現場,證明所有事都是我杞人憂天,不但天氣好到不行,而且早就有一些朋友自發性地開始淨灘。但我有點蠢,一看到朋友們提早淨灘,還擔心垃圾被他們撿光了怎麼辦?等到我正式開始,後面來的人豈不是沒垃圾可撿?好笑吧!這只能說,再一次凸顯出我的無知。      有些朋友比我有經驗,手套、垃圾袋、夾子、水壺、帽子等裝備都很齊全,看到這畫面,讓我的焦慮瞬間成了元氣滿滿的動力。      當天來了超過兩百人,這對第一次號召淨灘行動的我來說,完全是無法想像的成果,也讓我深刻感受到一件事:網友們與我透過網路連結,是可以化為真實世界的具體行動,這就是自媒體的力量,也讓我慢慢感受到身為YouTuber的價值與使命。      有了這次號召淨灘初體驗,促成了一年後連續一週不斷電的環島淨灘大行動。同時,也想趁機認識更多台灣家園的生態環境。      環島淨灘 START!      有人問:為何要連續淨灘,不分批進行?      我從實招來:我做事喜歡一氣呵成,而且會想念我的兩個小寶貝,一口氣完成任務,我就可以安心回家陪孩子。      又有人問:那幹嘛不帶著孩子一起淨灘?      這件事我跟老婆討論過,我們如果是自己出遊,就像之前玩沙城堡那樣的話,可以帶孩子一起出來從體驗中學習,然而這次行動時間長,面對的又是我們都不熟悉的現場,還必須關照一起參與行動的朋友,畢竟孩子還小,工作中很難兼顧孩子,所以決定專心與工作夥伴們一起度過這八天的任務,小孩暫時放家裡。      這次規畫從台北往東部出發,一路是花蓮七星潭、台東加路蘭北段、屏東後灣、台南四草觀夕平台、嘉義布袋好美里沙灘與台中高美濕地。      離開大台北地區,外縣市幾乎是人生地不熟,因此得仰賴在地人士與團體協助我們尋覓地點進行淨灘,也要安排好清潔隊,這些往返過程很細瑣,都不是我的強項,多虧有台客劇場夥伴可以在行前張羅這些事,不然依我很隨興又神經大條的個性來講,這場活動鐵定很難順利進行,整趟行程一起跑的是製片東風與他的兒子,還有攝影阿德,我們等於是同甘共苦了八天,不簡單!      海洋垃圾是全世界的共同問題      前面有提到關於海洋垃圾問題的嚴重性,這些廢棄物隨著洋流可以無國界地滲入各國的海洋中,我這次在七星潭潛水嘗試潛水淨灘時,終於有親身體驗的深刻感受。海面上看似美麗的海洋,底下卻是靜靜地躺了一堆塑膠垃圾。      我們的家,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垃圾侵襲了。      講「我們的家」,或許你會認為你住的房子、街道很乾淨啊!哪有被垃圾侵襲?但這邊我提出的「家」,是新的概念,也是更大的概念。地球就是我們的家,身為地球的一名成員,我們都是室友。這樣,我們怎能忍受自己的家被汙染?      環島淨灘行程中,最令人傻眼的是嘉義布袋的好美里沿海,除了整個海岸線都是消波塊以外,還有許多難以想像的大型保麗龍廢棄物,而保麗龍同時也是最難處理的垃圾。我們跨過層層消波塊,搬運方式也比其他淨灘地點更困難。      然而,最糟的地方,卻有最美的人心。      淨灘的夥伴們不論認不認識,會漸漸地形成一個分工模組,有人撿、有人傳送、有人載運、有人分類。一群彼此不認識的人會因為同樣目標,讓工作流程井然有序,看了真的很感動。   

影音

作者資料

林冠廷

台客劇場導演、YouTuber,擁有逾41萬粉絲,並持續增加中。曾連續兩年失業在家,卻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路,並於2014年以《台灣無比精彩:尖端農業》導演(Discovery 頻道製播)入圍金鐘科學節目獎。 2015年,自創「台客劇場TK Story」YouTube頻道,其拍攝影片內容皆關乎台灣生活與其自身對社會環境、周遭文化的觀察。有些幽默有趣,令人樂道;有些則融入環境保護、弱勢關懷等發人深省。所有影片皆強調以「台客」為榮,希望藉由網路平台發揮正面效應,喚起大家對這塊土地人事物的重視。

基本資料

作者:林冠廷 出版社:圓神 書系:圓神文叢 出版日期:2018-09-01 ISBN:9789861336602 城邦書號:A610227 規格:平裝 / 全彩 / 224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