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政治
強國爭霸南海夢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內容簡介

南海危機四伏! 中國頻頻向外秀肌肉,美國高調重返亞洲 美中終須南海一戰?台灣如何面對強國爭霸? 全球沒有幾個區域,比得上川普總統倡議的「印太戰略」還要競爭激烈。 汶萊、馬來西亞、菲律賓、台灣都宣稱擁有南海部分島嶼主權,中國、越南及印尼,也宣稱擁有貿易航道及部分島嶼控制權。有些國家甚至派遣部隊駐守在這些海島或珊瑚礁,導致摩擦逐年升溫,但其中沒有任何國家能單獨與中國分庭抗禮。 隨著中國在貿易活動及占領軍事前哨取得上風,這些國家只得向美國求助,以致西太平洋被戲稱為「美國湖」,而南海就是這座保護傘的核心。 本書作者賀斯理(Humphrey Hawksley)是資深BBC駐外記者,曾駐派北京、香港,2013年外交部協助他登上東沙島做一系列報導,寫作本書時,他亦到台灣、中國收集資料,書中一章專文討論台灣在此區域的角色。 全書分為五部,前四部講述趨勢與一旦點燃便可能以戲劇性、災難性方式,改變所有人。 第一部探討南海主權爭議和美國決心堅持國際法,捍衛自己的主導地位,保障小國獨立以預防成為中國的附庸。這部分說明軍事前哨的幕後理由,以及對國際航線的威脅。 第二部討論東南亞,這些國家環繞南海形成馬蹄鐵狀,現今必須再度在對立的強國之間做出選擇。有的國家已經屈服,其他國家則選擇抗爭。在此地區,優先事項與議題變得模糊不清,每個東南亞國家都必須決定如何與中國打交道。 第三部前進南亞,印度將南海爭議視為中國軍事擴張到印度洋,亞洲民主在此也受到考驗,澳洲、印度、印尼、日本、紐西蘭、菲律賓和南韓,是否能夠形成陣線,阻止南海與印度洋落入中國手中? 第四部談東亞,中國與日本重演對立的歷史,這種敵對突顯一項事實:即經濟成長與生活水平提高,並不足以掩埋未獲解決的悲慘歷史。東亞還有另外兩個導火線:北韓與台灣。對北京當局而言,北韓是戰略議題,台灣則是情感議題,但攻打計畫始終放在枱面上。 第五部是本書結尾,說明東西方價值觀如何學習共存,若選擇衝突將造成何種下場?西方民主國家越來越內縮,中國則不斷向外在世界推銷它的訊息。當今的現況是,我們對愛國主義、種族、忠誠、自我認同、歸屬感的想法已然改變,彼此溝通的方式也已改變。 現今世界運作的矛盾之處,顯示需要做出改變。經濟體系已跨越邊境,而政治體系卻仍源自七十多年前五個二戰勝利國控制的民族國家權威。這種政體老舊到無以為繼。至今,美國還在打韓戰,而中國早已擬定現代全球社會的遠大未來規劃。 中國已占據強國地位,西方應該正視這點。南海島礁的重點不在於屬於誰的主權領土,而在於它們是中國將擔任最終保證人的國際貿易路線。這個議題與邊境無關,但與責任有關,跟古早殖民時代航海船長旗幟飄揚更沒有關係。 【名人推薦】 李淳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 林永樂 前外交部長 范雲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社會民主黨創黨召集人 徐韶良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 夏珍 《風傳媒》社長 陳芳明 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彭定康(Chris Patten) 香港末代總督 克萊德(James Clad) 前美國防部副助理部長 艾摩特(Bill Emmott) 暢銷書《西方的命運》作者 布朗(Kerry Brown) 倫敦國王學院劉氏研究院主任 後藤志保子(Shihoko Goto) 華府智庫威爾遜中心日本專家 希柏特(Murray Hiebert) 華府智庫CSIS東南亞專家 梅塔(Ashok K. Mehta) 印度陸軍退役少將 浦立(Hardeep Puri) 印度民航部長 【媒體推薦】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美國利益雙月刊》(The American Interest) 《耶魯全球線上期刊》(YaleGlobal Online) 合眾國際社(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等等眾多媒體

目錄

推薦語 徐韶良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 前言 第一部 中國 第一章 一名南海漁夫的故事 第二章 海上長城 第三章 永不結束的戰爭 第四章 中國島嶼 第二部 東南亞 第五章 形形色色的價值觀 第六章 菲律賓:危險的走鋼索 第七章 亞洲民主 :為什麼我沒有射殺總統 第八章 越南:我們可不是好惹的 第三部 南亞 第九章 印度:貧窮的暴力 第十章 印度、巴基斯坦和核彈 第十一章 印度的門羅主義在哪裡? 第四部 東亞 第十二章 日本:亞洲頭號工業強權 第十三章 美國:戰爭遊戲和黑天鵝 第十四章 北韓:登陸月球與披頭四 第十五章 科技競賽:網路戰爭與太空戰爭 第十六章 台灣:分裂的家庭 第十七章 事情的核心 第五部 強權狀態 第十八章 平行世界秩序 第十九章 誰才是老大? 第二十章 斷層線的博弈 致謝 參考書目

內文試閱

亞洲的每條斷層線都可以追溯到一場沒有解決的衝突(即使不是白紙黑字,也必然存在於參與者的腦海裡),由一九五三年在僵持當中結束的韓戰,到一九六二年的中印戰爭,到中國無法統一被視為叛離省分的台灣。 想要了解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何派遣軍事工程師興建距離沿海數百英里的島礁基地,我們必須理解中國近代史的每個環節,而台灣在其中是最令人激動的。 一九四九年,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部隊打敗美國支持的國民黨政府,後者並逃亡到台灣。台灣島本身距離中國大陸不到一百英里,可是國民黨控制數個距離更近的島嶼,有的距離大陸甚至不到一英里。毛澤東的勝利,大約在南海形成全球衝突點的七十年前,象徵著中國重新想要用防禦外牆來保衛領土。當時北京的最優先事項就是台灣,丟掉台灣被中共視為一項未竟的事業,及至今日依然如此。台灣如今已成為一個富裕、民主的自治實體,可是中國仍然威脅假如台灣宣布主權獨立的話,就會武力犯台。 一九四九年十月,在十五世紀紫禁城俯瞰天安門廣場的城樓,四十六歲的毛澤東主持開國大典。他登上天安門城樓,富麗堂皇的朱紅色屋簷,外頭還有一對鎮邪的大石獅。挑選這個場地具有重大意義。身為共產黨員,他大可以在農場或工廠發表講話。可是,藉由挑選天安門,他表明自己是中原的新帝王,銜天命而統治。在許多方面,這個形象與毛澤東的共產與無神論相互矛盾。但是他了解中國歷史,明白在中國文化根深柢固地認為需要一位強悍果決的領導人。 儘管統治著一個幅員超過三千英里的國家,面積大過印度甚至美國,毛澤東的部隊卻無法奪下幾個外島。在中共宣布勝利的三個星期後,他派遣精疲力竭的軍隊攻打金門,這個島距離中國不到一英里,由國民黨部隊控制。兩軍在古寧頭浴血作戰,國民黨坦克部隊已是彈盡槍絕,於是開著坦克車直接衝進中共士兵,把他們壓死在車輪下。最後,毛澤東的部隊敗退。古寧頭大戰發生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它可說是亞洲在冷戰時期第一場激烈戰鬥,而中國打敗了。 毛澤東持續發動幾場小規模戰鬥,但沒有激烈戰鬥。一九五○年五月,他奪下南方的海南島,接著推進到東邊的舟山群島。可是,金門始終不在他的掌控下,還有較小的列嶼、大膽島、二膽島及北邊的馬祖,一江山島與其他在晴朗日子由共產大陸可以隱約看見的島嶼。其中的大獎是在東邊一百六十英里、高山峻嶺的大島:台灣。 這一切都在全球秩序紊亂與重整的大環境下展開。盟國打贏了二戰;德國與日本殘破不堪。美國與蘇聯搶著要當超級強國。英國與歐洲流失殖民地,守著殘餘的勢力。亞洲巨獸中國與印度努力因應新的自由。這是劣勢者崛起、左派對抗右派、貧窮對抗富裕、共產主義對抗資本主義、殖民地對抗殖民者的時候。當時出現的許多斷層線至今依然存在。 英國在一九四七年八月退出印度,將它與巴基斯坦分割。經歷三場戰爭,造成逾百萬人死於社群暴力,印度與巴基斯坦依然對峙不下。一九四八年一月,緬甸脫離英國而獨立,目前正在設法脫離多年的軍事獨裁,抑或朝向再一次獨裁統治。一個月後,錫蘭,現稱斯里蘭卡,獨立建國,自一九八○年代起歷經四分之一個世紀的內戰。一九四八年五月,英國結束託管巴勒斯坦,以色列建立猶太國家;這裡也不平靜。荷蘭於一九四六年撤出印尼,美國撤出菲律賓,法國則是在中南半島領域,對抗柬埔寨、寮國與越南的獨立運動。往後數十年,這將使得美國捲入首次輸掉的戰爭。 由於無法奪回台灣,毛澤東把目標鎖定西藏──如同滿州、蒙古和新疆,他打算控制該地區做為緩衝區。就西藏而言,威脅來自於印度。毛澤東於一九五○年侵略西藏,迫使其投降並接受中國主權,但允許西藏自治,由年僅十五歲的佛教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統治。接著是一段風雨前的寧靜,直到九年後達賴喇嘛逃到印度。在這個期間,毛澤東將注意力放到他與蘇聯具有共同利益的朝鮮半島。 和二戰結束時的德國一樣,韓國被一分為二;美國控制南韓,蘇聯控制北韓,野心勃勃的獨裁者金日成一心奪回整個韓國的主控權。如果他成功了,將是共產主義蔓延的一大勝利。一九五○年六月,莫斯科同意金日成採取行動;如果台灣的金門是冷戰時期第一場激烈戰鬥的戰場,那麼朝鮮半島便是第一場全面代理衝突的戰場。 美國利用成立不及五年的聯合國,授權美國主導的盟軍去推翻北韓。美國不久便控制大部分的北韓,蘇聯的史達林情急之下,要求毛澤東的支援。毛澤東並不想出兵──台灣與西藏已經夠讓他頭痛了──可是他也需要跟史達林維持關係。美國與中國部隊血腥戰鬥,通常是近身距離戰鬥;他們勢均力敵,打了兩年多,雙方終於接受停戰。戰事於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結束,雖然停火了,但並沒有停戰,敵對氛圍延續至今日。 韓戰結束後,中國重新將注意力放在更為深切的台灣問題,這回險些讓全球瀕臨核戰。丟失北韓是一項戰略性挫敗,可是丟失台灣就太說不過去了,而這種愛國情操深植在毛澤東與當時落腳在台北的戰敗國民黨獨裁者蔣中正。蔣中正也有類似夢想,想要反攻大陸。他拒絕打開由大陸運來的成箱金銀財寶,理由是這些寶物很快便會回去原來的地方。它們至今仍收藏在台灣故宮的溫度、濕度控制的展覽櫃,數量之多只能輪流展出。 雖然台灣島本身距離中國沿海很遠,而毛澤東的部隊四年前曾經戰敗的金門則在砲彈射程之內。長僅二十英里,寬僅十五英里,金門是一個低窪的島,形狀像是龍的舌頭。一九五○年代時,金門遭受猛烈砲擊,情況嚴重到美國於一九五八年草擬對華東沿海地區發動核彈攻擊的計畫。美國並未在韓戰動用核武,因為當時數量不足。及至一九五八年時,核彈數量已經足夠。如同對南韓的看法,美國認為台灣一旦潰敗將引發亞太地區淪陷在蘇聯共產主義之下。 在公眾不知情之下,一九五八年八月及九月,中國、俄國和美國已瀕臨只要總統下令便將爆發核子衝突。一九五八年八月中旬,美國國防部已派遣五架空中戰略指揮機B-47轟炸機到該地區,準備對中國大陸發動核子攻擊,攜帶十到十五枚千噸級核彈,每一枚的爆炸威力都相當於在廣島投下的核彈。美國的計畫是轟炸廈門附近的空軍基地。由於中國砲彈炸遍整個金門,好像準備攻打過來,美國空軍總部發送一則訊息給位於夏威夷的太平洋指揮部,告知他們要準備核子攻擊。「假設總統同意,共產黨對離島發動攻擊將招致立即的核子反擊,」該訊息表示。 蘇聯總理赫魯雪夫(Nikita Khruchchev)介入並警告說,如果美國攻擊中國,將招徠核子報復:攻擊中國等同於攻擊蘇聯。對蘇聯戰爭的前景所展開的情境遠較轟炸沒有核武的中國更為可怕。赫魯雪夫接著又寫一封信,強調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風險。 這三大全球強權之間採取的邊緣政策,為四年後聞名的古巴飛彈危機埋下伏筆,直到二○○八年檔案解密之後才見諸於世。艾森豪總統否決軍事將領的意見,拒絕同意核子攻擊,因為這將造成巨大傷亡。 中國並未攻打過來,可是金門人活在被圍城的情況下。國際海域上的美國軍艦運載著補給品給高速行駛的台灣船隻,往往在中國砲火下穿梭來回。砲擊斷斷續續又持續二十年,直到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國實施現今的「一個中國」政策,要求各國政府、聯合國等眾多國際機構,不得同時承認北京和台北政府。有一段很長的期間,中國會發射裝滿文宣品的砲宣彈,內容是《毛主席語錄》的摘錄以及宣揚中國家庭生活改善,有亮晶晶的腳踏車和彩色電視機。 台灣始終是個定期爆發的風險點。二○一六年十二月二日,當時仍是總統當選人的川普(Donald Trump)在鷹派顧問敦促下,接聽台灣新任總統蔡英文的致賀電話,打破四十多年來相安無事的外交慣例。沒多久,川普發出一則聞名的推特貼文,質疑「一個中國」政策的基礎,只不過後來在二○一七年四月,在佛州海湖莊園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時,川普又改變立場。中國與台灣不時在更新詳細的作戰計畫,而川普的行動顯示如此關鍵的立場竟然如此迅速便可能瓦解。那一年稍晚在亞洲訪問行程,川普更進一步讚美習近平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人」,他覺得「很親近」。而不到一個月前,在中共十九大,習近平被確認為自毛澤東以來最強大的中國領導人,統治著一個日益嚴苛的獨裁政權。 「美國總統在中國向中國國家主席叩頭的景象,讓亞洲專家和美國盟國的背脊發麻,他們依賴美國去平衡及有時抗衡日益專斷的中國,」歐巴馬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萊斯(Susan Rice)在《紐約時報》一篇題為:〈川普讓中國變得再度偉大〉的投書寫道:「中國領導人把川普耍得團團轉,迎合他永不滿足的虛榮心,用浮誇取代實質。」 川普反覆不定的立場很快便造成困擾,各國政府質疑美國維持亞洲微妙平衡的決心。川普同時拋棄美國的民主與人權基礎,並對台灣構成新的不確定性。川普在當選前便登上外交舞台,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電話,顯示「一個中國」政策這類全球平衡的安定器是多麼脆弱。中國與台灣均持續在更新他們的戰爭計畫。 一九五○年代,美國在兩個前線與中國發生衝突。在對台核武對峙之後僅數個月,毛澤東對美國中情局(CIA)在印度煽動的西藏動亂失去耐心,一九五九年三月他派遣部隊入藏,年僅二十一歲的達賴喇嘛逃到印度並獲得庇護。毛澤東極為憤怒,並在一九六二年決定要給印度教訓。他利用持續的邊境紛爭,越過邊境發動全面攻擊。 這幾個星期的發展奠定了美國未來與印度的關係。北京的挑釁正值更受矚目的古巴危機醞釀之際。中國於一九六二年十月二十日入侵印度,同日甘迺迪總統(John F. Kennedy)下令海上封鎖,以阻止蘇聯軍艦運輸飛彈給這個距離美國本土僅一百英里的加勒比海共產國家。這兩大超級強權之間的對峙令全球擔憂核戰,遙遠的中國與印度邊境衝突根本沒人關心。中國動武時機背後的動機並不明朗。一派說法是毛澤東試圖贏回蘇聯的青睞,於是將戰事扯上國際共產黨的擴張。一九六二年時,中蘇關係冷淡,不再是構成蘇聯一九五八年援助中國攻打台灣的那股力量。總理赫魯雪夫的注意力放在加勒比海,而不是喜馬拉雅,莫斯科當局頂多只是在黨報《真理報》(Pravda)公開表示支持中國,譴責印度挑起戰爭。然而,美國總統甘迺迪卻將中國侵略視同必須對抗共產主義,而立即投入。 甘迺迪詢問印度總理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需要什麼協助,就在中國侵略的一星期後,美國軍事顧問、武器,和其他補給品便陸續抵達印度空軍基地。華府讓北京知道,菲律賓基地的轟炸機和戰鬥機中隊隨時準備出擊。雖然沒有證據顯示美國威脅動用核武,中國卻謹記在心。「我們處在不可能的處境,」退休少將徐光裕在北京表示,當時他任職防化學院,職責是保衛中國防禦大規模毀滅武器的攻擊。「中國沒有核武。我們不知道如何保護我們的人民不受核子攻擊。由台灣及印度,我們確定美國人將攻擊。我們別無選擇只得撤退。」 中國於十一月二十一日宣布片面停火,就在美國結束古巴封鎖的後一天。中國仍控制著拉達克的阿克賽欽地區(Aksai Chin),現今屬於新疆自治區,但由阿魯納恰爾邦的達旺鎮(Tawang)撤退,該地區依然是爭議的領土,但由印度控制。 此時,冷戰分裂似乎出現可預測的模式,全球兩大民主國家合作對抗中國和蘇聯兩大共產國家。可是,情勢並未如預期展開。印度的大敵是巴基斯坦,後者與中國的關係趨於親近,成為全球平衡的關鍵,並且持續至今日。 邊境戰爭一年後,巴基斯坦將查謨喀什米爾邦(Jammu And Kashmir)的領土割讓給中國,做為正式邊境協議的一部分。問題是,印度亦宣稱擁有阿克賽欽的四千平方英里土地。巴基斯坦於是發動一連串邊境衝突,直到一九六五年印度回以全面攻擊。聯合國、美國和蘇聯介入磋商停火。戰事不到三星期便結束,但其間爆發的坦克戰鬥是二戰以來最大規模。 巴基斯坦的處境極為獨特,既是中國盟友又是美國的盟友,諷刺的是,這個伊斯蘭國家因而成為防堵共產主義的防火牆。一九六九年尼克森總統上台時,巴基斯坦軍事領袖阿尤布‧汗(Mohammed Ayub Khan),扮演毛澤東的非官方特使,替美蘇和解試水溫,這項行動導致今日的「一個中國」政策。 一九七一年尼克森宣布他將訪問中國,促使印度立即與蘇聯結盟,此舉進而造成華府將印度這個民主國家視為冷戰敵對勢力。印度為反擊巴基斯坦,而資助西巴基斯坦(今日的孟加拉)獨立運動。隨後爆發的內戰再度動搖全球平衡。巴基斯坦軍方鎮壓獨立運動,造成將近三百萬人的大屠殺。一千萬難民逃到印度,後者以必須阻止這場殺戮為理由而介入。 美國站在巴基斯坦這邊,對抗印度,派遣軍艦前往孟加拉灣。印度啟動與蘇聯的新協定,後者派出軍艦與潛水艇以阻擋美國。一九七一年,美蘇再度正面對決,如同一九五○年在北韓,一九五八年在台灣,以及一九六二年在古巴。 英國海軍增援美軍,形成兩大民主國家採取軍事行動,對抗最強大共產獨裁政權羽翼保護下,人口最多民主國家的局面。這是東南亞近年來最受熱議的鮮明冷戰局勢。巴基斯坦於一九七一年十二月十七日投降,孟加拉獨立建國。 亞洲不斷的戰爭與敵對狀態亦造成核競賽。中國在一九六四年進行第一次核試,就在中印邊境戰爭的兩年後。一九七四年,亦即遭到美國軍艦威脅的三年後,印度也進行核子試爆,與美國漸行漸遠。 一九六二年戰爭後,毛澤東展開兩項毀滅性內部政策:大躍進,本意是要改革農業卻造成數千萬人死於饑荒,之後是殘忍的、意識型態主導的文化大革命,致使這個國家陷於癱瘓。在外界看來,中國成為一個共產巨人,沉睡在竹幕下,一直到二十世紀末葉才再度現身。 先前構成東南亞權力平衡的因素迄今依然存在。莫斯科是印度主要的武器供應商;巴基斯坦與印度持續敵對;中國與印度則彼此猜疑。當美國再度要求黑白分明,印度卻偏向灰色地帶,一下子尋求戰略支援,一下子又倡議其不結盟獨立地位。美國與印度政府如今已重返主要民主國家的平台,可是雙方都不確定在危急關頭,對方是否可以信賴。 由於中國想要控制南海,印度與美國均擔憂其在南亞的意圖,中國已在印度洋布建商業與軍事據點的網絡。貿易途徑向來連接印度洋與南海,可是二○一二年南海的南沙群島加速填海造地,卻觸動了警鈴。 (摘自本書第三章:永不結束的戰爭)

延伸內容

【推薦語】 ◎文/徐韶良(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 與賀斯理(Humphrey Hawksley)的對話中,深切感受到他非常欣賞金門及東沙等前線地區能成為國家公園。談到戰爭的無情,我半開玩笑地問他:「會不會覺得台灣的做法太天真?」誠懇的他,一臉認真地回答:「你們做的事情是很有意義的……台灣以生態保育為導向的南海政策非常明智(smart idea)。儘管在現實的環境裡,大多數國家仍然迷信軍事力量,但到最後多半只是無用的消耗,不會有很好的結果……」。但願透過本書,提醒大家珍惜和平的無價。

作者資料

賀斯理(Humphrey Hawksley)

海外通訊記者、作家及製片人,嫻熟亞洲事務,曾擔任英國廣播公司(BBC)派駐可倫坡、德里、香港、馬尼拉及北京派駐記者,同時為BBC美國公司、美國廣播公司(ABC),和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報導新聞。 他時常擔任演講人及與談人,對亞洲衝突所設定的「未來式歷史」情境聞名國際,新聞報導見諸於各大主流英國及美國刊物。他所拍攝的紀錄片,包括揭露國際開發失敗之處的《Aid under Scrutiny》;獲獎的《Bitter Sweet》,講述糖果業供應鏈罔顧人權;《Danger: Democracy at Work》,探討太快將西式民主引進某些社會所構成的風險。 賀斯理在許多大學授課,包括劍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倫敦商學院和倫敦大學。

基本資料

作者:賀斯理(Humphrey Hawksley) 譯者:蕭美惠 出版社:時報出版 書系:歷史與現場 出版日期:2019-09-20 ISBN:9789571379371 城邦書號:A2202785 規格:平裝 / 部分彩色 / 34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