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政治
地緣政治:印度新強權 經濟×活力×碰撞,在全球劇變中左右逢源,又令人左右為難
left
right
  • 庫存 = 8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內容簡介

古老的國家,靈活的智慧,印度新強權崛起 全球投資超級黑馬,蘋果、鴻海知名國際企業爭相布局 新冷戰角力場,人口第一大國,軍事躍居第四強,恐怖主義橫行 印度有種特殊本事,同時跟美國與俄國買武器,美俄卻只能容忍 內部百廢待舉,基礎建設落後,國民忍受度已到極限! ★ 印度與台灣是鏡子的兩面, 都積極發展高科技產業鏈,也都面對同一地緣天敵 理解印度地緣,即理解新舊世界局勢的轉捩點, 是台灣人踏入時代序幕的絕佳路徑! ★ ▋地緣政治╳強權洗牌╳新AI產業鏈 ▋ 超強權威「黃金組合」第一手分析 中印衝突、恐怖組織、全球資金熱潮 秒懂印度為何在全球劇變中能左右逢源,卻又令人左右為難? ── 130張全彩地圖與照片 ╳ 附錄海報地圖── 7大面向,全方位剖析經濟體新明星 迎接第一波印度移工來台,全年齡認知地緣經濟最實用途徑   崛起後的印度,有如奔跑起來的大象,每一步都令人震顫。   她將自己定位成地緣政治的塑造者,而非命運接受者,顛覆既有國際政治遊戲規則,有如棋盤上的「象」,讓世界都必須跟著她斜著走。   印度是新世紀全球最搶手的朋友;天然地理的「次大陸」特色,成就印度這種搶手特質。從開國初期的「不結盟政策」,到今天「處處結盟」,印度巧妙形塑全新的「變種不結盟」。   因此,印度也有一種本事可以讓「敵人」與「敵人的敵人」都變成她的「朋友」。美中日俄都想得到這個情人,卻也都得容忍她到處好來好去。   印度連政治制度都獨樹一幟。   她是民主國家,卻在憲法中規定:印度是「社會主義」、「世俗的」、「民主共和國」。也就是,印度實施的並非「歐美模式」的民主制度,而是有自成一格的計畫性經濟,以及在種姓制度與民族主義氛圍下的印度普選民主。計畫性經濟直到莫迪執政才逐步取消。   然而,印度也是從百廢待舉中崛起。基礎建設落後,恐怖主義、婦女人權、宗教爭議、貧富懸殊等隱憂,把國民忍受度推到了極限!  印度的地緣政治處境,則是台灣的一面鏡子。台印在國土邊界上面臨相似的地緣困擾。   中國軍隊不斷在印度邊界實際控制線內製造小衝突,猶如機艦時常侵擾台海中線的翻版。中國的策略與作為都是意在模糊灰色地帶,最後讓它不復存在。  面對中國進逼,印度以什麼方法回應?台灣可以怎麼借鏡? ★精彩內容:一次披露印度地緣政治六大重點、八種換位思考、提供給台灣三種對照借鏡,秒懂印度如何在短時間內化身世界新強權!   特殊的憲政體制,是印度和各大強權結盟的基礎?   有哪些國際投資正在印度發燒?培養出什麼特質的科技人才?   印度手上握有哪兩張「AI」王牌,讓全球為之瘋狂?   為什麼半導體和AI產業鏈正大舉搶進?   台灣人才與企業該怎樣加入全球最夯投資熱點? ★超強黃金組合:集結地緣政治「超強黃金組合」,同時詳解台灣觀點與國際視野!   6位國際關係名家、3位地緣政治權威研究員、1位財經專家、1名最受歡迎的地理老師、3位資深國際觀察者,匯聚全方位智慧結晶,提供全視野地緣解析。 ★台灣三種對照借鏡:新機會,想擁有印度,從理解印度地緣政治開始!   台灣人為什麼要了解印度?印度地緣政治和台灣有什麼關係?   全球最大內需市場,最熱門投資地,台灣該不該跟風?   巨象在西邊牽制中國,巨龍從東邊出海就有顧慮?   跨越2.5小時時差,外交與人才都能擁抱新機遇?   1.對台灣人才來說:印度就像一張威力彩,只要克服2.5小時時差心理距離就有機會大中獎!   2.對台灣企業來說:印度就像隔層紗的大好機會,只要隨著印度投資環境調整心態,布局當地全英語產業鏈,也能吃到人口紅利與內需大餅。   3.對台灣政府來說:構建互惠的「發展夥伴」關係,就有機會進一步建立「安全戰略夥伴」關係,共同面對相同的地緣天敵。 ★必看重點一:天然地理特色,成就新世紀全球最搶手的朋友!   在地理上,印度被稱為「次大陸之國」,   意思是,她既像大陸,又不是大陸;   她既是東西方交流的橋樑,又因高山與海洋阻隔,遺世而獨立;   她既可以是陸權,也可以是海權,或是海陸兩權兼具的國家。   她既能當每個國家的朋友,也可以只做自己。   印度在地緣政治上拿到一手好牌,四周都有天然地理屏障,北倚喜馬拉雅山,南控印度洋航路。   但是印度又有避不開的地緣天敵;從印巴衝突,到中國野心,東西南北遭受夾攻,處處面敵。 ★必看重點二:全新的「變種不結盟」,化身印太地緣政治塑造者!   印度是新冷戰的角力場,中國「珍珠鏈」戰略和美日「鑽石網」戰略雙向交會在這裡。   矛盾的是,印度本來是「不結盟國家」的發起國,現在卻到處結盟,看似改變了策略。   不過反過來看,印度和美國、中國、俄羅斯、全球南方都交往了,每一邊都有關係,都好來好去,也就維持了不單靠往哪一邊的「不結盟」調性,成為全新的「變種不結盟」。   印度以古老的智慧形塑靈活的新秩序,走出自己的路,在新世紀崛起,用被動的策略,巧妙地成為印太地緣政治的主動塑造者。 ★必看重點三:棋盤上的「印度象」斜著走,左右逢源,又令人左右為難!   2023年8月,印度成功登陸月球,成為繼美俄中三國之後,第四個成功登月的國家。   印度自詡為全球南方與不結盟國家之首,更積極爭取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登月成功,正是印度新強權崛起的最佳象徵與證明。   美歐俄日,都想有印度當盟友,卻得不到印度全方位的保證。   印度加入美國主導的印太聯盟,卻能得到除外條款,在俄烏戰爭背景下,成為聯盟中唯一不被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購買飛彈的國家。   中國與印度,一路從喜馬拉雅山、南部海上絲綢之路,鬥到南太平洋,甚至邊境走火。   但「龍象之爭」中,中國還得透過上合會、金磚國國家峰會,和印度麻吉麻吉。   為什麼印度有會有可以讓「敵人」與「敵人的敵人」都變成「朋友」的本事?   美中日俄都無法完全得到印度這個情人,「印度象」在國際棋盤上斜著走,左右逢源得到了什麼好處?各國都得容忍她到處好來好去,又該如何化解這種左右為難? ★必看重點四:看起來矛盾的國家,卻矛盾得很和諧! ●矛盾一:全球最大民主國家vs人權、婦女地位低落備受質疑民主國家 ●矛盾二:跟大國好來好去vs對周邊小國沒在客氣 ●矛盾三:世界第四個登月科技大國vs連廁所都不夠的落後基礎建設 ●矛盾四:人口紅利vs 教育品質低落 ●矛盾五:全球產業鏈布局新熱點vs 龐大內需並不保證一定創造商機 ★必看重點五:印度新「AI」王牌!   印度手上握有兩個「AI」,讓全球為之瘋狂,讓她的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地位更加確立。   ❶第一個AI:印度龐大科技人才群體,基礎建設的弱項反而提供更多創新議題,讓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區塊鏈和物聯網等顛覆性技術快速翻新!   ❷第二個AI:印度得力於美國的經濟投資與戰略挹注,和美國平起平坐,被稱為新世紀的「A+I」(America & India)。 ★本書關鍵特色:由淺入深,清晰易懂,深度解析,掌握大格局變化   【精煉特色】六重點,秒懂印度何以成為新世紀國際大勢的遊戲規則制定者   【人氣老師】巫師地理講解,天然地理讓次大陸特色型塑印度古今地位   【快速連走】印度地緣歷史無一遺漏   【珍貴照片】超過一百三十張穿梭古今,如臨現場   【海報地圖】以上帝之眼俯瞰印度地緣全局   【圖表聚焦】超過十張精華地圖與表格,全解衝突熱點與戰略意義   【換位思考】各國眼中的印度都不一樣   【四個層次】詳解印度現況、問題、未來挑戰與黑天鵝、可能解方   【幾何棋局】地圖上連一連,各國與印度結盟的盤算   【名家銳眼】專家析與論,共同腦力激盪 【名家一致推薦】 ▷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方天賜│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兼印度中心副主任 ▷張延廷│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前空軍中將副司令 ▷呂惠敏│三立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  ▷謝曜州│TVBS《國民大會》主持人 ▷夏治平│中央廣播電台「早安.臺灣」節目主持人 ▷王昱堯│「圖地」粉專社群版主 ▷尤芷薇│「印度神尤遊印度」粉專社群版主

目錄

目錄 序言 走進印度地緣政治現場 第1章 秒懂印度地緣政治 一圖全解:印度地緣戰略現況 印度強權崛起,扭轉地緣遊戲規則 印度關鍵地緣特色 特色1:次大陸之國,微妙的世界邊緣地帶 特色2:地緣天敵從「東西包夾」變成「南北夾攻」 特色3: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美中俄日都想保持友好關係 特色4:奇形的國土,馬賽克的文化 特色5:新冷戰角力場:珍珠鏈vs鑽石網 特色6:核武:印度地緣政治底牌,晉身強權的後盾 第2章 印度歷史:多采文明,多元衝突 印度次大陸地緣政治史 印度地緣政治歷史連走 1. 「英國殖民」與「甘地不合作運動」 2. 讓印巴分治的「蒙巴頓方案」 3. 「不結盟」政策與沉默的印度 4. 印巴恩怨:不同信仰的兄弟鬩牆 5. 第三次印巴戰爭:孟加拉獨立戰爭 6. 印中紛爭起源:拉薩事件 7. 印中紛爭:既然打不完,至少別擴大 8. 對周邊小國沒在客氣 9. 從「東望政策」到「東進政策」 10. 得不到全部的情人:美中俄日都想要印度 11. 中印關係可能正常化? ★印度地緣政治戰略史一覽 第3章全解印度密碼 關鍵數字:印度地緣全檔案 天然地理密碼:樣樣皆備「次大陸」,極致發揮樞紐角色 自然地理:地質、地貌、氣候、海洋 人文地理:社會、文化、經濟、產業 印度自我地緣政治觀密碼:印度眼中的印度,主動塑造地緣政治格局 主權爭議密碼 中印主權爭議:山區交鋒,互不相讓 印巴主權爭議:喀什米爾地區領土歸屬 第4章 換位思考,各國眼中的印度 美國眼中的印度 中國眼中的印度 俄羅斯眼中的印度 日本眼中的印度 巴基斯坦眼中的印度 東協眼中的印度 歐盟與英國眼中的印度 周邊小國眼中的印度 第5章 當代印度現場 印度現況:主基調「龍象蹺蹺板」 當代印度問題:印度只是「虛胖」? 印度未來挑戰:地緣黑天鵝與恐怖攻擊 印度問題可能解方:勇敢迎擊建國以降的沉痾 第6章 名家銳眼看印度與台灣 【國際關係】靈活的智慧,古老的秩序──印度憑什麼崛起? 【社會文化】超多元社會──矛盾是印度的利基?還是包袱? 【政治經濟】國際政經吹印度風──美國企業出走中國,重構印太產業鏈布局 【軍事國防】大國崛起後盾──印度軍事實力總盤點 第7章 台灣的觀點可以是 視角起步:二.五小時的時差,是距離?是機會? 三組對照提問,激盪台灣人的印度地緣政治觀 1.總體布局:台灣如何面對印度崛起? 2.國防安全:相同地緣天敵,台印軍事可能合作? 3.經貿投資:看著商機,如何吃到大餅? 地緣政治筆陣 國際人才流動,印度移工來台可行? 義大利退出「一帶一路」,經貿與外交雙考量 附錄「當代印度地緣局勢地圖」海報

內文試閱

【序言】 走進印度地緣政治現場 文/林奇伯   觀察印度地緣政治,必須從「外部國際環境」與「內部社會結構」雙重角度來看,才能全面理解。印度是個充滿矛盾的奇異國度,她在新世紀以強權之姿崛起,不只因緣際會得利於中美對抗,以核武為後盾確立國際關鍵地位;她也憑藉著人口紅利和內需市場,在百廢待舉中獲得國際企業青睞。   疫後的世界,全球經濟前景並不樂觀,但各界惟看好印度。外資產業鏈大舉退出中國,改對「印度製造」投下信任票,印度經濟充滿向上氛圍。自二○一四年莫迪當選總理後,印度從世界第十大經濟體,逐步躍升為第五大經濟體;二○二三年印度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莫迪更矢言要讓印度在二○二七年變身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緊追中國和美國。   然而,崛起中的印度也潛藏多重隱憂,內外交迫,危機不容小覷。從執政的印度人民黨啟動正名運動,想將國號改為「婆羅多」(Bharat)就可看出端倪。   「婆羅多」一詞源自印度教神話,在史詩《摩訶婆羅多》中代表了英雄的名字。印度開國之初未單獨選用「婆羅多」,而是以更具包容性的「印度」來框架境內多元宗教與種族,是建國者的智慧。但如今,印度教至上的民族主義意識型態抬頭,讓周遭伊斯蘭國家與境內非印度教族群大為緊張,「戰南北」氣氛濃郁。   印度的地緣政治格局本來就是「戰南北」。在北邊的印巴、印中邊界,衝突氛圍緊繃如弓弦;在南邊,印度力抗中國「珍珠鏈戰略」包圍,設法握有印度洋航道控制權,可見南北地緣戰線都緊繃。同時,印度境內也在「戰南北」,政治核心的北方政壇與經濟火車頭的南方社會,思維無法完全一致,對峙氛圍之激烈非台灣社會「戰南北」可比。印度「戰南北」的張力,也延伸到貧富懸殊、城鄉差距、環境惡化、婦女人權、宗教爭議、恐怖主義等面向。 印度與台灣都符合「邊緣地帶」理論   印度與台灣在地緣政治上的處境十分相似,地理位置都符合地緣政治學「邊緣地帶」理論,人人爭逐。台印也面臨相同的「地緣天敵」中國,因而在新世紀的「印太戰略」中有了連結性。不過,台灣和印度只有二.五小時時差,但彼此心理距離卻相當遙遠。台灣企業和人才該怎麼做才能搭上陌生的印度經濟列車?印度移工即將來台,社會將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   印度太多元繽紛了,有別於《地緣政治Vol.1 :島鏈風雲》著重在地圖的戰略幾何圖形,《地緣政:印度新強權》更強調現場畫面感。本書帶有聲音、嗅覺與味覺效果的豐富圖片,將帶領讀者進入陌生又真實的印度地緣政治現場。 (摘錄)第1章 秒懂島鏈地緣政治 印度新強權崛起,扭轉地緣遊戲規則   古老的國家,靈活的智慧,印度新強權崛起。理解印度地緣政治,即理解新舊世界局勢的轉捩點,是台灣人踏入時代序幕的絕佳路徑。 印度崛起,斜走的巨象   印度新強權崛起,就像一隻從遠古奔向新時代的巨象,每個步伐都震撼全球地緣政治板塊,讓印度在各大強權間左右逢源,也讓強權們左右為難。   印度是一個古老的國度,擁有古老的智慧,在天然環境、國家體制、地緣布局、外交戰略、經濟發展等不同面向上,都採取特殊的「介於中間」思維,如同棋盤上斜著走的「象」,世界必須買單她的新邏輯。   在天然地理環境上,印度擁有世上少有的中間值地形,被稱為「次大陸之國」。意思是,印度既像大陸,又不是大陸,既是東西方交流的橋梁,又因高山與海洋阻隔,遺世而獨立。北倚喜馬拉雅山,南控印度洋航路,既可以是陸權,也可以是海權,或是海陸兩權兼具的國家。(見62頁)   在國家體制上,印度採取的是左右並濟做法,獨樹一幟。雖是民主國家,卻在憲法中規定:印度是「社會主義」、「世俗的」、「民主共和國」。也就是,印度並非實施「歐美模式」的民主制度,而是有自成一格的計畫性經濟,以及在種姓制度與民族主義氛圍下的印度普選民主。而計畫經濟到莫迪(Narendra Modi)當總理後才取消。   冷戰時期,印度採取「不結盟」策略,不在美蘇兩大陣營選邊站,但因憲法明定是「社會主義」(Socialism)國家,印度和蘇聯之間有了合作的基礎默契,每當國際形勢變得困難和不確定時,印俄兩國都會堅決站在對方這邊,展現反對孤立的企圖。蘇聯曾在聯合國多次動用否決權支持印度,印度近期也數次在聯合國針對俄羅斯的烏克蘭戰爭決議中投了棄權票。(見105 頁) 從命運接受者,化身地緣政治塑造者   在地緣位置上,印度也拿到一手好牌,她既能當每個國家的朋友,也可以只做自己。   印度能在新世紀崛起,無論在國際關係或經濟發展上,均得利於地緣政治優勢。她位於歐亞大陸南側,北臨中國,靠近中東和東南亞,角色關鍵,符合國際關係「邊緣地帶理論」(Rimland Theory)的說法──「誰掌握邊緣地帶,就掌握了歐亞大陸」。因此,大航海時代之後,這塊南亞大陸就一直是列強的競逐點。但到了二十世紀印度獨立之後,她開始發現自己可以化被動為主動,掌握「邊緣地帶」角色,反過來左右歐亞大陸的權力天秤走勢。(見24頁)   雖然印度必須面對中國與巴基斯坦兩大天敵,但天敵反而成為印度擴張影響力的助益。尤其近年中國發展「一帶一路」戰略,從南北兩面包抄印度,讓印度不得不調整外交策略,從過去消極的「東望政策」,改為積極的「東進政策」,甚至加入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與太平洋島鏈串聯在一起,以弧形地帶圍住中國,讓「印太戰略」概念成形。此舉也讓印度正式化身印太地緣政治的塑造者。   過去「亞太」與「印度洋、南亞」是不同的兩個地緣區域,直至二○○六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與前外相麻生太郎倡議「自由與繁榮之弧」(Arc of Freedom and Prosperity)構想,二○一二年十二月,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再提出「亞洲民主安全之鑽」(Asia's Democratic Security Diamond)構想,加上美國亟欲阻擋中國陸權出海,「印太」才變成被綁在一起的地緣政治概念;而這個概念也正好符合更大範圍的「邊緣地帶」戰略──從印度洋往東南方繞到東北亞,把歐亞大陸東側強權中國從海面整個圍住。(見32頁)   此外,印度也積極往西走。二○二一年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之後,印度遞補「看門」;基於石油能源需求強烈,印度主動與中東海灣國家建立關係。   往南,印度積極耕耘自身在南太平洋和印尼的勢力,不只表態協助馬爾地夫償還積欠中國債務,換取印度軍隊長期駐守馬爾地夫,還宣布投資印尼蘇門答臘北部的沙璜港與經濟特區。   印度等於在地緣上東西兩面伸開臂膀,南北兩向展開身軀,達到前所未有的地緣政治廣度。 巧妙走索,誰也得不到印度情人   外界看印度外交策略,總會覺得矛盾。印度本來是「不結盟國家」的發起國,現在卻到處結盟,看似改變了策略。不過反過來看,印度和美國、中國、俄羅斯、全球南方都交往了,每一邊都有關係,都好來好去,也就維持了不單靠往哪一邊的「不結盟」調性,成為全新的「變種不結盟」。   「變種不結盟」下的印度,把棋盤象斜著走的邏輯走得更加淋漓盡致。   在中國方面,中國與印度一路從北邊喜馬拉雅山、南部海上絲綢之路,鬥到南太平洋,甚至屢屢在邊境發生衝突事件。但在這場「龍象之爭」中,中國仍希望透過「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峰會等國際架構和印度維持微妙聯繫。   在俄羅斯方面,雖然印度加入美國主導的「印太」聯盟,卻基於印俄間長久以來的軍事與經濟友誼,與在西方陣營因俄烏戰爭圍堵俄羅斯的背景下,仍能得到除外條款,成為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中唯一不被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購買飛彈的國家。(見105頁)   在美中俄日方面,都想和印度當盟友,卻得不到印度全方位的保證。印度這種能讓「敵人」與「敵人的敵人」都和她變成「朋友」的本事,到底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美中俄日都想得到印度這個情人,卻又都得容忍她到處好來好去?在本書的細部分析中可以得到解答。(見94頁) 迎接最風光年代,「AI」新詮釋   印度巧妙遊走於各大陣營間,二○二三年可說是來到最風光的年份,步伐也從小跑步轉向衝刺。   在人口議題上,二○二三年印度人口超越中國,居全球之冠。各界均看好「人口紅利」所帶來的龐大勞動力量能和內需市場。   在「去風險化」考量下,國際企業逐漸捨棄中國製造基地,把供應鏈移往印度,蘋果、三星、亞馬遜等企業大舉湧入投資,等於是對印度的未來投下充滿信心的一票,現在「印度製造」的口號喊得比「中國製造」還響。(見145頁)   印度的科技實力也讓世人驚艷。   二○二三年八月,印度成功登陸月球,成為繼美俄中三國之後,第四個成功登月的國家。印度登月成功時,總理莫迪正好在南非參加「金磚國家」(BRICS)峰會,他特別在視訊中揮舞印度國旗,開心向全世界表示「這正是嶄新的印度發出了勝利之聲」。   印度自詡為全球南方與「不結盟」國家之首,也積極爭取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登月成功正是印度新強權崛起的最佳象徵與證明。莫迪的視訊成為印度崛起最強而有力的宣示。   另外,在全球最熱門的AI領域,印度不但沒缺席,莫迪還給了「AI」全新的政治與經濟詮釋。   二○二三年六月,莫迪赴美國進行國是訪問,向美國國會兩院聯席會議發表談話時,他舉了一個妙喻:就如同「AI」人工智慧近年來有許多突破進展一樣,另外一個「AI」,也就是美國(America)和印度(India)兩國關係近年來也取得重大發展。政治與經濟的兩張「AI」王牌,讓印度地位更加確立。第一張AI王牌,是莫迪自己說的美國與印度(America & India)合作,在戰略上得到美國的經濟投資與國防挹注。第二張AI王牌則是印度龐大科技人才群體,基礎建設的弱項反而提供更多創新議題,讓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區塊鏈和物聯網等顛覆性技術快速翻新。(見145頁) 風光背後,貧窮社會底氣   另外,二○二三年印度輪值「二十大工業國」(G20)主席國,峰會於九月在新德里召開,不只讓印度穩坐「全球南方」代言人寶座,峰會期間首相莫迪也與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會面,討論AI產業在印度發展的潛力。輝達宣布與印度信實工業集團(Reliance Industries Limited, RIL)和塔塔集團(Tata Group)建立夥伴關係,開發AI應用、雲端基礎建設和語言模型等合作。整個印度的政治與經濟利多,在峰會期間推升到最高點。   然而,崛起中的印度卻也面對國家史上矛盾最多的時刻,開始被國際社會放大檢視她百廢待舉的地緣與國家議題,並懷疑印度這隻大象可能只是「虛胖」,通往超級大國的道路仍充滿複雜的挑戰。   其中最受矚目的是「軟硬體基礎建設落後」、「社會議題難解」、「依賴外部資源」等三大主障礙。世人狐疑,世界第四個登月科技大國何以面臨廁所嚴重不足的窘境,為何便溺糞水會汙染水源、工業廢水會直接排放進河川,進而導致每年有數萬名兒童因飲用水不潔淨而腹瀉死亡。印度的貧窮社會底氣可能讓她不足以接得住從中國釋放出來的產業鏈。   還有,地緣政治與宗教衝突帶來的恐怖組織議題,也讓社會充滿不確定性。過去印度英迪拉.甘地和拉吉夫.甘地兩位總理遭刺殺的陰霾揮之不去;孟買、德里、喀什米爾等地都遭遇過大規模恐怖攻擊行動。(見160頁) 台印該如何建立關係?地緣政治是解答   無論如何,印度的未來仍被看好,世界各國爭相和她交朋友,跨國企業躍躍欲試,台灣在地理位置上和印度相隔不遠,時差只有二.五小時。只是,全球掀起印度熱的此刻,為何台灣的政府、企業和人才,多少都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慨?印度適合台灣企業投資嗎?人才適合前往印度一闖嗎?政治和軍事上,台印有什麼合作的可能性?   其實,印度的地緣政治處境,就像是台灣的對照鏡。台印在國土邊界上面臨相似困擾。中國軍隊不斷在印度邊界實際控制線內製造小衝突,猶如機艦侵擾台海中線的翻版,意圖在模糊此灰色地帶,最後讓它不復存在。面對中國進逼,印度以什麼方法回應?巨象在西邊牽制中國,巨龍從東邊出海就會有顧慮?(見185頁)   近年,台灣已經在印度新德里、清奈、孟買設立三個官方據點,兩國間也一直低調進行著情報交換;台印更傳出簽署移工合作備忘錄的好消息,未來台灣產業可望有更多印度移工加入生產線,台灣人可從日常生活中建立熟悉感,化解心理上的隔閡。(見212頁)   新冷戰,島鏈和次大陸串成一線。在印度象的狂奔中,就從秒懂印度地緣政治特色開始,逐步推進,理解印度何以在全球劇變中左右逢源,又令各大強權左右為難。

作者資料

劉必榮、李世暉、方天賜、歐錫富、黃恩浩、翟文中、張孟仁、湯智貿、邱師儀、魏錫賓、巫仰叡、陶雨融、柯筆辰、林俊宇

地緣政治編輯部黃金作者群 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方天賜│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兼印度中心副主任 李世暉│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位學程教授、台灣日本研究院理事長 歐錫富│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黃恩浩│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 翟文中│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張孟仁│輔仁大學義大利語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外交暨國際事務學程召集人 湯智貿│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 邱師儀│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魏錫賓│《自由時報》財經週報執行長 巫仰叡│「巫師地理」粉專社群版主 陶雨融│資深國際時事觀察人 柯筆辰│資深國際時事觀察人 林俊宇│資深國際時事觀察人 地緣政治編輯部 《地緣政治》是台灣第一套聚焦地緣政治的常態出版叢書,脈絡化剖析「最具現實感、地圖上一眼即懂的政治學」。以視覺化圖表,提供讀者換位思考的路徑,從而在閱讀中產生自我洞見。內容由淺入深,含括自然地理、國際關係、戰略、經濟、產業鏈、文化、衝突、問題與解方等多重面向。集結國際關係名家、地緣政治研究員與資深時事觀察人,提供最具權威性的全視野解析。

基本資料

作者:劉必榮、李世暉、方天賜、歐錫富、黃恩浩、翟文中、張孟仁、湯智貿、邱師儀、魏錫賓、巫仰叡、陶雨融、柯筆辰、林俊宇 出版社:明白文化 出版日期:2024-01-31 ISBN:9786269757770 城邦書號:A6090004 規格:平裝 / 全彩 / 228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