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狂喜:為什麼表達感謝擁有轉變生命的力量?
- 作者:戴安娜.巴絲(Diana Butler Bass)
- 出版社:啟示
- 出版日期:2018-10-04
- 定價:340元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獲選為《出版人周刊》2018年最期待書籍
★美國身心靈圖書最高榮譽「鸚鵡螺獎」得主最新力作
★歐美學者&心靈大師聯袂盛讚:這本智慧之書,勾勒出塑造靈魂的新形式!
什麼是感激之情?
懷著更多感激,生活就會不同嗎?
很多人自認是個感恩的人,但真實情況和個人期許往往極為不同。
本書藉由探討「感恩落差」的現象,邀請讀者理解、重獲感恩的力量。
說到「感恩」,你可能不知道……
◆ 感謝不是天生的能力,需要培養和練習
◆ 研究發現,男人比女人更難感受到感激的情緒
◆ 感恩可以促進心律規律、增強對常見疾病的抵抗力
◆ 擁抱會觸發感恩的心,感激則會引發身體接觸的需求
◆ 不是在任何情況下,感恩都是好的
◆ 感激可以被當成傷害和壓迫他人的手段
高達八成的美國人在研究調查中表示,自己的日常生活充滿感恩,但這種說法顯然與現代社會的不滿情緒並不相符。這中間的差距來自何處?如果我們都知道感恩是好的,為什麼向施恩的人道謝、過充滿感恩的生活卻這麼難做到?
身為當代最重要的社會文化評論家與宗教研究家之一,巴絲認為我們感恩的意願和感恩的能力之間有很大的落差,這個落差影響我們對道德、人際關係、甚至生命的理解。她融合歷史研究、靈性洞察和當代文化觀察,向我們展示如何克服這個感恩落差,從而改變自己的生活和世界。
巴絲探討了為什麼現代缺少感恩這種精神實踐,同時提供實用的建議幫助我們找回感恩的精神。她從個人經驗出發,分享來自科學、社會學、心理學和靈性層面的發現,以一個個真誠的故事與令人動容的例子,說明感恩如何成為我們和他人、和世界、和上帝產生更多聯繫的道路,甚至更能接近自己的靈魂。
現在,我們該更積極地理解與練習感恩了。巴絲期許讀者透過書中種種意想不到的感恩體驗,看見人們和社群透過實踐感恩而茁壯成長的美好可能。
【鄭重推薦】
林之鼎│輔仁大學校牧、神父
林耀盛│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吳若權│作家、廣播主持、企管顧問
盧俊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賴佩霞│身心靈成長導師"
這本書使我重溫了一位老修女的話:「收惠而不受賄!」讓我在受恩與人情壓力之間找到了出路。巴絲承襲了那位修女,又多做了一些闡述,為此我非常感恩!
——林之鼎,天主教輔仁大學校牧、神父
感恩並非只是正向心理素質,也是一種道德情感,更是社群倫理,本書誠懇地傳遞出這樣來自文化生命的邀禮,就看我們是否缺席領受,或是親自面聖它了。
——林耀盛,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口中經常出現的「謝謝」、「感恩」,逐漸變成一種口頭禪,就像書中所說的「廉價的感恩」,是一種應付心態,激發不起生命的力量,這值得我們深思。
——盧俊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巴絲是我們當中最有思想、最富有洞察力的聲音之一。
——瑪莉安.威廉森(M. Williamson),美國知名心靈導師、《愛的奇蹟課程》作者
看到巴絲拆解與表達感謝相關的各種恩典和挑戰時,我發現自己對這本深刻的靈性作品充滿感激。
——詹姆斯.馬丁(James Martin)神父,《襪子堆裡的聖人》作者
巴絲利用令人驚訝的「感恩」槓桿,翻轉了個人主義。
——麥克.馬卡爾(Mike McHargue),美國超人氣播客「問科學麥克就對了」主持人
巴絲引導我們探索該如何才能從個人和社群的角度在感激之中成長。
——布萊恩.麥拉倫(Brian D. McLaren),《新品種的基督徒》作者
作者領導我們重新探索感恩帶來的禮物,感受伴隨文字而湧現的非凡樂趣。
——安娜.考克斯(Ana M. Cox),政治評論家、《衛報》政治專欄主要執筆
本書會讓巴絲的忠實粉絲很開心,也會讓想要讓生活充滿更多感恩的讀者開心。
——《出版人周刊》重點評論
富有洞察力、啟發性和發人深省的書,既是沉思冥想,又是高聲歡慶。
——Booklist書評"
目錄
前言 自白:不感謝
PART. 1 我:情緒──恩賜和感謝
第1章 感覺感恩
第2章 心很重要
PART.2 我:道德──意識和練習
第3章 感恩的習慣
第4章 刻意練習
PART.3 我們:情緒──歡喜與慶祝
第5章 一起感恩
第6章 感恩和節慶
PART.4 我們:道德──社群與政治
第7章 感恩的社會
第8章 感恩的圓圈
結語 呼喚感恩之道
感恩節祈禱文
內文試閱
許多禮物堆在聖誕樹下。有些禮物是給我們年幼的女兒,上面標有「給艾瑪。媽媽和爸爸贈」,也有好些禮物貼的標籤是「給艾瑪。聖誕老人贈」。艾瑪選擇首先打開「媽媽和爸爸贈」的禮物,然後高興地(也是盡責有禮貌地)感謝我們。她把聖誕老人的禮物留到最後再開。它們很特別。她驚喜地發出歡呼,讚嘆北極的一位神秘陌生人在聖誕節早晨送了這麼多貴重的禮物。她坐在箱子和撕破的包裝紙中間,抬起頭來,帶有一絲絲疑惑問道:「為什麼聖誕老人給了我這麼多? 我連說謝謝都沒辦法啊!」
感謝某個特定的送禮者被稱為「有針對性的感激」。我們知道是誰給了這份禮物,就像我女兒感謝我們送給她的聖誕禮物一樣,我們可以適當回應送禮者,無論是回贈、寫感謝信還是其他一些確認收禮的方式。對父母或祖父母表示感謝、向自願參與項目的志工表示謝意,或送禮給派對主辦人,都屬於這個範疇。
在這些情況中,都有明確的恩人、贈禮和受益人,所有參與方都在交流中發揮其特殊作用。這就是學者所說的「互惠規範」:一個人知道要感謝誰。知道禮物來自誰,會表現出一系列從感激到謙遜和依賴感以及債務義務的情緒。
恩人可能是我們認識的人,比如我們的父母,或者我們不認識的人。事實上,我大學剛畢業時,我無力獨自支付房租,情況很糟糕,因此我請朋友為我禱告。有一天下午我到前門收信時,有一封給我的信,上面沒有標明寄件人,但裡面是當地銀行的本票,供我支付當月的房租。我當時的感覺就像多年以後我女兒那樣:「我連說謝謝都沒辦法啊!」那位神秘恩人從等式中消除了他自己,不希望我感受任何義務的尷尬。但是,過去確實「有過」一位恩人,即使我不認識,但我受益於這位恩人,而且受益匪淺。這是一個有針對性的禮物。我很感激這份善良和資助,我的直接需求得到了滿足。
第二種感激稱為「無針對性的感恩」,與恩典的範疇相關,但不是交換利益。這種形式是「在無人可謝的情況下感到感恩的情緒狀態」。無針對性的感謝通常與生命和健康、意想不到的好運、敬畏之情與奇蹟般的體驗有關,如愛撫新生嬰兒、在人行道上撿到二十美元的鈔票,或者看到耀眼的夕陽等。
有些道德學家認為,這種感恩沒有贈與者參與、也不能做出互惠的表示,是一種較小的感謝形式。然而,其他人相信,無針對性的感激創造了一種情感願望,得以「提前償還」而不僅僅是回報贈與者。
過去,我們只能把感恩想像成一個封閉的圈子,所以我們常常把「無針對性的感恩」轉向一個特定的目標——神。一個世紀前,如果你在流行病蔓延中倖存下來,表示上帝
饒恕你。如果你在樹下找到一袋銀子,那是上帝指示你找到的。如果你抬眼看到一片美得令人窒息的天空,那是上帝給你個人的風景。我們的許多祖先都相信上帝特別給了他們神聖的禮物、一份神聖的預備,就像聖誕樹下的一個盒子,上面寫著他們的名字,署名「上帝贈」。
那麼,該怎麼回應呢?「感謝祢,上帝!」然後唸一段禱告詞。為別人做一件好事以表示感謝,或是給教堂捐贈一扇新的彩色玻璃窗。在這個宇宙中,任何感激都不會是漫無邊際的,也不是「無針對性的」。上帝是天上的恩人,是那位給你所需要的一切、只要你心中的感恩作為回報的人。
然而,這引發了許多問題。為什麼你被祂從流行病中拯救出來,但你的孩子卻沒有得救? 那個銀子被你撿走的人現在無法支付房租,他又該怎麼辦? 如果天空颳起龍捲風,怎麼辦? 可以說是上帝差遣了摧毀你村莊的風暴嗎? 那下次呢? 如果上帝沒有治癒你、幫你支付賬單,或天空是灰濛濛的,該怎麼辦? 這代表上帝不給你禮物了嗎? 還是上帝要懲罰你? 你上次沒有表達足夠的謝意,所以現在上帝生氣了? 在這些情況下讓上帝成為個人的恩人,就會產生關於上帝的疑難問題——這些問題會導致許多有思想的人拒絕所有上帝的觀念,如果這不完全是天意的話。
在新約中,有一段關於感恩的有趣章節:「一切美善的事物和各樣完美的恩賜都是從天上來的,是從天父來的;他是一切光的創造主。他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子。」(雅各/雅各伯書1:17)乍看之下,這節經文看起來可能會讓上帝成為最終的恩人。但這不是說上帝四處行善、餽贈禮物是有針對性的,因為祂希望收到感謝信。相反地,「每一個」禮物和「每一個」奉獻行為,都反映了所有神聖隱喻中最為廣闊的光芒。這道光閃耀在整個世界上,是一種無處不在、無 時無刻為人人所接受的光。重點在於這是「沒有針對性」的,而不是「神聖的恩人」。
這些話呼應了耶穌的說法,也就是太陽升起和降雨都會落在「行善的人與作惡的人」身上(馬太/瑪竇福音5:45)。是的,新約記錄了一些具體而有針對性的奇蹟。但更常見的是,耶穌談到了一個狂野、毫無針對性的上帝:祂以更香醇的葡萄酒來灌醉婚禮客人,恣意揮灑種子,向不知名的窮人發出邀請,為一個揮霍的兒子舉行派對,還將魚和麵包加倍,這樣上千人不只能吃一次,還可以吃兩次。大批人奮力不懈地追求祂的領導,祂撒下祝福:「虛心的人有福了!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馬太福音5:3, 6)耶穌站在古老的山坡上喊道:「所有人都有禮物可拿!」
這些禮物不是針對性的,它們就只是禮物。這些禮物並非必須償還的義務;相反地,它們是可以享受的禮物。沒有交換的期望,也沒有涉及交易。〈雅各書〉的作者接著說,如果「你心裡」明白,恩賜和感恩是宇宙結構的一部分,那麼你們將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並在世上行善(1:19-27)。這是全方位、無所不包的恩典。
有針對性、目標明確的感恩,以及由於風行草偃的恩賜而產生的無針對性的感恩,反映了感恩的情緒複雜性。有些禮物可能會貼有標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非常感謝特定的贈與者,並且可能會感到高興和謙卑。其他禮物可能沒有標籤,而這些禮物通常會讓我們感到神秘、敬畏和驚嘆。
你可能會認為上帝不是天上的恩人,而是無差別的賜予者。或者,如果你不是有神論者,也許自然界本身及其所有的恩賜,都會喚起你無針對性的感激。或者你會想回應人類文化、學習和科學的恩賜。無論如何,我們都是無目的性禮物的贈與對象,這些禮物給我們帶來驚喜和支持。無目的性的感恩使我們擺脫了義務循環、進入了更大的共享禮物圈,超越了互惠交換、相互享受和對這些禮物所負的責任。打開我們的心,面向始終在我們週圍發生的接受和回應的持續流動,會使我們更加慷慨。
▌感恩的心
感恩的殿堂,是心。然而,心的運作在很多方面仍然是神秘的。二○一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著名好萊塢影星黛比.雷諾茲(Debbie Reynolds)以八十四歲高齡去世。前一天,她六十歲的女兒、《星際大戰》電影明星嘉莉.費雪(Carrie Fisher)意外死於心臟病發作後的併發症。 《紐約時報》的一則標題問道:「黛比.雷諾茲死於心碎嗎?」 這可是一件真實的事情:壓力導致了心肌病,稱為「心碎症候群」,好發於關係親密之人在很短的時間內死亡時。其實,這也發生在我的曾曾祖父母身上。他們活得比當時的多數人還久,結婚將近六十年,他們在一個小時內相繼過世。心碎症候群。
當然,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黛比.雷諾茲是怎麼死的。我的曾曾祖父母的死亡證明也沒有說他們死於「心碎」。但是心臟是一個複雜的器官,是維持所有生命跡象所必須的,且容易被身體和靈魂所受的傷所影響。人類並不總是了解它的生物功能,但我們不知何故卻認定心臟就是情感的所在地,將生物性的存在與使我們的生活既悲慘又光榮的感覺混為一談。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研究人員發現了心靈與感恩之間的真正聯繫。早在我密切關注感恩的題目之前,這些研究結果的片段就已進入了我的視野,分別是《歐普拉雜》上的一篇文章,一段白天電視節目上的對話,以及一段NPR(美國國家公共電台)的採訪。大多數的熱烈討論都聲稱,像憤怒、恐懼這樣的負面情緒,不能像幸福和感恩等正面情緒在同一個空間中共存。全球領先的感恩議題研究者之一的羅伯.埃蒙斯(Robert Emmons)從這項對於心臟病患者的研究做出結論:「感恩驅除怨恨、憤怒和嫉妒的毒性情緒,並可能與接受移植的受體中更好的長期情緒和身體健康相關。」
事實上,多項研究亦表明幸福(生活滿意度與幸福感)、身體健康與感恩之間的關係。在沒有症狀的心臟病患者中,研究人員發現,感恩的人睡得更好,不再感到沮喪和疲倦,並且更有自我意識和自信,發炎的風險也更低。有一項研究指出,感恩是屬於「靈性或宗教健康」的層次,它表明感恩的介入可能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研究人員保羅.米爾斯(Paul Mills)說:「看起來,一顆更感恩的心臟確實是更健康的心臟。」其他也研究表明,感恩促進了心律的規律、重新平衡激素、減輕壓力、促進放鬆,並增強對常見疾病的抵抗力。
除了心臟健康之外,感恩也能增加情緒幸福感,降低焦慮和抑鬱指數,減少恐慌發作和恐懼症的機率,降低酗酒和濫用藥物的風險,還能促進長壽(沒錯,感恩的人活得更久)。研究人員發現,感恩的人們過著更幸福的生活——他們更樂於享受快樂,更少感到嫉妒,更容易滿足並容易留住過去的美好回憶。
羅伯特.埃蒙斯(Robert Emmons)總結的感恩益處在於自尊和意志力的提升、更健全的關係、更深的靈性、創意的提高、體格和學業成績的改善,以及「具有療癒、激勵和改變生活的獨特能力」。
感恩與心之間的聯繫如此明顯,甚至還有一個研究團隊認為,感恩是一種「心的力量」。當我讀著感恩的相關科學文獻時,我回想起了我的家族史。在我之前的幾代人中,絕大多數人受到憂鬱症、肥胖症、藥物濫用和心臟問題等所困擾,只有少數幾個明顯的例外。當然,這些問題可能是遺傳性的。但我也想知道我們是否受到感恩赤字的困擾,這可是一種遺傳性的忘恩負義。當死亡接近時,我的母親失去了她的感激之情,而我的祖母也因為吃盡貧窮的苦頭而無法感激。誰知道有多少代人敗在感恩這點上面?
健康、心理和經濟問題可能使我們的祖先麻木不仁,無法懷著感激之情;不願感激則可能會加劇原來的問題,並讓更多問題混合起來。這可能會限制經濟和個人的成功,從而導致精神疾病、資源濫用和貧困的循環。反過來說,這些問題使下一代更加掙扎,破壞了孩子們感恩的可能性。很久以來,我的家族一直處於下滑狀態。他們後天染上不懷感激的心態,該不會也是問題的一部分?
我對自己家族史的認識在我眼前展開——我也開始瞭解,它和我難以懷抱感激之情這件事究竟有何關聯。但就算有了更多了解,我感覺卻更糟。文獻似乎依舊在嘲笑著我。只要我更感激,所有美好的事物——健康和幸福——都會來到我面前,但我就是沒有「感覺到」它。我就是不能像研究指出的那樣感覺到它。我希望我的心能夠感激地唱歌,但這真的很難。這對我來說一點也不自然。難道出生在一個不知感恩的圈子裡,就讓我的生命無法感恩,也讓我的恩典在我心裡陷入難以捉摸的狀態嗎?
要感受到你沒有被教導去感受的東西,可能真的很難。
▌受苦與虐待
在肯塔基州的萊辛頓(Lextington)大約兩個小時車程外,一間小型浸信會教堂安坐在一條狹窄的鄉村小路上。它盡到了作為教堂的本色,體現了美國鄉村的精神——一棟白色的隔板建築,週圍環繞著田野和樹林,山巒在朦朧的距離若隱若現。一座墓地也坐落在教堂所屬的土地上,躺在裡面的聖徒們在這塊平和的土地上等待復活之時。
我從未去過這個教堂。我在網路上看過,但我不想親自去看。我十四歲時,叔叔曾經虐待過我;他的遺體就躺在那座墓地的某處、躺在浸信會信徒中間。我的母親在二○○七年一月用電子郵件告訴我他已經死了,我回信說:「感謝上帝。」這是我第一次提到我叔叔時,在句子裡使用一個與感激相關的詞彙。我偶爾還會用谷歌攝影機,從安全距離外看看那座墓地,只希望讓自己放心,因為他已經躺在地底了。
研究人員表示,負面的情緒——恐懼、嫉妒、貪婪、權利、怨恨、憤怒和遺憾——會阻止感恩,導致「自我異化」和深沉的不快樂,還會破壞人際關係,從而導致一種「對人類和宇宙本質極其虛假且扭曲現實的世界觀」。
事實上,幾乎沒有一個心理學博士知道,基督徒稱之為七宗罪(真正的七種致命情緒)的東西,就是違背感恩的原則,人們如果在精神上不加以控制,就會落入那可憐的境地。同時,「感恩的人往往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滿意」,並且不太可能屈從於負面情緒。這好比一種具有治療和神學意義的倉鼠輪:正面的人就會感恩,感恩的人就會正面;負面的人不知感恩,不知感恩的人就會沉入更嚴重的失調泥淖。從這項分析來看,訣竅似乎就在消除你的負面情緒。
探索一個家族的負面情緒史是一回事,但你是選擇擁抱傷害過你的人事物,還是選擇繼續餵養你生活中的負面情緒? 這是你在通往成熟之路上的必經選擇。然而,如果負面情緒來自真實的外在來源,而不是你自己的行為、也不是你自己的錯誤呢? 如果你害怕的並不是因為你想到自己可能失去你擁有的東西,或永遠得不到你想要的東西,而是因為你的叔叔晚上曾經闖入你的臥室呢? 如果你因為被侵犯、但沒有人保護你而生氣,又該怎麼辦呢? 如果你後悔失去了你的人格和安全感,或者由於你的人生受到反社會者的干擾而感到憤慨,那該怎麼辦? 這些不只是「負面」的情緒,它們是創傷、暴力和虐待所引發的重要感受,是人類對所受痛苦的自然回應。如果受害者沒有感到恐懼、憤怒、遺憾或不滿,情況可能會更糟糕。
負面情緒並不總是我們的錯。就連同屬負面情緒一族的嫉妒和貪婪,也有複雜的起源。有位朋友與我分享了一個關於霸凌的故事。他在德州西部長大,小時候他感覺自己可能是同性戀。很顯然他的同學也這麼覺得,他們用「娘娘腔」和「小妖精」等綽號無情地騷擾他。晚上,當他哭著入睡時,他會發誓說:「我會給他們好看。我會比所有人更聰明、更有錢! 然後他們就不能傷害我了!」這成了他的情緒口頭禪。他努力工作,完成大學學業,離開德州農村,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銀行家。在他三十多歲的時候,他在加州一座豪華的沿海小鎮買下了自己的夢幻之屋。
「你知道我當時的感受嗎?」他問。「一點也不感激。我其實很生氣,因為我的房子看不到海景。有些人可能會說這是出於忌妒,但我總像當年那個試圖保護自己免受惡霸侵害的小男孩,我從來沒有感到安全過。」他嘆了口氣說:「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感激。」
對某些人來說,感恩可能非常困難。我在福音派大學時遇過一個同學,她在自己的浴室廁所上方貼了一圈海報。海報上畫了一座歡快的花園,上面素雅地印著新約聖經中的幾句話(5:16-18):
要常常喜樂,常常禱告,
在任何環境中都要感謝。
這是上帝為你們這些屬於基督耶穌的人所定的旨意。
老實說,我一直想把它從牆上撕下來。在不公正的情況下,我暗暗充滿了憤怒,不僅是出於我遭受的不公對待,還有其他人忍受的不幸與災禍,那些不幸甚至比我的自憐還要更痛苦。但是我知道,如果我真的動手去撕,這種情緒暴動會讓她相信撒旦已經佔有了我,這將導致各種各樣的八卦祈禱來拯救我。所以海報仍然完好地貼著,每當我看見它、必須提醒自己放輕鬆時,它就像那些嘲笑約伯的人一樣不斷捉弄我。
「值得注意的是,」一份感恩研究的作者用典型不帶情感的學術術語寫道:「雖然感恩被認為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因素,但在所有情況下不一定對所有人都有好處,例如,在剝削條件下被移位的感恩。」不是開玩笑。把這句話放在海報上怎麼樣,這位小姐?
告訴受害者要對創傷、暴力或虐待表示感激,只會傷害那些遭受痛苦的人,並賦予犯罪者權力。感恩可能會創造奇蹟,但有時奇蹟正是來自於只能感受痛苦、完全沒有任何其他感受。要感到感激,可能只能慢慢等待時間過去。
感恩不能也不應該強迫或偽造,而且掩蓋、否認虐待,或為不公正的事情開脫,絕對是不正當的。事實上,如果把感激當作一種安慰劑,可能是另一種形式的虐待,它使那些深受痛苦的人在寬恕、幸福和美滿等錯誤觀念中沉默下來。
作者資料
戴安娜.巴絲(Diana Butler Bass)
美國的社會文化評論家、宗教研究家、當代最重要的趨勢觀察者。迄今著有十本關於宗教的書籍,其中包括屢次獲獎的《扎根》(Grounded)。 她擁有杜克大學宗教研究博士學位,任教於大學和研究所,目前為獨立學者。她也擔任《紐約時報》、《哈芬登郵報》與《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對宗教、靈性和文化議題進行評論和寫作。 目前是北美最熱門的演講者之一,經常在各大研討會與學校、教會演講,極受聽眾歡迎。她與丈夫、女兒和一隻狗住在維吉尼亞州的亞歷山卓市(Alexandria)。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