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愛因斯坦說,如果他只有一個小時可以拯救世界,他會用前55分鐘分析問題,最後5分鐘再開始解決問題。
根據調查,「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企業最期望員工擁有的能力。
看完這本書,猶如上了一套完整的思考分析課程,再也沒有問題能難倒你。
作者是英美最具權威的橫向思維專家,同時也是美國運通、惠普、摩托羅拉和3M等跨國大型企業的講師,他用30個法則讓你學會與眾不同的觀點,靈活的思考分析,擁有絕對會讓上司賞識你的解決問題能力。
你是凡事用直覺思考的人嗎?
你聽到不熟悉的事,常不經過求證就妄下論斷嗎?
你能接受與常態不同的突發狀況嗎?
遇到與你認知不同的事,你會開始懷疑自己還是找出正確答案呢?
思考大師告訴你,只要用創新的方式思考,打破傳統,就能想出好點子,快速找到問題的答案。
當你連續看到三台法拉利都超速時,我們就可以論斷:開法拉利的人都會開快車嗎?
當然不是。
本書教你用不同的思考方式,找出對的答案;從實作的遊戲與練習中,開發出新奇的點子,讓你學會發表獨特的見解,可行的方案。
思考大師的穩贏技巧:
◎用反向,找出正確答案
◎用理性,結構化的分析問題
◎問問題,獲得足夠資訊
◎橫向的,將問題用不同角度解答
◎用分類,評估創意的可行性
◎用圖像,簡單表達想法
◎用技巧,贏得眾人辯論
◎用聯想,增強記憶力
◎設目標,化想法為行動
序跋
【前言】直覺思考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人是習慣的動物。我們每天早上在床的同一邊醒來。我們穿和以往相同款式的衣服,吃相同類型的早餐,坐一樣的車,走一樣的路去上班、上學。到了辦公室/學校,我們的思考模式也與以往相同。我們大部分的思考方式都是——分析性、聚斂性、批判性的左腦思考。正因為這是人正常的思考模式,使得我們老是畫地自限而不自覺。其實,思考與表達還有很多不同的方式。
我們常常用語言和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好像想到什麼就直接說出來,用紙條寫下來、e-mail或寫成報告,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我們也很少停下來想,是不是有更好的表達方式。可是,數學家會用方程式、會計師用數字、藝術家用繪畫、作曲家用音樂、建築師用圖畫、工程師用模型、導演用影片,演說家則用演說技巧與故事來表達。那我們為什麼很少利用這些方式來表達呢?
本書中,我們會探討不同的思考模式,研究如何解決不同的腦力挑戰。我們先從「聚斂性」(convergent)與「擴散性」(divergent)思考談起。聚斂性思考是我們思考的常態。每當我們聽到建議,往往就本能地開始檢視、批判並分析這項建議的可能影響,而且會特別注意有問題的部分。學校教育指導我們如何做摘要、分析並檢視作家、史學家與科學家的作品;我們很容易、很自然地會專注在一個特定的概念,並且從不同的觀點加以檢視。人常會用自己的成見與角度理解新的概念,並將這樣的概念融入自己的世界觀裡。
相對來說,擴散性思考則從水平方向出發,往核心議題之外的方向進行擴散思考。當我們運用擴散思考時,會聯想到許多看似無關主題的點子;擴大了思考的範圍,就可以讓想像力延伸出許多不同(或好或壞)的可能性。擴散思考與聚斂思考相輔相成,因為斂聚思考可以讓人專注在一個目標上,刪去不適合的選項,最後歸納出解決的辦法。
另外,人也往往只看想看的事,蒐集支持自己想法的證據,不願接受與自己信念相衝突的資訊。為了證明這個道理,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的彼德.瓦森(Peter Wason)就做了知名的心理實驗。
瓦森給大學生看三個數字「2、4、6」,再告訴他這一組數字含有某項規律。這些學生的任務是找出這三個數字的規律;在猜測時,自己可以另外提出一組數字來驗證自己猜得對不對。學生每提出一組數字,瓦森就會告訴他們這組數字是否符合相同的規律;試了幾次後,學生就會開始猜測真正的規律到底是什麼。這些學生幾乎每次都會猜「6、8、10」等類似的數字;要是瓦森這組數字符合相同規律,學生就會猜這個規律是「前一個數字加二」,不過這不是正確答案。接著,學生就會猜另一組數字,譬如說「3、6、9」;瓦森一樣會說這組數字符合規律,學生就會猜規律是相同數字「乘以1、乘以2、乘以3」,但這個答案也不對,於是學生就這樣一直猜,試圖要找出數字遞增的規律,拚命丟出符合自己預設立場的三個數字。其實,瓦森的規律不過就是「三個數字會越來越大」──所以「3、29、311」也可以,「978、979、67834」也可以。如果你拿一樣的問題問別人,就會發現大家都很快地假設規律是什麼,並且根據認定的規律提出另外三個數字進行測試;於是,儘管一直得到肯定的答覆,他們就是找不到真正的答案。很少有人會提出「10、10、10 」之類足以顛覆問題的數字。
這樣的觀點正好反映了我們的世界觀。
我們每個人都有特定的信念想法,並且尋找支持的證據。如果我們相信松鼠是灰色的,每次看到灰松鼠,就會強化這樣的想法。可是,一直看到灰松鼠根本無法證明「松鼠都是灰色的」的規律。相反地,我們應該設法找到不是灰色的松鼠;因為如果找到了,就能推翻原本的想法,也增長了知識。澳洲第一次發現黑天鵝時,歐洲人根本不相信──因為這樣的證據不符合歐洲人當時的世界觀,所以無法為人接受。
思考大師知道世界觀有很多種,也沒有哪一種完美無缺。我們現有的思考模式塑造了自己的世界觀,但我們必須提醒自己這樣的觀點只是眾多不同觀點之一;再好的觀點也只能看到部分,而且都需要新的資訊更新。牛頓( Sir Isaac Newton)提出地心引力與運動定律,重新定義我們認知的世界。他的定律在科學界風行了好幾個世紀,然後出現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的廣義相對論,更新了牛頓的定律。但愛因斯坦的世界觀也不斷受到後人檢驗,並隨著新的理論做調整。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擴散思考讓我們用想像力探索各種新的可能;聚歛思考則讓我們用知識檢視概念,並找到概念的適用之處。只是,人往往會下意識地抗拒與自己認知不同的想法。
擴散思考讓人思考所有的觀點──不管是反傳統、落伍的、可笑的或令人匪疑所思的想法通通不放過。但擴散思考的能力雖然重要,很多人卻鮮少使用這項能力。的確,我們有時需要進行聚歛思考,但聚歛性的思考模式也常常讓人自我設限。
通常在需要透過大家動腦提創意的會議中(brainstorm meeting),就能看到這兩種思考模式如何地相輔相成。在清楚定義問題之後,團隊會先用擴散思考激發許多不同的點子;其中也許會有很多很笨或根本行不通的想法,可是這些點子可以進一步激發其他的靈感。找到足夠的創意點子後,會議主持人再請大家用聚歛思考評估想法,找出最好的答案。切記,這兩種思考模式必須分開使用,在不同的階段發揮各自的功用。如果一開始就將擴散思考與聚歛思考混用,一想到新點子就加以評估、批判,創意很快就會有彈盡援絕的一天。
傳統的思考模式讓人困在聚歛思考中,但思考大師就懂得如何善用兩種思考模式。我們有時需要分析、計算、批評、判斷,但如果太依賴這種聚歛性的思考模式,就會限制自己的思考,甚至帶來負面影響。要靈活地思考,就必須考量許多不同的可能,用各種觀點分析問題,從不同的方面切入討論。所以,我們必須擴散與聚歛思考並用。克里克(Crick)與華生(Watson)一九五三年在劍橋發現DNA的結構,便是利用擴散性思考尋找各種可能的模式,接著再用聚歛性思考刪去不合的選項,找到正確答案──也就是「雙股螺旋結構(the double helix)」。作曲家創作音樂時,也先用擴散思考尋找靈感,發想新的旋律;但他們一樣(有意或無意間)運用聚歛思考譜曲,建構合諧的和絃音律。
聚歛性思考很有用,但不是唯一的思考模式。想像力與擴散性思考可以讓我們變得更有創意,會大幅提升我們的思考力。
內文試閱
01.反向思考法
一九九二年,一位名為瑞秋.妮寇(Rachel Nickell)的女性慘遭殺害,案發地點就在倫敦的溫布頓公園(Wimbledon Common)。警方請來一位專家,利用犯罪心理推論出兇手的人格特質。警方找到一個名為柯林.斯塔格(Colin Stagg)的嫌疑犯;柯林.斯塔格符合兇手的人格特質,案發時也在溫布頓公園溜狗。可是,其實顯示柯林.斯塔格涉案的證據很少,但警方相信他就是殺手,甚至用美人計設法讓他坦承犯案。這些方法都沒奏效,但警方還是帶他上法庭,後來法官裁定罪名不成立。直到二○○八年,真正的兇手羅伯特.奈普(Robert Knapper)才遭到起訴。其實,奈普早在一九九二年就受到警方盤查,卻因為誤判未列入嫌犯名單。而塔格因為在看守所羈押了十三個月,所以後來獲得警方公開致歉與七十萬六千英鎊的賠償。顯然警方相信斯塔格就是犯人後,就開始忽略其他證據,想辦法證明斯塔格就是兇手。情報組織也常因為死守心中成見,忽略了不同的證據。我們前面提過彼德.瓦森的知名心理實驗。瓦森重複實驗幾百次,測試不同的受試者;結果證實,人只會提出符合自己心中假設的數字,很少有人懂得要設法推翻自己的假設。一旦人心中形成假設,就會積極尋求支持的證據,不會尋找可能相衝突的證據。
下面是比較進階版的例子。你現在有四張卡片,每張卡的兩面分別是一個數字與一個字母。你現在看到的這四張卡分別是:
E 4 3 J
請在翻最少卡的情況下,說明以下定律是否成立:「卡片如果有一面為母音字母,另一面必為奇數數字」。所以你應該翻哪一張呢?花點時間想想,你在這裡要達成什麼目的,又有哪幾張卡片可以幫助你達成目標。
大部分的人會選擇翻「E」與「3」這兩張卡,理由是:如果卡片「E」的另一面是奇數數字,卡片「3」的另一面是母音字母,那麼這兩個例子就都符合了這個定律。這樣講當然沒錯,但找到兩個符合定律的例子,不足以證明這個定律成立。
假設我們現在在馬路上開車,我說:「開跑車的人都會超速。」接下來也看到兩輛跑車超速,是不是就代表我說的話到哪裡都是對的?當然不是。不管我們看到幾輛跑車超速,只要看到有一輛慢慢開,就足以推翻這個定律。上面的卡片問題也是一樣的道裡。
動手翻卡片「E」對答題有幫助,因為這樣做有可能推翻定律;如果另一面是偶數,就證明定律不成立。翻卡片「J」一點用也沒有,因為不管另一面是什麼數字,都與定律無關。卡片「3」就有意思了,因為這張卡可能會支持這個定律(如果另一面是母音字母),但不可能推翻定律;如果卡片的另一面是子音,這超出了定律範圍,我們也沒有新的線索了。正確答案是:如果我們想找出答案,應該翻卡片「E」(理由如上述)和卡片「4」;因為如果卡片「4」的另一面是母音字母,那就足以推翻定律。
重點是,不管找到多少個支持定律的例子,只要有一個例子不一樣,就可以推翻定律。想想「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這句話。如果你住在北半球,你可以窮盡畢生精力找到數千個支持這句話的例子,但只要去一趟澳洲、看到一隻黑天鵝,就足以推翻定律。
越戰期間,美國開始增兵越南;當時美國總統詹森(Lyndon Johnson)的國安顧問是麥克喬治.彭岱(McGeorge Bundy)。人家問到彭岱,如果北越增兵支援南越該怎麼辦。彭岱回應:「很簡單,我們不像你這麼悲觀。」對方追問之下,他又說:「我們不認為會發生這種事。」對方又問:「可是假設萬一真的發生了呢?」彭岱不願回應,只丟下一句話:「我們不能假設自己不相信的事。」如果彭岱跟其他人願意逆向思考,也許美國就可以免掉當初越戰的重大損失了。(註1)
商場上、社交圈裡,甚至各行各業中,我們都有各種假設來解釋面臨的處境。人總是時時尋找合理的解釋,而且一旦找到解釋,就深信不移;於是,我們開始積極尋找其他支持的證據,忽略反對的資訊。思考大師知道,假設雖然有用,但一旦找到更有用的假設,就必須摒棄原本的想法。好幾個世紀以來,牛頓的運動定律都是很棒的科學工具,直到愛因思斯坦提出更完整的宇宙觀。同樣地,有好長一段時間,愛因斯坦的理論也是科學界的最佳理論,直到後來有人發現問題、提出更完備的理論。
哲學家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曾說:「人一旦心中有了定見,就會設法找到所有支持的證據。就算反面的證據更多,也會刻意忽略、嗤之以鼻,不然就是置之不理、拒絕接受。」
心理學家史都華.薩瑟蘭(Stuart Sutherland)說,人之所以不願改變自己的信念,有五個原因:(註2)
1.人會刻意迴避反對自己信念的證據。
2.接觸到這樣的反對證據時,往往會拒絕相信。
3.心中現有的信念會扭曲對新證據的詮釋,讓新證據符合原有的思維。
4.會選擇性記住符合自己信念的事。
5.會想保護自己的自尊。
我們要如何反向思考?
很簡單,我們可以先把原本的信念擺一邊,問自己「如果」的問題。
「如果」我們現有的假設都不對呢?
「如果」我們不相信的事才是對的呢?
思考大師不喜歡「確定」;他們喜歡「模糊」,傾向包容數種不同的解釋,也比較喜歡「不確定」。
註1.出自Charles McCoy (2002) Why Didn’t I Think of That?, p 256, Prentice Hall, Paramus, NJ.
註2.出自Stuart Sutherland (2007) Irrationality, p 109 Pinter & Martin, London.
04多問問題思考法
小孩子用問問題來學習,學生用問問題來學習,新進人員也用問問題來學習;問問題是最簡單、最有效的學習法。人如果認為自己什麼都知道了,就不會再問問題──反正都知道了,為什麼還要問呢?可是,思考大師永遠不會停止問問題,因為他們都知道這是深入瞭解事情的最佳辦法。艾瑞克.史密特(Eric Schmidt)是Google的CEO。他說:「我們管理公司的方法是『問問題』,而不是『給答案』。 」他知道,如果一直問問題,就可以不斷找到更好的答案。
葛瑞格.戴克(Greg Dyke)在二○○○年成為BBC(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的總裁。他上任後,到BBC各分部集合員工開會。員工以為葛瑞格.戴克會長篇大論作簡報,但他只是坐下來問:「我可以做什麼事,好讓大家更容易做事?」然後他就專心聽。接著,他又問:「我可以做什麼事,讓我們的觀眾、聽眾更滿意?」葛瑞格.戴克知道,一開始他從員工身上學到的會遠超過員工從他身上學到的。BBC的員工有很多好點子,也樂於分享。同時,也因為這位新老闆願意花時間提問、傾聽意見,更贏得員工的尊敬。
神探可倫坡(Columbo)藉著問許多的問題來解開謎團,其他偉大的偵探也一樣;不管是現實生活中,還是小說裡的偵探,都懂得要多問問題。每一位偉大的發明家、科學家也會問許多問題。牛頓問:「為什麼蘋果會從樹上掉下來?」與「為什麼月亮不會掉到地球上來?」達爾文(Charles Darwin)問:「為什麼加拉巴哥群島(Galapagos Islands)有這麼多其他地方找不到的物種?」愛因斯坦問:「如果我乘著一道光穿過宇宙,宇宙看起會是什麼樣子?」正因為他們不斷問這些重要的基本問題,後來才能在自己的領域找到重大突破。
偉大的哲學家終其一生都在問很有深度的問題,探究生命的意義、道德與真相等等的議題。我們不用像哲學家一樣鎮日沉思,但應該多問深度的問題來面對自己的處境。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得到需要的資訊,做作出正確的決定。
如果問問題的好處這麼多,為什麼很多人都不問了?
有些人是因為懶惰:他們覺得自己已經知道需要知道的事,所以不想花力氣多問;這種人往往對自己的想法深信不移──只是最後卻常因此做出蠢事。有些人則是拉不下臉來問問題,覺得這樣做表示自己很弱、無知或很不確定;這種人想要給人果決的印象,讓人覺得一切盡在他們掌握中。他們怕問問題會帶來不確定感,或是讓自己臉上無光。其實,問問題是力量與智慧的展現,絕不是軟弱或不確定的象徵。偉大的領導人物常問問題,也知道自己不可能知道所有的答案。另外還有一種人,是因為急急忙忙地做事,所以不會停下來問問題,因為一停下來就會拖慢速度。只是,他們也可能因為操之過急而搞錯方向。
在家裡、學校或業界,與親朋好友、同事、客戶或經理相處時,我們可以利用問問題來檢視自己的想法,並且深入瞭解這些議題。一開始先從很基本、很大略的問題開始問,再縮小問題範圍以釐清自己的想法。開放性的問題很好──可以讓別人用不同的角度回應,得出架構較大的答案。開放性問題的例子如下:
◎我們到底處在什麼樣的產業?我們的附加價值是什麼?
◎你認為這件事為什麼會發生?
◎哪些因素可能會造成這個問題?
◎我們要如何減少客戶的申訴?
◎你認為這個人為什麼會有這種感受?
◎還有什麼其他應該考量的可能性?
傾聽對方的答案,然後進一步提出問題。聽到別人的回答時,我們可以先問「為什麼?」這時候,我們常直覺地想加入自己的意見、回應、結論或請求,但這時我們應該繼續問問題,好進一步瞭解相關的議題,再做出決定。釐清主要的重點之後,就可以用封閉性的問題來獲取更明確的資訊。封閉性問題給人有限的選項;有時候只有「YES」或「NO」兩個答案可選。封閉性問題的例子有:
◎這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這個人是不是很生氣?
◎貨品現在送到哪裡了?
◎你是不是核准這次的款項了?
◎你星期六晚上要不要跟我去看電影?
給人有限的選項,可以得到明確的資訊,也將談話導向特定的方向。
IBM的業務訓練教我們一件事:遇到反對意見時,要回以問題。遇到反對時,人當下都會直覺地想反駁,但這時應該先問問題,不要急著反駁。如果客戶說:「你提的方案太貴了。」你聽到會馬上回:「我認為如果考量到方案帶來的效果,這種價格其實很划算。」但是其實這樣回應會更好:「您所謂『太貴了』是指?」或是「可否請教一下,是跟什麼比呢?」請對方說清楚,幫助你瞭解對方反對的原因,也爭取時間找出更精確、更好的回答。
多問問題很好,但也可能給人咄咄逼人或挖人隱私的感受。因此,發問時務必要保持友善,不要給人壓迫感,不要聽起來像在指控對方。「你認為發生了什麼事?」可能比「是不是你的錯?」要好得多。盡量用不設立場的問法,確保自己肢體放鬆,不要表現得像在吵架。提出請求時,不要點手指,身體也不要前傾。
平常說話時,鼓勵自己多問問題,用問題來回答問題。在開會討論或與人爭辯時,提出問題就可以主導議程的進行,所以要用問題來獲得控制權。聰明的問題可以刺激思考、激發情緒、傳遞訊息而且發人深省。思考大師從不厭倦發問;他們就像是好奇心源源不絕的小孩子,懂得利用問題促進溝通、刺激與瞭解。他們也知道,問題不但是教導他人的好工具,也是學習的好方法。
05組合思考法
許多偉大的創意其實只是重新組合原本存在的東西。譬如說,印刷機是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一四四○年,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位於現今法國東部)的約翰內斯.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發明了印刷機;他組合了兩個原有的東西,研發了高效率的活字版印刷術:他結合了硬幣壓鑄機的彈性與榨酒器的威力。這項發明大大促進西方世界的資訊傳播,書籍、小冊、報紙等得以大量印行,快速傳播宗教、政治與科學的資訊,可說是推動宗教改革與文藝復興的關鍵科技──就跟今天的網路帶動知識經濟一樣。硬幣壓鑄機與榨酒器兩個小點子相結合,就創造了偉大的印刷機;就像人類第一次將鐵與錫結合,創造出更強的青銅合金一樣。
思考大師常常思考,如何以新的方法結合原本的事物。要怎樣運用這種思考法呢?沒多久前,行李箱就只是行李箱;不是用手提,就得放在推車上。後來,有人想到結合行李箱與推車的輪子,就變成附輪子的行李箱。現在,我們看到的都是附輪行李箱了。想一想,你可以為自己的「行李箱」裝上什麼樣的「輪子」?你可以為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加點什麼,讓使用者用得更輕鬆、更滿意?
羅伯.洛烏(Rob Law )更進一步改良這項創意。他結合附輪行李箱與玩具車,發明了「趣緻行李箱」(Trunki,可拖可乘坐的兒童專用行李箱)。這個發明出現在英國的電視節目《龍穴之創業投資》(Dragons’ Den),節目上專家紛紛取笑他,批評他的發明一文不值。結果,這項發明後來大獲成功,銷往二十二個國家。
崔佛.貝里斯(Trevor Baylis)發明了發條式的手搖收音機。乍看之下,這個發明一文不值;畢竟,收音機一般是靠電力運作,而發條只是機械式裝置。如果喜歡的廣播節目聽到一半就沒聲音,要上發條才能繼續聽收音機,誰會願意呢?在我們看來,用電池或插電比較實際。可是,在很多貧窮的國家,電池很貴,電力供應也不穩定。貝里斯不理會眾人的質疑,發明了功能穩定的發條式收音機,改善許多開發中地區的資訊傳播。
你也可以用組合性思考改進自己的產品與服務,也可以應用來強化夥伴關係等等。想一想,你可以跟誰合作來得到新的技術,攻下原本不得其門而入的市場?義大利男高音帕華洛帝(Pavarotti)就與愛爾蘭搖滾團體U2共同演出:兩邊的音樂類型完全不同,為彼此帶來不同的觀眾群。賓士汽車(Mercedes-Benz)想要打造一款新的敞篷車時,不跟其他汽車製造商合作,而是與製作時尚手錶的Swatch合作。賓士汽車擁有製車的工程技術,但是他們需要Swatch的「水平思考」創意與設計靈感。兩邊結合彼此長處,發明了「Smart」車款。
結合舊有元素是公認的創新絕招。許多好點子都是將原本存在的東西加以組合,附輪行李箱就是一例。你也可以試將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相結合,看會發生什麼事。譬如說,如果你把學校跟動物園結合,會得到什麼?可以帶來什麼樣的新契機?花一分鐘想一想,比較你的想法與下列的點子。你可能會想到許多沒人想過的點子。
◎可以邀請動物園的管理員到學校講課,並且展示動物。
◎小朋友如果出席率高、表現好,就可以去動物園玩。
◎將學校設在動物園裡。有什麼不可以呢?
◎每所學校負責研究一個瀕臨滅絕的物種,並與當地的動物園合作,拯救這些動物。
◎學校與動物園合作。小朋友可以放學後到動物園當義工,並得到親友入園的免費票。
3M當初發明出黏性不強的黏劑時,被視作失敗品。後來,工程師雅特.富萊(Art Fry)將這種黏劑與書籤結合(書籤只黏一陣子就會想拿下來),就成為我們現在的「便利貼」。
《天父密碼》(Abba Pater)是梵蒂崗於一九九九發行的CD唱片。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用近似繞舌音樂的節奏傳達他的訊息與禱告。即使像羅馬天主教會這樣歷史悠久的保守組織,都可以利用天馬行空的創意組合來推廣自己的訊息。
試著養成組合性思考的習慣。看到兩項產品,就問自己怎樣結合這兩種東西。也許是看到時鐘與鈴鐺,因而發明鬧鐘;也許是用了橡皮擦與鉛筆,於是想:「為什麼不在筆的另一端加一小塊橡皮擦?」你也可以如法炮製──不管看到的東西原本是不是一起用,問自己:「要怎樣結合這兩樣東西?」跟別人談論他們的工作時,想像要如何結合彼此的專業;如果談論到嗜好,就問自己如何結合彼此的嗜好。
當你下一次需要創意點子來改進產品、服務、行銷訊息或其他東西時,想辦法結合兩樣南轅北轍的東西,看你能得到什麼。組合性思考是非常有效的創意發想法。
延伸內容
凡事用直覺判斷?小心容易凸槌
◎文/花編(春光出版編輯部)很多人在評估一件事情時往往喜歡用直覺下判斷,例如:「這個女生講話這麼嬌滴滴的,一定不會做家事。」、「唉呀,反正有錢人家出生的,工作一定不認真。」、「這剛畢業的年輕人,一定是草莓族,這工作做不久的啦!」但其實,有時候這一連串的「一定」只是你個人的臆測,在你還沒做理性評估時就下了判斷,甚至先入為主的說出既定印象,這樣不但對當事者不公平,也讓「下判斷」這件事顯得過於輕率。
老實說,花編從前也是一個很喜歡用「直覺」下判斷的人,當主管問,你為什麼要選這本書時,我最常回答的就是:「我『覺得』很好看。」但在看完英美最具權威的思考大師保羅.史隆(Paul Sloane)寫的《別讓直覺騙了你:30種減少錯誤,快速解決問題的思考法》後,我才發現,原來要判斷一件事情的優劣,不是靠「我覺得」,而是要用方法來評估。
書中談到,太多人喜歡用既定印象下結論,就連警察辦案也不例外。在英國,一位只是案發當天碰巧在事發現場附近遛狗的男士,莫名的被控為嫌犯,即使當時他涉案的證據很少,警方卻還是千方百計的讓他坦承犯案;直到十六年後,真正的兇手才遭到起訴。雖然後來英國警方有向當事人公開致歉與賠償七十萬六千英鎊,但這位被冤枉的男士在這十六年中所遭受的傷害,卻是金錢無法彌補的。
所以說,「直覺」真的會害死人呀!
作者保羅告訴我們,想解決問題,必須要用量化或邏輯推論的方式。例如:如果今天你負責的部門必須縮減預算,是該捨棄人事、管銷、還是減少產品量呢?這時我們就可以用「兩兩相比法」中的表格來評估,只做一件分數最高,也就是做了成效會最大的事。
但如果你無法拿捏事情該怎麼判斷,就可以用「蓮花盛開法」。將一個問題,利用聯想,擴大成六十四個問題,當所有的問題你都能清楚回答,答案自然也出來了。
愛因斯坦說:「如果他只有一個小時可以拯救世界,他會用前55分鐘分析問題,最後5分鐘再開始解決問題。」建議各位讀者,以後遇到事情,只要照著書中提問、分析、比較、下結論的步驟來解決,付諸行動後的失敗機率一定會降至最低。
只要你願意,你也可以變成思考大師
◎文/戴斯.麥克海爾Des MacHale (作家暨科克大學數學教授)在緣分的巧妙安排之下,我有幸在一次餐會中坐在保羅.史隆(Paul Sloane)旁邊。當時如果我們其中一位的座位稍微往左或往右移,可能永遠都不會認識了。
接著我們開始聊天,才發現兩人對於「思考」的議題都很關注,特別是「水平思考法」(譯注:lateral thinking,即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思考問題,不同於傳統邏輯推演的「垂直思考法」)。之後,我們倆也開始合作,多年來一起寫了十幾本關於「水平思考」的遊戲書。我從保羅身上學到很多關於「思考」的事,或許他也從我身上學到了一些。事實上,我們的確是「兩」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人類在演化史上曾遇到許多艱難挑戰,卻得以延續至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擁有驚人的思考能力。我們用腦力瞭解大自然、化學元素、環境、疾病、能源、食物鏈,以及其他許多足以威脅或幫助我們的事。人類當然尚未掌握所有的知識,但現在我們已經能夠去想該如何思考,也因此能更進一步瞭解、探索這個世界。
比起其他同類書籍,保羅.史隆在本書中提供了更完整、更實用的指引,深入淺出地解釋思考的過程。本書不但會告訴你理論,更能提供具體建議;內容引用實際的例子,介紹思考大師如何發揮驚人創意,也告訴你一般人如何藉由全新的思考法創造成功。如果你好好讀完這本書,也吸收了內容精華,相信思考力一定會大幅提升。
我在科克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Cork)教授一門關於解決問題的課,雖然這門課是數學系課程的一部分,但對於數學以外的一般問題,同樣能引導學生思考。這個世上有許多重要的問題──全球暖化、貧窮、糧食供應、毒品氾濫、維持和平,還有許許多多其他議題(練習題:請列出你認為世界正面臨的重大問題)。 我們需要新的創意來解決這些問題,也需要新的思考模式──這些模式包括分析思考、水平思考、幽默感等本書提到的模式。新世代年輕人的思考角度固然重要,但老一輩的想法也一樣有價值。我們現在很多想法其實都已經過於老舊,就像失業的人需要再訓練、學習新技能一樣,我們的思考能力一樣需要再學習。
這裡告訴你一個小祕密──只要你願意,你也可以變成思考大師。只要願意身體力行,用終身學習的態度進一步發展現有的技能,你就辦得到,甚至還可以從中得到樂趣。好好享用這些練習吧!
作者資料
保羅.史隆(Paul Sloane)
橫向思考與創新領域專家,也是美國運通、英國電信、惠普、摩托羅拉、聯合利華、施華洛世奇、殼牌公司和3M等跨國企業講師。他身兼一流講師、顧問與作家,專為領導者提供解決問題的新方法,相關著作銷售超過兩百萬冊。 他在劍橋大學工程學系取得一級榮譽學士學位,曾在IBM負責製造、銷售與行銷,後來在多家軟體公司出任行銷總監、總經理和執行長。 他專精於打破舊有思維、開發潛在創造力等領域,成立「創意導向顧問公司」(Destination Innovation),在世界各大公司巡迴演講,籌組工作坊。也曾在劍橋大學、蘭開斯特大學、亨利商學院和孟買理工學院擔任客座講師。 他的TEDx演講影片《你思想開明嗎?打破思維模式的三種方法》(Are You Open-Minded? Three Ways to Break Thinking Patterns)可在YouTube上觀看。 熱中於高爾夫球、網球和西洋棋。他和妻子定居於英國坎伯利。他們育有三位千金,共有六個孫子女。 網站:www.destination-innovation.co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