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中國古代宗教史的研究中,因為缺乏適當的理論基礎和較新的研究議題,一般的作品在理論和議題方面較少新意。
作者在本書中企圖提供一些線索,以了解古代中國的信仰生活在個人和地方層面的一些主要輪廓。
全書討論的年代為殷商至漢代,從官方及民間的不同角度來觀察宗教信仰的內涵。作者提出的一個觀察是:官方宗教的目的,偏重於國家社會的福祉;至於民間信仰,則主要在求一己之福。已往學者對官方宗教有較多的討論,本書則進一步利用傳統文獻及新出土材料,討論原本學者們不以為可以討論的民間信仰。除此之外,作者更進一步討論了神仙思想和死後世界觀的問題,設法了解在宗教傳統中,人類的生活與宗教的關係。這樣的研究,不僅對了解中國古代宗教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為比較宗教史提供了相當重要的材料。
作者資料
蒲慕州
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埃及學博士,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任研究員、前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以宗教為主軸的古埃及史與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發展史為主要研究方向,近來則以跨越中國、埃及、兩河流域的古文明比較研究為主。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