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聖誕月‧最後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宗教 > 佛教
學著做菩薩:《瑜伽菩薩戒品》講記
left
right
  •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學著做菩薩:《瑜伽菩薩戒品》講記

  • 作者:濟群法師(釋濟群、Shi Ji-qun)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23-12-05
  • 定價:400元
  • 優惠價:79折 316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7日止
  • 書虫VIP價:316元,贈紅利15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00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感謝祭2024城邦聯合書展特價5折起!

內容簡介

「發菩提心」就是開發覺醒的心 「行菩薩行」就是把菩薩品質變成自身人格 菩提心、菩薩行和空性見,是大乘菩薩道的三大內涵。其中,又以菩提心為核心,這是崇高的利他主義願望,是積極入世,幫助眾生解除輪迴痛苦,引導眾生走向覺醒的精神。 發起願菩提心之後,接著是行菩薩行。如何使菩薩行更有效,使願心真正落到實處?就形成了菩薩戒,以戒律對菩薩的行為作出規定。 「瑜伽菩薩戒」出自《瑜伽師地論》。按照漢傳佛教的觀點,作者是彌勒菩薩,因為這些內容是通過無著菩薩傳出的,根據藏傳佛教的觀點,就是無著菩薩所造。本論由玄奘三藏翻譯,共一百卷,介紹了菩薩的種種修行,如施品、戒品、忍品、精進品、靜慮品、慧品等,瑜伽菩薩戒就出自〈戒品〉。當年玄奘排除萬難西行前往印度求法,在那爛陀大學戒賢論師座下聞法。最主要目的,就是學習《瑜伽師地論》。 佛學經論中講到戒律的不少,例如出自《梵網經》的「梵網菩薩戒」,是盧舍那佛為釋迦牟尼佛及諸大菩薩所說,其見地和要求很高,屬於大菩薩的境界,做起來自然也很難。相比之下,瑜伽菩薩戒是彌勒菩薩為娑婆世界的眾生所說,更為善巧,也更容易落實。本書引導我們完整學習〈戒品〉,可以使我們對瑜伽菩薩戒有深入了解,進而走向入世的大乘菩薩道。

目錄

緒論 一、菩提心和菩薩行 二、瑜伽菩薩戒 三、作者和譯者 第一章 總頌 第二章 自性戒 第一節 自性略標 一、功德數量 二、功德所作 三、此諸功德因果道理 四、德數決定 第二節 戒的殊勝 一、妙善 二、無量 三、饒益 四、大果勝利 第三章 一切戒 第一節 釋所受戒——三聚淨戒 一、戒的差別 二、戒的自性 1.攝律儀戒 2.攝善法戒 3.饒益有情戒 三、三聚淨戒的圓滿之因 1.攝律儀戒圓滿之因 2.攝善法戒圓滿之因十種 3.饒益有情戒十一相 四、攝義 第二節 釋受戒法 一、請白 二、修集資糧 三、勸速授戒 四、修勝歡喜 五、問障難 六、正行法 七、結行法 1.請證 2.讚揚勝利 3.禮謝供養 4.讚戒功德 5.策勵修學 6.選擇授者 7.不應率爾宣說律儀 8.率先了解戒法 第三節 釋守護法——戒相差別 一、四種他勝處法 1.他勝處法——四重戒 2.他勝所作或過患 3.三纏差別 4.可還淨之殊異 5.捨戒因緣 二、惡作類——四十三輕戒 1.障布施 2.違犯持戒 3.違犯忍辱 4.違犯精進 5.違犯靜慮 6.違犯般若 7.違犯饒益有情 三、從犯護心之法 四、犯已還出之方便 五、無師自受法 六、佛說貪心罪輕之密意 七、犯罪輕重之差別 八、安樂住緣 第四章 釋其差別 第一節 難行戒 一、第一難行 二、第二難行 三、第三難行 第二節 一切門戒 第三節 善士戒 第四節 一切種戒 第五節 遂求戒 第六節 此世他世樂戒 第七節 清淨戒 第五章 尸羅勝利 第六章 尸羅總攝 第七章 尸羅所作 受持瑜伽菩薩戒的意義 一、請師 二、唱爐香讚 三、戒師開示 四、請聖 五、大乘皈依 六、受持七支供 七、發心乞戒 八、審查受戒條件 1.動機是否清淨 2.對菩薩戒的認識 3.審查發心 4.是否發起願菩提心 5.當下決定 九、正行儀軌 十、啟白請證 十一、迴向

內文試閱

  緒論      菩薩戒是為菩薩道修行服務的,對大乘行者來說,正確認識菩薩戒非常重要。和聲聞戒相比,菩薩戒在深度、廣度上有很大差別。聲聞戒主要制身口二業,菩薩戒不僅制身口,同時還要制心。用心不對,起心動念中就會犯戒。此外,聲聞戒屬於攝律儀戒,重點在於止惡。而菩薩戒包括三聚淨戒,不僅要止息惡行,還要積極行善,所以除了攝律儀戒,還有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其中,攝善法戒是關於如何修習善行的規定,饒益有情戒是關於如何利益眾生的規定,在內容上比聲聞戒更廣泛。從受持時間來說,聲聞戒的有效期是盡形壽,即「盡形壽不殺生,盡形壽不偷盜」等,而菩薩戒是要盡未來際地斷惡修善,自利利他。      漢傳佛教屬於大乘,不僅要重視聲聞別解脫戒,還要遵循菩薩戒。出家人受戒時,往往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一起受,即三壇大戒。對在家居士來說,通常是先受五戒、八戒等別解脫戒,在此基礎上,才有資格進一步受菩薩戒。      那麼,菩薩和聲聞的最大區別在哪裡?或者說,菩薩道和解脫道修行的最大區別在哪裡?其實,不論解脫道也好,菩薩道也好,都是生命覺醒之道,都在完成覺醒的修行。不同在於,聲聞偏向個人解脫,最高目標是證悟阿羅漢果,入無餘涅槃,重在自利。而菩薩不僅要自己解脫,還要帶領一切眾生共同解脫。      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會面對三大語系、不同宗派的教義,容易眼花繚亂,莫衷一是。但從解脫道和菩薩道的高度來認識,整個佛教就變得簡單了。因為所有的宗派、法門,不外乎解脫道和菩薩道,聲聞需要解脫,菩薩同樣需要解脫;念佛需要解脫,修禪同樣需要解脫。有人認為菩薩不需要嚮往涅槃,厭離生死,這是不對的。如果沒有斷除生命中的迷惑和煩惱,就會成為自身難保的泥菩薩。所以說,解脫能力是聲聞和菩薩行者必須具備的。這也是菩薩在輪迴中救度眾生而不沉迷的資本。否則,自利尚且很難,遑論利他?      此外,菩薩和聲聞的根本區別就是菩提心,這是大乘佛教的不共思想。從究竟意義上說,菩提心就是覺醒的心,發菩提心就是開發覺醒的心。認識到覺醒對生命的重大價值,我們要以發菩提心作為人生目標。      一、菩提心和菩薩行      菩提心包括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這兩種屬於世俗菩提心。此外,還有證悟空性後的勝義菩提心。      願菩提心就是一種崇高願望,以利益一切眾生、幫助眾生解除輪迴痛苦為目標。《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發心品》說:「又諸菩薩起正願心求菩提時,發如是心,說如是言: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畢竟安處究竟涅槃及以如來廣大智中。如是發心定自希求無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義利,是故發心以定希求為其行相。」可見,發心就是一種希求,一種意願。菩薩行者以智慧觀察生命,認識到菩提心是最有價值的心理,選擇並確定這一發心。      從世俗菩提心而言,發心表現為自利和利他兩個面向,一是我要成就無上菩提,圓滿開發覺醒的心;二是我要利益眾生,幫助眾生解除輪迴,共同覺醒。從勝義菩提心層面,則是《金剛經》所說的「如是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超越自他一切分別。      發起願菩提心之後,接著是行菩薩行。相關內容,大乘經論有諸多記載。那麼,如何使菩薩行更有效,使願心真正落到實處?基於這一需要,就形成了菩薩戒,以戒律對菩薩的行為作出規定。因為出處不同,所以菩薩戒有多個版本。有的源於大乘經典,如出自《梵網經》的「梵網菩薩戒」,以及出自《瓔珞菩薩戒經》、《優婆塞戒經》的菩薩戒。我們現在學習的「瑜伽菩薩戒」,出自大乘論典《瑜伽師地論》。      菩提心、菩薩行和空性見,是大乘菩薩道的三大內涵。其中,又以菩提心為核心,這是崇高的利他主義願望,是積極入世,幫助眾生解除輪迴痛苦,引導眾生走向覺醒的精神。      漢傳佛教雖然屬於大乘,但這種精神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弘揚。很多人受了菩薩戒,但我們問問自己:是不是發起了菩提心?具備了菩薩的慈悲情懷?現實的佛教徒中,從出家眾到在家眾,這種精神並沒有真正得到體現。從社會民眾的觀感來說,多半覺得學佛人消極避世,佛教對社會沒什麼作用。為什麼有這些看法?關鍵在於我們沒有做好,沒能把大乘精神弘揚出來,以菩薩的發心和行為要求自己,把菩薩品質變成自身人格。      更遺憾的是,這不是個別情況,而是整個教界的普遍現象。原因固然很多,如歷史、社會、文化背景等。但最根本的,是對菩提心認識不足。在印度傳統中,菩薩行者在受菩薩戒之前,必須先受菩提心戒。《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都說到:如果發起菩提心,就要找一位菩薩行者為戒和尚,由他作證,對十方三寶和一切眾生宣誓,確定以成就無上菩提、利益一切眾生作為自己盡未來際的使命。這個誓言非常重要。      我們有沒有這樣的發心,有沒有建立這樣的願望?只有以真切的發心和願望為前提,宣誓才是有效的。現在不少人受菩薩戒,懵懵懂懂地受一下,走一遍流程,就以為「我是菩薩了」。事實上,菩提心也沒發起,慈悲心也不具備,那是什麼菩薩?是標準的冒牌菩薩。      受菩薩戒時,戒師會問「你發菩提心沒有」?戒子們都答「發了」。但真的發了沒有?有時候,可能連菩提心是什麼都不知道,受戒就會流於形式。正因為看到這些問題,我十多年來一直在弘揚菩提心教法,有《認識菩提心》、《菩提心的修行》等系列講座和書籍,還編寫了傳授和修習菩提心的儀軌。      總之,菩提心是菩薩道修行不可或缺的根本,希望大家引起重視。      二、瑜伽菩薩戒      瑜伽菩薩戒的依據典籍,南北朝以來就有多次翻譯,名《菩薩地持經》、《菩薩善戒經》,屬於《瑜伽師地論》的一部分。玄奘三藏完整翻譯《瑜伽師地論》時,又將這部分單列,形成《瑜伽菩薩戒本》。      可惜的是,它也和唯識宗的命運一樣,並沒有在中國佛教史上得到有效弘揚。      漢傳佛教歷來重視圓頓思想,推崇《華嚴》、《法華》、《涅槃》。梵網菩薩戒為頓立戒,出自《梵網經·菩薩心地戒品》,和《華嚴》屬於同一思想體系,自古就深受重視。但梵網戒是盧舍那佛為釋迦牟尼佛及諸大菩薩所說,其見地和要求很高,屬於大菩薩的境界,做起來自然也很難。結果是,雖然大家都在弘揚並傳授梵網戒,但實際行為上未必遵循。因為不好做,這些規範似乎只是拿來看,而不是拿來做的。      相比之下,瑜伽菩薩戒是彌勒菩薩為娑婆世界的眾生所說,開遮更為善巧,也更容易落到實處。近代的太虛大師就大力提倡瑜伽菩薩戒,說自己「教學法相唯識,行在《瑜伽菩薩戒本》」,並有《瑜伽菩薩戒本講錄》傳世。      在印度,瑜伽菩薩戒也有很多注解,如海雲的《瑜伽師地論菩薩地釋》,德光的《菩薩戒品疏》,月官的《菩薩律儀二十頌》,最勝子的《菩薩戒品大疏》,靜命的《律儀二十頌疏》等。這些注解有不少被翻譯為藏文,宗喀巴大師據此撰寫了《菩薩戒品釋》(法尊法師漢譯)。我們知道,宗大師屬於格魯派,其特點是重視戒律。藏傳佛教前弘期盛行密宗,有些人不重視修行的基礎和次第,甚至不重視戒律,整個教界問題重重。宗大師為了整頓僧團,特別強調戒律,包括比丘戒和菩薩戒,認為不管修學什麼法門,這些基礎都是必不可少的。漢傳佛教也是同樣,無論是教界發展還是服務社會,都離不開戒律。尤其是瑜伽菩薩戒,對踐行大乘精神尤為重要,我一直希望能好好弘揚。      瑜伽菩薩戒出自《瑜伽師地論》。本論由玄奘三藏翻譯,共一百卷,由五部分組成,又稱五分,分別是本地分、攝抉擇分、攝釋分、攝異門分、攝事分。在「本地分」中,共有聲聞地、菩薩地等十七地。      「聲聞地」講述聲聞乘的修行,「菩薩地」則是關於菩薩道的內容,分瑜伽處、隨法瑜伽處、究竟瑜伽處、次第瑜伽處。「瑜伽處」中,又包括種性、發心等十八品。      第一是種性品,說明要具備菩薩種性(即稟賦和根機),才能成為菩薩行者。有些人缺乏菩薩種性,對眾生毫無興趣,更談不上利益眾生,就很難成為菩薩行者。第二是發心品,講到菩薩應該確認自己的選擇和生命目標,以利益眾生、成就無上菩提為使命。此外還介紹了菩薩的種種修行,如施品、戒品、忍品、精進品、靜慮品、慧品等,六度的每一度都以一品來講述。      我們現在學習的瑜伽菩薩戒,就出自《戒品》。學習時,如果能和其他五度相結合,內容會更豐富,理解也會更深入。此外,實踐菩薩行還離不開知見。菩薩行之所以有別於世間善行,不僅在於菩提心,還在於正見指引。《菩薩地·真實義品》就是關於正見的內容,當年太虛大師也專門講過。      關於菩薩戒,雖然《瑜伽師地論》中有一品的內容,但一般人學習時,多半是摘錄其中關於戒相的部分,形成戒本,重點是四重四十三輕。我覺得,單純學習戒相是不完整的。整個《戒品》對三聚淨戒作了詳細解釋,戒相只是三聚淨戒的具體實踐。此外,《戒品》還講到菩薩應該怎麼受戒、犯戒後怎麼懺悔等問題。對《戒品》的完整學習,可以使我們對瑜伽菩薩戒有深入了解。      《戒品》的架構共分九門,即自性戒、一切戒、難行戒、一切門戒、善士戒、一切種戒、遂求戒、此世他世樂戒、清淨戒。其中的核心就是三聚淨戒,並展開為四重四十三輕。換言之,這些戒條依託於六度四攝,是對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智慧,以及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的具體實踐。具體內容,下面還會詳細介紹。      三、作者和譯者      按照漢傳佛教的觀點,《瑜伽師地論》的作者是彌勒菩薩。他是一生補處菩薩,將在釋迦牟尼佛後成為娑婆世界的教主,這些內容是他通過無著菩薩傳出的。根據藏傳佛教的觀點,《瑜伽師地論》就是無著菩薩所造。      本論譯者為玄奘三藏。玄奘當年未出國時,已是飽學之士,參訪了國內盛行的各種教派,包括研究《十地經論》的地論師、研究《攝大乘論》的攝論師、研究《俱舍論》的俱舍師等。但當年的經論翻譯還不完善,所以他在參學過程中仍有很多困惑。為了解決問題,他排除萬難前往印度求法,在那爛陀大學戒賢論師座下聞法。玄奘西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學習《瑜伽師地論》。那爛陀寺是當時最負盛名的佛學中心,據記載,戒賢論師本來要圓寂了,就是為了把《瑜伽師地論》傳授給玄奘,專門住世等了幾年。可見,本論及瑜伽菩薩戒與漢地淵源很深。      我們現在學習瑜伽菩薩戒,可以看到的注釋,主要有太虛大師的《瑜伽菩薩戒本講錄》和宗喀巴大師的《菩薩戒品釋》,其他資料也可找來參考。當然,關鍵是對《戒品》本身的熟悉、理解和實踐。

作者資料

濟群法師

童真入道,出家四十餘載。為溈仰宗第十代傳人、斯里蘭卡佛教與巴利語大學榮譽文學博士、中國社科院特約研究員及多所大學客座教授。 1980年就讀於中國佛學院,隨後於閩南佛學院、戒幢佛學研究所等地任教。從事教育幾十年來,對如何有效修學,有著深入的觀察、思考和實踐。由此,提出修學五大要素,創建三級課程體系,令無數學人蒙益。 1992年起,面向社會及高校舉辦講座,開中國內地弘法之先,法音流布海內外。同時筆耕不輟,出版「智慧人生、修學引導、以戒為師」等叢書四百多萬字。以純正的佛法知見,剖析社會問題,釐清修學誤區,提出切實的解決之道。 相關著作:《探索》《真理與謬論:《辯中邊論》解讀》《認識與存在:《唯識三十論》解讀》《超越「二」的智慧:《心經》、《金剛經》解讀》《開啟內在智慧的鑰匙:《六祖壇經》解讀》《你也可以做菩薩:《入菩薩行論》講記(全套三冊)》《尋找心的本來》《菩提心與普賢行願》《走近佛陀》《菩提大道:《菩提道次第略論》講記(全套三冊不分售)》《道次第之道》《超越「二」的智慧:《金剛經》探微》

基本資料

作者:濟群法師(釋濟群、Shi Ji-qun)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Open mind系列 出版日期:2023-12-05 ISBN:9786263188693 城邦書號:BU7408 規格:膠裝 / 單色 / 288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