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10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扎根不停歇!法國最受歡迎的思辨讀本_殖民主義篇※
▌大國是如何崛起的?▌
認識殖民行為、殖民歷史及其後續影響最好的入門書
◎殖民是歐洲人發明的嗎?
◎為什麼歐洲在19、20世紀統御了大部分的世界?
◎啟蒙運動及《人權宣言》發表後,為什麼還會出現殖民這種行為?
◎殖民母國是如何看待殖民現象的?
◎我們可以推估出異族通婚的規模嗎?
◎是誰點燃了殖民地解放運動?
本書採用問答形式討論何謂殖民主義,使這個沉重的問題得以節奏輕快地呈現。內容依照主題分成八章,從解析歷史上殖民地出現的成因,寫到即使到了今日殖民主義仍方興未艾,自強占土地的形式轉變為強占市場的「新殖民主義」,如中國以「一帶一路」漸進布局非洲經濟體質低落國家,控制經濟、交通乃至政治影響力。
黃春木 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歷史科教師——專文導讀
林慈淑 東吳大學歷史系教授、歷史教學學會理事長/阿潑 轉角國際專欄作者/鍾淑敏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本書特色】
1. 作者馬克・費侯為世界知名年鑑學派歷史學家,他以宏觀的角度結合地理學、歷史學與社會學,帶領讀者綜觀新舊殖民主義的發展模式,以及宗主國的殖民政策如何影響生成新的社會。
2. 內容除了依照時間流,各章又利用(問答)小主題分成多個段落,像是關於英國殖民的目的、西屬拉美殖民地的獨立、法國對於非洲的覬覦、美國的帝國主義等等,讀者可挑選感興趣的段落,也可以嘗試回答問題,探索自己的綜合思考能力到達哪個階段。
3. 學習歷史,不流於背誦。作者從答題中引導讀者思考,進而鍛鍊歷史思維,亦有助於了解國際情勢,拓展視野。
目錄
※專文導讀:
以「歷史思考」培育公民素養的一個範例——黃春木(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歷史科教師)
◎前言
第1章 為什麼會有殖民地?
.「殖民」的定義是什麼?
.與十六世紀開始的那個殖民時代相比,十九世紀的第二個殖民時代有何特殊之處?
.殖民事業這種世界現象開始於十六世紀,那麼在此之前是否也有「殖民地」和「殖民者」?
.這裡介紹的歷史開始於十六世紀,那時發生了什麼事?
.為什麼葡萄牙人是這波探險行動中的先鋒?
.這些航海探險旨在發現新的貿易通路,而不是殖民海外的土地……
.葡萄牙商人對印度的態度如何?
.葡萄牙是十六世紀世界最強的殖民國家嗎?
.荷蘭人與當地原住民接觸的情況如何?
.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事業是如何開始的?
.西班牙人從一開始就用暴力嗎?
.殖民者難道不是將福音傳遍全世界嗎?
.總共有多少非洲人淪為大西洋奴隸貿易的受害者?
.抵達美洲之後,奴隸的前途又如何呢?
.殖民的目的僅限於「黃金與基督教」這兩項嗎?
.法國在何時投身殖民的探險之旅?
.英國人的目標是什麼?
第2章 殖民者的獨立運動
.第一批殖民地的獨立運動是由美國的殖民者所發起的?
.倫敦方面的反應如何?
.自治領是否等同殖民地?
.澳大利亞這個自治領的情況如何?
.拉丁美洲也受到殖民者獨立運動的影響?
.殖民者獨立運動對前殖民地的土著人口有何影響?
.這份悔意在澳大利亞以什麼形式表現出來?
第3章 帝國主義的挑戰
.殖民者獨立運動之後,歐洲大國是否重新考慮其殖民政策?
.經濟支配是否這就是這個新殖民時代的特徵?
.「種族天生不平等」的理念正是殖民事業背後的支撐嗎?
.歐洲人打算將這種經濟、政治和文化的支配體系強加於何處?
.誰是執行這第二波殖民行動的征服者?
.阿爾及利亞是如何被征服的?
.但是在這段歷史中,難道沒有經濟剝削的問題……
.摩洛哥的暴動是否像發生在阿爾及利亞的暴動那樣以屠殺的手段被鎮壓下來?
.利奧泰在摩洛哥的計畫實現了嗎?
.法國何時開始殖民非洲?
.其他歐洲大國在非洲的計畫是什麼?
.誰是塞西爾.羅德斯?
.所以歐洲列強認為在非洲應該盡量多佔土地?
.這麼說來,俄羅斯也有志於實現帝國主義的霸權?
.剛才也提到了鄂圖曼帝國?
.在遠東地區則是中國引起列強的覬覦?
.十九世紀美國也實行帝國主義嗎?對於一個獲得解放的前殖民地而言,這是不是很矛盾?
.以下行動能不能算是帝國主義的行為呢?
第4章 在地化、西方化與兼容並蓄
.殖民者是否真被「污染」了?
.我們可以推估出異族通婚的規模嗎?
.其他殖民地之在地化、異族婚媾、混血後代的情況又如何?
.法國殖民地呢?阿爾及利亞外來與在地並存的現象又如何?
.種族的隔離是否引發憤怒和誤解?
.法國在印度支那是否採取同樣的種族隔離政策?
.普遍看來,殖民地社會的西化現象到達何種程度?西方人真的設法要「教化」殖民地嗎?
.工人的效能是歐洲人關注的主要問題嗎?
.歐洲人也帶來了醫院、學校……
.殖民統治為女性的處境造成了什麼後果?
.殖民地的被殖民者不但失去最初的自我認同,也沒能成為「法國人」、「英國人」或是「葡萄牙人」?
.法屬安的列斯群島的情況呢?
.我們可以將前蘇聯那些穆斯林共和國的蘇維埃化和法國殖民地的西化相提並論嗎?
第5章 辯護與譴責
.殖民母國是如何看待殖民現象的?
.朱勒.凡爾納批評英國之作為的同時也捍衛殖民的原則?
.有哪些導演和哪些電影作品?
.好萊塢則以什麼角度來看待英國的殖民事業?
.電影對殖民事業的推崇其實非常負面……
.新聞界扮演了什麼角色?
.既然真相一直未被隱瞞,那麼有沒有人挺身表達憤慨?
.除了表態抗議,歐洲還有反對殖民統治的實際行動?
.社會主義運動對殖民行為的態度為何?
.他們不要求解放殖民地的人民嗎?
.面對殖民地爭取獨立的運動,母國表現出何種態度?
第6章 解放鬥爭的起源
.所謂的「民間傳說」是什麼意思?
.在地的宗教(例如非洲)又扮演何種角色?
.將非洲團結起來的嘗試,這也是對抗殖民的一股力量?
.剛才提到衛理公會的運動。宗教在這方面也發揮重要作用?
.伊斯蘭教是否也是這些解放運動的一種推動力?
.印度教是否啟發了解放運動?
.為什麼在眾多獨立運動的領袖中,唯獨甘地能對歷史產生重大的影響?
.「越南獨立同盟」在什麼時候開始於法國殖民地進行戰鬥?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獨立運動的影響是什麼?例如,法國殖民地人民是否在德國擊敗法國的時候,以一種有人幫忙報仇的心態看待此事?
.有人認為德國人或日本人會讓他們獨立嗎?
.在法屬馬格里布,獨立運動的領袖是否採用了耶路撒冷的伊斯蘭教教法說明官穆罕默德.亞明.侯賽尼之意見?
第7章 獨立運動:戰爭或談判
.二戰後,北非馬格里布、中東和亞洲的獨立風潮最終取決於軸心國和同盟國之間的戰爭結局?
.什麼因素促使英國接受印度的獨立?
.在印度支那,日本宣布該地獨立的後果是什麼?
.法國這頭「大象」果真精疲力竭死了?
.法蘭西帝國的堡壘已被打開一個缺口?
.阿爾及利亞於是陷入動盪時期?
.獨立似乎不可避免?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去殖民化的過程比較和平嗎?
.所以透過談判獲取獨立是可行的?
.最後一批被解放的地區在哪裡?
第8章 今日的影響
.殖民的歷史已經是一段結束的歷史嗎?
.這些悲劇都要殖民主義負責任嗎?
.殖民地的那段過去今天還剩下什麼?
.剛才談到了伊斯蘭教的報復,這與殖民歷史有什麼關聯?
.將來有一天世人能否平靜的眼光看待殖民的歷史?
參考書目
年表
致謝
導讀
【專文導讀】
以「歷史思考」培育公民素養的一個範例
◎文/黃春木(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歷史科教師)
突破分科框架
受到長期分科教學的影響,許多學生傾向孤立、零碎地看待每一個科目,什麼議題出現在什麼教科書中,便就此認定這是專屬於那一個科目的獨家內容。不過,不同科目的教科書實際上是會處理到相同議題的,比較麻煩的是,受到長期分科研究的影響,相同議題的教材編寫各行其是,少有對話,更難統整,有時彼此間的觀點還出現了矛盾(矛盾的存在未必不合理),於是研讀不同科目教科書的同一批學生便很困惑,甚至緊張。緊張什麼呢?因為有標準答案的要求。所以,比較厲害的學生都懂得要在不同科目的答卷中如何「正確地」回答問題,決不會把A科目的答案寫到B科目去。
上述現象所牽涉的學術研究或課程教學問題(problems)很大,雖然一時之間不易處理,但覺察這些現象及問題,確屬必要,而著手改善,做出實績,即使猶如本書這樣的精簡篇幅,仍是深具價值的。
本書作者馬克.費侯(Marc Ferro, 1924-)是聞名於世的年鑑學派法國籍史家,他以歷史學為根基,結合地理學和社會學,以宏觀的視野探究「歐洲殖民主義」,對於台灣而言,這是迫近的重要議題,因為近代日本實施「脫亞入歐」的改革後,就是以這套殖民主義侵占台灣。
台灣的學生應該會很直覺地將本書歸類於歷史書,無視於「殖民主義」所涉及的人權、自由、族群關係、國際霸權等都屬於「公民」議題,也不太會習慣地把地理因素融入歷史教材中進行比對、分析及統整思考。費侯於本書中實地演示了這樣的跨學科探究,在時、空脈絡中賦予諸多「公民」議題具體且深入的分析,而非直接以自己當下的意識形態或價值偏好,在「言論自由」大帽子下就相關「公民」議題恣意直言,甚至進行「酸」、「嗆」、「黑」的表達。
設身處地的思考
台灣目前堪稱是一個自由的社會,但離民主境界還有一些距離,癥結在於欠缺對話、欠缺信任,所以不同立場之間往往傾向以「否定」來相互對待,在「否定」之下,對方就不會是「同一國的」,而且八成(或全部)是「壞人」。
如何從自由走向民主呢?關鍵在於「設身處地的思考」,當我們理解一個現象或處理一個問題時,應該嘗試著想像、推論、分析「他/他們」做出這種行動的背景或動機是什麼?過程中有哪些因素產生重要的作用?實際上獲得什麼效益?付出什麼代價?帶來什麼衝擊?被影響的人如何反應?這個結果後來面臨什麼樣的變遷?哪些觀念、制度或科技因素導致變遷?「我/我們」該依據哪些原則或價值來評價這個變遷的過程及結果?如此評價及批判有助於問題的解決或社會的轉型發展嗎?
不用驚訝,其實這就是歷史思考!歷史思考優先是、而且一直都是「設身處地的思考」,這雖然不保證一定可以洞察真相,但缺少設身處地的思考,一定無法洞察真相。
費侯於本書中實地演示了這樣的設身處地思考。相對於現在,他回顧十六世紀以來的發展,相對於法國,他環顧不同帝國主義國家的異同,相對於歐洲人,他凝視亞非殖民地人民的處境和奮鬥,並且批判殖民主義並未遠去,當今掠奪經濟和侵占市場的「新」殖民行為其實一脈相承於十六世紀以來的發展。換言之,我們不要讓「資本主義」或「全球化」給迷惑了,骨子裡,很高的成分仍然是殖民主義。
「問題」是引發思考的良方
本書是以一連串的問答形式層層探究「殖民主義」。這樣的書寫可以避開繁複細膩的分析,適合學生讀者閱讀,而「問題」(questions)呈現則提供簡要的聚焦來探究「殖民主義」這等沉重複雜議題,尤其在閱讀中,這些問題可以有效引發思考,避免囫圇吞棗、不求甚解。
值得注意的是,書中幾乎所有的問題都不是以「為什麼」(why)發問,而是以what、who、when、where、how進行質疑、追問。以why來發問,例如「為什麼會出現殖民主義?」、「為什麼法國人要向外殖民?」、「為什麼越南人要反抗法國的殖民?」等,問題通常都很大、過於發散,可分析探究的面向太廣,並不適合思考及討論,但如果轉變為what等形式的問題,例如「與十六世紀開始的那個殖民時代相比,十九世紀的第二個殖民時代有何特殊之處?」、「那麼法國呢?它在何時投身殖民的探險之旅?」、「歐洲人打算將這種經濟、政治和文化的支配體系強加於何處?」、「什麼原因致使殖民地的抗議行為在某一時間點轉變成解放運動?」等,問題就比較能夠收斂、聚焦,有助於在問答之間開啟對話,引發思考。本書的問答形式,是一個很好的學思示範。
探究殖民議題的意義
當今世界該探究的議題很多,人類文明發展所面臨的挑戰相當繁重,特別挑「殖民主義」出來討論,用意是什麼?(請注意,上述發問與「為什麼要探討殖民主義?」的差別)
推敲費侯的想法,應該是「今日殖民主義仍方興未艾」,這個現實的關切帶領著他回顧殖民歷史,重新發現殖民者、殖民母國、被殖民者、殖民地精英的細緻差異和繁複關係,洞察不同殖民地演變的類型、機會與教訓,探究現代化、西化、在地化之間的糾葛等,於是,亞非「前殖民地」獨立以來的政治、經濟、社會處境,冷戰結束之後美國的擴張、中國的壯大、伊斯蘭主義的發展等,便有了比較清晰地理解與批判的視野。
這樣的殖民議題,以及如此探究的方式,對台灣有何意義呢?我們要同意費侯的用意及觀點嗎?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是什麼?這樣思考是否太耗時傷神了呀?還是我們繼續直白地對嗆比較痛快……
身處微妙複雜地緣政治中的台灣,需要什麼樣的公民,以及公民教育呢?內文試閱
淺談殖民之
在這本書中,我們主要處理的是歷史傳統所理解的歐洲殖民主義,也就是說,它在十六世紀至二十世紀間於海外施行的殖民政策,而且至今大家對它依然記憶猶新的政策。我們將讀到該政策如何產生新的社會(只有日本沒有產生這種社會,而且這種社會未必今天全都留存下來)。
我們會將歐洲的殖民主義與俄羅斯帝國的情況進行比較,因為在後面這種情況中,殖民問題和國族問題可能相互影響或者是混淆。在帝國主義的時代中,宗主國在海外的統治可能不須透過移民者加以落實。這就是美國的情況,我們也會加以著墨。
所以我們這裡介紹的歷史開始於十六世紀?那時發生了什麼事?
● 這個殖民事業的開端往往從十九世紀以後被稱為「大發現」(「發現」一詞僅對登陸不明地區的歐洲人而言方才為真)。實際上,歐洲這種殖民事業在十六世紀以前就開始了。早在一四七一年,葡萄牙的國王即併吞幾內亞灣的聖多美普林西比,這就是殖民時代的第一個殖民地。
然後在十五、十六世紀之交,大規模的遠征行動正式揭開序幕:為西班牙國王效勞的熱那亞人克里斯多福.哥倫布(Christophe Colomb)於一四九二年「發現」了美洲,而葡萄牙的瓦斯科.達伽馬(Vasco de Gama)也在一四九八年「發現」了印度。在這兩個事件中,遠征行動的目的既是在於找出香料之路、攫取亞洲財富,同時也在於向當地的居民傳播福音。殖民行動呼應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商業以及宗教目的。黃金與基督……
因此葡萄牙人是這波探險行動中的先鋒。為什麼是他們?
● 葡萄牙與西班牙境內的小王國一樣,都是在十二至十三世紀間征服穆斯林的「收復失地運動」中建立起來的政權。它的東邊被強大的卡斯提爾(Castile)王國擋住去路,因此國王若昂一世(一三八五至一四三三年在位)決定該國未來必須轉向海洋,並且著手將一個以農民和牧人為主的國家變成一個生意人和航海者的國家。恩里克王子*將精力全部傾注在船舶和探險的事業上。國王本人則向摩洛哥海岸以及更遠地區積極擴張。此外,指南針的發明、波特蘭海圖*(今日地圖的雛型)的使用以及方向舵的完善都有助於航海事業的開展。里斯本和波多(Porto)等城市都對改進這些一部分源自阿拉伯世界的新技術做出貢獻。國王派出的特使開始探索非洲海岸,希望尋找進入印度和中國的通道,以避開被鄂圖曼帝國勢力控制的地中海地區。葡萄牙人於一四八七年抵達了好望角,因為此舉打開了通往印度之路的美好前景,故以「好望」命名那個新發現的地點。
*恩里克王子(Infante D. Henrique, 1394-1460),若昂一世的第三子。恩里克王子並非王儲,其影響力來自在葡萄牙西南部的一個城鎮薩格里什(Sagres)建立全世界首間航海學校、天文台、圖書館、港口及船廠,為葡萄牙日後海上霸主的地位奠下基石。
**波特蘭海圖(portolan chart)為寫實描繪港口和海岸線的航海圖。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國自十三世紀開始製作這種航海圖。
這些航海探險旨在發現新的貿易通路,而不是殖民海外的土地……
● 當然。但是從那個時代開始,葡萄牙人和非洲人之間的接觸方式就已反映日後征服和統治的機制。非洲的口頭傳統記錄了安哥拉黑人與航海者的第一次接觸。此一傳統揭示了納坦.瓦須特爾(Nathan Wachtel)所稱的《被征服者的觀點》(La Vision des vaincus):
我們祖先愜意地住在盧阿拉巴(Lualaba)平原。他們擁有牛隻以及莊稼。他們擁有鹽沼和香蕉樹。突然,他們看到海上來了一艘大船。這艘船的翅膀全都是白色的,像刀子一樣閃閃發光。白皮膚的人從海上登陸,說了一些讓人聽不懂的話。
我們祖先受到驚嚇,直說他們是「溫比斯」(Vumbis),也就是回到人間的陰魂。我們祖先用箭將他們趕回了海邊。但溫比斯發出雷鳴般的吼聲並吐出火。許多人都丟了性命。我們祖先只能逃走。根據權威人士和占卜師判斷,那些溫比斯是先前占據這片土地的人。我們祖先因此退縮,害怕烏侖固(Ulungu)船再度來犯。
船又回來。白人索討雞和雞蛋,回報布料和珍珠。
從那時代直到現在,除了戰爭苦難、玉米、木薯及其栽培方式之外,白人沒有帶給我們其他任何東西。
葡萄牙人「發現」黑人,看到他們坐在地上吃東西、住在茅草房裡等等,立即產生了優越感。看到這種貧困的景象,他們沒有興趣滲透或是占領其內陸的腹地。他們必須到印度去。最後,達伽馬終於在一四九八年在加爾各答拋下船錨。
當年印度由各蘇丹統治,北部是穆斯林蘇丹,南部是印度教蘇丹,他們與南洋群島和中國的商業往來十分頻繁。和他們的財富相比,葡萄牙商人送出的「禮物」就相形失色了……
那麼,葡萄牙商人對印度的態度如何?
● 透過印度歷史學家尚傑.蘇布拉曼楊(Sanjay Subrahmanyam)的「反歷史」(anti-history)研究(也就是從那些被「發現」的人的角度重建歷史),如今我們相當了解那時葡萄牙人的態度。下面是一首寫成於十五世紀七○年代之阿拉伯文詩歌的翻譯,內容講述達伽馬的第一次到訪:
那個歐洲人打扮成商人的模樣來到馬拉巴爾(Malabar)*,但是他的目的在於使壞、欺騙,意在為自己保留所有的胡椒與生薑,並且只把椰子留給別人。在世人選出之先知移居麥地那後的九百零三年,那個歐洲人帶了一些禮物來獻給蘇丹,並且要求成為他的一位子民,又承諾將幫助國家繁榮昌盛,打擊國家的敵人和叛徒。和其他人相比,那個歐洲人更獲蘇丹的青睞。蘇丹的臣民警告道:「那個歐洲人將毀滅我國」,但蘇丹卻置若罔聞。現在,他們的話已經證實為真,因為起初那個歐洲人雖然像奴隸一般順從,但是後來,他藉助武力崛起了,並且征服了印地(Hind)和信德(Sind)**,影響甚至遠達中國:以上陳述皆屬實情。
這首詩還描述了葡萄牙人如何拆毀清真寺、焚毀城市,以及奴役紅海沿岸、斯里蘭卡和非洲東岸的人民。他們以征服者姿態來到該地,這和賈梅士(Luis de Camoens)在《盧濟塔尼亞人之歌》(Les Lusiades, 1572)***這本從古吉拉特邦(Gujarat)風靡到歐洲的詩集中所頌揚的達伽馬形象大異其趣。
十六世紀時,印度洋變成葡萄牙的一座「湖」,從莫三比克通過葉門附近的索科特拉群島(Socotra)****到婆羅洲都被該國控制了。葡萄牙人在印度(從第烏〔Diu〕到可倫坡)、印度尼西亞以及中國的澳門設立據點,數目竟超過二十個!
*位於印度半島西南沿海的一個地區。
**印地信德為位於巴基斯坦東南部的一個省分。
***葡萄牙詩人賈梅士歷時三十年所撰之史詩,被譽為葡萄牙文學史上最優秀和最重要的作品。書中將第一個經海路抵達印度的歐洲人達伽馬做為詩中的英雄,述說葡萄牙直至十六世紀中期的歷史。
****位於非洲之角以東,阿拉伯海與亞丁灣的交接處。
葡萄牙是十六世紀世界最強的殖民國家嗎?
● 不,十六世紀最強大的殖民國是西班牙。歷史學家羅培茲.德.戈馬拉(Lopez de Gomara)在一五五○年描述了這一點:
我們西班牙人在六十年的征服過程中發現不少地區,也跑遍了不少地區,並令當地許多人民改信天主。史上不曾有任何國王和國家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掌控如此多的事物,史上也不曾有哪一國的人民像我國人民藉著動武、航海、傳播福音,以及令偶像崇拜者改宗等方式做出如此多的貢獻,並像它們這般值得讚揚。天主賜給西班牙人這種恩典以及能力。讚美天主。
當年,西班牙帝國的領土從美洲一直延伸到菲律賓馬尼拉。
早在一四九四年,也就是哥倫布出發探險的兩年後,葡萄牙和西班牙簽署了一項《托德西里亞斯條約》(le traité de Tordesillas),透過一條想像的分界線劃分兩國各自可以征服的土地。
但是到了一五八○年,卡斯提爾以王位繼承的方式合併了葡萄牙,這就結束了葡萄牙在亞洲的殖民事業。卡斯提爾並無興趣保衛原先葡萄牙在印度洋的那些據點,因此荷蘭人就逐漸加以占據。葡萄牙人只保留在幾內亞、安哥拉、莫三比克以及帝汶島的東半部。此外,他們也出現在巴西。卡布拉爾(Cabral)*在前往印度的途中於一五○○年在此登陸,並於十七世紀開始開發那片土地。
身為一個海洋民族,荷蘭人的財富(阿姆斯特丹銀行即其象徵)主要是建立在鯡魚燻製業上,以及能使他們以低到無法再低的價格建造船隻的節儉個性上。其海外事業發展的原動力並非像葡萄牙或西班牙那樣來自國家,而是來自彼此結盟或是彼此競爭的城市。尤其重要的是,葡萄牙人的失敗經驗讓荷蘭人學會了一件事:除非有殖民者移入,否則海外據點無法維持穩定。早在一六一九年,東印度公司的創始人楊.彼德森.科恩(Jan Pieterszoon Coen)即已招募荷蘭人前往雅加達(印度尼西亞)定居,此外還引進中國人、馬來人和菲律賓人。
*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Pedro Álvares Cabral),葡萄牙航海家、探險家,普遍被認為是最早到達巴西的歐洲人。
—殖民者獨立運動之後,歐洲大國是否重新考慮其殖民政策?
● 西班牙是受到殖民者獨立運動影響最大的殖民國家,在美洲失去了所有的領土:只保有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至一八九八年*。巴西也掙脫殖民地的身分,結果葡萄牙只保有非洲的殖民地以及帝汶島的東部地區。
在十九世紀初,一八一五年的維也納會議上,荷蘭失去了非洲的開普敦和印度洋的錫蘭,改由英國接管這些領土。而除了五個據點(朋迪榭里、開利開爾[Karaikal]、昌德那戈爾[Chandernagor]、亞南[Yanaon]以及馬埃[Mahe])之外,法國不得不放棄在印度的其餘領土。法國也在一八○三年將路易斯安那州賣給了美國,並於一七九一至一八○四年聖多明哥的抗爭**之後,被迫放棄這顆「安地列斯群島的明珠」。
這是第一次由非殖民者後代所領導的獨立革命。從非洲輸入的奴隸以及他們的後代在杜桑.盧維杜爾(Toussaint Louverture)的領導下起義,既反抗殖民者又反抗母國法國。此一事件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到了十九世紀初,法蘭西殖民帝國只保有塞內加爾沿岸、加勒比海和印度洋的幾個小小據點。從一八三○年開始,法國開始奪取阿爾及利亞,這件事我們將在下文另行說明。
在美國獨立後,英國並沒有放棄鞏固其海洋霸權的計畫。它從荷蘭手中奪取開普敦和錫蘭等兩處印度通路上的兩處據點之後,又於一八一九年與一八二四年先後占領新加坡與緬甸的一小部分(目的在於保護印度),最後在一八七○年代占領非洲黃金海岸(即今日的迦納)。
但是,真正重大的變化發生在其他地方。英國是工業革命最成功的典範,而上述的重大變化正源自該革命所賦予英國的那股強大力量。如今英國需要原料和市場,有了市場,才能夠銷售其紡織和冶金工業的產品,此外龐大的顧客群對它而言也相當重要。這將是十九世紀下半葉英國恢復其殖民行動的原因。這一波新浪潮與工業資本主義的興起息息相關。繼「英國」殖民地而起的是「不列顛」帝國。
英國需要另一個美國,這將會是澳大利亞;至於另一個印度,則是以中國為目標。此外,它還需要另一個非洲,像供應安地列斯群島和未來美國的奴隸那樣。殖民地大臣約瑟夫.張伯倫(Joseph Chamberlain)曾在十九世紀末清楚解釋了不列顛帝國新的殖民政策:
關鍵點是向英國市場提供原料、為英國的產品提供出路,並向英國海軍提供補給。
此一目標遠遠不會阻止大不列顛繼續取得新的領土,以便為其君臨天下的野心提供養分。不過,這份事業很快便開始有其他國家加入競爭。但是,當各國以市場以及工業產品(鋼鐵、鐵路、紡織廠、蒸汽機等等)著手征服世界時,英國政府仍然以站在後台的立場支持個人在前台的行動,首先是英國人,接著很快地,法國人、德國人、俄羅斯人和葡萄牙人都出現了。
*西班牙在一八九八年美西戰爭中吃下敗仗後,和美國簽屬《巴黎條約》,除放棄對古巴的主權、割讓波多黎各,並售出對菲律賓的主權。
**一七九一年,法屬聖多明哥爆發反對殖民統治的黑奴起義;一八○四年宣布獨立,成立海地共和國。
—經濟支配是否這就是這個新殖民時代的特徵?
● 十九世紀末出現了一個經濟和政治的支配體系,而且是一個伴隨工業國家海外擴張的體系,亦即所謂的「帝國主義」。就像張伯倫一樣,法國的茹費理(Jules Ferry)曾在一八八○年代表示:殖民政策乃是工業政策名正言順的產物。新的殖民事業是打著自由貿易的名義進行的。對於法國來說,我們特別提出一點:一八七一年對普魯士戰事的失敗*以及亞爾薩斯—洛林的割讓等的恥辱需要抹去,所以第三共和國投入征服殖民地的政策即成為一種心理補償作用。
殖民事業從此也等於落實為世界帶來文明的使命。因此,做為啟蒙運動和人權理念的源頭,法國人覺得自己對於「劣等種族」負有開化的責任。畢竟,法國也在一八四八年步上英國於一八三三年廢除奴隸制度的後塵。這正是第二個殖民時代的一個矛盾之處:這些自由主義已經占據主導地位的社會,將在十九世紀下半葉開始建立起大規模的殖民帝國。
*普魯士於普法戰爭中大獲全勝,根據雙方於法蘭克福簽訂的和約,法國必須割地賠款。
—前面提到了美國的介入。我們可以說十九世紀美國也實行帝國主義嗎?對於一個獲得解放的前殖民地而言,這是不是很矛盾?
● 當然矛盾!如果你在美國提起「美國帝國主義」,那簡直是犯褻瀆罪了。美國人將自己視為善的帝國,治國之道皆有上帝陪伴指導。但是沒有必要不從這個度看待他們。
讓我們回顧一下。根據一八二三年的門羅主義*重來;在十九世紀初美洲各國紛紛獨立之後,美國又將西班牙趕出它仍控制的一些領土。威爾遜總統在一九一八年的《十四點和平原則》中再度提醒「民族自決」的權利,此舉在被殖民者的心中引起相當高的期待。一九五六年,美國在蘇伊士成功阻止了英法企圖在埃及進一步深植影響力的企圖,敦促英國和法國走上去殖民化的道路。
然而,這種自稱為反殖民主義的政策(被殖民者也如此稱之)實際上背後有著不同的動機:有些出於征服和擴張的需要,其心眼與其他殖民列強或帝國主義者無甚差別,有些則源自「美國領導人必須捍衛國家主權」的概念。
以下行動算不算帝國主義的行為呢?
. 一八四八年,發動戰爭併吞墨西哥的幾個省分,即現在的亞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亞州、新墨西哥州以及德克薩斯州;
. 一八六七年,從俄羅斯手中購得阿拉斯加,其後未徵詢當地人民的意見便將其併吞;
. 一八九八至一八九九年,以武力併吞夏威夷、征服菲律賓(於一九四六年獨立),又從西班牙人手中取得波多黎各;
. 一九○三年,承認巴拿馬共和國,美國以犧牲哥倫比亞為代價幫助創立巴拿馬共和國,並保證其「獨立」;
. 一九一五年入侵海地,一九八三年入侵格瑞納達。
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冷戰的新背景下,美國以捍衛其主權為名,設法維持其對原料與市場的控制。外交官喬治.凱南(George Kennan)在一九四八年即為本國的立場辯護:
我們只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六.三……,卻獨占世界財富的近百分之五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可能不招致嫉妒和怨恨……未來幾年裡,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建立一個國際關係脈絡,使我們能夠維持這種不平衡的狀態……我們不能欺騙自己,想像今天我們可以負擔得起利他主義和慈善事業的奢侈手筆。我們應該不要再談論例如人權、提高生活水準或是民主化等這類不切實際又模糊的原則。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將必須在純粹的軍力關係上面定位自己。我們受理想主義口號的限制愈少,我們就愈能占到有利的位置。
前國務卿迪安.艾奇遜(Dean Acheson)在一九六二年時所提出的解釋又更明確:
美國回應他人挑戰其權力、地位和聲望時,不可能單純依法行事。
與此同時,美國的領導人卻因一九五九年菲德爾.卡斯楚(Fidel Castro)所領導之古巴革命(儘管他最初和共產主義或是蘇聯並無牽連)的成功而深受打擊……美國為維護自身在拉丁美洲的利益所採取的措施是:一方面透過甘迺迪的「爭取進步聯盟」**提供經濟援助,一方面則透過中央情報局全力擁護該地區的「強勢」政權,從一九五四年的瓜地馬拉到一九七三年的智利,而其間還包括尼加拉瓜。無論美國背後的動機是什麼,這些作為都是帝國主義的新形式。自一九六○和七○年代以來,世界各地年輕一代的革命者都不斷地加以譴責。
*第五任美國總統門羅於一八二三年的國情咨文中表示,美國不會干預現存的歐洲殖民地,也不會參與歐洲國家內部事務。
**由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於一九六一年發起,旨在推動北美與南美經濟合作的一場運動。這項援助意在反對從古巴到美國日益膨脹之共產主義的威脅。
我們可以推估出異族通婚的規模嗎?
● 科爾特斯同意來自大西洋彼岸卡斯提爾王國的兩千多名男性移居墨西哥,條件是他們的妻子必須在他們落戶後的十八個月內渡海前來與丈夫團聚。一五一四年,在伊斯帕尼奧拉,六百八十四名男性中有六十四人已經與印第安人結婚。還有,未婚同居也已形成風氣,許多混血兒因此誕生了。一五七○年左右,祕魯「露水姻緣的混血兒」(恕我大膽使用這個詞來形容男女短暫關係的結晶)的人數是十萬名,而白人的總人數不過才三萬八千名。因此他們很快便受到克里奧爾人和印第安人雙方面的排擠,例如禁止他們使用歐洲的家族紋章或是擔任神職。
十六世紀初非洲奴隸開始到來,這進一步擴大了異族婚媾與混血兒誕生的規模。這些社會族群在西班牙文中稱為「喀斯塔」*,其種類隨著婚姻策略的發展而變得繁多,因為可繼承家產的人一般都希望與膚色較白、而非偏黑的對象婚配。這是家族最關注的一等要事,因為家族在社會階級上的位置首先取決於膚色。
在巴西,一般只有葡萄牙的男性前來定居,因此,未婚同居和異族婚媾所生出的混血兒便容易融入殖民社會。因為與印第安人結合的關係,巴西葡萄牙人當中混血的比例已相當高,而後來當黑人女性也成為婚媾的對象時,他們更開始融入許多具有非洲文化特徵的習俗。我們應該注意如下的一點:領導革命的巴西殖民者對原住民雖然抱持敵對態度,但是大量的混血兒多少緩和了衝突所引發的暴力,這種局面和其他殖民地的情況有所不同。
巴西大作家吉爾伯托.弗雷爾(Gilberto Freyre)在著作《主人與奴隸》(Masters and Slaves, 1933)中推崇黑人對巴西文化的貢獻,並且得出「混血是國家一個巨大的機會」的結論。混血非但不是恥辱,而是宣告種族的融合,這是唯一可以確保人類未來的可能性。各種族在巴西發生的混合現象毫無疑問從一開始就是很明顯的,在世界上幾乎找不到同樣的規模。事實上,巴西國會中黑人所占的席次十根指頭就數得完……
*喀斯塔(casta),西班牙人十八世紀時在西班牙帝國美洲地區和菲律賓建立的等級體系。
那麼,其他殖民地之在地化、異族婚媾、混血後代的情況又如何?
● 這些特徵絕對不是任何殖民地都看得到的現象。印度的英國人根本連在地化的概念都沒有。英國十九世紀晚期的女小說家芙蘿拉.安妮.斯蒂爾(Flora Annie Steel)解釋說:沾染印度文化是危險的、不雅的,甚至是可笑的。
如果讀一下芙蘿拉.安妮.斯蒂爾或與她同時代寫出《叢林之書》(The Jungle Book)的名作家魯德亞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我們即可發現:當年在英國人眼中,印度就只是一個由老虎、叢林、舞會、霍亂和印度兵(英國軍隊中的本地兵)構成的綜合體。印度人體現了一切與真正英國人之特徵(冷靜、幽默、榮譽感、運動精神)相反的東西。任何取而代之、任何混合攙雜只會腐蝕這種英國精神。一七九一年,東印度公司一度排除混血人士在其中任職的權利,所持的理由是:印度人輕視這些歐亞混血兒,將其稱為「雜種」,然後再將其稱為「噓噓」、「印歐人」以及「英印人」。事實上,東印度公司那些具貴族習氣的董事只是難以接受混血人士擔任高級職務。
不過,這些措施都小看了印度女性的吸引力(緬甸女性又更勝一籌)。婚外關係普遍形成風氣而且不會受到懲罰。一八九九至一九○五年之間,印度總督寇松勳爵(Lord Curzon)曾威脅那些與原住民婦女結婚的同胞,指出此舉將不利於其職場前途。對於那些喜歡帶著情婦出入各種場合的人來說同樣前途堪慮。一九五○年左右,印度「歐亞人」的數目不低於十一萬二千人,而英國人的數目則為八萬至十萬人。「歐亞人」這個族群在服裝、部分餐食(尤其是早餐)以及教育等方面都西化了。許多「英印人」進入郵政、鐵路等部門服務。
從十九世紀末開始,英國妻子從本土來印度與丈夫團聚的情況便得頻繁。她們以舞會和「派對」取代通常有「印度舞娼」(nautch girls)作陪的表演節目,並且令家庭生活呈現英式風格。從此以後兩個族群就被拆開了。
至於英國人在地化的現象,如下這句諺語就已總結了極限:「主人穿著涼鞋踱進平房的陽台,然後解開長袖柞蠶絲開衫的搭扣,並喝下一杯茶。」
作者資料
馬克.費侯
馬克?費侯為法國知名年鑑史家,他是第一位獲准參奮玻p檔案的西方史家,他的研究結果革新了以往學者對1917年俄國革命的看法。同時,費候也是最早將電影視為歷史媒介與資料的學者之一,並曾參與為電視台製作歷史影片的拍片計畫。本書便是他結合影像實務與學術經驗的成果。費侯著作甚豐,包括《一九一七年革命》、《解析影片,解析社會》及《殖民的命運》等書。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