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律師帶你看校園大小事: 老師和家長必知的44個霸凌防制和性平觀念指南
-
裝潢工法全能百科王【暢銷典藏版】:選對材料、正確工序、監工細節全圖解,一次搞懂工程問題
-
黃金的傳奇史:拜金6000年,黃金如何統治我們的世界
-
30堂帶來幸福的思辨課:多想一點,發現更有深度的自己
-
一分鐘大歷史:從地理大發現、世紀瘟疫到車諾比核災,160個改變世界的關鍵事件完全圖解【二版】
-
英雄也有這一面:不要問,很可怕!華盛頓拔黑奴牙齒做假牙?愛迪生跟鬼講電話?33個讓你睡不好的歷史顫慄真相
-
被誤解的加薩:加薩是什麼地方?透視以巴衝突的根源
-
爆紅、成癮、愛馬仕:一位英國教授的社群媒體臥底觀察
-
不正義的地理學:二戰後東亞的記憶戰爭與歷史裂痕
-
阿德勒論兒童教育:個體心理學大師阿德勒帶你理解孩子的行為、情緒與內在需求
最近瀏覽商品
內容簡介
番薯是台灣人認同度最高的象徵符號,也是大家最親近的鄉土記憶。
然而台灣原本是沒有番薯的,它是道道地地的舶來品。番薯從它的原產地中南美洲輾轉傳布到世界各地。四百年前,隨著來自中國的拓墾先民來台生根。番薯究竟包裹著什麼樣的台灣歷史呢?十六世紀末,番薯幫助台灣先民度過荒蕪與天災。一六六一年,鄭成功靠著番薯度過斷糧危機,成功擊退荷軍。隨著漢人的拓墾,番薯在台蔓衍茁壯,清朝時更成為輸往中國的高獲利作物。進入日本時代,日人以科學方法栽植改良,使番薯質精量盛。戰後六○年代以降,番薯從食糧轉型為家畜飼料,協助台灣以畜產品對外貿易,對之後台灣的經濟飆揚,默默獻出不可磨滅的功蹟。番薯,它在各個時代發揮著不同的力量。
本書藉由番薯的歷史,提供我們一種親切熟悉,又客觀寫實的人文視野,透過此種「番薯視野」,我們看到台灣人的貿易性格,台灣各族群之間的互動歷程,以及台灣由荒而農,再由農邁向工商的奮鬥史。
※附書贈─典藏五十多年之台灣全省物產分佈圖(約62cm×41cm)
作者資料
蔡承豪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班,愛吃番薯、番薯冰、地瓜粉圓,卻老是被焢土窯弄得七葷八素。曾分別在北中南的學校求學,因此培養了喜歡在台灣各處亂晃的習慣。主要以產業史為研究中心,碩士論文探討台灣的藍靛業與染布業,以及台灣從農業轉向手工業的進程,另有數篇專文發表於學術期刊上。此外並曾參與博物館規劃案,以及擔任出版專案編輯。
楊韻平
台大人類學系畢業,現就讀於師大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班。以一九四○年代的東亞世界為研究範疇,試圖超越地圖上的疆界,呈現結構性的意涵。同時,也喜歡以微觀的視野,對日常飲食進行「考古」之旅。認為番薯伯推車的答答聲,是城市中最有味道的聲音。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