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腦:學習愛迪生的五種創新思考法
- 作者:邁可.J.蓋爾伯(Michael J. Gelb)、莎拉.米勒.卡蒂考特(Sarah Miller Caldicott)
- 出版社:馬可孛羅
- 出版日期:2010-07-15
- 定價:350元
分類排行
-
職場不是自助餐,哪能只挑你要的?「葳老闆」周品均的30道職場辣雞湯(限量菁英透明資料夾版)
-
遠距成交女王銷售勝經:打破框架、不停成交的線上線下實戰攻略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全新完整譯本)【暢銷紀念版】
-
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
-
記憶力,最強的商業技能!:教你做好「記憶管理」,精進學習力、理解力,讓工作和學習更高效
-
賺錢,也賺幸福(修訂版):讓你累積財富、享受人生的理財魔法書
-
稻盛和夫 愈挫愈勇(暢銷紀念版):親筆自傳
-
致富邏輯:變有錢的32個富練習
-
超前部署賺好股:報酬是靠耐心等待出來的,用16年獲利58倍
-
大缺工:從技能失傳、倒店危機到產業崩潰,我們如何因應數十萬人才缺口?
最近瀏覽商品
內容簡介
愛迪生說,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愛迪生也說,我一生從未工作過,都是在玩樂。
個人要成功,就得學會愛迪生的五大思考術!
潛力化為成就,樂觀加速為成功,向愛迪生借熱情、學創意,開展你的快樂腦!
愛迪生出生以前,蠟燭和煤油燈是照明的唯一來源。他發明了電燈,瞬息之間,世界大放光明。此後,愛迪生發明不斷,一生中申請了1093件專利。
外界視愛迪生為天才,他本人對天才的定義卻有所不同。愛迪生說:「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即使是那1%的靈感,也不是憑空出現。
愛迪生認為自己一生都在「玩」,不曾工作過;他發明白熱燈泡、全世界第一部留聲機、研發的真空管電子學影響廣播、雷達與電視、發明電影,創立奇異電氣、洋基球場。本書深入研究愛迪生之所以能成就非凡的原因,他熱情、樂觀,將創意轉為事實,帶領個人與組織邁向創新之路。
愛迪生的五大創新法則:
◎問題解決導向
◎萬花筒思考術
◎全方位處理
◎集眾人之智
◎創造附加價值
個人要成功,獲得成就感,就得學會如何讓自己成為創新者,以正面的方式來思考;進而帶動企業成功、企業創新。閱讀這本令人驚異的書,會感到腦中燈泡乍亮,讓你以全新的角度看清自己、你的世界和你的機會。
目錄
◎Part 1 改變世界的美國創新大師
‧Chapter 1 前言:把燈打開
‧Chapter 2 夢想的本質:湯瑪斯‧愛迪生的一生 (1847-1931)
◎Part 2 愛迪生的五大創新專長
‧Chapter 3 專長一──解決方案思維傾向
‧Chapter 4 專長二──萬花筒思考
‧Chapter 5 專長三──全方位付出
‧Chapter 6 專長四──智囊合作
‧Chapter 7 專長五──創造超值
◎Part 3 擴大創新認知力
‧Chapter 8 愛迪生在二十一世紀的傳承
‧Chapter 9 愛迪生創新認知力藍圖
‧Chapter 1 前言:把燈打開
‧Chapter 2 夢想的本質:湯瑪斯‧愛迪生的一生 (1847-1931)
◎Part 2 愛迪生的五大創新專長
‧Chapter 3 專長一──解決方案思維傾向
‧Chapter 4 專長二──萬花筒思考
‧Chapter 5 專長三──全方位付出
‧Chapter 6 專長四──智囊合作
‧Chapter 7 專長五──創造超值
◎Part 3 擴大創新認知力
‧Chapter 8 愛迪生在二十一世紀的傳承
‧Chapter 9 愛迪生創新認知力藍圖
內文試閱
創新力――問題解決導向
「解決」(solution)這個字來自於「solvere」,意指「鬆開或釋放」。「問題解決導向」是釋放你心中潛藏之愛迪生力量的第一步。愛迪生畢生挑戰棘手問題,但他面對問題時,總是採取一定會成功的態度。這也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不但改變了世界,也為他帶來成就和財富。愛迪生知道「問題」(problem)這個字的來自於「pro」,意指「向前」,還有「ballein」意指「丟掉或驅動」。問題越大、挑戰越大,愛迪生驅動向前的毅力就越強。愛迪生確認了想要達成的目標後,就會用最樂觀的態度熱烈追求。他無懼於難以克服的障礙和表面的失敗,當結果不理想時,他也不會氣餒。
愛迪生驚人的創新力始於他在心中準備好的「追獵」──這是他和實驗夥伴用來描述他們熱烈追求解決方案的詞彙。愛迪生的致勝態度──問題解決導向,又有哪些要素,你又該如何為自己和公司掌握這些要素呢?
想要知道答案,就和我們一起來研究《快樂腦》的第一項創新力──問題解決導向。它的實踐法一共有五項:
1. 目標與熱情保持一致
2. 培養魅力型樂觀主義
3. 不間斷地追尋知識
4. 不懈怠地進行實驗
5. 追求嚴謹的客觀性
◎實踐法1:目標與熱情保持一致
最近上Google 搜尋訂定目標這個主題,結果出現兩千多萬個連結。探討訂定目標的方式多如牛毛,但我們真正需要知道的,全都涵蓋在愛迪生法則當中。我們之前提過,愛迪生是拿破崙.希爾撰寫《思考致富》的主要靈感來源。希爾指出,要達到和諧與成功,需要「將感覺與信念和構想相結合」。希爾補充:「渴望是所有成就的起始點,不是希望,也不是願望,而是一種超越一切、悸動心扉的熱烈渴望。」
愛迪生從早年的化學生手,到晚年成為全球知名的天才偶像,他的日常活動全都反映出他的目標和熱情維持一致。愛迪生將感覺與構想結合,而他的驚人成就是由「超越一切、悸動心扉的熱烈渴望」所驅使而成。目標與熱情結合,讓愛迪生能夠享受成就的過程。他表示:「我一生從沒做過一天工作,全都在玩樂嬉戲。」
愛迪生很早就知道,想要繼續有機會從事所愛,則營利非常重要,可是,愛迪生從來不以具體財務目標為行事動機。他賺得大筆金錢,可是,財富的累積只是附帶現象。他解釋道:「也許有人認為,發明的金錢價值就是回饋熱愛工作的發明家的獎勵。可是⋯⋯我一直從中獲得極大樂趣,所以,我的工作獎勵應該是這份樂趣,而不是世人所謂的成功。」
愛迪生從內心激勵自己;先是內心深處追求知識的渴望,然後是提供產品與服務來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
愛迪生「出其不意地讓大自然洩漏祕密」,從他孩提時代,一直到嚥下最後一口氣為止,這份強烈的渴望都不曾減弱。從他要求設置自己的化學實驗台,然後建立工作電報線路,計畫成為電報操作師傅,到讓留聲機普及於每個家庭、發明燈炮照亮全世界,愛迪生一直都能清楚地建構自己的目標。他明確知道他想要成就什麼,也能鮮明地勾勒出他所尋求的實際解決方案。由於他的目標一直都是他熱情的表現,所以在實現的過程中,他能夠享受每一步驟。
當代心理學研究證實了愛迪生的做法,也證實我們都能學會如何發展這個重要的成功實踐法。波士頓學院發展心理學名譽教授約翰.戴西(John Dacey)博士、和弗蘭明漢州立學院的凱薩琳.藍儂(Kathleen Lennon)博士檢視幾十年的研究,將重點濃縮,成為科學家、作家、企業領袖、音樂家和其他創意人士的成功法則。他們發現的幾個重要特質包括:1)熱烈的目標導向、2)透過自制力堅持不懈。
戴西和藍儂強調,年輕時缺乏這兩項特質的人,成年後依舊可以發展出來,愛迪生就是個顯著的例子。戴西和藍儂大量引證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保羅.托倫斯(Paul Torrance)、大衛.柏金斯(David Perkins)、羅勃.韋伯(Robert Weber)等心理學家的研究,結論是:熱烈的目標導向能幫助成功人士產生「大量精力投注在工作上」。這些目標一般都比較長遠,而且和大遠景相關;因此,要做到第一項特質,則第二項技巧,透過自制力堅持不懈,就益形重要。戴西和藍儂對自制力的解釋是,人們願意在「面對沮喪時不屈不撓」。
換句話說,成功是毅力作用而來,而毅力又來自於讓熱情與長期的大目標保持一致。愛迪生的成功是他「熱烈的目標導向」的結果。他「悸動心扉的渴望」讓他能夠「超越一切」,如此一來,沮喪、障礙和困難似乎都賜予他更多精力。他有位同事談到:「每次遇到重大困難,愛迪生似乎都很高興,好像困難能讓他更堅強、想出更多點子。我曾一度覺得我這個想法很愚蠢,但每次遭遇挫折,他好像就更高興,這樣的印象一直在我心中揮之不去。」
喬治.華盛頓大學醫院醫療與健康學系的神經科學臨床教授理查.瑞斯塔克(Richard Restak)博士進一步認同愛迪生的做法。瑞斯塔克指出,許多目標未能達成或半途而廢,是因為它們設計得不夠堅定,無法讓大腦運作。他表示,要讓大腦記得做出符合某一目標的行為,就必須將情感元素和理性元素結合起來。這種符合性能將前額葉皮質與邊緣系統連結,因而大幅提升大腦記得這個目標、並將它化為行動的可能性。
了解如何訂定目標、讓大腦記住並化為行動,這個簡單又重要的關鍵,不僅能讓創新成功,當然也能達成個人的快樂和滿足。可是,雖然關於這個議題的資料很多,但多數創新計畫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沒有明確界定目標,又忽略了目標要和感情一致。要獲得創新認知力,就要先實際了解該如何界定個人的目標,並校準方向。 創新認知力的養成:如何讓「目標與熱情保持一致」
愛迪生表達目標的能力,可從他如何創造心作用的直覺了解看出端倪。我們可以了解並應用他的法則;這裡把需要知道關於表達目標的一切,都整合成英文縮寫,那就是SMART EDISON(聰明的愛迪生)。
許多人對於SMART這個縮寫應該不陌生,但很少有人身體力行。而EDISON這個縮寫賦予SMART 生命。先從SMART 開始:
S—具體(Specific):清楚詳細地界定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
M—可測量(measurable):決定如何測量進步的幅度。如何知道目標已經達成?
A—責任清楚(Accountable):全力以赴、達成目標。訂定團隊目標時,則要確認權責清楚。
R—相關性(Relevant):確保自己的目標和整體的目的與價值相關。
T —時效性(Timeline):訂出達成目標的時間範圍。拿破崙.希爾說過:「目標就是限期達成的夢想。」
接著,再介紹EDISON:
E—動之以情(Emotional):瑞斯塔克等人的研究結果以及愛迪生的故事都顯示,表達目標時,感情要素很重要。要用能夠激勵自己、讓自己興奮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目標。感受達成目標的熱情。
D—堅決果斷(Decisive):避免「但願或希望目標能實現」這樣的態度。下定決心全力以赴。就算實現目標的道路還晦暗不明,也要意志堅定。
I —整體性(Integrated):留意自己的表達方式。每一個目標的說詞都要能和其他目標及整體目的相結合。(提示:將自己的目標超越個人利益,連結更高尚的目的。)
S —切身感受(Sensory):用感覺生動地想像自己的目標內容。說出自己的目標、畫出它、舞動它、咀嚼它。
O—樂觀態度(Optimistic):追求目標就像地心引力一樣理所當然。把它當成屢試不爽的自然法則。
N—立刻展開(Now):用現在式展望與表達自己的目標。馬上開始!
辦公室補給站(Office Depot)董事長兼執行長史帝夫.歐德蘭(Steve Odland)非常重視目標和熱情一致:
我認為訂定目標很重要,但重點不在於訂出一個目標數字,讓人們去創造可能性。我認為人們常常受限於自己對於可能/不可能的解讀。以公司的財務績效為例,人們常會受到外部期望所束縛。因此,公開發行公司的外部目標有時反過來會對員工產生影響。員工會說:「那麼,我們的目標是達到每股12%的盈餘。」於是每個人努力達成12%的盈餘。我希望員工能夠超越這個表面數字,思考所有可能性,而不只是達成12%的目標。
我們創造了一個願景宣言來協助大家做到這一點。它給人們一個目的地和一個指南針。我們要大家思考解決方案,而不是具體產品或服務。不要把自己的目標內容侷限於理性說明⋯⋯構思目標時要屏除理性,因為發明都需要不理性。我們必須透過啟發,擄獲人們的想像力,我知道愛迪生工作時很明白這一點。我們辦公室補給站共有五萬名員工。啟發人心的目標能讓每個人思索發明的可能性、異於現狀的可能性,並且共同把它創造出來。
歐德蘭最後補充說:「『可能』和『不可能』的唯一差別就是構想,不是嗎?」 ◎實踐法2:培養魅力型樂觀主義
歡樂(Thalia)、光輝(Aglaia)和溫雅(Euphrosyne)是希臘神話中的三位女神,同時也是三大仁心。仁心(charity)和有魅力(charismatic)這兩個英文字的字根是「chari」,意指恩典或神恩。愛迪生天生擁有樂觀的恩典。就像自傳作家戴爾和馬丁所說:「愛迪生非常樂觀,並心存希望,能夠以快樂開放的赤子之心展開每一天──拋開昨天的挫折和失敗,漠視明日的誘惑。」
他的看法非常簡單。他是這麼說的:「⋯⋯只看每件事的光明面。」愛迪生總是能夠撥雲見日,這是他觀察父親山謬爾不斷克服人生挑戰時,所發展出來的技巧。愛迪生小時候,親眼看到父親──一位政治激進主義分子、旅館老板、農夫、穀物商人──每次遇到經濟困難時(包括內戰所引發的經濟挑戰),就被棟留聲機新工廠發生大火,另有七棟建築同時遭到毀壞,六十七歲的愛迪生平靜地目睹這場災難。堆放易燃電影膠捲的庫房起火,波及木造的留聲機工廠,然後火焰又迅速延燒到周遭幾棟水泥建築──二十世紀初,人們相信水泥是防火建材。愛迪生有什麼反應呢?他聲明他會在十天內重新開始製作留聲機唱片,並立刻著手安排重建計畫。
愛迪生的損失包括實體結構、留聲唱片錄製、製造設備和其他財產,預估總額高達七百萬美元──相當於今日的一億六百萬美元。建築物部分獲得兩億美元的保險賠償,再加上愛迪生公司的自保意外險賠償,還需要愛迪生自掏腰包補足差額。他二十二歲的兒子查爾斯立刻到現場陪伴父親,心想愛迪生可能承受不了打擊。結果,卻意外看到父親對他微笑,請他去找米娜來,說她此生不會有機會看到這樣的景觀。
愛迪生面對火災不畏縮的態度更突顯了他深植於心的樂觀個性。保羅.伊斯瑞描述:「別人眼中的災難和失敗,他卻能從中找到機會,把它視為改良新方向的契機。」愛迪生提到重建留聲機工廠時,表示可以「利用亨利.福特最新改良的工廠設計」,而福特是當時最頂尖的現代工廠設計大師。愛迪生說:「我要修建水泥建築,希望能重新妥當安排機械設備,以便善加利用福特先生的設計。」
愛迪生的樂觀創造出一種難以抗拒的吸引力,使人們為他著迷。他為同事、顧客、廠商、記者和投資人激發信心。即使面對窘境,愛迪生也能讓人們對他信服。例如,愛迪生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研究儲電池,整個實驗沒有出現一次理想結果。同事瓦特.馬洛瑞(Walter S. Mallory)問他,為什麼沒有結果還堅持要發明新的儲電池,愛迪生快活地說:「結果!哎呀,老兄,我得到了一大堆結果。我知道幾千個無法奏效的事情!」愛迪生把負面事件視為必然成功之途的暫時倒退。
「魅力」這個字意指「擁有吸引別人的超凡能力。」愛迪生的魅力型樂觀主義讓能夠他吸引各界支持他的發明。他的正面態度激勵了贊助者,所以他能夠在經濟無虞下,持續鼓勵所有員工和顧客。他的投資人之一,丹尼爾.奎格表示:
「你的聲音和信心滿滿的臉孔,總能鼓勵我們振作精神。」
愛迪生成為公眾人物後,他的正面觀點有了更廣泛的影響。他在國家遭遇困境時,起身鼓勵全國。他說:「要勇敢。我在商界看過多次蕭條。美國總能以更強壯、更繁榮之姿重新站起來。我們要像祖先一樣勇敢。堅持信念!勇往直前!」這番話讓各行各業的人全都振奮起來。
愛迪生最喜愛的劇作家莎士比亞說過:「我們心中的懷疑是叛徒,讓我們害怕嘗試、失去我們可能獲得的好處。」愛迪生很能體會這句話的真理。他的樂觀主義驅使他嘗試各種改變世界的創新,並創下成功。心理學家凱倫.霍爾尼(Karen Horney,1885-1952)在二十世紀初針對樂觀主義進行了一項開創性的研究。她發現,多數人只要決心全力以赴、達成某事,最後都能成功。研究指出,人們所謂的「失敗」,多半是懷疑心作祟,讓他們有所保留、太快放棄。就像愛迪生說的:
「幾乎每個人在有了構想、執行遭遇瓶頸時,就感到氣餒。這還不是氣餒的時候。」他又說:「人生的失敗多半是因為人們放棄時,不知道成功已近。」
賓州大學正向心理學中心主任,同時也是《學習樂觀、樂觀學習》(Learned Optimism)作者馬丁.賽立曼(Martin Seligman)博士研究樂觀主義近三十年。他的研究進一步驗證了愛迪生法則。根據賽立曼所言,樂觀主義者在人生各個領域所得到的結果要優於悲觀主義者。研究指出,樂觀主義者不管是在學業、人際關係、運動場和職場上,表現都比較好。他們對於感冒和其他疾病的抵抗力較強,他們擁有較長久、快樂的人際和感情關係,他們較快從疾病和傷害中復原。樂觀主義者賺的錢遠比其他人多。賽立曼指出,相較之下,悲觀主義者技能比較高超,並且能夠精準地分析眼前問題。悲觀主義者認為樂觀主義者只是還未看清事實。不過,雖然樂觀主義者喜歡把世界看得太過美好,但長期研究證實,即使在樂觀主義下出差錯,還是會有好結果出現。
當悲觀主義看到以上研究結果時,他們會說:「哦,好極了,我注定一輩子失敗。我知道我毫無指望。」好消息是,他們並非毫無指望,因為賽立曼強調,樂觀主義是可以學會的。它是你個人創新認知力的要素。
「解決」(solution)這個字來自於「solvere」,意指「鬆開或釋放」。「問題解決導向」是釋放你心中潛藏之愛迪生力量的第一步。愛迪生畢生挑戰棘手問題,但他面對問題時,總是採取一定會成功的態度。這也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不但改變了世界,也為他帶來成就和財富。愛迪生知道「問題」(problem)這個字的來自於「pro」,意指「向前」,還有「ballein」意指「丟掉或驅動」。問題越大、挑戰越大,愛迪生驅動向前的毅力就越強。愛迪生確認了想要達成的目標後,就會用最樂觀的態度熱烈追求。他無懼於難以克服的障礙和表面的失敗,當結果不理想時,他也不會氣餒。
愛迪生驚人的創新力始於他在心中準備好的「追獵」──這是他和實驗夥伴用來描述他們熱烈追求解決方案的詞彙。愛迪生的致勝態度──問題解決導向,又有哪些要素,你又該如何為自己和公司掌握這些要素呢?
想要知道答案,就和我們一起來研究《快樂腦》的第一項創新力──問題解決導向。它的實踐法一共有五項:
1. 目標與熱情保持一致
2. 培養魅力型樂觀主義
3. 不間斷地追尋知識
4. 不懈怠地進行實驗
5. 追求嚴謹的客觀性
◎實踐法1:目標與熱情保持一致
最近上Google 搜尋訂定目標這個主題,結果出現兩千多萬個連結。探討訂定目標的方式多如牛毛,但我們真正需要知道的,全都涵蓋在愛迪生法則當中。我們之前提過,愛迪生是拿破崙.希爾撰寫《思考致富》的主要靈感來源。希爾指出,要達到和諧與成功,需要「將感覺與信念和構想相結合」。希爾補充:「渴望是所有成就的起始點,不是希望,也不是願望,而是一種超越一切、悸動心扉的熱烈渴望。」
愛迪生從早年的化學生手,到晚年成為全球知名的天才偶像,他的日常活動全都反映出他的目標和熱情維持一致。愛迪生將感覺與構想結合,而他的驚人成就是由「超越一切、悸動心扉的熱烈渴望」所驅使而成。目標與熱情結合,讓愛迪生能夠享受成就的過程。他表示:「我一生從沒做過一天工作,全都在玩樂嬉戲。」
愛迪生很早就知道,想要繼續有機會從事所愛,則營利非常重要,可是,愛迪生從來不以具體財務目標為行事動機。他賺得大筆金錢,可是,財富的累積只是附帶現象。他解釋道:「也許有人認為,發明的金錢價值就是回饋熱愛工作的發明家的獎勵。可是⋯⋯我一直從中獲得極大樂趣,所以,我的工作獎勵應該是這份樂趣,而不是世人所謂的成功。」
愛迪生從內心激勵自己;先是內心深處追求知識的渴望,然後是提供產品與服務來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
愛迪生「出其不意地讓大自然洩漏祕密」,從他孩提時代,一直到嚥下最後一口氣為止,這份強烈的渴望都不曾減弱。從他要求設置自己的化學實驗台,然後建立工作電報線路,計畫成為電報操作師傅,到讓留聲機普及於每個家庭、發明燈炮照亮全世界,愛迪生一直都能清楚地建構自己的目標。他明確知道他想要成就什麼,也能鮮明地勾勒出他所尋求的實際解決方案。由於他的目標一直都是他熱情的表現,所以在實現的過程中,他能夠享受每一步驟。
當代心理學研究證實了愛迪生的做法,也證實我們都能學會如何發展這個重要的成功實踐法。波士頓學院發展心理學名譽教授約翰.戴西(John Dacey)博士、和弗蘭明漢州立學院的凱薩琳.藍儂(Kathleen Lennon)博士檢視幾十年的研究,將重點濃縮,成為科學家、作家、企業領袖、音樂家和其他創意人士的成功法則。他們發現的幾個重要特質包括:1)熱烈的目標導向、2)透過自制力堅持不懈。
戴西和藍儂強調,年輕時缺乏這兩項特質的人,成年後依舊可以發展出來,愛迪生就是個顯著的例子。戴西和藍儂大量引證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保羅.托倫斯(Paul Torrance)、大衛.柏金斯(David Perkins)、羅勃.韋伯(Robert Weber)等心理學家的研究,結論是:熱烈的目標導向能幫助成功人士產生「大量精力投注在工作上」。這些目標一般都比較長遠,而且和大遠景相關;因此,要做到第一項特質,則第二項技巧,透過自制力堅持不懈,就益形重要。戴西和藍儂對自制力的解釋是,人們願意在「面對沮喪時不屈不撓」。
換句話說,成功是毅力作用而來,而毅力又來自於讓熱情與長期的大目標保持一致。愛迪生的成功是他「熱烈的目標導向」的結果。他「悸動心扉的渴望」讓他能夠「超越一切」,如此一來,沮喪、障礙和困難似乎都賜予他更多精力。他有位同事談到:「每次遇到重大困難,愛迪生似乎都很高興,好像困難能讓他更堅強、想出更多點子。我曾一度覺得我這個想法很愚蠢,但每次遭遇挫折,他好像就更高興,這樣的印象一直在我心中揮之不去。」
喬治.華盛頓大學醫院醫療與健康學系的神經科學臨床教授理查.瑞斯塔克(Richard Restak)博士進一步認同愛迪生的做法。瑞斯塔克指出,許多目標未能達成或半途而廢,是因為它們設計得不夠堅定,無法讓大腦運作。他表示,要讓大腦記得做出符合某一目標的行為,就必須將情感元素和理性元素結合起來。這種符合性能將前額葉皮質與邊緣系統連結,因而大幅提升大腦記得這個目標、並將它化為行動的可能性。
了解如何訂定目標、讓大腦記住並化為行動,這個簡單又重要的關鍵,不僅能讓創新成功,當然也能達成個人的快樂和滿足。可是,雖然關於這個議題的資料很多,但多數創新計畫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沒有明確界定目標,又忽略了目標要和感情一致。要獲得創新認知力,就要先實際了解該如何界定個人的目標,並校準方向。 創新認知力的養成:如何讓「目標與熱情保持一致」
愛迪生表達目標的能力,可從他如何創造心作用的直覺了解看出端倪。我們可以了解並應用他的法則;這裡把需要知道關於表達目標的一切,都整合成英文縮寫,那就是SMART EDISON(聰明的愛迪生)。
許多人對於SMART這個縮寫應該不陌生,但很少有人身體力行。而EDISON這個縮寫賦予SMART 生命。先從SMART 開始:
S—具體(Specific):清楚詳細地界定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
M—可測量(measurable):決定如何測量進步的幅度。如何知道目標已經達成?
A—責任清楚(Accountable):全力以赴、達成目標。訂定團隊目標時,則要確認權責清楚。
R—相關性(Relevant):確保自己的目標和整體的目的與價值相關。
T —時效性(Timeline):訂出達成目標的時間範圍。拿破崙.希爾說過:「目標就是限期達成的夢想。」
接著,再介紹EDISON:
E—動之以情(Emotional):瑞斯塔克等人的研究結果以及愛迪生的故事都顯示,表達目標時,感情要素很重要。要用能夠激勵自己、讓自己興奮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目標。感受達成目標的熱情。
D—堅決果斷(Decisive):避免「但願或希望目標能實現」這樣的態度。下定決心全力以赴。就算實現目標的道路還晦暗不明,也要意志堅定。
I —整體性(Integrated):留意自己的表達方式。每一個目標的說詞都要能和其他目標及整體目的相結合。(提示:將自己的目標超越個人利益,連結更高尚的目的。)
S —切身感受(Sensory):用感覺生動地想像自己的目標內容。說出自己的目標、畫出它、舞動它、咀嚼它。
O—樂觀態度(Optimistic):追求目標就像地心引力一樣理所當然。把它當成屢試不爽的自然法則。
N—立刻展開(Now):用現在式展望與表達自己的目標。馬上開始!
辦公室補給站(Office Depot)董事長兼執行長史帝夫.歐德蘭(Steve Odland)非常重視目標和熱情一致:
我認為訂定目標很重要,但重點不在於訂出一個目標數字,讓人們去創造可能性。我認為人們常常受限於自己對於可能/不可能的解讀。以公司的財務績效為例,人們常會受到外部期望所束縛。因此,公開發行公司的外部目標有時反過來會對員工產生影響。員工會說:「那麼,我們的目標是達到每股12%的盈餘。」於是每個人努力達成12%的盈餘。我希望員工能夠超越這個表面數字,思考所有可能性,而不只是達成12%的目標。
我們創造了一個願景宣言來協助大家做到這一點。它給人們一個目的地和一個指南針。我們要大家思考解決方案,而不是具體產品或服務。不要把自己的目標內容侷限於理性說明⋯⋯構思目標時要屏除理性,因為發明都需要不理性。我們必須透過啟發,擄獲人們的想像力,我知道愛迪生工作時很明白這一點。我們辦公室補給站共有五萬名員工。啟發人心的目標能讓每個人思索發明的可能性、異於現狀的可能性,並且共同把它創造出來。
歐德蘭最後補充說:「『可能』和『不可能』的唯一差別就是構想,不是嗎?」 ◎實踐法2:培養魅力型樂觀主義
歡樂(Thalia)、光輝(Aglaia)和溫雅(Euphrosyne)是希臘神話中的三位女神,同時也是三大仁心。仁心(charity)和有魅力(charismatic)這兩個英文字的字根是「chari」,意指恩典或神恩。愛迪生天生擁有樂觀的恩典。就像自傳作家戴爾和馬丁所說:「愛迪生非常樂觀,並心存希望,能夠以快樂開放的赤子之心展開每一天──拋開昨天的挫折和失敗,漠視明日的誘惑。」
他的看法非常簡單。他是這麼說的:「⋯⋯只看每件事的光明面。」愛迪生總是能夠撥雲見日,這是他觀察父親山謬爾不斷克服人生挑戰時,所發展出來的技巧。愛迪生小時候,親眼看到父親──一位政治激進主義分子、旅館老板、農夫、穀物商人──每次遇到經濟困難時(包括內戰所引發的經濟挑戰),就被棟留聲機新工廠發生大火,另有七棟建築同時遭到毀壞,六十七歲的愛迪生平靜地目睹這場災難。堆放易燃電影膠捲的庫房起火,波及木造的留聲機工廠,然後火焰又迅速延燒到周遭幾棟水泥建築──二十世紀初,人們相信水泥是防火建材。愛迪生有什麼反應呢?他聲明他會在十天內重新開始製作留聲機唱片,並立刻著手安排重建計畫。
愛迪生的損失包括實體結構、留聲唱片錄製、製造設備和其他財產,預估總額高達七百萬美元──相當於今日的一億六百萬美元。建築物部分獲得兩億美元的保險賠償,再加上愛迪生公司的自保意外險賠償,還需要愛迪生自掏腰包補足差額。他二十二歲的兒子查爾斯立刻到現場陪伴父親,心想愛迪生可能承受不了打擊。結果,卻意外看到父親對他微笑,請他去找米娜來,說她此生不會有機會看到這樣的景觀。
愛迪生面對火災不畏縮的態度更突顯了他深植於心的樂觀個性。保羅.伊斯瑞描述:「別人眼中的災難和失敗,他卻能從中找到機會,把它視為改良新方向的契機。」愛迪生提到重建留聲機工廠時,表示可以「利用亨利.福特最新改良的工廠設計」,而福特是當時最頂尖的現代工廠設計大師。愛迪生說:「我要修建水泥建築,希望能重新妥當安排機械設備,以便善加利用福特先生的設計。」
愛迪生的樂觀創造出一種難以抗拒的吸引力,使人們為他著迷。他為同事、顧客、廠商、記者和投資人激發信心。即使面對窘境,愛迪生也能讓人們對他信服。例如,愛迪生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研究儲電池,整個實驗沒有出現一次理想結果。同事瓦特.馬洛瑞(Walter S. Mallory)問他,為什麼沒有結果還堅持要發明新的儲電池,愛迪生快活地說:「結果!哎呀,老兄,我得到了一大堆結果。我知道幾千個無法奏效的事情!」愛迪生把負面事件視為必然成功之途的暫時倒退。
「魅力」這個字意指「擁有吸引別人的超凡能力。」愛迪生的魅力型樂觀主義讓能夠他吸引各界支持他的發明。他的正面態度激勵了贊助者,所以他能夠在經濟無虞下,持續鼓勵所有員工和顧客。他的投資人之一,丹尼爾.奎格表示:
「你的聲音和信心滿滿的臉孔,總能鼓勵我們振作精神。」
愛迪生成為公眾人物後,他的正面觀點有了更廣泛的影響。他在國家遭遇困境時,起身鼓勵全國。他說:「要勇敢。我在商界看過多次蕭條。美國總能以更強壯、更繁榮之姿重新站起來。我們要像祖先一樣勇敢。堅持信念!勇往直前!」這番話讓各行各業的人全都振奮起來。
愛迪生最喜愛的劇作家莎士比亞說過:「我們心中的懷疑是叛徒,讓我們害怕嘗試、失去我們可能獲得的好處。」愛迪生很能體會這句話的真理。他的樂觀主義驅使他嘗試各種改變世界的創新,並創下成功。心理學家凱倫.霍爾尼(Karen Horney,1885-1952)在二十世紀初針對樂觀主義進行了一項開創性的研究。她發現,多數人只要決心全力以赴、達成某事,最後都能成功。研究指出,人們所謂的「失敗」,多半是懷疑心作祟,讓他們有所保留、太快放棄。就像愛迪生說的:
「幾乎每個人在有了構想、執行遭遇瓶頸時,就感到氣餒。這還不是氣餒的時候。」他又說:「人生的失敗多半是因為人們放棄時,不知道成功已近。」
賓州大學正向心理學中心主任,同時也是《學習樂觀、樂觀學習》(Learned Optimism)作者馬丁.賽立曼(Martin Seligman)博士研究樂觀主義近三十年。他的研究進一步驗證了愛迪生法則。根據賽立曼所言,樂觀主義者在人生各個領域所得到的結果要優於悲觀主義者。研究指出,樂觀主義者不管是在學業、人際關係、運動場和職場上,表現都比較好。他們對於感冒和其他疾病的抵抗力較強,他們擁有較長久、快樂的人際和感情關係,他們較快從疾病和傷害中復原。樂觀主義者賺的錢遠比其他人多。賽立曼指出,相較之下,悲觀主義者技能比較高超,並且能夠精準地分析眼前問題。悲觀主義者認為樂觀主義者只是還未看清事實。不過,雖然樂觀主義者喜歡把世界看得太過美好,但長期研究證實,即使在樂觀主義下出差錯,還是會有好結果出現。
當悲觀主義看到以上研究結果時,他們會說:「哦,好極了,我注定一輩子失敗。我知道我毫無指望。」好消息是,他們並非毫無指望,因為賽立曼強調,樂觀主義是可以學會的。它是你個人創新認知力的要素。
延伸內容
創新是可以研究和改善的一門修鍊
◎文/克提斯.卡爾森(史丹佛研究中心總裁兼執行長)
湯瑪斯.愛迪生常被視為終極發明家。畢竟,他發明了電燈泡、留聲機、電影和其他難以盡數的東西。也有很多人把他想成是每天埋首於實驗室的「寂寞天才」,對世界的貢獻只有他驚人的發明。我們能從這樣一位一百年前的人物身上,學到些什麼呢?
《快樂腦》證明世人對愛迪生的陳腐看法是錯誤的。本書顯示我們能向他學習的事物多不勝數。蓋爾伯和卡蒂考特證明,愛迪生在創新、企業家精神和個人成功上,都是激勵人心的典範。進入高度競爭的全球經濟後,他的榜樣更足為今日之師。
歷史上有許多偉大發明家,但只有愛迪生能接連推出改變世界的產品與服務、稱霸一個又一個的新市場。有一點是確定的:這樣輝煌的成就絕非意外產生。和競爭對手比起來,愛迪生以更有生產力的方式來工作。本書以簡單、直接的方式來介紹愛迪生的創新做法,讓我們明白能如何從他的構想中受惠。
創新是創造新顧客價值,並在市場推出。它不單單是發明、創造力或團隊合作。在新產品或服務送到顧客手上之前,都只是個可能不錯的構想、稱不上創新。為了維持下去,它還必須為生產公司提供足夠利益。愛迪生是創新者。沒錯,他發明,但這只是他為顧客創造超凡價值過程中的一部分。
愛迪生對於成功創新的熱情,驅使他研究與發明提高成功機會的流程──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創新最佳範例」。舉例來說,愛迪生率先在單一企業中,集結能夠創造眾多新產品和服務的資源,發明了現代研究實驗室,這是史上最重要的創新之一。
愛迪生的創新做法非常完備。他渴望解決市場上的重大需求。他籌組多專業團隊來發展新產品,創立製造公司來生產這些產品,並發展新商業模式來銷售它們。這種種特質,已經不「單是」一位發明家能夠兼具的。它們是嚴守紀律的創新者才會擁有的特質。因此,無論我們是企業執行長、社會新鮮人,或喜歡在空閒時間將構想化為產品的人,都可以應用愛迪生的創新最佳範
例。
《快樂腦》介紹愛迪生的生平、他偉大的成就,以及那些啟發他以及與他一起競爭的人。愛迪生和所有偉人一樣,也會犯錯。他曾多次違反自己的創新最佳範例。最聲名狼藉的,是他力挺直流電、拒絕接受交流電的好處,並在圓盤唱片上市後,還固執地使用圓筒唱片。這些事件顯示,即使你是愛迪生,也一定要堅守創新的基本面。
《快樂腦》追蹤愛迪生發展和使用創新最佳範例的腳步。例如,在他進入新領域之前,一定會先仔細做好功課。他閱讀手邊所有資料,並確保能夠展望通往成功的實際道路。畢竟,燈泡只是整個電力系統的一部分而已。要在市場創下成功,還必須有效發展出發電機、插座、絕緣體、電表和幾百種零件。蓋爾伯和卡蒂考特將愛迪生的做法加以整理,提出「創新認知力」的概念。它不但能測試你的創新程度,也能提供架構、讓你隨時增加新創新技巧。
2006 年,我和同事威廉.威墨特(William W. Wilmot)合寫了一本書:《創新五法則》(Innovation: The Five Disciplines for Creating What Customers Want)。我們提出的五大法則,來自於產業龍頭的創新流程,以及像愛迪生這樣的創新大師所提供的典範。
我們撰寫這本書的目的之一,是闡明創新是一門可以研究和改善的修鍊。另外,書中還提供成功的基本要素。奇怪的是,很多人誤認為「修鍊」(discipline)和「創新」(innovation)彼此衝突。當然,這種狀況不無可能。但是,就像愛迪生一樣,當你擁有適當技巧並經過足夠練習,你其實可以釋放自己的創造力、大幅提升創新能力。若沒有這些技巧和練習,你成功的機會便驟降到低點。蓋爾伯和卡蒂考特寫了一本實用指南,告訴你如何將這些創新最佳範例應用在貴公司。
我們在史丹佛研究中心有位同事,道格拉斯.安傑巴特(Douglas Engelbart),他發明了滑鼠、視窗、超文件等許多重要的個人電腦應用,他語帶機鋒地說:「我們的成就越佳,創造更佳成就的機會就越佳。」愛迪生就是如此。他不斷創造更佳成就。你也可以創造更佳成就。《快樂腦》會幫助你辦到。
◎文/克提斯.卡爾森(史丹佛研究中心總裁兼執行長)
湯瑪斯.愛迪生常被視為終極發明家。畢竟,他發明了電燈泡、留聲機、電影和其他難以盡數的東西。也有很多人把他想成是每天埋首於實驗室的「寂寞天才」,對世界的貢獻只有他驚人的發明。我們能從這樣一位一百年前的人物身上,學到些什麼呢?
《快樂腦》證明世人對愛迪生的陳腐看法是錯誤的。本書顯示我們能向他學習的事物多不勝數。蓋爾伯和卡蒂考特證明,愛迪生在創新、企業家精神和個人成功上,都是激勵人心的典範。進入高度競爭的全球經濟後,他的榜樣更足為今日之師。
歷史上有許多偉大發明家,但只有愛迪生能接連推出改變世界的產品與服務、稱霸一個又一個的新市場。有一點是確定的:這樣輝煌的成就絕非意外產生。和競爭對手比起來,愛迪生以更有生產力的方式來工作。本書以簡單、直接的方式來介紹愛迪生的創新做法,讓我們明白能如何從他的構想中受惠。
創新是創造新顧客價值,並在市場推出。它不單單是發明、創造力或團隊合作。在新產品或服務送到顧客手上之前,都只是個可能不錯的構想、稱不上創新。為了維持下去,它還必須為生產公司提供足夠利益。愛迪生是創新者。沒錯,他發明,但這只是他為顧客創造超凡價值過程中的一部分。
愛迪生對於成功創新的熱情,驅使他研究與發明提高成功機會的流程──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創新最佳範例」。舉例來說,愛迪生率先在單一企業中,集結能夠創造眾多新產品和服務的資源,發明了現代研究實驗室,這是史上最重要的創新之一。
愛迪生的創新做法非常完備。他渴望解決市場上的重大需求。他籌組多專業團隊來發展新產品,創立製造公司來生產這些產品,並發展新商業模式來銷售它們。這種種特質,已經不「單是」一位發明家能夠兼具的。它們是嚴守紀律的創新者才會擁有的特質。因此,無論我們是企業執行長、社會新鮮人,或喜歡在空閒時間將構想化為產品的人,都可以應用愛迪生的創新最佳範
例。
《快樂腦》介紹愛迪生的生平、他偉大的成就,以及那些啟發他以及與他一起競爭的人。愛迪生和所有偉人一樣,也會犯錯。他曾多次違反自己的創新最佳範例。最聲名狼藉的,是他力挺直流電、拒絕接受交流電的好處,並在圓盤唱片上市後,還固執地使用圓筒唱片。這些事件顯示,即使你是愛迪生,也一定要堅守創新的基本面。
《快樂腦》追蹤愛迪生發展和使用創新最佳範例的腳步。例如,在他進入新領域之前,一定會先仔細做好功課。他閱讀手邊所有資料,並確保能夠展望通往成功的實際道路。畢竟,燈泡只是整個電力系統的一部分而已。要在市場創下成功,還必須有效發展出發電機、插座、絕緣體、電表和幾百種零件。蓋爾伯和卡蒂考特將愛迪生的做法加以整理,提出「創新認知力」的概念。它不但能測試你的創新程度,也能提供架構、讓你隨時增加新創新技巧。
2006 年,我和同事威廉.威墨特(William W. Wilmot)合寫了一本書:《創新五法則》(Innovation: The Five Disciplines for Creating What Customers Want)。我們提出的五大法則,來自於產業龍頭的創新流程,以及像愛迪生這樣的創新大師所提供的典範。
我們撰寫這本書的目的之一,是闡明創新是一門可以研究和改善的修鍊。另外,書中還提供成功的基本要素。奇怪的是,很多人誤認為「修鍊」(discipline)和「創新」(innovation)彼此衝突。當然,這種狀況不無可能。但是,就像愛迪生一樣,當你擁有適當技巧並經過足夠練習,你其實可以釋放自己的創造力、大幅提升創新能力。若沒有這些技巧和練習,你成功的機會便驟降到低點。蓋爾伯和卡蒂考特寫了一本實用指南,告訴你如何將這些創新最佳範例應用在貴公司。
我們在史丹佛研究中心有位同事,道格拉斯.安傑巴特(Douglas Engelbart),他發明了滑鼠、視窗、超文件等許多重要的個人電腦應用,他語帶機鋒地說:「我們的成就越佳,創造更佳成就的機會就越佳。」愛迪生就是如此。他不斷創造更佳成就。你也可以創造更佳成就。《快樂腦》會幫助你辦到。
悸動心扉的渴望
◎文/李仁芳(台灣美學經濟創言人,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
他建立了奇異電器公司,他的波特蘭水泥公司生產的水泥建造了洋基球場,他還在1880年創辦了世界知名的《科學》(Science)期刊。
雖然常穿著濺滿化學藥品的工作服,雙手骯髒、頭髮散亂、外表邋遢──他的雙眼卻永遠燃燒著發明的熱情。
他嚮往一個新世界,然後他把它創造出來。
他當然不只是「創意總監」。
他是「發覺大自然奧祕,為人類創造福祉」,讓創新事情發生(Make Things Happen)的執行長兼科技長。
我一生從沒做過一天工作,全都在玩樂嬉戲
他從內心激勵自己,聽從內心深處追求知識的渴望,在遊戲中(他老說:「我一生從沒做過一天工作,全都在玩樂嬉戲。」他每天在實驗室、工廠與公司中「遊戲」,一天睡眠不到五、六小時)他「出其不意地讓大自然洩漏祕密」,「追獵」新知識。並從這裡出發,發明創新產品與服務來改善人群的生活品質。
他說:「我想不出更好的方式能在短暫的人生中有所回饋。」
他教導我們「靈魂的自由是創新之母。」
心靈的自由與情感的韌性是支撐創造的最大動力。發現大自然奧祕「悸動心扉的渴望」,是創新追獵者面對困境沮喪時得以不屈不撓的意志力來源。
渴望是所有成就的起始點,不是希望,也不是願望;而是一種超越一切、渴望新知、悸動心扉的熱烈渴望。
在他七十六歲時,當上美國總統的凱文.柯立芝,非常推崇他這種情感韌性:「世界上沒有任何事務可以取代堅持不懈。才能不行;不成功的人多半具有才能。天才也不行;不得志的天才並不少見。」
我們凡夫俗子很自然地會好奇,他這種無與倫比,無堅不催的情緒韌性的來源。
不得志的天才並不少見
他和達文西、愛因斯坦一樣,很不適應正規學校生活。
他不是「聽覺學習者」,對學校運用的「聽覺資訊」感受非常遲鈍,因此被學校老師判定為大腦「殘障」。
他不喜歡聆聽,常窮追猛打地對老師講課內容不斷提問題。
其實他是強烈的視覺/觸覺學習者。他喜歡在心版上描繪事物(老師可能會說他在做白日夢)。他熱切地想要動手探索周遭的世界(老師卻說他不能像其他小孩乖乖坐在教室裡)。
他的信心與韌性的重要來源,是母親對他全無條件、全無保留的信任。
創造的事業猶如一程又一程,在陌生未有海圖的海域中探索前航,「追獵」蘊藏知識寶藏的金銀島。
一路上的暗礁挫折多如牛毛,沒有探索的內在熱情與情緒韌度,很快就會中途放棄。雖然老師放棄,母親卻堅持讓他離開學校,自己在家教他讀好書,進入偉大的文學世界。他成年後非常感謝母親這項早年的訓練,對他情操教育的熟成貢獻至大。
母親對兒子的信心,是激發他日後偉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他說:「她一直真心地相信我……讓我覺得我必須為她好好活著,不讓她失望。」
很多人知曉他的科技發明成就,但很少人明白他相當水準的人文素養。他熟習莎士比亞,常引莎劇名句為自己的發明事業困頓期打氣;他喜歡讀愛德華.吉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以及大衛.休姆的《英國史》。人文領域的廣博閱讀,讓他年輕時就了解到,神聖的境界可以透過理性探究自然世界的力量、透過科學來達成與理解。
成功的必勝方法就是再試一次
你我平凡人至少可以從他身上學習三件事情:
首先,如果你立志從事創新的事業,心態上就要調整一般思維,拒絕把「意外結果」稱為失敗。每一項實驗都是成功的,因為它們有助於釐清不明之處。即便沒有達成想要的結果,也能為未來提供極有價值的經驗。(他常說:「我得到了一大堆結果。我知道幾千個無法奏效的事情!」)每一次實驗結果都代表知識,成功的必勝手法就是再試一次。窮其一生,他和他的實驗團隊總共記滿兩千五百多本筆記本,每一本都有兩百到兩百五十頁,總共超過五十六萬頁資料的知識庫。
第二,經常嘗試用視覺圖像表達構想。就像富蘭克林所說:「大師的眼睛比雙手忙碌得多。」達文西也說:所有圖畫都源於「知道如何觀察」。當我們仔細留意周遭世界,圖像思維便自然浮現。視覺隱喻有助於激發我們的右腦思考,活化創意。
第三,要勤於探索無人走過之路。要讓你的認知自由度與情緒韌性發揮到極致。總是少去理會主流見解,要自己獨立思考。蕭伯納的詼諧其實傳達了嚴肅的真實:「很少有人一年思考兩次或三次以上;而我一個星期會思考一到兩次,因此國際馳名。」而通過無人走過之路的勇氣源頭不是金錢報酬,而是展現「通往未來世界的新連結」;不是由恐懼主導,而是由希望領航。
而且要隨時關注你的團隊成員一直擁有真誠的赤子之心與「生之喜悅」,充盈笑聲、玩心和生活樂趣的工作環境最能展現創造力。
最創新的工作環境往往鼓勵幽默和玩樂,而最官僚的地方卻總是過於嚴肅刻版。過於嚴肅是平庸和官僚思維的警訊。
回顧這位一百多年前的人物,你會發現他的行誼事蹟,對當代追求創意與創造力的個人、團隊、實驗室或公司組織都同樣那麼歷久彌新。他的經驗對創造力與創新的管理所攸關的各項議題,都帶來那麼具有經典意義的啟示與洞見,讓身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不由得不讚嘆驚服。
他,就是湯瑪斯.阿爾發.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文/李仁芳(台灣美學經濟創言人,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
他建立了奇異電器公司,他的波特蘭水泥公司生產的水泥建造了洋基球場,他還在1880年創辦了世界知名的《科學》(Science)期刊。
雖然常穿著濺滿化學藥品的工作服,雙手骯髒、頭髮散亂、外表邋遢──他的雙眼卻永遠燃燒著發明的熱情。
他嚮往一個新世界,然後他把它創造出來。
他當然不只是「創意總監」。
他是「發覺大自然奧祕,為人類創造福祉」,讓創新事情發生(Make Things Happen)的執行長兼科技長。
我一生從沒做過一天工作,全都在玩樂嬉戲
他從內心激勵自己,聽從內心深處追求知識的渴望,在遊戲中(他老說:「我一生從沒做過一天工作,全都在玩樂嬉戲。」他每天在實驗室、工廠與公司中「遊戲」,一天睡眠不到五、六小時)他「出其不意地讓大自然洩漏祕密」,「追獵」新知識。並從這裡出發,發明創新產品與服務來改善人群的生活品質。
他說:「我想不出更好的方式能在短暫的人生中有所回饋。」
他教導我們「靈魂的自由是創新之母。」
心靈的自由與情感的韌性是支撐創造的最大動力。發現大自然奧祕「悸動心扉的渴望」,是創新追獵者面對困境沮喪時得以不屈不撓的意志力來源。
渴望是所有成就的起始點,不是希望,也不是願望;而是一種超越一切、渴望新知、悸動心扉的熱烈渴望。
在他七十六歲時,當上美國總統的凱文.柯立芝,非常推崇他這種情感韌性:「世界上沒有任何事務可以取代堅持不懈。才能不行;不成功的人多半具有才能。天才也不行;不得志的天才並不少見。」
我們凡夫俗子很自然地會好奇,他這種無與倫比,無堅不催的情緒韌性的來源。
不得志的天才並不少見
他和達文西、愛因斯坦一樣,很不適應正規學校生活。
他不是「聽覺學習者」,對學校運用的「聽覺資訊」感受非常遲鈍,因此被學校老師判定為大腦「殘障」。
他不喜歡聆聽,常窮追猛打地對老師講課內容不斷提問題。
其實他是強烈的視覺/觸覺學習者。他喜歡在心版上描繪事物(老師可能會說他在做白日夢)。他熱切地想要動手探索周遭的世界(老師卻說他不能像其他小孩乖乖坐在教室裡)。
他的信心與韌性的重要來源,是母親對他全無條件、全無保留的信任。
創造的事業猶如一程又一程,在陌生未有海圖的海域中探索前航,「追獵」蘊藏知識寶藏的金銀島。
一路上的暗礁挫折多如牛毛,沒有探索的內在熱情與情緒韌度,很快就會中途放棄。雖然老師放棄,母親卻堅持讓他離開學校,自己在家教他讀好書,進入偉大的文學世界。他成年後非常感謝母親這項早年的訓練,對他情操教育的熟成貢獻至大。
母親對兒子的信心,是激發他日後偉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他說:「她一直真心地相信我……讓我覺得我必須為她好好活著,不讓她失望。」
很多人知曉他的科技發明成就,但很少人明白他相當水準的人文素養。他熟習莎士比亞,常引莎劇名句為自己的發明事業困頓期打氣;他喜歡讀愛德華.吉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以及大衛.休姆的《英國史》。人文領域的廣博閱讀,讓他年輕時就了解到,神聖的境界可以透過理性探究自然世界的力量、透過科學來達成與理解。
成功的必勝方法就是再試一次
你我平凡人至少可以從他身上學習三件事情:
首先,如果你立志從事創新的事業,心態上就要調整一般思維,拒絕把「意外結果」稱為失敗。每一項實驗都是成功的,因為它們有助於釐清不明之處。即便沒有達成想要的結果,也能為未來提供極有價值的經驗。(他常說:「我得到了一大堆結果。我知道幾千個無法奏效的事情!」)每一次實驗結果都代表知識,成功的必勝手法就是再試一次。窮其一生,他和他的實驗團隊總共記滿兩千五百多本筆記本,每一本都有兩百到兩百五十頁,總共超過五十六萬頁資料的知識庫。
第二,經常嘗試用視覺圖像表達構想。就像富蘭克林所說:「大師的眼睛比雙手忙碌得多。」達文西也說:所有圖畫都源於「知道如何觀察」。當我們仔細留意周遭世界,圖像思維便自然浮現。視覺隱喻有助於激發我們的右腦思考,活化創意。
第三,要勤於探索無人走過之路。要讓你的認知自由度與情緒韌性發揮到極致。總是少去理會主流見解,要自己獨立思考。蕭伯納的詼諧其實傳達了嚴肅的真實:「很少有人一年思考兩次或三次以上;而我一個星期會思考一到兩次,因此國際馳名。」而通過無人走過之路的勇氣源頭不是金錢報酬,而是展現「通往未來世界的新連結」;不是由恐懼主導,而是由希望領航。
而且要隨時關注你的團隊成員一直擁有真誠的赤子之心與「生之喜悅」,充盈笑聲、玩心和生活樂趣的工作環境最能展現創造力。
最創新的工作環境往往鼓勵幽默和玩樂,而最官僚的地方卻總是過於嚴肅刻版。過於嚴肅是平庸和官僚思維的警訊。
回顧這位一百多年前的人物,你會發現他的行誼事蹟,對當代追求創意與創造力的個人、團隊、實驗室或公司組織都同樣那麼歷久彌新。他的經驗對創造力與創新的管理所攸關的各項議題,都帶來那麼具有經典意義的啟示與洞見,讓身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不由得不讚嘆驚服。
他,就是湯瑪斯.阿爾發.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作者資料
邁可.J.蓋爾伯(Michael J. Gelb)
邁可.J.蓋爾伯是將天才思維運用在個人與組織發展方面的權威。他在創意思考、快速學習和創新領導力上,都是先鋒鬥士。他的客戶包括杜邦、奇異電器、默克藥廠、微軟和耐吉等知名企業。著作超過十本以上,包括暢銷書《7 Brains怎樣擁有達文西的7種天才》、《如何像達文西一樣思考》。個人網站www.michaelgelb.com
莎拉.米勒.卡蒂考特(Sarah Miller Caldicott)
莎拉.米勒.卡蒂考特是愛迪生的曾外甥女,她是達特茅斯阿莫斯塔克商學院企管碩士,是擁有二十年經驗的行銷老手,在百事可樂、拜耳和聯合利華服務期間,帶頭發展國內外創新。莎拉目前領導她自己的創新與行銷顧問事業,客戶包括DHL全球快遞、考克斯企業(Cox Enterprise)和朗訊(Lucent)等知名公司。個人網站www.sarahcaldicott.com
基本資料
作者:邁可.J.蓋爾伯(Michael J. Gelb)、莎拉.米勒.卡蒂考特(Sarah Miller Caldicott)
譯者:劉復苓
出版社:馬可孛羅
書系:Act
出版日期:2010-07-15
ISBN:9789866319235
城邦書號:MA0015
規格:膠裝 / 單色 / 320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