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傳記 > 藝術家
安迪.沃荷的普普人生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一代藝術大師對性、愛、美、藝術、成功的種種奇想。 ◆中文世界第一本,安迪.沃荷自傳式語錄! ◆現代藝術的經典之作! ◆最原味的普普精神,最經典的大師語錄! ◆安迪.沃荷著作全球中文版首度引進! 最驚世駭俗的大師語錄,最原汁原味的普普精神! 他是評論家口中「空無一物的本體」,是朋友眼中「灰姑娘與吸血鬼的綜合體」,是媒體報導「最會賺錢的過世名人之一」。 他是紐約社交圈的派對之王,是藝術界的普普教皇,是二十世紀的藝術巨星,他是安迪˙沃荷(Andy Warhol) 美國傳奇藝術家、普普大師安迪.渥荷的第一本個人經典著作,暢談:愛、性、美容、名氣、工作、金錢、成功、紐約、美國人以及他自己。書中談及他的童年、赴紐約發展的歷程、六O年代藝術工廠的大張旗鼓、震驚社會的槍擊事件,以及周旋在時尚名人的派對生活。 字裡行間充滿安迪渥荷式的玩世不恭與嬉笑怒罵,也爲普普精神下了最傳神的註腳。本書於1975年出版,這本現代藝術的經典之作,睽違三十年才首度和台灣讀者見面。對許多熟悉他的讀者來說,應該早就引頸企盼。 透過本書,除了安迪.沃荷的藝術外,讀者得以窺見一代奇才之所以躍升美國當代傳奇的背後原因。他前衛獨特的觀點,不按牌理出牌,非關藝術,但字裡行間,卻流露最純正的普普精神,帶給我們無比的娛樂性和啟發。 【名家推薦】 ◎美國作家楚門.柯波帝(Truman Capote) 重量推薦! ◎盧慈穎、梅丁衍、黃心健 專文導讀 ◎藝文界人士一致好評:包益民、阮慶岳、梅丁衍、張照堂、辜振豐、馮光遠、黃心健、蔡康永、 顏忠賢 【安迪.沃荷語錄】 ◎愛 我崇尚長期的訂婚關係,越長越好。 羅曼史難,但性更難。 ◎性 綺想式性愛遠勝於真實的性愛。最刺激的事情就是「不去做」。 永遠不去做是非常刺激的。最撩人的吸引力來自於從未相遇的兩端。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就是可口可樂,沒有錢能讓你買到比街角流浪漢所喝到更好喝的可樂。 所有的可口可樂都很好喝。伊麗莎白˙泰勒知道,總統知道,流浪漢知道,你也知道。 ◎工作 被生下來就像是被綁架一樣。然後被賣去當奴隸,不停地工作。 ◎時間 爲自己保留時間的方法就是把自己保養得一點吸引力都沒有,這樣一來沒有人會對你有一丁點的興趣。 ◎藝術 賺錢是一種藝術,工作是一種藝術,而賺錢的商業是最棒的藝術。 ◎美 危險中的美會變得更美,但是泥濘中的美會變醜。 ◎成功 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十五分鐘。 ◎美國人 美國人對賣東西興致缺缺──他們最喜歡做的事情是──買人,買錢,買國家。 ◎瑪麗蓮˙夢露 有時我想,「絕世」美女必定無趣至極。但我想起瑪麗蓮.夢露,她說過最棒的風趣對白。

目錄

1.愛(青春期)
在捷克斯洛伐克長大。暑期打工。覺得被摒棄在外。分擔疑難雜症。感染疑難雜症。
我自己的疑難雜症。室友。從沒回電的精神科醫師。我的第一台電視機。我的第一個社交圈。
我的第一位超級巨星。我的第一卷錄音帶。
2.愛(壯年期)
六O年代我最喜愛的女孩之起落。
3.愛(衰老期)
四十歲才學會男歡女愛。我理想中的妻子。我的電話夢中情人。嫉妒。昏暗燈光與幻像鏡。
性愛與懷舊。變裝皇后。羅曼史難,但性更難。正經八百。
4.
我的自畫像。恆久性的美容問題。暫時性的美容問題:該怎麼對付他們。乾淨之美。
好的平淡長相。保持你的樣貌。美麗的單調。
5.名氣
我的氣息。電視魔術。不對的人演對的角色。影迷與狂熱份子。伊麗莎白.泰勒。
6.工作
藝術商業 vs. 商業藝術。我早期的電影。我為何喜愛剩餘物。生活即工作。性愛即工作。
如何雙眼直視傭人。一屋子的糖果。
7.時間
手上的時間。時代之間的時代。排隊等待。街頭時間。飛行時間。不足的化學成分。
我為何試著變得這麼難看。遵守約會。伊麗莎白.泰勒。
8.死亡
一切種種。
9.經濟
羅斯柴爾的故事。全天候藥局。收買朋友。桌上型支票簿。一分錢、一分錢、一分錢。
吉娜.露露布麗姬妲。
10.氛圍
空蕩蕩的空間。把藝術當垃圾。畢卡索的四千張傑作。我的著色技巧。我的藝術之死。
我的藝術之重生。香氣空間。鄉間的美好生活以及我為何無法承受。
一棵試圖在曼哈頓生長的樹。一間樸實無華的美國快餐店。安迪墊。
11.成功
樓梯上的明星。為何人人都需要至少一位美髮師。小餡餅。烏蘇拉.安德絲。伊麗莎白.泰勒。
12.藝術
大獎。新藝術。切一片義大利臘腸。華麗的風險。「別拉住我」。冷掉的魚。
13.頭銜
跨洲際的婚姻。女官。是誰騷擾誰。香檳下巴與啤酒肚。
14.刺痛
如何打掃:美國風格。
15.內褲功力
週六當我的普普哲學乾涸之際所做的事情。

序跋

後安迪.沃荷的世界  ◎文/黃心健
  如果說到二十世紀的媒體天才,我想,橫跨藝術,電影,音樂等的超級巨星:安迪‧沃荷絕對是當之無愧。而這本自述,則是直觀他內心想法的詳盡記錄。雖然安迪‧沃荷已經過世十九年,但是,這本自述,在今天的台灣出版,卻是有它必讀的價值。   我所說的,並非是以追星族,或是崇拜偉大師匠的熱情來閱讀。我想,在這麼多年以後,除了少數藝術系的學生,安迪‧沃荷的名字,早已被排除在大部分人的字典之外。然而,在網路興起後,這世界正在快速地被各種大小眾媒體所淹沒。從《蘋果日報》,《壹週刊》,網路上的Dodolook熱潮,彎彎的MSN頭像……完全如安迪‧沃荷所說:   「在未來,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名十五分鐘。」(In the future everyone will be famous for fifteen minutes.)   事物的表象與名聲,在商業與傳播媒體的操縱下,已逐漸與其本質脫離。最近一個消息,讓我驚詫不已:號稱知識建構者的Google,其搜尋排序,事實上是廠商網路出價競標的結果。所以,我們以為的知識,網路眾生所拼命搜尋的資訊,其實,只是廣告廠商的排名。 ■ 藝術先知的預言   在這個媒體取代本質的時代,大眾傳播工具,已經被小眾傳播工具逐漸代替,個人部落格的光芒,有時比巨星的百萬製作還要閃亮(想像Dodolook在短短幾週內的五十六萬瀏覽人次)。一個人的名字,在他的專業領域裡,必須要以品牌經營的方式去操作;而隨著拍賣網站的興起,人們逐漸改變對於身邊事物的根本看法。   我們所擁有的,不管是實體或者是虛擬的,都可以貼上一個價格標籤(還記得之前雅虎拍賣『一根用過的靈氣牙籤』嗎?)。一個男孩的童貞,可能是在eBay上的有價商品,並由本人親自主持拍賣問答。而最近有個網路遊戲已經宣稱「玩家免費」,所有收益,完全來自販賣遊戲中的虛擬寶物(是的,您花錢買的是一個只存在網路上的盔甲!);而在多年前,安迪‧沃荷就已經談到,有家公司想要購買他的「氛圍」(aura)。   我也曾像是觀看股市行情一般,每天盯著我自己的網站流量表,當參訪人數破萬時,我的心情,也跟股市衝破萬點一樣的興奮。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處於一個「後安迪‧沃荷」的世界裡。 ■ 媒體侵蝕症候群   而這本書,提供了一個非常珍貴的經驗之談,由媒體操作之神安迪‧沃荷親筆所寫。但是,這本書並非是「如何操作媒體」的教戰守則,而是:身處於一個媒體與商業世界,如何保有自我,如何躲避媒體與商業的侵蝕。   如果讓其他人來寫這個議題,我想,絕對會變成一本厚重的論文型書籍。如同愛因斯坦所說,如果你要打倒權威,你必須先成為一個權威。然而,每當任何一個憤世嫉俗的天才嘗試挑戰商業與媒體文化,如果成功了,他將會迅速竄紅,然後變成另一個媒體名流,他的論點將會成為這個媒體文化的一部份,成為大家暫時討論的焦點,然後迅速地被這個媒體腐蝕殆盡。而且,任何邏輯論述都無法讓患者從『媒體侵蝕症候群』裡痊癒;因為,沈迷的,不是理智,而是人心。   那麼,到底要如何與媒體和商業文化相處?多年來我一直迷惑於兩極之間,既不能對我在其中獲得的名聲太過認真,但也不能直接承認,自己竭盡心力所從事的,只是一種可笑荒繆的空泛結果。而這本書讓我著迷的地方是,安迪˙沃荷是以流暢的生活性敘述,一個個輕鬆透明的調皮步驟,將煩惱我多年的媒體與社會制約的魔咒,如同手塚治蟲筆下怪醫黑傑克的手術刀一般,轉眼間切割殆盡。於是,我瞭解:   最沈重的束縛,往往只能用最輕盈的態度來化解。 ■ 自成一格的不朽傳奇   綜觀安迪‧沃荷的一生,也是充滿了傳奇,他的真實生命就如同一件最精彩的創作,印證他的立論思考。例如,在他被槍擊的第二天,因為羅勃.甘迺迪也被刺殺,安迪‧沃荷的光芒,就這樣被『蓋台』了。當他被槍擊時,一切事情發生得太快,安迪‧沃荷躺在醫院裡,從報紙上逐漸瞭解自己被槍擊的來龍去脈。   在病床上,安迪努力地活了下來。他並沒有像約翰˙藍濃那樣,以死成為一個流行文化的傳奇。我想,他是以「活著」這個行為,將自己的生命與流行文化切離,並保有自己的私有人生。   我最近發現一家經紀公司,專門經紀已死影星與名流,瑪麗蓮‧夢露、詹姆士‧狄恩等都是他們的「客戶」。據稱,夢露一年的肖像權就有兩百萬美金的收益。在這些人死後多年,他們還是繼續被「經營」(Agent)與「維護」(maintain)……我很高興,安迪並不是這家公司的「客戶」(不過,美國黑人政治家馬爾康‧X卻是)。   當然,這本書裡,還有其他許多非常有趣的論述與經驗談,但是,都以安迪式的無所謂與漫不經心寫出。安迪‧沃荷無疑是奠定美國文化巨擘中的一位。然而,當我讀到他認為三件永遠美麗的事物,其中一項是歸國時的美國海關時,不禁有些傷感。以前入境美國,海關官員是歡迎而友善的,但自從九一一以後,美國海關變成了一個高傲而有敵意的關卡。當年安迪所扶持之地下絲絨樂團的主唱,我的朋友Lou Reed,他也抗議美國侵略伊拉克的行為。   也許,沒有任何的美是經得起時間的侵蝕吧?就像書中的最後的問句:   「永恆的什麼?」

作者資料

安迪.沃荷(Andy Warhol)

˙美國普普藝術的代表人物。出身捷克移民家庭,患有風濕性舞蹈症,從小體弱多病,提倡人到四十再開始男歡女愛。 ˙21歲赴紐約發展,24歲嶄露頭角,跨足插畫、設計、藝術創作、實驗電影、和音樂經紀等領域。他將濃湯罐頭與可樂瓶變成藝術,宣稱人人都可以是超級巨星。 ˙創辦「工廠」為名的工作室,採取門戶開放政策,讓年輕人自由進出,成為紐約地下文化的震央。發掘多位在一般人眼中難以界定才華的超級巨星,如艾迪˙薩琪維克(Edie Sedgwick)、布莉姬˙柏林(Brigid Berlin)以及非法利益合唱團(Velvet Underground)。 ˙最喜歡的食物:糖果;最好的伴侶:錄音機;最感興趣的特質:風趣健談的人;最喜歡的風格:簡潔普通;最棒的藝術:賺錢的商業;最想雇用的人:老闆;最崇尚的事:整形手術與昏暗的燈光;最不合時宜的事:懷孕;最忌妒的人:設計牛仔褲的李維與史特勞斯;最好的愛情故事:關同在一個籠裡的兩隻相思鳥;最美麗的三樣東西:不會夾腳的舊鞋、臥室及美國海關。 ˙獲得的評價包括:藝術界的普普教皇、評論家口中「空無一物的本體」,朋友眼中「灰姑娘與吸血鬼的綜合體」,媒體報導「最會賺錢的過世名人之一」。

基本資料

作者:安迪.沃荷(Andy Warhol) 譯者:盧慈穎 出版社:三言社 書系:Artist's Book 出版日期:2006-07-31 ISBN:9789867581419 城邦書號:1JC103 規格:平裝 / 部份彩色 / 264頁 / 16cm×23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