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性公民權:「知情同意中,曖昧不明的性界線到底是誰界定的?」哥大里程碑研究,剖析性侵害與權力、階級、空間交錯的社會性因素
-
她物誌:100件微妙日常物件裡不為人知的女性史
-
小書店大繪集:意想不到的空間,都能變成個性書店!44家日本獨立書店、私人圖書館、讀書咖啡廳等閱讀空間測繪觀察
-
如果你想道歉,隨時都可以來──「佐世保小六女童殺人事件」背後,那些大人無法回答的問題
-
生命的尋路人(附彩頁經典重出):古老智慧對現代生命困境的回應
-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與地方創生:以藝術重生的產廢之島,見證負面遺產如何成為居民的希望之海!
-
藏傳密續的真相:轉欲望為智慧大樂道
-
服從權威(原著出版50週年紀念版):有多少罪惡,假服從之名而行?
-
焦慮的意義:寫給所有飽受不安所苦、尋求憂慮本質與人生意義的人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內容簡介
侯孝賢是台灣新電影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也是世界影評人共同選出未來最重要的世界級導演之一。他帶領了整一代的創作者離開舊通俗據的窠臼,也不斷挖掘及反省台灣過去的歷史,為年輕一代觀眾提供認識台灣過去及現在的機會。由於他的努力,台灣電影於八○年代以後,進入藝術的範疇,且在世界影壇奪得一席之地。本書集合了中港台的學者,從侯孝賢早期的賀歲通俗劇談起,歷經劃時代的《兒子的大玩偶》,到榮獲國際殊榮的《悲情城市》、《海上花》等,精密剖析侯孝賢電影中的美學風格、女性角色、國族認同、歷史建構及社會意涵等。
作者資料
林文淇、沈曉茵、李振亞
編者簡介: 林文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比較文學博士,現任中央大學英文系主任(教授西洋電影史、後現代電影、文化理論等課程)。電影論文與評論散見《當代》、《中外文學》、《影響》等期刊。譯有《傅敖斯》(光復)、《電影的社會實踐》(遠流)等。 沈曉茵 美國康乃爾大學戲劇系博士。現任台大外文系副教授。專長包括西洋文學、戲劇與電影研究。著有侯孝賢、賴聲川、張毅、張艾嘉、法斯賓達電影論文多篇,散見於Cinemaya、《電影欣賞》及《中外文學》等期刊。目前專注於中西女導演電影之研究。 李振亞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教堂山分校英國文學碩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比較文學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基本資料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