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2025感恩月
目前位置:首頁 > > 科普 > 其他
太陽:從太陽內部到地球表面,一場光與熱的科學之旅
  • 新書尚未入庫
    貨到通知我
  • 太陽:從太陽內部到地球表面,一場光與熱的科學之旅

  •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5-11-04
  • 定價:570元
  • 優惠價:79折 450元
  • 書虫VIP價:428元,贈紅利21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406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我們有多理解這顆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 ◎泛科知識長鄭國威盛讚,身歷其境的太陽科學之旅 我們每天都看得見太陽,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它為什麼會發光,陽光又為什麼會讓我們感覺如此溫暖(或燥熱)? 太陽是一顆火球嗎? 在很多古代傳說裡,太陽都代表著火與力量,是一顆「單純的大火球」。但這顆火球有多大?能燒多久?從十九世紀開始,一代代的科學家試法猜想、計算,但直到核子物理出現,我們才知道太陽以核融合放出光,核心更有一千五百萬度。要能以核融合的方式產出這麼多能量,太陽本身又大又重:不僅容納得下130萬個地球,還占據了太陽系99%以上的質量! 太陽風與極光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不只在於它放出的光和熱。太陽風可不是太陽底下溫和的暖風,是這顆瞬息萬變的核融合大球表面投射出來的帶電粒子流,讓整個太陽系都受到電磁波轟炸。還好,地球也有磁場,可以幫我們擋下大部分的太陽風侵襲,美麗的極光就是最好的見證。偶爾吹出的太陽風也形成了這個星系的「太空天氣」,如果我們有一天要離開地球,就得先摸清這顆陰晴不定的太陽。 穿越十七萬年的光 光從太陽表面到達地球,只需要八分鐘。但從太陽內部產生的光子,卻得要歷經十七萬年的隨機衝撞才有機會逃脫!但奇怪的是太陽表面有時會出現一些「黑點」——神出鬼沒的太陽黑子究竟代表著什麼?又是怎麼來的?就在人類越來越理解太陽的過程中,太陽仍不時發出突襲的怪招,更加令人迷惑卻也感到無比新奇。 本書回顧幾千年的肉眼觀測、幾百年的望遠鏡觀測,還有幾十年的太空觀測歷史。帶給我們從太陽內部到地球表面、從太陽系成形之初到現在,關於太陽的一切謎題與美妙解答。 推薦人 鄭國威 泛科知識長

目錄

作者序 第一章 光︰不要相信你的眼睛 第二章 恆星能源 第三章 太陽一家親 第四章 光子的祕密生活 第五章 太陽黑子 第六章 自轉的太陽,出擊! 第七章 活力太陽 第八章 日食與彩虹 第九章 星際旅行者 第十章 太空時代 第十一章 閃焰之必要 第十二章 日冕物質拋射 第十三章 生活在太陽的大氣裡 第十四章 然後呢? 結語 我們的獨特太陽 致謝 附錄:如何安全觀日

作者資料

葛琳 Lucie Green

  天文物理學家,任職於倫敦大學學院穆勒太空科學實驗室,專精太陽物理。她經常於BBC科學節目《觀星現場》、《今日》、《無限猴籠》、《BBC早餐》和《仰望夜空》節目中與觀眾、聽眾分享和解說最新的天文資訊。葛琳曾與NASA等太空機構合作,並參與ESA的「太陽軌道載具」(Solar Orbiter, SolO)計畫,此計畫將發射一具繞太陽運行的探測器,逐漸將它調動到比水星更接近太陽軌道上進行觀測。   2009年,葛琳獲頒皇家學會的Kohn獎,以肯定她傳播科學、提升公眾科學認知的貢獻。目前葛琳是倫敦科學博物館諮詢委員,以及大眾天文協會的首席天文學家。 相關著作:《太陽科學:一千五百萬度的探索之旅》

基本資料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書系:貓頭鷹書房 出版日期:2025-11-04 ISBN:9789862626993 城邦書號:YK1259X 規格:膠裝 / 單色 / 40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