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聖誕月‧最後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雙輪上的單車史:從運輸、休閒、社運到綠色交通革命,見證人類與單車的愛恨情仇,以及雙輪牽動社會文化變革的歷史
left
right
  •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雙輪上的單車史:從運輸、休閒、社運到綠色交通革命,見證人類與單車的愛恨情仇,以及雙輪牽動社會文化變革的歷史

  • 作者:裘迪.羅森(Jody Rosen)
  • 出版社:臉譜
  • 出版日期:2023-11-07
  • 定價:550元
  • 優惠價:79折 435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5日止
  • 書虫VIP價:435元,贈紅利21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413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編輯當週精選── ──《科克斯書評》、《出版人週刊》星級好評── ──《巴黎到月球》作者亞當.高普尼克熱情盛讚── ┤口碑推薦├  王政中|腳踏車書店老闆 何航順|公路車小馬 翁稷安|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張子午|《報導者》主編 鄭祖睿|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助理教授 鍾慧諭|公民幫推理事長、前臺北市交通局局長 ▌騎單車的你置身另一個世界,一個中介區域,在堅實大地和廣闊無垠的天空之間滑翔 單車最早出現在19世紀,曾被用來承載人們賴以維生的貨物,在冰天雪地下代替獸力交通工具,戰時用來運送輜重及士兵, 而隨著運動健身風潮興起,更衍生出室內腳踏車——從生到死,單車陪伴著人類走過許多歲月。 與蒸汽引擎、打字機、電報等其他19世紀重大發明不同的是,單車可謂唯一以原始樣貌留存到今日的器械。 本書作者裘迪.羅森是居住在紐約的單車愛好者,約在五歲學會騎單車,從此愛上這種交通工具。 學生時代,他在波士頓擔任腳踏車快遞員,能踩整天的踏板到日落仍捨不得下車。 開始報導生涯後,他造訪了世界上存在單車文化之處,如孟加拉、不丹、英國、中國,以及歐美多座城市, 除了訪問技巧頂尖的特技騎士、以人力車為生計的南亞車夫,另也深入探索各地單車文化的異同,更親自跳上車四處騎行,直接感受當地文化。 在這本說歷史、談交通,也細看單車這種運輸工具如何嵌入各地社會紋理的書中,作者會帶給讀者許多意想不到的知識── 🚲不丹是全球數一數二多山的國家,卻逆勢發展出大受歡迎的全民單車熱,背後與王室號召力不無關聯; 「捕獲野生的騎單車國王」經驗,也成為不丹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鐵達尼號沉沒前,船上健身房內踩健身腳踏車的乘客留下了珍貴歷史紀錄。最後使用健身車的乘客在船體開始沉沒時, 甚至仍踩著踏板運動。安裝於船上的兩部健身車,至今可能還靜靜躺在大西洋深處。 🚲越戰期間美軍陷入苦戰,很大程度是敗給了腳踏車。越共的單車插滿樹葉達到偽裝效果,以數十輛為一隊, 載運物資量與卡車相同,行蹤又隱密、有機動性,即使是美軍轟炸道路和橋梁的攻勢也拿單車沒轍。 🚲天安門事件最初的示威者湧入廣場,很多人是騎單車前來,靜坐者會用單車豎立旗桿、搭帳篷。6月4日清晨軍隊到場鎮壓, 一些單車開始擔任「醫療救護車」、消息傳遞的管道,一些人則騎單車逃命。最後,官方釋出畫面:數十輛遭坦克車輾毀的單車堆積如小山。 《雙輪上的單車史》爬梳歷史但不僅限於歷史,雜糅了單車前世與今生的故事,也嘗試點破陳見迷思, 並理清人類與此種交通工具的愛恨情仇。直至今日,單車仍會激起不少與交通、階級、種族、環境永續相關的文化辯證。 在作者犀利的觀察與筆鋒中,我們能看見人與單車共同譜寫的過去,同時也展望下一個單車盛世的到來。 【各界讚譽】 最初的起心動念非常單純,就是希望閱讀與書本可以相對主動一點,藉由這依舊保留原始樣貌的交通工具「單車」,主動踏入社會大眾的生活中──巷口、公園或任何開放的公共場域,更甚是沒有書店的地區。 我相信身而為人是需要彼此交流的,包含現場面對面以及使用交通工具彼此聯絡,而唯一能掌握自我的只有你自己,用自己的雙腳,踩踏繞圈,鏈條驅使著兩顆輪子往前邁進。 探討《雙輪上的單車史》,就是認識人類的一部分發展史,期待歷史更為悠久古老的紙本書,能透過單車前往更遠的以後。 ──王政中/腳踏車書店老闆 本書的每一個章節以一個單車主題貫穿,從19世紀末登陸月球的單車海報藝術到沉沒海底一萬兩千五百英尺的鐵達尼號健身車,從雙腿間的樂子到攸關弱勢族群的發聲工具,從謀生的駝獸到華麗的單車特技。在每一章節的單車主題文本中,能看到有關近代政治、經濟、社會、藝術文化與各國生活的更迭形色。我享受閱讀這本關於離地0.5公分騰空飛翔的近代交通工具之書,透過單車來看歷史。 巴黎的單車墳場,你知道在哪裡嗎?本書等著你來與我一起挖寶。 ──何航順/公路車小馬 在一個視科技日新月益為理所當然的時代裡,我們總覺得前方有各種新事物在等待,舊的器物也必將隨之淘汰。這樣天真的觀點忽略了許多古老的發明,經過漫長歲月考驗,依舊在今日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本書的主角單車就是最好的例子,即使一百多年過去,添加了許多新的技術和配件,外形或材質也有了大小不一的演化,但它作為「物」的核心本質或概念,卻始終如一,成為不同世代和區域的人們重要的代步工具。藉由本書作者詳實的資料整理,和兼有論理、敘述和抒情的生花妙筆,不僅還原單車在人類近代文明史上扮演的角色,更證明了那句老話「科技始終來自人性」——不變的科技,正證明著超越時空限制的共通人性。 ──翁稷安/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海外讚譽】 常給人一種悠閒騎行的感覺,充滿隨興的拐彎,讓人領略意想不到的愉悅。但這本書的重要之處在於其嚴謹的報導。 ──《大西洋》(The Atlantic)雜誌 採用拼組的形式,融合了細緻的歷史研究,以及來自不丹和孟加拉等依賴自行車之地區的在地報導,並也加進了個人記憶…… ──《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大開眼界……一部生動的自行車社會史……單車迷和那些熱衷於「世界是怎麼運作」的報導文學愛好者,會認為這本書能帶來很大的樂趣。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詼諧的散文、詳盡的研究和羅森富有感染力的熱情,確保了這段優秀的歷史能吸引到單車騎士,非騎士亦然。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這就是一部社會史該有的樣子──有趣、精確、驚人、不說教,也不怕順著故事的發展來敘事,大膽放開剎車,任其滑行到所有可能去到的地方。 ──《巴黎到月球》(Paris to the Moon)作者亞當.高普尼克(Adam Gopnik)

目錄

導言 登月之旅 序章 單車星球 1 單車花窗 2 紈褲戰馬 3 單車藝術 4 靜默駿馬 5 一八九〇年代的單車熱 6 保持平衡 7 雙腿間來點樂子 8 寒冬 9 上坡 10 原地飛馳 11橫越美國 12 馱獸 13 個人史 14 墳場 15 群眾運動

內文試閱

  載貨用的機動車輛興起之後,載貨單車先是在美國逐漸式微,二戰之後在歐洲也慢慢無人使用。商業文化和商品運銷模式的改變,也加快載貨單車的凋零。但即使在受到機動車輛支配程度最高的地方,還是有些載貨單車得以保留。時至今日,美國大城小鎮的小販仍然騎著載貨三輪車販售冰淇淋、熱狗或其他食物,載貨用的低矮長方形推車是裝在車子的兩個前輪之間。在歐洲北部,尤其荷蘭和北歐的單車聖地,載貨單車仍舊是一般家庭常用的交通工具。      「載貨休閒自行車」(cargo cruiser)在荷蘭和丹麥蔚為風行,這股風潮也在近年席捲美國和西歐城市。載貨休閒自行車可能是兩輪或三輪,兩輪軸距很長,載貨用的置物箱很寬大,不但可以載送各種東西,騎乘者甚至常常用來載小朋友。尤其在美國,騎這種單車代表一種政治上的表態:選擇載貨休閒自行車作為全家的交通工具,代表對汽車文化抱有疑慮,傾向選擇進步的「歐洲」價值觀。這種單車當然也標誌出社會階級。載貨休閒自行車價格昂貴,而且由於體積龐大,顯得有點浮誇賣弄。它們成了地位的象徵,換言之,是居住在設有自行車道的優雅都會社區的「布波族」偏好的車款。載貨單車的歷史是一則仕紳化過程的寓言:從前是體力勞動者騎載貨單車在工業城市運送沉重貨物,如今是知識勞動者在仕紳化區域踩著踏板載送小孩和羽衣甘藍菜。      但這並不是故事的全貌。在地球上其他地方,商業上應用單車載送貨物的規模龐大驚人。在南亞、東亞、非洲和拉丁美洲,每天有數以百萬計的載貨單車和三輪車載送總重達數十億磅的商品和原料。這些載貨車輛的類型和設計各異,可能依循當地習慣就地取材打造,也可能是個人突發奇想即興發揮的作品。上述載貨單車和三輪車的共通點,是能載運非常大量的貨物,這也是它們一向肩負的重大使命。在開發中國家常常可以看到此番景象:在堆到寬度和高度媲美兩層樓房的箱盒、木材、金屬、布料或任何你想得到的龐然貨物堆下方,一個相形渺小的身影孤單地踩著踏板前進。嘆為奇景之餘,也不免瞠目結舌。以一人之力移山,正是人類終日勞苦的永恆寫照。      目前對於運貨單車背後的經濟學,仍有尚待探究釐清之處。在全世界其中幾座最大城市裡,載貨單車顯然與地下經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俗稱的消費商品「最後一哩路」中扮演關鍵連結。但統計數字提供了更宏觀的視野。根據近年的估計,光是在中國就有「四千到六千萬輛工作用三輪車」。這個數量十分驚人,是全世界所有其他載貨交通工具(包括貨車、火車、貨船、貨機)總數的數倍之多。載貨單車的數量之龐大,以及在中國、印度、孟加拉等出口大國的重要地位,顯示我們以為如此簡樸的單車,其實可能在全球商貿體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要角。在南方國家(Global South)有大批勞動者靠著在街頭騎單車養家活口,如此龐大「單車勞動力」的存在,不僅暴露出在美國和其他國家提出的單車論述有多麼狹隘,更對我們「第一世界」就單車和騎單車活動的老派假設提出質疑。對於達卡、成都、利馬(Lima)、康培拉(Kampala)等地的數百萬人來說,單車代表的是勞動而非休閒,是生計而非「生活風格」或「生活品質」。      根據某些紀錄,最普遍的單車載貨形式是載送乘客。「載客單車大多是形形色色的載客人力車,幾乎可以確定是現存數量最為龐大的工作用單車。」學者彼得.考克斯(Peter Cox)和蘭迪.瑞斯尼基(Randy Rzewnicki)於二○一五年指出。腳踏人力車在一些非洲國家是重要的大眾運輸工具,而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如祕魯和古巴等國,也仍有大量的人力車。近年來在歐美城市也愈來愈常見到腳踏人力車,大多當成招徠觀光客的新奇交通工具。但亞洲才是人力車的心臟地帶。有些人力車的座位配置類似達卡人的作法,車夫坐前面,乘客坐後面,有些人力車的配置剛好相反,也有些人力車的乘客座位設在駕駛座旁的邊車。這類車子的名稱繁多,諸如腳踏計程車(bikecab、velotaxi)、載客三輪車(pedicab)、人力車(beca、becak)和三輪人力車(trishaw、trisikad)。人力車在馬達加斯加稱為「cyclopousse」,在墨西哥稱為「bicitaxi」,在泰國則稱為「三輪車」(samlor)。馬拉威的腳踏計程車稱為「聖卡拉門托」(Sacramento),但嚴格來說不算是人力車,只是後輪上方加裝供乘客跨坐或側坐的座墊的單車,名稱由來則有點諷刺,是借用馬拉威一家以豪華舒適巴士著稱的客運公司之名。英文「rickshaw」源自日文的「人力車」(jinrikisha),這個名稱可說直指核心。所有人力車乘客都必須接受一項事實,就是這種交通工具的運作方式其實相當殘忍,乘客的舒適省力完全是壓榨另一個人的勞力而得,往往還會讓另一個人承受苦痛折磨。      人力車很可能是由日本人於一八六九年發明,最初可能是當成載送不良於行者的輪椅裝置,但後來逐漸成為交通工具。早期的設計很陽春原始:車軸上裝設轎椅、兩個大型木製車輪,再加上供車夫抓握的成對把手,就能在路上拉動行走。後來加上的滾珠軸承、橡膠車輪和其他配件讓人力車的功能有所提升,到了十九世紀晚期,人力車已經成為東亞和印度城市的特色之一。      人力車自問世起即引發爭議。某方面來說,它們代表民主。古代的街道汙穢不堪,只有菁英階級能夠享受由人抬著行經街道的待遇;如今有了人力車,任何人只要付出不高的車資,都能當一回有錢大爺。當然,那種奢華享受的滋味來自人力車夫的勞力付出,即使在階級森嚴的社會如英屬印度(British India)和晚清時期中國,仍有人對於使用人力車感到良心不安。一九三○年代出現腳踏人力車,車輛的演進為產業帶來變革,人力車夫的辛勞也得以稍微減輕。但拉人力車仍舊有如酷刑。有些評論者認為人權應是最優先的考量,堅持人力車根本不合時宜,是帝國時期和過時階級制度的殘遺,在二十一世紀已無一席之地。      達卡人力車的演變發展則依循歷史時局的大勢:手拉的兩輪人力車於十九世紀晚期傳入達卡,一九三○年代開始出現腳踏人力車。如今在達卡,爭論人力車問題幾乎跟搭乘人力車一樣是家常便飯。有些人主張在交通壅塞不通的達卡,人力車是最因地制宜的交通工具,而且最為環保。其他人則認為人力車效率不彰,四輛人力車並行時占用的面積等同一輛巴士,但最多只能載送八名乘客。還有歷史悠久的道德問題。當人力車夫是有尊嚴的工作,是達卡最底層人口脫離赤貧的出路嗎?或者是令人失去尊嚴的工作,讓人淪為在破落街道上扛著重擔蹣跚而行的騾子?

作者資料

裘迪.羅森 Jody Rosen

《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特約撰稿人。作品散見於《石板》(Slate)、《紐約》(New York)、《紐約客》(The New Yorker),以及其他諸多報章刊物。現與家人住在布魯克林。

基本資料

作者:裘迪.羅森(Jody Rosen) 譯者:王翎 出版社:臉譜 書系:臉譜書房 出版日期:2023-11-07 ISBN:9786263153844 城邦書號:FS0175 規格:膠裝 / 單色 / 404頁 / 17cm×22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