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如何好好告別生命:《斷食善終》3,一百九十個台灣個案接觸經驗、十八個故事分享,斷食自然往生的執行步驟與觀念釐清,臨終者最需要的善終指引
-
這一生,你要體會的30件事【暢銷紀念版】:精神科醫師最犀利的人生告白
-
家人憂鬱,我該怎麼辦?身心科醫師告訴你,如何當一個不委屈又有用的療鬱陪伴者
-
正向人脈提升守則:內向i人或外向e人都能提升好感度的13個社交科學
-
有一種愛是放手——《斷食善終》2,從第一手個案經驗、觀念迷思到法規醫療協同,拿回生命自主權,有尊嚴、無懼無憾的安詳離世
-
希塔療癒:找到你的靈魂伴侶
-
減少一半,剛剛好
-
你的人生,他們六個說了算!:決定你一生的六種物質
-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2025限量暢銷特典版】:淡泊一點也無妨,活出快意人生的99個禪練習!
-
輪迴兩千年的命定相遇之旅:精神科醫師見證靈魂伴侶的重逢奇蹟,感受愛的療癒力量,為生命注入豐盈美好
內容簡介
本書為褚士瑩轉型力作,自稱:「寫作多年來第一次寫這麼多自己」。
他從小的夢想是當農夫,可是台灣對教育的重視,卻讓他不得不走向成為一個對自己的生命沒有熱情的知識分子的道路。
就他而言,旅行只是美好人生的第一步;透過旅行看到外面的世界以後,決定怎麼為自己的人生踏出第二步,才是重要的。而他的第二步,就一腳踏進了NGO,並藉此得以實現內心對自然、農事的回歸。
但,這一步並非一帆風順。
在這個每個人都想當專家、成為權威的時代,他發現在農業中,重視人竟然比技術更重要!一個完全不懂農事的城市人,要怎麼用農業,去感動語言、文化都完全不同的農人?心理學中傾聽的技巧,要怎麼用在傾聽大自然,然後知道如何幫助土地發揮力量?一旦有了一點成果以後,又要如何藉著公益旅行,去感動原本不在乎的人?這些都是學校沒有教的事。
更糟的是,他發現過往學習的知識,不但不是助力,甚至成為阻擋他看清前方道路的阻力,於是他開始Unlearning──拋棄所學知識與舊有習慣,以成為一個接近自己所喜歡的人為目標,停止跟其他人的競爭與比較,讓自己透過從事NGO的工作,重新回到當一個農夫的夢想道路上……
在緬甸的有機農場,他終於像學會後空翻那樣,做了一個人生很棒的逆轉!
作者資料
褚士瑩
一路從埃及開羅AUC大學念到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但其實從小就不愛念書。 這輩子從沒去過日月潭,卻被譽為旅行家。 寫了四十多本書,但因為害羞,也很少進出版社。 十年來從事國際NGO顧問工作,辦公室在紐約和倫敦,卻很少去,而且不愛去大都市,不工作的時候寧可航海。 目前是英國Eco Positive環境顧問公司特別顧問、ICS碳顧問公司首席顧問、美國KPC綠色能源公司的亞洲合夥人,但是最喜歡的頭銜是農夫。 從二○○三年以來,籌設、管理位於緬甸北部山區面積約三百英畝的有機農場,協助聯合國CDM碳計畫設立盧安達生質能源農場,以及協助美國牧場以動物糞便製造LNG天然氣等,讓他以NGO工作者的角度,一窺美麗新世界的未來。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