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好奇心,殺死一隻貓? (新版):從達文西到理查.費曼、從小孩到成人,揭開好奇心的本質和運作機制
- 作者:馬里歐.李維歐(Mario Livio)
- 出版社:馬可孛羅
- 出版日期:2023-08-08
- 定價:480元
- 優惠價:79折 379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1月26日止
-
書虫VIP價:379元,贈紅利18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60元
- (更多VIP好康)
分類排行
-
【首刷限定】噢!原來如此 有趣的臺灣動物小學園1.開學季(附贈精緻烤漆動物別針1枚)
-
離散的植物:原生、外來、入侵……環境歷史學家體察植物界的傳播與擴散,探尋邊界、家、遷移及歸屬的意義
-
計程車上的天文學家:天文學家和計程車司機的宇宙漫談
-
凝態物理:從半導體、磁浮列車到量子電腦,看穿隱藏在現代科技背後的混沌、秩序與魔法
-
樹的微宇宙:樹木隱藏的微小線索如何揭開大自然的祕密
-
花瓣裡的悄悄話:維多利亞時代花語的象徵與緣起(全彩插圖本)
-
樹上看見的世界:攀樹人與老樹、巨木的空中相遇〔2024暢銷改版〕
-
臺灣濕地誌——從東亞文明到臺灣與周遭島嶼的濕地變遷、人群流動與物種演替史卷
-
犯罪手法系列3-法醫昆蟲學:案發現場的蠅蛆、蒼蠅與甲蟲……沉默的目擊者如何成為破案證據(新版)
-
森香不息:追尋香氣的源頭,一個香氛專家穿越世界森林的非凡尋香紀實
內容簡介
好奇心——世界往前推進最強大的驅動力
愛因斯坦說:「我沒有什麼特殊天賦,只是擁有熱切的好奇心。」
本書結合心理學與神經科學最新研究,
揭開人類探索這個世界最強大的驅動力——好奇心!
.因為好奇心,人類終於踏上月球、發明網路
.因為好奇心,你會不斷滑手機、想多瞄一眼交通事故現場、豎起耳朵聽八卦。
.為什麼人們總是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因為好奇心!!
.好奇心到底是什麼?人類真的是唯一會問「為什麼」的物種嗎?
本書特色:
1.第一本全面解構好奇心運作的本質和機制的專書。
2.本書從心理學入手,結合神經科學領域,讓我們了解大腦的哪個區塊可激發好奇心
3.實際採訪多位跨領域傑出人士,現身說法旺盛的好奇心如何影響他們。
好奇心,足以殺死一隻貓!
為什麼?
人類為了探索和理解周遭世界所做的各種努力,早已遠遠超過維繫自身生存所需。我們是好奇心幾乎無窮盡的物種,有些人的好奇甚至到達痴迷的地步。好奇心是組成人類的一大要素,是我們與其他物種最大的差別之一,也是將人類帶到今日這一步的推動力。愛因斯坦更曾說過:「我沒有什麼特殊天賦,只是擁有熱切的好奇心。」那麼,好奇心究竟是什麼?人類為何如此好奇?
馬里歐.李維歐很早就想知道「是什麼引發了好奇?」、「好奇心的運作機制是什麼?」,於是他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訪眾多心理學家與神經科學家,更與不同學門領域的科學家請益討論,甚至為本書訪問了許多好奇心特別旺盛的傑出人士——包括取得六個跨領域學位的太空人、從音樂轉向物理學研究的歐洲核子研究組織主任、擁有天體物理學博士學位的「皇后合唱團」首席吉他手等等。
本書先從心理學領域著手,一步步探索好奇心的類型與本質,再從神經科學領域的角度挖掘好奇心埋在我們大腦的哪些區塊、影響好奇心的物質與機制為何。從中世紀到現代、自達文西到費曼、再由孩子到成人,李維歐介紹了不同時代與年齡層的好奇心,再引領我們深入數個極具指標的研究實驗,一窺科學界研究好奇心的初衷與最新進展。
【名家重點媒體強推】
Ø 這本深具說服力的書籍用大眾讀得懂的口吻揭示了「好奇心」的科學研究,沒有太多艱澀的專業術語,回答了許多(儘管不是全部)關於好奇心的各種問題——包括「好奇心殺死一隻貓」這句諺語。
——《科學》雜誌
Ø 李奧納多.達文西被稱為「史上最具好奇心的人」。在《好奇心,殺死一隻貓?》這本迷人著作中,馬里歐.李維歐探索了達文西的好奇心,藉以在更廣闊的領域中找尋人類的好奇心本質以及驅動思維的大腦機制。這是一場讓人如痴如醉的旅程,帶領我們穿過好奇心在心理學與神經科學上的最新發現。任何對好奇心好奇的人都會想拜讀這本書。
——弗朗西斯卡.菲奥羅尼(Francesca Fiorani),維吉尼亞大學藝術與人文學院副院長
Ø 你是否曾想過,為什麼我們會想知道「為什麼」?馬里歐.李維歐就會,而且他還帶領你展開一趟迷人的探索旅程,為的是要了解我們人類好奇心的起源與作用機制。我極力推薦這本書。
——亞當.黎斯(Adam Riess),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Ø 充滿了迷人的故事、幕後花絮和心理學的洞見,《好奇心,殺死一隻貓?》就像一場愉快的遊戲,帶領你穿過每一個人類好奇心的面向——讓你感到驚訝、讓你變得更聰明,而且閱讀起來輕鬆自在、毫無沉重感。
——史蒂芬.斯托蓋茨(Steven Strogatz),康乃爾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
Ø 實在很難想像在缺乏好奇心的狀態下展現創造力與發明力,也很難找到比馬里歐.李維歐這本《好奇心,殺死一隻貓?》所提供有關人類好奇心探索更豐富的內容了。這本書是任何一個好奇人士的知識盛宴。
——傑佛瑞.M.施瓦茨(Jeffery M. Schwartz)醫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精神病理學家
Ø無論在科學或是藝術領域中,好奇心都是必須的要素,可是「好奇心」到底是什麼?李維歐的《好奇心,殺死一隻貓?》這本書裡沒有假裝通曉所有的答案,但它確實激發了你自己的好奇心。
——大衛.林德利(David Lindley),《不確定性》(Uncertainty)與《怪點子都去哪裡了?》(Where Does the Weirdness Go?)作者
Ø 生動、專業又扎實地解釋人類為何如此好奇。
——《科克斯書評》
目錄
導讀 對好奇心感到好奇的好奇心/黃貞祥
前言
第一章 好奇
第二章 更好奇
第三章 還要更好奇
第四章 對好奇心的好奇:資訊差距
第五章 對好奇心的好奇:對知識的熱愛
第六章 對好奇心的好奇:神經科學
第七章 人類好奇心的興起
第八章 好奇的心智
第九章 為什麼是好奇心?
結語
註解
參考書目
繪圖致謝
延伸閱讀 從好奇自己為何不再好奇開始/鄭國威
內文試閱
第一章 好奇
故事,無論長短都可以讓人印象深刻。十九世紀時的作家凱特.蕭邦(Kate Chopin)曾寫過一篇名為〈一個小時的故事〉(The Story of an Hour)的極短故事,該文以驚人的句子當作開頭:「由於知道瑪拉德(Mallard)夫人罹患心臟病,因此要非常小心且盡可能溫和地把她丈夫的死訊告訴她。」生命的喪失以及人類的脆弱都都納入故事的第一個句子裡。隨後,讀者得知是瑪拉德夫人丈夫的好友理查茲(Richards)帶來這個壞消息,他透過電報證實了布倫特利.瑪拉德(Brently Mallard)的名字出現在鐵路事故中的罹難者名單當中。
在蕭邦的故事情節當中,瑪拉德夫人第一時間的反應相當自然。由姐姐約瑟芬(Josephine)那裡得知這個令人悲傷的消息之後,她開始哭泣,然後回到自己的房間,並希望大家不要打擾她。然而,房間裡卻發生一些完全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在靜靜坐著啜泣了一會兒之後,瑪拉德夫人抬起頭,目光望向遠方的藍天,她開始喃喃自語,說了一句令人驚訝的話:「自由,自由,自由!」然後又更加激動地說著:「自由!身體和靈魂都自由了!」
心急如焚的約瑟芬在門外一直央求瑪拉德夫人開門,最後,她終於回應了約瑟芬,打開了房門。走出房門的瑪拉德夫人「眼神帶著勝利的激情」。她摟著姐姐的腰,平靜地走下樓梯。她丈夫的朋友理查茲則站在樓梯下等著她們。就在這個時候,聽到有人正用鑰匙打開前門。
在這個之後,蕭邦的故事距離結束只剩下八行字。我們可能停在這裡,不再往下閱讀嗎?毋庸置疑,就算我們想停大概也做不到,至少也要先知道誰在門口。正如英國散文作家查爾斯.蘭姆(Charles Lamb)曾寫道:「我敢說,包含城市與鄉村生活中,很少有聲音比敲門聲更能引起人們的興趣。」這就是故事的力量,它吸引你的注意力,你甚至根本不想擺脫這種力量。
就跟你猜想的一樣,走進房子的人就是布倫特利.瑪拉德。而且,事實上,瑪拉德先生離鐵路事故現場很遠,甚至不知道發生了鐵路事故。蕭邦生動地描述了神經質的瑪拉德夫人在一個小時的時間內,情緒上不得不經歷雲霄飛車般的起伏。蕭邦的故事鋪陳引領讀者經歷了引人入勝的閱讀經驗。
〈一個小時的故事〉中的最後一句甚至比第一句更令人不安:「醫生到診後,聲稱她死於心臟病——因為過度喜悅所引發的。」到底瑪拉德夫人內心真正的想法是什麼,仍是一個謎團,只能留待讀者自己去玩味。
在我看來,蕭邦獨特的寫作天賦,最厲害之處在於她所創作的每一行散文幾乎都能令人產生「好奇心」,即使在那些單單只是描述,顯然沒有任何事情發生的段落也是一樣。這種類型的好奇心會讓人背脊發涼,有點類似於我們聆聽非凡音樂作品時所感受到那種全身起雞皮疙瘩的感覺。這些都是微妙且能營造緊張氣氛、展現扣人心弦場景的要素。這些要素是建構引人入勝的故事講述、學校課程、激發靈感的藝術作品、電玩遊戲、廣告活動,甚至是簡單談話中不冷場的必要手段。蕭邦的故事啟發了「能產生共鳴的好奇心」(empathic curiosity)—也就是當我們試圖去理解主人公的欲望、情感體驗和想法時,以及不停思索她或他「為什麼」會這麼做之際,我們所採取的立場。
蕭邦巧妙使用的另一個元素就是「驚訝」。這是一個藉由提高覺醒和注意力,來點燃好奇心的可靠策略。紐約大學神經科學家約瑟.萊登克(Joseph LeDoux)和同事嘗試釐清我們大腦在驚訝或恐懼時的反應途徑。當我們遭遇意想不到的事情時,大腦會認為可能需要採取一些行動。這會導致交感神經系統的快速活化,所呈現出的相關熟悉表現有:心跳加速、盜汗和深呼吸。同時,注意力會從其他無關緊要的刺激因素移開,將重點放在真正的關鍵要素上。萊登克的實驗結果顯示在驚訝和恐懼反應當中(尤其是後者),快速和慢速的訊息傳遞路徑會同時被活化。快速活化的路徑從負責傳遞感覺訊號的丘腦(thalamus)直接進入杏仁核(amygdala)。杏仁核是杏仁狀的細胞核簇,功能是賦予情感意義並主導情緒反應。而丘腦和杏仁核之間的慢速活化路徑,則需要通過大腦皮質的漫長迴路。大腦皮質是大腦外側的一層神經組織,對於記憶和思考有著關鍵作用。慢速的間接路徑讓我們對外在刺激能進行更謹慎且有意識的評估,好做出周全的反應。
好奇有好幾種「類型」,而且還有更多類型持續被發現。英籍加拿大心理學家丹尼爾.伯利恩(Daniel Berlyne)以兩個主要象限來描述好奇心:一端在知覺和認知好奇心之間延伸,另一端由特定好奇心跨越到多元化好奇心。知覺好奇心(perceptual curiosity)是由極端的偏離值(extreme outliers),由新穎的、模棱兩可的,或令人費解的刺激所引起的,這也激發我們使用肉眼去觀察,就像住在亞洲偏遠村莊的兒童第一次見到高加索人(Caucasian)的反應。知覺好奇心通常會隨著持續接觸相同的外在刺激而逐漸減弱。相對於知覺好奇心,伯利恩描繪了認知好奇心(epistemic curiosity),這種好奇心可以說是對知識的真正渴望(也就是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所描述的「求知欲﹝appetite for knowledge﹞」)。這種好奇心一直是所有基礎科學研究和哲學探索的主要推動力,也可能是驅動所有早期心靈探索的力量。十七世紀的哲學家湯瑪士.霍布斯(Thomas Hobbes)稱之為「大腦的欲念」,並補充說「藉著堅持不懈的知識產出中,保有持之以恆的喜悅」,它超越了 「任何肉體愉悅的短暫激情」,只因為好奇心會讓我們生出更多好奇心。霍布斯在「渴望知道『為什麼』」(原文沒有強調「為什麼」,本書作者在此特別強調)這一點中,見到區分人類與其他所有生物的特徵。事實上,我們將在第七章看到,正是詢問「為什麼?」的獨特能力將人類帶到今天這一個地步。認知好奇心是愛因斯坦在對他的一位傳記作者提及的好奇心類型,他說:「我沒有什麼特殊的才能,我只是充滿好奇心。」
對伯利恩來說,特定好奇心(specific curiosity)反映了對特別訊息的渴望,就像試圖解決填字遊戲或是記住前一週看過的電影名稱。特定好奇心可以促使研究人員檢驗不同的問題,以便更進一步了解問題本質並找出潛在的解決方案。最後,多元好奇心(diversive curiosity)指的就是永不休止的探索欲望,也是指尋求新的刺激來避免一成不變所造成的乏味無聊。現今,這種類型的好奇心可能體現在不斷檢查是否有新的簡訊或電子郵件,或者迫不及待新款智慧型手機的推出。有時候,多元好奇心可能導致特定好奇心,因為尋求新奇的行為可能會引起特定的興趣。
雖然伯利恩對不同類型好奇心的區分在許多心理學研究中被證明相當有成效,但在對好奇心形成機制有更全面的理解之前,這些類型都只能視為一種可能的分類,並非絕對。此外,還有人提出其他型態的好奇心,例如前文提到能產生共鳴的好奇心,這些類型的好奇心並不能完全歸類於伯利恩所制定的類別當中。又或病態好奇心(morbid curiosity)讓人們喜歡看熱鬧,導致汽車駕駛放慢車速,觀看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也驅使人們聚集在暴力犯罪以及大樓火災現場圍觀。就是這種類型的好奇心,讓二〇〇四年英國建築工人肯.比格利(Ken Bigley)在伊拉克遭到斬首那段令人毛骨悚然的錄影畫面,在Google上出現超高的點擊率。
除了潛在的不同類型,各種不同種類的好奇心還有不同強度上的差別。有時只要一點訊息就足以滿足好奇心,以特定好奇心為例,就像是單純要回答「任何一個地方所發生的不公正都是對所有地方的公正的威脅」這句話是誰說的? 在其他情況,好奇心可以驅使一個人懷抱熱情投入一段旅程,這確實會發生,像是問及「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出現和演化的?」這種認知好奇心會引領科學探究,進而走上終身探索的道路。從好奇心發生的頻率、強度等級、人們準備投入一探究竟的時間長度,以及總體上對嶄新體驗的開放和偏好等方面來看,好奇心也明顯存在個體差異。德國北海沿岸阿姆魯姆島(Amrum Island)上一個被沖上岸擱淺的舊瓶子,對某人來說可能只是代表一種污染的象徵,但是對另一個人來說,這樣的發現可能是窺探早期且迷人世界的機會。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二〇一五年四月,當時一個被沖上岸的瓶子當中有一張信紙,上面的訊息被證明是來自一九〇四年至一九〇六年之間,這是至今發現最古老的瓶中信。藉由瓶中信進行研究,也是研究洋流實驗的一部分。
同樣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紐約市,一位已經工作二十二年的清潔隊員愛德.謝夫林(Ed Shevlin),他每週有五天的早晨必須負責收集垃圾,但因為對愛爾蘭蓋爾語(Gaelic language)的高度熱衷,驅使他參加了紐約大學開設的愛爾蘭美國研究的碩士學位學程。
大約二十年前,一個罕見的天文事件,就完美地呈現出那些據認為是不同類型的好奇心,例如受新奇事物激發以及代表求知欲的好奇心,可以相互結合與作用,形成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一九九三年三月,一顆過去未知的彗星被發現繞行木星。發現者是幾位經驗豐富的彗星獵人,包括天文學家夫婦卡羅琳(Carolyn)和尤金.舒梅克(Eugene Shoemaker),以及天文學家大衛.列維(David Levy)。由於這顆周期彗星是該團隊發現的第九顆彗星,因此被命名為舒梅克-列維九號(Shoemaker-Levy 9)。詳細分析慧星運行軌道後發現,這顆彗星可能是數十年前被木星的引力所俘獲,並且在一九九二年歷經過一次與木星災難性的接近,被強勁的潮汐(拉扯)力扯碎。圖一的影像是哈伯太空望遠鏡在一九九四年五月所拍攝的,當中可以看見被扯碎的彗星變成二十餘個碎片,這些碎片沿著原本彗星的繞行路徑持續運行,看起來就像太空中的一串閃亮珍珠。
當電腦模擬指出這些碎片可能在一九九四年七月與木星大氣碰撞並掉進木星時,不僅僅是天文學界感到興奮,連外界的關注也逐漸升溫。這種碰撞是相對罕見的(大約六千六百萬年前地球上曾發生這種碰撞,也被證實對當時的恐龍來說是非常不幸的災難),而且之前沒有人直接目睹過。全球的天文學家都以渴望期待的心情等待著。沒有人知道能否從地球觀看到彗星衝擊的影響,也許彗星碎片會被木星的大氣層平靜地吞噬,就像一顆小鵝卵石被丟進巨大的池塘,完全看不出動靜一樣。
第一塊彗星的冰冷碎片預計將於一九九四年七月十六日晚上撞向木星,當時地球上幾乎所有太空望遠鏡都瞄準了木星,包括哈伯太空望遠鏡。事實上,很少有這麼戲劇性的天文現象能夠被即時觀察(光線從許多人們感興趣的天體出發到達地球需要走上許多年,但光線從木星到地球大約只需要半個小時),因此這一天文事件給人「一生僅此一次」的感覺。不意外地,一個包括我在內所組成的科學團隊當時也圍繞著電腦螢幕,等待著將從天文望遠鏡傳輸下來的數據(圖二)。每個人心中都懷抱相同問題,那是:我們會看到什麼嗎?
如果要給圖二下一個標題,我很明確知道結果是什麼:也就是「好奇心!」要感受好奇心的傳染力,只需檢視照片中科學家的姿勢和臉部表情就能略知一二。當我隔天看到這張照片時,聯想起約四百年前的非凡藝術作品:林布蘭(Rembrandt)的《尼古拉斯.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The Anatomy Lesson of Dr. Nicolaes Tulp)(圖三)。這幅畫和剛剛的照片在捕捉人物的好奇與激情方面,幾乎如出一轍。我覺得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林布蘭的重點既不在於解剖屍體的解剖學(儘管他相當精確地描繪肌肉和肌腱),也不在於死者的身分(一個名叫阿里斯.吉特﹝Aris Kindt﹞的年輕人,因為偷了外套在一六三二年被吊死),因為他的臉部被部分遮住了。相反地,林布蘭主要感興趣的是準確表達出參加本課程的每位醫療專業人員和學徒的個人反應。好奇心才是他畫作的焦點。
好奇心的力量超越其在實用性或帶來好處的潛在貢獻,它本身就是一個勢不可擋的驅動力。舉例來說,人類為了探索和試圖了解周遭世界所做的努力,總是遠遠超過單純為了生存所需的努力。我們似乎是一種會無止盡產生好奇的物種,甚至我們當中的一些人的好奇已經到了迷戀的程度。南加州大學的神經科學家爾文.比德曼(Irving Biederman)認為人類與生俱來就是一種「食知動物(infovore)」,意思就是吞食資訊的生物。要不是這樣,你怎麼解釋為何有時人們甘冒生命危險,只為了一解好奇之癢?偉大的羅馬演說家和哲學家西塞羅(Cicero)將尤利西斯(Ulysses)航行經過賽蓮島(island of the Sirens)解讀為有能力按捺住住認知好奇心的誘惑:「並非她們的天籟之音,也不是她們歌曲內容的新奇多變,而是她們具有吸引過往船隻上的航海者的專業知識;那就是渴望學習的熱情吸引著航海者,使得他們將船隻航向賽蓮島的岩石海岸。」
法國哲學家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精闢地描述了一些好奇心的固有特性:「好奇心喚起了『關心』;它喚起人們關心現存和可能存在的東西;一種對現實的敏銳感,但滿足好奇心之前,人們總是焦躁不安;隨時準備好去發現我們周遭奇異的事物;一種下定決心拋棄熟悉的思維方式,並且用不同的方式來看待相同的事物;熱衷於理解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和正在消失的事物;對傳統階級所認知的重要性與根本性,不屑一顧。」
正如我們將在後文看到的,現代研究顯示,好奇心對於兒童早期的知覺和認知能力的正確發展可能至關重要。此外,好奇心在成人階段毫無疑問仍然是表現智慧和創造力背後的強大力量。這是否意味好奇心是天擇的直接產物?如果是這樣,為什麼即使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有時也會引起我們強烈的好奇心?為什麼我們在餐廳用餐時,偶爾會想知道鄰桌正在低語說著什麼內容?相較於聽到兩個人面對面交談的內容,為什麼我們對一個正在講電話的人所談論的內容(當我們只聽到一半對話時)更感到興趣?好奇心究竟完全是天生的,還是我們經由學習而獲得的?相反地,成年人是否會失去童年時所擁有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不是在三百二十萬年間隨著時間演化,將露西(Lucy)(在衣索匹亞發現的化石遺骨,被證實是早期的類人類)與智人(Homo sapiens)(現代人)區別開來?是哪些心理過程和大腦中的哪些結構參與了好奇的產生?好奇心有理論模型嗎?諸如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HD)的神經發育疾病,病患的好奇心是被激發而源源不絕產生,或是像暴衝的車輛停不下來?
在認真深入探究好奇心的科學研究之前,我決定(出於我自己的好奇心)先短暫岔開來仔細檢視兩個人,在我看來,這兩個人擁有至今最具好奇的心靈。我相信大家都會同意我所指的這兩號人物就是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和物理學家理查.費曼(Richard Feynman)。達文西的無限興趣真的是包羅萬象,其中涵蓋了藝術、科學和技術,他至今仍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精髓與代表人物。藝術史學家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就恰當地稱他為「歷史上最能無止盡展現好奇心的人」。費曼在眾多物理學分支當中的天才表現和學術成就已經充滿了傳奇色彩,但是他也追求並迷戀生物學、繪畫、破解保險箱(safecracking)、演奏邦加鼓、漂亮女性以及研究瑪雅的象形文字(Mayan hieroglyphs)。他因為作為調查「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災難的調查委員,以及他充滿了個人軼事的暢銷書籍而開始聞名於公眾。當被問到他認為什麼是科學發現的主要動力,費曼回答說:「這與好奇心有關。這與想了解事物的前因後果有關。」他的說法呼應了十六世紀法國哲學家米歇爾.德.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的觀點,蒙田敦促他的讀者要去探索日常事物的奧秘。我們將在第五章中發現,針對孩童的研究指出其好奇心,往往是因為想要理解周圍環境的因果關係而引發的。
我並不認為仔細審視達文西和費曼的個人特質,就一定能進一步揭開關於好奇心的深刻見解。過去無數次嘗試了解歷史上許多天才人物所擁有的共同特徵,結果都只是找到一些更令人困惑的多樣性,這些多樣性與每位天才的生活背景與心理特徵方面有關。以科學巨擘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和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為例。牛頓以其無與倫比的數學能力而聞名,而達爾文則自己承認數學能力有待加強。即使在一群特定科學學科的大師人物當中,似乎也存在一系列模糊不清的特質。物理學家恩里科.費米(Enrico Fermi)在十七歲時就能解開了非常困難的物理習題,相對而言,愛因斯坦則是大器晚成。即使如此,這並不是說天才其實沒有共同特徵。舉例來說,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創造力極強的領域當中,發掘出一些似乎與大多數異乎尋常的創造性人物有相關的傾向(第二章的結尾處簡要描述了這些傾向)。因此,我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深入的練習,至少可以探究達文西和費曼迷人的個人特質,也許能提供一些線索讓我們了解他們難以被滿足的好奇心的根源。對我來說,達文西和費曼除了都擁有好奇心之外是否有共同點其實不大重要,關鍵是他們兩人在各自環境都以居高臨下的眼光觀看全局,因此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待事物一定會引發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我從達文西開始說起,達文西曾經優雅地表達自己對理解力的熱愛,他說:「除非先去理解,否則不可能真正愛或恨任何人事物。」
順道一提,如果你好奇當舒梅克-列維九號彗星的第一個碎片撞擊木星大氣時,我們是否看到了什麼——是的,我們真的觀察到了!一開始在木星的邊緣出現一個光點。當碎片穿過大氣層時,它便爆炸進而生成類似核子武器爆炸所產生的蘑菇雲。所有碎片都在木星表面留下可見的「疤痕」(含硫化合物的區域)(圖四)。這些污點持續存在幾個月,直到它們被木星大氣層中的氣流和湍流抹滅,或是向下擴散到木星大氣中更低的地方。
作者資料
馬里歐.李維歐 Mario Livio
馬里歐.李維歐是一位知名天體物理學家、科普書作家,深受大眾喜愛,曾上過電視節目《每日秀》(The Daily Show)、《60分鐘》(60 Minutes)及《新星》(NOVA)。所著暢銷書籍眾多,包括《從達爾文到愛因斯坦》(Brilliant Blunders)、《上帝是數學家嗎?》(Is God a Mathematician?)、《無解方程式》(The Equation That Couldn’t Be Solved)、《黃金比例》(The Golden Ratio)與《不斷加速的宇宙》(The Accelerating Universe)。目前住在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 相關著作:《好奇心:從達文西、費曼等天才身上尋找好奇心的運作機制,其實你我都擁有無限潛能》基本資料
作者:馬里歐.李維歐(Mario Livio)
譯者:顧曉哲
出版社:馬可孛羅
書系:Life and Science
出版日期:2023-08-08
ISBN:9786267356005
城邦書號:MX0004X
規格:膠裝 / 單色 / 33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