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活動
.後美國時代來臨,世界經濟重整,我們的機會和挑戰在哪裡? 次級房貸,重創全球經濟;雷曼風暴,狂捲金融海嘯。美國,還能再當全球經濟的老大嗎?全球化讓美國獨占優勢不再,新興國家才是改變世界視野的關鍵!美國狂銷超過10萬冊,全球國際中文版正式推出! |
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2008年最精采轟動全球的國際經濟新觀點!
◆亞馬遜網路書店非文學類排行榜暢銷書!
◆紐約時報非文學類排行榜暢銷書!
◆全球售出17國語文版權!
◆美國於2008年5月5日上市迄今,狂銷超過10萬冊以上!
◆出版人、出版人周刊、邦諾書店、科克斯書評、紐約太陽報、紐約客、紐約時報、商業周刊、華盛頓郵報、經濟學人、圖書館學期刊……一致推薦!
後美國時代來臨,世界經濟新秩序重整,我們的立基點和機會在哪裡?
問鼎白宮,發表競選策略,《後美國世界》帶來的影響思考,
成為美國呼聲最高的總統候選人──歐巴馬的必讀書!
這是個最壞的年代、也是最好的年代。
戰爭與恐怖暴力漸漸消失,大規模傷亡衝突不再。
我們進入後美國時代,重畫世界經濟結構大藍圖!
全球百位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Prospect、Foreign Affairs評選)、CNN節目主持人、Newsweek國際版主編Fareed Zakaria,重新界定經濟強弱的評比,剖析全球政經情勢發展及美國強權地位之變異!
在札卡瑞亞看來,我們這個時代最精采的故事便是「群雄競起」,也就是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肯亞,以及許許多多國家的成長。
札卡瑞亞揭櫫當代力量分散全球的面貌,以他慣有的流暢、深入和想像力的筆法,綴取過去五百年來兩次權力大轉變的歷史教訓,亦即西方世界興起與美國崛起,告訴我們如何因應「群雄競起」的第三次大轉變。當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展現高度經濟實力後,世界將進入經濟群雄崛起的後美國時代!
正如我們從這本極為中肯和發人深省的新書中所得知的,現在一切都在改變。我們所面對的是後美國世界。中國和印度的崛起,就是這個後美國時代最直接的表現,即一個新新世界即將產生,但塑造這個新新世界的是外國人。因此影響美國的不只是中國興起或亞洲興起,而是更廣泛的「世界其他地區」之崛起。
重要的是,如果世界真的是平的,本書聲明:權力正在轉移,世界逐漸脫離美國經濟支配,邁進一個多元勢力共同界定與監督的後美國世界。
【國際媒體讚譽】
◎「札卡瑞亞繼暢銷書《自由的未來》之後,再次以同樣的真知灼見描繪一個美國再也不能支配全球經濟、協調國際地緣政治或主導文化的世界。他把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國的成長崛起,視為我們這個時代最精采且將會重塑世界的故事。」~《出版人》
◎「本書對世界事務有曉暢、引人深思的評價,必能吸引政治光譜兩端的讀者。」~《出版人周刊》
◎「《新聞周刊》國際版主編札卡瑞亞,在開宗明義提出「本書不談美國的式微,而是討論其他國家紛紛崛起」之後,邀請我們進入「後美國世界」。他描述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等國如何改變美國所生存的世界。美國再也不能支配全球經濟、協調國際地緣政治,或自信滿滿地指導其他國家。」~邦諾書店
◎「可憐智慮不足的新保守派,片刻之前還在大談帝國榮景和世界新秩序,如今看來,美國竟是大白天之下也會吹起寒風。」~《科克斯書評》
◎「書中許多敏銳的論點,皆與《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論全球化、卡特時代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談美國在漸趨反對的世界中益形孤立等相互呼應,但札卡瑞亞運用他嫻熟經濟、外交政策與文化政治專長,提供一般讀者一個全球化世界(以及美國在其中的角色)的清晰圖像,並以許多歷史類比檢視這些變化的可能結果。」~《紐約時報》/角谷美智子
◎「他的重點不在巨人國消亡,而是其他國家紛紛起。」~《紐約時報》/越飛
◎「札卡瑞亞的《後美國世界》專論其他國家的興起,可謂別具隻眼:儘管美國仍是首要超強,我們的確是該更加著重「其他國家」。在這大方向之下,札卡瑞亞讓決策者自己去思考如何評估挑戰及恢復美國的正當性。」~《華盛頓郵報》
◎「札卡瑞亞嚴厲批判美國現任政府,指出政治停頓與軍事和外交政策,不利美國調適現狀,但他仍抱持樂觀態度,認為歷史事實證明這些現象都可以改變。」~《圖書館學期刊》/施普魯勒
【名家推薦】
◎何飛鵬(家庭傳媒集團首席執行長)
「企業人物不碰政治,是永續經營的鐵則,但企業人物洞悉政治,則是掌握變局,創新發展關鍵。這一本《後美國世界》則是代表當代企業人物不能不讀的書。因為危機,機會都隱藏其中。」
◎丁學文(中星資本(上海盈創)合夥人)
◎金惟純(商周傳媒集團首席執行長) ◎胡自強(臺中市市長)
◎南方朔(《亞洲週刊》主筆)
◎陳鳳馨(NEWS 98財經起床主持人)
◎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目錄
〈推薦序一〉丁學文(中星資本 [上海盈創] 合夥人)
〈推薦序二〉何飛鵬(家庭傳媒集團首席執行長)
〈推薦序三〉南方朔(《亞洲週刊》主筆)
〈推薦序四〉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第一章 群雄競起──後美國世界
◎第二章 福懷滿溢──新秩序、新經濟體系
◎第三章 非西方世界?──龍騰與象吼
◎第四章 挑戰者──中國
◎第五章 同盟──印度
◎第六章 美國的實力──政治與經濟
◎第七章 美國的使命──持續對世界開放
〈推薦序二〉何飛鵬(家庭傳媒集團首席執行長)
〈推薦序三〉南方朔(《亞洲週刊》主筆)
〈推薦序四〉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第一章 群雄競起──後美國世界
◎第二章 福懷滿溢──新秩序、新經濟體系
◎第三章 非西方世界?──龍騰與象吼
◎第四章 挑戰者──中國
◎第五章 同盟──印度
◎第六章 美國的實力──政治與經濟
◎第七章 美國的使命──持續對世界開放
內文試閱
第一章 群雄競起──後美國世界
本書不談美國的式微,而是討論其他國家紛紛崛起。書中所談的是,一個雖則時有議論、卻仍不太為人理解的大轉型。雖然我們常把「新時代」掛在嘴邊,世界還是依然故我。其實,我們所熟悉的世界已經大不相同了。 近五百年來發生過三次結構性的權力轉變,而這些在權力分配上的根本變革,則重塑國際政治、經濟與文化生活的面貌。
第一次是西方世界的崛起,此一始於十五世紀、在十九世紀急劇加速的進程,不但產生了我們所知道的現代性,亦即科學與技術、商業和資本主義、農業和產業革命,更延長西方世界政治支配列國的優勢。
第二次轉變是,發生在十九世紀末葉的美國崛起。美國在工業化之後不久,就成為羅馬帝國以來最強大的國家,而且是唯一比其他國際聯盟更強大的國家。上個世紀的全球經濟、科技、文化和理念,泰半時間由美國主導,近二十年的主導地位更是無與倫比,形成現代史上前所未見的現象。
我們目前所經歷的,則是現代史上的第三次權力轉變,或可稱之為「群雄競起」的時代。最近一、二十年,世界各國莫不享有以前不敢奢想的經濟成長率,此期間雖不免有起伏,但整體走勢確實是向上攀升的。這波成長趨勢雖以亞洲最為明顯,但已不局限於亞洲地區。因此,稱之為「亞洲崛起」,實已無法正確描述這次轉變。二○○六和二○○七年,全球一百二十四個國家享有百分之四以上的經濟成長率,其中包括非洲三十多個國家,也就是三分之二的非洲大陸國家。首創「新興市場」一詞的基金管理人安東尼.范艾格特梅爾指出二十五家最可能成為全球跨國大企業的名單裡,巴西、墨西哥、南韓和臺灣各有一家;印度三家、中國兩家;阿根廷、智利、馬來西亞和南非各有一家。
新興國際體系
環顧全球,目前最高的建築在臺灣,不久即將由正在杜拜興建的大樓取而代之;首富是墨西哥人;最大的上市公司是中國企業;最大型的飛機在俄羅斯和烏克蘭生產,首屈一指的煉油廠正在印度興建;最大型的工廠都在中國;倫敦是金融中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則是雄厚的投資基金的大本營。許多原本是純然美國的象徵, 一一被外國取代。例如,全世界最大的重力摩天輪在新加坡;最大賭場不在拉斯維加斯,而在澳門,此外,澳門每年的博奕營收也凌駕拉斯維加斯;從產量和票房來說,最大電影產業所在地是寶來塢,而非好萊塢。就連美國人最重要的「體育活動」──「瞎拚」(shopping)也成為全球性的。全球十大商場裡,只有一家在美國,最大商場則在北京。諸如此類的清單雖則失之武斷,卻十分引人注目,因為不過十年前,美國在這些方面,縱然不是全都獨占鰲頭,可也有很多是首屈一指的。
在全球仍有好幾億人生活在極貧窮的當下,特別著墨於欣欣向榮的光景, 乍看之下也許有點奇怪。其實,每天靠一美元或不到一美元過活的人口比率,已經從一九八一年的百分之四十,陡降到二○○四年的百分之十八,估計至二○一五年時還可降到百分之十二。單單是中國的經濟成長, 就已讓四億多人脫離貧窮。最貧窮人口所居住的那五十個國家, 是全然無望的個案, 亟需各界關注, 至於另外一百四十二個國家,包括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印尼、土耳其、肯亞和南非在內,貧窮人口已逐漸被具有生產力且蓬勃成長的經濟體所吸收。我們首次目睹真正的全球性經濟成長,正在開創一個讓全球各地的國家不再是客體或旁觀者,而是自家就是要角的國際體系。這是一個全球新次序的誕生。
進入後美國世界在政治/軍事層面上,全球仍然處於單一的超強世界裡, 但在產業、金融、教育、社會、文化等每一個面向上,新興國家正逐漸因為經濟躍進而脫離美國控制,進而擁有更多影響力與發言權。美國所面臨的真正挑戰,是來自新世界的贏家,不是輸家。這並不表示我們已進入一個反美的世界,而是說我們已邁進一個由許多地區和許多人共同界定與監督的後美國世界。
這些變化會帶來什麼樣的機會和挑戰?對美國及其支配地位有何意義?這個新時代在戰爭與和平、經濟與商業、理念與文化上會是什麼面貌?
簡言之,生活在後美國世界會是什麼光景? 世界重量級的覺醒──中國
拿破崙說過一句名言:「讓中國沉睡,因為,一旦中國醒來,她將會震動世界。」將近兩百年來,中國似乎一直遵照他的指示沉睡不起,充其量只扮演列強施展野心的競技場。二十世紀,一度以中國為師的日本,以和戰兩面手法擊敗它; 二戰期間, 美國與它結盟,給它援助,一九四五年又給它一席聯合國安理會席次。一九四九年共產黨占據中國,華府與北京反目之後,戰後日本復甦,中國瞠乎其後。毛澤東把國家拖進浩劫革命,摧毀中國的經濟、科技與知識資本。到了一九七九年,情勢果然開始震動。
中國覺醒後一面重塑經濟與政治景觀,一方面也被它所崛起的世界所塑造。北京正在克服的全球化與民族主義,正是重新廣義界定後美國世界的兩大勢力。經濟和科技壓力一方面迫使北京採取與世界合作統合的態度,但這些勢力也造成分裂和社會動蕩,北京政權必須另謀新方法,鞏固日趨多元的社會。同時,經濟成長也意味著中國變得更為獨斷,在亞洲地區和全世界投下更大的陰影。後美國世界的安定與和平,極大程度仰賴中國如何在這些裂解與統合勢力之間取得平衡。
■ 經濟開革開放
史家回顧二十世紀最後那幾十年的時候,可能會指出一九七九年是個分水嶺。那一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形同自掘墳墓;那一年,中國展開經濟改革。後一起事件的導火線,發生於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一次似乎不可能的集會上: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通常只是大談空洞、僵硬意識形態的場合的中全會,在正式會議前的工作小組會議上,剛復出的共黨頭子鄧小平,發表日後成為中國現代史上最重要的談話。他主張,中共政權必須把重心放在經濟發展上,讓事實而非意識形態來指引未來之路。「不管黑貓白貓,」鄧小平說道。「會捉老鼠的就是好貓。」自此以後,中國便走上極為務實的現代化道路。
中國經濟年成長率超過百分之九,時間長達三十年,這一時期中國讓四億人民擺脫貧窮,滅貧數字之大,為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所僅見。中國人均所得已成長七倍。中國雖有失敗和衰退,卻已經大規模的達成每一個第三世界國家的夢想:斷然擺脫貧窮。經濟學家薩克斯言簡意賅說道,「中國是世界史上最成功的發展故事。」
■ 朝向資本主義發展
中國變化幅度之大幾乎令人難以想像。近三十年,經濟規模每八年增加一倍。一九七八年中國每年生產二百臺空調,二○○五年時已年產四千八百萬臺。今天,中國一天的出口就超過一九七八年時全年出口總額。這段期間到過中國的人都知道,變化的例子與景象實在不勝枚舉。我在十五年前初蒞上海時,浦東是未開發的鄉下,今天已成為上海金融中心,玻璃帷幕和鋼筋大廈櫛比鱗次。它的面積是倫敦新金融中心康納利埠頭的八倍,只比芝加哥市略小一點。另一方面,一百年前芝加哥尚是全世界成長最快速的城市,重慶市確實以它為藍圖,如今以每年增加三十萬人的速度擴張。而重慶只是一大票裡的領頭者而已。今天全世界二十個長成最快速的城市全在中國。雖然上海對西方人很有吸引力,中國的政治、文化、藝術,乃至經濟中心,仍然在北京。北京改造的程度也是前所未見,北京(大部分是為了迎接二○○八年奧運)增建六條地鐵線、一個四十三公里長的輕軌系統、一座新機場航站(當然是全球最大的)、一塊面積二千五百萬平方公尺的新地產、一條一百二十五公里長的「綠帶」、一座十二平方公里的奧運公園。
■ 最大貨幣持有者
中國也是當世最大的貨幣持有人,外匯存底達一點五兆,比第二大國日本多出百分之五十,是歐洲聯盟全體持有額的三倍。持有如此龐大的外匯存底,是否明智姑且不論,但絕對是中國面臨震蕩或危機時,擁有無與倫比的復原能力之指標。綜合以上因素,便形成中國獨一無二的地位。它是全球最大國、成長最快速的主要經濟體、最大製造國、最大存款國,及(幾可肯定是)第二大軍費國。
■ 龍與鷹
中國與世界各國關係的重要性都比不上跟一個國家──美國的關係。或者,換個說法,中國所面臨的種種潛在問題,只要不引起美國介入就沒有關係。沒有美國介入,對臺戰爭容或血腥悲慘,但唯有演變成中美對決,才會產生深遠的全球性之後果。此外,中國挑戰美國的牽扯之大不是其他國家所能比擬的。從歷史來看,當世界第一強國受到新興強國挑戰時,雙方關係必定很尷尬。因此,中美兩國都在擔心,並為防患未然預做準備。這三十年來,中國外交政策所以一直朝滿足美國的方向走,牽涉到各式現實的理由。首先是反蘇的意識形態,其次是想要市場和改革,然後是天安門事件後修補關係、加入世貿組織,以及最後的北京奧運。中國年輕一代的菁英越來越覺得,中國必須把自己當成是華府的競爭者。 跳舞的大象──印度
世人已經注意到印度。每年在瑞士達沃斯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 都會出現一位明星國家——一個因為總理或財長特別出色或改革經歷引人入勝的國家——在全球領袖齊聚一堂的盛會上冒出頭, 而在我出席會議的這十二年裏,沒有一個國家能像二○○六年時的印度那樣,勾起大會無限想像或主導大會話題。不僅是在大會上而已,全世界都向印度示好,盛況前所未見。外國領導人蜂擁而至,紛紛保證要跟這個一度是奇異之邦的國家建立更深厚更穩固的關係。
■ 下一個中國?
然而,大多數的外國觀察家仍然不知道該怎麼解釋印度嶄露頭角。它會成為下一個中國嗎?這在經濟和政治上有什麼意義?較富裕後的印度是否會衝撞中國?會把美國視為盟國嗎?是否真有「印度教」世界觀這回事?百思莫解的外國人大概可以稍微安心一下,因為,印度人自己也還不確定該怎麼回答這些問題。的確, 印度在生氣勃勃之餘,並沒有太多嚴肅的省思。
■ 印度無所不在
這種勃勃生氣在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現得相當不錯。到蘇黎士一下飛機,就會看到讚誦「不可思議的印度!」的大型看板。達沃斯市到處張貼海報,巴士上貼著「全世界成長最快速的自由市場民主國家」。一進入會議廳,你可能會聽到一個印度人的聲音,此人是與會數十家世界級企業的執行長之一。接著又有號稱「夢幻團隊」的印度政府官員,這些人都很聰明機伶,口才便給,都在全心推銷自己的國家。於一九七一年在日內瓦創辦世界經濟論壇並自任主席的舒瓦柏,西裝畢挺、戴著印度彩色頭巾和圍巾,吃著帝卡咖哩雞, 一面和戴爾電腦創始人戴爾聊著印度的展望。商
標上說「印度無所不在」(India Everywhere)。果然沒錯。
■ 印度崛起
這次一炮而紅,也確定了這種行銷策略會再三使用。印度獨立六十週年那一天, 紐約被熱鬧的音樂會、慶典、香檳招待會,以及各式讚揚印度文化、政治與經濟成
就的研討會擠爆。India@60的標語則反映出幕後動力正是印度的科技公司。這次活動和十年前的獨立五十週年慶形成明顯的對比,當年的活動高潮是在印度領事館內舉辦枯燥乏味的招待會——因為甘地主義有禁酒誡命,招待會只提供蘋果汁——以及一場讚揚印度多元性的演講會。當然,若是沒有實質內涵,今天再花俏的活動也不管用。這十五年來,印度一直是僅次於中國的全球成長第二快速的國家,而且循著正確路線而行,未來十年仍可望繼續高速成長。印度也跟中國一樣, 單是憑著十億人口的「塊頭」,一行動起來肯定會在全球留下長長的身影。
■ 年輕人是本錢
從人口統計資料來看,印度前景頗為看好。工業國家日趨老齡化,印度則還有很多年輕人;換句話說,也就是可以繼續擁有年輕勞動人口。中國因為「一胎化」政策太過成功的緣故,如今已面臨青年斷層的問題,諷刺的是,印度則是因為過去的家庭計畫政策失敗,以致面臨青年膨脹的問題(這個教訓告訴我們,所有的社會工程都會有些無心插柳的後果)。如果說人口攸關命運,印度的未來倒是很保險。
■ 白手起家的億萬富豪
印度的貧窮率已降至二十年前的一半,民間企業異常蓬勃,過帳利得連年遞增為百分之十五、二十和二十五。民間企業的實力已遠遠超乎美國與印度經濟主要聯繫的「資訊系統」(Infosys)之類的外包公司範疇,如塔塔集團(Tata Group)這個多角綜合企業,就從汽車、鋼鐵到軟體和諮詢系統什麼都生產。印度最大公司「信實工業」從二○○四至二○○六年利潤就增加一倍。往後三年,單是通用汽車就會進口總值十億美元的印製汽車零件。目前印度的億萬富豪之多,沒有一個亞洲國家比得上,而且這些人泰半是白手成家。
今日印度最明顯的特徵是人力資本,亦即廣大且持續成長的企業家、經理人和精明的生意人。他們的人數成長之快超乎想像,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已輕易取得現代語言──英語。由於有了英語,印度的企業和管理階層毋需翻譯或文化嚮導就已對西方商業趨勢瞭若指掌;他們廣覽跟電腦、管理學說、行銷策略、科技最新發展的相關資訊。他們可以口若懸河地暢談全球化。
本書不談美國的式微,而是討論其他國家紛紛崛起。書中所談的是,一個雖則時有議論、卻仍不太為人理解的大轉型。雖然我們常把「新時代」掛在嘴邊,世界還是依然故我。其實,我們所熟悉的世界已經大不相同了。 近五百年來發生過三次結構性的權力轉變,而這些在權力分配上的根本變革,則重塑國際政治、經濟與文化生活的面貌。
第一次是西方世界的崛起,此一始於十五世紀、在十九世紀急劇加速的進程,不但產生了我們所知道的現代性,亦即科學與技術、商業和資本主義、農業和產業革命,更延長西方世界政治支配列國的優勢。
第二次轉變是,發生在十九世紀末葉的美國崛起。美國在工業化之後不久,就成為羅馬帝國以來最強大的國家,而且是唯一比其他國際聯盟更強大的國家。上個世紀的全球經濟、科技、文化和理念,泰半時間由美國主導,近二十年的主導地位更是無與倫比,形成現代史上前所未見的現象。
我們目前所經歷的,則是現代史上的第三次權力轉變,或可稱之為「群雄競起」的時代。最近一、二十年,世界各國莫不享有以前不敢奢想的經濟成長率,此期間雖不免有起伏,但整體走勢確實是向上攀升的。這波成長趨勢雖以亞洲最為明顯,但已不局限於亞洲地區。因此,稱之為「亞洲崛起」,實已無法正確描述這次轉變。二○○六和二○○七年,全球一百二十四個國家享有百分之四以上的經濟成長率,其中包括非洲三十多個國家,也就是三分之二的非洲大陸國家。首創「新興市場」一詞的基金管理人安東尼.范艾格特梅爾指出二十五家最可能成為全球跨國大企業的名單裡,巴西、墨西哥、南韓和臺灣各有一家;印度三家、中國兩家;阿根廷、智利、馬來西亞和南非各有一家。
新興國際體系
環顧全球,目前最高的建築在臺灣,不久即將由正在杜拜興建的大樓取而代之;首富是墨西哥人;最大的上市公司是中國企業;最大型的飛機在俄羅斯和烏克蘭生產,首屈一指的煉油廠正在印度興建;最大型的工廠都在中國;倫敦是金融中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則是雄厚的投資基金的大本營。許多原本是純然美國的象徵, 一一被外國取代。例如,全世界最大的重力摩天輪在新加坡;最大賭場不在拉斯維加斯,而在澳門,此外,澳門每年的博奕營收也凌駕拉斯維加斯;從產量和票房來說,最大電影產業所在地是寶來塢,而非好萊塢。就連美國人最重要的「體育活動」──「瞎拚」(shopping)也成為全球性的。全球十大商場裡,只有一家在美國,最大商場則在北京。諸如此類的清單雖則失之武斷,卻十分引人注目,因為不過十年前,美國在這些方面,縱然不是全都獨占鰲頭,可也有很多是首屈一指的。
在全球仍有好幾億人生活在極貧窮的當下,特別著墨於欣欣向榮的光景, 乍看之下也許有點奇怪。其實,每天靠一美元或不到一美元過活的人口比率,已經從一九八一年的百分之四十,陡降到二○○四年的百分之十八,估計至二○一五年時還可降到百分之十二。單單是中國的經濟成長, 就已讓四億多人脫離貧窮。最貧窮人口所居住的那五十個國家, 是全然無望的個案, 亟需各界關注, 至於另外一百四十二個國家,包括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印尼、土耳其、肯亞和南非在內,貧窮人口已逐漸被具有生產力且蓬勃成長的經濟體所吸收。我們首次目睹真正的全球性經濟成長,正在開創一個讓全球各地的國家不再是客體或旁觀者,而是自家就是要角的國際體系。這是一個全球新次序的誕生。
進入後美國世界在政治/軍事層面上,全球仍然處於單一的超強世界裡, 但在產業、金融、教育、社會、文化等每一個面向上,新興國家正逐漸因為經濟躍進而脫離美國控制,進而擁有更多影響力與發言權。美國所面臨的真正挑戰,是來自新世界的贏家,不是輸家。這並不表示我們已進入一個反美的世界,而是說我們已邁進一個由許多地區和許多人共同界定與監督的後美國世界。
這些變化會帶來什麼樣的機會和挑戰?對美國及其支配地位有何意義?這個新時代在戰爭與和平、經濟與商業、理念與文化上會是什麼面貌?
簡言之,生活在後美國世界會是什麼光景? 世界重量級的覺醒──中國
拿破崙說過一句名言:「讓中國沉睡,因為,一旦中國醒來,她將會震動世界。」將近兩百年來,中國似乎一直遵照他的指示沉睡不起,充其量只扮演列強施展野心的競技場。二十世紀,一度以中國為師的日本,以和戰兩面手法擊敗它; 二戰期間, 美國與它結盟,給它援助,一九四五年又給它一席聯合國安理會席次。一九四九年共產黨占據中國,華府與北京反目之後,戰後日本復甦,中國瞠乎其後。毛澤東把國家拖進浩劫革命,摧毀中國的經濟、科技與知識資本。到了一九七九年,情勢果然開始震動。
中國覺醒後一面重塑經濟與政治景觀,一方面也被它所崛起的世界所塑造。北京正在克服的全球化與民族主義,正是重新廣義界定後美國世界的兩大勢力。經濟和科技壓力一方面迫使北京採取與世界合作統合的態度,但這些勢力也造成分裂和社會動蕩,北京政權必須另謀新方法,鞏固日趨多元的社會。同時,經濟成長也意味著中國變得更為獨斷,在亞洲地區和全世界投下更大的陰影。後美國世界的安定與和平,極大程度仰賴中國如何在這些裂解與統合勢力之間取得平衡。
■ 經濟開革開放
史家回顧二十世紀最後那幾十年的時候,可能會指出一九七九年是個分水嶺。那一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形同自掘墳墓;那一年,中國展開經濟改革。後一起事件的導火線,發生於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一次似乎不可能的集會上: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通常只是大談空洞、僵硬意識形態的場合的中全會,在正式會議前的工作小組會議上,剛復出的共黨頭子鄧小平,發表日後成為中國現代史上最重要的談話。他主張,中共政權必須把重心放在經濟發展上,讓事實而非意識形態來指引未來之路。「不管黑貓白貓,」鄧小平說道。「會捉老鼠的就是好貓。」自此以後,中國便走上極為務實的現代化道路。
中國經濟年成長率超過百分之九,時間長達三十年,這一時期中國讓四億人民擺脫貧窮,滅貧數字之大,為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所僅見。中國人均所得已成長七倍。中國雖有失敗和衰退,卻已經大規模的達成每一個第三世界國家的夢想:斷然擺脫貧窮。經濟學家薩克斯言簡意賅說道,「中國是世界史上最成功的發展故事。」
■ 朝向資本主義發展
中國變化幅度之大幾乎令人難以想像。近三十年,經濟規模每八年增加一倍。一九七八年中國每年生產二百臺空調,二○○五年時已年產四千八百萬臺。今天,中國一天的出口就超過一九七八年時全年出口總額。這段期間到過中國的人都知道,變化的例子與景象實在不勝枚舉。我在十五年前初蒞上海時,浦東是未開發的鄉下,今天已成為上海金融中心,玻璃帷幕和鋼筋大廈櫛比鱗次。它的面積是倫敦新金融中心康納利埠頭的八倍,只比芝加哥市略小一點。另一方面,一百年前芝加哥尚是全世界成長最快速的城市,重慶市確實以它為藍圖,如今以每年增加三十萬人的速度擴張。而重慶只是一大票裡的領頭者而已。今天全世界二十個長成最快速的城市全在中國。雖然上海對西方人很有吸引力,中國的政治、文化、藝術,乃至經濟中心,仍然在北京。北京改造的程度也是前所未見,北京(大部分是為了迎接二○○八年奧運)增建六條地鐵線、一個四十三公里長的輕軌系統、一座新機場航站(當然是全球最大的)、一塊面積二千五百萬平方公尺的新地產、一條一百二十五公里長的「綠帶」、一座十二平方公里的奧運公園。
■ 最大貨幣持有者
中國也是當世最大的貨幣持有人,外匯存底達一點五兆,比第二大國日本多出百分之五十,是歐洲聯盟全體持有額的三倍。持有如此龐大的外匯存底,是否明智姑且不論,但絕對是中國面臨震蕩或危機時,擁有無與倫比的復原能力之指標。綜合以上因素,便形成中國獨一無二的地位。它是全球最大國、成長最快速的主要經濟體、最大製造國、最大存款國,及(幾可肯定是)第二大軍費國。
■ 龍與鷹
中國與世界各國關係的重要性都比不上跟一個國家──美國的關係。或者,換個說法,中國所面臨的種種潛在問題,只要不引起美國介入就沒有關係。沒有美國介入,對臺戰爭容或血腥悲慘,但唯有演變成中美對決,才會產生深遠的全球性之後果。此外,中國挑戰美國的牽扯之大不是其他國家所能比擬的。從歷史來看,當世界第一強國受到新興強國挑戰時,雙方關係必定很尷尬。因此,中美兩國都在擔心,並為防患未然預做準備。這三十年來,中國外交政策所以一直朝滿足美國的方向走,牽涉到各式現實的理由。首先是反蘇的意識形態,其次是想要市場和改革,然後是天安門事件後修補關係、加入世貿組織,以及最後的北京奧運。中國年輕一代的菁英越來越覺得,中國必須把自己當成是華府的競爭者。 跳舞的大象──印度
世人已經注意到印度。每年在瑞士達沃斯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 都會出現一位明星國家——一個因為總理或財長特別出色或改革經歷引人入勝的國家——在全球領袖齊聚一堂的盛會上冒出頭, 而在我出席會議的這十二年裏,沒有一個國家能像二○○六年時的印度那樣,勾起大會無限想像或主導大會話題。不僅是在大會上而已,全世界都向印度示好,盛況前所未見。外國領導人蜂擁而至,紛紛保證要跟這個一度是奇異之邦的國家建立更深厚更穩固的關係。
■ 下一個中國?
然而,大多數的外國觀察家仍然不知道該怎麼解釋印度嶄露頭角。它會成為下一個中國嗎?這在經濟和政治上有什麼意義?較富裕後的印度是否會衝撞中國?會把美國視為盟國嗎?是否真有「印度教」世界觀這回事?百思莫解的外國人大概可以稍微安心一下,因為,印度人自己也還不確定該怎麼回答這些問題。的確, 印度在生氣勃勃之餘,並沒有太多嚴肅的省思。
■ 印度無所不在
這種勃勃生氣在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現得相當不錯。到蘇黎士一下飛機,就會看到讚誦「不可思議的印度!」的大型看板。達沃斯市到處張貼海報,巴士上貼著「全世界成長最快速的自由市場民主國家」。一進入會議廳,你可能會聽到一個印度人的聲音,此人是與會數十家世界級企業的執行長之一。接著又有號稱「夢幻團隊」的印度政府官員,這些人都很聰明機伶,口才便給,都在全心推銷自己的國家。於一九七一年在日內瓦創辦世界經濟論壇並自任主席的舒瓦柏,西裝畢挺、戴著印度彩色頭巾和圍巾,吃著帝卡咖哩雞, 一面和戴爾電腦創始人戴爾聊著印度的展望。商
標上說「印度無所不在」(India Everywhere)。果然沒錯。
■ 印度崛起
這次一炮而紅,也確定了這種行銷策略會再三使用。印度獨立六十週年那一天, 紐約被熱鬧的音樂會、慶典、香檳招待會,以及各式讚揚印度文化、政治與經濟成
就的研討會擠爆。India@60的標語則反映出幕後動力正是印度的科技公司。這次活動和十年前的獨立五十週年慶形成明顯的對比,當年的活動高潮是在印度領事館內舉辦枯燥乏味的招待會——因為甘地主義有禁酒誡命,招待會只提供蘋果汁——以及一場讚揚印度多元性的演講會。當然,若是沒有實質內涵,今天再花俏的活動也不管用。這十五年來,印度一直是僅次於中國的全球成長第二快速的國家,而且循著正確路線而行,未來十年仍可望繼續高速成長。印度也跟中國一樣, 單是憑著十億人口的「塊頭」,一行動起來肯定會在全球留下長長的身影。
■ 年輕人是本錢
從人口統計資料來看,印度前景頗為看好。工業國家日趨老齡化,印度則還有很多年輕人;換句話說,也就是可以繼續擁有年輕勞動人口。中國因為「一胎化」政策太過成功的緣故,如今已面臨青年斷層的問題,諷刺的是,印度則是因為過去的家庭計畫政策失敗,以致面臨青年膨脹的問題(這個教訓告訴我們,所有的社會工程都會有些無心插柳的後果)。如果說人口攸關命運,印度的未來倒是很保險。
■ 白手起家的億萬富豪
印度的貧窮率已降至二十年前的一半,民間企業異常蓬勃,過帳利得連年遞增為百分之十五、二十和二十五。民間企業的實力已遠遠超乎美國與印度經濟主要聯繫的「資訊系統」(Infosys)之類的外包公司範疇,如塔塔集團(Tata Group)這個多角綜合企業,就從汽車、鋼鐵到軟體和諮詢系統什麼都生產。印度最大公司「信實工業」從二○○四至二○○六年利潤就增加一倍。往後三年,單是通用汽車就會進口總值十億美元的印製汽車零件。目前印度的億萬富豪之多,沒有一個亞洲國家比得上,而且這些人泰半是白手成家。
今日印度最明顯的特徵是人力資本,亦即廣大且持續成長的企業家、經理人和精明的生意人。他們的人數成長之快超乎想像,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已輕易取得現代語言──英語。由於有了英語,印度的企業和管理階層毋需翻譯或文化嚮導就已對西方商業趨勢瞭若指掌;他們廣覽跟電腦、管理學說、行銷策略、科技最新發展的相關資訊。他們可以口若懸河地暢談全球化。
延伸內容
拉高視野,掌握國際趨勢 ◎文/丁學文(中星資本 [上海盈創] 合夥人)
六年多來,很多熟悉的,不熟悉的,或新認識的朋友對我說:每個禮拜三早上我在News 98財經起床號節目中的國際財經雜誌評析讓他們受益良多,並進而了解國際情勢的最新變化,我微笑以對,其實我自己清楚,從二○○二年接受電臺邀請迄今,真正最大的受益者是我自己。準備這節目讓我自己不知不覺有一份更寬廣的視野,也時刻提醒自己應該定下心好好思考在整個全球產業鏈反轉下,自己五年後所具備的專業及價值是否符合潮流所需?
隨著中國的崛起以及全球化競爭時代的來臨,大家會發現各國與國之間,產業與產業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而且在這個資訊爆炸,變動速度極快的年代,不論你在職場的哪個階段,你會發現你無法再獨善其身,越來越多的工作必須拉高視野,掌握國際趨勢。
次貸危機以及美國開始回歸自我救贖都是歷史性的事件,它提供了一個讓全世界重新審視美國金融霸權合法性和正當性的機會,並且很可能預示了一個金融霸權的結束。在不久的將來,世界和美國也許將恢復到一個平衡和對等的正常狀態,至少在金融領域如此。
《後美國世界》以深刻的見解告訴我們如何因應「群雄崛起」的第三次大轉變,也提醒我們區域的競爭已經悄然轉變為全球化的競合,歐盟、東協的形成,合併風潮的絡繹不絕,你不能再蹲在臺灣看世界,你要學會換位思考,丟掉美國獨大的思維,把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國的成長崛起,視為我們這個時代最精采且將會重塑世界的必然。札卡瑞亞運用他嫻熟經濟、外交政策與文化政治專長,提供一般讀者一個全球化世界(以及美國在其中角色)的清晰圖像,並以許多歷史類比檢視這些變化的可能結果,若能靜下心感受其間遠見及高度,你會發現未來一切都明亮了起來。
六年多來,很多熟悉的,不熟悉的,或新認識的朋友對我說:每個禮拜三早上我在News 98財經起床號節目中的國際財經雜誌評析讓他們受益良多,並進而了解國際情勢的最新變化,我微笑以對,其實我自己清楚,從二○○二年接受電臺邀請迄今,真正最大的受益者是我自己。準備這節目讓我自己不知不覺有一份更寬廣的視野,也時刻提醒自己應該定下心好好思考在整個全球產業鏈反轉下,自己五年後所具備的專業及價值是否符合潮流所需?
隨著中國的崛起以及全球化競爭時代的來臨,大家會發現各國與國之間,產業與產業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而且在這個資訊爆炸,變動速度極快的年代,不論你在職場的哪個階段,你會發現你無法再獨善其身,越來越多的工作必須拉高視野,掌握國際趨勢。
次貸危機以及美國開始回歸自我救贖都是歷史性的事件,它提供了一個讓全世界重新審視美國金融霸權合法性和正當性的機會,並且很可能預示了一個金融霸權的結束。在不久的將來,世界和美國也許將恢復到一個平衡和對等的正常狀態,至少在金融領域如此。
《後美國世界》以深刻的見解告訴我們如何因應「群雄崛起」的第三次大轉變,也提醒我們區域的競爭已經悄然轉變為全球化的競合,歐盟、東協的形成,合併風潮的絡繹不絕,你不能再蹲在臺灣看世界,你要學會換位思考,丟掉美國獨大的思維,把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國的成長崛起,視為我們這個時代最精采且將會重塑世界的必然。札卡瑞亞運用他嫻熟經濟、外交政策與文化政治專長,提供一般讀者一個全球化世界(以及美國在其中角色)的清晰圖像,並以許多歷史類比檢視這些變化的可能結果,若能靜下心感受其間遠見及高度,你會發現未來一切都明亮了起來。
在全新的世界裡找到定位 ◎文/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整個世界正在改變,變得讓大家都很焦慮,都想快速並且準確地掌握變化的輪廓與幅度。所以過去有人提出世界是平的,馬上就有人說,不,不是那麼平。有人說亞半球崛起,這本書的作者札卡瑞亞說,不,崛起的不只是亞洲,美國以外許多國家都在崛起!
這應該不是辯論,而是觀察的切入點不同。但不同歸不同,世界正在變,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問題是,我們能不能掌握世界改變的原因(包括美國為什麼能夠在獨霸那麼久之後,權力才開始動搖?),以及改變的方向?我們是不是已經準備好,接受一個沒有美國領導的世界?那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美國人自己的反省與因應又是如何?只有對這些問題開始關切,深入思考,我們才能及早為自己在全新的世界裡找到定位。
這是我為什麼推薦這本書的原因。除了選題的時間點切中要害以外,本書分析精闢深入,觀察入微,發人深省,也很值得慢慢品味。
整個世界正在改變,變得讓大家都很焦慮,都想快速並且準確地掌握變化的輪廓與幅度。所以過去有人提出世界是平的,馬上就有人說,不,不是那麼平。有人說亞半球崛起,這本書的作者札卡瑞亞說,不,崛起的不只是亞洲,美國以外許多國家都在崛起!
這應該不是辯論,而是觀察的切入點不同。但不同歸不同,世界正在變,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問題是,我們能不能掌握世界改變的原因(包括美國為什麼能夠在獨霸那麼久之後,權力才開始動搖?),以及改變的方向?我們是不是已經準備好,接受一個沒有美國領導的世界?那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美國人自己的反省與因應又是如何?只有對這些問題開始關切,深入思考,我們才能及早為自己在全新的世界裡找到定位。
這是我為什麼推薦這本書的原因。除了選題的時間點切中要害以外,本書分析精闢深入,觀察入微,發人深省,也很值得慢慢品味。
「好帝國」取代「惡帝國」──美國外交政策求變第一書 ◎文/南方朔(評論家)
美國出版界長期以來都有一種行銷習慣,那就是凡重要著作在正式出版前,都會先印一批沒有裁好邊的書評版,供書評家和媒體做書評書摘。札卡瑞亞這本新書在五月正式出版前,有關他的書評書介書摘就已大量出現,美國的主要通訊社,還特地為「後美國世界」這個觀念做了篇幅可觀的介紹與討論,由此可知本書的分量。
而在尚未正式進入本書前,首先必須了解的,乃是本書的意義及它為什麼重要的原因。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迄一九九一年前蘇聯解體,整個世界以美蘇為軸而兩極對立,是個「兩極雙寡頭結構」,又稱「冷戰結構」。但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冷戰自然消失,那麼「後冷戰時代」的全球政治將何去何從呢?它遂成了美國及歐洲最關心的課題。在後冷戰的初期,「和平紅利」這個新名詞開始出現,顯示出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及人民,都期待世界因此而走向和平,大家都可以分享和平利益的心情。
不過,這種對「和平紅利」的期待卻很快就告落空。由於美國獨特的「軍產複合體」的體制,它不能沒有敵人,於是美國內部的「孤獨的超強論」遂告興起,而新的軍事擴張也告出現,包括肢解南斯拉夫聯邦,在中東日益強勢介入,在俄國煽起車臣戰爭,對中國則發生「誤炸」及「撞機」事件等。從「孤獨的超強論」衍生出了所謂的「單邊主義」。這一組新的策略思維在一九九○年代後期已告確定,並因為「九一一」事件的發生而開始以一張自鳴正義的臉孔,大張旗鼓的在世界舞臺登場。於是遂有了出兵並實質占領阿富汗,假造證據而炮製入侵伊拉克的理由,以及從二○○三年起開始對前蘇聯地區展開顏色革命及企圖在中亞永久駐軍,以及在裡海擴張;當然還包括企圖在拉丁美洲推翻委內瑞拉的查韋斯政府;要在捷克及波蘭部署反飛彈體系等等。美國在全球的軍事擴張,尤其是他在伊拉克招致嚴重的挫敗以及在「虐囚案」上反映出的美軍反人道行為,都使得全球反美情緒日益升高;加上美國本身經濟失修,人民生活日益艱困,單單申領食物券的窮人即已高達兩千八百萬人,難怪已有百分之八十的美國人認為國家走錯了方向,全美反戰及要求撤軍的民意也日益升高。這意謂著以「孤獨的超強論」為基礎的「單邊主義」,已到了難以為繼的時候。
其實,對美國「單邊主義」的批判,從二○○三年入侵伊拉克起,就已在歐洲的法、英、德等大國興起,並逐漸回流到美國。而美國共和黨的右翼則不斷訴諸反恐的「恐懼症」,企圖藉此維繫住它所謂的「愛國主義」。這乃是二○○四年布希連任的原因,但也正因此,遂使得「單邊主義」的禍害得以延長。演變到今天,美國儘管軍力超強,但全球包括歐洲、俄羅斯、拉丁美洲、中東等皆已出現強勁的反美風潮,特別是俄羅斯的崛起,已在喬治亞問題上對美國的寸寸進逼展開反擊;拉丁美洲的委內瑞拉已公開對俄國示好,委內瑞拉和玻利維亞已在最近驅逐美國大使,俾嚇阻美國的滲透顛覆;伊朗則對美國更不假辭色。美國的日益孤立,的確已成了嚴峻的課題。尤其是二○○七年起,美國次貸風暴表面化,影響遍及全球,歐洲嚴重受害,對這種美國造成的金融災難也日益不滿。面對這樣的情勢,美國的國際角色究竟將何去何從?
對此,歐洲方面的國際理論家早已有了所謂「全球立憲」、「多邊主義」等各種說法。「全球立憲」乃是指過去那種寡頭式的聯合國已不符需要,而必須將全球視為一個民主社會而行國際憲政;而「多邊主義」則指美國已不能再自以為是唯一超強而蠻橫專斷,而應當以多邊協商的方式來面對問題。但我們也都知道,美國完全不可能接受這種它與別國地位平等的事實。因此上述說法都因為美國的拒絕理會而在國際社會上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那麼,「單邊主義」已處處碰壁,而美國又拒絕大家平等的「多邊主義」或「全球立憲」,美國究竟將往何處去呢?札卡瑞亞的這本《後美國世界》,即是企圖解決這個難題的嘗試。它是對美國將來世界觀所做的一個「鉅型論述」,也是有別於共和黨右翼「單邊主義」之外的另一種選擇。就現實政治意義而言,它極可能成為美國民主黨將來的世界藍圖。這本書之所以重要,關鍵在此。
如果我們用心細讀本書,即可發現它雖然卷帙不大,但卻有著極為嚴謹的論述架構,以及作為一種策略意見書的說服邏輯和策略手段。
首先就敘述架構而言,它採取的是「單邊主義」和「多邊主義」中間的「單一多極主義」。這乃是美國中間偏右意識形態家杭廷頓近年來修正自己立場而提出的新主張。「單一多極主義」指的是,近年來由於歐洲成立「歐盟」,而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南非、印尼、南韓等新興經濟體已快速成長,許多次級強權已告出現,因此美國企圖靠自己一國之力而主宰世界的時代已告過去。但儘管如此,這種「多極」現象仍然不足以挑戰美國獨大的地位。因此,所謂「後美國世界」指的是美國已無法主宰,但卻仍可支配及影響的「單一多極」世界。由於札卡瑞亞為印度裔,曾受教於杭廷頓,他將老師的這套世界觀加以發揮,也就不會讓人奇怪了。用「單一多極主義」制衡「多邊主義」及「全球立憲」,當然也比較會被美國政客及人民所接受。
在提出「單一多極主義」的概念後,札卡瑞亞為了強化這個概念的說服力,遂以絕大多數篇幅集中在它的鋪陳上。他為了消除美國人對「多極世界」的疑慮和恐懼,大量引用了近年來崛起的經濟史學術界裡「文化論」這一派的見解。這一派以加州大學教授葛里格萊_克拉克(Gregory Clark)為首。這個學派主要是透過經濟史的比較研究,將資本主義和工業革命的發生在西方,歸因於廣泛的文化與制度因素,而不是所謂的「偶然主義論」。這也就是說,札卡瑞亞要藉此證明美國在文化制度上有其優越性,這種優越性乃是美國不可能被替代的主因。本書的這種說辭,在學術上或許可以爭議,但卻有極大的說服力。它有助於消除美國人的恐懼感,而恐懼感正是「單邊主義」賴以成長的溫床。除了借用克拉克經濟「文化論」之外,他也大量借用哈佛大學奈伊教授(Joseph Nye J. R.)所提出的「軟權力」觀念和許多數據,用以證明美國權力在經濟等方面雖被漸漸緩慢稀釋,但其優越性則仍不可能被超越。札卡瑞亞這些說服邏輯乃是書中的主幹。儘管它有許多許多部分可以有爭議,但因它主要是企圖藉此說服美國政客及群眾,因而也就不必多做討論。
本書最值得玩味的,乃是將來「單一多極」的「後美國世界」。可以列入「多極」範圍的西歐、日、中、俄、印度、巴西、伊朗、南非、阿根廷、墨西哥、印尼等多國,但本書在做討論時,卻只聚焦在中國與印度這兩個國家,而對影響可能更大的俄羅斯卻反而不加著墨,甚至對歐盟及日本也都吝於討論,寥寥幾行提到歐洲時也都是輕視之態。近年來西方討論新興經濟體時,早已中印並提,並有「中印」(Chindia)這樣的新興複合字。但這並不足以說明本書為何單單只對這兩國特別「青睞」。由本書討論中印兩國時有褒有貶,特別著重這兩國的可塑性與可變性,未嘗不是透露出美國對這兩國有著爭取之意的企圖心。美俄的矛盾對立已難化解,由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到二○○八年俄羅斯在喬治亞問題上展開反撲;而歐日則在當今世界形勢上已難扮演更積極的角色。當美國在「單一多極」世界要保持主導性,中印或許才是更大的爭取目標,這也是二○○八年美國總統大選後,美國與中印關係的發展特別值得注意的原因。
世界正在改變,由過去十五年美國「單邊主義」的碰壁,已顯示出美國的確已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了。這本書即是一本「求變」之書。由於此書對美國次貸風暴及金融危機後的可能變化並未討論,使人難免遺憾。但無論如何,美國「單邊主義」的退潮已經確定。在這本書開了頭之後,美國未來的國際角色已必須往「謙卑超強」的方向移動,這距「全球立憲」的高標準當然仍極遙遠,但美國能往自我約束的方向移動,終究是應予支持的方向。札卡瑞亞主張美國應學俾斯麥,而不要學大英帝國,亦即要與新興大國良好互動,把自己形塑和平、安定世界的能力極大化,而不是動輒窮兵黷武,或許這才是美國更好的選擇吧。
美國出版界長期以來都有一種行銷習慣,那就是凡重要著作在正式出版前,都會先印一批沒有裁好邊的書評版,供書評家和媒體做書評書摘。札卡瑞亞這本新書在五月正式出版前,有關他的書評書介書摘就已大量出現,美國的主要通訊社,還特地為「後美國世界」這個觀念做了篇幅可觀的介紹與討論,由此可知本書的分量。
而在尚未正式進入本書前,首先必須了解的,乃是本書的意義及它為什麼重要的原因。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迄一九九一年前蘇聯解體,整個世界以美蘇為軸而兩極對立,是個「兩極雙寡頭結構」,又稱「冷戰結構」。但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冷戰自然消失,那麼「後冷戰時代」的全球政治將何去何從呢?它遂成了美國及歐洲最關心的課題。在後冷戰的初期,「和平紅利」這個新名詞開始出現,顯示出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及人民,都期待世界因此而走向和平,大家都可以分享和平利益的心情。
不過,這種對「和平紅利」的期待卻很快就告落空。由於美國獨特的「軍產複合體」的體制,它不能沒有敵人,於是美國內部的「孤獨的超強論」遂告興起,而新的軍事擴張也告出現,包括肢解南斯拉夫聯邦,在中東日益強勢介入,在俄國煽起車臣戰爭,對中國則發生「誤炸」及「撞機」事件等。從「孤獨的超強論」衍生出了所謂的「單邊主義」。這一組新的策略思維在一九九○年代後期已告確定,並因為「九一一」事件的發生而開始以一張自鳴正義的臉孔,大張旗鼓的在世界舞臺登場。於是遂有了出兵並實質占領阿富汗,假造證據而炮製入侵伊拉克的理由,以及從二○○三年起開始對前蘇聯地區展開顏色革命及企圖在中亞永久駐軍,以及在裡海擴張;當然還包括企圖在拉丁美洲推翻委內瑞拉的查韋斯政府;要在捷克及波蘭部署反飛彈體系等等。美國在全球的軍事擴張,尤其是他在伊拉克招致嚴重的挫敗以及在「虐囚案」上反映出的美軍反人道行為,都使得全球反美情緒日益升高;加上美國本身經濟失修,人民生活日益艱困,單單申領食物券的窮人即已高達兩千八百萬人,難怪已有百分之八十的美國人認為國家走錯了方向,全美反戰及要求撤軍的民意也日益升高。這意謂著以「孤獨的超強論」為基礎的「單邊主義」,已到了難以為繼的時候。
其實,對美國「單邊主義」的批判,從二○○三年入侵伊拉克起,就已在歐洲的法、英、德等大國興起,並逐漸回流到美國。而美國共和黨的右翼則不斷訴諸反恐的「恐懼症」,企圖藉此維繫住它所謂的「愛國主義」。這乃是二○○四年布希連任的原因,但也正因此,遂使得「單邊主義」的禍害得以延長。演變到今天,美國儘管軍力超強,但全球包括歐洲、俄羅斯、拉丁美洲、中東等皆已出現強勁的反美風潮,特別是俄羅斯的崛起,已在喬治亞問題上對美國的寸寸進逼展開反擊;拉丁美洲的委內瑞拉已公開對俄國示好,委內瑞拉和玻利維亞已在最近驅逐美國大使,俾嚇阻美國的滲透顛覆;伊朗則對美國更不假辭色。美國的日益孤立,的確已成了嚴峻的課題。尤其是二○○七年起,美國次貸風暴表面化,影響遍及全球,歐洲嚴重受害,對這種美國造成的金融災難也日益不滿。面對這樣的情勢,美國的國際角色究竟將何去何從?
對此,歐洲方面的國際理論家早已有了所謂「全球立憲」、「多邊主義」等各種說法。「全球立憲」乃是指過去那種寡頭式的聯合國已不符需要,而必須將全球視為一個民主社會而行國際憲政;而「多邊主義」則指美國已不能再自以為是唯一超強而蠻橫專斷,而應當以多邊協商的方式來面對問題。但我們也都知道,美國完全不可能接受這種它與別國地位平等的事實。因此上述說法都因為美國的拒絕理會而在國際社會上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那麼,「單邊主義」已處處碰壁,而美國又拒絕大家平等的「多邊主義」或「全球立憲」,美國究竟將往何處去呢?札卡瑞亞的這本《後美國世界》,即是企圖解決這個難題的嘗試。它是對美國將來世界觀所做的一個「鉅型論述」,也是有別於共和黨右翼「單邊主義」之外的另一種選擇。就現實政治意義而言,它極可能成為美國民主黨將來的世界藍圖。這本書之所以重要,關鍵在此。
如果我們用心細讀本書,即可發現它雖然卷帙不大,但卻有著極為嚴謹的論述架構,以及作為一種策略意見書的說服邏輯和策略手段。
首先就敘述架構而言,它採取的是「單邊主義」和「多邊主義」中間的「單一多極主義」。這乃是美國中間偏右意識形態家杭廷頓近年來修正自己立場而提出的新主張。「單一多極主義」指的是,近年來由於歐洲成立「歐盟」,而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南非、印尼、南韓等新興經濟體已快速成長,許多次級強權已告出現,因此美國企圖靠自己一國之力而主宰世界的時代已告過去。但儘管如此,這種「多極」現象仍然不足以挑戰美國獨大的地位。因此,所謂「後美國世界」指的是美國已無法主宰,但卻仍可支配及影響的「單一多極」世界。由於札卡瑞亞為印度裔,曾受教於杭廷頓,他將老師的這套世界觀加以發揮,也就不會讓人奇怪了。用「單一多極主義」制衡「多邊主義」及「全球立憲」,當然也比較會被美國政客及人民所接受。
在提出「單一多極主義」的概念後,札卡瑞亞為了強化這個概念的說服力,遂以絕大多數篇幅集中在它的鋪陳上。他為了消除美國人對「多極世界」的疑慮和恐懼,大量引用了近年來崛起的經濟史學術界裡「文化論」這一派的見解。這一派以加州大學教授葛里格萊_克拉克(Gregory Clark)為首。這個學派主要是透過經濟史的比較研究,將資本主義和工業革命的發生在西方,歸因於廣泛的文化與制度因素,而不是所謂的「偶然主義論」。這也就是說,札卡瑞亞要藉此證明美國在文化制度上有其優越性,這種優越性乃是美國不可能被替代的主因。本書的這種說辭,在學術上或許可以爭議,但卻有極大的說服力。它有助於消除美國人的恐懼感,而恐懼感正是「單邊主義」賴以成長的溫床。除了借用克拉克經濟「文化論」之外,他也大量借用哈佛大學奈伊教授(Joseph Nye J. R.)所提出的「軟權力」觀念和許多數據,用以證明美國權力在經濟等方面雖被漸漸緩慢稀釋,但其優越性則仍不可能被超越。札卡瑞亞這些說服邏輯乃是書中的主幹。儘管它有許多許多部分可以有爭議,但因它主要是企圖藉此說服美國政客及群眾,因而也就不必多做討論。
本書最值得玩味的,乃是將來「單一多極」的「後美國世界」。可以列入「多極」範圍的西歐、日、中、俄、印度、巴西、伊朗、南非、阿根廷、墨西哥、印尼等多國,但本書在做討論時,卻只聚焦在中國與印度這兩個國家,而對影響可能更大的俄羅斯卻反而不加著墨,甚至對歐盟及日本也都吝於討論,寥寥幾行提到歐洲時也都是輕視之態。近年來西方討論新興經濟體時,早已中印並提,並有「中印」(Chindia)這樣的新興複合字。但這並不足以說明本書為何單單只對這兩國特別「青睞」。由本書討論中印兩國時有褒有貶,特別著重這兩國的可塑性與可變性,未嘗不是透露出美國對這兩國有著爭取之意的企圖心。美俄的矛盾對立已難化解,由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到二○○八年俄羅斯在喬治亞問題上展開反撲;而歐日則在當今世界形勢上已難扮演更積極的角色。當美國在「單一多極」世界要保持主導性,中印或許才是更大的爭取目標,這也是二○○八年美國總統大選後,美國與中印關係的發展特別值得注意的原因。
世界正在改變,由過去十五年美國「單邊主義」的碰壁,已顯示出美國的確已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了。這本書即是一本「求變」之書。由於此書對美國次貸風暴及金融危機後的可能變化並未討論,使人難免遺憾。但無論如何,美國「單邊主義」的退潮已經確定。在這本書開了頭之後,美國未來的國際角色已必須往「謙卑超強」的方向移動,這距「全球立憲」的高標準當然仍極遙遠,但美國能往自我約束的方向移動,終究是應予支持的方向。札卡瑞亞主張美國應學俾斯麥,而不要學大英帝國,亦即要與新興大國良好互動,把自己形塑和平、安定世界的能力極大化,而不是動輒窮兵黷武,或許這才是美國更好的選擇吧。
作者資料
法理德.札卡瑞亞(Fareed Zakaria)
獲《前景》(Prospect)、《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評選為「全球百大公共知識份子」。《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票選為「過去十年十大全球思想家」(top ten global thinkers of the last decade)。 主持CNN重量級國際新聞評論節目《札卡瑞亞GPS》(Fareed Zakaria GPS),全世界各地有兩億兩百萬個家庭收看。為《華盛頓郵報》撰寫每週專欄,每月有八千萬至一億名讀者。 著有《自由的未來》、《後美國世界:群雄崛起的經濟新秩序時代》、《為博雅教育辯護:當人文課熄燈,大學正讓青年世代失去遠大未來》。《自由的未來》出版時,季辛吉(Henry Kissinger)評論道:「札卡瑞亞是極為傑出的年輕作家,他針對西方憲政原則如何影響全球秩序寫下一本引人入勝、發人深省的著作。」 《後美國世界》發表後,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說:「法理德.札卡瑞亞對國際時事的分析一直以來都很出色,但更難得的是,他都是對的。如今,他又出版了一部充滿洞見的傑作。」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