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8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分類排行
-
為孩子出征:在屬靈的爭戰中,父母如何成為孩子的護衛者
-
基督的奧秘:一個被遺忘的事實,如何改變我們所見、所信與盼望的一切
-
記憶的社會框架(百年經典首次繁中引進、法文直譯,收錄專文導讀及生平年表)
-
建築的面龐the Face of Architecture:現代主義之後的立面設計
-
世界來過台灣:從荷蘭、美國、西班牙、大清、日本到中華民國,一覽他們來過台灣的足跡,解鎖課本沒有教的歷史彩蛋!
-
裝潢工法全能百科王【暢銷典藏版】:選對材料、正確工序、監工細節全圖解,一次搞懂工程問題
-
國之荒原: 金權政治、貧富差距、體制失能、族群對立,理解美國人憤怒的根源
-
遊戲人生72變 2:跨越心界線──引導思考‧促進交流,活化教學心技法
-
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
有趣的聖經故事:只要兩小時,原來讀聖經這麼簡單!
內容簡介
張文亮教授感動分享
◆改變臺灣的日籍開拓者的故事◆
▌起先,科普作家張文亮教授在臺灣大學典藏室,找到一些日治時期關於學校及農學院創建的斷簡殘編,他爬梳這些塵封已久的素材,說故事給妻子聽。
▌後來,妻子鼓勵他到日本北海道蒐集更多資料,把故事寫出來。
▌遺憾的是,故事書寫還在進行,妻子卻已翩然遠行……
▌張文亮教授強忍著淚水,將這些故事分享給更多讀者,並獻給天上的妻子。
▌因為,生活在這片地上的人,都應該來認識這群改變臺灣的日籍開拓者!
日治時期,一群具備現代知識與技術,滿腔理想與熱情的日本農業科學家,
自願前來臺灣,協助殖民政府發展農業、林業、畜牧……,
改良土壤、茶葉、稻米、豬隻育種與飼養……,提升農村經濟與民生。
這群專家大都出身北海道札幌農校。
北海道是日本國內的殖民地。
這樣的背景,使得他們對於被殖民的地方較有同理心,
也深諳教育對於弱勢者的重要,
於是他們少歧視、多協助,籌畫高等教育、設立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
這群專家,既是臺灣農林畜牧業的開拓者,也是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他們與臺北帝大(以及其前身臺北高等農林學校)淵源深厚,
或是籌備者、創建者,或是教授、研究人員……
科普作家張文亮教授爬梳這群日籍開拓者的相關資料,深感震撼:
臺灣人吃的米、用的水、喝的茶、腳下踩的土壤,甚至臺灣大學的創建,
背後都有他們的身影。
這群來自北海道的科學家,以畢生專業與熱情,開拓、澆灌這片土地。
他們對臺灣的貢獻,不僅是「蓬萊米」、「紅茶」、「養豬王國」……,
舉凡土壤改良、水利管理、植物檢疫制度、景觀規畫……乃至高等教育,
都有他們出力的身影。
時至今日,這群日本專家在臺灣的事蹟與貢獻,已鮮為人知。
然而,我們生活中所享有的諸多成果,其實與他們息息相關。
張文亮教授深受這群日本學者專家的淑世情懷與事蹟感動,寫下本書。
他推薦生活在臺灣這片土地上的人,都應該來認識這群改變臺灣的開拓者。
目錄
【目錄】
1. 為臺灣預備大學校地的遠見者——柳本通義
2. 勤懇的農業教育家——藤根吉春
3. 解決臺灣糧荒的人——長崎常
4. 催生臺灣教育令 迎來第一所大學─—東鄉実
5. 化荒地為良田的農化專家—涉谷紀三郎
6. 臺灣植物檢疫制度的開啟者——三宅勉
7. 蓬萊米之父——磯永吉
8. 臺北帝國大學的籌備者——大島金太郎
9. 臺灣農業經濟學先驅─—鹿討豊雄
10. 設立水文監測站——八谷正義
11. 臺灣稻米儲存改革家——三宅捷
12. 使紅茶成為臺茶生力軍的茶葉改良專家──山本亮
13. 臺灣荒地開發功臣 「青田六七」屋主—─足立仁
14. 臺灣畜牧轉型關鍵推手——山根甚信
序跋
雪,靜靜的下在北海道 張文亮
開始,沒有什麼特殊的理由,我只是喜歡在臺灣大學圖書館五樓的典藏室,對一些早期的書籍、期刊、地圖、圖繪等東翻西看,或是借出閱讀。
上課時,會講些事蹟給學生聽。這些事蹟都來自我在典藏室找到的資料,我把它們寫成閱讀教材,回家也講給妻子聽。我與妻子結婚多年,一直將她當成我的學生般,講故事給她聽,這是我最快樂的時間。
有一天,學校出了一份公文。日本北海道圖書館的館員前來臺灣大學圖書館,想知道早期札幌農校(北海道大學前身)在二十世紀初期或十九世紀後期,到臺灣成立臺北帝國大學的事。校方發出公文詢問是否有人可與對方對談。我常在典藏室進出,喜歡讀日文資料,就自告奮勇前往。
沒想到,這場對談只有我一個人參加,也因此認識了北海道大學特定專門職山本美穗子。交談中,我問她:「臺灣大學能夠成立,最關鍵的人是誰?」她說:「柳本通義。」我說:「從未聽過這個名字。」她說:「如果來到北海道大學,就會知道。」
我的妻子鼓勵我去北海道大學,答應陪我在那裡住一星期。二○一八年二月,我與妻子前往。雪靜靜的下著。我還不知道最幸福的日子將離我遠去。
山本美穗子接待我們,也介紹我們認識北星學園大學(位於北海道札幌市的日本私立大學,屬於學校法人北星學園)名譽教授大友浩,他開放許多早期札幌農校畢業生前來臺灣任教的資料給我閱讀。
我帶了許多資料回來,有空就寫一點,當然,我也知道柳本通義以及多位來自北海道的學者專家,對臺灣高等教育的貢獻了。我每寫一位,就講給妻子聽,她微笑。沒想到,我的妻子在二○二二年一月發現得到急性血癌,八月安息。我陪她住院很久,就沒有繼續寫下去。其實還有一半以上都沒有寫,但如今也無力下筆了。
只記得,雪靜靜的下在北海道,我想回頭找,淚眼卻看不到足跡……
作者資料
張文亮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臺灣大學退休教授,科普作家,屢獲金鼎獎、吳大猷科普獎、好書大家讀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自臺灣大學退休後,從事演講、寫作以及擔任特殊兒童教育、生態教育義工。臺灣大學退休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科普作家,作品多次獲得金鼎獎。著有:《有誰聽到座頭鯨在唱歌》、《世界第一位樹醫生:約翰.戴維(John Davey)》、《與十九世紀傑出女性科學探險家相遇》(字畝文化)、《電學之父—法拉第的故事》(文經社)等書。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