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其他
美國與中國:十八世紀末以來的美中關係史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美國與中國:十八世紀末以來的美中關係史

  • 作者:潘文(John Pomfret)
  • 出版社:遠足文化
  • 出版日期:2021-12-08
  • 定價:990元
  • 優惠價:9折 891元
  • 書虫VIP價:842元,贈紅利42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799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1776-2020年美中關係史 本書榮獲2017年亞瑟.羅斯圖書獎(Arthur Ross Book Award)金獎   本書從一個新國家創建、另一個舊帝國敲起喪鐘時的故事開始說起。美中兩國的交往早於1853年美國海軍將領培里(Mathew Perry)率船艦要求日本開放門戶的「黑船事件」。1784年2月22日,美國的三桅帆船「中國皇后號」從紐約港出發前往廣州,與中國進行貿易。自美國建國以來,雙方即有互動,互相影響。中國不僅有廣大的土地吸引美國墾荒者,中國市場之夢也向美國人招手。美國的思想啟迪了中國人,將他們帶向現代化及外面的世界。美國的科學、教育理論和科技流入中國,中國的藝術、美食和哲學也往外流動。從此以後,雙方一點一滴逐步建立起世界上最多元也最重要的兩國關係。   兩百多年來,美中的政客、商人、傳教士和女性深深影響著兩國的命運。從將基督教福音和教育帶至中國的美國傳教士,到建設美國大西部的華工;從冒險運送花旗蔘至廣州換取中國茶葉的快船,到在南海和台海與中國不斷擴大海軍對峙的美國軍艦;美國與中國一直維持著戲劇性的交鋒,而且在兩百年前美中關係就已確立了此一模式:狂喜的迷戀和憤怒的幻滅。   「若要用一個模式形容如此令人難以理解的複雜性,或許可用佛教輪迴的概念來描述。雙方都經歷狂熱的魅力,產生希望,然後失望、排斥和厭惡,終究又回到相互傾倒。十九、二十世紀時,美國傳教士幻想將中國渡化為全世界最大的基督教國家,此時北京朝廷命官依賴美國,保護中國不受歐洲帝國主義和日本的掠奪。這兩個希望都沒有實現。隨著歷史之輪的轉動,新期望和不可避免的幻滅都交互出現。」   作者透過個人信件、日記、回憶錄、政府文件和新聞報導等文獻,重建兩個多世紀以來,美國與中國交往中令人驚奇和悲劇的方式。本書屢屢在重大事件發生時就回溯到或許是百年前的往事,一方面證明其論點,另一方面讓讀者透過清楚的脈絡,來了解美中關係循環往復式的宿命輪迴。   時序進入二十一世紀,美中關係逐漸從原本的密切合作轉為競爭,到了2018年川普總統發動美中貿易戰,兩國距離敵對只有幾步之遙。美中關係攸關著世界的命運,現在是重述美國和中國此一歷久不衰故事的時候了。作者在撰寫本書時每天沉浸於「美國和中國商人、冒險家、傳教士、外交官、竊賊和革命家的故事中,這些人物打造出地球上所有民族之間最為錯綜複雜的關係」,耗費五年才完成這本引人入勝、扣人心弦的著作,並成為了解美中關係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 本書特色 ★立論中肯、觀察敏銳,生動地帶入有趣或鮮為人知的故事,相當具有可讀性。 ★拉開歷史視角,以宏觀的視野與宏偉的格局跨越個人記憶和國別史,企圖完整勾勒美中關係史,是研究美中關係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 ★透過個人信件、日記、回憶錄、政府文件和新聞報導等文獻,重建兩個多世紀以來美國與中國交往中令人驚奇和悲劇的方式,並以清楚的脈絡呈現美中關係循環往復式的宿命輪迴。 ★作者特別為中文版增補至2020年美中關係的最新發展。 ★收錄數十張珍貴而重要的歷史照片,別具收藏價值。 推薦人 林孝庭 (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暨胡佛檔案館東亞館長,《意外的國度》、《蔣經國的台灣時代》作者) 羅伯.佐立克(Robert B. Zoellick) (前世界銀行總裁、美國聯邦貿易代表、美國副國務卿) 卡爾.伊肯貝利(Karl W. Eikenberry) (前美國駐阿富汗大使、美國退役陸軍中將) 歐逸文(Evan Osnos) (《野心時代》作者) 傅好文(Howard W. French) (《中國擴張:歷史如何形塑中國的強權之路》、《中國的第二個大陸》作者 賽蒙.溫契斯特(Simon Winchester),《天才、瘋子、大字典家》、《不平靜的太平洋》作者) 蔡美兒(Amy Chua) (耶魯法學教授,《虎媽的戰歌》、《三重包袱》作者) 詹姆斯.曼(James Mann) (《關於面子:美國與中國奇妙關係的歷史,從尼克森到柯林頓》作者) 葛藝豪(Arthur R. Kroeber), (《獨特又矛盾的經濟體:21世紀中國奇蹟背後的真相》作者、《中國經濟研究季刊》編輯) 各界書評 「潘文是一流的說故事高手,他對中、英文資料來源的研究令人佩服。他凸顯每個國家對於對方的貢獻,也喚醒讀者,注意常被人忽視的中國對美國現代化的重要貢獻。」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對每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的貢獻重新評價……廣泛的歷史令人印象深刻。」 ——《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雜誌 「潘文的敘述相當突出,他不僅探討政治和外交關係,也探討兩國關係的文化層面。譬如傳教士和商人將美國藝術引入中國,而中國也開始在美國的電影、文學、美食、靈性和創新方面更加突出。」 ——美國圖書館協會會刊《書單》(Booklist) 「本書回顧了兩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無數的歷史里程碑,將其化為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 ——《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本書的優勢在於透過巧妙描繪的角色,揭露重複出現的模式產生的累積效應。…… 潘文提醒我們,我們正在處理一種可以追溯到美國革命後幾年的愛恨交加的關係」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資深記者潘文的《美國與中國:十八世紀末以來的美中關係史》是一個很好的起始點,這本書詳細剖析了兩大強國兩百多年來的愛恨情仇。」 ——《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 「這本書的問世之所以特別及時,是因為它將讀者帶到一場宏偉的歷史冒險之旅,在目前兩國政客只關注仇恨之際,展現出周而復始的愛恨情仇關係。」 ——全國公共廣播公司(NPR.org) 「一本上乘的書。」 ——《大西洋》(The Atlantic)雜誌 「潘文針對全世界最重要的外交關係給予我們最全面、最生動和最公正的說明。他警告我們,若是搞砸了,危險極大;他也相信我們有能力妥當處理。寫作、研究,尤其判斷都是一流。」 ——歐逸文(Evan Osnos),全國圖書獎得獎著作《野心時代》(Age of Ambition)作者 「美中關係史重要的新敘事……研究透徹、敘事生動……若華府新任領導階層希望了解美、中廣泛的歷史,我想不到還有什麼地方,比這本書更適合作為起點。」 ——傅好文(Howard W. French),《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川普(或他的下一任國務卿)若讀了這本及時、完整、內容豐富的書,一定會聽到許多忠告。」 ——賽蒙.溫契斯特(Simon Winchester),《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潘文以良好的判斷力和深富同情心的想像力,將一群迷人的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作為本書的書評人,我很高興也很驚訝,潘文先生對待像蔣介石這樣一位雖有缺陷、卻十分真誠的軍人政治家,能夠清晰、公平地予以評價;我們得知道,他在努力統一國家、並使國家現代化的同時,還要和日本人殊死抗戰……潘文對一些有趣的人物和引人入勝的名言有著敏銳的洞察力。」 ——亞蘭.巴克項(Aram Bakshian Jr.),《華盛頓時報》(The Washington Times) 「這是有關美中關係兩百年歷史最好的一本書。潘文透過個人——美國人、中國人和華裔美人——有趣的故事講述這個豐富多彩的故事。同時,他巧妙地解釋了定義政府關係的轉變、緊張局勢和悲劇。其詳實研究,並以敏銳的眼光和靈巧的手法權衡各種解釋。」 ——羅伯.佐立克(Robert B. Zoellick),前世界銀行總裁、美國聯邦貿易代表、美國副國務卿 「重磅之作。《美國與中國:十八世紀末以來的美中關係史》文字優美、內容廣泛、博學多才、生動活潑,充滿許多迷人的故事,一本由當今最傑出、最有見地的中國事務專家撰寫及時又重要的書。」 ——蔡美兒(Amy Chua),耶魯法學教授,《虎媽的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三重包袱》(The Triple Package)作者 「若你要閱讀一本有關美中關係的書,請選擇潘文的《美國與中國:十八世紀末以來的美中關係史》。經過透徹的研究加上歷史根據,本書豐富的敘述充滿迷人的小插曲。潘文的才智、經驗和熱情無人能及,使他最適合嘗試這項雄心勃勃的工作——他也巧妙地不負眾望、交出了一本傑作。」 ——卡爾.伊肯貝利(Karl W. Eikenberry),前美國駐阿富汗大使、美國退役陸軍中將 「兩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和美國一直緊緊擁抱在一起。貨物、理想、希望和妄想來回穿梭,被一群古怪而意志堅強的人運送著。透過深入的研究和生動的寫作,潘文將豐富的故事帶入生活,向我們展示世界上最富於成效和重要關係的兩方。」 ——葛藝豪(Arthur R. Kroeber),《獨特又矛盾的經濟體:21世紀中國奇蹟背後的真相》(China’s Economy: 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作者、《中國經濟研究季刊》(China Economic Quarterly)編輯 「潘文一向是最好的中國記者之一。在這本書中,他走得更遠,全面追溯了美中之間的關係。 閱讀本書,將可了解今天關於中國的辯論是如何承接並源於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類似的爭論。 這本書提供了我們所需思考過去和未來的美中關係之觀點。」 ——詹姆斯.曼(James Mann),《關於面子:美國與中國奇妙關係的歷史,從尼克森到柯林頓》(About Face: A History of America's C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from Nixon to Clinton)作者

目錄

目錄 導讀 如夢似幻,終究成空?——讓美中關係回歸現實的《美國與中國》/陳榮彬 前言 【第一部分】 第1章 新疆域 第1章 創造財富 第3章 閃電歸主 第4章 安臣 第5章 鐵人 第6章 狠挨一頓痛打 第7章 女傳道 第8章 大門開了又關上 第9章 熱烈的空氣與希望 【第二部分】 第10章 美國夢 第11章 賽先生 第12章 幸運籤餅 第13章 化為裊裊輕煙 第14章 宋家王朝 第15章 機會或威脅 第16章 紅星 第17章 新生活 【第三部分】 第18章 〈血腥星期六〉 第19章 小美國 第20章 緬甸歲月 第21章 危險的連結 第22章 水稻田裡的海軍 第23章 東方紅 第24章 通往王國的鑰匙 第25章 結局的開端 第26章 不可能的任務 第27章 第三勢力 【第四部分】 第28章 仇美 第29章 仇中 第30章 冷戰 第31章 百花凋零 第32章 血腥瑪麗 第33章 毛主席的圖像 第34章 壞事也能結出好果 第35章 不是因為我們喜愛他們 第36章 心照不宣的盟國 第37章 我們是很性感的人 第38章 中國重新發現美國 第39章 誰也不怕誰 第40章 河殤 【第五部分】 第41章 功夫搏鬥 第42章 愛國教育 第43章 來自中國的愛情 第44章 歡迎加入俱樂部 第45章 雙塔 第46章 兩強相爭? 第47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 中文版後記 謝辭 參考書目

序跋

前言
(節錄)   許多美國人以為,美國和中國的關係始於一九七二年理查.尼克森總統訪問北京,終結兩國之間的冷戰。事實上,自美國建國以來,雙方即有互動,互相影響。種國不僅有免費的土地,吸引美國墾荒者向西前進,中國市場之夢也向美國人招手。美國的思想也啟迪中國人,把他們帶向現代化及外面的世界。美國的科學、教育理論和科技流入中國;中國的藝術、美食和哲學也往外流動。從此以後,雙方人民及其各個政府一點一滴逐步創造了世界上任何兩國之間,最多元——在今天來看,也是最重要——的關係。   現在是重述美國和中國故事的時候了。今天,這兩國面對面——稱不上朋友,又還不是敵人——在全世界注視下各自追求權力。除非華府和北京找到合作的方式,否則全球暖化、恐怖主義、核武擴散,乃至經濟等全球關注的問題都無法解決。   美國人最先從和中國貿易往來賺錢,是一七八三年起至十九世紀初期從商業往來賺取的利潤,回頭支撐美國工業革命所需的資金。一八三○年代,住在廣州郊外迷你商站的四十多位美國人大發利市。由於他們的努力,美國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於強大的英國。接下來,中國官員展開了後來蔚為傳統的行為:仰望美國、作為對抗中國敵人的堡壘。一路走來,他們提議與美國結盟,對抗英國、德國、俄羅斯(或蘇聯)及日本。   一八三○年代,第一批美國基督教傳教士抵達中國。雖然他們經常不適當的、被視為美國文化帝國主義的例子,迫使長久沉浸在儒家舊教條中的華夏民族不情不願接受耶穌基督,但他們對中國的發展至關重要。他們與受過西方教育的中國人一起,提供工具、打破傳統正統觀念的桎梏。他們教授中國人西方科學、批判性思維、體育、工業和法律。他們建立中國第一批大學和醫院。這些機構雖然現已改名,但在中國,仍是同行中的翹楚。美國的女傳教士率先反對殺害女嬰和裹小腳的野蠻習俗,幫助實現中國現代史上最偉大的人權進步。   當美國人把基督教信仰帶進中國之際,華南工人也湧入加利福尼亞淘金。到了一八六○年代,他們成為美國西部最大的外國出生族群。那些沒趕上淘金熱的人,變成打造大西部的無名英雄。他們疏濬沙加緬度河三角洲(Sacramento River delta),創造歷史上其中一個最肥沃的農業地帶。他們興建半條連通美國東、西海岸的跨越美洲大陸鐵路。他們開設雜貨舖、洗衣房、蔬菜園以及草藥店,他們提供基本服務,若沒有這些奧援,美國人無從征服西部。   一八七○年代,主流美國人與中國人翻臉。一八八二年國會立法通過,禁止中國勞工進入美國,中國人成為第一個被美國人排拒在外的種族團體。然而,中國人並未停止進入美國,而且運用中國商人湊集的錢,雇用美國一流的律師,挑戰許多種族歧視的法律和命令。這些案例對整體美國人的民權進步貢獻極大,譬如:鞏固了一九五○年代、推動拆除針對美國黑人實施的「分開,但平等」(separate- but-equal)教育制度的運動。   儘管有種族歧視,美國仍是許多中國人可以實現夢想的好地方。中國人在西部各地受到排擠,並非僅因他們是異族。他們勤奮工作,不僅媲美、還威脅到與他們競爭的白人拓墾者,他們影響到一些白人更認真工作。這種在美國茁壯成長、並促使整體美國人更具競爭力的能力,一直持續到今天。   固然有些美國人仇視中國人,其他許多人卻對中國的福祉充滿憧憬和關切。雖然商務活動主宰美國和歐洲、南美洲、日本及其他地方的交往,對這些地方的情感——除了英國之外——都不及對中國深刻。好幾代美國人餐桌上的格言是:「把飯盤吃乾淨,中國孩童都吃不飽呢!」全美各地教會也都有「捐一分錢給中國」的運動。   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美國即將躍升為全球大國,華府決策者對中國愈加關注,儘管歐洲列強和日本想把中國瓜分為殖民地,美國卻極力迴護、力保中國領土的完整。美國政治家提議,把中國最優秀人才和美國綁在一起,建立基金在美國教育中國留學生。「庚子賠款獎學金」孕育出許多諾貝爾獎得主、科學家、政治家、工程師和作家,為一九二○年代及一九三○年代的中國知識份子復興運動布下場景。   同樣這幾十年,美國人迷上中國文化——美食、藝術、詩詞和神秘主義。洛杉磯一位華裔美國女子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非白人電影明星。美國人的味蕾接受中式食物。美國大富翁蒐集中國藝術品,成就全世界最偉大的典藏,並在波士頓、紐約、華府、堪薩斯市和舊金山等地捐建博物館,予以收藏。   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中國,促成中國和美國比的關係比以往更加親密。戰爭爆發之前,全中國約有一萬名美國人;不到幾年,人數激增為十倍。但隨著戰事進展,美國日益覺得中國盟友蔣介石獨裁、無能,更糟的是,他不願和日本作戰。因此許多美國人認為,蔣介石的敵人——中國共產黨——是真正的游擊隊,有如猶太人大衛,力抗機械化的日本皇軍哥利亞(Goliath)。國務院官員相信這個觀點正確,引領美國政策在戰後,不再提供援助給蔣介石和共產黨作戰。   現在我們了解,事實的真相十分複雜。蔣介石的部隊英勇抗戰,承受和日軍交戰百分之九十的傷亡,而非共產黨致力對日作戰。當時美國人也自我安慰,以為美國已盡力協助中國。但美國無數次承諾援助、武器和黃金給蔣介石的國民政府,都不曾兌現。   有些歷史學者聲稱,戰後共產黨坐大之下,美國錯失了和毛澤東建立良好關係的機會。但中國近年發布的檔案文件顯示,情形不然:毛澤東還不預備和美國建立親密關係。毛澤東利用仇美心理,作為他革命的意識型態支柱。即使到了今天,毛澤東對美國的偏執意識仍餘音繞裊,影響中國對美國的關係。   一九七○年代,西方發出訃告、報導美國在中國的影響力式微,但這句話說得太早了些。幾乎從中國對西方重新開放的當天起,美國的實事求是精神、自由市場的作法及輕微的規範,主宰了中國的經濟改革。美國文化壟斷中國的電影、電視畫面,儘管共產黨打壓,基督教在中國仍極廣泛地復興。美國的價值觀、教育甚至新鮮空氣,受到許多中國人欽羨。從鄧小平以下,每名共產黨領導人至少有一名子女留學美國,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女兒就在哈佛大學念書。   一九七○年代兩國重新交往時,美國對中國的同情心理再度燃起,美國再度開始協助中國富強。此後,攸關中國的崛起,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美國更重要了。美國的開放市場、開放大學和開放社會,成為中國恢復偉大最關鍵的外國推進因素。同時,中國也讓美國對其重新產生想像力,並以無處不在的三個字進入每個家庭:「中國製」(Made in China)。   對本書的中國讀者而言,現在也是重新評估中國和美國關係的適當時機。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扭曲了美國和中國兩百年的交往。中共讓中國人相信,美中關係初期,美國陰謀殖民中國,其行止沒有比舊歐洲甚至日本等帝國主義大國高明。在中共教導下,中國人認為美國的慈善動作都是詭計。中國版的二戰歷史,一筆抹銷美國人的犧牲。中國人聽到的是,中國擊敗日本、不是美國擊敗日本。至於韓戰,至今,中國教科書仍堅稱,南韓在美國支持下開啟戰火。其實是北朝鮮在史達林和毛澤東撐腰下發動戰爭。過去五十年,這些相同的教科書還說,美國試圖壓制中國。   雖然共產黨不會公開承認,但仍有許多中國人私下表示,美國在中國崛起過程中的確扮演了某種角色。事實上,中國恐怕也比其他任何國家更受到「大美盛世」(Pax Americana)的庇蔭——這是美國及其盟國在二戰之後建立之自由貿易的安全通航水路,以及全球化金融市場的制度。雖然一九八○年代和一九九○年代,中國的經濟增長令人驚佩,直到二○○一年後因為美國引領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才崛起為全球貿易大國,並非偶然。遭禁錮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曾說,中國「需要一種強有力的異質文明所帶來的具有威脅性的刺激與挑戰,需要遼闊的、澎湃的汪洋大海來襯托其封閉與孤立、沉寂與渺小」。美國扮演了此一角色。   年復一年,中、美兩國更加緊密地結合。一九九○年代以來,美國就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二○一五年,中國超越加拿大,成為美國最大夥伴。太平洋兩岸的科學家在許多領域合作——對付癌症、分解基因、尋找乾淨能源、研究原子粒子、發現新藥——比起全世界任何兩國的合作都更密切。在美國和中國,及美國人和中國人於全世界的合作、競爭之下,這兩個大國的關係十分錯綜複雜。   若要用一個模式形容如此令人難以理解的複雜性,或許可用佛教輪迴的概念來描述。雙方都經歷狂熱的魅力,產生希望,然後卻失望、排斥和厭惡,可是終究又回到相互傾倒。十九、二十世紀時,美國傳教士幻想,可把中國渡化為全世界最大的基督教國家,此時,北京朝廷命官依賴美國,保護中國不受歐洲帝國主義和日本的掠奪。這兩個希望都沒有實現。但隨著歷史之輪每次轉動,新期望和不可避免的幻滅都交互出現。   目前,美國人已進入熱情幻滅的階段,他們的觀點已被經濟和戰略顧慮所遮蔽。這一派論述認為,中國偷走美國人的就業機會、竊取美國的機密、堆高美國的債務,而現在又策劃要把美國海軍趕出西太平洋。在美國人的想像裡,中國已非美方仁慈的對象、反而變成焦慮的源頭。前往萬里長城、紫禁城和秦始皇陵寢參觀,一度是好幾代美國人出國觀光的首選。今天,到中國旅遊的美國人數已經走平,輿論對中國也迭有惡評。   中國人也感到失望。中國領導人期待美國在太平洋讓出空間給中國。一九七○年代,美國高官向他們擔保,美國會從南韓撤軍,中國若要收復台灣、完成統一,華府不會干預。許多中國人也已經厭煩,美國人動輒教他們該怎麼做事。同時,其他中國人明瞭,他們正失去許多美國人的善意,這使他們遲疑。美國人自問,是否給了中國太多之際,有些中國人也開始自問,是否把美國推太遠。這些起伏跌宕的根源也在歷史中。兩國經常激烈爭吵。不過,無可抗拒、也無可避免地,他們又被拉回到相互合作。結果就是,兩個大國纏抱一起,誰都不能脫身。

內文試閱

第十二章 幸運籤餅(節錄)   從一九○○年代起,美國人就喜愛上中國幻想、性愛、謀殺、偵探、藝術和美食的勁辣熱炒。在書報、雜誌、庭院、餐廳、農場、電影銀幕上及一九二○年後的廣播,中國文化前所未有地進入了美國人的日常生活。美國進化為製造業王國後,也創造出對「真實」地方和情感的渴求。比起美國人正創造的井然秩序及甚至有些乏味的文明,中國填補了那個更有智慧、更具異國風味的文明角色。   原先美國各地的唐人街被視為疫病肆虐的貧民窟,現在則成了旅遊熱點。一九○○年舊金山發生腺鼠疫時,市政府和州政府就曾考慮夷平唐人街,他們(不公平地)責怪說,疫病起自唐人街。但六年後,當地震,大火席捲全市,市政府基於賺取觀光財的需求,便和中華會館合作重建唐人街,使其恢復原貌。當時,市商會旋即推介這個地段為「舊金山璀燦觀光景點王冠上的首要珍寶」。   在紐約市,愛耍帥的退休拳擊手查克.康諾斯(Chuck Connors)自命為唐人街的「市長」,引導呆呆的遊客前往假鴉片菸館參觀,並由他的助手扮成老煙槍,躺在榻上吞雲吐霧。每年聖誕節前後,康諾斯都和他的華人女友(綽號「醃黃瓜」)主辦一場午夜唐人街盛會,警戒線將一塊行人徒步特區團團圍起。一九○三年,《紐約時報》將此會形容為「中國佬和白種女人跳舞,黑人女子和白種男人跳舞。」   即使到了一九二○年,華人在美國的人數降至約六萬人,是半個世紀以來的最低點,反華歧視仍然相當強烈。一九二七年的一項社會調查顯示,只有百分之二十七的受訪人願意接受華人當同事;同時,願接納華人當朋友的,更只有百分之十一點八。但異國風味的中國,打動了老美羅曼蒂克的幻想,這是前幾世代美國人所難以想像的。   古佛紐.莫理斯四世(Gouverneur Morris IV)是一位開國元老的曾孫,他利用在加州銀行業擔任高階主管的公餘閒暇,寫些大眾短篇小說。他最著名的作品《熾熱的百合》(The Incandescent Lily)出版於一九一四年,主角裘德(Chudder)來自美國東岸,是身材魁梧的盎格魯撒克遜白人新教徒,對罕見植物充滿熱愛。裘德代表哈佛植物園(Harvard’s Arboretum)前往中國,在深山幽谷中找到罕見的百合花和一位楚楚動人的中國公主,但他偷了百合,甩了公主。廉價小說的讀者愛死它了。   讀者從伊蒂絲.毛德.伊頓(Edith Maude Eaton)的短篇小說得到更多滿足。她父親是一名英國商人,母親是生長於上海的中國人。伊蒂絲自幼在紐約州北部長大,身為歐亞混血兒的她,經歷過別人在背後竊竊私議和公然侮辱,常因同學恥笑她是混血雜種而和他們打架。她關在家中寫作,承認自己「不東不西,純然是個陌生人」。她將自己的筆名取為Sui Sin Far,即「水仙花」的廣東發音,象徵對她從未見過之祖國的熱愛。   不論好壞,水仙花是中國文化和美國文化永遠相互交纏理念的早期文學化身。她的短篇小說代表作〈春香夫人〉(Mrs. Spring Fragrance)發表於一九一二年,講述一對年輕華裔美國夫婦,搖擺於中國傳統和粗魯無禮美國之間的動盪故事。他們成功了;但她作品中的其他角色不是被殺,就是犯了殺人罪,因而墜入文化差異的裂口。   中國也可以很可愛。直到今天,一九三三年出版的《鴨子平平歷險記》(The Story About Ping)仍抓住了許多美國孩童的目光。本書作者瑪喬麗.弗列克(Marjorie Flack)搭配一戰期間在中國當過業務員之柯特.維斯(Kurt Wiese)的插畫,講述一隻迷途小鴨的故事。其所描繪的中國,不是誘人的皇室、充滿珍奇名花的世界,而是一個重視家庭價值的社會。就和巡迴表演的暹羅連體嬰昌和恩一樣,鴨子平平抓住了美國人的想像力。從一九五○年代起,一連十七年、每週一次,袋鼠船長(Captain Kangaroo)都在電視上朗讀這個故事。一九七○年代,《芝麻街》(Sesame Street)推出卡通版。到了二○○八年的電影《功夫熊貓》(Kung Fu Panda),英雄的父親是一頭鵝,牠的名字就是……平先生。與此同時,九歲時從中國移民到美國的黃齊耀(Tyrus Wong)創作於一九四二年的小鹿斑比(Bambi),成為迪士尼動畫的經典人物。   二十世紀開端,中國藉由掌握美國人的胃來掌握美國。從一九一○年代至一九三○年代,中華料理風行全美,成為美國美食的主流。「雜碎」(Chop Suey)帶頭打天下。   所謂「雜碎」,就是蔬菜、麵條和一把肉的混合快炒,這道菜餚並非源自於中國大陸。有人說,「雜碎」是美國西部鐵路華工發明的,把剩菜剩飯混炒加熱而成。有人說,「雜碎」是一八九六年欽差大臣李鴻章訪問美國時所帶來。李鴻章的隨行廚師搜羅他下榻之華爾道夫大酒店的廚房食材,發揮創意而成就這道菜。這道菜曾讓美國白人感到驚恐,以為裡頭有老鼠肉。但到了一八九○年代,美國人的口味變了。   在一八九八年紐約美食評論家魯西安.艾金斯(Lucien Adkins)出版的一份唐人街導覽手冊中,描述他鼓勵朋友試吃這道菜的經過。艾金斯說,一名友人一嚐便愛上,「很快就愛上雜碎,只為了這道菜而獨自奔向唐人街大快朵頤一番,獨鍾此味。」   一九○八年,《波士頓環球日報》(Boston Daily Globe)建議讀者,可以嘗試中國人婚禮及結婚紀念日的主題。紐約的唐人街在猶太人聚居的下東城西側擴張起來,形成許多猶太人愛上中國熱炒的特殊局面。星期天?聖誕節?贖罪日(Yom Kippur)後的開齋?沒問題。美國猶太人湧入中國餐館。它們永遠開門營業,不會歧視客人,並立刻受到眾人喜愛。華人的夜總會也是如此。歌舞演員艾迪.康托(Eddie Cantor),還有百老匯詞曲創作天王歐文.柏林(Irving Berlin,本名Isidore Baline)都是猶太裔,而且都是從唐人街的表演場所發跡的。   一九一四年,《芝加哥論壇報》寫道,中國餐館是「週薪十二美元的店員」追求「週薪六美元的女銷售員」之處。《論壇報》丟出一個問題:中國餐廳的成功秘訣在哪裡?「新奇、興奮和變化。」一九一九年,美國化學學會有份報告建議美國人——尤其孩童和病人,為了健康起見,要多吃中國食物。僅僅數十年之前,在美國的一個普遍觀念是,中國人身上常帶毒蟲。到了一九二○年代,美國人已幾乎不記得那個中華料理並非主食的時代。中國菜已深入美國人的日常生活,以致一九二五年,路易.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首次作曲時,就將其取名為〈短號雜碎〉(Cornet Chop Suey)。   華人移民變成在美國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到了一九三○年,全美百分之三十的郡都至少有一個以上的華人居民。許多人都開餐館。今天,全美國有四萬一千家中國餐館,比麥當勞、漢堡王、溫蒂漢堡、達美樂和必勝客披薩所有的店加起來還多。   中國菜引誘美國人食指大動,中國花卉則改造了美國的園藝造景。許多種籽由法蘭克.尼可拉斯.邁耶(Frank Nicholas Meyer)引進。來自荷蘭的移民邁耶熱愛登山健行。一九○五年,美國農業部派邁耶前往中國,以「農業勘察員」的身分在中國住了十三年。   梅耶尋找農藝金礦的同時,又擊退土匪惡棍,成為美國新聞界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但邁耶處於中國人群中,總覺得自己就像動物園裡的動物。每到一個城鎮,許多男人、男孩就圍著他上下打量。他寫道:「遠離自己種族的人,永遠陷於孤獨無助。」他喜歡佛教的和尚、道教的道士,他們的寺廟與道觀中常有奇花異草。   邁耶在中國發現一種能抵抗疾病的菠菜,並用它拯救了美國的菠菜罐頭業。他蒐集到二十磅大麻種籽,心裡想著:「美國民眾不知能如何利用這些大麻?」從新英格蘭到草原各州(譯按:南北達科塔、內布拉斯家、堪薩斯、奧克拉荷馬等五州為主的美國中部草原地區)生長的許多蘆筍、苜蓿、燕麥、三十種竹子和耐寒的黃玫瑰,都是他從中國找來的。邁耶檸檬(譯按:即Citrus meyerii,又稱北京檸檬)構成佛羅里達州檸檬汁工業的基礎。現在,西伯利亞榆樹則是從加拿大到德克薩斯州,隨處可見的防風林木。   邁耶最重大的貢獻,就是貌不驚人的黃豆。在一九○五年他前往中國之前,美國農民種植八種黃豆。接著,邁耶又引進四十二種,憑一己之力把這些中國植物出口到美國,為農業做出巨大貢獻。聯邦農業部官員華德.史文格(Walter Swingle)檢視邁耶的百寶箱後,宣稱中國是美國「農業的主要來源國」。   邁耶花費大把歲月,穿梭中國各地農村,住在破爛的客棧,不畏土匪和疾病。他總共蒐集兩千多種植物物種,並將其送回美國。他通常獨自工作、沒有朋友,還得了憂鬱症。一九一八年六月一日,正值第四次長駐中國的尾聲,他自長江的一艘船上墜河,一般相信他是自殺。   前往中國的其他冒險家也讓足不出戶的研究者如醉如癡。對同時代的人士而言,植物學家約瑟夫.洛克(Joseph Rock)的一生便好似〈熾熱的百合〉中的人物。他整理出的四九三種杜鵑花目錄改造了美國人的庭院,其中有一種美麗的牡丹花,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但他之所以出名,是因為遇上許多土匪頭子和藏族戰士,途經「深山裡的神奇仙境」,還有他所創造出真實生活版本的神秘東方。

作者資料

潘文(John Pomfret)

擔任《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記者長達二十年,從事戰爭、革命與中國相關報導,曾經入圍普利茲獎,並獲得多項新聞獎,包括2004年奧斯本.艾略特亞洲傑出報導獎(Osborn Eliott Prize for Excellence in Asian Journalism)。他擁有史丹佛大學學士和碩士學位,美中建交後他成為1981年第一批赴中國的美國留學生之一,後來在1989年因天安門事件被驅逐出中國。他前後旅居中國長達四十年。著有《中國課:我的五個同學與新中國的故事》(Chinese Lessons: Five Classmates and the Story of the New China, 2006)、《美國與中國:十八世紀末以來的美中關係史》(The Beautiful Country and the Middle Kingdom: America and China, 1776 to the Present, 2016)、《華沙諜戀:波蘭間諜、中央情報局與未竟的聯盟》(From Warsaw With Love: Polish Spies, the CIA, and the Forging of an Unlikely Alliance, 2021)等,其中《美國與中國》一書獲2017年亞瑟.羅斯圖書獎(Arthur Ross Book Award)金獎。

基本資料

作者:潘文(John Pomfret) 譯者:林添貴陳榮彬 出版社:遠足文化 書系:遠足新書 出版日期:2021-12-08 ISBN:9789865081256 城邦書號:A6800743 規格:平裝 / 部分彩色 / 704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