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飲食,串連著日常,也緊密連結著人生。
以文字書寫飲食,不只是記錄味蕾的記憶,更是對生活與回憶的溫柔描摹。
◆特別邀請《歡樂宋》、《大清盛世忙什麼》作者李純瑀老師,以更新鮮、更深刻的視角,探究飲食書寫的多層次內涵。食物帶來的滿足,表層是口腹之欲,裡層則是歲月在生命中留下的餘味。
◆收錄江鵝、李桐豪、林楷倫、洪愛珠、楊双子等知名作家作品,將帶領讀者悠遊於不同的飲食文學中,體會每位作家與不同料理間的記憶與情感。
◆給予中學至大學的學子,從品味文字中細細嚐出人生之味,不僅強化語文理解力與感受力,更在每則選文後,收錄精采賞析,引領讀者進一步感受飲食中的故事與體悟。
◆王偉忠、謝哲青、徐國能、朱嘉雯、厭世國文老師情義相挺推薦。
精選21位名家的飲食作品,海納多元詮釋角度,從飲食中看人生百態,也品味年歲流轉的深層體悟。
毛奇│田威寧│司徒衛鏞│朱全斌│江鵝│李宛蓉│李桐豪│吳健豪│林楷倫│食家飯│胡靖│洪愛珠│栗光│陳珮珊│焦桐│彭紹宇│楊双子│萬盈穗│鄭進耀│韓良露│蘇凌(按姓氏筆畫排序)
「『飲食』與其相關之人事物,於我而言像是一幕幕難分難捨的場景,任憑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抑或數不盡的貪嗔痴,都悄無聲息的逗留在一頓飯菜裡。
雖說這景色應有重彩濃墨和輕煙飛絮之別,但總是會隨著情境變化、物換星移而予人迥異於前的記憶,那麼『飲食』也就隨之產生了新的面貌。」──李純瑀
選文分為兩大主軸:其一,以「生命」階段為經,書寫成長過程中的點滴插曲。無論是挫折時一碗熱麵的撫慰、求學時光的街邊小吃,或是初入社會、匆忙之間一顆便利商店飯糰的救贖,這些食物都承載著當下的心境與生活的重量;其二,從生活「感受」出發,映照食物與情緒間的微妙連結。同一道料理,在不同情境中會有截然不同的味道。熱鬧的聚會適合分食佳肴,而一人面對滿桌菜肴時,孤寂的感受也會悄然浮現。飲食,成為黏合生活片段的最佳媒介,賦予日常更多顏色與香氣。
本書共分為四輯:輯一「回首 依稀少年」專注於往日情懷的料理,輯二「人間 如常不如常」著重同甘共苦的記憶,輯三「大夢 好好生活」精選生命體悟的篇章,輯四「四方 三江五湖」則寫下各地獨特的佳肴與「食光」;而所收錄的21篇與飲食相關的作品,以細膩筆觸描繪飲食與情感交織的故事,讓人從中品味文章中藏有的深情與體悟:對洪愛珠而言象徵親熟之意的切仔麵、焦桐眼裡在感恩與深情中轉化的苦瓜料理、具備江鵝與祖母私藏回憶與寵愛的市場小吃、承載田威寧童年友情的自助餐,以及朱全斌透過品嚐料理所體會的捨得捨不得、鄭進耀筆下不願因病放棄美食的釋懷與坦然、楊双子心中無人能及的好味道等……,每一篇都訴說著:食物所喚起的不僅是對其味道的美好記憶,更是時間、情感與各個回憶的結晶。
主編李純瑀透過細讀這些作品,細細品出其中蘊含的人生況味,並提點出對飲食與生命的細膩情感。在每篇文章後的賞析中,她以溫柔的文字娓娓道來,融合自身體會與文章意涵,帶領讀者踏上一場感官與心靈並行的美食旅程。
每一道料理,都是一段故事,都蘊藏著獨一無二、令人動容的情感,也許藏著對家鄉的依戀與認同,也許是對親情的牽掛與羈絆,也可能是對生活的感悟與成長。當記憶中的味道再次被喚醒,也喚起了深藏於記憶中的深情,並讓我們能夠再次品味每一份真摯的故事。
情義相挺推薦
王偉忠│製作人
謝哲青│節目主持人、作家
徐國能│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朱嘉雯│國立東華大學洄瀾學院院長、紅學研究中心主任
厭世國文老師│高中教師
目錄
序 餘味。/李純瑀
輯一/回首 依稀少年
吃麵的兆頭/洪愛珠
賞析──安穩
苦瓜 六—隔年三月/焦桐
賞析──值得
七月二十四日 手打雞肉筍丁丸子蛤仔湯/毛奇
賞析──如常
烏龍美食記/栗光
賞析──隨心
永康公園美學生活/韓良露
賞析──兩忘
輯二/人間 如常不如常
女人魚攤/林楷倫
賞析──通透
晚餐/萬盈穗
賞析──回神
食客/田威寧
賞析──流轉
來去呷一碗麵/江鵝
賞析──歸處
人生勝利組超市/李宛蓉
賞析──獨白
比掃墓更緊急的事/蘇凌
賞析──家族
輯三/大夢 好好生活
留學生飲食學/彭紹宇
賞析──方向
地獄裡沒有炸雞腿/鄭進耀
賞析──化境
吃的捨得捨不得/朱全斌
賞析──用情
舌尖上的民國和八卦:讀《民國太太的廚房》/李桐豪
賞析──甘願
輯四/四方 三江五湖
老粵菜打動役所廣司/司徒衛鏞
賞析──在乎
陽光離島,甘藍香/陳珮珊
賞析──況味
雞蛋之城/胡靖
賞析──不滅
李海魯肉飯:百年街頭執牛耳的肉臊飯與炕肉飯/楊双子
賞析──印記
阿霞飯店的往昔、現在與未來/吳健豪
賞析──傳燈
筷子/食家飯
賞析──虛幻
作者資料
李純瑀
感受很多,訴諸於文字卻總得花上不少時間。 而此刻要談些關於自己的話語,說實話真是困難。 這樣吧,我常說自己是個古人,面對如此快速而嶄新的生活變動,我將情感千錘百鍊後深藏於心。但身為老師,總希望能將所學以及所思所想讓身邊人知曉,因此仍步入了真實世界,寫書、演講、透過社群媒體,用各種方式企圖傳遞身為古人的我如何與當今一切相處之情。 這本書,是品嚐飲食文字後的種種感懷。 而這飲食後頭的人生,自是精彩絕倫。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